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课堂下高一记叙文写作素材单一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研究 试读2页

和谐课堂下高一记叙文写作素材单一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研究

语文 蔡彩华

在议论文一统天下的高考作文中,记叙文当然显得尤其珍贵,然而高中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素材单一问题。经过大半个学期的探究分析,本人发现学生“无米之炊”,写作素材单一,高度集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 学生生活体验少,缺乏对生活情感感悟的体验

学生写的素材高度集中,无论是什么题目,无非都是写中考、体育比赛、过生日、种小植物、和父母吵架等,而这些素材又只是单薄苍白地被叙述出来而已,情感没起伏或转折变化僵硬,使得文章枯燥而幼稚。这首先是学生人生经历浅短,生活较为安稳富裕,生活空间生活内容狭隘所造成的。学生由于没有饥饿贫困痛苦寂寞孤独等的体验,生活物质丰富,心里全是网络手机的世界,所以,现在的学生都是“情感荒漠化”,缺乏“悲”色调的生活体验。9班有学生写过生日爸爸带大家去旅游,作者想吃麦当劳爸爸不同意,作者很生气,生气到一直生闷气,认为爸爸不爱自己,等爸爸汗流浃背地把麦当劳买回来时马上眉开眼笑,觉得爸爸还是很爱自己的。这种小孩子气的情感变化是非常幼稚而又缺乏感恩意识显得无比自私的。

二、学生思想被 “禁锢”

尽管我们一再强调要写出真情实感,但学生却一直是在“作”文。例如9班的较多学生在《心结》中都写与父母吵架,写了父亲对试没考好的“我”粗言粗语地批评,我对嘴了几句,离家出走,很快认识到是自己错了,错在自己没考好试,错在自己与父母顶嘴,这使得自己很纠结等等如此,暂时不说口不扣题,就素材本身

是千篇一律,开头经过结局也是一模一样,个人感受认识也全都是一样的。而现实生活中,相信大多数同学不全认为是自己错的,父母过于看中分数,动辄批评,父母也有错,为什么学生不能把对父母的这样做法真真实实地痛痛快快地发自肺腑地写出来呢?类似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写的都不是自己真实的想法,使得文章很矫情虚假,而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这样写才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思想才是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对作文的思想要求存在很大的误解。

三、学生写作是“就菜吃饭”,不会对素材灵活地“艺术加工”

大多学生看到题目后,马上搜肠刮肚地想与之相关的素材,然而能恰巧与题目完全吻合的素材却不多,偶有特别一点的相关素材,却担心不能“自圆其说”而偏题、离题,所以最终还是选择最为熟悉那件如中考、顶嘴来写,久而久之,素材都高度集中了。

为了唤醒学生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点滴,学会“艺术地加工”生活事件,本学期我在高一9、2班的作文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下水文引领

每篇作文,我力争下水,以身作则,示范怎样从生活小事写起。我的下水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去创作,第一篇《最好的奖赏》(见附件)一出炉,学生惊呼:“怎么和我家的情况一样的?”我在文章中,考试只是一个背景而重点在写家庭生活,避开了千篇一律的“陷阱”,这位学生写的素材也是和考试有关,但在素材重点全在考试与物质奖品,而自己没意识到自己想要的最好奖品是爸妈在家陪,只能停留在物质层面。

二、搞“生活体验月”,记录特殊的生活感悟

写作如果能放眼自己身边的现实生活,用明亮的双眼去观察生活,用智慧的大脑去思考生活,素材要什么有什么,完全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去胡编乱造故事。

4月-5月我在高一9班、2班开展了一个“生活体验月”的活动,指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收集、积累各种生活故事,记录点滴特殊的情感变化,要求尽量细化。这样得来的宝贵素材更能展现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个性的世界。我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积累、收集:

1、观察积累。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并把观察的所得、所知、所感的各种细微特征及时记录、随时积累,这样才会使头脑中的材料越来越丰富,写作时便能厚积薄发,得心应手。

2、阅读积累。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而作为积累材料的阅读,主要指课外阅读。大量课外读物内容广博,知识丰富,经验纷繁,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兼容,是前人观察成果的结晶,是我们学生写作中可以广泛采撷的素材。

3、练笔积累。在阅读材料积累中勤于练笔,积累有形的文字材料,并从中提高运用语言技能。练笔的形式一般有:读练笔,即动笔墨读书,包括词语摘抄,内容概括,佳句警句抄录,读后感,书刊评论等。观察练笔,主要是写观察片断、观察日记。

