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电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前景

第19卷第6期无机材料学报Vol・19,No.62004年11月JournalofInorganicMaterialsNov・,2004

文章编号:1000—324X(2004)06—1231—09

铁电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前景

鲁圣国1,李标荣2,麦炽良3,黄健洪3

(1.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和材料科学系,4-,;t-九龙j2.东莞市电子工业总公司,广

东东莞523006;3。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和材料研究中心,香港九龙)

摘要:对近年来有关铁电纳米粉体、纳米复合材料、以及纳米陶瓷的制备,结构和性能进

行了介绍.对由于粒子尺寸减小引起的结构和性能的改变及其相关机理进行了讨论.透明铁电

纳米复合材料可望在光学存储、光学计算等光学器件中得到应用.而纳米陶瓷由于介电特性、

耐电压、抗老化、机械强度等性能的提高,因而可以广泛用于改进现有电容器材料的性能,获

得性能更加优良的器件.

关键词:铁电体;纳米粉体;纳米陶瓷;纳米复合材料;尺寸效应;介电性能;荧光光谱

中图分类号:TM22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铁电纳米材料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德国科学家Kanzig在钛酸钡中观 察到了尺寸为10—100nm的极性微区【1】,并在钛酸钡粉体中观察到粉末尺寸对晶体结构和立方一四方转变的影响【2】.后来前苏联的Smolensky等假设在铌镁酸铅复合钙钛矿化合物陶瓷中存在着同样尺寸的微区,称为Kanzig微区,并用这一概念以及微区成分起伏的Gauss分布解释了铌镁酸铅陶瓷介电温谱的弛豫现象【31.姚熹、陈至立和Cross在锆钛酸镧铅(PLZT)陶瓷中提出了微畴一宏畴转变的概念,并解释了PLZT在偏置电场中的介电行为t41.王评初、殷之文等观察到了PLZT中的微畴【5】.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863”计划还专门立项对铁电纳米材料为活性组元的复合材料进行了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参与了这一项目.当时尺寸效应已受到重视【6】.日本的Ishikawa提出了钛酸铅粒子铁电性的临界尺寸为12.8nm[7f.钟维烈等进一步从唯象理论的观点对铁电微粒的临界尺寸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钛酸铅粒子铁电性的临界尺寸为4.2nm[s].与此同时,国内外对其它铁电纳米材料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9”15】.特别是近来笔者制备了透明的铌酸锶钡/二氧化硅【16J、钛酸铅/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17】,将铁电粒子的尺寸减小到10rim左右.并观察了它们的低温荧光特征【18】.本文将主要介绍铁电纳米粒子的制备、结构和性能,以及铁电纳米陶瓷的介电性能.

2钛酸钡纳米粉体的制备和表征

当前工业中大量使用的钛酸钡陶瓷粉料,大多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然后通过各种不收稿日期:2003—10—27,收到修改稿日期:2003—12—03

作者简介:鲁圣圄(1963一),男,博士,研究员.E—maiJ:apsdu@cityu.edu.hk

1232—————————————————————————————————————————————————————————一无机材料学报19卷同的机械碾磨方法粉碎.采用这种方法很难获得小于微米量级的粉料;即便使用氧化锆球等砂磨法,通常也只能获得一500nm的粉粒.故在纳米技术中,这种方法较少被采用・使用得比较普遍的有:水热法、溶胶一凝胶(sol—gel)法、微乳胶法、气溶胶法、金属有机物前驱体热分解(MOPP)法、化学共沉淀法等.这几种方法属于液相反应合成法,都可以获得纳米量级的粉料.获得的粉料比较均匀、一致、不分层,最小颗粒度可达到纳米量级・图1所示为水热法制备的钛酸钡超微粉体.其粒径在lOOnm左右【19].液相反应法合成的粉料都必须经过脱水处理.这个过程,对粉料的颗粒尺寸影响非常大,即粒子在处理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团聚.其一般规律是脱水处理温度愈高,则所得到的团聚体的尺寸愈大.此外,粉料的晶化处理也会导致硬团聚体的形成和生长。另一方面,要得到较宽的粒径分布的粒子也比较困难.比如,不论单独地采用那一种方法,都不能得到平均粒度在lOnm一1.5#m之间的各种粉粒,通常都要采用多种措施.其中一例是:有人用MOPP法,加上不同的气氛热处理、得到了lOnm一1。5#m的粉料.合成的粉体大约在600。C热处理时开始结晶.在N2中600。C处理2天可以得到平均粒径10nm的粉料;而在1350。C的02中处理2天、便可以得到平均粒径为1.5#m的粉料….在前面两种热处理条件之间,适当调整热处理温度、气氛

和时间,便可以得到所需的各种平均粒径.

比较高的热处理温度以及氧气气氛,有利

于粉体晶粒的成核和生长.

粉体的大小尺度(L)的测定,有多种

方法.有表面吸附等温线(BET)法、X射

线衍射峰宽计算法、TEM观察法、光散射

法等.TEM法比较直观,但是它难以分辩

是否存在多个粉粒的凝结如软团聚、硬团

聚现象,比表面法也有这样的问题.而X射

图1水热法得到的钛酸钡粉粒的形貌图

Fig.1 线衍射峰宽分析法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大量的粒子采用光散射法,但此法仍不能

分辨出团聚体来.MorphologyofBaTiOaparticlesob一nydrothermalt。8atm8notainedby

粉体的表征除粒度外,还有形貌.形貌可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来观察.图1就是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得到的钛酸钡粒子的形貌照片.形貌通常反映的是粉体粒子的团聚体的形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也能得到粒子的形貌.它的分辩率更高,比如我们用螯合物热分解法得到的钛酸钡粒子[21】,用TEM还能得到结晶粉体的电子衍射斑和衍射环.高分辨‘(HR)TEM能得到粉体粒子的原子结构.孪晶,双晶等结构可以通过HRTEM观察到.粉体的结晶学结构通常用x射线衍射(XRD)仪来分析。由于粒子的随机取向,常常得到的是多晶衍射峰.选择最强的衍射峰,扣除仪器的宽度以及Ka2的影响,跟据Scherrer公式可以计算微晶的尺寸.

粉体中所含有的各个粒子是形状各异、大小不一.不管用那种方法获得的粉体,通常都是由小至大有一定的规律分布的,如高斯分布、对数正态分布等.可以通过最可几法求得其平均粉体直径.

6期鲁圣国,等:铁电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前景12333铁电纳米粉体的结构和电性能

3.1铁电纳米粉体的晶格常数、畴结构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

钛酸钡的铁电特性和它的晶胞参数关系非常大;品胞参数与粉粒尺寸有关,而纳米粉粒的尺寸又与其热处理温度密切相关.图2示出室温时钛酸钡粉粒的品格常数与粉粒热处理温度的关系[21】.图中粉粒是由四异丙醇钛在氢氧化钡溶液中水解而成的.当热处理温度<800。C时,在室温下粉粒晶格保持立方对称,但是其晶胞尺寸比较大,100。C热处理时其晶胞参数为4.032A,比常规固相反应生成的、在室温下的等效尺寸(4.007.&)要大许多;热处理温度>800。C时,在室温下粉粒晶格转变为四方对称,晶胞尺寸转变为常规值(芝4.007A).电子显微镜分析指出,刚合成的粉粒是由一lOnm的晶粒团聚而成50nrn。当热处理温度<800。C时,其晶胞参数随着热处理温度下降而变大;当热处理温度高于8000C时,其四方度(c/a)又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变大.热处理温度高子11000C时,粒度介于100—1000rim之间.差热分析(DTA)指出,在室温时为立方对称结构的粉粒,直至液氮温度之下(80K),一直没有发现相应的结构转变峰.也就是说它还一直保留非铁电相,这和普通工艺得到的粗粒钛酸钡陶瓷粉粒就不同.900。C热处理后的粉粒,可能由于其四方度太小,很难检测到其相变点;1000。C以上热处理过的粉粒,其相变点逐步上升到118—122。C,接近普通的陶瓷粉粒.当钛酸钡粉粒在<800。C下进行热处理时,在室温下的晶胞参数比较大,而且热处理温度愈低、其晶胞参数愈大.显然这也是一种粒度效应,热处理温度愈低,离子获得的能量愈小,则体系由于离子碰撞形成的离子键的数目越少,并且由离子键组成的晶格的结合力也 

