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方式

第一部分 《高数解题的四种思维定势》

1. 在题设条件中给出一个函数f(x)二阶和二阶以上可导,把f(x)在指定点展成泰勒公式再说。

2. 在题设条件或欲证结论中有定积分表达式时,先用积分中值定理对该积分式处理一下再说。

3. 在题设条件中函数f(x)在[a,b]上连续,在(a,b) 内可导,且f(a)=0或f(b)=0或f(a)=f(b)=0,先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处理一下再说。

4. 对定限或变限积分,若被积函数或其主要部分为复合函数,先做变量替换使之成为简单形式f(u)再说。

第二部分 《线性代数解题的八种思维定势》

1. 若要证明一组向量a1,a2,„,as 线性无关,先考虑用定义再说。

2. 若已知AB=0,将B 的每列作为Ax=0的解来处理再说。

3. 若由题设条件要求确定参数的取值,联想到是否有某行列式为零再说。

4. 若已知A 的特征向量ζ0,先用定义A ζ0=λ0ζ0处理一下再说。

5. 若要证明抽象n 阶实对称矩阵A 为正定矩阵,用定义处理一下再说。

6. 题设条件与代数余子式Aij 或A*有关,立即联想到用行列式按行(列) 展开定理以及AA*=A*A=|A|E。

7. 若涉及到A 、B 是否可交换,即AB=BA,立即联想到用逆矩阵的定义去分析。

8. 若题设n 阶方阵A 满足f(A)=0,要证aA+bE可逆,先分解出因子aA+bE再说。

第三部分《概率与数理统计解题的九种思维定势》

1. 欲求二维随机变量(X,Y) 满足条件Y≥g(X)或(Y≤g(X))的概率,应马上联想到二重积分的计算,其积分域D 是由联合密度的平面区域及满足Y≥g(X)或(Y≤g(X))的区域的公共部分。

2. 涉及n 次试验某事件发生的次数X 的数字特征的问题,要联想到对X 作(0-1)分解。

3. 凡求解各概率分布已知的若干个独立随机变量组成的系统满足某种关系的概率(或已知概率求随机变量个数) 的问题,马上联想到用中心极限定理处理。

4. 若为总体X 的一组简单随机样本,则凡是涉及到统计量的分布问题,一般联想到用分布,t 分布和F 分布的定义进行讨论。

5. 如果要求的是若干事件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马上联想到概率加法公式; 当事件组相互独立时,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

6. 若给出的试验可分解成(0-1)的n 重独立重复试验,马上联想到Bernoulli 试验,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7. 若某事件是伴随着一个完备事件组的发生而发生,马上联想到该事件的发生概率是用全概率公式计算。关键:寻找完备事件组。

8. 若题设中给出随机变量X ~ N 马上联想到标准化X ~ N(0,1) 来处理有关问题。

9. 求二维随机变量(X,Y) 的边缘分布密度的问题,应马上联想到先画出使联合分布密度的区域,然后定出X 的变化区间,再在该区间内画一条//y轴的直线,先与区域边界相交的为y 的下限,后者为上限,而Y 的求法类似。

第一部分 《高数解题的四种思维定势》

1. 在题设条件中给出一个函数f(x)二阶和二阶以上可导,把f(x)在指定点展成泰勒公式再说。

2. 在题设条件或欲证结论中有定积分表达式时,先用积分中值定理对该积分式处理一下再说。

3. 在题设条件中函数f(x)在[a,b]上连续,在(a,b) 内可导,且f(a)=0或f(b)=0或f(a)=f(b)=0,先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处理一下再说。

4. 对定限或变限积分,若被积函数或其主要部分为复合函数,先做变量替换使之成为简单形式f(u)再说。

第二部分 《线性代数解题的八种思维定势》

1. 若要证明一组向量a1,a2,„,as 线性无关,先考虑用定义再说。

2. 若已知AB=0,将B 的每列作为Ax=0的解来处理再说。

3. 若由题设条件要求确定参数的取值,联想到是否有某行列式为零再说。

4. 若已知A 的特征向量ζ0,先用定义A ζ0=λ0ζ0处理一下再说。

5. 若要证明抽象n 阶实对称矩阵A 为正定矩阵,用定义处理一下再说。

6. 题设条件与代数余子式Aij 或A*有关,立即联想到用行列式按行(列) 展开定理以及AA*=A*A=|A|E。

7. 若涉及到A 、B 是否可交换,即AB=BA,立即联想到用逆矩阵的定义去分析。

8. 若题设n 阶方阵A 满足f(A)=0,要证aA+bE可逆,先分解出因子aA+bE再说。

第三部分《概率与数理统计解题的九种思维定势》

1. 欲求二维随机变量(X,Y) 满足条件Y≥g(X)或(Y≤g(X))的概率,应马上联想到二重积分的计算,其积分域D 是由联合密度的平面区域及满足Y≥g(X)或(Y≤g(X))的区域的公共部分。