4、活动积累。在亲身经历的各种活动实践中,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也是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这些材料情感性强,心理活动素材多,动态发展变化内容多,为其他积累渠道所少有。积极参与,有意观察,强化体验,从中积累真情实感,体验活动中各种人际交往的真伪虚实、优劣美丑,观察活动过程中各种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变化。活动中所积累的材料往往由于富有情趣而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再现容易,而且写作中使用起来容易抒发情感,达到文情并茂。

一个月下来,连写作基础非常不理想的2班也记录了很多特殊的素材,见附件。

三、作文评讲重在素材的运用,指引学生学会“艺术加工”,提高学生运用素材的能力

针对学生害怕离题、偏题的担忧,课堂上,我重点指导学生怎样艺术地运用素材,同一题目不同素材怎样运用,同一素材怎样运用到不同题目中。例如2班的杨贵安同学在写《心结》时,他最先写的是自己和小伙伴不小心打碎了奶奶的花瓶,心里觉得对不起奶奶,奶奶虽然只是很慈祥地批评了几句,但自己心里很不舒服。叙述完了,发现字数不到400字,于是在后面胡乱拼凑了几段矫情的议论,又在前面增加了小伙伴从城里回来的经过。而最后他自己也发现详略不当,有偏题现象,进而划掉,改写考试。我拿这个摔花瓶素材出来给大家讨论、修改,最后师生一起得出这样的方案:

第一段:描写花瓶的美丽、珍贵(想办法点题)

第二段:写不小心摔碎了花瓶

第三段:回忆插叙描写花瓶的珍贵,突出奶奶的喜爱和花瓶对奶奶的特殊意义(例如去世爷爷送的等等,根据生活真实去艺术加工)(想办法点题)

第四段:写奶奶的慈祥批评

第五段:想象奶奶没了花瓶后更加“无所依”的孤独生活(想办法点题)

第六段:深化中心(点题)

修改方案一出来,大家不仅学会了运用这个素材,学会了点题,还学会了如何设计情节,处理情节的详略问题,一箭双雕。

不过,作文教学永远是个难题,我将继续努力。

附件一:下水文

最好的奖赏

对我来说,最好的奖赏就是什么?

新年快开学了,一切都像泡在水里,到处冷冰冰的。我窝在沙发的角落听着爸爸的数落,爸爸坐在沙发的另一头,一脸的严肃:“放假那么久了,就只知道玩,也不知道你妈怎么管你的!”

“我妈管我管得好好的!”我本来是“洗耳恭听”的,但听到爸爸越说越远,都说到妈妈头上了,气不打一起来。

爸爸转头一瞪,两束眼光直逼人。妈妈一直没出声,一直在东收拾,西打扫。 爸爸扯着喉咙吼:“你就不能坐下来说说你的女儿啊?”

妈妈仍然一脸的平静,“行了,行了,等我和她谈谈。你先上楼休息吧。”

“啪”爸爸气冲冲地把手里的打火机往茶几上一扔,“嗖”的一声就“噔噔噔”地上楼去了。

我的泪水决堤似的涌了出来。妈妈坐下来,搂着我的肩膀说:“XX ,你爸爸最近心烦。其实他还是很爱你的,前两天还说要给你买一台新手机作为你新学期学习进步的奖励。”

我知道爸爸心烦,这两年钢铁市场不景气,去年许多公司债台高筑,纷纷倒闭,我们家也是面临着倒闭的危险。可是,再怎么困难,一家人也要和和气气地快乐地生活着。记得小学三年级以前,我们还住在只有70来平方的旧房子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加上爷爷奶奶,五个人生活得是那么的快乐。那时候爸爸虽然也忙,但他总不忘抽空带我们去玩,不忘带爷爷奶奶检查身体,不忘时不时给我们做他拿手的红烧鱼。妈妈始终操持着家务,幸福的笑容始终堆在脸上,爷爷奶奶则总是乐呵

呵地带着去逛楼下的公园,而我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后来,爸爸为了拓展业务,扩建公司,日夜操劳,终年不见人影,妈妈也不得不去帮忙,我的饮食起居也只好有爷爷奶奶负责。不过三年,爷爷去世了,再一年,奶奶也孤独地走了。再后来,我们住进了别墅,还请了保姆,但我再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成绩也一落千丈。爸爸妈妈不断地给我卖奖品激励,见我毫无起色,爸爸脾气越来越暴躁。我讨厌这样的家!爸爸妈妈,你们知道我需要的是什么吗?对我来说,最好的奖品最有激励作用的奖品是什么,你们知道吗?你们怎么就不知道呢!

