小学数学学法指导

“小学数学学法指导”课题研究方案(草案)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分析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早已提出“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这些都是学法指导的雏形,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卢仲衡、黎世法等先后对学法指导工作进行早期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80年代初,我国有识之士提出小学学法指导的重要性,随之开展积极的研究工作,此后,学法指导研究逐渐在各省开展起来,但只作为完成教改目标的一种措施揉和在教改中,到了90年代,我国教育理论界日益关注学法指导,并从理论的高度剖析学法指导的实质、内涵,寻求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 如今" 创建学习型社会" 有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学法指导,对打好数学基础,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分析我国当前小学数学现状,部分教师课堂教学生,只重视知识的传播,轻学法的指导;重视机械重复的模仿,轻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死记硬背和完成大量的机械作业,忽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方法的内化,在提高能力、发展智力、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本应是舵手的学生却在题海中挣扎, 将学生淹没,学生感觉疲惫, 恐惧与逃避成为当前许多小学生的的心理趋势。近几年的教育现状证明,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教改的迫切需要, 把掌握知识的钥匙交给学生成为我们当今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理论依据

1、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理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积极倡导“教学合一”的思想, 他提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将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陶老的这一精辟论述,正好切中我们教学的弊端。 2 、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非拉维尔提出的,即是对认知的认知,就是个体自己认识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其作用集中表现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如何有效的适当的协调材料的特点、个人的特点、任务的要求而相应的做出计划,选择合适而有效的策略,评价每一操作活动的有效性、检查效果、修正策略.

3 、 创新教育理论

创新性教学包括两层含义:第一, 是指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第二, 是指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时如何做到创新与优化,进而培养以创新性学习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方式.

三:研究的意义

1 、学法指导更能体现“终生教育" 的新观念.

2 、学法指导能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3 、学法指导是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现代教育观念的体现.

4 、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

5 、 学法指导是发挥学生这个学习内因的有效措施.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及主要观点

(一) 研究目标:通过小学生数学学习学法指导的实施, 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发展,打破原有学生头脑固化的局面, 从根本上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形成学习的能力。在过程中, 教师点拨渗透方法, 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领悟、使用与总结方法的能力, 使学法指导呈现螺旋发展的趋势. 点燃学生再学习的欲望, 使学生终身受益.

1 、制定出较成熟系统化、具体化的学法指导目标体系.

2 、总结出有价值的指导方法和步骤.

3 、研究中结合教学内容, 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使学生既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发挥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

4 、通过学法的指导, 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向数学领域甚至其他领域不断探索的强烈欲望.

(二):在研究内容方面,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从转变教师观念入手, 从" 授之以鱼", 转化为" 授之以渔".

2 、学法指导分年段实施, 低年级主要从认真听课专心作业以及动手操作方面加以指导; 中年级主要从课前预习、课内自学和课后复习等方面加以指导; 高年级主要从独立思考、质疑问难等方面加以指导. 3 、通过" 学法指导目标的导向---教学过程优化组合---教育评价调控" 这样螺旋式上升的发展, 努力探索其内在的规律性, 从而形成一种有型但更无型的学法指导模式.

在学法指导中, 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生尝试采取巧妙灵活的方法:

1、 游戏法:将学法指导训练内容寓于设计好的游戏中, 教师适当穿针引线, 学生戏中玩, 玩中得, 这种方式适合于低年级.

2 、讨论法:教师有意识的将训练内容转化为相关与相连的若干问题, 引导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 引发思考解答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善问好学的精神, 将学法指导内化为积极因素.

3 、尝试探究法: 课堂中教师对一些规律性、法则性以及解题方法在课堂上创造条件,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 注重对学生" 发现" 意识的培养, 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 、社会调查法:结合教育内容及学校社会生活生产等情况, 提出一些相对原则及行动要求, 让学生走向社会, 深入实际, 学生能逐渐养成善于观察, 乐于思考的习惯, 以利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5、数学创作法: 将数学课上学习的知识点与可融合的事与物相结合, 通过大胆想象, 创作, 编制出应用题、数学趣题、谜语、故事、童话等, 进而教师及时加工并创造条件,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 激发兴趣, 在训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能力.

