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生沟通技巧

浅谈师生沟通技巧

摘要: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师生间的沟通足可以改变教育结果。理想的师生关系,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那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和学生进行沟通呢?本文主要从“接纳学生,尊重学生,有同理心,真诚赞美,慎用批评”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沟通 接纳 尊重 同理心 赞美 批评

做老师的都愿意而且期盼和自己的学生打成一片,有一种正常的,友好的甚至是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事实上学生方面却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老师关起情感交流的大门。大至各大媒体频频报道的校园因师生关系紧张而造成的恶性事件,小至现实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师生冲突事例。据有关调查报告称:“知识传授的渠道在日益拓宽,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却在不断缩小。”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效能产生的关键,它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智能的培养以及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都大有裨益。而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则有赖于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美国教育家季洛特说:“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作为教师,必须要重视与学生的关系,要能夺得每个学生的心。” 我国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情感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由此可见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师生适当的沟通足可以改变教育。理想的师生关系,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那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和学生进行沟通呢?

一、接纳学生

接纳是这样的一种心理品质:“教师相信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相信他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帮助学生相信他的老师即使对他的某些行为和想法不认同,而且它们必须改变,但是,他在老师的眼中仍然是一个有潜力和价值的人。” 老师不要求学生先改正错误,变得完美,然后材接受他,而是始终无条件地相信学生自己有朝好的方面去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这是接纳较完整的品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咨询专家高顿认为接受他人是培育良好关系的重要因素。接受令学生深思,敞露自己的情感;不接受则使学生焦虑不安,导致反抗致使交流滞塞、终止。但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如果你接受一个孩子,他会保持老样子,所以要他将来变好的最好办法就是

告诉他你对他的行为不能接受。师生间之所以会出现交流不畅正是因为教师通常的反应方式——训斥、命令、探询——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不对的、不应该的、不可接受的。

让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看看教师的尊重会带来怎样的效果。例:

一个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举起了左手要求回答老师提的问题。可是当老师问到他时,他却答不上来。感到奇怪的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这个学生哭着说:

在这个例子中,教师很好地接纳了一个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他由学生的话中感到了学生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并充分地予以尊重;只要该生举起左手,老师都努力给他机会让他答,尽量给他创造前进的机会;他没有因为该生的学习成绩差而乘机教育:“如果你用心读书的话就能回答出来了,你为什么不努力些呢?”

试想,如果这位老师听了学生的话以后讥诮道:“你不会还举手凑什么热闹?!”或者干脆吼一句:“你真是无药可救!”或者无动于衷地说:哦,我知道了,你回去吧。而在以后的教课中则不给这位差生以机会。那么,这个学生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深深的自卑进而觉得自己真的“无可救药”,索性“破罐子破摔”;或者产生一种强烈的抵触情绪,讨厌老师也讨厌学习!

二、尊重学生

尊重是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在人格上是绝对平等的。因为学生和教师一样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人”。

一位贤明的教师对学生讲话的方式就象对家里的访客 。如果他的客人穿着鞋子躺在干净的沙发上。这位教师不会说:“你疯了吗?你怎么敢把你的鞋子搁在我干净的沙发上!马上把脚放到地板上来。如果再让我逮到一次,我就处罚你!„„”事实上,这位教师会对客人说什么呢?他也许会这么说:“对不起,我担心沙发会被弄脏。”主人对客人总是以礼相待、留有情面的。教师若能象对待自己的客人一样对待学生,师生关系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教师们也许会觉得很难做到这一点。那么至少记住:在处理问题、批评学生时就事论事,

不要批评、诋毁学生的品性与人格。其实,这就是对学生人格的重视和尊重。让我们举一些学校实际生活中常会碰到的事来说明教师该如何尊重学生。例如:

学生因为没做作业而撒谎。老师会有什么反应呢?

教师A:“不做作业么,就是太懒!作业不做,读书不好好读,撒谎倒学得很快!你这样子下去能有什么出息?”

教师B:老师悄悄把他叫到一旁,拍拍他的脑袋说:“把作业补上就行了,何必说谎呢?” 学生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窗。老师会有什么反应呢?