很小,从而导致晶胞参数变大,而且表现为

立方相.只有足够高的温度才能形成结构

紧密的晶格,经冷却发生相转变后在室温下

表现出四方对称.即使是四方相,随着热处

理温度的升高,微晶尺寸也会增大,c/a比

会增大.当热处理温度增加到一定值后,微

晶尺寸也达到微米或亚微米的值,c/a比

接近或达到体材料的值.此外,在一个特别

的温度区域,热处理时间也能影响微晶尺

寸.铁电粉体这种由于热处理工艺(温度,

时间等)导致的不同的微晶尺寸的粒子,是图2室温时钛酸钡粉粒的晶格常数与热处研究粒子尺寸效应的好素材.后面将会看理温度的关系

constantsversus

到,只有接近临界尺寸的微晶粒子,才会出Fig.2Latticeannealing

temperatureofBaTi03

现较大的与体材料不同的特性.powders

对于草酸盐分解所得的钛酸钡粉粒,在700~1200。C之间进行热处理后,它在室温下的颗粒大小、晶粒结构、电畴类型如表1所示[231.由表中可见900。C的热处理可得到复合晶系和单电畴结构,<900。C处理为无电畴立方结构;900。C以上热处理时为四方和复合电畴结构・复合电畴结构是利用((202)(220))和((002)(200))的x射线衍射峰求得的,LTEM>L(hk】)是由于前者有粉粒团聚所引起的.

1234_————————————————————————————————————————————————~

表1钛酸钡粉体的颗粒大小、晶格结构、电畴类型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

Table1Powdersize(L),crystalline/domain

—————————————————————————————————————————————————————一。一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25282846546811830581005501050Calcination/。CL(2)/nm.—LTEM/nmS—tructure/25。C无机材料学报structureus19卷calcinationtemperaturestructureDomai—nCubicNoNoC}ubicCubic/tetragonaiTetragonalTetragonalTetragonalSingledomainSingledomainSingledomainSingledomain

3.2铁电纳米粉体的临界尺寸

由于粒子尺寸的减小会引起晶格常数、电踌等的变化,在多大的尺寸会引起粒子的铁电性消失成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这就是临界尺寸的概念.Ishikawa通过高温Raman光谱测量了钛酸铅粉体的相变温度与微晶尺寸(由XRD及Scherrer公式得到)的关系,并假设其为倒数关系得到一个临界尺寸的经验公式【7】疋=500一篇EoQE

(1)

Uchino采用高温XRD得到钛酸钡粉体的相变温度,用比表面法得到粒子的尺寸,也得 到一个经验公式[241:

疋=128一拦‰

的实验得到钛酸钡的临界尺寸为49nm[13】.(2)由于比表面法得到的是团聚体的尺寸,比较大,所以公式(2)中的临界尺寸比较大.进一步

钟维烈等从唯象理论的角度研究了铁电纳米粒子的临界尺寸。他们假定体材料的自由能表达式作适当修正后仍然适用于铁电粉体,可以表示为【81=

AE=./rf三a。(T一%。。)p2+三pP4+否17P6+丢K(VP)2】d扩十/r丢Ⅳ6—1p2ds

梯度系数,6为外推长度.(3)式中户为极化强度,蜀o。为体材料的居里一外斯温度,Qo,p,-y为自由能展开系数,Ⅳ为

通过变分法求解方程(3),并考虑边界条件OP/On=~P肛,及假定粒子为球形,用有限差分法可以得到数值解.对BaTi03和PbTi03得到的临界尺寸分别为44、4.2nm.唯象理论的结果能较好地与实验结果符合.目前大部分实验得到的临界尺寸都在此值附近.表明(3)的假设是合理的.但也有人报道BaTi03的临界尺寸为30[23j及37nm[25l,甚至有人报道17nm[26I.这说明唯象理论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唯象理论是一种平均场理论,它是针对具有周期性结构的晶体材料的.对纳米材料而言,周期性边界条件并不完全符合.上面我们已经看到纳米粉体的晶格常数要大于体材料的值,而晶格常数比(c/a)则小于体材料的值.这种晶格结构的变化势必导致晶格内电场的变化,从而其介电常数等都要相应发生变化.也即其唯象参数都要发生变化.因而体材料的值在用于纳米材料时要作适当的修正.但是由于粉体尺寸的分散性,使得修正值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所以导致无法准确地估计纳米材料

6期鲁圣国,等:铁电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前景1235的临界尺寸.这也就是不同作者报道的数值与根据(3)计算的值有一定差别的原因.但是大致的范围还是与唯象理论的结果相近.

4铁电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学特征

铁电纳米复合材料的概念源于传统的复合材料.由锆钛酸铅陶瓷为活性组元,环氧树酯为基体的复合材料做成的水声换能器,其优值因子(Figureofmerit)比普通压电陶瓷要高100~1000倍【27】.Newnham更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系统的阐述[281.传统复合材料各种机、电、磁、热等的耦合作用被广泛应用【29】.在此基础上,纳米复合材料在光电耦合方面的可能应图3透明的SBN/Si02纳米复合材料照片

Fig.3图4透明的PZT/Si02纳米复合材料照片 PhotographoftransparentFig.4SBN/Si02PhotographoftransparentPZT/Si02nanocompositenanocomposite

’罾

图5SBN/Si02纳米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峰

Fig.5XRDprofilesofSBN/Si02nanocomposites

(a)600。G,amorphousstate,transparent;(b)700。C

TTBphasecrystalline

TTBphasecrystalline图6SBN/Si02纳米复合材料的透射谱Fig-6phase,transparent;(c)800。C:phaseplussilicaphase,opaquelTransmissionspectraofSBN/Si02nanoeomposite

(d)Sol—gelderivedSBNpowder

用受到重视1301.但是铁电纳米复盒材料的制备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主要的原因是按照传统的方法先制备粉体,再分散到基体中的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是粉体很难分散到亚微米以下,复合材料很难透明.直到最近【31】,笔者采用铁电纳米粒子直接在基体中生成的办法获得

了透明的铁电纳米复合材料・图3、4所示为透明的(SrBa)Nb206(SBN)/Si02及Pb(ZrTi)03

1236无机材料学报19卷fPZT)/Si02纳米复合材料.

图5是SBN/Si02的X射线衍射谱.在600。C处理时(a),复合材料是透明的,但它是一种非晶态,没有任何结晶峰。800。C处理时(c),材料出现较强的衍射峰,峰的位置与溶胶一凝胶粉末的衍射峰基本一致,表明其中的SBN也是四方钙钛矿结构・但也出现了--+Nil9峰,它是二氧化硅的结晶峰。由于晶粒较大,复合材料失透.在合适的热处理温度下,能得到既透职又有SBN结晶粒子的材料,即(b).从衍射峰的位置来看,它仍然是四方钙钛矿结构,但衍射峰则要低得多.根据Scherrer公式,扣除背景和仪器宽度,并将a-和a2分开,

可以得到SBN微晶的尺寸为llnm.改变处

理温度和时间,得到微晶尺寸为8-023nm.

图6是纳米复合材料的透射光谱.在

可见光范围内,其透射率达到70%,与薄膜

d的值相近,但小于单晶和二氧化硅玻璃的

透射率.有趣的是,纳米复合材料的吸收边

要低于SBN晶体的吸收边。通过计算,其

吸收边相对于晶体的移动值随微晶尺寸的

减小而变大,对8~23nm,其值为0.25—0.02.

这反映出量子尺寸效应的特点.

SBN/Si02的低温荧光光谱(图7)进一

步证实纳米复合材料中的铁电纳米粒子的

量子局域特征.在图7中,3.2eV处的荧光

峰来自于二氧化硅,没有纳米粒子时,此峰

SBN/Si02纳米复合材料的低温(11K)

Photoluminescencespectraof

nanocompositeat暮’圣譬=正 图7荧光光谱Fig.7较强.加入SBN纳米粒子后,3.2eV附近的峰得到削弱,2.3eV处的荧光峰加强.此峰来源于能带中表面态(缺陷或杂质引起)的

电子到价带中的空穴的复合.随着微品尺

寸的减小,该峰表现出明显的蓝移特征.图SBN/Si02SBN/Si0211Kcrystal,and(a)Sol-gelsilica;(b)SBNsinglenanocompositeswithcrystallitesizeof

(c)23nm;(d)1Into,氆nd(e)8nm。In8e乞shows

thedependenceofPLpeakenergy

SBNcrystallitesizeasa中的插图是荧光峰对应的能量与微晶尺寸的关系.PZT/Si02的荧光光谱与微晶尺寸的关系可参考文献[17].functionof

5纳米晶粒钛酸钡陶瓷的介电特性

陶瓷烧结过程中,粉粒通过再结晶而使其晶粒长大,故陶瓷的晶粒肯定比粉体粒子的粒度大.通常烧结温度越高、烧结时间越长,则陶瓷的晶粒度越大;烧结气氛、原料纯度、杂质的添加等,也会影响陶瓷晶粒的大小.固相反应烧结的陶瓷,其显微结构中晶粒尺寸一般为10,--100#m量级【32】.实验表明,只有当陶瓷的晶粒尺寸<10/zm时,才可_以明显地观察到晶粒尺寸效应引起的介电特性的变化.