6 、数学沙龙法:高年级学生自主能力强, 适当的开设数学沙龙, 让一些志趣相投的学生自由自主的集合在一起, 漫谈数学问题, 交流数学学习心得, 争论热点与疑点问题, 教师适时点拨, 形成一种" 学术界" 研讨的雏形.

(三) 主要观点

知识如海洋, 如高峰, 以往的教师往往背负学生前进, 感觉负重累累, 只求得向前点滴的挪移, 分数的积累. 转变教师的观念, 充实教师

的理论与人格的修养, 放弃眼前的" 利益", 将眼光放之于汪洋与高峰, 在实践与探索中渗透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感悟与总结方法的能力, 激发学生前进的兴趣与斗志, 在未来的道路上, 游刃有余.

五:研究方法

1 、该课题研究基本采用" 教育革新" 行动研究法.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改变一定的教学方法模式, 其目的是把实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落实在优化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上.

2、观察法: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对学习产生的变化作出客观的评价.

3、谈话法:通过谈话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兴趣等。

4、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课题研究重点, 随时积累素材, 探索有效的措施, 总结得失, 即时调控.

5、对比法:设定实验班级, 进行过程性与终结性的对比.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发动准备阶段(2006、4—06、6)

确立研究方向和主题 情况调查、信息和数据收集、理论学习 ①通过座谈、调查等手段收集第一手数据资料和有关信息。②进行文献探讨,确定研究方向和主题。③回顾、总结以往教学中零星的、有价值的经验,酝酿小学数学学法指导模式的基本框架。④进行学习:内容有有关自主探索的理论、小学生心理学 、新课程教师行为的转

变、学习新课程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学策略等。

第二阶段:确定研究实施方案(2006、7—06、10)

研究实施方案的确定 ①课题组成员研讨、论证 ② 确定具体的研究目标,根据各学科特点进行分解和细化。③ 编制研究目标细化量表。

第三阶段:研究的具体实施阶段(06、11—08、9)

探讨课题的适用性;构建子课题模式 示范引导;全员参与;推广深化 ①修改研究方案,调整研究方向。②构建学科子课题模式,进行全方位研究。③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推广,促进研究深化。 ④阶段性成果鉴 定、推广、子课题模式构建。5、聘请相关专家进行理论论证.

第四阶段:课题研究的矫正、成果总结和推广阶段(2008、9—2009·1)

对研究过程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再研究 跟踪调查 ①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再研究。②召开成果推广和鉴定会。③对研究对象进行定性评价。 统计数据,写出相关的总结材料。

第五阶段:模式研究的总结阶段(2000、2•4—2009•4)

1、撰写研究总报告。

2、向上级申请课题的结题验收, 评估并总结推广科研成果. 七:预期成果

最终研究成果

八、课题组成员和分工

组长:董玉凤

副组长: 高海英

成员: 付广成 王丽丽 王克芝 汪秀芹 郑金玉 李晓礼 吴桂香 李云红 王文萍

“小学数学学法指导”课题研究方案(草案)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分析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早已提出“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这些都是学法指导的雏形,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卢仲衡、黎世法等先后对学法指导工作进行早期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80年代初,我国有识之士提出小学学法指导的重要性,随之开展积极的研究工作,此后,学法指导研究逐渐在各省开展起来,但只作为完成教改目标的一种措施揉和在教改中,到了90年代,我国教育理论界日益关注学法指导,并从理论的高度剖析学法指导的实质、内涵,寻求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 如今" 创建学习型社会" 有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学法指导,对打好数学基础,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分析我国当前小学数学现状,部分教师课堂教学生,只重视知识的传播,轻学法的指导;重视机械重复的模仿,轻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死记硬背和完成大量的机械作业,忽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方法的内化,在提高能力、发展智力、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本应是舵手的学生却在题海中挣扎, 将学生淹没,学生感觉疲惫, 恐惧与逃避成为当前许多小学生的的心理趋势。近几年的教育现状证明,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教改的迫切需要, 把掌握知识的钥匙交给学生成为我们当今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理论依据

1、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理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积极倡导“教学合一”的思想, 他提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将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陶老的这一精辟论述,正好切中我们教学的弊端。 2 、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非拉维尔提出的,即是对认知的认知,就是个体自己认识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其作用集中表现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如何有效的适当的协调材料的特点、个人的特点、任务的要求而相应的做出计划,选择合适而有效的策略,评价每一操作活动的有效性、检查效果、修正策略.

