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设计》读书报告
作者: 张伶伶、孟浩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版次:第一版 1999年10月
【内容摘要】:通过对《场地设计》一书的研读,对场地设计的工作要点这一篇章印象颇深。场地设计的工作要点是场地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场地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性。通过对布局阶段的场地设计和详细设计阶段的场地设计等的读书感悟和疑问,阐述读书后的心得。
【关键词】:布局阶段的场地设计 详细设计阶段的场地设计
在大学本科时期,由于学校没有开设相关场地设计的课,对场地设计也没有太多的了解。因此在研一的课程中,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赵老师的课,以及时填补我在这块知识体系的空白。在赵老师推荐的一些书中,我选用的是哈尔滨建筑大学张伶伶、孟浩编著的《场地设计》 。这本书无论是从内容设置还是知识结构体系上,都很适合建筑学和规划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从场地设计研究的现实意义、场地设计的基本概念、场地设计的制约因素、场地设计的工作要点几个方面阐述了场地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中的方法和技巧。对于提高建筑师和规划师的专业素质和设计水平有很大的帮助。这本书为我们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进行场地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书中例举了很多的实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我们讲解了具体工程项目中的关于场地设计的问题。
一、 知识点整理
按照设计程序上的先后次序以及考虑问题在广度和精度上的不同,书中将场地设计的全部工作可以划分成为场地布局和场地详细设计两个阶段。
1、布局阶段的场地设计
场地布局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组成元素各自形态的确定,二是元素之间组织关系的确定,这些是场地设计的核心工作之一。布局阶段场地设计的结果反映的是场地的整体形态,也就是场地基本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布局阶段所控制的主要内容是场地的基本形态。
1)场地分区
场地分区是场地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场地布局的起点,如果说场地布局是为整个设计确立一个大的基本框架,那么可以说场地分区则是为布局而确立的一个大的基本框架。场地分区有以下两种方式:一、集中的方式。在用地比较有限的情况下,采用适当集中的划分方式,将用地划分成几大块,将性质相同的用地尽量集中在一起,利于边角地段的利用,可以保证基地的每一部分都有可能被充分利用起来,减少闲置的地块,同时也增大了可使用的用地面积。二、均衡的方式。在用地比较宽松的情况下,这时分区与基地利用常出现各部分用地不够均衡的现象,某一部分的用地过于宽松以致用地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
2)实体布局
此处的实体是指场地内的建筑物与构筑物。建筑物布局同其他要
素的布局组织一样,包含着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要处理好自身形态,这将为内部的功能与空间组织乃至形式处理奠定基础。二是要处理好同基础以及其他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场地设计的意义所在。
3)交通安排
交通流线系统的组织安排是场地布局的主要内容之一。交通组织的侧重点是如何在场地的各区域之间建立交通联系,或者说考虑的是各部分之间以及他们与外界之间的交通联系形式,这种联系是场地中各部分联结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场地中的交通组织的基本内容包括流线体系的确定和停车组织方式的确定这两个方面。从单一流线的角度来看,有两种基本的流线组织方式,包括尽端式和通过式;流线的不同类型,包括合流式组织形式和分流式组织形式;停车系统是场地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组织,包括停车方式的选择和布置方式的选择两个层次的问题。停车场的几种类型,包括地面停车场、组合式停车场、多层停车场。停车场最好布置在建筑物的侧面或正面入口的两旁等位置会更好,特别是在基地有几边临近外部道路时。
4)绿地配置