关键是如何控制烧结工艺,使晶粒尺寸能够细小而均匀.原料粉粒应该>__10nm为宜,否则难以获得平均晶粒度>_50nm的陶瓷.粉粒的粒度越细则所需的烧结温度越低.对纳米钛酸钡陶瓷、其微晶的再结晶温度可以由,-一6000C直至1350。C.

6期鲁圣国,等;铁电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前景1237

关于钛酸钡陶瓷的平均粒径与其介电特性的关系,早期笔者等曾经有过讨论p引,当时只不过谈到其微粒化、晶粒边界缓冲等效应,这显然是不够的.近来,这方面有过不少的研究,图8即是其一例….图8中示出室温下陶瓷的介电常数和平均粒径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当钛酸钡陶瓷的平均显微粒径接近l#m时,介电常数特别大.图9中示介电系数与陶瓷颗粒尺寸的关系【34】.从图中看出它涵盖了四方晶系的整个温区.其实在整个T<正的铁电温区内,介电常数都有所提高,不过没有四方晶系温区那么明显.当陶瓷的平均粒径<500nm之后,介电常数迅速下降,这是由于平均粒径过小则芯/壳比变小;在平均粒径<100nm之后时,由于尺寸效应,铁电畴难以在晶粒的“芯”中发展或难以存在,使钛酸钡陶瓷在室温下有部分微粒逐步从铁电体过渡为顺电体之故.从图8可见,颗粒度约在1000:l:200nm范围之间的钛酸钡陶瓷、其介电常数最大可以达到3500—6000之多,已经接近钛酸钡单晶a轴之值了.特别是,如此之大的介电常数不只是属于某一个温度点,而是属于整个四方晶系所在的温区,乃至于整个铁电温区.

 8

.芏

-200-150.100.50050100150200

Temperature/。C

图8室温介电常数与陶瓷颗粒大小的关系

Fig.8Dielectricpermittivityatroomtempera-图9陶瓷晶粒尺寸对介电温谱的影响

tureasafunctionofgrainsizesinBaTiOaceramicFig.9EffectofgrainsizeonthedielectricCOil..DetailsrefertoRef.[34】andthereferencesthereinstantprofiles

实验证明:这种介电常数>4000的钛酸钡陶瓷样品,其电场稳定性好、抗电强度高、强电场下的介质损耗小、耐老化性好、频率特性优良等;远非普通粗粒钛酸钡陶瓷所能及.由于纳米粉体形成的陶瓷的晶粒也很小,常常在几个微米,甚至亚微米以下,其电畴也会更小(在多畴的情形下).这样的微观结构使得电畴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很容易沿电场方向定向.亦即单位电场下的极化强度(或偶极子数目)会高于普通陶瓷材料.因而介电常数值会高于普通陶瓷・另一方面,由于粉体粒度细,经烧结后形成的瓷体致密,气孔少,晶界细而均匀,其介质损耗、抗电强度、老化性能等都将提高.此外,由于粉料精细,其瓷片的烧结温度也会降低・一般在一1200。C或更低的温度之下加压烧成.具有和普通粗粒陶瓷不同的晶粒边界结构,即品粒边界没有形成玻璃相.这种结构容易出现跨粒界的电畴.而普通粗晶粒陶

1238无机材料学报19卷瓷,一般都经过。1350。C或更高的温度烧结,其颗粒边界处基本上是玻璃相,电畴很难穿过晶界.因此,其电性能会不如纳米粉体得到的陶瓷・

显然,这种性能对电容器制造监是非常有利的.目前广为使用的、经过多方面掺杂、固溶、移动、展宽等改性的电容器陶瓷粉料,如Y5V、Z5V、Z4V等.虽然其介电常数比较高(。10000),但是介质损耗还比较大(≥2%),电容随温度的变化率太大、频率特性、抗耐电场强度能力等都不够理想;这是铁电陶瓷(即所谓Ⅱ类、Ⅲ类电容器陶瓷)的通病.纳米粉料为进一步提高电容器的性能参数找到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采用这种工艺,各类陶瓷电容器的介电性能将大为提高;可望使其介电常数提高2—3倍、介质损耗≤2.o%、电容随温度变化特性好于士22%甚至达到士10%.工作电场强度、频率特性、时效性能与抗疲劳能力也将大为提高.

6结论

采用溶胶一凝胶、水热合成、微乳胶、气溶胶、金属有机物热分解等方法,可以获得纳米尺寸的铁电粒子.若采用直接在机体中合成的方法,可以得到10rim以下的铁电微晶.表征纳米材料的方法有XRD、SEM、TEM等.纳米微晶随着尺寸的长大由单畴向多畴转变.其相变温度随微晶尺寸的减小而降低.唯象理论估计的临界尺寸为44nm(BaTi03)及4.2nm(PbTi03),大体上与实验结果一致.由于纳米材料的微晶尺寸的分散性引起唯象参数的变化,会导致临界尺寸值的波动.因而实验得到的临界尺寸与理论值稍有差别.纳米复 合材料的吸收边较体材料明显蓝移,这与荧光峰的蓝移一样,都是量子局域的结果.纳米电容器材料的性能,获得性能更加优良的器件.

致谢本工作由香港研究资助局(RGC)(9040688)和香港理工大学智能材料研究中心(CentreforSmart陶瓷由于介电特性、耐电压、抗老化、机械强度等性能的提高,因而可以广泛用于改进现有Materials)资助.作者对香港城市大学程海东教授、广州大学陈志雄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张绪礼教授的有益讨论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KanzigW,Heir.Phys.Acta,1951,24:175-216.

[2】Anliker

【4】YaoM,BruggerHR,KanzigW.Heir.Phys.Acta,1954,27:99—124.【3]SmolenskyGA.J.Phys.Soc.Jpn.,suppl.,1970,28:26—58.Xi,ChenZhili,CrossLE.J.Appl.Phys.,1983,54:3399—3403.

[5】WangPC,ChertZL,tieXM,eta1.Ferroelectr.Lett.,1985,4(2):47-51.

【6】6姚熹,张良莹.物理,1992,21(2):99—105.

[7】IshikawaK,KoshikawaK,OkadaN.Phys.Rev.,1988,B37(10):5852.5855.

[8】ZhongWL,WangYG,ZhangPL,eta1.Phys.Rev.,1994,B50:698—703.

【9]FreyMH,Payne

【10】Chattopadhyay

[11】Park

[12】LuSY,KnowlesDA.P^秘.Rev.,1996,B54(5):3158—3168.a1.Phys.Rev.,1995,B52(18):13177—13183M,ChoK.J.Appl.Phys.,1998,83(11):5702—5708.S,AyyubP,PalkarVR,etKG,LiuHL,HanY,eta1.Ferroelectr.Lett.,1994,18:115—120.

【13】SchlagS,EickeHF.SolidStateCommun.,1994,91(111:883—887.

【14】ShihWY,ShihWH,AksayIA.Phys.Rev.,1994,B50(21):15575—15585.

【15】LuSG,MakCL,WongKH,J.Am.Ceram.Soc.,2001,84(1):79—84..