3 、 创新教育理论

创新性教学包括两层含义:第一, 是指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第二, 是指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时如何做到创新与优化,进而培养以创新性学习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方式. 三:研究的意义

1 、学法指导更能体现“终生教育" 的新观念.

2 、学法指导能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3 、学法指导是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现代教育观念的体现.

4 、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

5 、 学法指导是发挥学生这个学习内因的有效措施.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及主要观点

(一) 研究目标:通过小学生数学学习学法指导的实施, 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发展,打破原有学生头脑固化的局面, 从根本上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形成学习的能力。在过程中, 教师点拨渗透方法, 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领悟、使用与总结方法的能力, 使学法指导呈现螺旋发展的趋势. 点燃学生再学习的欲望, 使学生终身受益.

1 、制定出较成熟系统化、具体化的学法指导目标体系.

2 、总结出有价值的指导方法和步骤.

3 、研究中结合教学内容, 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使学生既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发挥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

4 、通过学法的指导, 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向数学领域甚至其他领域不断探索的强烈欲望.

(二):在研究内容方面,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从转变教师观念入手, 从" 授之以鱼", 转化为" 授之以渔".

2 、学法指导分年段实施, 低年级主要从认真听课专心作业以及动手操作方面加以指导; 中年级主要从课前预习、课内自学和课后复习等方面加以指导; 高年级主要从独立思考、质疑问难等方面加以指导.

3 、通过" 学法指导目标的导向---教学过程优化组合---教育评价调控" 这样螺旋式上升的发展, 努力探索其内在的规律性, 从而形成一种有型但更无型的学法指导模式.

在学法指导中, 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生尝试采取巧妙灵活的方法:

1、 游戏法:将学法指导训练内容寓于设计好的游戏中, 教师适当穿针引线, 学生戏中玩, 玩中得, 这种方式适合于低年级.

2 、讨论法:教师有意识的将训练内容转化为相关与相连的若干问题, 引导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 引发思考解答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善问好学的精神, 将学法指导内化为积极因素.

3 、尝试探究法: 课堂中教师对一些规律性、法则性以及解题方法在课堂上创造条件,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 注重对学生" 发现" 意识的培养, 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 、社会调查法:结合教育内容及学校社会生活生产等情况, 提出一些相对原则及行动要求, 让学生走向社会, 深入实际, 学生能逐渐养成善于观察, 乐于思考的习惯, 以利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5、数学创作法: 将数学课上学习的知识点与可融合的事与物相结合, 通过大胆想象, 创作, 编制出应用题、数学趣题、谜语、故事、童话等, 进而教师及时加工并创造条件,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 激发兴趣, 在训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能力.

6 、数学沙龙法:高年级学生自主能力强, 适当的开设数学沙龙, 让一些志趣相投的学生自由自主的集合在一起, 漫谈数学问题, 交流数学学习心得, 争论热点与疑点问题, 教师适时点拨, 形成一种" 学术界" 研讨的雏形.

(三) 主要观点

知识如海洋, 如高峰, 以往的教师往往背负学生前进, 感觉负重累累, 只求得向前点滴的挪移, 分数的积累. 转变教师的观念, 充实教师的理论与人格的修养, 放弃眼前的" 利益", 将眼光放之于汪洋与高峰, 在实践与探索中渗透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感悟与总结方法的能力, 激发学生前进的兴趣与斗志, 在未来的道路上, 游刃有余.

五:研究方法

1 、该课题研究基本采用" 教育革新" 行动研究法.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改变一定的教学方法模式, 其目的是把实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落实在优化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上.

2、观察法: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对学习产生的变化作出客观的评价.

3、谈话法:通过谈话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兴趣等。

4、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课题研究重点, 随时积累素材, 探索有效的措施, 总结得失, 即时调控.

