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11.3 功

§11.3 功

【学习目标】:

1、探究什么是物理学中的功,知道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知道功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2、能根据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会用公式计算功的大小。

3、体会到简单机械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快捷,能从功的角度理解使用简单机械“省力”和“省距离”之间的辨证关系。

【学习指导】:

1、 回顾前面所学的简单机械有关特点;

2、 实验探究有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

3、 总结功的定义;

4、 做功的两个要素,缺一不可;

5、 功的公式、单位、符号。

【学习内容】:

1、 知识回顾:

(1) 简单机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省力的机械费________,费力的机械省____________;

(3) 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存在吗?

2、 探究斜面:

(1) 认识探究斜面的有关装置 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拉动小车时的注意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什么需要实验三次?

(5) 实验归纳:

A 、 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_________(存在、不存在);

B 、 若不计摩擦等阻力的影响,发现FS 与Gh_______(相等、不相等);

3、 功:

a) 定义: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乘积,是一个有意义的物理量,

在物理学中,我们称这一乘积为__________,简称______,用符号_______表示。

注意: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并且还要多做功(克服摩擦力和机械自重做功) 。 b) 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单位:__________,简称:______,符号:_________;

d) 1焦耳的功大约是把____个鸡蛋从地面举过头顶。

4、 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5、 三种不做功的情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11.3 功

【学习目标】:

1、探究什么是物理学中的功,知道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知道功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2、能根据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会用公式计算功的大小。

3、体会到简单机械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快捷,能从功的角度理解使用简单机械“省力”和“省距离”之间的辨证关系。

【学习指导】:

1、 回顾前面所学的简单机械有关特点;

2、 实验探究有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

3、 总结功的定义;

4、 做功的两个要素,缺一不可;

5、 功的公式、单位、符号。

【学习内容】:

1、 知识回顾:

(1) 简单机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省力的机械费________,费力的机械省____________;

(3) 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存在吗?

2、 探究斜面:

(1) 认识探究斜面的有关装置 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拉动小车时的注意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什么需要实验三次?

(5) 实验归纳:

A 、 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_________(存在、不存在);

B 、 若不计摩擦等阻力的影响,发现FS 与Gh_______(相等、不相等);

3、 功:

a) 定义: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乘积,是一个有意义的物理量,

在物理学中,我们称这一乘积为__________,简称______,用符号_______表示。

注意: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并且还要多做功(克服摩擦力和机械自重做功) 。 b) 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单位:__________,简称:______,符号:_________;

d) 1焦耳的功大约是把____个鸡蛋从地面举过头顶。

4、 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5、 三种不做功的情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相关文章

  • 初三上学期物理课笔记苏科版
  • 11.1杠杆 杠杆定义:一根在力作用下可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杠杆的五个要素: 支点(O ) 动力(F1) 阻力(F2) 动力臂(L1) 阻力臂(L2) 做力臂的方法: 1. 确定支点 2. 找出力的作用线 3. 过支点做力作用线的垂线并 ...查看


  •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几点研究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几点研究 作者:张春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年第10期 [内容摘要]初中物理知识较为丰富,并且涉及的面较广.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存在 ...查看


  • 中学物理教案.学案.试卷.课件.素材全集
  • 山东省华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全套18份,含答案,全站免费)02-08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集[52份打包,全站免费]01-31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集[40份打包,全站免费]01-3 ...查看


  • 数学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7.1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 不等式 7.2不等式的性质: 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不为0)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查看


  • 苏科版[杠杆]说课稿
  • 苏科版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 大家好! 我是6号, 我说课的题目是,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教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七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1. ...查看


  • 物理苏科版[电路初探]教案全集完整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练习 1用导线把_____._____._____连接起来组成的_______叫电路,其中电源的作用是______,用电器是利用____ __来工作的设备,导线的作用是________,它是_______通道,开关的 ...查看


  • 八年级物理下册 探索更小的微粒教案三 苏科版
  • 第七章第3节(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2.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数量级的概念. 3.通过对微观粒子 ...查看


  • 苏科版8.1力 弹力教学设计
  • 一.力 弹力 [教材分析] (一)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由"力是什么""形变和弹力"和"力的测量"三部分组成,其中"力的测量"和"力是什么"是 ...查看


  • 苏科版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
  • 四.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三十九中 周红粉 [设计意图] 力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学好力学知识的基础.力的概念十分抽象,要使初中学生真正建立起力的概念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