6期

f161

f171LuSLus

s鲁圣国,等:铁电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前景G,MakCL,WongKH.Ferroelectrics,2001,264:1733—1738・1239————————————————————————————————————————————————————————一a1.J.HarbinG,MakCL,WongKH,etUniv.Sci.Tech.,2002,7(6):16—17-f18]Lu

f191

f201

f211G,MakCL,WongKH.Appl.Phys.Lett.,2001,79(26):4310—4312・H.(inpreparation).LuSG,MakCL,WongKGlaselHJ,HartmannE,HirschD,eta1.J.Mater.Sci.,1999,34(10):2319—2323.LuSG,LiuHL,HanY,eta1.Ferroelectrics,1997,197:679—682.

f221NakaS,NakakitaF,SuwaY,eta1.Bull.Chem.Soc.Jpn.,1974,47:1168—1171.

f231HsiangHI,YenFS.J.Am.Ceram.Soc.,1996,79:1053-1060.

f24】UchinoK,SadanagaE,HiroseT.J.Am.Ceram.Soc.,1989,72(8):1555—1558.

『251ParkY,Lee

『261WJ,KimHG.J.Phys.Condense.Matter.,1997,9:9445—9456.McCauleyD,NewnhamRE,RandallCA.J.Am.Ceram.Soc.,1998,81(4):979-987.

RE,BowenLJ,et【271Newnhama1.Mater.inEng.,1980,2:93—106.

【28】Newnham

【29】Newnham

f301NewnhamRE,SkinnerDP,CrossLRRE.Mater.Res.Bull.,1978,13:525—536.E.Ann.Rev.Mater.Sci.,1986,16:47-68.E.Adv.Ceram.Mater.,1988。3(1):12-16.

【31】LusG,MakC.L,WongKH.J.Appl.Phys.,2003,94(5):3422—3426.

【32】李标荣,电子陶瓷工艺原理.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6,1994.59—141.

[33】李标荣,王筱珍,张绪礼.无机电介质.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86—94.

[34]AkdoganEK,LeonardMR,andSafariA.In:NalwaHS,ed.HandbookofLowand

MaterialsandTheir

Press,SanDiego,1999.61—112.HighDielectricConstantApplications,Volume2:Phenomena,Properties,andApplications.SanDiego:Academic

andApplicationProspectsofFerroelecticPreparation,Properties 

Nanomaterials

LUSheng-Gu01,LIBiao-Ron92,MAKChee-Leun93,WONGKin.Hun93

(1.DepartmentofPhysicsandMaterialsScience,CityUniversityofHongKong,Kowloon,HongKong,China;2.DongguanElectronicIndustrialCorporation,Dongguan,Guangdong523006,China;3.Depart—mentofAppliedPhysicsandMaterialsResearchCenter,TheHongKongPolytechnicUniversity,Kowloon,HongKong,China)

Abstract:Thepreparation,structureandpropertiesofferroelect}icnanometersizedpowders,nunocomposites,andnanoceramicswereintroduced.Thechangeofstructureandpropertiescausedbythereductionofparticlesizeandpertinentmechanismswerediscussed.Transparentnanocom—positeswereexpectedtobeappliedastheopticalmemories,opticalcomputer,etcdevices,whilethenanoceramicscanbewidelyusedtoimprovethecharacteristicparametersofcurrentcapacitorsduetothegreatlyenhanceddielectricpermittivity,breakdownvoltage,ageing—resistivity,mechan—icalstrength,etc.BetterqualityofdeviceswillbeobtainedbyusingthenanosizedpowderS,Keywordsferroelectrics;nanopowder;nanoceramic;nanocomposite;sizeeffect;dielectricprop—erties;photoluminescencespectrum

铁电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前景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鲁圣国, 李标荣, 麦炽良, 黄健洪鲁圣国(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和材料科学系,香港九龙), 李标荣(东莞市电子工业总公司,广东,东莞,523006), 麦炽良,黄健洪(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和材料研究中心,香港九龙)无机材料学报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2004,19(6)8次

参考文献(34条)

1. Newnham R E;Skinner D P;Cross L E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78

2. Newnham R E;Bowen L J 查看详情 1980

3. McCauley D;Newnham R E;Randall C A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98(04)

4. Park Y;Lee W J;Kim H G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97

5. Newnham R E 查看详情 1988(01)

6. Newnham R E 查看详情 1986

7. Frey M H;Payne D A GRAIN-SIZE EFFECT ON STRUCTURE AND PHASE TRANSFORMATIONS FOR BARIUM TITANATE[外文期刊] 1996(05)

8. Zhong W L;Wang Y G;Zhang P L 查看详情 1994

9. Ishikawa K;Koshikawa K;Okada N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88(10)

10. 姚熹;张良莹 查看详情 1992(02)

11. Wang P C;Chen Z L;He X M 查看详情 1985(02)

12. Yao Xi;Chen Zhili;Cross L E 查看详情 1983

13. Smolensky G A 查看详情 1970

14. Akdogan E K;Leonard M R;SafariA Handbook of Low and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 Materials and TheirApplications, Volume 2: Phenomena,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1999

15. 李标荣;王筱珍;张绪礼 无机电介质 1995

16. 李标荣 电子陶瓷工艺原理 1986

17. Lu S G;Mak C L;Wong K H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3(05)

18. Uchino K;Sadanaga E;Hirose T 查看详情 1989(08)

19. Hsiang H I;Yen F S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96

20. Naka S;Nakakita F;Suwa Y 查看详情 1974

21. Lu S G;Liu H L;Han Y 查看详情 1997

22. Glasel H J;Hartmann E;Hirsch D 查看详情 1999(10)

23. Lu S G;Mak C L 查看详情

24. Lu S G;Mak C L;Wong K H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1(26)

25. Lu S G;Mak C L;Wong K H 查看详情 2002(06)

26. Lu S G;Mak C L;Wong K H 查看详情 2001

27. Lu S G;Mak C L;Wong K H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1(01)

28. Shih W Y;Shih W H;Aksay I A 查看详情 1994(21)

29. Schlag S;Eicke H F 查看详情 1994(11)

30. Lu S G;Liu H L;Hah Y 查看详情 1994

31. Park Y;Knowles K M;Cho K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98(11)

32. Chattopadhyay S;Ayyub P;Palkar V R 查看详情 1995(18)

33. Anliker M;Brugger H R;Kanzig W 查看详情 1954

34. Kanzig W 查看详情 1951

引证文献(8条)

1. 方立明. 邵义. 张帆 溶胶包裹钛酸钡陶瓷的制备及介电性能研究[期刊论文]-中国陶瓷工业 2009(6)

2. 方立明. 邵义. 张帆 溶胶包裹钛酸钡陶瓷的制备及介电性能研究[期刊论文]-中国陶瓷工业 2009(6)

3. 邓建国. 刘东亮. 陈建 纳米技术在陶瓷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期刊论文]-中国陶瓷 2008(5)

4. 邓建国. 刘东亮. 陈建 纳米技术在陶瓷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期刊论文]-陶瓷学报 2008(1)

5. 邓建国. 刘东亮. 陈建 纳米技术在陶瓷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期刊论文]-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

6. 鲍婕. 黄春海 用于纳米铁电材料介电性能测试的粉体电极[期刊论文]-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7(6)

7. 李鹏飞 高压烧结法合成的50nm钛酸钡陶瓷的铁电性能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7

8. 季凌飞 激光快速烧结技术制备高介电常数TaO基陶瓷的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wjclxb200406003.aspx

第19卷第6期无机材料学报Vol・19,No.62004年11月JournalofInorganicMaterialsNov・,2004

文章编号:1000—324X(2004)06—1231—09

铁电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前景

鲁圣国1,李标荣2,麦炽良3,黄健洪3

(1.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和材料科学系,4-,;t-九龙j2.东莞市电子工业总公司,广

东东莞523006;3。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和材料研究中心,香港九龙)

摘要:对近年来有关铁电纳米粉体、纳米复合材料、以及纳米陶瓷的制备,结构和性能进

行了介绍.对由于粒子尺寸减小引起的结构和性能的改变及其相关机理进行了讨论.透明铁电

纳米复合材料可望在光学存储、光学计算等光学器件中得到应用.而纳米陶瓷由于介电特性、

耐电压、抗老化、机械强度等性能的提高,因而可以广泛用于改进现有电容器材料的性能,获

得性能更加优良的器件.