5、对比法:设定实验班级, 进行过程性与终结性的对比.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发动准备阶段(2006、4—06、6)

确立研究方向和主题 情况调查、信息和数据收集、理论学习 ①通过座谈、调查等手段收集第一手数据资料和有关信息。②进行文献探讨,确定研究方向和主题。③回顾、总结以往教学中零星的、有价值的经验,酝酿小学数学学法指导模式的基本框架。④进行学习:内容有

有关自主探索的理论、小学生心理学 、新课程教师行为的转变、学习新课程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学策略等。 第二阶段:确定研究实施方案(2006、7—06、10) 研究实施方案的确定 ①课题组成员研讨、论证 ② 确定具体的研究目标,根据各学科特点进行分解和细化。③ 编制研究目标细化量表。 第三阶段:研究的具体实施阶段(06、11—08、9)

探讨课题的适用性;构建子课题模式 示范引导;全员参与;推广深化 ①修改研究方案,调整研究方向。②构建学科子课题模式,进行全方位研究。③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推广,促进研究深化。 ④阶段性成果鉴 定、推广、子课题模式构建。5、聘请相关专家进行理论论证. 第四阶段:课题研究的矫正、成果总结和推广阶段(2008、9—2009·1)

对研究过程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再研究 跟踪调查 ①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再研究。②召开成果推广和鉴定会。③对研究对象进行定性评价。 统计数据,写出相关的总结材料。

第五阶段:模式研究的总结阶段(2000、2•4—2009•4) 1、撰写研究总报告。

2、向上级申请课题的结题验收, 评估并总结推广科研成果.

最终研究成果

八、课题组成员和分工 组长:董玉凤

副组长: 高海英

成员: 付广成 王丽丽 王克芝 汪秀芹 郑金玉 李晓礼 吴桂香 李云红 王文萍

“小学数学学法指导”课题研究方案(草案)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分析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早已提出“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这些都是学法指导的雏形,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卢仲衡、黎世法等先后对学法指导工作进行早期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80年代初,我国有识之士提出小学学法指导的重要性,随之开展积极的研究工作,此后,学法指导研究逐渐在各省开展起来,但只作为完成教改目标的一种措施揉和在教改中,到了90年代,我国教育理论界日益关注学法指导,并从理论的高度剖析学法指导的实质、内涵,寻求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 如今" 创建学习型社会" 有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学法指导,对打好数学基础,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分析我国当前小学数学现状,部分教师课堂教学生,只重视知识的传播,轻学法的指导;重视机械重复的模仿,轻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死记硬背和完成大量的机械作业,忽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方法的内化,在提高能力、发展智力、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本应是舵手的学生却在题海中挣扎, 将学生淹没,学生感觉疲惫, 恐惧与逃避成为当前许多小学生的的心理趋势。近几年的教育现状证明,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教改的迫切需要, 把掌握知识的钥匙交给学生成为我们当今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理论依据

1、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理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积极倡导“教学合一”的思想, 他提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将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陶老的这一精辟论述,正好切中我们教学的弊端。 2 、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非拉维尔提出的,即是对认知的认知,就是个体自己认识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其作用集中表现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如何有效的适当的协调材料的特点、个人的特点、任务的要求而相应的做出计划,选择合适而有效的策略,评价每一操作活动的有效性、检查效果、修正策略.

3 、 创新教育理论

创新性教学包括两层含义:第一, 是指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第二, 是指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时如何做到创新与优化,进而培养以创新性学习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方式.

三:研究的意义

1 、学法指导更能体现“终生教育" 的新观念.

2 、学法指导能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3 、学法指导是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现代教育观念的体现.

4 、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

5 、 学法指导是发挥学生这个学习内因的有效措施.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及主要观点

(一) 研究目标:通过小学生数学学习学法指导的实施, 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发展,打破原有学生头脑固化的局面, 从根本上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形成学习的能力。在过程中, 教师点拨渗透方法, 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领悟、使用与总结方法的能力, 使学法指导呈现螺旋发展的趋势. 点燃学生再学习的欲望, 使学生终身受益.

1 、制定出较成熟系统化、具体化的学法指导目标体系.

2 、总结出有价值的指导方法和步骤.

3 、研究中结合教学内容, 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使学生既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发挥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

4 、通过学法的指导, 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向数学领域甚至其他领域不断探索的强烈欲望.

(二):在研究内容方面,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从转变教师观念入手, 从" 授之以鱼", 转化为" 授之以渔".

2 、学法指导分年段实施, 低年级主要从认真听课专心作业以及动手操作方面加以指导; 中年级主要从课前预习、课内自学和课后复习等方面加以指导; 高年级主要从独立思考、质疑问难等方面加以指导. 3 、通过" 学法指导目标的导向---教学过程优化组合---教育评价调控" 这样螺旋式上升的发展, 努力探索其内在的规律性, 从而形成一种有型但更无型的学法指导模式.

