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基本特征与认识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基本趋势和特征,对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这一国际环境既是历史的发展机遇,又是现实的严峻挑战。
一、多极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
1、两极的终结有利于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世界格局是指主要国家与国家集团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结构及其表现形态。世界格局是有关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最根本的特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框架,也是对世界形势具有决定影响的国际关系。正确观察和分析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和大国关系的战略调整是21世纪初我们准确把握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确立新世纪对外战略的重要前提。
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多极的世界。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完全证实了邓小平同志关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英明预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则进一步指出:“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①
从冷战结束以来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情况来看,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多极化的发展。
第一,趋于缓和的国际形势,为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冷战时期,僵硬的两极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全面对峙不仅抑制了新生政治力量的生长,而且消耗了主要政治力量的实力。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这既有利于现存的政治力量得以充分显示,又有利于新生政治力量的崛起,形成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的良好环境。因为,冷战的终结解除了约束政治力量成长的集团政治框架,扫清了政治力量壮大的障碍。各主要政治力量在新旧格局的转换中,以强化经济科技实力为主要途径,以谋求在未来国际战略新格局中的有利地位为基本目标,集中主要精力于内政外交战略的调整与谋划,使世界舞台呈现出各种政治力量此消彼长的活跃局面。
第二,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为世界多极化奠定了基础。从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苏联的解体、格局的演变、经济和科技地位的提升等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经济与政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战后初期,美苏经济实力无与伦比,这是构成两极政治格局的客观经济基础。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和多元化步伐加快,WTO、IMF等全球性国际经济组织和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俄白哈吉四国关税同盟、十国大东盟等地区一体化组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尽管经济全球化是以国别经济的开放和参与为基础的,但是,其最大特点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公司,而非国家,生产要素的流动超越了国界的限制,并在国际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公司的利益并不总是与一个国家的战略利益一致。这样,国家对国际经济事务的控制力相对减弱。尽管美国作为世界经济超强国家具有控制和影响世界经济的巨大能力,但是,它要建立经济霸权会遇到更多的制约和阻力。经济全球化使封锁、控制等传统手段逐渐失去效力,促使它们在对别国实施经济制裁的时候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而经济的区域化的本质在于经济权力的板块化,那些在经济上已经形成了巨大力量的区域经济集团必然会在政治上发挥更大的国际作用,这是国际关系史的一个重要的客观规律。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在实践上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温床。
第三,国际关系中自主性和全球治理要求的不断增多有利于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在冷战时期,由于国际力量对比巨大差异和以意识形态划界,不少国家往往以牺牲自己的国家利益迎合集团政治的需要。而冷战的结束,明显淡化了国际关系的意识形态色彩,经济科技已成为主导国际关系的最重要因素,各个国家以更加务实灵活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已成为外交战略的基本法则,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诚然,我们并不接受一些西方学者为我们描绘的“没有主权,只有治理”的全新的政治画卷,但随着全球化不断发展和全球性问题的日益增多,全球治理的因素客观上在不断增多,国际组织的地位相应得到加强,一国或少数国家驾驭国际能力明显下降。虽然国际组织仍以国家主体的参与和合作为基础,但其功能和发挥作用的形式超越了国家个体。尽管美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份量很重,影响很大,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主导潮流,但是,也应该看到,美国一国要完全控制国际组织是困难的。如联合国,它的权威已得到各成员国的认可。又如世界贸易组织关于争端和违规的裁决是对美国单边行动和规定的一个有效制约,包括美国在内所有成员国必须遵守。所有这一切无疑对多极化具有正向作用。
2、当今世界主要力量对比显现出一超多强的态势。
冷战结束之后,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从1991年以来,美国抓住了加快发展信息技术这一关键,使其经济保持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长期增长。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达9万亿美元,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30%。美国的金融市场吸纳了世界上2/3的投资,美元仍然是全球第一硬通货。而且,美国140多万陆海空三军部队拥有世界上数额最高的军费和总体上最高的技术水平,2001年美国的军费达3100亿美元。美国在当今世界高科技的七大领域(航空航天、生物遗传工程、人工智能、微电子通讯、新型材料、电脑芯片和核技术)都具有相当的优势,并使国际社会对其具有一定程度的依赖。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世界上仍然存在着多个对地区或世界事务具有重要影响的实力中心。它们是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
欧盟现有15个成员国,涵盖人口3.7亿,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例高于美国。1999年1月1日,在欧盟15国中,11国如期成立欧洲中央银行,实行统一的货币——欧元。近年来欧盟不仅积极实施东扩计划,“南下”中东、北非,“重返”亚洲和“远征”拉美,而且在尼斯首脑会议上一致同意批准欧盟实施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的计划。1999年12月11日,欧盟赫尔辛基首脑会议取得了两项“突破性进展”,接纳新成员,实现欧盟东扩在即。欧元的成功启动对提高欧盟在全球的战略地位和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冷战结束以来,日本陷入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但日本仍然是第二经济大国。由于与美国结盟,在重新加强的美日安保条约中成为美国地区战略的胁从和帮手,从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日本一极地位的形成。然而,日本谋求大国地位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近些年来,日本政府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寻求经济复苏的同时,积极开展“大国”外交,大幅度增加军费开支,逐步突破“和平宪法”,调整防卫政策,与美国签订新的防卫指针,加强与印度的战略合作。所有这一切充分表明日本已成为一个潜在的政治和军事大国。
诚然,欧盟国家和日本与美国,由于在价值观、社会制度的一致性,在世界战略格局的利益关系上,它们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多于矛盾和斗争,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美国可以借助的力量,因此,可以成为美国“一超”战略的支持者,但是,它们与美国之间的利益和战略矛盾也不少,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力量也要显示自己的
独立性,从而成为美国的制约力量。
美国搞单极世界的最大障碍之一是俄罗斯。前些年俄罗斯经济全面滑坡,国力江河日下,但是俄罗斯大国意识强烈,绝不甘心于长期屈居人下,充当世界二流国家。经过十年多时间的动荡和混乱,俄政局正趋于稳定,从新总统普京一年来的执政能力和行政方针可以看出,俄罗斯正处于力量逐渐的恢复之中,特别是俄罗斯经济出现大幅回升的势头。1999年俄经济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下走出,当年增长3.2%。2000年俄罗斯GDP增长率为7.5%。另外特别重要的一点是,俄罗斯拥有可与美国分庭抗礼的巨大军事力量。面对前些年北约的咄咄逼人的东扩之势,俄罗斯修改了军事战略学说,将美定为“头号敌人”,一旦危险出现,有权使用所有手段,包括用核武器来打败侵略者。面对美国的NMD和TMD的建设,俄罗斯明确提出要增加国防预算,加强战略核力量的战备训练,研制并部署新型导弹。而且,俄罗斯明确划出底线,不容美染指其腹地。加上俄罗斯资源丰富,科技文化水平较高,发展潜力巨大,我们有理由认为,俄罗斯将成为多极世界中与美国分庭抗礼的一极。
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6万亿元人民币,按现行汇率折算突破1万亿美元,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稳定提升,“中国因素”在国际事务中日益突出。在我驻南使馆被炸后,美国总统不得不多次向我道歉,并同意对人员伤亡和馆舍损失进行赔偿。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正不断充实新的内涵,俄对我倚重增加,发展对华关系已成为俄各派政治势力的共识。在解决科索沃问题上,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施罗德,欧盟特使、芬兰总统阿赫蒂萨里相继访华,听取我国意见,寻求我支持。日本发展对华关系也出现新的势头。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中国发起召开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取得了积极成果。这些都表明,各大国对我借重的一面在上升,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中国已成为不可绕开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国际地位继续提高,战略回旋余地进一步扩大。
3、多极化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愿望和追求。
海湾战争胜利以后,美国一时趾高气扬,认为自己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能够大规模出兵打仗的超级大国。1991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第一次提出建立“美国领导下的世界新秩序”的主张。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更是喜不自禁,认为在世界范围内已不再有势均力敌的对手,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当然的“世界领袖”。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后,美国经济连续8年持续增长,经济结构有了大幅度的调整,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技术革命飞速发展,并重新赢得了对日本、欧盟经济的明显竞争优势,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对此,美国认为它已成为“全能冠军”。基于这一状况和认识,1997年2月4日,克林顿在《国情咨文》中宣称,摆在全体美国人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制定有远见的政策”,“确保21世纪美国经济竞争力最强,军事实力世界第一”,保持“世界领导地位”,从而使21世纪成为“美国世纪”。1998年12月,克林顿又推出《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声称美国的目标是“领导整个世界”,决不允许出现向它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正是在这样一种战略思想指导下,美国毫不掩饰地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亚洲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与日本签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在欧洲无视俄罗斯的利益,领导北约东扩,将前华约成员国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吸收进北约组织。同时美国还在世界各地推广美国式的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对敢于傲视美国权威的国家进行文化绞杀、经济制裁甚至武力打击。1998年10月,美国发动“沙漠之狐”行动,未经联合国授权,擅自对伊拉克实施空中打击。1999年3月25日,美国再一次不经过联合
国授权,组织北约军队对南联盟这样一个主权国家进行了狂轰滥炸。2001年布什上台后,不惜退出美苏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坚持要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一系列战略调整和对外行为充分说明美国要阻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进程。
然而,美国企图一家独霸,建立单极格局的行为也遭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抵制和反对,主张多极化的声音不断增强。法国总统希拉克在法兰西学院院士会议上讲,美国企图让人们承认它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建筑师,这不会为国际社会所接受,美国式的“单极世界”或“以美国为轴心的世界”是不会实现的。法国公开要求美国在欧美关系上多起伙伴作用,少起领导作用。德国前总理科尔也直言告诫美国:不要做指挥欧洲的上级领导。日本也不赞成美国统治下的单极世界,而主张建立一个以西方价值观为基础、美日欧起主导作用的三极秩序。俄罗斯更不主张美国独霸世界。90年代中期后,叶利钦一直主张建立多极世界。普京接任俄罗斯总统位置后,立即召集联邦安全会议扩大会议,继续执行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对外政策,主张建立多极世界。②1999年10月26日,江泽民总书记在接受法国《费加罗报》采访时指出:“多极化的进程可能会有曲折,但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任何旨在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都不符合历史进步的潮流。”③此外,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对美国称王称霸的做法也进行了一系列抵制。
1999年国际关系出现了一系列的强权政治、破坏战略平衡、削弱联合国作用的消极现象,但这些消极现象并不表明世界格局会发生根本性的逆转。因为,一方面,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单极体系的努力,促使其他的大国作出更大的努力来实现多极化,如联合国通过了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提交的《关于维护和遵守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决议;中俄、中法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重申建立多极世界格局的主张;欧盟决心建立自己的独立防务力量并加快了扩大的步伐;东盟和拉美也加快了本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之间也频频接触。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在行动上把世界当作单极世界,在一个又一个问题上,往往只有一个或几个大国同美国在一起。面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虽然美国经常指责一些国家是胡作非为的国家,但在别的国家看来,美国正在成为一个胡作非为的超级大国。正如塞缪尔·亨廷顿在1999年发表的《孤独的超级大国》一文所说的那样,美国在世界上越来越孤立。