2. 涉及n 次试验某事件发生的次数X 的数字特征的问题,要联想到对X 作(0-1)分解。

3. 凡求解各概率分布已知的若干个独立随机变量组成的系统满足某种关系的概率(或已知概率求随机变量个数) 的问题,马上联想到用中心极限定理处理。

4. 若为总体X 的一组简单随机样本,则凡是涉及到统计量的分布问题,一般联想到用分布,t 分布和F 分布的定义进行讨论。

5. 如果要求的是若干事件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马上联想到概率加法公式; 当事件组相互独立时,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

6. 若给出的试验可分解成(0-1)的n 重独立重复试验,马上联想到Bernoulli 试验,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7. 若某事件是伴随着一个完备事件组的发生而发生,马上联想到该事件的发生概率是用全概率公式计算。关键:寻找完备事件组。

8. 若题设中给出随机变量X ~ N 马上联想到标准化X ~ N(0,1) 来处理有关问题。

9. 求二维随机变量(X,Y) 的边缘分布密度的问题,应马上联想到先画出使联合分布密度的区域,然后定出X 的变化区间,再在该区间内画一条//y轴的直线,先与区域边界相交的为y 的下限,后者为上限,而Y 的求法类似。


相关文章

  • 数学思维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九.数学思维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数学思维概述 1.数学思维:指在数学活动中的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交互作用并按照一定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内在理性活动.它既具有思维的一般性质,又有自己的特性.最主要 ...查看


  • 什么是理性数学思维,数学思维和数学成绩有何关联?
  • 提起数学,我们脑中首先想到的是"偏.难.怪"的奥数题海,但实际上这种刷题的数学是在扼杀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扼杀孩子数学思维的培养.其实数学做为一门基础学科,与化工.机械.金融.航天等非常多的学科都有着或强或弱的相关性.管理 ...查看


  •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和心理机制
  •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和心理机制 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合理地.协调地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以及直觉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使有关信息有序化以产生积极的效果或成果.它具有新颖独特.突破常规和灵活变通的特征. 本题是一个较难的计数问题,没有常规的方法可以 ...查看


  •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 摘 要:思维活动的研究是数学研究的基础,数学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施: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思维的积极性.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思维方法.三.培养学 ...查看


  • [小学数学专题研究]自考资料
  •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自考复习资料 教材<小学数学专题研究>李星云著 第一章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及内容 一.数学是一种研究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 数学本质:数学是一种研究思想事物的科学--恩格斯. 二.数学的作用:一种 ...查看


  • 诞生最早的学科是什么
  • 诞生最早的学科是什么?我想就是数学吧.在人类还没有文字,甚至还没有语言的时候,也许就有了多和少的概念.这也就是最早的数学概念.数学是目前我们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一门学科.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或多或少需要用到数学.虽然,大多数人并不精通数学,甚 ...查看


  • 好玩是数学学科特点的需要
  • 好玩是数学学科特点的需要 博兴县第一小学宋春京2011年11月2日 19:17浏览:26评论:4 指导教师 韩国栋于11-11-2 20:56推荐尊重学生的认知,将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与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巧妙结合,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的浪花,让整 ...查看


  • 数学手抄报:计算课,数学思维不能缺席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且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经验,帮助形成认真勤 ...查看


  • 数学手抄报:计算课
  • 一.为理解而教--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激活学生思维的生长点 英国数学家.教育家怀特海说:"就教育而言,填鸭式灌输的知识.呆滞的思想不仅没有什么意义,往往极其有害."并强调指出,"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 ...查看


  • 教师主题阅读笔记
  •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教学就是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学生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然而,有的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只掌握知识的层面上,造成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差.为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