在学法指导中, 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生尝试采取巧妙灵活的方法:

1、 游戏法:将学法指导训练内容寓于设计好的游戏中, 教师适当穿针引线, 学生戏中玩, 玩中得, 这种方式适合于低年级.

2 、讨论法:教师有意识的将训练内容转化为相关与相连的若干问题, 引导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 引发思考解答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善问好学的精神, 将学法指导内化为积极因素.

3 、尝试探究法: 课堂中教师对一些规律性、法则性以及解题方法在课堂上创造条件,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 注重对学生" 发现" 意识的培养, 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 、社会调查法:结合教育内容及学校社会生活生产等情况, 提出一些相对原则及行动要求, 让学生走向社会, 深入实际, 学生能逐渐养成善于观察, 乐于思考的习惯, 以利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5、数学创作法: 将数学课上学习的知识点与可融合的事与物相结合, 通过大胆想象, 创作, 编制出应用题、数学趣题、谜语、故事、童话等, 进而教师及时加工并创造条件,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 激发兴趣, 在训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能力.

6 、数学沙龙法:高年级学生自主能力强, 适当的开设数学沙龙, 让一些志趣相投的学生自由自主的集合在一起, 漫谈数学问题, 交流数学学习心得, 争论热点与疑点问题, 教师适时点拨, 形成一种" 学术界" 研讨的雏形.

(三) 主要观点

知识如海洋, 如高峰, 以往的教师往往背负学生前进, 感觉负重累累, 只求得向前点滴的挪移, 分数的积累. 转变教师的观念, 充实教师

的理论与人格的修养, 放弃眼前的" 利益", 将眼光放之于汪洋与高峰, 在实践与探索中渗透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感悟与总结方法的能力, 激发学生前进的兴趣与斗志, 在未来的道路上, 游刃有余.

五:研究方法

1 、该课题研究基本采用" 教育革新" 行动研究法.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改变一定的教学方法模式, 其目的是把实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落实在优化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上.

2、观察法: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对学习产生的变化作出客观的评价.

3、谈话法:通过谈话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兴趣等。

4、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课题研究重点, 随时积累素材, 探索有效的措施, 总结得失, 即时调控.

5、对比法:设定实验班级, 进行过程性与终结性的对比.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发动准备阶段(2006、4—06、6)

确立研究方向和主题 情况调查、信息和数据收集、理论学习 ①通过座谈、调查等手段收集第一手数据资料和有关信息。②进行文献探讨,确定研究方向和主题。③回顾、总结以往教学中零星的、有价值的经验,酝酿小学数学学法指导模式的基本框架。④进行学习:内容有有关自主探索的理论、小学生心理学 、新课程教师行为的转

变、学习新课程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学策略等。

第二阶段:确定研究实施方案(2006、7—06、10)

研究实施方案的确定 ①课题组成员研讨、论证 ② 确定具体的研究目标,根据各学科特点进行分解和细化。③ 编制研究目标细化量表。

第三阶段:研究的具体实施阶段(06、11—08、9)

探讨课题的适用性;构建子课题模式 示范引导;全员参与;推广深化 ①修改研究方案,调整研究方向。②构建学科子课题模式,进行全方位研究。③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推广,促进研究深化。 ④阶段性成果鉴 定、推广、子课题模式构建。5、聘请相关专家进行理论论证.

第四阶段:课题研究的矫正、成果总结和推广阶段(2008、9—2009·1)

对研究过程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再研究 跟踪调查 ①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再研究。②召开成果推广和鉴定会。③对研究对象进行定性评价。 统计数据,写出相关的总结材料。

第五阶段:模式研究的总结阶段(2000、2•4—2009•4)

