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民经济组织创新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05,33(3):533,548 责任编辑 罗芸 责任校对 罗芸

论农民经济组织创新

夏枝梅,汤石章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30)

摘要 分析了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对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及现状,提出了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创新途径的政策建议。关键词 农民经济组织创新;农民收入;现状;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5)03-0533-01

被称为农村第二次革命的现行农业生产经营体制运转近25年之后,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是农业投入不足,基础不牢,农业已经成为弱势产业;二是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成本高,价格低,经营效益差;三是名、优、特、新产品比重小,面对国际大市场,竞争力弱;四是农村劳动力剩余与非农产业吸纳能力不对称。农业部政策法规司认为我国农村工作有3项目标,即保障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和稳定农村社会。三农问题的关键就是提高农民收入,而要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关键是加快农业产业组织结构创新。

1 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对于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

增加农民收入的短期措施有:精简基层政府机构,减少财政支出,减轻农民负担;增大对农业的投入,为农民能长期增收创造条件;加快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鼓励和组织农民有序地外出打工等,这些短期措施对于增加农民即期收入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要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关键是加快农业产业组织结构创新。

农业产业组织创新是农村改革深化和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通过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可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降低交易成本,对农民全面实现小康共同富裕起着重要作用。

1.1 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业产业组织创新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结构增值效应,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目标的实现。

1.2 培育了龙头企业和相关组织的发展 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培育了龙头企业、科技企业,推动了合作社、农技协会、民办科研机构等中介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农民的组织化,通过组织创新,形成专业分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取得组织创新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和专业化分工协作效应。

1.3 造就人才,提高农民素质 农业产业组织创新,一方面推动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培育、造就一大批具有管理素质和开拓精神的农民企业家;另一方面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使农民成为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农民素质,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本。1.4 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产业组织创新有利于科学技术的采用,提高技术转化效率和转化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科技效应。

作者简介 夏枝梅(1981-),女,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

人力资源管理。

2 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现状

农业产业组织创新是农业产业的不断分化和升级递进

的过程,实质是农业现代化的过程。随着组织形式的不断创新,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基本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批发市场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和主导产业带动型等模式(胡继连,2002),不同的模式从不同的方面实现了农民的增收。尽管如此,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创新仍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的发展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

2.1 组织化程度低,尚未达到最佳有效规模 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龙头企业、科技企业以及专业合作社、农协等中介组织普遍存在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和资金短缺、实力不强等问题,导致抗风险能力差、科技创新开发能力低,难以取得最佳规模效益。同时,农户经营规模过于狭小,虽然采用产业化经营,一体化经营能弥补一定的缺陷,但仍难以按经济合理性原则来组织生产、采用新技术,甚至根本无法单独采用 规模性技术 。

2.2 各行为主体间组织关联度低,合同不规范,导致履约成本高 在实践中,虽然农业产业组织各行为主体通过合同等契约关系联结为松散的利益共同体,但由于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目标存在异己现象,且合同不规范,导致履约率低、履约成本高。

2.3 转化的技术水平低、层次低 从目前农业产业组织实践看,所转化技术多属于常规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所占比重很小;从农业产业组织的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构成看,多集中于产前物化性技术的提供和应用,而对产中的技术指导等软技术服务重视不够,导致技术效率低下;从产后技术来看,绝大多数龙头企业对产品营销特别是绿色包装、品牌意识重视程度不够。

2.4 支持系统不健全 农业产业组织创新所需的相关政策、法律、金融、信贷、信息、税收等支持系统不健全,制约了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发展和农民增收。3 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途径

在家庭承包制下,由于分散小规模经营制约了农业生产成本的下降、高昂的市场交易费用、风险以及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的弱化,大量农户都会理性地选择非专业化的经营方式,并且形成一种均衡陷阱或路径依赖。然而,各种形式农业产业化组织在我国的兴起,有效地打破了这一陷阱,促进了农户专业化经济的发展。归结起来,形式各异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存在以下3条基本路径。

3.1 契约一体化的组织创新 农业关联企业与农户之间的长期契约和专业市场是降低农户专业化经营面临的市场交

)

