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杂诗
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结合“解析”理解诗歌的意思。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能熟练背诵《明日歌》和《今日歌》这两首诗。 3引导学生学会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句意思。
4懂得珍惜时间,感受少年时光的宝贵。
重点难点: 懂得珍惜时间,感受少年时光的宝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杂诗节选》陶渊明
1教师范读(学生找不认识的字)
2教师领读
3学生自由朗读,试着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句意思。
4学生理解诗句意思并说一说你的理解和认识,接下来你应该怎么做?
5看谁背诵这篇课文快
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三、拓展活动
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懂得珍惜时间,感受少年时光的宝贵。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题弟侄书堂》杜荀鹤
1教师范读(学生找不认识的字)
2教师领读
3学生自由朗读,试着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句意思。
4学生理解诗句意思(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的意识,并说一说你的理解和认识,接下来你应该怎么做?
5看谁背诵这篇课文快
三、拓展活动
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懂得珍惜时间,感受少年时光的宝贵。
教后反思:
21、偶成
教学目标:
1、大致理解诗文意思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熟练背诵《偶成》和《金缕衣》这两首诗
3、在老师引导下理解“时不我待、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惜时如金”的意思
4、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感受少年时光的宝贵
重点难点: 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感受少年时光的宝贵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听歌曲《时间像小马车》,听了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昨天我们还学习了一首诗也是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你会背了吗?(检查背《杂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关于珍惜时间的诗《偶成》
二、作者简介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非常有学问。
三、学习新诗
1、师范读一遍。
2、师领读两遍
3、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意,为了引起学生注意力,师小声说诗意,
学生重复。
4、学生拍手打节奏读诗。
5、男女生比赛读诗。
6、谁能声音洪亮的读给大家听?(个人展示读)
7、谁想当小老师领读?
四、拓展珍惜时间的成语
1、师领读,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理解了诗意,部分同学已经把诗背过了,请还没有背过的同学课后背过,下节课我们古诗背诵展示。
第二课时
一、导入:展示背诵上节课内容《偶成》
二、学习新诗《金缕衣》
1、师范读一遍。
2、师领读两遍
3、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意,为了引起学生注意力,师小声说诗意,学生重复。
4、学生拍手打节奏读诗。
5、男女生比赛读诗。
6、谁能声音洪亮的读给大家听?(个人展示读)
7、谁想当小老师领读?
三、检查背诵
23 盘古开天
教学目标:
1认真听老师讲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借助拼音阅读故事。
3能初步讲述故事。
4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对古代神话产生兴趣。
5乐于探究、搜集古代神话。
6感受神话传说寄寓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重点难点: 感受神话传说寄寓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学生观看《盘古开天》的故事视频
谈一谈观看故事后,盘古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教师讲盘古开天的故事,学生认真听
4、阅读课文
5、理解课文
引导学生围绕盘古“为什么开天”“怎样开天”“结果怎样”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精神。
6、复述故事
四.布臵课外拓展活动
盘古开天后,又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如共公怒楚不周山,课下在搜集古代神话故事.然后在同学间交流一下吧
24 夸父逐日
一、 教学目标:
1认真听老师讲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借助拼音阅读故事。
3能初步讲述故事。
4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对古代神话产生兴趣。
5乐于探究、搜集古代神话。
6感受人物追求美好、征服自然、坚韧顽强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感受人物追求美好、征服自然、坚韧顽强的精神
三、课前准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学生观看《夸父追日》的故事视频
指名让学生说说观看后有什么感受?