从使用上来看,建筑物以及交通系统的功能要求更趋"硬"性,因而在布局时它们体现出了更多的规定性,而绿地的功能制约更具有"弹"性,配置方式更为灵活,这是绿地配置的一个突出特点。从场地整体构成的角度来看,如果说建筑物是场地中的核心内容,交通系统是联系的纽带,那么绿化和景园设施起到的则是平衡、丰富和完善的作用。它是维系场地整体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配置绿地有着两个层次上
的含义。第一层次是显性的,即使使用上、视觉上具体的局部性的要求;第二层次是结构性的,也就是说绿地的配置同样需要考虑场地整体的布局结构和组织形态的构成问题。绿地配置的基本形式则包括边缘绿地、独立绿地和集中绿地等三个方面。
2、详细设计阶段的场地设计
详细设计阶段多是具体性和实在性的工作,这一部分工作比较偏重技术性和规定性.这包括场地中各种建构筑实体的平面和竖向定位,道路的平剖面形式和尺寸的确定,停车场的平面布置形式和尺寸的确定,场地中各种地上地下的工程管线设施的布置,以及场地整体的竖向设计,场地的雨水排除组织,种植,环境小品等等的具体形式的确定。
1) 道路布置
在这个阶段,道路布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道路的各项平剖面技术要求,这包括道路的宽度、纵横向坡地、转弯半径的控制等等。这些内容概括起来可分成两个方面,一是道路的平面形式,二是道路的剖面形式。道路布置的平面形式的确定包括以下一些技术要求:道路宽度、转弯半径、道路交叉口的视距保证、场地内道路与建构筑物的安全距离。另外也包括回车场的尺寸要求等。1、道路的最小宽度,在较为理想的条件下,考虑到车辆的种类和可能的车速,单车道宽度应在
3.5m以上,双车道可为6-7m。在《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规定:考虑到机动车与自行车共用的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应小于7m。《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
消防车的宽度不应小于4m。人行道宽度可视具体情况而定,设在车道两侧的人行道宽度一般不应小于1.5m。2、一般情况下,对于小汽车,道路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6m。对于大客车,道路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12m。对于载重货车应按具体车辆型号来确定,中型货车要求不小于9m,而重型货车可能会要求12-18m。道路布置的剖面形式设计包括道路纵横断面形式的选择以及道路的纵横坡度的确定等。
2)停车布置
如果说在布局阶段对停车场的组织安排是确定其在场地中的位置和分布形态,那么在详细设计阶段停车布置的任务则是要确定每块停车场的最终尺寸。1、平面尺寸。对于地面停车场,一般小汽车的停车面积可按每个停车位25-30㎡来计算。地下停车场及地面多层式停车场,每个车位面积可取30-40㎡。2、出入通道。对于地面的公共停车场,当停车位的数量大于50个时,须设置2个以上出入口。当停车位的数量大于500个时,出入口的数量不得小于3个,而且这时出入口之间的间距须大于15m,以保证其分布较为均匀。地下停车场,当车位数量大于25个时,应设置至少两个出入口。地面的小汽车停车场出入口宽度不得小于7m。停车场出入口坡道的横向坡度,若为直线坡道时,应控制在1%-2%,若为曲线坡道,则应保持横向超高,取5%-6%。缓坡坡段的坡度一般为坡道纵坡的一半,长度为3m-6m。
3)竖向布置
尽管竖向布置的结果必然要对基地的原始地形做出某种程度的改变,但是并不应该将其理解成仅仅是平整土地、改造地形的简单过
消防车的宽度不应小于4m。人行道宽度可视具体情况而定,设在车道两侧的人行道宽度一般不应小于1.5m。2、一般情况下,对于小汽车,道路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6m。对于大客车,道路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12m。对于载重货车应按具体车辆型号来确定,中型货车要求不小于9m,而重型货车可能会要求12-18m。道路布置的剖面形式设计包括道路纵横断面形式的选择以及道路的纵横坡度的确定等。
2)停车布置
如果说在布局阶段对停车场的组织安排是确定其在场地中的位置和分布形态,那么在详细设计阶段停车布置的任务则是要确定每块停车场的最终尺寸。1、平面尺寸。对于地面停车场,一般小汽车的停车面积可按每个停车位25-30㎡来计算。地下停车场及地面多层式停车场,每个车位面积可取30-40㎡。2、出入通道。对于地面的公共停车场,当停车位的数量大于50个时,须设置2个以上出入口。当停车位的数量大于500个时,出入口的数量不得小于3个,而且这时出入口之间的间距须大于15m,以保证其分布较为均匀。地下停车场,当车位数量大于25个时,应设置至少两个出入口。地面的小汽车停车场出入口宽度不得小于7m。停车场出入口坡道的横向坡度,若为直线坡道时,应控制在1%-2%,若为曲线坡道,则应保持横向超高,取5%-6%。缓坡坡段的坡度一般为坡道纵坡的一半,长度为3m-6m。
3)竖向布置