关键词:铁电体;纳米粉体;纳米陶瓷;纳米复合材料;尺寸效应;介电性能;荧光光谱

中图分类号:TM22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铁电纳米材料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德国科学家Kanzig在钛酸钡中观 察到了尺寸为10—100nm的极性微区【1】,并在钛酸钡粉体中观察到粉末尺寸对晶体结构和立方一四方转变的影响【2】.后来前苏联的Smolensky等假设在铌镁酸铅复合钙钛矿化合物陶瓷中存在着同样尺寸的微区,称为Kanzig微区,并用这一概念以及微区成分起伏的Gauss分布解释了铌镁酸铅陶瓷介电温谱的弛豫现象【31.姚熹、陈至立和Cross在锆钛酸镧铅(PLZT)陶瓷中提出了微畴一宏畴转变的概念,并解释了PLZT在偏置电场中的介电行为t41.王评初、殷之文等观察到了PLZT中的微畴【5】.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863”计划还专门立项对铁电纳米材料为活性组元的复合材料进行了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参与了这一项目.当时尺寸效应已受到重视【6】.日本的Ishikawa提出了钛酸铅粒子铁电性的临界尺寸为12.8nm[7f.钟维烈等进一步从唯象理论的观点对铁电微粒的临界尺寸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钛酸铅粒子铁电性的临界尺寸为4.2nm[s].与此同时,国内外对其它铁电纳米材料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9”15】.特别是近来笔者制备了透明的铌酸锶钡/二氧化硅【16J、钛酸铅/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17】,将铁电粒子的尺寸减小到10rim左右.并观察了它们的低温荧光特征【18】.本文将主要介绍铁电纳米粒子的制备、结构和性能,以及铁电纳米陶瓷的介电性能.

2钛酸钡纳米粉体的制备和表征

当前工业中大量使用的钛酸钡陶瓷粉料,大多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然后通过各种不收稿日期:2003—10—27,收到修改稿日期:2003—12—03

作者简介:鲁圣圄(1963一),男,博士,研究员.E—maiJ:apsdu@cityu.edu.hk

1232—————————————————————————————————————————————————————————一无机材料学报19卷同的机械碾磨方法粉碎.采用这种方法很难获得小于微米量级的粉料;即便使用氧化锆球等砂磨法,通常也只能获得一500nm的粉粒.故在纳米技术中,这种方法较少被采用・使用得比较普遍的有:水热法、溶胶一凝胶(sol—gel)法、微乳胶法、气溶胶法、金属有机物前驱体热分解(MOPP)法、化学共沉淀法等.这几种方法属于液相反应合成法,都可以获得纳米量级的粉料.获得的粉料比较均匀、一致、不分层,最小颗粒度可达到纳米量级・图1所示为水热法制备的钛酸钡超微粉体.其粒径在lOOnm左右【19].液相反应法合成的粉料都必须经过脱水处理.这个过程,对粉料的颗粒尺寸影响非常大,即粒子在处理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团聚.其一般规律是脱水处理温度愈高,则所得到的团聚体的尺寸愈大.此外,粉料的晶化处理也会导致硬团聚体的形成和生长。另一方面,要得到较宽的粒径分布的粒子也比较困难.比如,不论单独地采用那一种方法,都不能得到平均粒度在lOnm一1.5#m之间的各种粉粒,通常都要采用多种措施.其中一例是:有人用MOPP法,加上不同的气氛热处理、得到了lOnm一1。5#m的粉料.合成的粉体大约在600。C热处理时开始结晶.在N2中600。C处理2天可以得到平均粒径10nm的粉料;而在1350。C的02中处理2天、便可以得到平均粒径为1.5#m的粉料….在前面两种热处理条件之间,适当调整热处理温度、气氛

和时间,便可以得到所需的各种平均粒径.

比较高的热处理温度以及氧气气氛,有利

于粉体晶粒的成核和生长.

粉体的大小尺度(L)的测定,有多种

方法.有表面吸附等温线(BET)法、X射

线衍射峰宽计算法、TEM观察法、光散射

法等.TEM法比较直观,但是它难以分辩

是否存在多个粉粒的凝结如软团聚、硬团

聚现象,比表面法也有这样的问题.而X射

图1水热法得到的钛酸钡粉粒的形貌图

Fig.1 线衍射峰宽分析法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大量的粒子采用光散射法,但此法仍不能

分辨出团聚体来.MorphologyofBaTiOaparticlesob一nydrothermalt。8atm8notainedby

粉体的表征除粒度外,还有形貌.形貌可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来观察.图1就是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得到的钛酸钡粒子的形貌照片.形貌通常反映的是粉体粒子的团聚体的形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也能得到粒子的形貌.它的分辩率更高,比如我们用螯合物热分解法得到的钛酸钡粒子[21】,用TEM还能得到结晶粉体的电子衍射斑和衍射环.高分辨‘(HR)TEM能得到粉体粒子的原子结构.孪晶,双晶等结构可以通过HRTEM观察到.粉体的结晶学结构通常用x射线衍射(XRD)仪来分析。由于粒子的随机取向,常常得到的是多晶衍射峰.选择最强的衍射峰,扣除仪器的宽度以及Ka2的影响,跟据Scherrer公式可以计算微晶的尺寸.

粉体中所含有的各个粒子是形状各异、大小不一.不管用那种方法获得的粉体,通常都是由小至大有一定的规律分布的,如高斯分布、对数正态分布等.可以通过最可几法求得其平均粉体直径.

6期鲁圣国,等:铁电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前景12333铁电纳米粉体的结构和电性能

3.1铁电纳米粉体的晶格常数、畴结构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

钛酸钡的铁电特性和它的晶胞参数关系非常大;品胞参数与粉粒尺寸有关,而纳米粉粒的尺寸又与其热处理温度密切相关.图2示出室温时钛酸钡粉粒的品格常数与粉粒热处理温度的关系[21】.图中粉粒是由四异丙醇钛在氢氧化钡溶液中水解而成的.当热处理温度<800。C时,在室温下粉粒晶格保持立方对称,但是其晶胞尺寸比较大,100。C热处理时其晶胞参数为4.032A,比常规固相反应生成的、在室温下的等效尺寸(4.007.&)要大许多;热处理温度>800。C时,在室温下粉粒晶格转变为四方对称,晶胞尺寸转变为常规值(芝4.007A).电子显微镜分析指出,刚合成的粉粒是由一lOnm的晶粒团聚而成50nrn。当热处理温度<800。C时,其晶胞参数随着热处理温度下降而变大;当热处理温度高于8000C时,其四方度(c/a)又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变大.热处理温度高子11000C时,粒度介于100—1000rim之间.差热分析(DTA)指出,在室温时为立方对称结构的粉粒,直至液氮温度之下(80K),一直没有发现相应的结构转变峰.也就是说它还一直保留非铁电相,这和普通工艺得到的粗粒钛酸钡陶瓷粉粒就不同.900。C热处理后的粉粒,可能由于其四方度太小,很难检测到其相变点;1000。C以上热处理过的粉粒,其相变点逐步上升到118—122。C,接近普通的陶瓷粉粒.当钛酸钡粉粒在<800。C下进行热处理时,在室温下的晶胞参数比较大,而且热处理温度愈低、其晶胞参数愈大.显然这也是一种粒度效应,热处理温度愈低,离子获得的能量愈小,则体系由于离子碰撞形成的离子键的数目越少,并且由离子键组成的晶格的结合力也 

很小,从而导致晶胞参数变大,而且表现为

立方相.只有足够高的温度才能形成结构

紧密的晶格,经冷却发生相转变后在室温下

表现出四方对称.即使是四方相,随着热处

理温度的升高,微晶尺寸也会增大,c/a比

会增大.当热处理温度增加到一定值后,微

晶尺寸也达到微米或亚微米的值,c/a比

接近或达到体材料的值.此外,在一个特别

的温度区域,热处理时间也能影响微晶尺

寸.铁电粉体这种由于热处理工艺(温度,

时间等)导致的不同的微晶尺寸的粒子,是图2室温时钛酸钡粉粒的晶格常数与热处研究粒子尺寸效应的好素材.后面将会看理温度的关系

constantsversus

到,只有接近临界尺寸的微晶粒子,才会出Fig.2Latticeannealing

temperatureofBaTi03

现较大的与体材料不同的特性.powders

对于草酸盐分解所得的钛酸钡粉粒,在700~1200。C之间进行热处理后,它在室温下的颗粒大小、晶粒结构、电畴类型如表1所示[231.由表中可见900。C的热处理可得到复合晶系和单电畴结构,<900。C处理为无电畴立方结构;900。C以上热处理时为四方和复合电畴结构・复合电畴结构是利用((202)(220))和((002)(200))的x射线衍射峰求得的,LTEM>L(hk】)是由于前者有粉粒团聚所引起的.