3阅读课文
4理解课文
引导学生围绕夸父“为什么追日”“怎样追日”“追日的结果怎样”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精神。
5复述故事
6表演这个故事。
五布臵课外拓展活动
搜集与太阳有关的古代神话故事.然后在同学间交流一下吧。
26精卫填海
教学目标:
1认真听老师讲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借助拼音阅读故事。
3能初步讲述故事。
4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对古代神话产生兴趣。
5乐于探究、搜集古代神话。
6感受精卫不畏艰难、锲而不舍、坚韧顽强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感受精卫不畏艰难、锲而不舍、坚韧顽强的精神。
三、课前准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学生观看《精卫填海天》的故事视频
3阅读课文
4理解课文
引导学生围绕精卫“为什么填海”“怎样填海”“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精卫的伟大精神。
5复述故事
五.布臵课外拓展活动
想一想:精卫能填平大海吗?这个神话给出我们什么启示?(分组进行讨论)
找一找
1、师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学生认真听。
《愚公移山》,它歌颂了愚公的什么精神,在同学间交流一下。
25 嫦娥奔月
一、 教学目标:
1认真听老师讲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借助拼音阅读故事。
3能初步讲述故事。
4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对古代神话产生兴趣。
5乐于探究、搜集古代神话。
二、重点难点: 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对古代神话产生兴趣。 乐于探究、搜集古代神话。
三、课前准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学生观看《嫦娥奔月》的故事视频
3阅读课文
4理解课文
引导学生围绕嫦娥“为什么奔月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精神。 5复述故事
五.布臵课外拓展活动
找一找:课下收集《嫦娥奔月》的不同说法,然后在同学间交流一下吧。
活动课 民间故事会
教学目标:
1认真听老师讲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能初步讲述故事。
3乐于探究、搜集各种故事。
二、重点难点:
1能初步讲述故事。
2乐于探究、搜集各种故事。
三、课前准备:
四、教学过程
1民间故事会的含义
2听老师讲《泰山石敢当》的故事
3听同学讲故事
4我来讲故事
5“故事大王”属于谁,每个小组评选一个。
五.比一比
看谁课下收集的故事多,看谁讲的好。
27 春节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以及春节的具体时间,初步了解春节的渊源和习俗,能背诵王安石的《元日》诗。
2、在“拓展活动”“看一看”环节学习有序观察,在“说一说”环节体会有感情地表达。
3、体会春节习俗中团圆和睦的浓浓亲情,感受欢乐吉祥的节日气氛,理解人们感恩纪念、祈求保佑的心情,以及追求平安健康,增加财富等美好愿望,培养自己热爱中华传统习俗的感情。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以及春节的具体时间
二、重点难点: 让学生知道春节时我国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以及春节的具体时间,初步了解春节的渊源和习俗。
三、课前准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在《千家诗》中,我们学过一首诗《元日》,谁能给大家朗诵一下? 指名背诵,全班齐背诵。
你知道“元日”是指哪一天吗?
学生回答:元日是指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伴着这首诗,让我们走进春节,了解春节。
2学生分组自学
思考题:
1)春节在哪一天?在古代称为什么?
2)春节的起源?(春节是怎么来的?)
三讨论
1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知道,春节在正月初一,在古代称为“元日”“元旦”,俗称“过年”
2春节的起源
学生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故事《年的起源》
老师播放视频故事《年的起源》
3出示甲骨文“年”的写法
在甲骨文中,年的写法是:上面是“禾”下面是“人”,说明年的起源是跟农业有关。古代社会是农业社会,人们把禾谷的生长周期作为“年”。“年”的本意就是农作物丰收。在农作物丰收之后,人们都要举行庆祝活动,祭祀神灵,感谢赐予,并祈求来年的丰收,这就形成了早期过年的习俗。
教学目标:
1知道元宵节的具体时间,初步了解元宵节的起源和习俗,能熟练背诵唐寅的《元宵》诗。
2在“访一访”的过程中学习与他人沟通的技巧。
3体验在元宵节活动中人们快乐的心情,培养自觉促进社会和谐的责任感。
二、重点难点: 知道元宵节的具体时间,初步了解元宵节的起源和习俗
三、课前准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2自读课文
3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4讨论
1)元宵节在哪一天?
2)元宵节的起源。
3)元宵节的习俗活动有哪些?
五、拓展活动
读一读古诗《元宵》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指名谈收获)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清明节的具体时间,初步了解清明的渊源和习俗,能背诵杜牧的《清明》诗。
2、在看一看”环节学习有序观察,在“说一说”环节体会有感情地表达。
3、感受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怀;培养亲近自然、爱护生命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1、知道清明节的具体时间,初步了解清明的渊源和习俗
三、课前准备:
布臵预习:1清明是哪一天?2清明节有什么习俗?3搜集有关清明节的故事。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2讨论
1)清明是哪一天?
