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送礼艺术

  慈禧太后最大喜好的是享受生活,别的大臣送金送银送珍宝,唯有李鸿章送上的是一种创意的游乐方式,正好合了慈禧太后的心意,借此还解决了办“洋务”的实际难题。   “火到猪头烂,礼到公事办”,大清官场就是如此。李鸿章在直隶总督任上,办过不少送礼的事。领班军机大臣奕管项目立项,户部尚书翁同�管资金调拨,为办好“洋务”工作,给此二位大佬送礼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大清能臣,李鸿章深谙官场的潜规则,办起送礼的事来自然也是行家里手。   一次,登门拜访恭亲王奕,李鸿章意在送礼,话题却是廉政,说:癸酉年,丁宝桢在山东巡抚任上,回贵州平远扫墓,船过汉口,鸿章家兄、湖广总督李翰章见其行从简朴,曾赠银三千两打点其亲友,但次年扫墓归来,丁宝桢竟一两不少地奉还了。丙子年,丁宝桢奉旨督川,入京陛见,得知其宦囊羞涩,京中的应酬花销没有着落,就凑了一万银两相赠,“这一次总算他赏脸,比起家兄来,面子上要好看些”。随即,啧啧有声大发感慨说“老丁真真是一清如水!”   谈了半天廉政话题,临辞行前,李鸿章仿佛才想起一件事,说:王爷马上要过生日了,作为廉政楷模,鸿章知道王爷低调惯了。但接下来还有太后的生日,王爷就不应该太寒碜了,所以鸿章预备了一点小心意。说完,将一方红地金花信封轻置于茶几。恭亲王略一踌躇,但想起了“一清如水”的老丁,自然也给了李鸿章面子。送客转回,奕�抽出银票一看,竟然是四万两。   翁同�与李鸿章结下梁子已久,早年李鸿章充任湘军幕僚时,曾为曾国藩代拟文书,参奏过翁同�的长兄、安徽巡抚翁同书,此事让翁同�一直耿耿于怀。为避免“财神爷”翁同�不坏其事,李鸿章就想着送上大礼,以化解彼此的宿怨。   依旧是登门拜访,但话题全然不同,这次谈的是文化。得知翁同�是此年北闱乡试的主考官,李鸿章就装出不胜向往的样子,说:“翁大人当考官,可谓玉尺量才。鸿章才学疏浅,只怕今生无此荣任了。”此番说辞让翁同�听得骨头发酥。随后,李鸿章又就书法之事请教。翁同�的字本就不赖,且见李大人如此温恭自虚,兴致更好了,当场就挥毫并赠与墨宝。见水到渠成,李鸿章就称告辞,并送上一方仿古素笺信封,说是一点“润笔费”。翁同�不便推辞,吩咐听差收了。这次,李鸿章举重若轻,送出的是二万两银票。   送礼给奕和翁同�,要紧的是一张银票,但具体的过程却绝不一样。奕乃天潢贵胄,又执掌中枢、议政当朝,位高言亦高,话题就得从“廉政”谈起。翁同�是贵介公子,又是状元出身、两朝“帝师”,君子崖岸自高,话题就得从文化谈起。况且,李鸿章装银票,给王爷用的是红地金花信封,送儒臣用的是仿古素笺信封装银票装,其细微末节考虑甚周,这就是细节决定成败。   给大清实际掌舵人慈禧太后送礼,李鸿章更是别出心裁。因外运开平矿煤,李鸿章修建了二十余里长的唐胥铁路,未料受顽固派的诋毁,只能用骡马作动力牵引。赶上慈禧太后生日,李鸿章就以礼贡的名义,借西苑拓建之机,修建了三华里长的环北、中、南三海小铁路,还专门从法国进口了豪华机车及六节车厢。慈禧太后喜好新鲜事儿,带着众大臣坐着小火车晃晃悠悠绕了一圈,感觉比乘马坐轿平稳多了。慈禧太后大喜,回头就点赞李大人会办事。   此后的一段时期,慈禧太后差不多每天都要坐小火车,往返于中海瀛秀园和北海镜清斋间,沿途一路赏玩风景,好不快活。有了此种切身体验,慈禧太后对铁路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很快就批准了李鸿章兴办铁路的奏折。   送礼给慈禧太后,要紧的是赢得一份欢心。慈禧太后最大喜好的是享受生活,别的大臣送金送银送珍宝,唯有李鸿章送上的是一种创意的游乐方式,正好合了慈禧太后的心意,借此还解决了办“洋务”的实际难题。   礼投其所好,话又说得入心入肺,细枝末节处也考虑得细针密缕,这样,送礼人不会让人觉得生分,收礼人也不觉得降低人格,回头还得领了情、办了事,这就是送礼的最高境界,也是为官大清的第一等的学问。   摘编自作者博客