1234_————————————————————————————————————————————————~

表1钛酸钡粉体的颗粒大小、晶格结构、电畴类型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

Table1Powdersize(L),crystalline/domain

—————————————————————————————————————————————————————一。一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25282846546811830581005501050Calcination/。CL(2)/nm.—LTEM/nmS—tructure/25。C无机材料学报structureus19卷calcinationtemperaturestructureDomai—nCubicNoNoC}ubicCubic/tetragonaiTetragonalTetragonalTetragonalSingledomainSingledomainSingledomainSingledomain

3.2铁电纳米粉体的临界尺寸

由于粒子尺寸的减小会引起晶格常数、电踌等的变化,在多大的尺寸会引起粒子的铁电性消失成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这就是临界尺寸的概念.Ishikawa通过高温Raman光谱测量了钛酸铅粉体的相变温度与微晶尺寸(由XRD及Scherrer公式得到)的关系,并假设其为倒数关系得到一个临界尺寸的经验公式【7】疋=500一篇EoQE

(1)

Uchino采用高温XRD得到钛酸钡粉体的相变温度,用比表面法得到粒子的尺寸,也得 到一个经验公式[241:

疋=128一拦‰

的实验得到钛酸钡的临界尺寸为49nm[13】.(2)由于比表面法得到的是团聚体的尺寸,比较大,所以公式(2)中的临界尺寸比较大.进一步

钟维烈等从唯象理论的角度研究了铁电纳米粒子的临界尺寸。他们假定体材料的自由能表达式作适当修正后仍然适用于铁电粉体,可以表示为【81=

AE=./rf三a。(T一%。。)p2+三pP4+否17P6+丢K(VP)2】d扩十/r丢Ⅳ6—1p2ds

梯度系数,6为外推长度.(3)式中户为极化强度,蜀o。为体材料的居里一外斯温度,Qo,p,-y为自由能展开系数,Ⅳ为

通过变分法求解方程(3),并考虑边界条件OP/On=~P肛,及假定粒子为球形,用有限差分法可以得到数值解.对BaTi03和PbTi03得到的临界尺寸分别为44、4.2nm.唯象理论的结果能较好地与实验结果符合.目前大部分实验得到的临界尺寸都在此值附近.表明(3)的假设是合理的.但也有人报道BaTi03的临界尺寸为30[23j及37nm[25l,甚至有人报道17nm[26I.这说明唯象理论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唯象理论是一种平均场理论,它是针对具有周期性结构的晶体材料的.对纳米材料而言,周期性边界条件并不完全符合.上面我们已经看到纳米粉体的晶格常数要大于体材料的值,而晶格常数比(c/a)则小于体材料的值.这种晶格结构的变化势必导致晶格内电场的变化,从而其介电常数等都要相应发生变化.也即其唯象参数都要发生变化.因而体材料的值在用于纳米材料时要作适当的修正.但是由于粉体尺寸的分散性,使得修正值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所以导致无法准确地估计纳米材料

6期鲁圣国,等:铁电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前景1235的临界尺寸.这也就是不同作者报道的数值与根据(3)计算的值有一定差别的原因.但是大致的范围还是与唯象理论的结果相近.

4铁电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学特征

铁电纳米复合材料的概念源于传统的复合材料.由锆钛酸铅陶瓷为活性组元,环氧树酯为基体的复合材料做成的水声换能器,其优值因子(Figureofmerit)比普通压电陶瓷要高100~1000倍【27】.Newnham更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系统的阐述[281.传统复合材料各种机、电、磁、热等的耦合作用被广泛应用【29】.在此基础上,纳米复合材料在光电耦合方面的可能应图3透明的SBN/Si02纳米复合材料照片

Fig.3图4透明的PZT/Si02纳米复合材料照片 PhotographoftransparentFig.4SBN/Si02PhotographoftransparentPZT/Si02nanocompositenanocomposite

’罾

图5SBN/Si02纳米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峰

Fig.5XRDprofilesofSBN/Si02nanocomposites

(a)600。G,amorphousstate,transparent;(b)700。C

TTBphasecrystalline

TTBphasecrystalline图6SBN/Si02纳米复合材料的透射谱Fig-6phase,transparent;(c)800。C:phaseplussilicaphase,opaquelTransmissionspectraofSBN/Si02nanoeomposite

(d)Sol—gelderivedSBNpowder

用受到重视1301.但是铁电纳米复盒材料的制备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主要的原因是按照传统的方法先制备粉体,再分散到基体中的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是粉体很难分散到亚微米以下,复合材料很难透明.直到最近【31】,笔者采用铁电纳米粒子直接在基体中生成的办法获得

了透明的铁电纳米复合材料・图3、4所示为透明的(SrBa)Nb206(SBN)/Si02及Pb(ZrTi)03

1236无机材料学报19卷fPZT)/Si02纳米复合材料.

图5是SBN/Si02的X射线衍射谱.在600。C处理时(a),复合材料是透明的,但它是一种非晶态,没有任何结晶峰。800。C处理时(c),材料出现较强的衍射峰,峰的位置与溶胶一凝胶粉末的衍射峰基本一致,表明其中的SBN也是四方钙钛矿结构・但也出现了--+Nil9峰,它是二氧化硅的结晶峰。由于晶粒较大,复合材料失透.在合适的热处理温度下,能得到既透职又有SBN结晶粒子的材料,即(b).从衍射峰的位置来看,它仍然是四方钙钛矿结构,但衍射峰则要低得多.根据Scherrer公式,扣除背景和仪器宽度,并将a-和a2分开,

可以得到SBN微晶的尺寸为llnm.改变处

理温度和时间,得到微晶尺寸为8-023nm.

图6是纳米复合材料的透射光谱.在

可见光范围内,其透射率达到70%,与薄膜

d的值相近,但小于单晶和二氧化硅玻璃的

透射率.有趣的是,纳米复合材料的吸收边

要低于SBN晶体的吸收边。通过计算,其

吸收边相对于晶体的移动值随微晶尺寸的

减小而变大,对8~23nm,其值为0.25—0.02.

这反映出量子尺寸效应的特点.

SBN/Si02的低温荧光光谱(图7)进一

步证实纳米复合材料中的铁电纳米粒子的

量子局域特征.在图7中,3.2eV处的荧光

峰来自于二氧化硅,没有纳米粒子时,此峰

SBN/Si02纳米复合材料的低温(11K)

Photoluminescencespectraof

nanocompositeat暮’圣譬=正 图7荧光光谱Fig.7较强.加入SBN纳米粒子后,3.2eV附近的峰得到削弱,2.3eV处的荧光峰加强.此峰来源于能带中表面态(缺陷或杂质引起)的

电子到价带中的空穴的复合.随着微品尺

寸的减小,该峰表现出明显的蓝移特征.图SBN/Si02SBN/Si0211Kcrystal,and(a)Sol-gelsilica;(b)SBNsinglenanocompositeswithcrystallitesizeof

(c)23nm;(d)1Into,氆nd(e)8nm。In8e乞shows

thedependenceofPLpeakenergy

SBNcrystallitesizeasa中的插图是荧光峰对应的能量与微晶尺寸的关系.PZT/Si02的荧光光谱与微晶尺寸的关系可参考文献[17].functionof

5纳米晶粒钛酸钡陶瓷的介电特性

陶瓷烧结过程中,粉粒通过再结晶而使其晶粒长大,故陶瓷的晶粒肯定比粉体粒子的粒度大.通常烧结温度越高、烧结时间越长,则陶瓷的晶粒度越大;烧结气氛、原料纯度、杂质的添加等,也会影响陶瓷晶粒的大小.固相反应烧结的陶瓷,其显微结构中晶粒尺寸一般为10,--100#m量级【32】.实验表明,只有当陶瓷的晶粒尺寸<10/zm时,才可_以明显地观察到晶粒尺寸效应引起的介电特性的变化.

关键是如何控制烧结工艺,使晶粒尺寸能够细小而均匀.原料粉粒应该>__10nm为宜,否则难以获得平均晶粒度>_50nm的陶瓷.粉粒的粒度越细则所需的烧结温度越低.对纳米钛酸钡陶瓷、其微晶的再结晶温度可以由,-一6000C直至1350。C.