2)清明节有什么习俗?
扫墓时怎么回事?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3)搜集有关清明节的故事。
3故事连接
了解寒食节的起源,以及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关系。
4拓展活动
读一读古诗《清明》
五总结
本堂课的收获
30 孔庙与孔林
一、 教学目标:
1知道孔庙与孔林的规模宏大和历史悠久,了解大成殿
2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拼音熟读课文,获取知识,不明白的地方和同学讨论。
3通过了解“三孔”,感受孔子思想影响之大,能在教师和家长的帮
助下,尝试参加校内外的文化活动,亲身体验传统文化遗产的魅力。
二、重点难点: 1知道孔庙与孔林的规模宏大和历史悠久,了解大成殿
三、课前准备: 搜集孔庙与孔林的资料,图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2自读课文
3讨论
通过读课文,自己知道了什么?
五.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孔庙与孔林的资料
六 知识链接
在孔庙的大成殿前,有一座名为“杏坛”的方亭,同学们知道杏坛在现在是指什么吗
七.拓展活动
看一看世界上其他地方孔子庙堂,欣赏一下。
一、 教学目标:
1知道孔府规模、作用、建筑特点,知道三孔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
2搜集孔府图片和同学交流,有条件的可以在爸爸妈妈带领下参观孔府。
3通过了解名胜古迹孔府,感受其在古代社会的显赫地位。
二、重点难点: 1知道孔府规模、作用、建筑特点,知道三孔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
三、课前准备: 搜集孔府图片 资料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2自读课文
3展示资料图片
了解名胜古迹孔府,感受其在古代社会的显赫地位。
五.总结
说说自己的收获
六 拓展活动
星期天的时候,可能的话让你的爸爸妈妈带你参观一下,孟府,孟庙.孟林。并给你的爸爸妈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泰山的地理位臵,泰山石“五岳之首”,被称为“东岳” 2了解泰山的文化、自然特点。
3知道泰山石世界文化遗产。
4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拼音熟读课文,获取知识。能和老师同学交流。
二、重点难点: 了解泰山的地理位臵,泰山石“五岳之首”,被称为“东岳”
了解泰山的文化、自然特点。
三、课前准备: 搜集泰山的资料图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2自读课文
3展示资料、图片
4总结
说说自己的收获
5泰山-------古代的封禅的地方
五.拓展活动
1.有时间去泰山看一看,感受一下她雄伟.
2.课下收集 衡山 恒山 华山 嵩山 其他四座山的资料,并给你的爸爸妈妈说一说你的收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趵突泉的地理位臵。
2了解趵突泉的文化、自然特点。
3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拼音熟读课文,获取知识。能和老师同学交流。
4了解济南其他的两大名胜
二、重点难点:
了解趵突泉的地理位臵,感受家乡的美好,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 搜集趵突泉的资料图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2自读课文
3展示资料、图片 趵突泉位于济南市中心区,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158亩,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
该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
济南名泉。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与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4地理位臵
趵突泉发源于济水的源头王屋山太乙池,至今不竭。清代文学家
蒲松龄在《趵突泉赋》中一开头就说:“泺水之源,发自王屋;为济为荥,时见时伏;下至稷门,汇为巨渎;穿城绕郭,汹汹相续。”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对济水地形及流向作了翔实的描述,特别是对济水之南的趵突泉、大明湖等济水形成的泉湖风貌作了生动的描述。
趵突泉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有“游济南不游趵突,不成游也”之盛誉。趵突泉曾被评为全国十大优秀园林、“十佳”公园和国家4A级景区,是首批国家重点公园
5.周边揽胜
趵突泉周边的名胜古迹枚不胜数,尤以泺源堂、娥英祠、望鹤亭、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沧园、白雪楼、万竹园、李苦禅纪念馆、王雪涛纪念馆等景点最为人称道。历代文化名人诸如曾巩、苏轼、元好问、赵孟頫、张养浩、王守仁、王士祯、蒲松龄、何绍基、郭沫若、启功等,均对趵突泉及其周边的名胜古迹有所题咏,使趵突泉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成为海内著名的旅 游胜地。
6.趵突泉的近况
近年来由于济南市的水文情况,最近十年来趵突泉经常陷入季节性停喷的窘境,2001年时更是创下了停喷890天的历史纪录。泉水停喷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采取加大地下水的保护和放水保泉等措施后,自2003年9月以来,趵突泉已经基本上恢复了四季泉水不断的景象。后来,在2007年5至6月有一次断涌,不过,在济南7•18暴雨事件后,趵突泉再次恢复了四季泉水不断的景
象。
2010年9月23日,趵突泉泉水欢涌。当日,趵突泉地下水位升至30.01米,创1966年以来最高水位记录,三窟迸发的景象令中秋节假日来此赏泉的游客大呼“过瘾”。
7总结
说说自己的收获
五..拓展活动
济南七十二名泉,你还知道哪些?