想到这,我的泪水更加汹涌了。妈妈连忙说:“你开学后努力一点,问心无愧就是了,你爸爸也不会责怪你的,还是会奖励东西给你的。”

妈妈,温柔贤惠的妈妈,不是我不想学,而是我没办法静下心来学,我不需要什么手机奖励,对我来说,最好的奖励,就是你们能抽时间安安静静快快乐乐地陪陪我,就是爸爸的红烧鱼,就是您幸福的笑容。

附件二:学生在这半个学期里所“寻找”到的不一样的生活素材(节选)

1. 尴尬场面:每一次亲戚朋友聚会,总有人喜欢拿我和别人比身高。现在长大了,还比什么身高啊。明知我1.6米不到,还当着全家人的面说我

2. 感动场面:上学期开学不久,我在体育课上拉伤了腿,走路都超级无敌疼,走回宿舍的路上碰到几位班上的同学。那时我们只是见过几次面,还不熟悉她们见我走得慢,就陪着我走。到后来我真的疼得受不了,就停下来,眼泪直流。她们当即决定轮流背我上楼梯回宿舍。

3. 重男轻女:记得我妹妹刚出生时,家里的气氛都很沉闷,奶奶表情严肃,看了母亲旁边的妹妹许久,尖锐的声音刺破了平静:“怎么还是女孩,满月酒不办了。”

母亲似乎极度隐忍,脸色微微发白。外婆看着委屈的女儿,脸色有点发黑:“你们不要她,我来养。”站在一旁,虽不懂她们说什么,但奶奶那句我听懂了,一时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然后妹妹就被外婆抱走了。

4. 在寒假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去韶关爬山,去到最美的景点,有一个老人在那里卖东西。但是工作人员嫌她影响环境要赶她走。等工作人员离开后,老人又回来继续摆卖东西。我们上前买了一些东西,一边吃一边感慨。

5. 以前有个邻居家的孩子,长的丑,我不喜欢她,甚至有点瞧不起她。但她却待我很好,常常送给东西我吃,我当然是不吃。即使她硬塞给我,我也不会真的吃下去。但是有一次,我的手上停了一只大虫,我很怕。她却勇敢地走上前帮我赶走了虫子,我意识到自己以前是多么的狭隘,开始喜欢上她。

6. 她是我奶奶的妈妈,我和她的感情并不是很深,只是偶尔路过她家门口就进去看一下。每次车子从她门前开过,都会看见这个孤独的老人拄着拐杖坐在门口的矮凳,眼神充满期待。看着她消瘦、矮小的身影,我的心揪成一团。

她的耳朵不好使,眼睛也模糊,即便在她耳边大声说话,她都听不见你的话,就算走到她跟前,她也看不清你的样子,我觉得她很孤单。后来我从长辈那里了解到,她的孙子们都很不孝顺,舅婆对她也不好。即便听舅婆说了很多对她的抱怨的话,我还是很同情这位孤苦老人,痛恨晚辈对她的冷漠。体弱多病的她连饭都做不了,有时没人给她做饭,她饿得„„总之许多事情她都要别人照顾,或许是这样晚辈们才觉得麻烦厌恶。

那次她用她粗糙、僵硬的老手将我的手紧紧地握在手心,如获至宝一般。我想挣脱她的手,她却没反应,于是我打消了这个念头,她反而握得更紧了。我知道她一定很孤独,一定很渴望得到家人的关心!我们给她买了饺子,她只吃了两三个就

饱了„„看着她皱纹爬满的脸,眼角泛着点点泪花,我真的心如刀割。人怎么可以这样没有良心,对身边的老人视而不见。她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直到我们要离开了才放开。那时我的感触真的很深!即使我与她相见不超过十次„„但我希望那短暂的事关能给天国的她带来十分钟的温暖,同时我也收获了不少,深深感受到百行孝为先这个说法以及“爱经不起等待”这一经典句子。我们再要来看她时,人已经不在了,她已经走了三个月了。(这是我近年感触最深的,也是最伤心的。)

7. 开学前一天,我花了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了差不多一个月寒假工的工资买了一个自己喜欢两年多的水杯。