6期鲁圣国,等;铁电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前景1237

关于钛酸钡陶瓷的平均粒径与其介电特性的关系,早期笔者等曾经有过讨论p引,当时只不过谈到其微粒化、晶粒边界缓冲等效应,这显然是不够的.近来,这方面有过不少的研究,图8即是其一例….图8中示出室温下陶瓷的介电常数和平均粒径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当钛酸钡陶瓷的平均显微粒径接近l#m时,介电常数特别大.图9中示介电系数与陶瓷颗粒尺寸的关系【34】.从图中看出它涵盖了四方晶系的整个温区.其实在整个T<正的铁电温区内,介电常数都有所提高,不过没有四方晶系温区那么明显.当陶瓷的平均粒径<500nm之后,介电常数迅速下降,这是由于平均粒径过小则芯/壳比变小;在平均粒径<100nm之后时,由于尺寸效应,铁电畴难以在晶粒的“芯”中发展或难以存在,使钛酸钡陶瓷在室温下有部分微粒逐步从铁电体过渡为顺电体之故.从图8可见,颗粒度约在1000:l:200nm范围之间的钛酸钡陶瓷、其介电常数最大可以达到3500—6000之多,已经接近钛酸钡单晶a轴之值了.特别是,如此之大的介电常数不只是属于某一个温度点,而是属于整个四方晶系所在的温区,乃至于整个铁电温区.

 8

.芏

-200-150.100.50050100150200

Temperature/。C

图8室温介电常数与陶瓷颗粒大小的关系

Fig.8Dielectricpermittivityatroomtempera-图9陶瓷晶粒尺寸对介电温谱的影响

tureasafunctionofgrainsizesinBaTiOaceramicFig.9EffectofgrainsizeonthedielectricCOil..DetailsrefertoRef.[34】andthereferencesthereinstantprofiles

实验证明:这种介电常数>4000的钛酸钡陶瓷样品,其电场稳定性好、抗电强度高、强电场下的介质损耗小、耐老化性好、频率特性优良等;远非普通粗粒钛酸钡陶瓷所能及.由于纳米粉体形成的陶瓷的晶粒也很小,常常在几个微米,甚至亚微米以下,其电畴也会更小(在多畴的情形下).这样的微观结构使得电畴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很容易沿电场方向定向.亦即单位电场下的极化强度(或偶极子数目)会高于普通陶瓷材料.因而介电常数值会高于普通陶瓷・另一方面,由于粉体粒度细,经烧结后形成的瓷体致密,气孔少,晶界细而均匀,其介质损耗、抗电强度、老化性能等都将提高.此外,由于粉料精细,其瓷片的烧结温度也会降低・一般在一1200。C或更低的温度之下加压烧成.具有和普通粗粒陶瓷不同的晶粒边界结构,即品粒边界没有形成玻璃相.这种结构容易出现跨粒界的电畴.而普通粗晶粒陶

1238无机材料学报19卷瓷,一般都经过。1350。C或更高的温度烧结,其颗粒边界处基本上是玻璃相,电畴很难穿过晶界.因此,其电性能会不如纳米粉体得到的陶瓷・

显然,这种性能对电容器制造监是非常有利的.目前广为使用的、经过多方面掺杂、固溶、移动、展宽等改性的电容器陶瓷粉料,如Y5V、Z5V、Z4V等.虽然其介电常数比较高(。10000),但是介质损耗还比较大(≥2%),电容随温度的变化率太大、频率特性、抗耐电场强度能力等都不够理想;这是铁电陶瓷(即所谓Ⅱ类、Ⅲ类电容器陶瓷)的通病.纳米粉料为进一步提高电容器的性能参数找到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采用这种工艺,各类陶瓷电容器的介电性能将大为提高;可望使其介电常数提高2—3倍、介质损耗≤2.o%、电容随温度变化特性好于士22%甚至达到士10%.工作电场强度、频率特性、时效性能与抗疲劳能力也将大为提高.

6结论

采用溶胶一凝胶、水热合成、微乳胶、气溶胶、金属有机物热分解等方法,可以获得纳米尺寸的铁电粒子.若采用直接在机体中合成的方法,可以得到10rim以下的铁电微晶.表征纳米材料的方法有XRD、SEM、TEM等.纳米微晶随着尺寸的长大由单畴向多畴转变.其相变温度随微晶尺寸的减小而降低.唯象理论估计的临界尺寸为44nm(BaTi03)及4.2nm(PbTi03),大体上与实验结果一致.由于纳米材料的微晶尺寸的分散性引起唯象参数的变化,会导致临界尺寸值的波动.因而实验得到的临界尺寸与理论值稍有差别.纳米复 合材料的吸收边较体材料明显蓝移,这与荧光峰的蓝移一样,都是量子局域的结果.纳米电容器材料的性能,获得性能更加优良的器件.

致谢本工作由香港研究资助局(RGC)(9040688)和香港理工大学智能材料研究中心(CentreforSmart陶瓷由于介电特性、耐电压、抗老化、机械强度等性能的提高,因而可以广泛用于改进现有Materials)资助.作者对香港城市大学程海东教授、广州大学陈志雄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张绪礼教授的有益讨论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KanzigW,Heir.Phys.Acta,1951,24:175-216.

[2】Anliker

【4】YaoM,BruggerHR,KanzigW.Heir.Phys.Acta,1954,27:99—124.【3]SmolenskyGA.J.Phys.Soc.Jpn.,suppl.,1970,28:26—58.Xi,ChenZhili,CrossLE.J.Appl.Phys.,1983,54:3399—3403.

[5】WangPC,ChertZL,tieXM,eta1.Ferroelectr.Lett.,1985,4(2):47-51.

【6】6姚熹,张良莹.物理,1992,21(2):99—105.

[7】IshikawaK,KoshikawaK,OkadaN.Phys.Rev.,1988,B37(10):5852.5855.

[8】ZhongWL,WangYG,ZhangPL,eta1.Phys.Rev.,1994,B50:698—703.

【9]FreyMH,Payne

【10】Chattopadhyay

[11】Park

[12】LuSY,KnowlesDA.P^秘.Rev.,1996,B54(5):3158—3168.a1.Phys.Rev.,1995,B52(18):13177—13183M,ChoK.J.Appl.Phys.,1998,83(11):5702—5708.S,AyyubP,PalkarVR,etKG,LiuHL,HanY,eta1.Ferroelectr.Lett.,1994,18:115—120.

【13】SchlagS,EickeHF.SolidStateCommun.,1994,91(111:883—887.

【14】ShihWY,ShihWH,AksayIA.Phys.Rev.,1994,B50(21):15575—15585.

【15】LuSG,MakCL,WongKH,J.Am.Ceram.Soc.,2001,84(1):79—84..

6期

f161

f171LuSLus

s鲁圣国,等:铁电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前景G,MakCL,WongKH.Ferroelectrics,2001,264:1733—1738・1239————————————————————————————————————————————————————————一a1.J.HarbinG,MakCL,WongKH,etUniv.Sci.Tech.,2002,7(6):16—17-f18]Lu

f191

f201

f211G,MakCL,WongKH.Appl.Phys.Lett.,2001,79(26):4310—4312・H.(inpreparation).LuSG,MakCL,WongKGlaselHJ,HartmannE,HirschD,eta1.J.Mater.Sci.,1999,34(10):2319—2323.LuSG,LiuHL,HanY,eta1.Ferroelectrics,1997,197:679—682.

f221NakaS,NakakitaF,SuwaY,eta1.Bull.Chem.Soc.Jpn.,1974,47:1168—1171.

f231HsiangHI,YenFS.J.Am.Ceram.Soc.,1996,79:1053-1060.

f24】UchinoK,SadanagaE,HiroseT.J.Am.Ceram.Soc.,1989,72(8):1555—1558.

『251ParkY,Lee

『261WJ,KimHG.J.Phys.Condense.Matter.,1997,9:9445—9456.McCauleyD,NewnhamRE,RandallCA.J.Am.Ceram.Soc.,1998,81(4):979-987.

RE,BowenLJ,et【271Newnhama1.Mater.inEng.,1980,2:93—106.

【28】Newnham

【29】Newnham

f301NewnhamRE,SkinnerDP,CrossLRRE.Mater.Res.Bull.,1978,13:525—536.E.Ann.Rev.Mater.Sci.,1986,16:47-68.E.Adv.Ceram.Mater.,1988。3(1):12-16.

【31】LusG,MakC.L,WongKH.J.Appl.Phys.,2003,94(5):3422—3426.

【32】李标荣,电子陶瓷工艺原理.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6,1994.59—141.