二、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经济全球化概念的提出起源于经合组织(ECD)前首席经济学家S·奥斯特雷,主要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随着对全球化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正在从不同的视角给出全球化的定义。有的将经济全球化定义为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的增强;有的将经济全球化定义为国际贸易的空间发展;有的将经济全球化定义为生产的国际化;有的将经济全球化定义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际化。应当说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内容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我们认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既指各国在经济国际化的基础上已达到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这一客观现状,又指世界各国在资源的开发、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国际生产的分工、协作等方面进一步走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或更久以前,但是作为一大趋势则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往来和相互投资获得巨大发展,各种国际经济机制开始形成,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
济增长的发动机,大批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经济体系,各国经济互相渗透、互相依存,并日益趋于一体,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个历史性趋势已经非常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政治出现历史性变革,经济全球化呈加速发展之势。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那样,“现代科技的进步,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产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特别是近十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④
第一,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贸易自由化基本上成为现实。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1979~1988和1989~1998两个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都是3.4%,而世界贸易额在相同时期却为4.3%和6.5%。⑤国际贸易增长率明显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报告,1994年世界商品贸易出口额达40900亿美元,1999年世界商品贸易出口额达561000亿美元。特别值得指出的是,90年代以来,除世界商品市场外,世界服务市场,包括金融、保险、科技、运输、信息、通讯、人才、劳动力等市场也在迅速扩大,1999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达13400亿美元。
与国际贸易的总体发展势头相适应,80年代初以来,各大区域内部贸易高速发展。目前,各大地区之间的内部贸易已占世界贸易的75%,仅仅是西欧、北美和亚太地区的地区内部商品贸易就占世界贸易的50%。据联合国有关统计资料,从80年代至90年代,欧共体区域内出口占其总出口额的比重由55.8%上升到62%左右;北美区域内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6.7%上升到33%以上;东亚内部贸易比重从1980年的33%上升到2000年的70%。
1948年关贸总协定建立后,贸易自由化成为该组织历次谈判的主题,到20世纪80年代达到了高峰。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成功是自由贸易体制的一大进步,国际社会不仅确定了商品贸易高度自由化的目标,而且把商品贸易自由化的准则推广到了服务贸易,使多个与贸易相关的问题纳入贸易自由化体系之中。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则进一步把全球贸易带入了一个更加法制化、秩序化新阶段。目前,参加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已经达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另有20几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申请之中。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
第二,生产活动全球化。随着世界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国际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比较利益的驱使,使得国际分工无论从内容、形成机制和形式与以往相比,都有重大变化,并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各国的生产活动越来越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1)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即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5)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三,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越来越频繁,资本流动已经全球化。1938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额总共不过400亿美元左右,其中2/3输往殖民地、
半殖民地。到了80年代末,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额超过3万亿美元。从目前来看,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仍占世界总投资的3/4,但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吸收发达国家的投资越来越多。1993年发展中国家吸收跨国投资的总额为730亿美元,1994年为840亿美元,1995年达到了900亿美元。在战前的资本输出中,间接资本投资占很大比重。目前,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已超过2万亿美元。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的同时,以债券、证券形式出现的间接投资规模也急剧增长,其数额在国际资本流动总额中由70年代末的25%上升为目前的75%。资本输出额的大幅度增长,表明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在不断地加深。上述变化不仅使各国的生产资本全球化,而且还使借贷资本加速走向全球化。全球性投资具有新的特点: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国际信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
第四,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金融国际化是一个客观现实。80年代以来,在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各国普遍取消或放松金融管制,金融领域的产品创新和形式创新日益增多,各国不仅打破其国内金融领域各部门间的限制壁垒,使各专业金融领域相互开放,而且,扩大了国内金融市场对外同行或其他外国投资者的开放度,允许外国金融或非金融机构更多参与和介入国内的金融活动。不仅金融交易量越来越大,而且金融产品不断创新。近年来,金融服务公司已有能力可对证券、外汇、商品期货以及其他金融工具进行不间断地交易,全世界外汇日交易额已达到15000亿美元,人们只需坐在办公室甚至家里敲几下电脑键,就可以将成百上千亿美元在地球上搬来搬去。随着国际资本流量的迅速扩大,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推进,全球化的金融动荡和金融风险已被广泛认识。国际金融危机一再表现出来的事实清楚地表明,如果一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金融体系不健全,储备货币发生困难,很容易被外国投机者所冲击,所造成的金融危机也往往很快影响其他国家。亚洲金融危机集中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阶段所面临的各种矛盾。
第五,全球化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迅猛发展。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它们的活动涉及世界经济生活的一切领域。它们奉行全球化的经营战略,跨越国界制造、购置和销售产品,并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生产车间和销售市场。它们的活动把经济领域的一体化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据统计,70年代末,跨国公司只有1万多家,拥有子公司4万多家。进入80年代以来,除了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有了大发展之外,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大公司,主要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印度、巴西等国的大公司,也开始跨越国界,进行跨国经营,跻身于跨国公司的行列。1996年,跨国公司达到44508家,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分公司或子公司达到276659家。分别是70年代末的4倍和7倍。目前,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60%、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和对外直接投资的近90%。近些年来,面对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入调整和21世纪的到来,跨国公司纷纷通过跨国兼并、收购、协定等各种方式,实行强强联合,结合超大型的跨国集团,从而使世界经济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全新阶段,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经
济的基本结构与运行机制,从而影响和改变着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和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进程来看,世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积极作用是不能否定的。第一,在全球化条件下,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这样,作为全球经济组成部分的各个国家,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有的优势。而各国优势可在全球经济密切交往中实现互补。这就有可能促进各国和全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第二,在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市场成为一个不断扩大的统一的整体,各国都面向这个统一的全球大市场,这就使各国企业有可能充分发挥本身优势,根据世界市场需求,实行规模经营,同时参与世界市场竞争。而这一切都会促使各企业经营的改进,生产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从而促进生产的更大的发展。第三,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社会性极高,许多重大的高科技项目,一国不能独立承担,必须有多国参加,实行国际合作。经济全球化使科技活动趋于全球化,科技研究和开发的国际合作大大加强,科技成果在全球的传播加快,这无疑将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四,经济全球化,为各个国家提供了发展经济的历史上少有的机遇。特别是当今世界为数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落后,在全球化条件下,它们有可能通过对外开放,加强与他国合作,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和借鉴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从而有可能充分实现其“后发优势”,大大加快其经济发展速度,更快地改变落后面貌,实现现代化。第五,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如环境、资源、人口等等,通过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有可能得到解决,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有可能得到保证。
世界经济虽然已成为一个全球性整体,但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整体。全球化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也只能是在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实现的。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起主导作用的全球化。其主要表现是:经济全球化借以发展的信息技术基础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掌握了全球经济网络;世界金融中心集中在发达国家,全球经济活动使用的货币是美元等发达国家的货币;发达国家是全球经济自由化的主要推动者;制定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在当前世界2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有172家分属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等五国所有。在世界近3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占70%以上;在世界6400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发达国家占90%以上。正因为如此,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仍然在不断扩大。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四十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入是30∶1,而现在已上升到74∶1。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有45个最不发达国家,而二十年前仅有20多个。应该承认,相当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落后有其自身和历史的原因,但不能不看到,全球化进一步扩大了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的权力,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引发了全球性的不对称的人才大流动,进一步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人才短缺,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和挑战。不仅如此,在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全球化条件下,许多令人不安的问题和危机也“全球化”了。一国的经济波动和震荡立即会波及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特别是如果像某些西方大国要求的那样,过快地实行贸易、金融自由化,而那些欠发达国家不仅不能加快工业化进程,某些工业部门的发展还可能受到极大的阻碍;它们不仅不能吸收更多资金,反而有发生严重金融危机的危险;它们不仅不能依靠自己的资源取得更多的收入,反而会受到更严重的掠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印尼等国所遭受的结果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此外,在资