34蓬莱与崂山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蓬莱与崂山的地理位臵。
2了解蓬莱与崂山的文化、自然特点。
3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拼音熟读课文,获取知识。能和老师同学交流。
4了解一下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
二、重点难点:
了解蓬莱与崂山的地理位臵,感受家乡的美好,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 搜集的蓬莱与崂山资料图片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2自读课文
3展示资料、图片
4,蓬莱山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其上物色皆白,黄金白银为宫阙,珠钎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吃了能长生不者。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求大秦江山永固、个人长生不老,使慕名来到这里寻找神山,求长生不死药。他站在海边,眺望大海,只见海天尽头有一片红光浮动,便问随驾的方士那是什么,方士回答:“那就是仙岛。”秦始皇大喜,又问仙岛叫什么名。方士一时无法应答,忽见
海中有水草漂浮,灵机一动,使以草名“蓬莱”做了回答。“蓬莱”者,“蓬草蒿莱”也。据说,蓬莱这个神山名就是这样来的。 5,关于蓬莱山的历史记载
实际上,早在秦始皇之前,“蓬莱”作为海上神山的名字就已经传开了。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山海经。海内北经》中就有“蓬莱山在海中”之句;《列子。汤问》亦有“渤海之东有五山焉,一曰岱兴,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日瀛洲,五曰蓬莱”的记载。可见,秦始皇并不享有神山“蓬莱”的发明权。 “蓬莱”作为地名(而不是神山名),最早有文字可考的见于唐代杜佑的《通典》:“汉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为名。”汉武帝确曾于元光二年(前133)东巡至蓬莱,说他望神山不遇,筑一座小城命名为“蓬莱”,聊以自慰,这说法似乎可信:一、至今未见汉代以前的典籍中有“蓬莱”作为地名出现的;二、据清代《蓬莱县志》载,蓬莱旧城鼓楼(址在今画河桥西50米处)的前身,为古城东门,名“望仙”,为汉武帝登临望海处。 6,蓬莱山的介绍
蓬莱山又名“九仙山”,位于尤溪坂面乡山面村,距县城3 5公里,海拔1288米,峰顶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是尤溪最高的山峰之一。岩凿百栏曲径峰回,峰顶立有观音佛祖像,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蓬莱山不仅是尤溪建县前最早开发的名胜景点和宗教信士活动场所,而且是三明市最优美的旅游自然
景区之一。区内山峦奇特,山势雄壮,峰峦峭拔,怪石嵯峨,流泉飞瀑,鬼斧神工,茂林修竹,古木参天,奇花异草,山明水秀。山上有
金鲫池、石棋盘、黑白二石子、炼丹灶、白鹤洞等胜景。同时,洞窟幽深,岩壑雄峙,峡谷险绝,山泉潺潺,苍松翠柏,山光水色,景致宜人。相传山巅有仙人来往,并可闻鼓乐声。据《尤溪县志》载昔人诗云:“微风轻动雾云开,日照峰巅香烛台,不为神灵躬朝观,只缘赏景上蓬莱”。蓬莱山盛夏不暑,严冬不寒,天高气爽,平均气温18℃,日出日落之景,尤为壮观。山上幽雅壮丽景致,令游人流连忘返。并有傍山公路蜿蜒而至。
20 杂诗
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结合“解析”理解诗歌的意思。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能熟练背诵《明日歌》和《今日歌》这两首诗。 3引导学生学会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句意思。
4懂得珍惜时间,感受少年时光的宝贵。
重点难点: 懂得珍惜时间,感受少年时光的宝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杂诗节选》陶渊明
1教师范读(学生找不认识的字)
2教师领读
3学生自由朗读,试着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句意思。
4学生理解诗句意思并说一说你的理解和认识,接下来你应该怎么做?