8. 开学第一周,同学之间还不熟悉。那天吃完饭回宿舍,我要洗头,只能将毛衣脱掉,只穿了一件短袖,天气很冷,舍友们一个个说我好剽悍。我一边洗头一边抱怨说好冷,洗着洗着突然感到一丝温暖。原来是8号床同学将她的大浴巾披在了我身上。

9. 爷爷随着春天的尾巴离开了我们,父亲在追悼会上没有哭;后来因为爷爷离世,大伯们很少回来,奶奶也去了养老院,父亲还是没有掉眼泪。一天晚上,父亲因家里的一件小事,终于释放自己,流下憋住许久的眼泪。

10. 我从四年级起开始田径训练,梦想着当运动员。一次,我脚受伤了,原则上是不能参加比赛的,但我不顾家里反对,继续训练并参加了比赛,得了个较后的名次,也落下了脚伤,以后不能做激烈的体育运动。但我却是这样想的,宁愿为做过的事情后悔,也不愿为没做过的事情遗憾。

11. 公交车上,一位老人上车,正当我犹豫着要不要让位时,一位小学生主动让了位,我感到丢脸。

12.

在寒假的时候和朋友一起打工派传单,受到许多人的漠视。想到自己以

前在街上看见那些派传单的人就用一个轻视的眼神望她们,接到传单后也是随手丢了它,感触很深。

13. 清明节拜山,爷爷和善的脸庞一直定格在一个黑色相框中。我想到人生短暂,死了的人再也无法感受到亲人的怀念。清酒,甚至那油香的乳猪,爷爷都无法再品尝一下,一切都已化为尘土。想到这里,我的无声化为泪水。

14. 暑假时,我去外婆家玩,看见她从陈旧的箱子里拿出针线,让我想起以前外婆常用这些针线给我缝衣服。现在她眯着眼睛,连线也穿不过针头。我很后悔没有常常抽时间看望她。我替她把线穿过针头,然后认真地看着她缝衣服。

15. 之前刚进乐中,一切都很陌生,去吃饭只能一个人,在被人插队时也很无奈。一天,饭堂阿姨打的菜有一片叶子从碗里垂了出来碰到了桌子,排在我后面的陌生男生帮我把那片青菜夹了出来,扔到垃圾桶了。我没有戴眼镜,看不清他的样子。但他却给我一种温暖亲切的感觉,让我感受到同学之间单纯的友谊与温暖。

16. 午睡后醒来听到一个让既害怕由心痛的消息——爷爷走了。原因是爷爷长期一个人住在家里,那天晚上他自己上厕所滑到了,爬不起来,当时他碰了到头流血了,墙壁都是他挣扎过的血迹„„如果当时有人在他身边,一定能救回来的„„

17. 新年的第一天,本来我打算睡到11:00的,却被外面的吵闹声惊醒了。出了房门我惊呆了,因为伯父一家人全聚集在我们家客厅,连平时不到午饭时间都不起床的老爸也起来了。问清原因才知道,伯母一大清早就指着伯父问是不是他在外面有小三。伯父就说她一大早又发什么神经。结果伯母不依不饶,把房间里能摔的东西都摔坏了,连床也塌了,最后两人闹到大厅,场面一片混乱。

和谐课堂下高一记叙文写作素材单一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研究

语文 蔡彩华

在议论文一统天下的高考作文中,记叙文当然显得尤其珍贵,然而高中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素材单一问题。经过大半个学期的探究分析,本人发现学生“无米之炊”,写作素材单一,高度集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 学生生活体验少,缺乏对生活情感感悟的体验

学生写的素材高度集中,无论是什么题目,无非都是写中考、体育比赛、过生日、种小植物、和父母吵架等,而这些素材又只是单薄苍白地被叙述出来而已,情感没起伏或转折变化僵硬,使得文章枯燥而幼稚。这首先是学生人生经历浅短,生活较为安稳富裕,生活空间生活内容狭隘所造成的。学生由于没有饥饿贫困痛苦寂寞孤独等的体验,生活物质丰富,心里全是网络手机的世界,所以,现在的学生都是“情感荒漠化”,缺乏“悲”色调的生活体验。9班有学生写过生日爸爸带大家去旅游,作者想吃麦当劳爸爸不同意,作者很生气,生气到一直生闷气,认为爸爸不爱自己,等爸爸汗流浃背地把麦当劳买回来时马上眉开眼笑,觉得爸爸还是很爱自己的。这种小孩子气的情感变化是非常幼稚而又缺乏感恩意识显得无比自私的。