尽管竖向布置的结果必然要对基地的原始地形做出某种程度的改变,但是并不应该将其理解成仅仅是平整土地、改造地形的简单过
程。实际上,竖向布置与设计是对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的综合利用的过程,应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建筑物、道路、绿地、广场、硬地对那个各项场地内容的标高以及舒畅组织地表雨水的排除。竖向布置得基本任务包括:确定场地的整平方式和设计地面的连接形式;确定场地中各建构筑物的地坪标高和广场、活动场、停车场等建构设施的整平标高;确定场地中道路的标高和坡度,组织场地的雨水排除系统;按需要设置挡土墙、护坡、排水沟等工程构筑物。另外还包括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及土石方的平衡等内容。1、整平方式。一种是平坡式,即把设计地面处理成一个或几个坡向的整平面,各部分的坡度和标高均相差不大。另一种是台阶式,即将设计地面处理成标高差较大的几个不同的整平面,在各整平面之间以挡土墙、护坡、台阶等形式连接。2、标高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室内外高差可取0.45-0.6m,最小不应小于0.15m,保持这一高差的目的是使建筑物周围的雨水能顺利排除,避免室外雨水浸入室内。3、雨水的排除。场地雨水排除的基本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地表的自然排水方式;第二种是采用地下的雨水管道排水。在基地条件有限时,场地中的雨水排除也可采用明沟排水方式。
4)管线布置
场地中的管线的设置在一般情况下采取地下敷设。各类管线应根据不同的特性和设置要求综合设置,管线与管线之间应保证一定间距,同时与场地中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和绿化树木之间同样应保证一定安全距离。地下管线布置的次序,从建筑物基础外缘向外,李建
筑物由近及远的水平排序宜为:电力管线、燃气管、热力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当管线的布置出现交叉的情况时,应按以下原则来处理:燃气管道应位于其他管道之上,给水管应在污水管道之上,电力电缆应在热力管和电讯电缆的下面,并在其他管线的上面。当管线布置发生矛盾时,则应遵循下面的原则:临时管线避让永久管线,小管线避让大管线,压力管线避让重力自流管线,可弯曲管线应避让不可弯曲的管线,施工量小的管线应避让施工量大的管线。
5)景园布置 景园布置是详细设计阶段场地设计的重要内容。从某个角度看,详细设计阶段的场地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实际上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为关于场地详细布置的工程方面的技术性落实工作,诸如道路、停车场、竖向、管线的详细布置;二,为景园绿化的详细布置,这一部分内容相对有更多的感性的因素,可看成是对场地的修饰和润色的工作。当然景园绿化设施对场地使用功能的补充,对场地物理、生态环境的调节和改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二、 心得体会
通读张伶伶、孟浩的《场地设计》后,的确弥补了自己在场地设计这方面很大的知识缺陷。以下是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场地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可以这样说,场地设计是营造良好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欣欣向荣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热潮中,无论是开发者还是设计者,对于建筑实体的功能造型甚为关注,然而对这些建筑赖以立足的场地设计却常常忽略而过,因而类似“成功的单体建筑,失败的整体环境”
这样的状况屡见不鲜。
在目前的设计中,只注重建筑的外表而忽略场地形象。建筑内部功能研究透彻但场地功能流线组织混乱、环境设计与建筑缺乏联系等不尽如人意的状况较为普遍,这些都反映出一种整体性思维的缺失。造成建筑设计与场地设计整体性缺乏的部分原因在于分段式的工作模式。目前国内的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几乎都是由规划师和建筑师先完成规划范围内的总体布局和建筑单体的设计,然后由园林师完善环境小品、植物配置的工作。这种分段式的工作模式由于缺乏设计者对设计流程自始至终的参与,往往容易造成建筑与场地环境的脱节。 设计师的社会责任
作为建筑师在进行一个项目设计的时候,在每个阶段都应该时刻都有一个对场地设计的把握,在方案阶段时,我们应该相应的考虑布局阶段的场地设计,进入到方案后期时我们就应该相应的结合详细设计阶段的场地设计。
参考文献:
【1】 《场地设计》张伶伶、孟浩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年