5看谁背诵这篇课文快
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三、拓展活动
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懂得珍惜时间,感受少年时光的宝贵。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题弟侄书堂》杜荀鹤
1教师范读(学生找不认识的字)
2教师领读
3学生自由朗读,试着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句意思。
4学生理解诗句意思(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的意识,并说一说你的理解和认识,接下来你应该怎么做?
5看谁背诵这篇课文快
三、拓展活动
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懂得珍惜时间,感受少年时光的宝贵。
教后反思:
21、偶成
教学目标:
1、大致理解诗文意思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熟练背诵《偶成》和《金缕衣》这两首诗
3、在老师引导下理解“时不我待、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惜时如金”的意思
4、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感受少年时光的宝贵
重点难点: 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感受少年时光的宝贵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听歌曲《时间像小马车》,听了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昨天我们还学习了一首诗也是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你会背了吗?(检查背《杂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关于珍惜时间的诗《偶成》
二、作者简介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非常有学问。
三、学习新诗
1、师范读一遍。
2、师领读两遍
3、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意,为了引起学生注意力,师小声说诗意,
学生重复。
4、学生拍手打节奏读诗。
5、男女生比赛读诗。
6、谁能声音洪亮的读给大家听?(个人展示读)
7、谁想当小老师领读?
四、拓展珍惜时间的成语
1、师领读,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理解了诗意,部分同学已经把诗背过了,请还没有背过的同学课后背过,下节课我们古诗背诵展示。
第二课时
一、导入:展示背诵上节课内容《偶成》
二、学习新诗《金缕衣》
1、师范读一遍。
2、师领读两遍
3、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意,为了引起学生注意力,师小声说诗意,学生重复。
4、学生拍手打节奏读诗。
5、男女生比赛读诗。
6、谁能声音洪亮的读给大家听?(个人展示读)
7、谁想当小老师领读?
三、检查背诵
23 盘古开天
教学目标:
1认真听老师讲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借助拼音阅读故事。
3能初步讲述故事。
4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对古代神话产生兴趣。
5乐于探究、搜集古代神话。
6感受神话传说寄寓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重点难点: 感受神话传说寄寓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学生观看《盘古开天》的故事视频
谈一谈观看故事后,盘古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教师讲盘古开天的故事,学生认真听
4、阅读课文
5、理解课文
引导学生围绕盘古“为什么开天”“怎样开天”“结果怎样”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精神。
6、复述故事
四.布臵课外拓展活动
盘古开天后,又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如共公怒楚不周山,课下在搜集古代神话故事.然后在同学间交流一下吧
24 夸父逐日
一、 教学目标:
1认真听老师讲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借助拼音阅读故事。
3能初步讲述故事。
4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对古代神话产生兴趣。
5乐于探究、搜集古代神话。
6感受人物追求美好、征服自然、坚韧顽强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感受人物追求美好、征服自然、坚韧顽强的精神
三、课前准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学生观看《夸父追日》的故事视频
指名让学生说说观看后有什么感受?