二、学生思想被 “禁锢”

尽管我们一再强调要写出真情实感,但学生却一直是在“作”文。例如9班的较多学生在《心结》中都写与父母吵架,写了父亲对试没考好的“我”粗言粗语地批评,我对嘴了几句,离家出走,很快认识到是自己错了,错在自己没考好试,错在自己与父母顶嘴,这使得自己很纠结等等如此,暂时不说口不扣题,就素材本身

是千篇一律,开头经过结局也是一模一样,个人感受认识也全都是一样的。而现实生活中,相信大多数同学不全认为是自己错的,父母过于看中分数,动辄批评,父母也有错,为什么学生不能把对父母的这样做法真真实实地痛痛快快地发自肺腑地写出来呢?类似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写的都不是自己真实的想法,使得文章很矫情虚假,而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这样写才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思想才是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对作文的思想要求存在很大的误解。

三、学生写作是“就菜吃饭”,不会对素材灵活地“艺术加工”

大多学生看到题目后,马上搜肠刮肚地想与之相关的素材,然而能恰巧与题目完全吻合的素材却不多,偶有特别一点的相关素材,却担心不能“自圆其说”而偏题、离题,所以最终还是选择最为熟悉那件如中考、顶嘴来写,久而久之,素材都高度集中了。

为了唤醒学生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点滴,学会“艺术地加工”生活事件,本学期我在高一9、2班的作文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下水文引领

每篇作文,我力争下水,以身作则,示范怎样从生活小事写起。我的下水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去创作,第一篇《最好的奖赏》(见附件)一出炉,学生惊呼:“怎么和我家的情况一样的?”我在文章中,考试只是一个背景而重点在写家庭生活,避开了千篇一律的“陷阱”,这位学生写的素材也是和考试有关,但在素材重点全在考试与物质奖品,而自己没意识到自己想要的最好奖品是爸妈在家陪,只能停留在物质层面。

二、搞“生活体验月”,记录特殊的生活感悟

写作如果能放眼自己身边的现实生活,用明亮的双眼去观察生活,用智慧的大脑去思考生活,素材要什么有什么,完全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去胡编乱造故事。

4月-5月我在高一9班、2班开展了一个“生活体验月”的活动,指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收集、积累各种生活故事,记录点滴特殊的情感变化,要求尽量细化。这样得来的宝贵素材更能展现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个性的世界。我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积累、收集:

1、观察积累。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并把观察的所得、所知、所感的各种细微特征及时记录、随时积累,这样才会使头脑中的材料越来越丰富,写作时便能厚积薄发,得心应手。

2、阅读积累。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而作为积累材料的阅读,主要指课外阅读。大量课外读物内容广博,知识丰富,经验纷繁,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兼容,是前人观察成果的结晶,是我们学生写作中可以广泛采撷的素材。

3、练笔积累。在阅读材料积累中勤于练笔,积累有形的文字材料,并从中提高运用语言技能。练笔的形式一般有:读练笔,即动笔墨读书,包括词语摘抄,内容概括,佳句警句抄录,读后感,书刊评论等。观察练笔,主要是写观察片断、观察日记。

4、活动积累。在亲身经历的各种活动实践中,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也是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这些材料情感性强,心理活动素材多,动态发展变化内容多,为其他积累渠道所少有。积极参与,有意观察,强化体验,从中积累真情实感,体验活动中各种人际交往的真伪虚实、优劣美丑,观察活动过程中各种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变化。活动中所积累的材料往往由于富有情趣而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再现容易,而且写作中使用起来容易抒发情感,达到文情并茂。

一个月下来,连写作基础非常不理想的2班也记录了很多特殊的素材,见附件。

三、作文评讲重在素材的运用,指引学生学会“艺术加工”,提高学生运用素材的能力

针对学生害怕离题、偏题的担忧,课堂上,我重点指导学生怎样艺术地运用素材,同一题目不同素材怎样运用,同一素材怎样运用到不同题目中。例如2班的杨贵安同学在写《心结》时,他最先写的是自己和小伙伴不小心打碎了奶奶的花瓶,心里觉得对不起奶奶,奶奶虽然只是很慈祥地批评了几句,但自己心里很不舒服。叙述完了,发现字数不到400字,于是在后面胡乱拼凑了几段矫情的议论,又在前面增加了小伙伴从城里回来的经过。而最后他自己也发现详略不当,有偏题现象,进而划掉,改写考试。我拿这个摔花瓶素材出来给大家讨论、修改,最后师生一起得出这样的方案:

第一段:描写花瓶的美丽、珍贵(想办法点题)

第二段:写不小心摔碎了花瓶

第三段:回忆插叙描写花瓶的珍贵,突出奶奶的喜爱和花瓶对奶奶的特殊意义(例如去世爷爷送的等等,根据生活真实去艺术加工)(想办法点题)

第四段:写奶奶的慈祥批评

第五段:想象奶奶没了花瓶后更加“无所依”的孤独生活(想办法点题)

第六段:深化中心(点题)

修改方案一出来,大家不仅学会了运用这个素材,学会了点题,还学会了如何设计情节,处理情节的详略问题,一箭双雕。

不过,作文教学永远是个难题,我将继续努力。

附件一:下水文

最好的奖赏

对我来说,最好的奖赏就是什么?

新年快开学了,一切都像泡在水里,到处冷冰冰的。我窝在沙发的角落听着爸爸的数落,爸爸坐在沙发的另一头,一脸的严肃:“放假那么久了,就只知道玩,也不知道你妈怎么管你的!”

“我妈管我管得好好的!”我本来是“洗耳恭听”的,但听到爸爸越说越远,都说到妈妈头上了,气不打一起来。

爸爸转头一瞪,两束眼光直逼人。妈妈一直没出声,一直在东收拾,西打扫。 爸爸扯着喉咙吼:“你就不能坐下来说说你的女儿啊?”

妈妈仍然一脸的平静,“行了,行了,等我和她谈谈。你先上楼休息吧。”

“啪”爸爸气冲冲地把手里的打火机往茶几上一扔,“嗖”的一声就“噔噔噔”地上楼去了。

我的泪水决堤似的涌了出来。妈妈坐下来,搂着我的肩膀说:“XX ,你爸爸最近心烦。其实他还是很爱你的,前两天还说要给你买一台新手机作为你新学期学习进步的奖励。”

我知道爸爸心烦,这两年钢铁市场不景气,去年许多公司债台高筑,纷纷倒闭,我们家也是面临着倒闭的危险。可是,再怎么困难,一家人也要和和气气地快乐地生活着。记得小学三年级以前,我们还住在只有70来平方的旧房子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加上爷爷奶奶,五个人生活得是那么的快乐。那时候爸爸虽然也忙,但他总不忘抽空带我们去玩,不忘带爷爷奶奶检查身体,不忘时不时给我们做他拿手的红烧鱼。妈妈始终操持着家务,幸福的笑容始终堆在脸上,爷爷奶奶则总是乐呵

呵地带着去逛楼下的公园,而我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后来,爸爸为了拓展业务,扩建公司,日夜操劳,终年不见人影,妈妈也不得不去帮忙,我的饮食起居也只好有爷爷奶奶负责。不过三年,爷爷去世了,再一年,奶奶也孤独地走了。再后来,我们住进了别墅,还请了保姆,但我再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成绩也一落千丈。爸爸妈妈不断地给我卖奖品激励,见我毫无起色,爸爸脾气越来越暴躁。我讨厌这样的家!爸爸妈妈,你们知道我需要的是什么吗?对我来说,最好的奖品最有激励作用的奖品是什么,你们知道吗?你们怎么就不知道呢!

想到这,我的泪水更加汹涌了。妈妈连忙说:“你开学后努力一点,问心无愧就是了,你爸爸也不会责怪你的,还是会奖励东西给你的。”

妈妈,温柔贤惠的妈妈,不是我不想学,而是我没办法静下心来学,我不需要什么手机奖励,对我来说,最好的奖励,就是你们能抽时间安安静静快快乐乐地陪陪我,就是爸爸的红烧鱼,就是您幸福的笑容。

附件二:学生在这半个学期里所“寻找”到的不一样的生活素材(节选)

1. 尴尬场面:每一次亲戚朋友聚会,总有人喜欢拿我和别人比身高。现在长大了,还比什么身高啊。明知我1.6米不到,还当着全家人的面说我

2. 感动场面:上学期开学不久,我在体育课上拉伤了腿,走路都超级无敌疼,走回宿舍的路上碰到几位班上的同学。那时我们只是见过几次面,还不熟悉她们见我走得慢,就陪着我走。到后来我真的疼得受不了,就停下来,眼泪直流。她们当即决定轮流背我上楼梯回宿舍。