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全球化中,即使是在严重地摆在全人类面前的全球共同性问题上,虽要求采取一致步骤,加以解决。但对这些问题,西方国家或者是口头上关心,而实际行动不多;或者是互相推诿、指责;或者借口这些全球性问题,干涉他国内政。对此,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也为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的地位和处境是很不相同的。在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的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却仍饱受贫穷落后之苦。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更令人担忧的是,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这不仅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也给一些国家的社会稳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带来威胁。”⑥
对中国来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般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必将加剧,出口持续增长的空间缩小,就业问题趋于严峻,开放战略处于两难选择。因为,扩大利用外资的重点转到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国内市场全面向外商开放势必增大一般劳动力就业的困难,就业机会的增加更多地集中在教育水平较高的年轻一代;如果继续偏重就业目标,那么国家整体的产业结构将长期落后,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在快速融入全球化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必须加快,结构性失业的矛盾将更加尖锐,收入不稳定性问题将十分突出。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既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国际市场,弥补了资本的不足,提高了技术水平乃至国内生产总值,也大大加剧了贫富差距的程度。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由于需要对开放的激励而更向效率方向倾斜。以就业增长为优先的外资政策也产生着生态环境破坏的后果。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宏观调控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在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中,对一个远未形成有效的金融规避体系的国家来说,其金融风险是可想而知的。
3、趋利避害是对经济全球化应有的态度。
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幽灵”,也是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设下的“陷阱”,发展中国家应该集结在反全球化的旗帜下。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世界市场的财富流动、积聚和重新分配所造成的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几百年来,世界经济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已走过了三个发展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高科技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世界经济的市场化、知识化、自由化和网络化趋势已越来越明显。而冷战的结束、两极格局的终结和计划经济体系的崩溃使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同程度地转向以市场化、自由化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开放政策,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具有它的客观性,我们必须正视它,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设下的“陷阱”。而且,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和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进程来看,世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积极作用是不能否定的。理论上说,全球化可以使各国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很好地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国内经济的迅速增长。而且,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利用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国际资本和先进管理经验,全球化不仅有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而且有利于发挥发展中国家的“后发效应”。因而,国家利益要求每一个国家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而不应对它持观望的态度。应站在全球化的立场上,去接纳、扬弃反全球化运动的合理内核,而不是集结在反全球化的旗帜下。
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等于“完全的经济自由化”,每一个国家应该放弃国家干预,欢迎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这同样是一种误解。可以这么说,没有战后全球性的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可能出现目前这样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但经济全球化不等于完全的经济自由化,不等于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不等于完全排除国家的干预,不等于无国界。这样的经济,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并不存在。欧盟成员国之间虽然实现了商品、资本和人员等的自由流动,但欧盟成员国和非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依然存在。应当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发展过程,我们目前面临的经济全球化带有很大的完善性。2000年1月底举行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把“负责任的全球化”作为主题,不是偶然的。会上占上风的观点是:全球化不能等同于完全自由化,它必须在良好的管理体系下运行,否则便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它带来的好处,同时尽量缩小它必然具有的不良后果。
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人类正在达到“同枯荣、共兴衰”的时代。这种观点在一定意义上是正确的,但也包含着问题。因为,由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当今时代,当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发生危机时,另一些国家和地区要想完全不受影响和冲击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亚洲金融危机的幽灵一度也曾游荡到了美国的家门口。从这个意义上说,发达国家不能隔岸观火,而要采取负责任的态度。但是,美国是这次亚洲金融危机最大的受益者,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不到一年,亚洲地区有7000亿美元流入美国。美国乘机大量廉价收购有关国家(包括日本)的银行、证券公司、企业和房地产。去年亚洲经济出现复苏迹象前,美国媒体即透露,美国的一些大财团正在研究如何“谷底摸鱼”。这哪里有一点“同枯荣、共兴衰”的味道!至于南北经济差距和世界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则清楚地表明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双重影响,我们必须在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共赢”、“共存”思想的指导下,紧紧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更大更稳定的市场,更广泛的资本、技术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来源,更激烈竞争对国内市场发育和企业成长的促进这样一个历史性机遇,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做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趋势中,要实现逐步放弃对贸易投资的干预与加强运用各种政策手段的有效结合;要实现对国内产业竞争力的培育与贸易自由化过程和投资领域开放的有效结合;要实现国内各种经济政策与外资政策的有效结合;要实现国内政策与出口结构政策的有效结合;要实现开放市场与开拓市场战略的有效结合。在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和改革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同时,制定自主发展的经济战略,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和经济秩序。具体地说,要鼓励企业竞争、增强企业竞争力;要支持重要产业发展;要通过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增强“软国力”;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经济的法律基础,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要加强本国的金融管理,规范国内经济主体,降低国际商业和金融活动带来的风险;要建立战略储备制度,实现关键部门和领域的“自立政策”,减少对外国“不必要的依赖”;要通过情报分析、建立信息库、确定符合经济安全要求的经济状况标准和参数等,建立对经济不安全因素的预警体系,以防一些突发因素而影响国家经济安全;要学会和利用国际条约和重要国际经贸及金融组织的有关规则来仲裁国际经济纠纷。
三、科技革命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1、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世界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型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高科技领域,相继出现了一系列革命性的飞跃。邓小平指出:“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⑦从目前来看,信息科技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和纳米科学技术已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
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等。其中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是整个信息技术的基础,而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则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从目前来看,信息技术正朝着高速度和微型化的方向发展。为实现高速度,现在各种新的计算机不断研制出来,如分子计算机已经进入到最后的攻关阶段,生物计算机研究也已开始,量子计算机已经从理论上进入了实验研究的阶段。因特网正在加速发展,美国正在建设第二代因特网,速度将比现在快1000倍,从而彻底实现声音、图象的实时传递。而微型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后PC时代的来临。
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是DNA的体外重组技术,它包括由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组成的传统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其核心是基因工程。2000年6月26日,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和美国塞莱拉公司联合宣布,人类基因组草图(即工作框架图)已经绘制成功。2001年2月12日又进一步公告了最新研究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类基因组工作图的公布,标志着生命科学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必将在诸多科技领域内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纳米技术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纳米科技是指在0.1~100纳米范围内,通过操纵原子、分子或原子团和分子团使其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物质,制造出具有新功能器件的科学技术。由于纳米正好处于原子、分子为代表的微观世界和以人类活动空间为代表的宏观世界的中间地带,因此纳米世界现已成为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以及信息科学发展的新领地。当前,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主要是探索对由数量不多的电子、原子或分子组成的体系中新规律的认识和如何操纵或组合它们,以及在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医学和健康、航天和航空、环境和能源、生物技术和材料等方面的新用途。在纳米科技发展中,纳米材料是它的先导。科学家们认为,如果用纳米颗粒的粉体做成火箭的固体燃料将会有更大的推力。如果用纳米金属颗粒粉体做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过程,大大提高化工合成的产出率。如果用金属纳米颗粒材料制成块状金属,它会变得十分结实,强度比普通金属高十几倍,同时,又可以像橡胶一样富有弹性。有人大胆地预言,使用纳米技术,到2020年航天器的发射成本可以从目前的每磅10000美元降低到200美元,一架波音747飞机的重量将为目前同型号飞机的1/150。如果用碳纳米管做绳索,则是唯一可以从月球挂到地球表面,而不被自身重量所拉断的绳索;如果用它做成地球——月球乘人的电梯,人们到月球定居就很容易了。正因为如此,钱学森说,纳米科技将是一次革命,将是21世纪的又一次产业革命。现在,“纳米热”遍及全球,一些国家纷纷制定相关战略或者计划,并投入巨资抢占纳米技术战略高地。
2、新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现代科学技术既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历史继承,又是在新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的新发展。当今世界正在蓬勃发展的新科技革命具备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传统科学技术的新内涵和新特点。
第一,科技发展的速度十分迅速。这不仅表现在知识和信息的急剧扩展,科学技术知识更新换代日益加快,而且还表现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愈来愈短,各类产品的科技含量愈来愈高,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据统计,近30年来,人类新增的知识和所取得的科学新发现与技术新发明的数量,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据预测,到2010年,许多知识领域将出现爆炸性的突破和扩展;到这个世纪的中叶,人们今天掌握和运用的知识,只占那时知识总量的1%。有关研究表明,理工科大学生和工程师的知识半衰期平均已缩短到4~5年。90年代工程师所掌握的知识,90%以上是与最近10年来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密切相关的。在新科技革命中,由于科研体制的变化,许多科研机构加强了与企业的联系,甚至直接办企业,企业则纷纷设立科研机构,使科研—生产密切结合。因此,这次科技革命不同于自锁在“象牙塔”中的传统科学,高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产业化,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工厂的转化过程大大加快。
第二,科学技术的发展走向综合化、系统化、整体化。从古代到19世纪初,科学、技术与生产三者关系循着“生产—技术—科学”的模式发展的状况。19世纪的电磁学革命则开创了科学技术走在生产实践前面的新局面,直接引发了19世纪下半叶的电力科学技术革命和近代以来生产力发展的第二个新高潮,开始了科学技术与生产相互关系的新形式:“科学—技术—生产”。20世纪以来,在各学科交叉、综合和系统化、整体化发展趋势的推动下,涌现了一系列边缘学科、横断学科、综合学科和交叉学科。20世纪中叶以来,在各门科学技术领域中发生的最深刻变化,就是各学科、各专业、各类知识之间的交叉、综合日益频繁,不仅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趋势形成了科学技术一体化的飞跃,而且,科学技术社会化和社会科学技术化的发展,使得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也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相互渗透、融合,向系统化、整体化的方向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往往通过突破和融合这两种基本的形式相辅相成地予以实现。