[33】李标荣,王筱珍,张绪礼.无机电介质.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86—94.

[34]AkdoganEK,LeonardMR,andSafariA.In:NalwaHS,ed.HandbookofLowand

MaterialsandTheir

Press,SanDiego,1999.61—112.HighDielectricConstantApplications,Volume2:Phenomena,Properties,andApplications.SanDiego:Academic

andApplicationProspectsofFerroelecticPreparation,Properties 

Nanomaterials

LUSheng-Gu01,LIBiao-Ron92,MAKChee-Leun93,WONGKin.Hun93

(1.DepartmentofPhysicsandMaterialsScience,CityUniversityofHongKong,Kowloon,HongKong,China;2.DongguanElectronicIndustrialCorporation,Dongguan,Guangdong523006,China;3.Depart—mentofAppliedPhysicsandMaterialsResearchCenter,TheHongKongPolytechnicUniversity,Kowloon,HongKong,China)

Abstract:Thepreparation,structureandpropertiesofferroelect}icnanometersizedpowders,nunocomposites,andnanoceramicswereintroduced.Thechangeofstructureandpropertiescausedbythereductionofparticlesizeandpertinentmechanismswerediscussed.Transparentnanocom—positeswereexpectedtobeappliedastheopticalmemories,opticalcomputer,etcdevices,whilethenanoceramicscanbewidelyusedtoimprovethecharacteristicparametersofcurrentcapacitorsduetothegreatlyenhanceddielectricpermittivity,breakdownvoltage,ageing—resistivity,mechan—icalstrength,etc.BetterqualityofdeviceswillbeobtainedbyusingthenanosizedpowderS,Keywordsferroelectrics;nanopowder;nanoceramic;nanocomposite;sizeeffect;dielectricprop—erties;photoluminescencespectrum

铁电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前景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鲁圣国, 李标荣, 麦炽良, 黄健洪鲁圣国(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和材料科学系,香港九龙), 李标荣(东莞市电子工业总公司,广东,东莞,523006), 麦炽良,黄健洪(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和材料研究中心,香港九龙)无机材料学报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2004,19(6)8次

参考文献(34条)

1. Newnham R E;Skinner D P;Cross L E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78

2. Newnham R E;Bowen L J 查看详情 1980

3. McCauley D;Newnham R E;Randall C A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98(04)

4. Park Y;Lee W J;Kim H G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97

5. Newnham R E 查看详情 1988(01)

6. Newnham R E 查看详情 1986

7. Frey M H;Payne D A GRAIN-SIZE EFFECT ON STRUCTURE AND PHASE TRANSFORMATIONS FOR BARIUM TITANATE[外文期刊] 1996(05)

8. Zhong W L;Wang Y G;Zhang P L 查看详情 1994

9. Ishikawa K;Koshikawa K;Okada N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88(10)

10. 姚熹;张良莹 查看详情 1992(02)

11. Wang P C;Chen Z L;He X M 查看详情 1985(02)

12. Yao Xi;Chen Zhili;Cross L E 查看详情 1983

13. Smolensky G A 查看详情 1970

14. Akdogan E K;Leonard M R;SafariA Handbook of Low and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 Materials and TheirApplications, Volume 2: Phenomena,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1999

15. 李标荣;王筱珍;张绪礼 无机电介质 1995

16. 李标荣 电子陶瓷工艺原理 1986

17. Lu S G;Mak C L;Wong K H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3(05)

18. Uchino K;Sadanaga E;Hirose T 查看详情 1989(08)

19. Hsiang H I;Yen F S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96

20. Naka S;Nakakita F;Suwa Y 查看详情 1974

21. Lu S G;Liu H L;Han Y 查看详情 1997

22. Glasel H J;Hartmann E;Hirsch D 查看详情 1999(10)

23. Lu S G;Mak C L 查看详情

24. Lu S G;Mak C L;Wong K H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1(26)

25. Lu S G;Mak C L;Wong K H 查看详情 2002(06)

26. Lu S G;Mak C L;Wong K H 查看详情 2001

27. Lu S G;Mak C L;Wong K H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1(01)

28. Shih W Y;Shih W H;Aksay I A 查看详情 1994(21)

29. Schlag S;Eicke H F 查看详情 1994(11)

30. Lu S G;Liu H L;Hah Y 查看详情 1994

31. Park Y;Knowles K M;Cho K 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98(11)

32. Chattopadhyay S;Ayyub P;Palkar V R 查看详情 1995(18)

33. Anliker M;Brugger H R;Kanzig W 查看详情 1954

34. Kanzig W 查看详情 1951

引证文献(8条)

1. 方立明. 邵义. 张帆 溶胶包裹钛酸钡陶瓷的制备及介电性能研究[期刊论文]-中国陶瓷工业 2009(6)

2. 方立明. 邵义. 张帆 溶胶包裹钛酸钡陶瓷的制备及介电性能研究[期刊论文]-中国陶瓷工业 2009(6)

3. 邓建国. 刘东亮. 陈建 纳米技术在陶瓷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期刊论文]-中国陶瓷 2008(5)

4. 邓建国. 刘东亮. 陈建 纳米技术在陶瓷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期刊论文]-陶瓷学报 2008(1)

5. 邓建国. 刘东亮. 陈建 纳米技术在陶瓷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期刊论文]-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

6. 鲍婕. 黄春海 用于纳米铁电材料介电性能测试的粉体电极[期刊论文]-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7(6)

7. 李鹏飞 高压烧结法合成的50nm钛酸钡陶瓷的铁电性能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7

8. 季凌飞 激光快速烧结技术制备高介电常数TaO基陶瓷的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wjclxb200406003.aspx


相关文章

  • LiNbO3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前景张一兵
  • 第23卷 第1期2002年 3月 材 料 热 处 理 学 报 TRANSACTIONSOFMATERIALSANDHEATTREATMENT Vol.23 No.1March2002 LiNbO3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前景 张一兵, 翁文剑, ...查看


  • 关于铁电新型材料的开发及应用
  • 铁电新型材料的开发及应用 摘要 铁电阴极材料是一种在脉冲电压或脉冲激光激励下从铁电材料表面获得脉冲强流电子发射的新型功能材料,同传统的热电子阴极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因而在高物理.电子学.真空微电子等领域有可能取代普通热阴极及场发射阴极. ...查看


  • 新材料与人类文明课程论文
  • 课 程:新材料与人类文明 题 目: 膜结构材料的产生发展与前景 姓 名: 金 阳 学 号: 100606209 院 系: 机 电 工 程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平时成绩__________ 论文成绩_____________ 总 ...查看


  • 液晶高分子材料的类型
  • 液晶高分子材料的类型,结构特点,主要应用领域及其发展 趋势 摘要:对液晶高分子材料的类型,结构特点进行重点介绍,并对其的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进行介绍与展望. 关键词:液晶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新型高分子液晶材料, 引言:液晶高分子材料是近十 ...查看


  • 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 DOI :10. 16552/j . cn ki . issn 1001-1625. 2010. 03. 049 第29卷第3期 V o l . 29 No . 3 硅 酸 盐 通 报 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赵 亚, 李全禄, 王胜 ...查看


  •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高介电材料方面的应用与发展
  •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高介电材料方面的应用与发展 姓名:*** 班级: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学号:**** 摘要:高介电常数聚合物具有优异的介电性和柔韧性, 可以制备高容量有机薄 膜电容器等无源器件, 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目前高介电聚合物 ...查看


  • 新型陶瓷材料简述
  • 新型陶瓷材料简述 一.新型陶瓷材料的出现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由于科学的高速发展,对传统陶瓷提出了新的挑战.如电力的普及与大规模的应用,需要使用大量强度很高,绝缘性能很好的绝缘子;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在高频下绝缘性能良好的陶瓷材料; ...查看


  • 第一篇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薄膜综述
  •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薄膜综述 摘要 溶胶-凝胶法是制备纳米薄膜的常用方法.综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薄膜的发展.原理.具体方法.特点.应用领域.优缺点及其最近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薄膜今后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溶胶-凝 ...查看


  • 无机材料研究进展综述
  • 无机材料最新研究进展 摘要 无机材料指由无机物单独或混合其他物质制成的材料,一般可以分为传统的和新型的无机材料两大类.本文介绍了无机材料分类.方法及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无机材料.分类.方法.展望 前言 无机材料一般可以分为传统的和新型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