3. 重男轻女:记得我妹妹刚出生时,家里的气氛都很沉闷,奶奶表情严肃,看了母亲旁边的妹妹许久,尖锐的声音刺破了平静:“怎么还是女孩,满月酒不办了。”

母亲似乎极度隐忍,脸色微微发白。外婆看着委屈的女儿,脸色有点发黑:“你们不要她,我来养。”站在一旁,虽不懂她们说什么,但奶奶那句我听懂了,一时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然后妹妹就被外婆抱走了。

4. 在寒假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去韶关爬山,去到最美的景点,有一个老人在那里卖东西。但是工作人员嫌她影响环境要赶她走。等工作人员离开后,老人又回来继续摆卖东西。我们上前买了一些东西,一边吃一边感慨。

5. 以前有个邻居家的孩子,长的丑,我不喜欢她,甚至有点瞧不起她。但她却待我很好,常常送给东西我吃,我当然是不吃。即使她硬塞给我,我也不会真的吃下去。但是有一次,我的手上停了一只大虫,我很怕。她却勇敢地走上前帮我赶走了虫子,我意识到自己以前是多么的狭隘,开始喜欢上她。

6. 她是我奶奶的妈妈,我和她的感情并不是很深,只是偶尔路过她家门口就进去看一下。每次车子从她门前开过,都会看见这个孤独的老人拄着拐杖坐在门口的矮凳,眼神充满期待。看着她消瘦、矮小的身影,我的心揪成一团。

她的耳朵不好使,眼睛也模糊,即便在她耳边大声说话,她都听不见你的话,就算走到她跟前,她也看不清你的样子,我觉得她很孤单。后来我从长辈那里了解到,她的孙子们都很不孝顺,舅婆对她也不好。即便听舅婆说了很多对她的抱怨的话,我还是很同情这位孤苦老人,痛恨晚辈对她的冷漠。体弱多病的她连饭都做不了,有时没人给她做饭,她饿得„„总之许多事情她都要别人照顾,或许是这样晚辈们才觉得麻烦厌恶。

那次她用她粗糙、僵硬的老手将我的手紧紧地握在手心,如获至宝一般。我想挣脱她的手,她却没反应,于是我打消了这个念头,她反而握得更紧了。我知道她一定很孤独,一定很渴望得到家人的关心!我们给她买了饺子,她只吃了两三个就

饱了„„看着她皱纹爬满的脸,眼角泛着点点泪花,我真的心如刀割。人怎么可以这样没有良心,对身边的老人视而不见。她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直到我们要离开了才放开。那时我的感触真的很深!即使我与她相见不超过十次„„但我希望那短暂的事关能给天国的她带来十分钟的温暖,同时我也收获了不少,深深感受到百行孝为先这个说法以及“爱经不起等待”这一经典句子。我们再要来看她时,人已经不在了,她已经走了三个月了。(这是我近年感触最深的,也是最伤心的。)

7. 开学前一天,我花了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了差不多一个月寒假工的工资买了一个自己喜欢两年多的水杯。

8. 开学第一周,同学之间还不熟悉。那天吃完饭回宿舍,我要洗头,只能将毛衣脱掉,只穿了一件短袖,天气很冷,舍友们一个个说我好剽悍。我一边洗头一边抱怨说好冷,洗着洗着突然感到一丝温暖。原来是8号床同学将她的大浴巾披在了我身上。

9. 爷爷随着春天的尾巴离开了我们,父亲在追悼会上没有哭;后来因为爷爷离世,大伯们很少回来,奶奶也去了养老院,父亲还是没有掉眼泪。一天晚上,父亲因家里的一件小事,终于释放自己,流下憋住许久的眼泪。

10. 我从四年级起开始田径训练,梦想着当运动员。一次,我脚受伤了,原则上是不能参加比赛的,但我不顾家里反对,继续训练并参加了比赛,得了个较后的名次,也落下了脚伤,以后不能做激烈的体育运动。但我却是这样想的,宁愿为做过的事情后悔,也不愿为没做过的事情遗憾。

11. 公交车上,一位老人上车,正当我犹豫着要不要让位时,一位小学生主动让了位,我感到丢脸。

12.