第三,信息科学技术是新科技革命的先导和主流。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信息活动的强度和范围急剧增大,社会的信息量迅速膨胀,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基础的电子技术,迄今已经历了电子管、晶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5个发展阶段。而从集成电路起,便是电子技术的微电子技术阶段。微电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通信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形成了新的产业——微电子产业。它是当今世界竞争最激烈、发展最迅速的领域。微电子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是计算机。自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问世以来,计算机已经历了五代。而第五代是智能计算机,它的智能水平已到了空前的水平。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2001年6月29日宣布,它已研制出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每秒运算速度达12.3万亿次。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关技术的支持下,通信技术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并已经成为当代发展最快、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数据通信和移动通信等各个领域都有巨大的发展。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热潮是信息化时代到来的鲜明标志。1993年美国政府制定并公布了“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计划后,很快引起全球范围的巨大反响,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纷纷仿效,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90年代以来,计算
机技术正在向微型化、巨大型化、智能化和多媒技术四个方面迅速发展,信息产业成为发达国家的一个支柱产业。据统计,1995年全世界信息产业的销售额高达8000亿美元。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的年增长率比传统产业高2~4倍。美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投资已占总投资的30~40%,信息产业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达15%,超过了美国最大产业部门——汽车工业。在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已迅速发展和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并出现了以信息产业为龙头,以其他高科技产业为骨干的一场产业结构的重组和升级。
信息科学技术无论在生产、科研,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都是最广泛的。自60年代将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引入生产领域后,自动化技术与制造业新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30多年来,自动化技术之所以能够从60~70年代处于以数控机厂、加工中心和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阶段,70~80年代的以柔性制造单元加自动或半自动物流输送组合而成的柔性制造系统为特色的阶段,80~90年代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阶段,过渡到90年代的以设计智能化、单元加工过程智能化和系统整体管理智能化为特征的智能集成制造系统阶段,其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在于信息科技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还广泛应用于传统产业的革新和改革,取得了重大效果。诸多传统产业,如钢铁、化工、机械、食品、纺织以及汽车、家用电器等等,在发达国家,国内市场早已饱和,技术早已成熟,效率和公司利润下降,生产增长迟缓,甚至长期停滞,一度被视为“夕阳产业”,但自从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这些产业的生产之后,它们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生产组织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生产质量和效益均有提高。这些产业可以说获得了新生。
由于因特网、远程登陆和移动通信网的蓬勃发展,人类社会完全处于“电子空间”之中,由卫星电视广播、全球交互网络、有线广播网络、移动电话和现行电话网络等构成电子空间超越了地理束缚,使知识财富和信息资源更快速更方便地共亨和交流。在电子空间中,人类的个体生活和群体活动将受其深刻影响。人们将通过网络的“电子论坛”参加业务办公会议,电子邮件将较大程度上代替传统邮件,在家庭计算机既能享受到优秀教师的授课,又能得到一流医学专家的会诊,还能获得娱乐、看球赛、逛商场等服务。正如Negroponte在《数字化生存》一书所描绘的“比特和原子”的新世界,将会是21世纪人类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医疗、休闲等社会生活中的现实。
信息科学技术在新科技革命中的先导和主流作用还表现在信息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相关性。如果没有电子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应用于空间技术,卫星的发射、太空器的飞行均是不可想象的。同样,新材料技术、核技术也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
3、新科技革命对国际社会的重要意义。
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它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整个生产力系统的升级换代,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推动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发生着一系列深刻变革。
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不仅表现在新科技革命引起生产要素质的飞跃,如劳动工具的自动化,劳动对象的人工合成化,人的劳动的高级化,从而引起生产力在量上的巨大扩充和高速增长,有力地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据世界银行估计,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本世纪初为5~20%,50年代为40%,20世纪末,达到60~80%。而且,还表现在
新科技革命加深了各国生产的国际化,扩大了各国经济联系的规模与范围,进一步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因为科技革命使通讯和交通运输不断现代化,从而促使企业在世界各地营业活动的时空距离大为缩小。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不仅表现在新科技革命,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兴产业的建立,而且还表现在科技革命加强了世界市场的作用,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因为科技革命推动了固定资本的投资和更新,为生产资料的销售提供了较好的市场条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了相对剩余价值,进而为固定资本的更新和扩大创造了条件: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半导体、宇航、激光等部门的建立,产生了对厂房和设备的大量需求;同时,科技革命使劳动资料日新月异,加快了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为了在竞争中占有相应的优势,不得不加快固定资本的折旧和更新。所有这些,使得发达国家固定资本投资增长速度大大提高,从而引起生产资料市场的扩大,推动了国际经济和贸易的极大发展。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其强大的威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时代,科技进步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新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机制的变化。由于科学活动和技术应用的规模不断扩大,资本主义国家被迫对生产方式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领域,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所有权和经营管理的分离,通过推行“雇员持股计划”等措施,逐步实现资本主义企业从以股东为中心到兼顾“利害相关者”(经营管理、雇员、供应商、顾客、社区和股东等等)的转移,以调整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在企业的组织和治理结构方面,为适应大规模生产制向灵活生产制的转变,把工人由“会说话的机器”逐渐转变为把工人看作是“经济人”、“社会人”、“文化人”和“决策人”,以调动其生产积极性的需要,资本主义国家推行了多层次和多形式的职工参与决策和管理制度,建设现代企业文化。在产品的分配方面,利用新科技革命带来的产品附加值高的优势,从在国内和海外获得高额利润的基础上,“把蛋糕做大”,实行高工资、高消费政策,而在产品的再分配领域则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越来越社会化,社会的组织程度大为提高。
科技革命引起国际实力对比的新的变化。历次科技革命的结果表明,科技革命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变国家间实力对比关系,促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演变。科技革命总是在一国或某一地区首先发生,并对其生产力的发展予以极大的推动,从而迅速提高其国家实力地位,改变原先的力量对比结构。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加剧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扩大了相互间的差距。一方面,科技革命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矛盾。另一方面,科技革命进一步扩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由于新技术的采用实际上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垄断,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凭着新技术极大地扩大和加速了资本积累的规模和速度,发展了大量的跨国公司,从而加深了对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剥削。垄断资本凭借新技术拉大自己与发展中国家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差距,降低自己生产的商品的国别价值,从而在与发展中国家所生产的包含高国别价值的商品交换中,获得高额的超额利润。垄断资本还凭借自己对新技术的垄断,用高价把技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以牟取高额利润。科技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导致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新科技革命更新了国家实力的内涵。长期以来,衡量国家实力的主要标志
是军事力量及对资源的占有与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相当长时间内,由于冷战,军事对政治的制约,超级大国的争霸多半集中在军备竞赛和对资源的占有与控制。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则大大缓解了资源在国家实力中的重要地位。各国的实力主要不再以武装力量和占有资源的数量为依据,而着眼于以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着眼于质量。对此,约瑟夫·奈也认为:“在确定当今的实力来源时,已不再强调那种过去时代特点的军事实力和对别国的征服了。在评估当今国际力量的过程中,科技、教育和经济增长已成为比地理、人口和自然资源更为重要的因素。”⑧实力内涵的更新,迫使世界各国完成了从生存意识到发展意识的飞跃,并纷纷调整政策,均把推进科技革命的发展确定为国家战略重点,开始由军事到经济和科技的重点转移。
高科技发展对国家主权的行使与范围提出了挑战。在当代高科技中,卫星、光纤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引起的信息革命,对各国在内政、外交、军事上的主权及其控制和实施的权力都提出了挑战。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增加了国际事务的透明度,政府的传统权力明显受到削弱,不仅某些军事和外交行动受到国际社会的约束,就连政治家们的隐私也往往被传媒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在信息公路日益穿透各国边界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也成为一个时代性的问题。
新科学技术对国家军事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军事历来是社会生活中对科学技术利用最多最快的一个领域,并且严重依赖于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二战结束以来,高技术在军事领域里的广泛运用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科技革命使武器装备的性能不断提高,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就出现了核武器、导弹、中子弹、核电脉冲弹、二元化学武器、动能武器、粒子束武器、激光武器等一系列全新的武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军事新材料、光电技术、军用航天技术、核能技术、军用生物技术、精密制导技术、自动化指挥系统技术、电子对抗技术和隐形技术等大量运用于军事,使交战双方的战略战术思想、作战规模、作战方式、作战能力、军队组织、军人素质以及后勤保障体系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有工业化国家参与的现代战争成为地地道道的科技之战。在海湾战争中,美国运用了隐形和精密制导武器,空中控制系统及联合监视目标雷达系统,还有信息合成系统,无人驾驶或遥控飞机,智能炸弹,巡航导弹等等先进武器,完全控制了整个战场的主动权,并在相当短的时间内结束战斗。这场战争向世人表明:高科技已大大扩大了现代战争的范围、深度和适时性。现代战争不仅是人力、财力、物力的较量,而且是高科技的竞争。
新科技革命正在改变国际斗争的形式和内容。由于科技因素对国家综合实力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各国的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中,科技因素的比重日益提高。具体表现为:(1)科技发展战略是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内容。(2)科技因素本身作为国家对外行为的一种基本手段,为国家的政治目的而服务。(3)科技战已成为当前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这场全球范围内的科技竞争,不仅通过各国的科技发展战略进行,而且通过科技情报保密、科技产品出口管制和科技间谍等方式进行。由此呈现出当今国际科技联系的日益复杂的局面。
正因为新科技革命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90年代以来,为了能在21世纪的角逐中占据有利的地位,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大国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本国发展科学技术的政策和报告,相继调整科技战略和政策,这主要包括:加强政府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领导、调整研究与开发投入结构、促进民用技术发展、
推动科技面向经济、加速科研成果商品化等,从而使科技竞争白热化。 注:
①《十五大报告》,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3页。
②《光明日报》2000年1月4日。
③《光明日报》1999年10月26日。
④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分组讨论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0年9月8日。
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发展展望》,1997年第10期,英文版,第147、175页。
⑥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分组讨论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0年9月8日。
⑦《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1页。
⑻(美国)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第23页。