548 安徽农业科学 2005年

生产方式的转变。

2.2.2 形成了粮食出口市场和进口市场的多元化。从出口方面说,随着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关税逐渐降低,市场准入机会增多。加入WTO使我国可以享受100多个缔约国最惠国待遇,为出口市场多元化创造了稳定的国际贸易环境。目前国内出口市场集中于少数国家和地区,一旦某个主要市场出现收缩或丢失,出口规模就会出现波动,也易引发贸易摩擦或纠纷。从进口贸易讲,国内粮食进口的国别一直较为集中,这样不利于规避风险,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有助于国内利用各出口国之间的竞争,多元、多渠道地进口粮食,避免了对少数国家的依赖,掌握主动。

2.2.3 促进了洛阳市粮食产业结构的调整。出口是产业结构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出口结构的变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结果。同时,调整和优化出口结构反过来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随着我国农业和国际市场的接轨,农业发展的重点必须转向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轨道上来,以资源为起点,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促进和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升级。近年来的实践证明,质量低、成本高的初级农产品出口下降,在竞争中失去市场;高质量、高附加值、高创汇率的 三高 农产品及一些土特产品、绿色食品出口市场看好。3 应对措施

3.1 大力加强对农业资源的保护,改善农业发展的自然环境 改善农业自然条件是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包括改革现行土地管理体制,严格控制非法占用农业耕地;保护水资源,治理水环境,改变水资源分布不均和利用混乱现象,提高防止水灾与旱灾的能力;治理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从根本上扭转农业资源受破坏的状况。

3.2 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粮食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3.2.1 大力推广抗旱节水措施及旱作技术,稳定粮食产量。洛阳市36万hm2耕地,旱地占70%,十年九旱,旱灾对洛阳市粮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应积极采用抗旱节水措施:选用抗旱品种;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地膜覆盖,提高土壤湿度;秸秆覆盖,增加降水入渗,提高土壤供水能力;旱耕深耕、耙耱,达到蓄水保墒的效果,减轻旱灾的危害程度。推广降水集存技术,使被动抗旱转向主动浇灌,保证旱区作物适时播种及生长发育的需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大大提高节水效果及水利用率,达到增产稳产的目的。

3.2.2 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增加粮食的有效供给。种子是(上接第533页)

易费用、风险以及实现外部规模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其创新关键是开放市场,培育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及运行机制。

3.2 垂直一体化的组织创新 农户之间以资本、土地入股形成的股份合作企业、农业发展股份公司以及农业关联企业采用 反租倒包 等经营方式,有效地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并促进农户专业经济的发展与农户分化。垂直一体化组织创新的关键前提是开放要素市场,培育与

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决定粮食产量和质量的根本内因。实施种子工程是洛阳市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推动农业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措施。但目前的种子产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种子科技含量不高,突破性品种少;种子基础设施薄弱,加工、包衣和统供水平低;种子体制上 政、事、企 不分, 育、繁、推 脱节,种子经营上的 多、乱、杂 等问题的存在,对洛阳农业生产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实施种子工程就是要建立符合经济规律的种子产加销体系。