教师A:“啊!你怎么又闯祸了?!除了闯祸你还会干什么?!这么不小心,读书肯定也读不好!”

教师B:“你把玻璃窗打破了,是吗?那你必须按价赔偿或换上新的。”

以上两例中,教师A就没有做到尊重学生:他们由学生的某一个行为借题发挥,批评学生的其它方面、预测学生的未来、评价学生的品性、给学生贴标签、发泄自己的情绪。但是,他们却不指出该如何解决问题。教师A的做法起不到真正的教育作用,却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伤害。有时候,这种做法还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河北省某重点中学的初二学生王某因为被老师误认为上课说话而说成“你不是块学习的料”,老师的这句话让他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于是购买了10片安眠药服下,因为抢救及时才脱离了生命危险。事后,王某说:“老师当着全班60多名同学的面这样评价我,我感到自己受到了很大的羞辱,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所以就想吃药自杀,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相对教师A而言,教师B则较好地做到了尊重学生。他关心发生的事,对这件事作出客观的评价并努力去解决,他让学生认识到该怎样弥补过失,他不会因为一件小事而伤害学生的人格。

三、有同理心

也有人将同理心称为换位、移情。有同理心要求教师能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了解学生的心情,思考问题。

对任何事物的看法,教师和学生之间都不可能完全一致。如果教师只一味强调自己的观点,忽视学生的感受,就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生就会疏远你、拒绝你,甚至讨厌你。学生平时最感苦恼的就是不被人理解,尤其是不被自己的师长理解。所以教师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了解学生的心情,找出与学生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让学生感到老师是理解自己的。学生接受了你,沟通才能有效地继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果碰到以下的事该怎么处理

会比较有效。

在数学课上,一位学生拿出一本小说正在津津有味的欣赏着,老师走过去不说话拿走小说。这位同学随即拿出一本杂志看,老师又过去拿走他的杂志。此时,学生又作对般地趴在课桌上睡觉。于是老师气愤地把学生叫到讲台前,“如果你再不听课,我打电话给你的家长,把小说、杂志交给他处理!”“你看着办!”学生回敬道,于是老师把该生当众批评了一通。

学生在数学课上不听课,看小说和杂志,当然不对。当老师没收了小说和杂志时,学生干脆趴在课桌上睡觉。这表明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也可能是数学有缺差、听不懂,故而干脆睡起觉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是对老师不当处理的抗拒和示威。但是这次老师显然没有理解性的想法。他可能只是认为学生对自己很不尊重,伤了自己作为教师的面子。于是,采用了没收,叫到讲台前当众批评的做法,以维护自己的权威形象。然而,这只能引起学生的更加反感和对抗。在教育心理学上,“批评”,特别是“当众批评”还有打电话告诉家长是最伤害学生自尊心的,结果多半事与愿违,引发学生的抵抗心理,丝毫起不到真正的教育作用。

如果运用同理心,该如何处理呢?首先我会理解这位学生数学基础差,听不懂,干脆看课外书籍。我会走过去轻轻地对他说:“小说里一定有你要吸取的知识点吧?你想尽快看完,但在数学课上看不就分散精力,不能更好地欣赏。等回家了,做完作业再看一些课外书籍不是更好么?”我相信学生会收起小说,认真地上数学课的。

四、真诚赞美

其实,许多教师都已经知道要赞美学生。关键是如何赞美,怎么样的赞美才会发挥效用?太笼统、太空泛的赞美,例如 “你是个好学生” ,“这道题做得很好”“你有进步了”等等也许并不能起到教师想象中的促进作用。赞美需要有针对性,具体而明确,并且有创意。例如:评价学生解一道多解法数学题,教师仅仅说很好,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学生并不知道。如果教师能明确到告诉学生:“解题思路清楚,思维开阔。你不但利用了课本中和老师讲的解题方法,你还看了不少课外书籍,把以后复习时老师打算补充的这种解法,你提前应用到了。那么学生会知道自己的长处,而且让老师也发现了自己对数学的爱好。他会觉得老师更喜欢自己的学习方法,自己受到了很高的肯定。这些会鼓励他继续努力,在学习数学上精益求精,继续发挥自己的长处。