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基本特征与认识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基本趋势和特征,对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这一国际环境既是历史的发展机遇,又是现实的严峻挑战。
一、多极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
1、两极的终结有利于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世界格局是指主要国家与国家集团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结构及其表现形态。世界格局是有关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最根本的特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框架,也是对世界形势具有决定影响的国际关系。正确观察和分析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和大国关系的战略调整是21世纪初我们准确把握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确立新世纪对外战略的重要前提。
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多极的世界。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完全证实了邓小平同志关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英明预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则进一步指出:“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①
从冷战结束以来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情况来看,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多极化的发展。
第一,趋于缓和的国际形势,为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冷战时期,僵硬的两极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全面对峙不仅抑制了新生政治力量的生长,而且消耗了主要政治力量的实力。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这既有利于现存的政治力量得以充分显示,又有利于新生政治力量的崛起,形成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的良好环境。因为,冷战的终结解除了约束政治力量成长的集团政治框架,扫清了政治力量壮大的障碍。各主要政治力量在新旧格局的转换中,以强化经济科技实力为主要途径,以谋求在未来国际战略新格局中的有利地位为基本目标,集中主要精力于内政外交战略的调整与谋划,使世界舞台呈现出各种政治力量此消彼长的活跃局面。
第二,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为世界多极化奠定了基础。从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苏联的解体、格局的演变、经济和科技地位的提升等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经济与政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战后初期,美苏经济实力无与伦比,这是构成两极政治格局的客观经济基础。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和多元化步伐加快,WTO、IMF等全球性国际经济组织和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俄白哈吉四国关税同盟、十国大东盟等地区一体化组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尽管经济全球化是以国别经济的开放和参与为基础的,但是,其最大特点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公司,而非国家,生产要素的流动超越了国界的限制,并在国际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公司的利益并不总是与一个国家的战略利益一致。这样,国家对国际经济事务的控制力相对减弱。尽管美国作为世界经济超强国家具有控制和影响世界经济的巨大能力,但是,它要建立经济霸权会遇到更多的制约和阻力。经济全球化使封锁、控制等传统手段逐渐失去效力,促使它们在对别国实施经济制裁的时候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而经济的区域化的本质在于经济权力的板块化,那些在经济上已经形成了巨大力量的区域经济集团必然会在政治上发挥更大的国际作用,这是国际关系史的一个重要的客观规律。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在实践上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温床。
第三,国际关系中自主性和全球治理要求的不断增多有利于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在冷战时期,由于国际力量对比巨大差异和以意识形态划界,不少国家往往以牺牲自己的国家利益迎合集团政治的需要。而冷战的结束,明显淡化了国际关系的意识形态色彩,经济科技已成为主导国际关系的最重要因素,各个国家以更加务实灵活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已成为外交战略的基本法则,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诚然,我们并不接受一些西方学者为我们描绘的“没有主权,只有治理”的全新的政治画卷,但随着全球化不断发展和全球性问题的日益增多,全球治理的因素客观上在不断增多,国际组织的地位相应得到加强,一国或少数国家驾驭国际能力明显下降。虽然国际组织仍以国家主体的参与和合作为基础,但其功能和发挥作用的形式超越了国家个体。尽管美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份量很重,影响很大,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主导潮流,但是,也应该看到,美国一国要完全控制国际组织是困难的。如联合国,它的权威已得到各成员国的认可。又如世界贸易组织关于争端和违规的裁决是对美国单边行动和规定的一个有效制约,包括美国在内所有成员国必须遵守。所有这一切无疑对多极化具有正向作用。
2、当今世界主要力量对比显现出一超多强的态势。
冷战结束之后,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从1991年以来,美国抓住了加快发展信息技术这一关键,使其经济保持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长期增长。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达9万亿美元,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30%。美国的金融市场吸纳了世界上2/3的投资,美元仍然是全球第一硬通货。而且,美国140多万陆海空三军部队拥有世界上数额最高的军费和总体上最高的技术水平,2001年美国的军费达3100亿美元。美国在当今世界高科技的七大领域(航空航天、生物遗传工程、人工智能、微电子通讯、新型材料、电脑芯片和核技术)都具有相当的优势,并使国际社会对其具有一定程度的依赖。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世界上仍然存在着多个对地区或世界事务具有重要影响的实力中心。它们是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
欧盟现有15个成员国,涵盖人口3.7亿,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例高于美国。1999年1月1日,在欧盟15国中,11国如期成立欧洲中央银行,实行统一的货币——欧元。近年来欧盟不仅积极实施东扩计划,“南下”中东、北非,“重返”亚洲和“远征”拉美,而且在尼斯首脑会议上一致同意批准欧盟实施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的计划。1999年12月11日,欧盟赫尔辛基首脑会议取得了两项“突破性进展”,接纳新成员,实现欧盟东扩在即。欧元的成功启动对提高欧盟在全球的战略地位和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冷战结束以来,日本陷入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但日本仍然是第二经济大国。由于与美国结盟,在重新加强的美日安保条约中成为美国地区战略的胁从和帮手,从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日本一极地位的形成。然而,日本谋求大国地位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近些年来,日本政府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寻求经济复苏的同时,积极开展“大国”外交,大幅度增加军费开支,逐步突破“和平宪法”,调整防卫政策,与美国签订新的防卫指针,加强与印度的战略合作。所有这一切充分表明日本已成为一个潜在的政治和军事大国。
诚然,欧盟国家和日本与美国,由于在价值观、社会制度的一致性,在世界战略格局的利益关系上,它们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多于矛盾和斗争,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美国可以借助的力量,因此,可以成为美国“一超”战略的支持者,但是,它们与美国之间的利益和战略矛盾也不少,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力量也要显示自己的
独立性,从而成为美国的制约力量。
美国搞单极世界的最大障碍之一是俄罗斯。前些年俄罗斯经济全面滑坡,国力江河日下,但是俄罗斯大国意识强烈,绝不甘心于长期屈居人下,充当世界二流国家。经过十年多时间的动荡和混乱,俄政局正趋于稳定,从新总统普京一年来的执政能力和行政方针可以看出,俄罗斯正处于力量逐渐的恢复之中,特别是俄罗斯经济出现大幅回升的势头。1999年俄经济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下走出,当年增长3.2%。2000年俄罗斯GDP增长率为7.5%。另外特别重要的一点是,俄罗斯拥有可与美国分庭抗礼的巨大军事力量。面对前些年北约的咄咄逼人的东扩之势,俄罗斯修改了军事战略学说,将美定为“头号敌人”,一旦危险出现,有权使用所有手段,包括用核武器来打败侵略者。面对美国的NMD和TMD的建设,俄罗斯明确提出要增加国防预算,加强战略核力量的战备训练,研制并部署新型导弹。而且,俄罗斯明确划出底线,不容美染指其腹地。加上俄罗斯资源丰富,科技文化水平较高,发展潜力巨大,我们有理由认为,俄罗斯将成为多极世界中与美国分庭抗礼的一极。
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6万亿元人民币,按现行汇率折算突破1万亿美元,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稳定提升,“中国因素”在国际事务中日益突出。在我驻南使馆被炸后,美国总统不得不多次向我道歉,并同意对人员伤亡和馆舍损失进行赔偿。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正不断充实新的内涵,俄对我倚重增加,发展对华关系已成为俄各派政治势力的共识。在解决科索沃问题上,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施罗德,欧盟特使、芬兰总统阿赫蒂萨里相继访华,听取我国意见,寻求我支持。日本发展对华关系也出现新的势头。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中国发起召开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取得了积极成果。这些都表明,各大国对我借重的一面在上升,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中国已成为不可绕开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国际地位继续提高,战略回旋余地进一步扩大。
3、多极化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愿望和追求。
海湾战争胜利以后,美国一时趾高气扬,认为自己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能够大规模出兵打仗的超级大国。1991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第一次提出建立“美国领导下的世界新秩序”的主张。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更是喜不自禁,认为在世界范围内已不再有势均力敌的对手,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当然的“世界领袖”。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后,美国经济连续8年持续增长,经济结构有了大幅度的调整,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技术革命飞速发展,并重新赢得了对日本、欧盟经济的明显竞争优势,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对此,美国认为它已成为“全能冠军”。基于这一状况和认识,1997年2月4日,克林顿在《国情咨文》中宣称,摆在全体美国人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制定有远见的政策”,“确保21世纪美国经济竞争力最强,军事实力世界第一”,保持“世界领导地位”,从而使21世纪成为“美国世纪”。1998年12月,克林顿又推出《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声称美国的目标是“领导整个世界”,决不允许出现向它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正是在这样一种战略思想指导下,美国毫不掩饰地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亚洲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与日本签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在欧洲无视俄罗斯的利益,领导北约东扩,将前华约成员国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吸收进北约组织。同时美国还在世界各地推广美国式的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对敢于傲视美国权威的国家进行文化绞杀、经济制裁甚至武力打击。1998年10月,美国发动“沙漠之狐”行动,未经联合国授权,擅自对伊拉克实施空中打击。1999年3月25日,美国再一次不经过联合
国授权,组织北约军队对南联盟这样一个主权国家进行了狂轰滥炸。2001年布什上台后,不惜退出美苏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坚持要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一系列战略调整和对外行为充分说明美国要阻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进程。
然而,美国企图一家独霸,建立单极格局的行为也遭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抵制和反对,主张多极化的声音不断增强。法国总统希拉克在法兰西学院院士会议上讲,美国企图让人们承认它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建筑师,这不会为国际社会所接受,美国式的“单极世界”或“以美国为轴心的世界”是不会实现的。法国公开要求美国在欧美关系上多起伙伴作用,少起领导作用。德国前总理科尔也直言告诫美国:不要做指挥欧洲的上级领导。日本也不赞成美国统治下的单极世界,而主张建立一个以西方价值观为基础、美日欧起主导作用的三极秩序。俄罗斯更不主张美国独霸世界。90年代中期后,叶利钦一直主张建立多极世界。普京接任俄罗斯总统位置后,立即召集联邦安全会议扩大会议,继续执行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对外政策,主张建立多极世界。②1999年10月26日,江泽民总书记在接受法国《费加罗报》采访时指出:“多极化的进程可能会有曲折,但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任何旨在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都不符合历史进步的潮流。”③此外,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对美国称王称霸的做法也进行了一系列抵制。
1999年国际关系出现了一系列的强权政治、破坏战略平衡、削弱联合国作用的消极现象,但这些消极现象并不表明世界格局会发生根本性的逆转。因为,一方面,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单极体系的努力,促使其他的大国作出更大的努力来实现多极化,如联合国通过了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提交的《关于维护和遵守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决议;中俄、中法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重申建立多极世界格局的主张;欧盟决心建立自己的独立防务力量并加快了扩大的步伐;东盟和拉美也加快了本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之间也频频接触。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在行动上把世界当作单极世界,在一个又一个问题上,往往只有一个或几个大国同美国在一起。面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虽然美国经常指责一些国家是胡作非为的国家,但在别的国家看来,美国正在成为一个胡作非为的超级大国。正如塞缪尔·亨廷顿在1999年发表的《孤独的超级大国》一文所说的那样,美国在世界上越来越孤立。