3.2.3 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发展优势品种,提高粮食质量。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和市场,调整粮食生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是减轻加入WTO冲击,并从农产品自由化中获益的重要措施。粮食结构调整的关键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导产品调优并增加名特优稀产品比重;加强粮食品种的改良和品质提高;发展专用小麦,专用玉米,专用甘薯的生产;因地制宜发展区域性的名特优品种,如粮食作物中的黑色系列,黑小麦、黑玉米、黑甘薯等,玉米中的高赖氨酸、高油玉米等;同时积极发展无公害的绿色粮食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3.3 充分利用WTO规则的 绿箱 政策,加大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改善粮食生产的经营环境 这包括:增加农业科研与推广投入,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大力增加对化肥、农业机械等与农业直接相关的工业的投入;通过财政支持,为农业建立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在资金运用上,要把财政资金、各级部门专项资金及农民自筹资金合理组织协调起来,统筹安排,集中用于粮食生产建设项目。通过产权制度改革等途径引导农民增加投入,保证其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调动农民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3.4 改革现行农业管理体制,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粮食市场流通体制 现行的农业管理体制带有相当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不能适应加入WTO后农产品国际国内一体化的需要。应该在市场经济和开放化的基础上,政府对农业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进行根本性调整。对农业的管理职能应从分散的政府多部门集中到一个综合协调机构,由农业综合主管部门统一协调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活动。打破地区封锁与垄断,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费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农产品集货、配选、拍卖及信息系统管理,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建立一个对农业生产资料供给、粮食生产、流通和贸易统一管理的强有力的政府机构。尽快建设大统一、大流通市场的体系,从而使粮食市场流通体制更加完善。完善发达的农业要素市场体系及其市场运行机制。3.3 横向一体化的组织创新 各类民间合作服务组织(如专业技术协业、专业合作社)是为农户专业化经营提供社会化服务,降低农户面临产品与要素两重市场交易费用和风险的有效形式。从目前的民间合作服务组织发展成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合作社,关键是制订并实施积极的政府支持政策,鼓励农民横向联合,但前提必须是进一步开放农产品与要素市场,培育和完善农业市场制度。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05,33(3):533,548 责任编辑 罗芸 责任校对 罗芸

论农民经济组织创新

夏枝梅,汤石章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30)

摘要 分析了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对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及现状,提出了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创新途径的政策建议。关键词 农民经济组织创新;农民收入;现状;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5)03-0533-01

被称为农村第二次革命的现行农业生产经营体制运转近25年之后,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是农业投入不足,基础不牢,农业已经成为弱势产业;二是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成本高,价格低,经营效益差;三是名、优、特、新产品比重小,面对国际大市场,竞争力弱;四是农村劳动力剩余与非农产业吸纳能力不对称。农业部政策法规司认为我国农村工作有3项目标,即保障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和稳定农村社会。三农问题的关键就是提高农民收入,而要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关键是加快农业产业组织结构创新。

1 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对于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

增加农民收入的短期措施有:精简基层政府机构,减少财政支出,减轻农民负担;增大对农业的投入,为农民能长期增收创造条件;加快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鼓励和组织农民有序地外出打工等,这些短期措施对于增加农民即期收入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要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关键是加快农业产业组织结构创新。

农业产业组织创新是农村改革深化和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通过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可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降低交易成本,对农民全面实现小康共同富裕起着重要作用。

1.1 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业产业组织创新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结构增值效应,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目标的实现。

1.2 培育了龙头企业和相关组织的发展 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培育了龙头企业、科技企业,推动了合作社、农技协会、民办科研机构等中介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农民的组织化,通过组织创新,形成专业分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取得组织创新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和专业化分工协作效应。

1.3 造就人才,提高农民素质 农业产业组织创新,一方面推动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培育、造就一大批具有管理素质和开拓精神的农民企业家;另一方面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使农民成为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农民素质,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本。1.4 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产业组织创新有利于科学技术的采用,提高技术转化效率和转化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科技效应。

作者简介 夏枝梅(1981-),女,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

人力资源管理。

2 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现状

农业产业组织创新是农业产业的不断分化和升级递进

的过程,实质是农业现代化的过程。随着组织形式的不断创新,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基本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批发市场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和主导产业带动型等模式(胡继连,2002),不同的模式从不同的方面实现了农民的增收。尽管如此,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创新仍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的发展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

2.1 组织化程度低,尚未达到最佳有效规模 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龙头企业、科技企业以及专业合作社、农协等中介组织普遍存在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和资金短缺、实力不强等问题,导致抗风险能力差、科技创新开发能力低,难以取得最佳规模效益。同时,农户经营规模过于狭小,虽然采用产业化经营,一体化经营能弥补一定的缺陷,但仍难以按经济合理性原则来组织生产、采用新技术,甚至根本无法单独采用 规模性技术 。

2.2 各行为主体间组织关联度低,合同不规范,导致履约成本高 在实践中,虽然农业产业组织各行为主体通过合同等契约关系联结为松散的利益共同体,但由于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目标存在异己现象,且合同不规范,导致履约率低、履约成本高。

