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照亮未来》读后感
江苏省高港中等专业学校 杨承毅
最近,阅读了高港区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推荐书——《教育照亮未来——民国八大教育家经典文选》(杨斌编),里面收录了民国时期的许多教育大家的脍炙人口的教育名篇。蔡元培、叶圣陶、张伯苓、陶行知、陈鹤琴,教育名家的如椽大笔写下的永恒的教育文字,在今天读来,依然觉得如春风拂面,充满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人生成长的不懈探索。
经颐亨先生写道:教育不宜求速效。这是对当下教育的当头棒喝,令人有猛醒之感。先生说:“教育为根,社会为叶。”教育是一种在人生的根系上下功夫的事业,岂可以求速见之效?然而,君不见,有多少的教育中人,计较于立竿见影,计较于一得一失,用工程学、用工艺学的方式经营所谓的教育。教育由此充满了功利,充满了浮夸。
陶行知先生写道:学校以生活为中心。是啊,学校不是名利场,学校不是咖啡馆,学校是让学生来学习如何生活做人的。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教育的素材,我们教育孩子,就应从生活中汲取灵感与素材,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成长,然后,我们要还给生活一个活生生的孩子。
蔡元培先生写道:美育是自由的、美育是进步的、美育是普及的。在今天看来,我们离美育的教育思想还很遥远。先生的美育思想,直指人的审美境界和人格境界,反观我们今天所谓的美育,只不过是教育了孩子一些技术而已,这一些技术非但没有让人孩子获得生活的价值,反而使他失去了审美的信心与兴趣。
胡适先生写道:我们绝对地反对小学校读经。今天的教师自己都没有接受过读经教育,如何教育孩子读经?在今天的教育界,的确有一批“贩卖古董”的人,他们从经里面选一点东西,便到处炫耀。不妨用胡适之先生的话问问他:“你自己都没有接受过读经教育,如何教育孩子读经?”看他如何作答?
张伯苓先生写道:中国人所最缺者为体育。试看今日之神州,竟有几所学校重视体育,竟有几位教育者重视体育,竟有几位家长支持体育?轻视体育,轻视公正阳光的体育精神,轻视群众体育,轻视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如此的教育对于人的成长究竟有何用?
晏阳初先生写道:最切合实际之教育为农民教育。先生一生为平民教育呐喊,实在是教育的良心。教育本是一颗良心。然而,君不见,平民教育今日何在?精英教育、贵族教育大行其道,实在是拜金的幽灵在校园里产下的怪胎。何日教育有良心,且看农民子弟教育。
教育,我们目光在远方,在未来。教育,我们的脚步在当下,在现在。然而,教育,我们的灵魂又在哪里?在这些分明已经过去的文字里。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对学生有所偏见,我们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从实际出发,关心孩子的点点滴滴,特别是对待差生,我们要从心灵上去感化他们,针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及时做好反馈;同时,发动全班同学,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同学之间不能互相嘲笑、讥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作为教育者,我们都在不停地追寻着,在追寻中我们跨进了新世纪。在新世纪中我们呼唤,呼唤着能托起明天的太阳的新教育,一种真正的教育。这种教育,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能让所有的孩子享受同样的教育,享受同样的关爱。
1
《教育照亮未来》读后感
江苏省高港中等专业学校 杨承毅
最近,阅读了高港区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推荐书——《教育照亮未来——民国八大教育家经典文选》(杨斌编),里面收录了民国时期的许多教育大家的脍炙人口的教育名篇。蔡元培、叶圣陶、张伯苓、陶行知、陈鹤琴,教育名家的如椽大笔写下的永恒的教育文字,在今天读来,依然觉得如春风拂面,充满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人生成长的不懈探索。
经颐亨先生写道:教育不宜求速效。这是对当下教育的当头棒喝,令人有猛醒之感。先生说:“教育为根,社会为叶。”教育是一种在人生的根系上下功夫的事业,岂可以求速见之效?然而,君不见,有多少的教育中人,计较于立竿见影,计较于一得一失,用工程学、用工艺学的方式经营所谓的教育。教育由此充满了功利,充满了浮夸。
陶行知先生写道:学校以生活为中心。是啊,学校不是名利场,学校不是咖啡馆,学校是让学生来学习如何生活做人的。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教育的素材,我们教育孩子,就应从生活中汲取灵感与素材,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成长,然后,我们要还给生活一个活生生的孩子。
蔡元培先生写道:美育是自由的、美育是进步的、美育是普及的。在今天看来,我们离美育的教育思想还很遥远。先生的美育思想,直指人的审美境界和人格境界,反观我们今天所谓的美育,只不过是教育了孩子一些技术而已,这一些技术非但没有让人孩子获得生活的价值,反而使他失去了审美的信心与兴趣。
胡适先生写道:我们绝对地反对小学校读经。今天的教师自己都没有接受过读经教育,如何教育孩子读经?在今天的教育界,的确有一批“贩卖古董”的人,他们从经里面选一点东西,便到处炫耀。不妨用胡适之先生的话问问他:“你自己都没有接受过读经教育,如何教育孩子读经?”看他如何作答?
张伯苓先生写道:中国人所最缺者为体育。试看今日之神州,竟有几所学校重视体育,竟有几位教育者重视体育,竟有几位家长支持体育?轻视体育,轻视公正阳光的体育精神,轻视群众体育,轻视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如此的教育对于人的成长究竟有何用?
晏阳初先生写道:最切合实际之教育为农民教育。先生一生为平民教育呐喊,实在是教育的良心。教育本是一颗良心。然而,君不见,平民教育今日何在?精英教育、贵族教育大行其道,实在是拜金的幽灵在校园里产下的怪胎。何日教育有良心,且看农民子弟教育。
教育,我们目光在远方,在未来。教育,我们的脚步在当下,在现在。然而,教育,我们的灵魂又在哪里?在这些分明已经过去的文字里。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对学生有所偏见,我们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从实际出发,关心孩子的点点滴滴,特别是对待差生,我们要从心灵上去感化他们,针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及时做好反馈;同时,发动全班同学,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同学之间不能互相嘲笑、讥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作为教育者,我们都在不停地追寻着,在追寻中我们跨进了新世纪。在新世纪中我们呼唤,呼唤着能托起明天的太阳的新教育,一种真正的教育。这种教育,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能让所有的孩子享受同样的教育,享受同样的关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