1、撰写研究总报告。

2、向上级申请课题的结题验收, 评估并总结推广科研成果. 七:预期成果

最终研究成果

八、课题组成员和分工

组长:董玉凤

副组长: 高海英

成员: 付广成 王丽丽 王克芝 汪秀芹 郑金玉 李晓礼 吴桂香 李云红 王文萍

“小学数学学法指导”课题研究方案(草案)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分析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早已提出“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这些都是学法指导的雏形,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卢仲衡、黎世法等先后对学法指导工作进行早期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80年代初,我国有识之士提出小学学法指导的重要性,随之开展积极的研究工作,此后,学法指导研究逐渐在各省开展起来,但只作为完成教改目标的一种措施揉和在教改中,到了90年代,我国教育理论界日益关注学法指导,并从理论的高度剖析学法指导的实质、内涵,寻求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 如今" 创建学习型社会" 有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学法指导,对打好数学基础,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分析我国当前小学数学现状,部分教师课堂教学生,只重视知识的传播,轻学法的指导;重视机械重复的模仿,轻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死记硬背和完成大量的机械作业,忽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方法的内化,在提高能力、发展智力、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本应是舵手的学生却在题海中挣扎, 将学生淹没,学生感觉疲惫, 恐惧与逃避成为当前许多小学生的的心理趋势。近几年的教育现状证明,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教改的迫切需要, 把掌握知识的钥匙交给学生成为我们当今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理论依据

1、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理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积极倡导“教学合一”的思想, 他提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将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陶老的这一精辟论述,正好切中我们教学的弊端。 2 、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非拉维尔提出的,即是对认知的认知,就是个体自己认识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其作用集中表现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如何有效的适当的协调材料的特点、个人的特点、任务的要求而相应的做出计划,选择合适而有效的策略,评价每一操作活动的有效性、检查效果、修正策略.

3 、 创新教育理论

创新性教学包括两层含义:第一, 是指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第二, 是指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时如何做到创新与优化,进而培养以创新性学习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方式. 三:研究的意义

1 、学法指导更能体现“终生教育" 的新观念.

2 、学法指导能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3 、学法指导是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现代教育观念的体现.

4 、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

5 、 学法指导是发挥学生这个学习内因的有效措施.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及主要观点

(一) 研究目标:通过小学生数学学习学法指导的实施, 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发展,打破原有学生头脑固化的局面, 从根本上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形成学习的能力。在过程中, 教师点拨渗透方法, 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领悟、使用与总结方法的能力, 使学法指导呈现螺旋发展的趋势. 点燃学生再学习的欲望, 使学生终身受益.

1 、制定出较成熟系统化、具体化的学法指导目标体系.

2 、总结出有价值的指导方法和步骤.

3 、研究中结合教学内容, 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使学生既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发挥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

4 、通过学法的指导, 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向数学领域甚至其他领域不断探索的强烈欲望.

(二):在研究内容方面,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从转变教师观念入手, 从" 授之以鱼", 转化为" 授之以渔".

2 、学法指导分年段实施, 低年级主要从认真听课专心作业以及动手操作方面加以指导; 中年级主要从课前预习、课内自学和课后复习等方面加以指导; 高年级主要从独立思考、质疑问难等方面加以指导.

3 、通过" 学法指导目标的导向---教学过程优化组合---教育评价调控" 这样螺旋式上升的发展, 努力探索其内在的规律性, 从而形成一种有型但更无型的学法指导模式.

在学法指导中, 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生尝试采取巧妙灵活的方法:

1、 游戏法:将学法指导训练内容寓于设计好的游戏中, 教师适当穿针引线, 学生戏中玩, 玩中得, 这种方式适合于低年级.

2 、讨论法:教师有意识的将训练内容转化为相关与相连的若干问题, 引导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 引发思考解答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善问好学的精神, 将学法指导内化为积极因素.

3 、尝试探究法: 课堂中教师对一些规律性、法则性以及解题方法在课堂上创造条件,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 注重对学生" 发现" 意识的培养, 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 、社会调查法:结合教育内容及学校社会生活生产等情况, 提出一些相对原则及行动要求, 让学生走向社会, 深入实际, 学生能逐渐养成善于观察, 乐于思考的习惯, 以利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5、数学创作法: 将数学课上学习的知识点与可融合的事与物相结合, 通过大胆想象, 创作, 编制出应用题、数学趣题、谜语、故事、童话等, 进而教师及时加工并创造条件,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 激发兴趣, 在训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能力.

6 、数学沙龙法:高年级学生自主能力强, 适当的开设数学沙龙, 让一些志趣相投的学生自由自主的集合在一起, 漫谈数学问题, 交流数学学习心得, 争论热点与疑点问题, 教师适时点拨, 形成一种" 学术界" 研讨的雏形.