2.3 转化的技术水平低、层次低 从目前农业产业组织实践看,所转化技术多属于常规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所占比重很小;从农业产业组织的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构成看,多集中于产前物化性技术的提供和应用,而对产中的技术指导等软技术服务重视不够,导致技术效率低下;从产后技术来看,绝大多数龙头企业对产品营销特别是绿色包装、品牌意识重视程度不够。

2.4 支持系统不健全 农业产业组织创新所需的相关政策、法律、金融、信贷、信息、税收等支持系统不健全,制约了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发展和农民增收。3 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途径

在家庭承包制下,由于分散小规模经营制约了农业生产成本的下降、高昂的市场交易费用、风险以及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的弱化,大量农户都会理性地选择非专业化的经营方式,并且形成一种均衡陷阱或路径依赖。然而,各种形式农业产业化组织在我国的兴起,有效地打破了这一陷阱,促进了农户专业化经济的发展。归结起来,形式各异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存在以下3条基本路径。

3.1 契约一体化的组织创新 农业关联企业与农户之间的长期契约和专业市场是降低农户专业化经营面临的市场交

)

548 安徽农业科学 2005年

生产方式的转变。

2.2.2 形成了粮食出口市场和进口市场的多元化。从出口方面说,随着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关税逐渐降低,市场准入机会增多。加入WTO使我国可以享受100多个缔约国最惠国待遇,为出口市场多元化创造了稳定的国际贸易环境。目前国内出口市场集中于少数国家和地区,一旦某个主要市场出现收缩或丢失,出口规模就会出现波动,也易引发贸易摩擦或纠纷。从进口贸易讲,国内粮食进口的国别一直较为集中,这样不利于规避风险,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有助于国内利用各出口国之间的竞争,多元、多渠道地进口粮食,避免了对少数国家的依赖,掌握主动。

2.2.3 促进了洛阳市粮食产业结构的调整。出口是产业结构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出口结构的变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结果。同时,调整和优化出口结构反过来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随着我国农业和国际市场的接轨,农业发展的重点必须转向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轨道上来,以资源为起点,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促进和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升级。近年来的实践证明,质量低、成本高的初级农产品出口下降,在竞争中失去市场;高质量、高附加值、高创汇率的 三高 农产品及一些土特产品、绿色食品出口市场看好。3 应对措施

3.1 大力加强对农业资源的保护,改善农业发展的自然环境 改善农业自然条件是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包括改革现行土地管理体制,严格控制非法占用农业耕地;保护水资源,治理水环境,改变水资源分布不均和利用混乱现象,提高防止水灾与旱灾的能力;治理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从根本上扭转农业资源受破坏的状况。

3.2 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粮食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3.2.1 大力推广抗旱节水措施及旱作技术,稳定粮食产量。洛阳市36万hm2耕地,旱地占70%,十年九旱,旱灾对洛阳市粮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应积极采用抗旱节水措施:选用抗旱品种;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地膜覆盖,提高土壤湿度;秸秆覆盖,增加降水入渗,提高土壤供水能力;旱耕深耕、耙耱,达到蓄水保墒的效果,减轻旱灾的危害程度。推广降水集存技术,使被动抗旱转向主动浇灌,保证旱区作物适时播种及生长发育的需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大大提高节水效果及水利用率,达到增产稳产的目的。

3.2.2 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增加粮食的有效供给。种子是(上接第533页)

易费用、风险以及实现外部规模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其创新关键是开放市场,培育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及运行机制。

3.2 垂直一体化的组织创新 农户之间以资本、土地入股形成的股份合作企业、农业发展股份公司以及农业关联企业采用 反租倒包 等经营方式,有效地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并促进农户专业经济的发展与农户分化。垂直一体化组织创新的关键前提是开放要素市场,培育与

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决定粮食产量和质量的根本内因。实施种子工程是洛阳市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推动农业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措施。但目前的种子产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种子科技含量不高,突破性品种少;种子基础设施薄弱,加工、包衣和统供水平低;种子体制上 政、事、企 不分, 育、繁、推 脱节,种子经营上的 多、乱、杂 等问题的存在,对洛阳农业生产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实施种子工程就是要建立符合经济规律的种子产加销体系。

