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沙替尼片评价概述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CML ),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约占成人白血病的15-20%,发病率为1-2/10万,属于较为常见的白血病。在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以中老年病例为常见。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化疗,能够快速减少白细胞数量,但毒副作用很大,难以延长慢性期和改善有效的总体生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唯一有希望根治CML 的方法,但大部分病人年龄较大,不适合接受治疗。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针对在95%CML病人中表达的Bcr-Abl 融合蛋白的伊马替尼成为目前CML 治疗的一线药物。但随着其大量临床应用,耐药和不耐受的问题日益凸显,之后诺华公司进一步研制了尼洛替尼用于伊马替尼耐药和不耐受的CML 慢性期的药物。上述两个分子靶向药物已进口我国。
达沙替尼(Dasatanib,BMS-354825洛替尼之后另一个用于伊马替尼耐药和不耐受的CML 慢性期的药物。与针对Bcr-Abl 融合蛋白单靶点的伊马替尼和尼洛替尼相比,达沙替尼属于多靶点药物,对5种关键性致癌酪氨酸蛋白激酶,即BCR-ABL 、SRC 、c-KIT 、PDGFR 和Ephrin (EPH )均有作用。该产品最早由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研发,2006年6月在美国获准上市, 11月在欧盟上市。商品名:SPRYCEL 。目前达沙替尼片已在64个国家获得上市批准。
该产品自2003年开发起,迄今在国外共进行了8项I 期研究、5项II 期研究和2项III 期研究,全球接受该药治疗的患者已经达4000例。在伊马替尼耐药和不耐受的患者,本品和尼洛替尼均使用了主要细胞学缓解作为观察终点。随访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本品的缓解率为63%,略高于尼洛替尼58%,有较为肯定的血液学和细胞学缓解。不良反应方面,本品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毒性和体液潴留,骨髓毒性发生率的绝对值与尼洛替尼相似。
该品种在中国完成了一项单臂无对照试验,包括59例慢性期和60例中进展期CML (25例加速期、35例急变期)的研究作为支持在中国上市的依据。研究数据显示,国内外CML 患者在同样剂量下(慢性期100mg qd,进展期70mg bid),具有相似的安全有效性结果, 报告的不良反应基本在同类药物预期范围内,进行剂量调整的患者比例国内外基本一致。中国患者报告的总的严重不良事件更少,中国患者报告的药物相关体液潴留事件较少,有可接受和可控制的安全性。
虽然在中国患者的研究为单臂无对照设计,但采用的疗效观察指标为血液学缓解、细胞遗传学缓解等客观指标,可以提示其临床疗效;国外最初批准该产品上市也是基于无对照试验;同时,目前对于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CML 病例,治疗手段有限,仅有诺华公司尼洛替尼获得批准,此前尼洛替尼也基于类似的研究和同样的审评原则获得了进口注册批准。因此,基于全球的研究结果和在中国完成的研究数据,可以支持本品在我国对于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CML 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意批准进口。
达沙替尼片评价概述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CML ),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约占成人白血病的15-20%,发病率为1-2/10万,属于较为常见的白血病。在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以中老年病例为常见。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化疗,能够快速减少白细胞数量,但毒副作用很大,难以延长慢性期和改善有效的总体生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唯一有希望根治CML 的方法,但大部分病人年龄较大,不适合接受治疗。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针对在95%CML病人中表达的Bcr-Abl 融合蛋白的伊马替尼成为目前CML 治疗的一线药物。但随着其大量临床应用,耐药和不耐受的问题日益凸显,之后诺华公司进一步研制了尼洛替尼用于伊马替尼耐药和不耐受的CML 慢性期的药物。上述两个分子靶向药物已进口我国。
达沙替尼(Dasatanib,BMS-354825洛替尼之后另一个用于伊马替尼耐药和不耐受的CML 慢性期的药物。与针对Bcr-Abl 融合蛋白单靶点的伊马替尼和尼洛替尼相比,达沙替尼属于多靶点药物,对5种关键性致癌酪氨酸蛋白激酶,即BCR-ABL 、SRC 、c-KIT 、PDGFR 和Ephrin (EPH )均有作用。该产品最早由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研发,2006年6月在美国获准上市, 11月在欧盟上市。商品名:SPRYCEL 。目前达沙替尼片已在64个国家获得上市批准。
该产品自2003年开发起,迄今在国外共进行了8项I 期研究、5项II 期研究和2项III 期研究,全球接受该药治疗的患者已经达4000例。在伊马替尼耐药和不耐受的患者,本品和尼洛替尼均使用了主要细胞学缓解作为观察终点。随访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本品的缓解率为63%,略高于尼洛替尼58%,有较为肯定的血液学和细胞学缓解。不良反应方面,本品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毒性和体液潴留,骨髓毒性发生率的绝对值与尼洛替尼相似。
该品种在中国完成了一项单臂无对照试验,包括59例慢性期和60例中进展期CML (25例加速期、35例急变期)的研究作为支持在中国上市的依据。研究数据显示,国内外CML 患者在同样剂量下(慢性期100mg qd,进展期70mg bid),具有相似的安全有效性结果, 报告的不良反应基本在同类药物预期范围内,进行剂量调整的患者比例国内外基本一致。中国患者报告的总的严重不良事件更少,中国患者报告的药物相关体液潴留事件较少,有可接受和可控制的安全性。
虽然在中国患者的研究为单臂无对照设计,但采用的疗效观察指标为血液学缓解、细胞遗传学缓解等客观指标,可以提示其临床疗效;国外最初批准该产品上市也是基于无对照试验;同时,目前对于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CML 病例,治疗手段有限,仅有诺华公司尼洛替尼获得批准,此前尼洛替尼也基于类似的研究和同样的审评原则获得了进口注册批准。因此,基于全球的研究结果和在中国完成的研究数据,可以支持本品在我国对于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CML 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意批准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