要赞美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是很重要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教师们如果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则原本小小的一个长处可以得到加倍的发展,并且带动学生其它方面的发展。例如:

在某班里有这样几个学生,他们不爱学习、爱“捣乱”。教师们都把他们归为“差生”,对他们另眼相看,认定他们只能拖班级的后腿。有一次,班里组队和其他班踢球,教师看到了绿茵场上奋力拼搏的队员,发现那几个被打入另册的学生在场上的表现极为出众:反应敏捷、善于拼抢,有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后来,教师几次找他们谈话,针对他们表现出来的这些优点来鼓励他们、肯定他们。学生们都很感动,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老师会看到他们自己都不觉得的优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老师的鼓励和关怀促使他们改正自己的一些缺点。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期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关怀。尤其是处于弱势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肯定。对于他们而言,教师的肯定往往也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所以,教师们对于决不能持放弃或厌恶的态度,而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五、慎用批评

说到师生沟通,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教师批评、教训学生。可以说,在实际的师生沟通中,教师训学生在师生沟通中确实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教师们总是在学生出了问题、犯了错误后才会想到要找学生。以至于一说到教师,学生想到的常常就是一个板着脸教训人的形象。为什么教师喜欢教训人呢?这难道是教师的职业病?

教师批评学生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而是为了让学生意识到问题并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改进啊!若批评不具备教育效用,那么就该摒弃。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教师未必一定要采取批评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时候教师宽容一点,给学生一个“台阶下”,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处罚更强烈。在学生们的错误或挑衅面前,教师应表现出成熟的风度,这不仅可以避免师生间的矛盾,而且也会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正确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下面例子中的教师就很好地表现出了自己的宽容和成熟。例:

教师走进教室,看到黑板上有一幅自己脸孔的画像,画得有力、传神而可笑。全班学生都等着他的反应。他带着兴趣观看这幅画,然后说:“画得太好了,不该擦掉。让这位画家先给我描到纸上去吧。我向这位天才漫画家道贺。”

教师不为这幅讽刺画而恼羞成怒、大动肝火,他不被学生的恶作剧所伤害,他不追究肇事者,也没有批评谁,他避免了无谓的说教和训斥,并显示了自己对学生才能的欣赏以及作为一个教师的宽容和成熟的心态。学生可以从这为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至少他们不会讨厌他。

做到这些,就为师生的有效沟通打下了良好基础。有了沟通和交流,我们就会为师生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师生之间更容易达成一致。尽管这种做法的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相信能从本质上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 :“孩子们求学的欲望完全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 ,假如他们是温和的 ,是循循善诱的 ,不用粗鲁的方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语言去吸引学生,假如他们和善地去对待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 ,应能站在学生的位置上 ,以他们的情感去理解周围事物 ,把他们的欢乐、悲伤、忧虑装在自己的心里 ,与之产生共鸣 ,才能架起师生间感情的桥梁,最终达到师生沟通的最佳效果。

浅谈师生沟通技巧

摘要: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师生间的沟通足可以改变教育结果。理想的师生关系,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那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和学生进行沟通呢?本文主要从“接纳学生,尊重学生,有同理心,真诚赞美,慎用批评”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沟通 接纳 尊重 同理心 赞美 批评

做老师的都愿意而且期盼和自己的学生打成一片,有一种正常的,友好的甚至是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事实上学生方面却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老师关起情感交流的大门。大至各大媒体频频报道的校园因师生关系紧张而造成的恶性事件,小至现实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师生冲突事例。据有关调查报告称:“知识传授的渠道在日益拓宽,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却在不断缩小。”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效能产生的关键,它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智能的培养以及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都大有裨益。而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则有赖于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美国教育家季洛特说:“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作为教师,必须要重视与学生的关系,要能夺得每个学生的心。” 我国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情感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由此可见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师生适当的沟通足可以改变教育。理想的师生关系,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那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和学生进行沟通呢?