3.2.3 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发展优势品种,提高粮食质量。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和市场,调整粮食生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是减轻加入WTO冲击,并从农产品自由化中获益的重要措施。粮食结构调整的关键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导产品调优并增加名特优稀产品比重;加强粮食品种的改良和品质提高;发展专用小麦,专用玉米,专用甘薯的生产;因地制宜发展区域性的名特优品种,如粮食作物中的黑色系列,黑小麦、黑玉米、黑甘薯等,玉米中的高赖氨酸、高油玉米等;同时积极发展无公害的绿色粮食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3.3 充分利用WTO规则的 绿箱 政策,加大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改善粮食生产的经营环境 这包括:增加农业科研与推广投入,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大力增加对化肥、农业机械等与农业直接相关的工业的投入;通过财政支持,为农业建立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在资金运用上,要把财政资金、各级部门专项资金及农民自筹资金合理组织协调起来,统筹安排,集中用于粮食生产建设项目。通过产权制度改革等途径引导农民增加投入,保证其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调动农民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3.4 改革现行农业管理体制,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粮食市场流通体制 现行的农业管理体制带有相当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不能适应加入WTO后农产品国际国内一体化的需要。应该在市场经济和开放化的基础上,政府对农业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进行根本性调整。对农业的管理职能应从分散的政府多部门集中到一个综合协调机构,由农业综合主管部门统一协调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活动。打破地区封锁与垄断,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费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农产品集货、配选、拍卖及信息系统管理,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建立一个对农业生产资料供给、粮食生产、流通和贸易统一管理的强有力的政府机构。尽快建设大统一、大流通市场的体系,从而使粮食市场流通体制更加完善。完善发达的农业要素市场体系及其市场运行机制。3.3 横向一体化的组织创新 各类民间合作服务组织(如专业技术协业、专业合作社)是为农户专业化经营提供社会化服务,降低农户面临产品与要素两重市场交易费用和风险的有效形式。从目前的民间合作服务组织发展成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合作社,关键是制订并实施积极的政府支持政策,鼓励农民横向联合,但前提必须是进一步开放农产品与要素市场,培育和完善农业市场制度。


相关文章

  • 社会信任:组织产生.存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 作者:徐志刚张森邓衡山黄季焜 中国软科学 2011年06期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快速变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萌育和发展①,特别是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 ...查看


  •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 献 综 述 题 目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研究 -以嘉兴市为例 一.前言部分 现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0 多万个,其中规模较大.管理有方.活 ...查看


  • 三农问题的三个核心认识
  • 三农问题的三个核心认识 作者:敬翰 敬采云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31期 摘 要:在分析三农问题现状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当前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和梳理,提出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观念,即在农村问题上 ...查看


  • 农业经济管理论文(陈炜)
  • "四位一体"农业服务经济体系 姓名:陈炜 摘 要: 合作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但合作的形式和文化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却有所不同.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四位一体"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得以推广,并在两个 ...查看


  • 连云港市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
  • 连云港市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和长远生计,规范征地补偿安臵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 ...查看


  • 中国经济转型下农村发展研究
  • 中国经济转型下农村发展研究 1 中国经济转型历程回顾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已经走过了30年.1978-1984年初步形成和基本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了原来的人民公社制度.1985-1991年重点发展乡镇企业和实施村民自治.1992-200 ...查看


  • 广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特点和主要问题
  • 广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特点和主要问题 信息来源:<南方农村>2013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13/09/04 [摘 要]总结了广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应当铭记 ...查看


  • 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策
  • 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策 作者:周勇 来源:<学理论·下>2015年第03期 摘 要:我国当前国家与社会关系正朝着相互影响的互动演进,而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却仍处在一种政府.自治组织.经济组织相混合的管理模式,存在着政 ...查看


  • 土地征用补偿办法
  • 关于印发泰州市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试行办法的通知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征地补偿 第三章 基本生活保障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各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秩序,深化土地征用制 ...查看


  • 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功能分析与评价
  • 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功能分析与评价 摘 要: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当前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