《场地设计》读书报告
作者: 张伶伶、孟浩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版次:第一版 1999年10月
【内容摘要】:通过对《场地设计》一书的研读,对场地设计的工作要点这一篇章印象颇深。场地设计的工作要点是场地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场地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性。通过对布局阶段的场地设计和详细设计阶段的场地设计等的读书感悟和疑问,阐述读书后的心得。
【关键词】:布局阶段的场地设计 详细设计阶段的场地设计
在大学本科时期,由于学校没有开设相关场地设计的课,对场地设计也没有太多的了解。因此在研一的课程中,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赵老师的课,以及时填补我在这块知识体系的空白。在赵老师推荐的一些书中,我选用的是哈尔滨建筑大学张伶伶、孟浩编著的《场地设计》 。这本书无论是从内容设置还是知识结构体系上,都很适合建筑学和规划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从场地设计研究的现实意义、场地设计的基本概念、场地设计的制约因素、场地设计的工作要点几个方面阐述了场地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中的方法和技巧。对于提高建筑师和规划师的专业素质和设计水平有很大的帮助。这本书为我们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进行场地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书中例举了很多的实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我们讲解了具体工程项目中的关于场地设计的问题。
一、 知识点整理
按照设计程序上的先后次序以及考虑问题在广度和精度上的不同,书中将场地设计的全部工作可以划分成为场地布局和场地详细设计两个阶段。
1、布局阶段的场地设计
场地布局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组成元素各自形态的确定,二是元素之间组织关系的确定,这些是场地设计的核心工作之一。布局阶段场地设计的结果反映的是场地的整体形态,也就是场地基本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布局阶段所控制的主要内容是场地的基本形态。
1)场地分区
场地分区是场地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场地布局的起点,如果说场地布局是为整个设计确立一个大的基本框架,那么可以说场地分区则是为布局而确立的一个大的基本框架。场地分区有以下两种方式:一、集中的方式。在用地比较有限的情况下,采用适当集中的划分方式,将用地划分成几大块,将性质相同的用地尽量集中在一起,利于边角地段的利用,可以保证基地的每一部分都有可能被充分利用起来,减少闲置的地块,同时也增大了可使用的用地面积。二、均衡的方式。在用地比较宽松的情况下,这时分区与基地利用常出现各部分用地不够均衡的现象,某一部分的用地过于宽松以致用地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
2)实体布局
此处的实体是指场地内的建筑物与构筑物。建筑物布局同其他要
素的布局组织一样,包含着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要处理好自身形态,这将为内部的功能与空间组织乃至形式处理奠定基础。二是要处理好同基础以及其他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场地设计的意义所在。
3)交通安排
交通流线系统的组织安排是场地布局的主要内容之一。交通组织的侧重点是如何在场地的各区域之间建立交通联系,或者说考虑的是各部分之间以及他们与外界之间的交通联系形式,这种联系是场地中各部分联结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场地中的交通组织的基本内容包括流线体系的确定和停车组织方式的确定这两个方面。从单一流线的角度来看,有两种基本的流线组织方式,包括尽端式和通过式;流线的不同类型,包括合流式组织形式和分流式组织形式;停车系统是场地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组织,包括停车方式的选择和布置方式的选择两个层次的问题。停车场的几种类型,包括地面停车场、组合式停车场、多层停车场。停车场最好布置在建筑物的侧面或正面入口的两旁等位置会更好,特别是在基地有几边临近外部道路时。
4)绿地配置
