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点分析_以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点分析

———以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陕劲松

摘要本文以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参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和保护对象进行

分析,从而得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三个重要的特点:传承与创新的结合;民间文化技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高于经济价值。

关键词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保护同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山西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的积淀异常深厚,相应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类十分繁多。从初步了解的情况看,山西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及各市县。2005年,山西向国家申报的首批国家级项目多达59种,被批准了32种。这些项目仅占山西现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量的很小一部分,尚待普查清理的项目多得难以计数。

面对祖先们流传下来的这些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精神财富,我们除了心生敬佩和赞叹外,留下的更多的是应

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由于在该如何保护和发展的忧虑和思考。

存在形态、再生价值等方面的差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出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的诸多特点。

就存在形态来说,物质文化遗产,不论是文化还是自然遗

宗教建筑、文化圣地、历史古迹等等,越接近产,比如自然景观、

真实,所保存下来的整体外貌就越有历史意义和观赏价值,从而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去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之处在于,古老的手工技艺、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文学等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情况在人们头脑中的意识反映。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技艺、舞蹈、音乐、戏剧等,如果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前进,跟随人们思想意识的发展,找到了生存的土壤,就会一直延续下去;相反地,如果停步不前,就有可能落后,最后被历史所遗忘。

就保护的对象而言,它也同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大的差异。自然和文化物质遗产,保护的就是遗产本身,重在遗产的完整性和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在保护传承文化的人。他们是非物质原貌。

文化遗产能够流传到今天,并且继续延续下去的使者。今天,掌握这些传统艺术和技艺的艺人们大都上了年纪,所以培养传承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技术的掌握都比较困难,所人十分重要。

以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以为例,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格萨尔史诗》史诗,比世界五大史诗综合起来还要长。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德格县有专门说唱史诗的艺人。的手抄本很少,完《格萨尔史诗》

全靠老艺人头脑中记忆,唱腔十分繁多,仅珠牡一个人的唱腔就有六十多种,所以发现年轻的有天赋的说唱艺人十分困难。为了能将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流传下去,保护好传统老艺人,发现新的传承人,就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动态的存在形态、重在保护传承人的特点,决定了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三个方面:

1.传承与创新的结合。

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要继续存在下去,尤其是那些

技术含量较高的,更注重于那些掌握此种技艺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根本上而言,就是在最大限度保持其传统性的同时,如何通过创新,为这些传统技艺载体的生存找出适应市场经济和人们现实生活需要的依托。山西的平遥推光漆器修饰技艺、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和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等在这个方面有着突出的代表性。

以平遥推光漆器的修饰技艺为例。在晋中,有一俗语可谓家喻户晓:在古城三件宝中,“平遥古城三件宝,漆器牛肉长山药。”

漆器列为首,是我国的四大名漆器之一。平遥的推光漆器,是用炼制过的大漆修饰木器家具和精致器皿,经过漆后细磨,磨后再漆,反复数遍,然后用手掌推擦出光泽,再经多种工艺,绘饰出山水花鸟、亭台楼阁或人物故事,工序细致复杂。为了达到较高的标准,传统上所用的大漆完全用天然植物做成,这种大漆的价格

此外,木材的选料也十分挑剔,必须是椴木、红松和桃十分昂贵。

木等上好的材料。在近代,由于工艺复杂和原料昂贵,而且生产一件漆器作品的时间很长,这些漆器仅仅是当时山西地区的晋商等大户人家的奢侈生活用品,一般的百姓之家很少问津。

然而,现在平遥漆器销售发生了很大变化。它渐渐走进了普通人家,受到了来自国内外游客的喜爱。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的生产漆器的师傅们摆脱了过去工序和原料上的严格要求,用成本较低的一般化学漆和木料,大大缩短了生产的周期,生产出了适应市场需要的低廉产品。这时的平遥漆器遭遇到的现实矛盾就是,是按照原来的工艺水平生产出成本高、工期长的高档艺术品,还是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生产成本较低,工期短,普通大众能够承受的低档商品。如何将这种珍贵技艺的传统精神与实践创新完美的结合起来,成为平遥几位掌握此种技艺的老工艺美术大师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八十多岁的平遥漆器大师薛生金对市场上日渐火暴的漆器旅游产品有着自己的意见,他说,作为旅游产品化学漆无可厚非,但是作为艺术,那不是发展的方向。