3阅读课文
4理解课文
引导学生围绕夸父“为什么追日”“怎样追日”“追日的结果怎样”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精神。
5复述故事
6表演这个故事。
五布臵课外拓展活动
搜集与太阳有关的古代神话故事.然后在同学间交流一下吧。
26精卫填海
教学目标:
1认真听老师讲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借助拼音阅读故事。
3能初步讲述故事。
4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对古代神话产生兴趣。
5乐于探究、搜集古代神话。
6感受精卫不畏艰难、锲而不舍、坚韧顽强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感受精卫不畏艰难、锲而不舍、坚韧顽强的精神。
三、课前准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学生观看《精卫填海天》的故事视频
3阅读课文
4理解课文
引导学生围绕精卫“为什么填海”“怎样填海”“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精卫的伟大精神。
5复述故事
五.布臵课外拓展活动
想一想:精卫能填平大海吗?这个神话给出我们什么启示?(分组进行讨论)
找一找
1、师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学生认真听。
《愚公移山》,它歌颂了愚公的什么精神,在同学间交流一下。
25 嫦娥奔月
一、 教学目标:
1认真听老师讲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借助拼音阅读故事。
3能初步讲述故事。
4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对古代神话产生兴趣。
5乐于探究、搜集古代神话。
二、重点难点: 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对古代神话产生兴趣。 乐于探究、搜集古代神话。
三、课前准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学生观看《嫦娥奔月》的故事视频
3阅读课文
4理解课文
引导学生围绕嫦娥“为什么奔月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精神。 5复述故事
五.布臵课外拓展活动
找一找:课下收集《嫦娥奔月》的不同说法,然后在同学间交流一下吧。
活动课 民间故事会
教学目标:
1认真听老师讲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能初步讲述故事。
3乐于探究、搜集各种故事。
二、重点难点:
1能初步讲述故事。
2乐于探究、搜集各种故事。
三、课前准备:
四、教学过程
1民间故事会的含义
2听老师讲《泰山石敢当》的故事
3听同学讲故事
4我来讲故事
5“故事大王”属于谁,每个小组评选一个。
五.比一比
看谁课下收集的故事多,看谁讲的好。
27 春节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以及春节的具体时间,初步了解春节的渊源和习俗,能背诵王安石的《元日》诗。
2、在“拓展活动”“看一看”环节学习有序观察,在“说一说”环节体会有感情地表达。
3、体会春节习俗中团圆和睦的浓浓亲情,感受欢乐吉祥的节日气氛,理解人们感恩纪念、祈求保佑的心情,以及追求平安健康,增加财富等美好愿望,培养自己热爱中华传统习俗的感情。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以及春节的具体时间
二、重点难点: 让学生知道春节时我国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以及春节的具体时间,初步了解春节的渊源和习俗。
三、课前准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在《千家诗》中,我们学过一首诗《元日》,谁能给大家朗诵一下? 指名背诵,全班齐背诵。
你知道“元日”是指哪一天吗?
学生回答:元日是指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伴着这首诗,让我们走进春节,了解春节。
2学生分组自学
思考题:
1)春节在哪一天?在古代称为什么?
2)春节的起源?(春节是怎么来的?)
三讨论
1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知道,春节在正月初一,在古代称为“元日”“元旦”,俗称“过年”
2春节的起源
学生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故事《年的起源》
老师播放视频故事《年的起源》
3出示甲骨文“年”的写法
在甲骨文中,年的写法是:上面是“禾”下面是“人”,说明年的起源是跟农业有关。古代社会是农业社会,人们把禾谷的生长周期作为“年”。“年”的本意就是农作物丰收。在农作物丰收之后,人们都要举行庆祝活动,祭祀神灵,感谢赐予,并祈求来年的丰收,这就形成了早期过年的习俗。
教学目标:
1知道元宵节的具体时间,初步了解元宵节的起源和习俗,能熟练背诵唐寅的《元宵》诗。
2在“访一访”的过程中学习与他人沟通的技巧。
3体验在元宵节活动中人们快乐的心情,培养自觉促进社会和谐的责任感。
二、重点难点: 知道元宵节的具体时间,初步了解元宵节的起源和习俗
三、课前准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2自读课文
3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4讨论
1)元宵节在哪一天?
2)元宵节的起源。
3)元宵节的习俗活动有哪些?
五、拓展活动
读一读古诗《元宵》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指名谈收获)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清明节的具体时间,初步了解清明的渊源和习俗,能背诵杜牧的《清明》诗。
2、在看一看”环节学习有序观察,在“说一说”环节体会有感情地表达。
3、感受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怀;培养亲近自然、爱护生命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1、知道清明节的具体时间,初步了解清明的渊源和习俗
三、课前准备:
布臵预习:1清明是哪一天?2清明节有什么习俗?3搜集有关清明节的故事。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2讨论
1)清明是哪一天?