二、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经济全球化概念的提出起源于经合组织(ECD)前首席经济学家S·奥斯特雷,主要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随着对全球化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正在从不同的视角给出全球化的定义。有的将经济全球化定义为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的增强;有的将经济全球化定义为国际贸易的空间发展;有的将经济全球化定义为生产的国际化;有的将经济全球化定义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际化。应当说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内容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我们认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既指各国在经济国际化的基础上已达到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这一客观现状,又指世界各国在资源的开发、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国际生产的分工、协作等方面进一步走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或更久以前,但是作为一大趋势则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往来和相互投资获得巨大发展,各种国际经济机制开始形成,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
济增长的发动机,大批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经济体系,各国经济互相渗透、互相依存,并日益趋于一体,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个历史性趋势已经非常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政治出现历史性变革,经济全球化呈加速发展之势。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那样,“现代科技的进步,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产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特别是近十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④
第一,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贸易自由化基本上成为现实。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1979~1988和1989~1998两个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都是3.4%,而世界贸易额在相同时期却为4.3%和6.5%。⑤国际贸易增长率明显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报告,1994年世界商品贸易出口额达40900亿美元,1999年世界商品贸易出口额达561000亿美元。特别值得指出的是,90年代以来,除世界商品市场外,世界服务市场,包括金融、保险、科技、运输、信息、通讯、人才、劳动力等市场也在迅速扩大,1999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达13400亿美元。
与国际贸易的总体发展势头相适应,80年代初以来,各大区域内部贸易高速发展。目前,各大地区之间的内部贸易已占世界贸易的75%,仅仅是西欧、北美和亚太地区的地区内部商品贸易就占世界贸易的50%。据联合国有关统计资料,从80年代至90年代,欧共体区域内出口占其总出口额的比重由55.8%上升到62%左右;北美区域内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6.7%上升到33%以上;东亚内部贸易比重从1980年的33%上升到2000年的70%。
1948年关贸总协定建立后,贸易自由化成为该组织历次谈判的主题,到20世纪80年代达到了高峰。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成功是自由贸易体制的一大进步,国际社会不仅确定了商品贸易高度自由化的目标,而且把商品贸易自由化的准则推广到了服务贸易,使多个与贸易相关的问题纳入贸易自由化体系之中。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则进一步把全球贸易带入了一个更加法制化、秩序化新阶段。目前,参加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已经达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另有20几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申请之中。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
第二,生产活动全球化。随着世界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国际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比较利益的驱使,使得国际分工无论从内容、形成机制和形式与以往相比,都有重大变化,并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各国的生产活动越来越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1)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即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5)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三,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越来越频繁,资本流动已经全球化。1938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额总共不过400亿美元左右,其中2/3输往殖民地、
半殖民地。到了80年代末,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额超过3万亿美元。从目前来看,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仍占世界总投资的3/4,但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吸收发达国家的投资越来越多。1993年发展中国家吸收跨国投资的总额为730亿美元,1994年为840亿美元,1995年达到了900亿美元。在战前的资本输出中,间接资本投资占很大比重。目前,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已超过2万亿美元。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的同时,以债券、证券形式出现的间接投资规模也急剧增长,其数额在国际资本流动总额中由70年代末的25%上升为目前的75%。资本输出额的大幅度增长,表明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在不断地加深。上述变化不仅使各国的生产资本全球化,而且还使借贷资本加速走向全球化。全球性投资具有新的特点: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国际信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
第四,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金融国际化是一个客观现实。80年代以来,在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各国普遍取消或放松金融管制,金融领域的产品创新和形式创新日益增多,各国不仅打破其国内金融领域各部门间的限制壁垒,使各专业金融领域相互开放,而且,扩大了国内金融市场对外同行或其他外国投资者的开放度,允许外国金融或非金融机构更多参与和介入国内的金融活动。不仅金融交易量越来越大,而且金融产品不断创新。近年来,金融服务公司已有能力可对证券、外汇、商品期货以及其他金融工具进行不间断地交易,全世界外汇日交易额已达到15000亿美元,人们只需坐在办公室甚至家里敲几下电脑键,就可以将成百上千亿美元在地球上搬来搬去。随着国际资本流量的迅速扩大,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推进,全球化的金融动荡和金融风险已被广泛认识。国际金融危机一再表现出来的事实清楚地表明,如果一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金融体系不健全,储备货币发生困难,很容易被外国投机者所冲击,所造成的金融危机也往往很快影响其他国家。亚洲金融危机集中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阶段所面临的各种矛盾。
第五,全球化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迅猛发展。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它们的活动涉及世界经济生活的一切领域。它们奉行全球化的经营战略,跨越国界制造、购置和销售产品,并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生产车间和销售市场。它们的活动把经济领域的一体化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据统计,70年代末,跨国公司只有1万多家,拥有子公司4万多家。进入80年代以来,除了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有了大发展之外,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大公司,主要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印度、巴西等国的大公司,也开始跨越国界,进行跨国经营,跻身于跨国公司的行列。1996年,跨国公司达到44508家,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分公司或子公司达到276659家。分别是70年代末的4倍和7倍。目前,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60%、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和对外直接投资的近90%。近些年来,面对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入调整和21世纪的到来,跨国公司纷纷通过跨国兼并、收购、协定等各种方式,实行强强联合,结合超大型的跨国集团,从而使世界经济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全新阶段,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经
济的基本结构与运行机制,从而影响和改变着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和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进程来看,世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积极作用是不能否定的。第一,在全球化条件下,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这样,作为全球经济组成部分的各个国家,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有的优势。而各国优势可在全球经济密切交往中实现互补。这就有可能促进各国和全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第二,在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市场成为一个不断扩大的统一的整体,各国都面向这个统一的全球大市场,这就使各国企业有可能充分发挥本身优势,根据世界市场需求,实行规模经营,同时参与世界市场竞争。而这一切都会促使各企业经营的改进,生产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从而促进生产的更大的发展。第三,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社会性极高,许多重大的高科技项目,一国不能独立承担,必须有多国参加,实行国际合作。经济全球化使科技活动趋于全球化,科技研究和开发的国际合作大大加强,科技成果在全球的传播加快,这无疑将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四,经济全球化,为各个国家提供了发展经济的历史上少有的机遇。特别是当今世界为数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落后,在全球化条件下,它们有可能通过对外开放,加强与他国合作,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和借鉴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从而有可能充分实现其“后发优势”,大大加快其经济发展速度,更快地改变落后面貌,实现现代化。第五,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如环境、资源、人口等等,通过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有可能得到解决,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有可能得到保证。
世界经济虽然已成为一个全球性整体,但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整体。全球化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也只能是在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实现的。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起主导作用的全球化。其主要表现是:经济全球化借以发展的信息技术基础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掌握了全球经济网络;世界金融中心集中在发达国家,全球经济活动使用的货币是美元等发达国家的货币;发达国家是全球经济自由化的主要推动者;制定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在当前世界2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有172家分属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等五国所有。在世界近3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占70%以上;在世界6400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发达国家占90%以上。正因为如此,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仍然在不断扩大。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四十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入是30∶1,而现在已上升到74∶1。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有45个最不发达国家,而二十年前仅有20多个。应该承认,相当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落后有其自身和历史的原因,但不能不看到,全球化进一步扩大了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的权力,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引发了全球性的不对称的人才大流动,进一步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人才短缺,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和挑战。不仅如此,在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全球化条件下,许多令人不安的问题和危机也“全球化”了。一国的经济波动和震荡立即会波及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特别是如果像某些西方大国要求的那样,过快地实行贸易、金融自由化,而那些欠发达国家不仅不能加快工业化进程,某些工业部门的发展还可能受到极大的阻碍;它们不仅不能吸收更多资金,反而有发生严重金融危机的危险;它们不仅不能依靠自己的资源取得更多的收入,反而会受到更严重的掠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印尼等国所遭受的结果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此外,在资