一、接纳学生

接纳是这样的一种心理品质:“教师相信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相信他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帮助学生相信他的老师即使对他的某些行为和想法不认同,而且它们必须改变,但是,他在老师的眼中仍然是一个有潜力和价值的人。” 老师不要求学生先改正错误,变得完美,然后材接受他,而是始终无条件地相信学生自己有朝好的方面去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这是接纳较完整的品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咨询专家高顿认为接受他人是培育良好关系的重要因素。接受令学生深思,敞露自己的情感;不接受则使学生焦虑不安,导致反抗致使交流滞塞、终止。但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如果你接受一个孩子,他会保持老样子,所以要他将来变好的最好办法就是

告诉他你对他的行为不能接受。师生间之所以会出现交流不畅正是因为教师通常的反应方式——训斥、命令、探询——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不对的、不应该的、不可接受的。

让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看看教师的尊重会带来怎样的效果。例:

一个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举起了左手要求回答老师提的问题。可是当老师问到他时,他却答不上来。感到奇怪的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这个学生哭着说:

在这个例子中,教师很好地接纳了一个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他由学生的话中感到了学生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并充分地予以尊重;只要该生举起左手,老师都努力给他机会让他答,尽量给他创造前进的机会;他没有因为该生的学习成绩差而乘机教育:“如果你用心读书的话就能回答出来了,你为什么不努力些呢?”

试想,如果这位老师听了学生的话以后讥诮道:“你不会还举手凑什么热闹?!”或者干脆吼一句:“你真是无药可救!”或者无动于衷地说:哦,我知道了,你回去吧。而在以后的教课中则不给这位差生以机会。那么,这个学生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深深的自卑进而觉得自己真的“无可救药”,索性“破罐子破摔”;或者产生一种强烈的抵触情绪,讨厌老师也讨厌学习!

二、尊重学生

尊重是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在人格上是绝对平等的。因为学生和教师一样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人”。

一位贤明的教师对学生讲话的方式就象对家里的访客 。如果他的客人穿着鞋子躺在干净的沙发上。这位教师不会说:“你疯了吗?你怎么敢把你的鞋子搁在我干净的沙发上!马上把脚放到地板上来。如果再让我逮到一次,我就处罚你!„„”事实上,这位教师会对客人说什么呢?他也许会这么说:“对不起,我担心沙发会被弄脏。”主人对客人总是以礼相待、留有情面的。教师若能象对待自己的客人一样对待学生,师生关系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教师们也许会觉得很难做到这一点。那么至少记住:在处理问题、批评学生时就事论事,

不要批评、诋毁学生的品性与人格。其实,这就是对学生人格的重视和尊重。让我们举一些学校实际生活中常会碰到的事来说明教师该如何尊重学生。例如:

学生因为没做作业而撒谎。老师会有什么反应呢?

教师A:“不做作业么,就是太懒!作业不做,读书不好好读,撒谎倒学得很快!你这样子下去能有什么出息?”

教师B:老师悄悄把他叫到一旁,拍拍他的脑袋说:“把作业补上就行了,何必说谎呢?” 学生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窗。老师会有什么反应呢?

教师A:“啊!你怎么又闯祸了?!除了闯祸你还会干什么?!这么不小心,读书肯定也读不好!”

教师B:“你把玻璃窗打破了,是吗?那你必须按价赔偿或换上新的。”

以上两例中,教师A就没有做到尊重学生:他们由学生的某一个行为借题发挥,批评学生的其它方面、预测学生的未来、评价学生的品性、给学生贴标签、发泄自己的情绪。但是,他们却不指出该如何解决问题。教师A的做法起不到真正的教育作用,却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伤害。有时候,这种做法还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河北省某重点中学的初二学生王某因为被老师误认为上课说话而说成“你不是块学习的料”,老师的这句话让他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于是购买了10片安眠药服下,因为抢救及时才脱离了生命危险。事后,王某说:“老师当着全班60多名同学的面这样评价我,我感到自己受到了很大的羞辱,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所以就想吃药自杀,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相对教师A而言,教师B则较好地做到了尊重学生。他关心发生的事,对这件事作出客观的评价并努力去解决,他让学生认识到该怎样弥补过失,他不会因为一件小事而伤害学生的人格。

三、有同理心

也有人将同理心称为换位、移情。有同理心要求教师能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了解学生的心情,思考问题。