从使用上来看,建筑物以及交通系统的功能要求更趋"硬"性,因而在布局时它们体现出了更多的规定性,而绿地的功能制约更具有"弹"性,配置方式更为灵活,这是绿地配置的一个突出特点。从场地整体构成的角度来看,如果说建筑物是场地中的核心内容,交通系统是联系的纽带,那么绿化和景园设施起到的则是平衡、丰富和完善的作用。它是维系场地整体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配置绿地有着两个层次上
的含义。第一层次是显性的,即使使用上、视觉上具体的局部性的要求;第二层次是结构性的,也就是说绿地的配置同样需要考虑场地整体的布局结构和组织形态的构成问题。绿地配置的基本形式则包括边缘绿地、独立绿地和集中绿地等三个方面。
2、详细设计阶段的场地设计
详细设计阶段多是具体性和实在性的工作,这一部分工作比较偏重技术性和规定性.这包括场地中各种建构筑实体的平面和竖向定位,道路的平剖面形式和尺寸的确定,停车场的平面布置形式和尺寸的确定,场地中各种地上地下的工程管线设施的布置,以及场地整体的竖向设计,场地的雨水排除组织,种植,环境小品等等的具体形式的确定。
1) 道路布置
在这个阶段,道路布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道路的各项平剖面技术要求,这包括道路的宽度、纵横向坡地、转弯半径的控制等等。这些内容概括起来可分成两个方面,一是道路的平面形式,二是道路的剖面形式。道路布置的平面形式的确定包括以下一些技术要求:道路宽度、转弯半径、道路交叉口的视距保证、场地内道路与建构筑物的安全距离。另外也包括回车场的尺寸要求等。1、道路的最小宽度,在较为理想的条件下,考虑到车辆的种类和可能的车速,单车道宽度应在
3.5m以上,双车道可为6-7m。在《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规定:考虑到机动车与自行车共用的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应小于7m。《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
消防车的宽度不应小于4m。人行道宽度可视具体情况而定,设在车道两侧的人行道宽度一般不应小于1.5m。2、一般情况下,对于小汽车,道路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6m。对于大客车,道路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12m。对于载重货车应按具体车辆型号来确定,中型货车要求不小于9m,而重型货车可能会要求12-18m。道路布置的剖面形式设计包括道路纵横断面形式的选择以及道路的纵横坡度的确定等。
2)停车布置
如果说在布局阶段对停车场的组织安排是确定其在场地中的位置和分布形态,那么在详细设计阶段停车布置的任务则是要确定每块停车场的最终尺寸。1、平面尺寸。对于地面停车场,一般小汽车的停车面积可按每个停车位25-30㎡来计算。地下停车场及地面多层式停车场,每个车位面积可取30-40㎡。2、出入通道。对于地面的公共停车场,当停车位的数量大于50个时,须设置2个以上出入口。当停车位的数量大于500个时,出入口的数量不得小于3个,而且这时出入口之间的间距须大于15m,以保证其分布较为均匀。地下停车场,当车位数量大于25个时,应设置至少两个出入口。地面的小汽车停车场出入口宽度不得小于7m。停车场出入口坡道的横向坡度,若为直线坡道时,应控制在1%-2%,若为曲线坡道,则应保持横向超高,取5%-6%。缓坡坡段的坡度一般为坡道纵坡的一半,长度为3m-6m。
3)竖向布置
尽管竖向布置的结果必然要对基地的原始地形做出某种程度的改变,但是并不应该将其理解成仅仅是平整土地、改造地形的简单过
消防车的宽度不应小于4m。人行道宽度可视具体情况而定,设在车道两侧的人行道宽度一般不应小于1.5m。2、一般情况下,对于小汽车,道路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6m。对于大客车,道路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12m。对于载重货车应按具体车辆型号来确定,中型货车要求不小于9m,而重型货车可能会要求12-18m。道路布置的剖面形式设计包括道路纵横断面形式的选择以及道路的纵横坡度的确定等。
2)停车布置
如果说在布局阶段对停车场的组织安排是确定其在场地中的位置和分布形态,那么在详细设计阶段停车布置的任务则是要确定每块停车场的最终尺寸。1、平面尺寸。对于地面停车场,一般小汽车的停车面积可按每个停车位25-30㎡来计算。地下停车场及地面多层式停车场,每个车位面积可取30-40㎡。2、出入通道。对于地面的公共停车场,当停车位的数量大于50个时,须设置2个以上出入口。当停车位的数量大于500个时,出入口的数量不得小于3个,而且这时出入口之间的间距须大于15m,以保证其分布较为均匀。地下停车场,当车位数量大于25个时,应设置至少两个出入口。地面的小汽车停车场出入口宽度不得小于7m。停车场出入口坡道的横向坡度,若为直线坡道时,应控制在1%-2%,若为曲线坡道,则应保持横向超高,取5%-6%。缓坡坡段的坡度一般为坡道纵坡的一半,长度为3m-6m。
3)竖向布置
尽管竖向布置的结果必然要对基地的原始地形做出某种程度的改变,但是并不应该将其理解成仅仅是平整土地、改造地形的简单过