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全球化中,即使是在严重地摆在全人类面前的全球共同性问题上,虽要求采取一致步骤,加以解决。但对这些问题,西方国家或者是口头上关心,而实际行动不多;或者是互相推诿、指责;或者借口这些全球性问题,干涉他国内政。对此,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也为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的地位和处境是很不相同的。在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的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却仍饱受贫穷落后之苦。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更令人担忧的是,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这不仅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也给一些国家的社会稳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带来威胁。”⑥
对中国来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般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必将加剧,出口持续增长的空间缩小,就业问题趋于严峻,开放战略处于两难选择。因为,扩大利用外资的重点转到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国内市场全面向外商开放势必增大一般劳动力就业的困难,就业机会的增加更多地集中在教育水平较高的年轻一代;如果继续偏重就业目标,那么国家整体的产业结构将长期落后,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在快速融入全球化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必须加快,结构性失业的矛盾将更加尖锐,收入不稳定性问题将十分突出。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既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国际市场,弥补了资本的不足,提高了技术水平乃至国内生产总值,也大大加剧了贫富差距的程度。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由于需要对开放的激励而更向效率方向倾斜。以就业增长为优先的外资政策也产生着生态环境破坏的后果。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宏观调控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在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中,对一个远未形成有效的金融规避体系的国家来说,其金融风险是可想而知的。
3、趋利避害是对经济全球化应有的态度。
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幽灵”,也是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设下的“陷阱”,发展中国家应该集结在反全球化的旗帜下。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世界市场的财富流动、积聚和重新分配所造成的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几百年来,世界经济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已走过了三个发展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高科技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世界经济的市场化、知识化、自由化和网络化趋势已越来越明显。而冷战的结束、两极格局的终结和计划经济体系的崩溃使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同程度地转向以市场化、自由化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开放政策,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具有它的客观性,我们必须正视它,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设下的“陷阱”。而且,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和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进程来看,世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积极作用是不能否定的。理论上说,全球化可以使各国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很好地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国内经济的迅速增长。而且,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利用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国际资本和先进管理经验,全球化不仅有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而且有利于发挥发展中国家的“后发效应”。因而,国家利益要求每一个国家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而不应对它持观望的态度。应站在全球化的立场上,去接纳、扬弃反全球化运动的合理内核,而不是集结在反全球化的旗帜下。
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等于“完全的经济自由化”,每一个国家应该放弃国家干预,欢迎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这同样是一种误解。可以这么说,没有战后全球性的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可能出现目前这样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但经济全球化不等于完全的经济自由化,不等于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不等于完全排除国家的干预,不等于无国界。这样的经济,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并不存在。欧盟成员国之间虽然实现了商品、资本和人员等的自由流动,但欧盟成员国和非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依然存在。应当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发展过程,我们目前面临的经济全球化带有很大的完善性。2000年1月底举行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把“负责任的全球化”作为主题,不是偶然的。会上占上风的观点是:全球化不能等同于完全自由化,它必须在良好的管理体系下运行,否则便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它带来的好处,同时尽量缩小它必然具有的不良后果。
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人类正在达到“同枯荣、共兴衰”的时代。这种观点在一定意义上是正确的,但也包含着问题。因为,由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当今时代,当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发生危机时,另一些国家和地区要想完全不受影响和冲击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亚洲金融危机的幽灵一度也曾游荡到了美国的家门口。从这个意义上说,发达国家不能隔岸观火,而要采取负责任的态度。但是,美国是这次亚洲金融危机最大的受益者,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不到一年,亚洲地区有7000亿美元流入美国。美国乘机大量廉价收购有关国家(包括日本)的银行、证券公司、企业和房地产。去年亚洲经济出现复苏迹象前,美国媒体即透露,美国的一些大财团正在研究如何“谷底摸鱼”。这哪里有一点“同枯荣、共兴衰”的味道!至于南北经济差距和世界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则清楚地表明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双重影响,我们必须在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共赢”、“共存”思想的指导下,紧紧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更大更稳定的市场,更广泛的资本、技术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来源,更激烈竞争对国内市场发育和企业成长的促进这样一个历史性机遇,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做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趋势中,要实现逐步放弃对贸易投资的干预与加强运用各种政策手段的有效结合;要实现对国内产业竞争力的培育与贸易自由化过程和投资领域开放的有效结合;要实现国内各种经济政策与外资政策的有效结合;要实现国内政策与出口结构政策的有效结合;要实现开放市场与开拓市场战略的有效结合。在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和改革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同时,制定自主发展的经济战略,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和经济秩序。具体地说,要鼓励企业竞争、增强企业竞争力;要支持重要产业发展;要通过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增强“软国力”;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经济的法律基础,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要加强本国的金融管理,规范国内经济主体,降低国际商业和金融活动带来的风险;要建立战略储备制度,实现关键部门和领域的“自立政策”,减少对外国“不必要的依赖”;要通过情报分析、建立信息库、确定符合经济安全要求的经济状况标准和参数等,建立对经济不安全因素的预警体系,以防一些突发因素而影响国家经济安全;要学会和利用国际条约和重要国际经贸及金融组织的有关规则来仲裁国际经济纠纷。
三、科技革命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1、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世界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型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高科技领域,相继出现了一系列革命性的飞跃。邓小平指出:“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⑦从目前来看,信息科技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和纳米科学技术已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
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等。其中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是整个信息技术的基础,而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则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从目前来看,信息技术正朝着高速度和微型化的方向发展。为实现高速度,现在各种新的计算机不断研制出来,如分子计算机已经进入到最后的攻关阶段,生物计算机研究也已开始,量子计算机已经从理论上进入了实验研究的阶段。因特网正在加速发展,美国正在建设第二代因特网,速度将比现在快1000倍,从而彻底实现声音、图象的实时传递。而微型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后PC时代的来临。
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是DNA的体外重组技术,它包括由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组成的传统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其核心是基因工程。2000年6月26日,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和美国塞莱拉公司联合宣布,人类基因组草图(即工作框架图)已经绘制成功。2001年2月12日又进一步公告了最新研究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类基因组工作图的公布,标志着生命科学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必将在诸多科技领域内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纳米技术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纳米科技是指在0.1~100纳米范围内,通过操纵原子、分子或原子团和分子团使其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物质,制造出具有新功能器件的科学技术。由于纳米正好处于原子、分子为代表的微观世界和以人类活动空间为代表的宏观世界的中间地带,因此纳米世界现已成为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以及信息科学发展的新领地。当前,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主要是探索对由数量不多的电子、原子或分子组成的体系中新规律的认识和如何操纵或组合它们,以及在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医学和健康、航天和航空、环境和能源、生物技术和材料等方面的新用途。在纳米科技发展中,纳米材料是它的先导。科学家们认为,如果用纳米颗粒的粉体做成火箭的固体燃料将会有更大的推力。如果用纳米金属颗粒粉体做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过程,大大提高化工合成的产出率。如果用金属纳米颗粒材料制成块状金属,它会变得十分结实,强度比普通金属高十几倍,同时,又可以像橡胶一样富有弹性。有人大胆地预言,使用纳米技术,到2020年航天器的发射成本可以从目前的每磅10000美元降低到200美元,一架波音747飞机的重量将为目前同型号飞机的1/150。如果用碳纳米管做绳索,则是唯一可以从月球挂到地球表面,而不被自身重量所拉断的绳索;如果用它做成地球——月球乘人的电梯,人们到月球定居就很容易了。正因为如此,钱学森说,纳米科技将是一次革命,将是21世纪的又一次产业革命。现在,“纳米热”遍及全球,一些国家纷纷制定相关战略或者计划,并投入巨资抢占纳米技术战略高地。
2、新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现代科学技术既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历史继承,又是在新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的新发展。当今世界正在蓬勃发展的新科技革命具备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传统科学技术的新内涵和新特点。
第一,科技发展的速度十分迅速。这不仅表现在知识和信息的急剧扩展,科学技术知识更新换代日益加快,而且还表现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愈来愈短,各类产品的科技含量愈来愈高,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据统计,近30年来,人类新增的知识和所取得的科学新发现与技术新发明的数量,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据预测,到2010年,许多知识领域将出现爆炸性的突破和扩展;到这个世纪的中叶,人们今天掌握和运用的知识,只占那时知识总量的1%。有关研究表明,理工科大学生和工程师的知识半衰期平均已缩短到4~5年。90年代工程师所掌握的知识,90%以上是与最近10年来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密切相关的。在新科技革命中,由于科研体制的变化,许多科研机构加强了与企业的联系,甚至直接办企业,企业则纷纷设立科研机构,使科研—生产密切结合。因此,这次科技革命不同于自锁在“象牙塔”中的传统科学,高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产业化,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工厂的转化过程大大加快。
第二,科学技术的发展走向综合化、系统化、整体化。从古代到19世纪初,科学、技术与生产三者关系循着“生产—技术—科学”的模式发展的状况。19世纪的电磁学革命则开创了科学技术走在生产实践前面的新局面,直接引发了19世纪下半叶的电力科学技术革命和近代以来生产力发展的第二个新高潮,开始了科学技术与生产相互关系的新形式:“科学—技术—生产”。20世纪以来,在各学科交叉、综合和系统化、整体化发展趋势的推动下,涌现了一系列边缘学科、横断学科、综合学科和交叉学科。20世纪中叶以来,在各门科学技术领域中发生的最深刻变化,就是各学科、各专业、各类知识之间的交叉、综合日益频繁,不仅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趋势形成了科学技术一体化的飞跃,而且,科学技术社会化和社会科学技术化的发展,使得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也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相互渗透、融合,向系统化、整体化的方向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往往通过突破和融合这两种基本的形式相辅相成地予以实现。