2)清明节有什么习俗?
扫墓时怎么回事?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3)搜集有关清明节的故事。
3故事连接
了解寒食节的起源,以及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关系。
4拓展活动
读一读古诗《清明》
五总结
本堂课的收获
30 孔庙与孔林
一、 教学目标:
1知道孔庙与孔林的规模宏大和历史悠久,了解大成殿
2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拼音熟读课文,获取知识,不明白的地方和同学讨论。
3通过了解“三孔”,感受孔子思想影响之大,能在教师和家长的帮
助下,尝试参加校内外的文化活动,亲身体验传统文化遗产的魅力。
二、重点难点: 1知道孔庙与孔林的规模宏大和历史悠久,了解大成殿
三、课前准备: 搜集孔庙与孔林的资料,图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2自读课文
3讨论
通过读课文,自己知道了什么?
五.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孔庙与孔林的资料
六 知识链接
在孔庙的大成殿前,有一座名为“杏坛”的方亭,同学们知道杏坛在现在是指什么吗
七.拓展活动
看一看世界上其他地方孔子庙堂,欣赏一下。
一、 教学目标:
1知道孔府规模、作用、建筑特点,知道三孔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
2搜集孔府图片和同学交流,有条件的可以在爸爸妈妈带领下参观孔府。
3通过了解名胜古迹孔府,感受其在古代社会的显赫地位。
二、重点难点: 1知道孔府规模、作用、建筑特点,知道三孔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
三、课前准备: 搜集孔府图片 资料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2自读课文
3展示资料图片
了解名胜古迹孔府,感受其在古代社会的显赫地位。
五.总结
说说自己的收获
六 拓展活动
星期天的时候,可能的话让你的爸爸妈妈带你参观一下,孟府,孟庙.孟林。并给你的爸爸妈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泰山的地理位臵,泰山石“五岳之首”,被称为“东岳” 2了解泰山的文化、自然特点。
3知道泰山石世界文化遗产。
4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拼音熟读课文,获取知识。能和老师同学交流。
二、重点难点: 了解泰山的地理位臵,泰山石“五岳之首”,被称为“东岳”
了解泰山的文化、自然特点。
三、课前准备: 搜集泰山的资料图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2自读课文
3展示资料、图片
4总结
说说自己的收获
5泰山-------古代的封禅的地方
五.拓展活动
1.有时间去泰山看一看,感受一下她雄伟.
2.课下收集 衡山 恒山 华山 嵩山 其他四座山的资料,并给你的爸爸妈妈说一说你的收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趵突泉的地理位臵。
2了解趵突泉的文化、自然特点。
3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拼音熟读课文,获取知识。能和老师同学交流。
4了解济南其他的两大名胜
二、重点难点:
了解趵突泉的地理位臵,感受家乡的美好,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 搜集趵突泉的资料图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2自读课文
3展示资料、图片 趵突泉位于济南市中心区,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158亩,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
该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
济南名泉。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与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4地理位臵
趵突泉发源于济水的源头王屋山太乙池,至今不竭。清代文学家
蒲松龄在《趵突泉赋》中一开头就说:“泺水之源,发自王屋;为济为荥,时见时伏;下至稷门,汇为巨渎;穿城绕郭,汹汹相续。”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对济水地形及流向作了翔实的描述,特别是对济水之南的趵突泉、大明湖等济水形成的泉湖风貌作了生动的描述。
趵突泉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有“游济南不游趵突,不成游也”之盛誉。趵突泉曾被评为全国十大优秀园林、“十佳”公园和国家4A级景区,是首批国家重点公园
5.周边揽胜
趵突泉周边的名胜古迹枚不胜数,尤以泺源堂、娥英祠、望鹤亭、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沧园、白雪楼、万竹园、李苦禅纪念馆、王雪涛纪念馆等景点最为人称道。历代文化名人诸如曾巩、苏轼、元好问、赵孟頫、张养浩、王守仁、王士祯、蒲松龄、何绍基、郭沫若、启功等,均对趵突泉及其周边的名胜古迹有所题咏,使趵突泉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成为海内著名的旅 游胜地。
6.趵突泉的近况
近年来由于济南市的水文情况,最近十年来趵突泉经常陷入季节性停喷的窘境,2001年时更是创下了停喷890天的历史纪录。泉水停喷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采取加大地下水的保护和放水保泉等措施后,自2003年9月以来,趵突泉已经基本上恢复了四季泉水不断的景象。后来,在2007年5至6月有一次断涌,不过,在济南7•18暴雨事件后,趵突泉再次恢复了四季泉水不断的景
象。
2010年9月23日,趵突泉泉水欢涌。当日,趵突泉地下水位升至30.01米,创1966年以来最高水位记录,三窟迸发的景象令中秋节假日来此赏泉的游客大呼“过瘾”。
7总结
说说自己的收获
五..拓展活动
济南七十二名泉,你还知道哪些?