程。实际上,竖向布置与设计是对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的综合利用的过程,应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建筑物、道路、绿地、广场、硬地对那个各项场地内容的标高以及舒畅组织地表雨水的排除。竖向布置得基本任务包括:确定场地的整平方式和设计地面的连接形式;确定场地中各建构筑物的地坪标高和广场、活动场、停车场等建构设施的整平标高;确定场地中道路的标高和坡度,组织场地的雨水排除系统;按需要设置挡土墙、护坡、排水沟等工程构筑物。另外还包括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及土石方的平衡等内容。1、整平方式。一种是平坡式,即把设计地面处理成一个或几个坡向的整平面,各部分的坡度和标高均相差不大。另一种是台阶式,即将设计地面处理成标高差较大的几个不同的整平面,在各整平面之间以挡土墙、护坡、台阶等形式连接。2、标高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室内外高差可取0.45-0.6m,最小不应小于0.15m,保持这一高差的目的是使建筑物周围的雨水能顺利排除,避免室外雨水浸入室内。3、雨水的排除。场地雨水排除的基本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地表的自然排水方式;第二种是采用地下的雨水管道排水。在基地条件有限时,场地中的雨水排除也可采用明沟排水方式。
4)管线布置
场地中的管线的设置在一般情况下采取地下敷设。各类管线应根据不同的特性和设置要求综合设置,管线与管线之间应保证一定间距,同时与场地中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和绿化树木之间同样应保证一定安全距离。地下管线布置的次序,从建筑物基础外缘向外,李建
筑物由近及远的水平排序宜为:电力管线、燃气管、热力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当管线的布置出现交叉的情况时,应按以下原则来处理:燃气管道应位于其他管道之上,给水管应在污水管道之上,电力电缆应在热力管和电讯电缆的下面,并在其他管线的上面。当管线布置发生矛盾时,则应遵循下面的原则:临时管线避让永久管线,小管线避让大管线,压力管线避让重力自流管线,可弯曲管线应避让不可弯曲的管线,施工量小的管线应避让施工量大的管线。
5)景园布置 景园布置是详细设计阶段场地设计的重要内容。从某个角度看,详细设计阶段的场地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实际上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为关于场地详细布置的工程方面的技术性落实工作,诸如道路、停车场、竖向、管线的详细布置;二,为景园绿化的详细布置,这一部分内容相对有更多的感性的因素,可看成是对场地的修饰和润色的工作。当然景园绿化设施对场地使用功能的补充,对场地物理、生态环境的调节和改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二、 心得体会
通读张伶伶、孟浩的《场地设计》后,的确弥补了自己在场地设计这方面很大的知识缺陷。以下是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场地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可以这样说,场地设计是营造良好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欣欣向荣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热潮中,无论是开发者还是设计者,对于建筑实体的功能造型甚为关注,然而对这些建筑赖以立足的场地设计却常常忽略而过,因而类似“成功的单体建筑,失败的整体环境”
这样的状况屡见不鲜。
在目前的设计中,只注重建筑的外表而忽略场地形象。建筑内部功能研究透彻但场地功能流线组织混乱、环境设计与建筑缺乏联系等不尽如人意的状况较为普遍,这些都反映出一种整体性思维的缺失。造成建筑设计与场地设计整体性缺乏的部分原因在于分段式的工作模式。目前国内的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几乎都是由规划师和建筑师先完成规划范围内的总体布局和建筑单体的设计,然后由园林师完善环境小品、植物配置的工作。这种分段式的工作模式由于缺乏设计者对设计流程自始至终的参与,往往容易造成建筑与场地环境的脱节。 设计师的社会责任
作为建筑师在进行一个项目设计的时候,在每个阶段都应该时刻都有一个对场地设计的把握,在方案阶段时,我们应该相应的考虑布局阶段的场地设计,进入到方案后期时我们就应该相应的结合详细设计阶段的场地设计。
参考文献:
【1】 《场地设计》张伶伶、孟浩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