第三,信息科学技术是新科技革命的先导和主流。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信息活动的强度和范围急剧增大,社会的信息量迅速膨胀,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基础的电子技术,迄今已经历了电子管、晶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5个发展阶段。而从集成电路起,便是电子技术的微电子技术阶段。微电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通信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形成了新的产业——微电子产业。它是当今世界竞争最激烈、发展最迅速的领域。微电子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是计算机。自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问世以来,计算机已经历了五代。而第五代是智能计算机,它的智能水平已到了空前的水平。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2001年6月29日宣布,它已研制出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每秒运算速度达12.3万亿次。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关技术的支持下,通信技术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并已经成为当代发展最快、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数据通信和移动通信等各个领域都有巨大的发展。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热潮是信息化时代到来的鲜明标志。1993年美国政府制定并公布了“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计划后,很快引起全球范围的巨大反响,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纷纷仿效,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90年代以来,计算
机技术正在向微型化、巨大型化、智能化和多媒技术四个方面迅速发展,信息产业成为发达国家的一个支柱产业。据统计,1995年全世界信息产业的销售额高达8000亿美元。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的年增长率比传统产业高2~4倍。美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投资已占总投资的30~40%,信息产业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达15%,超过了美国最大产业部门——汽车工业。在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已迅速发展和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并出现了以信息产业为龙头,以其他高科技产业为骨干的一场产业结构的重组和升级。
信息科学技术无论在生产、科研,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都是最广泛的。自60年代将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引入生产领域后,自动化技术与制造业新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30多年来,自动化技术之所以能够从60~70年代处于以数控机厂、加工中心和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阶段,70~80年代的以柔性制造单元加自动或半自动物流输送组合而成的柔性制造系统为特色的阶段,80~90年代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阶段,过渡到90年代的以设计智能化、单元加工过程智能化和系统整体管理智能化为特征的智能集成制造系统阶段,其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在于信息科技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还广泛应用于传统产业的革新和改革,取得了重大效果。诸多传统产业,如钢铁、化工、机械、食品、纺织以及汽车、家用电器等等,在发达国家,国内市场早已饱和,技术早已成熟,效率和公司利润下降,生产增长迟缓,甚至长期停滞,一度被视为“夕阳产业”,但自从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这些产业的生产之后,它们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生产组织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生产质量和效益均有提高。这些产业可以说获得了新生。
由于因特网、远程登陆和移动通信网的蓬勃发展,人类社会完全处于“电子空间”之中,由卫星电视广播、全球交互网络、有线广播网络、移动电话和现行电话网络等构成电子空间超越了地理束缚,使知识财富和信息资源更快速更方便地共亨和交流。在电子空间中,人类的个体生活和群体活动将受其深刻影响。人们将通过网络的“电子论坛”参加业务办公会议,电子邮件将较大程度上代替传统邮件,在家庭计算机既能享受到优秀教师的授课,又能得到一流医学专家的会诊,还能获得娱乐、看球赛、逛商场等服务。正如Negroponte在《数字化生存》一书所描绘的“比特和原子”的新世界,将会是21世纪人类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医疗、休闲等社会生活中的现实。
信息科学技术在新科技革命中的先导和主流作用还表现在信息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相关性。如果没有电子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应用于空间技术,卫星的发射、太空器的飞行均是不可想象的。同样,新材料技术、核技术也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
3、新科技革命对国际社会的重要意义。
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它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整个生产力系统的升级换代,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推动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发生着一系列深刻变革。
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不仅表现在新科技革命引起生产要素质的飞跃,如劳动工具的自动化,劳动对象的人工合成化,人的劳动的高级化,从而引起生产力在量上的巨大扩充和高速增长,有力地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据世界银行估计,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本世纪初为5~20%,50年代为40%,20世纪末,达到60~80%。而且,还表现在
新科技革命加深了各国生产的国际化,扩大了各国经济联系的规模与范围,进一步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因为科技革命使通讯和交通运输不断现代化,从而促使企业在世界各地营业活动的时空距离大为缩小。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不仅表现在新科技革命,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兴产业的建立,而且还表现在科技革命加强了世界市场的作用,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因为科技革命推动了固定资本的投资和更新,为生产资料的销售提供了较好的市场条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了相对剩余价值,进而为固定资本的更新和扩大创造了条件: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半导体、宇航、激光等部门的建立,产生了对厂房和设备的大量需求;同时,科技革命使劳动资料日新月异,加快了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为了在竞争中占有相应的优势,不得不加快固定资本的折旧和更新。所有这些,使得发达国家固定资本投资增长速度大大提高,从而引起生产资料市场的扩大,推动了国际经济和贸易的极大发展。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其强大的威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时代,科技进步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新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机制的变化。由于科学活动和技术应用的规模不断扩大,资本主义国家被迫对生产方式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领域,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所有权和经营管理的分离,通过推行“雇员持股计划”等措施,逐步实现资本主义企业从以股东为中心到兼顾“利害相关者”(经营管理、雇员、供应商、顾客、社区和股东等等)的转移,以调整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在企业的组织和治理结构方面,为适应大规模生产制向灵活生产制的转变,把工人由“会说话的机器”逐渐转变为把工人看作是“经济人”、“社会人”、“文化人”和“决策人”,以调动其生产积极性的需要,资本主义国家推行了多层次和多形式的职工参与决策和管理制度,建设现代企业文化。在产品的分配方面,利用新科技革命带来的产品附加值高的优势,从在国内和海外获得高额利润的基础上,“把蛋糕做大”,实行高工资、高消费政策,而在产品的再分配领域则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越来越社会化,社会的组织程度大为提高。
科技革命引起国际实力对比的新的变化。历次科技革命的结果表明,科技革命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变国家间实力对比关系,促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演变。科技革命总是在一国或某一地区首先发生,并对其生产力的发展予以极大的推动,从而迅速提高其国家实力地位,改变原先的力量对比结构。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加剧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扩大了相互间的差距。一方面,科技革命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矛盾。另一方面,科技革命进一步扩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由于新技术的采用实际上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垄断,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凭着新技术极大地扩大和加速了资本积累的规模和速度,发展了大量的跨国公司,从而加深了对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剥削。垄断资本凭借新技术拉大自己与发展中国家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差距,降低自己生产的商品的国别价值,从而在与发展中国家所生产的包含高国别价值的商品交换中,获得高额的超额利润。垄断资本还凭借自己对新技术的垄断,用高价把技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以牟取高额利润。科技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导致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新科技革命更新了国家实力的内涵。长期以来,衡量国家实力的主要标志
是军事力量及对资源的占有与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相当长时间内,由于冷战,军事对政治的制约,超级大国的争霸多半集中在军备竞赛和对资源的占有与控制。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则大大缓解了资源在国家实力中的重要地位。各国的实力主要不再以武装力量和占有资源的数量为依据,而着眼于以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着眼于质量。对此,约瑟夫·奈也认为:“在确定当今的实力来源时,已不再强调那种过去时代特点的军事实力和对别国的征服了。在评估当今国际力量的过程中,科技、教育和经济增长已成为比地理、人口和自然资源更为重要的因素。”⑧实力内涵的更新,迫使世界各国完成了从生存意识到发展意识的飞跃,并纷纷调整政策,均把推进科技革命的发展确定为国家战略重点,开始由军事到经济和科技的重点转移。
高科技发展对国家主权的行使与范围提出了挑战。在当代高科技中,卫星、光纤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引起的信息革命,对各国在内政、外交、军事上的主权及其控制和实施的权力都提出了挑战。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增加了国际事务的透明度,政府的传统权力明显受到削弱,不仅某些军事和外交行动受到国际社会的约束,就连政治家们的隐私也往往被传媒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在信息公路日益穿透各国边界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也成为一个时代性的问题。
新科学技术对国家军事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军事历来是社会生活中对科学技术利用最多最快的一个领域,并且严重依赖于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二战结束以来,高技术在军事领域里的广泛运用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科技革命使武器装备的性能不断提高,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就出现了核武器、导弹、中子弹、核电脉冲弹、二元化学武器、动能武器、粒子束武器、激光武器等一系列全新的武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军事新材料、光电技术、军用航天技术、核能技术、军用生物技术、精密制导技术、自动化指挥系统技术、电子对抗技术和隐形技术等大量运用于军事,使交战双方的战略战术思想、作战规模、作战方式、作战能力、军队组织、军人素质以及后勤保障体系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有工业化国家参与的现代战争成为地地道道的科技之战。在海湾战争中,美国运用了隐形和精密制导武器,空中控制系统及联合监视目标雷达系统,还有信息合成系统,无人驾驶或遥控飞机,智能炸弹,巡航导弹等等先进武器,完全控制了整个战场的主动权,并在相当短的时间内结束战斗。这场战争向世人表明:高科技已大大扩大了现代战争的范围、深度和适时性。现代战争不仅是人力、财力、物力的较量,而且是高科技的竞争。
新科技革命正在改变国际斗争的形式和内容。由于科技因素对国家综合实力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各国的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中,科技因素的比重日益提高。具体表现为:(1)科技发展战略是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内容。(2)科技因素本身作为国家对外行为的一种基本手段,为国家的政治目的而服务。(3)科技战已成为当前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这场全球范围内的科技竞争,不仅通过各国的科技发展战略进行,而且通过科技情报保密、科技产品出口管制和科技间谍等方式进行。由此呈现出当今国际科技联系的日益复杂的局面。
正因为新科技革命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90年代以来,为了能在21世纪的角逐中占据有利的地位,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大国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本国发展科学技术的政策和报告,相继调整科技战略和政策,这主要包括:加强政府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领导、调整研究与开发投入结构、促进民用技术发展、
推动科技面向经济、加速科研成果商品化等,从而使科技竞争白热化。 注:
①《十五大报告》,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3页。
②《光明日报》2000年1月4日。
③《光明日报》1999年10月26日。
④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分组讨论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0年9月8日。
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发展展望》,1997年第10期,英文版,第147、175页。
⑥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分组讨论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0年9月8日。
⑦《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1页。
⑻(美国)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