  慈禧太后最大喜好的是享受生活,别的大臣送金送银送珍宝,唯有李鸿章送上的是一种创意的游乐方式,正好合了慈禧太后的心意,借此还解决了办“洋务”的实际难题。   “火到猪头烂,礼到公事办”,大清官场就是如此。李鸿章在直隶总督任上,办过不少送礼的事。领班军机大臣奕管项目立项,户部尚书翁同�管资金调拨,为办好“洋务”工作,给此二位大佬送礼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大清能臣,李鸿章深谙官场的潜规则,办起送礼的事来自然也是行家里手。   一次,登门拜访恭亲王奕,李鸿章意在送礼,话题却是廉政,说:癸酉年,丁宝桢在山东巡抚任上,回贵州平远扫墓,船过汉口,鸿章家兄、湖广总督李翰章见其行从简朴,曾赠银三千两打点其亲友,但次年扫墓归来,丁宝桢竟一两不少地奉还了。丙子年,丁宝桢奉旨督川,入京陛见,得知其宦囊羞涩,京中的应酬花销没有着落,就凑了一万银两相赠,“这一次总算他赏脸,比起家兄来,面子上要好看些”。随即,啧啧有声大发感慨说“老丁真真是一清如水!”   谈了半天廉政话题,临辞行前,李鸿章仿佛才想起一件事,说:王爷马上要过生日了,作为廉政楷模,鸿章知道王爷低调惯了。但接下来还有太后的生日,王爷就不应该太寒碜了,所以鸿章预备了一点小心意。说完,将一方红地金花信封轻置于茶几。恭亲王略一踌躇,但想起了“一清如水”的老丁,自然也给了李鸿章面子。送客转回,奕�抽出银票一看,竟然是四万两。   翁同�与李鸿章结下梁子已久,早年李鸿章充任湘军幕僚时,曾为曾国藩代拟文书,参奏过翁同�的长兄、安徽巡抚翁同书,此事让翁同�一直耿耿于怀。为避免“财神爷”翁同�不坏其事,李鸿章就想着送上大礼,以化解彼此的宿怨。   依旧是登门拜访,但话题全然不同,这次谈的是文化。得知翁同�是此年北闱乡试的主考官,李鸿章就装出不胜向往的样子,说:“翁大人当考官,可谓玉尺量才。鸿章才学疏浅,只怕今生无此荣任了。”此番说辞让翁同�听得骨头发酥。随后,李鸿章又就书法之事请教。翁同�的字本就不赖,且见李大人如此温恭自虚,兴致更好了,当场就挥毫并赠与墨宝。见水到渠成,李鸿章就称告辞,并送上一方仿古素笺信封,说是一点“润笔费”。翁同�不便推辞,吩咐听差收了。这次,李鸿章举重若轻,送出的是二万两银票。   送礼给奕和翁同�,要紧的是一张银票,但具体的过程却绝不一样。奕乃天潢贵胄,又执掌中枢、议政当朝,位高言亦高,话题就得从“廉政”谈起。翁同�是贵介公子,又是状元出身、两朝“帝师”,君子崖岸自高,话题就得从文化谈起。况且,李鸿章装银票,给王爷用的是红地金花信封,送儒臣用的是仿古素笺信封装银票装,其细微末节考虑甚周,这就是细节决定成败。   给大清实际掌舵人慈禧太后送礼,李鸿章更是别出心裁。因外运开平矿煤,李鸿章修建了二十余里长的唐胥铁路,未料受顽固派的诋毁,只能用骡马作动力牵引。赶上慈禧太后生日,李鸿章就以礼贡的名义,借西苑拓建之机,修建了三华里长的环北、中、南三海小铁路,还专门从法国进口了豪华机车及六节车厢。慈禧太后喜好新鲜事儿,带着众大臣坐着小火车晃晃悠悠绕了一圈,感觉比乘马坐轿平稳多了。慈禧太后大喜,回头就点赞李大人会办事。   此后的一段时期,慈禧太后差不多每天都要坐小火车,往返于中海瀛秀园和北海镜清斋间,沿途一路赏玩风景,好不快活。有了此种切身体验,慈禧太后对铁路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很快就批准了李鸿章兴办铁路的奏折。   送礼给慈禧太后,要紧的是赢得一份欢心。慈禧太后最大喜好的是享受生活,别的大臣送金送银送珍宝,唯有李鸿章送上的是一种创意的游乐方式,正好合了慈禧太后的心意,借此还解决了办“洋务”的实际难题。   礼投其所好,话又说得入心入肺,细枝末节处也考虑得细针密缕,这样,送礼人不会让人觉得生分,收礼人也不觉得降低人格,回头还得领了情、办了事,这就是送礼的最高境界,也是为官大清的第一等的学问。   摘编自作者博客