34蓬莱与崂山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蓬莱与崂山的地理位臵。
2了解蓬莱与崂山的文化、自然特点。
3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拼音熟读课文,获取知识。能和老师同学交流。
4了解一下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
二、重点难点:
了解蓬莱与崂山的地理位臵,感受家乡的美好,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 搜集的蓬莱与崂山资料图片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2自读课文
3展示资料、图片
4,蓬莱山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其上物色皆白,黄金白银为宫阙,珠钎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吃了能长生不者。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求大秦江山永固、个人长生不老,使慕名来到这里寻找神山,求长生不死药。他站在海边,眺望大海,只见海天尽头有一片红光浮动,便问随驾的方士那是什么,方士回答:“那就是仙岛。”秦始皇大喜,又问仙岛叫什么名。方士一时无法应答,忽见
海中有水草漂浮,灵机一动,使以草名“蓬莱”做了回答。“蓬莱”者,“蓬草蒿莱”也。据说,蓬莱这个神山名就是这样来的。 5,关于蓬莱山的历史记载
实际上,早在秦始皇之前,“蓬莱”作为海上神山的名字就已经传开了。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山海经。海内北经》中就有“蓬莱山在海中”之句;《列子。汤问》亦有“渤海之东有五山焉,一曰岱兴,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日瀛洲,五曰蓬莱”的记载。可见,秦始皇并不享有神山“蓬莱”的发明权。 “蓬莱”作为地名(而不是神山名),最早有文字可考的见于唐代杜佑的《通典》:“汉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为名。”汉武帝确曾于元光二年(前133)东巡至蓬莱,说他望神山不遇,筑一座小城命名为“蓬莱”,聊以自慰,这说法似乎可信:一、至今未见汉代以前的典籍中有“蓬莱”作为地名出现的;二、据清代《蓬莱县志》载,蓬莱旧城鼓楼(址在今画河桥西50米处)的前身,为古城东门,名“望仙”,为汉武帝登临望海处。 6,蓬莱山的介绍
蓬莱山又名“九仙山”,位于尤溪坂面乡山面村,距县城3 5公里,海拔1288米,峰顶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是尤溪最高的山峰之一。岩凿百栏曲径峰回,峰顶立有观音佛祖像,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蓬莱山不仅是尤溪建县前最早开发的名胜景点和宗教信士活动场所,而且是三明市最优美的旅游自然
景区之一。区内山峦奇特,山势雄壮,峰峦峭拔,怪石嵯峨,流泉飞瀑,鬼斧神工,茂林修竹,古木参天,奇花异草,山明水秀。山上有
金鲫池、石棋盘、黑白二石子、炼丹灶、白鹤洞等胜景。同时,洞窟幽深,岩壑雄峙,峡谷险绝,山泉潺潺,苍松翠柏,山光水色,景致宜人。相传山巅有仙人来往,并可闻鼓乐声。据《尤溪县志》载昔人诗云:“微风轻动雾云开,日照峰巅香烛台,不为神灵躬朝观,只缘赏景上蓬莱”。蓬莱山盛夏不暑,严冬不寒,天高气爽,平均气温18℃,日出日落之景,尤为壮观。山上幽雅壮丽景致,令游人流连忘返。并有傍山公路蜿蜒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