这种担心也不无道理。人们通过改变传统的生产工艺和方法,给这种传统的技艺寻找继续生存下来的理由,使它们最大限度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虽然是保存传统文化遗产的一条正确的途径,但是如果不加以引导,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也会使这种技艺的发展受到影响,甚至会改变其原本的文化价值和传统意义。那样保护就失去初衷了。

2.民间文化技艺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

文化部非物质“没有无缘无故的歌,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舞。”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教授面对各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曾经说过,“以淮河地区的花鼓戏为例

・2・2008・

-47-

吧,现在好多地方申报花鼓灯,请了许多舞蹈家作指导。淮河两岸的老百姓是最苦的,没事就跳花鼓灯?是撑的,还是饿的?实际上,人们只有在祭祀大禹王的时候才跳花鼓灯,是希望不要再发大水了”。他的分析,直接道出了群众的现实生活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土壤。失去了土壤的养分,保护只能是空壳。

民间舞蹈、民间戏剧等的存在,大部分是为了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寄托人们的种种愿望,传

没有了生活的承载,它就可能逐渐失达过去和今天的生活气息。

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中国古老的剪纸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鲜明代表。剪纸技艺以前反映的是过去的生活,现在,许多年轻人掌握技术以后,大都反映现代生活的气息,既有实用性的,也有观赏性的。再如传统手工技艺中山西的汾酒和老陈醋的酿造技术,这种带有浓重地方风味的产品,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经和山西人民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成为山西文化的代表和人们身份的象征。

另外,还有历史悠久的地方戏剧,它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之中,在艺术、文学、历史等方面都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山西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之一,堪称是中国戏曲的摇篮。山西地

晋剧是山西省戏剧的方戏剧种类繁多,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代表性剧种,在山西地方戏剧、民俗、历史、音乐等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精神文化生活稀少的年代,戏剧这种丰富的表演艺术迅速发展,达到顶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现代生活形式的日趋多样化,戏剧的发展受到了冲击。城市观众大量流失,农村观众以老年人为主,前途不容乐观。如何紧密地联系现实,排演出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现实生活和市场需要的剧目,将以晋剧为代表的山西戏剧继续传承下去,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除了提高政府的重视程度外,地方戏剧首先要根据不同地域的不同剧种各自的特点,对其自身进行改革,推陈出新,排演新戏和现代戏,使其适应当前人们不断变化着的审美眼光,为自身的发展寻求新的道路。

3.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高于经济价值。

当今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参照。大家可以看到,各地以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为依托的旅游业的发展无不如火如荼。这些地区大都采取的方针,保护和“以遗养遗”

通过发展旅游业,不仅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开发双管齐下。

供了充裕的资金保障,而且给当地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产业。

相比较而言,作为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则在于它的精神价值和历史意义。既然我们称这些民间艺术与技艺为“文化遗产”,其中就不可避免地会有落后于现实生活的内容,或者已经被更先进的文明代替了的。比如古代用来祭祀和祷告的民间舞蹈和音乐,虽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宗教色彩,但是今天人们却把它当作欣赏一种传统文化而接受下来,并且补充了新的元素。当传统的民间文学、音乐和舞蹈,古老的剪纸艺术,遭遇了丰富多彩的网络与电视媒体,我们还能希望它们创造出多大的经济效益呢?掌握了古老手工技艺的民间艺人少之又少,他们又如何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足呢?所以对于那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但是确实已经落后,根本谈不上创新和发展,甚至即将被人们遗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保护就显得尤其重要。