在寒假的时候和朋友一起打工派传单,受到许多人的漠视。想到自己以

前在街上看见那些派传单的人就用一个轻视的眼神望她们,接到传单后也是随手丢了它,感触很深。

13. 清明节拜山,爷爷和善的脸庞一直定格在一个黑色相框中。我想到人生短暂,死了的人再也无法感受到亲人的怀念。清酒,甚至那油香的乳猪,爷爷都无法再品尝一下,一切都已化为尘土。想到这里,我的无声化为泪水。

14. 暑假时,我去外婆家玩,看见她从陈旧的箱子里拿出针线,让我想起以前外婆常用这些针线给我缝衣服。现在她眯着眼睛,连线也穿不过针头。我很后悔没有常常抽时间看望她。我替她把线穿过针头,然后认真地看着她缝衣服。

15. 之前刚进乐中,一切都很陌生,去吃饭只能一个人,在被人插队时也很无奈。一天,饭堂阿姨打的菜有一片叶子从碗里垂了出来碰到了桌子,排在我后面的陌生男生帮我把那片青菜夹了出来,扔到垃圾桶了。我没有戴眼镜,看不清他的样子。但他却给我一种温暖亲切的感觉,让我感受到同学之间单纯的友谊与温暖。

16. 午睡后醒来听到一个让既害怕由心痛的消息——爷爷走了。原因是爷爷长期一个人住在家里,那天晚上他自己上厕所滑到了,爬不起来,当时他碰了到头流血了,墙壁都是他挣扎过的血迹„„如果当时有人在他身边,一定能救回来的„„

17. 新年的第一天,本来我打算睡到11:00的,却被外面的吵闹声惊醒了。出了房门我惊呆了,因为伯父一家人全聚集在我们家客厅,连平时不到午饭时间都不起床的老爸也起来了。问清原因才知道,伯母一大清早就指着伯父问是不是他在外面有小三。伯父就说她一大早又发什么神经。结果伯母不依不饶,把房间里能摔的东西都摔坏了,连床也塌了,最后两人闹到大厅,场面一片混乱。


相关文章

  • 中学生写作文本形成能力的发展特点
  • 摘要:从一所普通中学六个年级随机选取801名被试,使用自编测验研究了中学生写作文本形成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中学生写作文本形成能力起点较高,初三年级是其基本形成的关键期:(2)中学生写作文本形成能力在高中阶段发展平缓:(3)中学生 ...查看


  • 英文写作中_中式英语_的成因_特点及解决对策
  • <教学与管理>! 英 文写作中"中式英语"的成因.特点及解决对策!山东枣庄学院 苏琪 一.基于英汉思维模式差异上的"中式英语"不同的民族,不仅有着彼此不同的民族文化,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 ...查看


  • 高一语文月考考试分析
  • 高一语文月考考试分析 本次考试基础知识部分共设置了十道选择题,分别考查学生的字音.字形.近义词辨析.成语.病句和课内文言文实虚词知识及句式.就答题情况而言,字音.字词.词语辨析.成语等基础知识试题,答得不算理想,错误率较高,尤其是第三题,近 ...查看


  • 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及范文
  • 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及范文 一.做什么?简介课题主要内容(500~800字左右) 二.为什么做?课题立项研究背景(500字左右) 三.怎么做?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000~3000字左右) 1.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2.主要的研究方法. ...查看


  • 浅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
  • 浅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 础的一项重要工作,但目前的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大薄弱环 节,也是当前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人进入语文教学 领域的时间尚短,对作文教学的体会 ...查看


  • 搜尽奇峰打草稿
  • [摘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了半壁江山,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其中,素材的积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系列积累素材的方法,通过素材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网络环境下:作文素材:摭谈 [中图分类号]G ...查看


  • 谈如何撰写教学案例分析
  • 谈如何撰写教学案例分析 让我们共同学习.探讨和研究,让"案例分析"真正成为我们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一个医生总是伴着对一个又一个病例的研究逐渐成长,一个律师也是在一个又一个案例的剖析中不断成熟,我们教 ...查看


  • 讴歌亲情 Word 2007 文档
  • <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一.案例背景 1. 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作文设有四个单元,分别是<缘情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 ...查看


  • 高中议论文教学反思
  • 篇一:关于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反思 如何提高我校议论文写作教学效率 王智斌 2013.7 如何提高我校议论文写作教学效率 高中学生比起初中 学生生活阅历进一步成熟,思考能力进一步提高,有了更多素材,写好议论文应该不是难事. 尤其必修三四册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