对任何事物的看法,教师和学生之间都不可能完全一致。如果教师只一味强调自己的观点,忽视学生的感受,就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生就会疏远你、拒绝你,甚至讨厌你。学生平时最感苦恼的就是不被人理解,尤其是不被自己的师长理解。所以教师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了解学生的心情,找出与学生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让学生感到老师是理解自己的。学生接受了你,沟通才能有效地继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果碰到以下的事该怎么处理

会比较有效。

在数学课上,一位学生拿出一本小说正在津津有味的欣赏着,老师走过去不说话拿走小说。这位同学随即拿出一本杂志看,老师又过去拿走他的杂志。此时,学生又作对般地趴在课桌上睡觉。于是老师气愤地把学生叫到讲台前,“如果你再不听课,我打电话给你的家长,把小说、杂志交给他处理!”“你看着办!”学生回敬道,于是老师把该生当众批评了一通。

学生在数学课上不听课,看小说和杂志,当然不对。当老师没收了小说和杂志时,学生干脆趴在课桌上睡觉。这表明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也可能是数学有缺差、听不懂,故而干脆睡起觉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是对老师不当处理的抗拒和示威。但是这次老师显然没有理解性的想法。他可能只是认为学生对自己很不尊重,伤了自己作为教师的面子。于是,采用了没收,叫到讲台前当众批评的做法,以维护自己的权威形象。然而,这只能引起学生的更加反感和对抗。在教育心理学上,“批评”,特别是“当众批评”还有打电话告诉家长是最伤害学生自尊心的,结果多半事与愿违,引发学生的抵抗心理,丝毫起不到真正的教育作用。

如果运用同理心,该如何处理呢?首先我会理解这位学生数学基础差,听不懂,干脆看课外书籍。我会走过去轻轻地对他说:“小说里一定有你要吸取的知识点吧?你想尽快看完,但在数学课上看不就分散精力,不能更好地欣赏。等回家了,做完作业再看一些课外书籍不是更好么?”我相信学生会收起小说,认真地上数学课的。

四、真诚赞美

其实,许多教师都已经知道要赞美学生。关键是如何赞美,怎么样的赞美才会发挥效用?太笼统、太空泛的赞美,例如 “你是个好学生” ,“这道题做得很好”“你有进步了”等等也许并不能起到教师想象中的促进作用。赞美需要有针对性,具体而明确,并且有创意。例如:评价学生解一道多解法数学题,教师仅仅说很好,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学生并不知道。如果教师能明确到告诉学生:“解题思路清楚,思维开阔。你不但利用了课本中和老师讲的解题方法,你还看了不少课外书籍,把以后复习时老师打算补充的这种解法,你提前应用到了。那么学生会知道自己的长处,而且让老师也发现了自己对数学的爱好。他会觉得老师更喜欢自己的学习方法,自己受到了很高的肯定。这些会鼓励他继续努力,在学习数学上精益求精,继续发挥自己的长处。

要赞美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是很重要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教师们如果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则原本小小的一个长处可以得到加倍的发展,并且带动学生其它方面的发展。例如:

在某班里有这样几个学生,他们不爱学习、爱“捣乱”。教师们都把他们归为“差生”,对他们另眼相看,认定他们只能拖班级的后腿。有一次,班里组队和其他班踢球,教师看到了绿茵场上奋力拼搏的队员,发现那几个被打入另册的学生在场上的表现极为出众:反应敏捷、善于拼抢,有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后来,教师几次找他们谈话,针对他们表现出来的这些优点来鼓励他们、肯定他们。学生们都很感动,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老师会看到他们自己都不觉得的优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老师的鼓励和关怀促使他们改正自己的一些缺点。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期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关怀。尤其是处于弱势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肯定。对于他们而言,教师的肯定往往也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所以,教师们对于决不能持放弃或厌恶的态度,而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五、慎用批评

说到师生沟通,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教师批评、教训学生。可以说,在实际的师生沟通中,教师训学生在师生沟通中确实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教师们总是在学生出了问题、犯了错误后才会想到要找学生。以至于一说到教师,学生想到的常常就是一个板着脸教训人的形象。为什么教师喜欢教训人呢?这难道是教师的职业病?