以山西省阳城县的生铁冶铸技艺为例,阳城的生铁冶铸术堪称中国生铁冶炼术的代表作。犁炉炼铁和犁镜的铁范铸造等技艺十分突出。犁镜由原铁水浇铸,这种做法在历史上十分罕

见,可以说是我国古代铁范铸造技术硕果仅存的活化石。它的历

技艺价值和文化价值极为重要而独特,可称国之瑰宝,史价值、

是我们山西人的骄傲。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农业的发展已经转入机械化,这种产品的生产逐渐陷入萎缩,到90年代末,就完全停产了。相比较而言,我们酿造汾酒和老陈醋的技艺为什么能够历经多少年一直流传下来,许多传统戏剧为什么经久不衰,那是因为它已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了。可以说,醋和汾酒已经成为山西人民身份的象征了。而诸如阳城生铁铸造技艺这样落后于时代的传统技艺,我们除了应该加紧保护外别无选择。当然,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尤为困难,因为我们保护的仅仅是它的历史价值和象征性意义。它代表的是我国传统技艺的辉煌历史与过去。

以民间文学、民间舞蹈、音乐、传统技艺等为代表的文化遗产,都是以文字或者口口相授的形式,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只有掌握了这些传统艺术、技艺的很少的人以

技艺的工具。所以,对于非物质文化及用来表现这种传统艺术、

遗产的保护问题,关键不在于遗产本身,而是产生它的主体———人。古老的手工技艺真正能够流传下来的,不是我们放在博物馆里的实物,而是人们的双手。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

知识、表演的人,他们才是这种在于保护那些掌握了这种技术、

文化能够流传下去的载体。阳城的生铁铸造,在博物馆里我们能

铁范、犁炉等工具设备等实物,其生产看到的,仅仅是几块犁镜、

过程完全依靠人的力量。炼炉有一套成熟的工艺。师傅们凭借多

辨铁水等方法熟练地掌握炉况、火候及年的经验,通过看火候、

辨铁水一铁水的成色,恰到好处地把握铁水的化学成分和温度。

法,堪称绝技。炼铁师傅从出铁水口舀一点铁水,观察其色泽和表层纹样的变化,就能判定其成色。随着市场萎缩,这种产品的生产已经停止了。掌握此种技艺的人越来越少,而且大都是老年人,亟待抢救了。

与此相似的,还有专门说唱的艺人、土法造纸技术、手工印

藏族的唐卡是其宗教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艺术品,其技刷技艺等。

术需要十几年时间的锻炼;南京的金陵刻经处,主要负责佛经的印刷。先不说印刷的整体流程多么复杂,由于很多宝贵的经书年久破损,为了保护这些佛经经典,其中仅仅需要补版的技艺,就需要花费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掌握。现在那里只有一两位师傅会操作。这些技艺的传承问题都迫在眉睫。由于这些传统技艺的掌握时间往往十分漫长,劳动过程辛苦,收入又差,现在的年轻

目前我国非物人很少有人愿意学,此时政府的责任就尤其突出。

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主要面临资金和人才这两大问题。国家应当承担保护的主要责任,如建立相应法规、提供主要的保护资

据说,我国计划在今年建立一个传承人的制度,金,并培养人才。

调查并公布传承人名录。这样我们许多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有制度的规范了。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同物质文化遗产相比较,有其特殊的

发展的眼复杂性,所以在保护的方法上,我们应该具有动态的、

光,不仅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找到适应市场经济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土壤,而且要保护好我们传统的优秀的民族文化。这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

陕劲松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人文中心助理研究员硕士

(责编武敏)

・2・200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点分析

———以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陕劲松

摘要本文以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参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和保护对象进行

分析,从而得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三个重要的特点:传承与创新的结合;民间文化技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高于经济价值。

关键词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保护同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山西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的积淀异常深厚,相应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类十分繁多。从初步了解的情况看,山西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及各市县。2005年,山西向国家申报的首批国家级项目多达59种,被批准了32种。这些项目仅占山西现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量的很小一部分,尚待普查清理的项目多得难以计数。

面对祖先们流传下来的这些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精神财富,我们除了心生敬佩和赞叹外,留下的更多的是应

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由于在该如何保护和发展的忧虑和思考。

存在形态、再生价值等方面的差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出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的诸多特点。