相关文章

  • 沟通交流的艺术
  • 沟通交流的艺术 临近期末,各种考试和论文一下子压了下来,这种时候任何人都会有很大的压力吧.不过我发现自己这个学期的学业安排比去年合理了很多,也没有去年那么大的考试压力.这固然是因为已经大二的我要比大一刚到学校时成熟一些,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 ...查看


  • 袁伟时:晚清官员贪污成风的根本原因在制度
  • http://cul.sina.com.cn 2005/05/13 22:54   新浪文化 作者:袁伟时 官员贪污成风是导致晚清改革失败和清帝国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关的史料很多.揭露官场黑幕更是晚清小说的一大热点.这个时期的贪污既是历来 ...查看


  • 中美礼仪差异
  • 由于各国的历史与文 化底蕴不同,各国人民在进行礼尚交往时的习惯也有不少差异.特别是中西方之间,礼仪上的差别很大,若不了解,就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损失.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中国闭关自守,对西方不了解,在一次希特勒举行的宴会上,一位中国 ...查看


  • 龙湖_颐和原著_别册文案_
  • 撰文: 王十二 红鹤广告2008-2010年度最佳文案 别册内文 三百年封藏,六十年酝酿,一场中国家族盛会 封藏三百年的大理想 一."三山五园"最后一园 殷富百余载的"康乾之治",为中国文明史上最具盛 ...查看


  •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模拟试题1
  •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20题) 1.那达慕大会.古尔邦节.歌圩节.望果节依次属于( A )民族的传统节日. A .蒙古族.维吾尔族.壮族.藏族 B .朝鲜族.回族.彝族.黎族 C .维吾尔族.纳西族.土家族.藏族 ...查看


  • 中国电视剧历史主义批评模式探析
  • 王黑特宗敏:中国电视剧历史主义批评模式探析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中国电视剧历史主义批评模式探析 ■ 王黑特 宗 敏 [内容摘要]体系化的历史主义作为理论模式发源于欧洲,但是作为一种批评的方法论亦是中国自 发的学术传统.在中国电视剧批评领域, ...查看


  •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三)
  • 人物传记阅读综合训练 二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失败英雄"梁从诫 梁从诫先生领导创建了国内首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自1993年成立以来,"自然之友&q ...查看


  • 上海名人故居
  • 上海名人故居 虹口篇 鲁迅故居:位于山阴路132弄9号.故居1999年5月列为优秀历史建筑.系坐北朝南三层砖木结构的新式里弄住房,占地面积75平方米,建筑面积188平方米.1977年12月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名人遗迹:伟大的文学家.思 ...查看


  •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由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中国自古有着"观乎人文,以化天下"的人文教育传统和五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