(三) 主要观点

知识如海洋, 如高峰, 以往的教师往往背负学生前进, 感觉负重累累, 只求得向前点滴的挪移, 分数的积累. 转变教师的观念, 充实教师的理论与人格的修养, 放弃眼前的" 利益", 将眼光放之于汪洋与高峰, 在实践与探索中渗透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感悟与总结方法的能力, 激发学生前进的兴趣与斗志, 在未来的道路上, 游刃有余.

五:研究方法

1 、该课题研究基本采用" 教育革新" 行动研究法.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改变一定的教学方法模式, 其目的是把实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落实在优化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上.

2、观察法: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对学习产生的变化作出客观的评价.

3、谈话法:通过谈话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兴趣等。

4、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课题研究重点, 随时积累素材, 探索有效的措施, 总结得失, 即时调控.

5、对比法:设定实验班级, 进行过程性与终结性的对比.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发动准备阶段(2006、4—06、6)

确立研究方向和主题 情况调查、信息和数据收集、理论学习 ①通过座谈、调查等手段收集第一手数据资料和有关信息。②进行文献探讨,确定研究方向和主题。③回顾、总结以往教学中零星的、有价值的经验,酝酿小学数学学法指导模式的基本框架。④进行学习:内容有

有关自主探索的理论、小学生心理学 、新课程教师行为的转变、学习新课程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学策略等。 第二阶段:确定研究实施方案(2006、7—06、10) 研究实施方案的确定 ①课题组成员研讨、论证 ② 确定具体的研究目标,根据各学科特点进行分解和细化。③ 编制研究目标细化量表。 第三阶段:研究的具体实施阶段(06、11—08、9)

探讨课题的适用性;构建子课题模式 示范引导;全员参与;推广深化 ①修改研究方案,调整研究方向。②构建学科子课题模式,进行全方位研究。③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推广,促进研究深化。 ④阶段性成果鉴 定、推广、子课题模式构建。5、聘请相关专家进行理论论证. 第四阶段:课题研究的矫正、成果总结和推广阶段(2008、9—2009·1)

对研究过程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再研究 跟踪调查 ①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再研究。②召开成果推广和鉴定会。③对研究对象进行定性评价。 统计数据,写出相关的总结材料。

第五阶段:模式研究的总结阶段(2000、2•4—2009•4) 1、撰写研究总报告。

2、向上级申请课题的结题验收, 评估并总结推广科研成果.

最终研究成果

八、课题组成员和分工 组长:董玉凤

副组长: 高海英

成员: 付广成 王丽丽 王克芝 汪秀芹 郑金玉 李晓礼 吴桂香 李云红 王文萍


相关文章

  • 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
  • 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已成为小学数学教 ...查看


  •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读后感
  •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读后感 五塔小学:潘心诚 寒假中,我认真读了新课标<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绪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 ...查看


  •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某学生学会了三角形面积公式后计算 22. 小学数 ...查看


  • 国外小学数学教材改革情况简介
  • 国外小学数学教材改革情况简介 一 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发展简史近几十年来,数学有了飞速的发展:新的数学知识不断产生:新的数学方法不断出现:它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传统的中小学数学课程教材已不能适应这种新的变化,迫切需要对之进行改革.因此,在国外 ...查看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指导教程
  • 四年级数学教材指导教程 圣龙奇兵大冒险 四年级数学教材指导教程播放列表 四年级数学教材指导1 四年级数学教材指导2 四年级数学教材指导3 四年级数学教材指导4 四年级数学教材指导5 四年级数学教材指导6 四年级数学教材指导7 四年级数学教材 ...查看


  • 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 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2010年04月20日 16:16,星期二 作者:教科室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查看


  • 小学数学五阶段练习教学法实验概述
  • 小学数学五阶段练习教学法实验概述 一.实验课题的提出 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两多两少两忽视(课内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课外学生作业多,自由活动少:忽视 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获取知识过程的教学,忽视学生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现象,从 ...查看


  • 常用教学方法
  •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大多都伴之以讲授法.这是当前我国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2)谈论法 谈论法 ...查看


  • 边塘小学二年级上学期班队工作计划
  • 边塘小学二年级上学期班队工作计划 一. 学生基本情况: 1.通过上学年的教学发现:通过教师延长学生学习时间的方法来提高学生成绩,效果是事倍功半.另外,学生的家庭教育也亟需加强. 2.纪律情况:对在校一日常规比较了解:优秀学生学习努力,思想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