就存在形态来说,物质文化遗产,不论是文化还是自然遗

宗教建筑、文化圣地、历史古迹等等,越接近产,比如自然景观、

真实,所保存下来的整体外貌就越有历史意义和观赏价值,从而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去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之处在于,古老的手工技艺、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文学等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情况在人们头脑中的意识反映。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技艺、舞蹈、音乐、戏剧等,如果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前进,跟随人们思想意识的发展,找到了生存的土壤,就会一直延续下去;相反地,如果停步不前,就有可能落后,最后被历史所遗忘。

就保护的对象而言,它也同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大的差异。自然和文化物质遗产,保护的就是遗产本身,重在遗产的完整性和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在保护传承文化的人。他们是非物质原貌。

文化遗产能够流传到今天,并且继续延续下去的使者。今天,掌握这些传统艺术和技艺的艺人们大都上了年纪,所以培养传承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技术的掌握都比较困难,所人十分重要。

以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以为例,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格萨尔史诗》史诗,比世界五大史诗综合起来还要长。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德格县有专门说唱史诗的艺人。的手抄本很少,完《格萨尔史诗》

全靠老艺人头脑中记忆,唱腔十分繁多,仅珠牡一个人的唱腔就有六十多种,所以发现年轻的有天赋的说唱艺人十分困难。为了能将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流传下去,保护好传统老艺人,发现新的传承人,就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动态的存在形态、重在保护传承人的特点,决定了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三个方面:

1.传承与创新的结合。

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要继续存在下去,尤其是那些

技术含量较高的,更注重于那些掌握此种技艺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根本上而言,就是在最大限度保持其传统性的同时,如何通过创新,为这些传统技艺载体的生存找出适应市场经济和人们现实生活需要的依托。山西的平遥推光漆器修饰技艺、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和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等在这个方面有着突出的代表性。

以平遥推光漆器的修饰技艺为例。在晋中,有一俗语可谓家喻户晓:在古城三件宝中,“平遥古城三件宝,漆器牛肉长山药。”

漆器列为首,是我国的四大名漆器之一。平遥的推光漆器,是用炼制过的大漆修饰木器家具和精致器皿,经过漆后细磨,磨后再漆,反复数遍,然后用手掌推擦出光泽,再经多种工艺,绘饰出山水花鸟、亭台楼阁或人物故事,工序细致复杂。为了达到较高的标准,传统上所用的大漆完全用天然植物做成,这种大漆的价格

此外,木材的选料也十分挑剔,必须是椴木、红松和桃十分昂贵。

木等上好的材料。在近代,由于工艺复杂和原料昂贵,而且生产一件漆器作品的时间很长,这些漆器仅仅是当时山西地区的晋商等大户人家的奢侈生活用品,一般的百姓之家很少问津。

然而,现在平遥漆器销售发生了很大变化。它渐渐走进了普通人家,受到了来自国内外游客的喜爱。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的生产漆器的师傅们摆脱了过去工序和原料上的严格要求,用成本较低的一般化学漆和木料,大大缩短了生产的周期,生产出了适应市场需要的低廉产品。这时的平遥漆器遭遇到的现实矛盾就是,是按照原来的工艺水平生产出成本高、工期长的高档艺术品,还是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生产成本较低,工期短,普通大众能够承受的低档商品。如何将这种珍贵技艺的传统精神与实践创新完美的结合起来,成为平遥几位掌握此种技艺的老工艺美术大师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八十多岁的平遥漆器大师薛生金对市场上日渐火暴的漆器旅游产品有着自己的意见,他说,作为旅游产品化学漆无可厚非,但是作为艺术,那不是发展的方向。

这种担心也不无道理。人们通过改变传统的生产工艺和方法,给这种传统的技艺寻找继续生存下来的理由,使它们最大限度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虽然是保存传统文化遗产的一条正确的途径,但是如果不加以引导,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也会使这种技艺的发展受到影响,甚至会改变其原本的文化价值和传统意义。那样保护就失去初衷了。

2.民间文化技艺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

文化部非物质“没有无缘无故的歌,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舞。”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教授面对各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曾经说过,“以淮河地区的花鼓戏为例