教师批评学生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而是为了让学生意识到问题并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改进啊!若批评不具备教育效用,那么就该摒弃。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教师未必一定要采取批评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时候教师宽容一点,给学生一个“台阶下”,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处罚更强烈。在学生们的错误或挑衅面前,教师应表现出成熟的风度,这不仅可以避免师生间的矛盾,而且也会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正确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下面例子中的教师就很好地表现出了自己的宽容和成熟。例:

教师走进教室,看到黑板上有一幅自己脸孔的画像,画得有力、传神而可笑。全班学生都等着他的反应。他带着兴趣观看这幅画,然后说:“画得太好了,不该擦掉。让这位画家先给我描到纸上去吧。我向这位天才漫画家道贺。”

教师不为这幅讽刺画而恼羞成怒、大动肝火,他不被学生的恶作剧所伤害,他不追究肇事者,也没有批评谁,他避免了无谓的说教和训斥,并显示了自己对学生才能的欣赏以及作为一个教师的宽容和成熟的心态。学生可以从这为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至少他们不会讨厌他。

做到这些,就为师生的有效沟通打下了良好基础。有了沟通和交流,我们就会为师生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师生之间更容易达成一致。尽管这种做法的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相信能从本质上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 :“孩子们求学的欲望完全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 ,假如他们是温和的 ,是循循善诱的 ,不用粗鲁的方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语言去吸引学生,假如他们和善地去对待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 ,应能站在学生的位置上 ,以他们的情感去理解周围事物 ,把他们的欢乐、悲伤、忧虑装在自己的心里 ,与之产生共鸣 ,才能架起师生间感情的桥梁,最终达到师生沟通的最佳效果。


相关文章

  • 如何掌握师生沟通技巧
  • 摘 要: 教师只有懂得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才能与学生建立起互相尊重信任.彼此理解接纳的师生关系,文章认为教师只有掌握良好的师生沟通技巧,才能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师生沟通 原因 ...查看


  • 师生沟通的技巧
  • 面对学生复杂多样的心理问题时,教师有时会感到茫然无措,为此,我对个案多次进行反思,一直在寻求最佳的沟通方式,让学生便于接受,得到好的帮助,走出困惑的泥潭. 在我看来,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首先要学会倾听. 倾听并不是简单地听,与学生的沟通不仅仅 ...查看


  •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技巧
  • 2014年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技巧培训心得 遵义市育新小学:何晓燕 有位名人说过:"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要引导好教育好学生,常常要与学生沟通,如何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通过本年度的培训我知道了以下几种方 ...查看


  • 浅谈师生沟通的技巧
  •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沟通情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拉近师生心理距离.培育师生情感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而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创造性的教学行为,教师不能因循守旧,沟通手段不能千篇一律.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呢?主要从&quo ...查看


  • 有效班级管理者的心理学分析
  • 有效班级管理者的心理学分析 马树伟 孙战民 ( 陕西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715500 ) [摘要]: [关键词]: 随着17世纪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出现和产生,班级管理就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并始终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的成就,为了更好 ...查看


  • 小组工作计划书最终
  •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 社会工作专业 <小组工作>课程作业 班 级 社工11 小 组 组 长 王雅轩 指导老师 龚逾慈 目录 1.理念阐述 -------------------- 1 2.小组目标 --------------- ...查看


  • 师生交往的技巧和策略
  • 师生交往的技巧和策略 现代教学理念提倡教师与学生要相互交往.相互沟通, 建立一种和谐.民主的关系.那么, 教师应该如何与学生交往呢? 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 热爱与尊重学生是优秀教师的必备特质 作为一名教师, 首先要热爱学生.& ...查看


  • 心对心的交流,面对面的沟通
  • 心对心的交流,面对面的沟通 作者:孔小燕 来源:<学园>2014年第34期 [摘;;要]教育主要通过一定沟通活动的实施来进行,因此,教育的沟通同样面对沟通障碍的问题,教育目的之实现就在于对沟通障碍的克服与解决,而教育实效性也在于 ...查看


  • 与学生的沟通的技巧23
  • 与学生的沟通的技巧 徐华 真正的与学生的沟通就是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构建起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能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一.放下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