・2・2008・

-47-

吧,现在好多地方申报花鼓灯,请了许多舞蹈家作指导。淮河两岸的老百姓是最苦的,没事就跳花鼓灯?是撑的,还是饿的?实际上,人们只有在祭祀大禹王的时候才跳花鼓灯,是希望不要再发大水了”。他的分析,直接道出了群众的现实生活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土壤。失去了土壤的养分,保护只能是空壳。

民间舞蹈、民间戏剧等的存在,大部分是为了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寄托人们的种种愿望,传

没有了生活的承载,它就可能逐渐失达过去和今天的生活气息。

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中国古老的剪纸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鲜明代表。剪纸技艺以前反映的是过去的生活,现在,许多年轻人掌握技术以后,大都反映现代生活的气息,既有实用性的,也有观赏性的。再如传统手工技艺中山西的汾酒和老陈醋的酿造技术,这种带有浓重地方风味的产品,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经和山西人民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成为山西文化的代表和人们身份的象征。

另外,还有历史悠久的地方戏剧,它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之中,在艺术、文学、历史等方面都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山西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之一,堪称是中国戏曲的摇篮。山西地

晋剧是山西省戏剧的方戏剧种类繁多,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代表性剧种,在山西地方戏剧、民俗、历史、音乐等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精神文化生活稀少的年代,戏剧这种丰富的表演艺术迅速发展,达到顶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现代生活形式的日趋多样化,戏剧的发展受到了冲击。城市观众大量流失,农村观众以老年人为主,前途不容乐观。如何紧密地联系现实,排演出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现实生活和市场需要的剧目,将以晋剧为代表的山西戏剧继续传承下去,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除了提高政府的重视程度外,地方戏剧首先要根据不同地域的不同剧种各自的特点,对其自身进行改革,推陈出新,排演新戏和现代戏,使其适应当前人们不断变化着的审美眼光,为自身的发展寻求新的道路。

3.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高于经济价值。

当今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参照。大家可以看到,各地以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为依托的旅游业的发展无不如火如荼。这些地区大都采取的方针,保护和“以遗养遗”

通过发展旅游业,不仅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开发双管齐下。

供了充裕的资金保障,而且给当地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产业。

相比较而言,作为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则在于它的精神价值和历史意义。既然我们称这些民间艺术与技艺为“文化遗产”,其中就不可避免地会有落后于现实生活的内容,或者已经被更先进的文明代替了的。比如古代用来祭祀和祷告的民间舞蹈和音乐,虽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宗教色彩,但是今天人们却把它当作欣赏一种传统文化而接受下来,并且补充了新的元素。当传统的民间文学、音乐和舞蹈,古老的剪纸艺术,遭遇了丰富多彩的网络与电视媒体,我们还能希望它们创造出多大的经济效益呢?掌握了古老手工技艺的民间艺人少之又少,他们又如何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足呢?所以对于那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但是确实已经落后,根本谈不上创新和发展,甚至即将被人们遗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保护就显得尤其重要。

以山西省阳城县的生铁冶铸技艺为例,阳城的生铁冶铸术堪称中国生铁冶炼术的代表作。犁炉炼铁和犁镜的铁范铸造等技艺十分突出。犁镜由原铁水浇铸,这种做法在历史上十分罕

见,可以说是我国古代铁范铸造技术硕果仅存的活化石。它的历

技艺价值和文化价值极为重要而独特,可称国之瑰宝,史价值、

是我们山西人的骄傲。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农业的发展已经转入机械化,这种产品的生产逐渐陷入萎缩,到90年代末,就完全停产了。相比较而言,我们酿造汾酒和老陈醋的技艺为什么能够历经多少年一直流传下来,许多传统戏剧为什么经久不衰,那是因为它已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了。可以说,醋和汾酒已经成为山西人民身份的象征了。而诸如阳城生铁铸造技艺这样落后于时代的传统技艺,我们除了应该加紧保护外别无选择。当然,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尤为困难,因为我们保护的仅仅是它的历史价值和象征性意义。它代表的是我国传统技艺的辉煌历史与过去。

以民间文学、民间舞蹈、音乐、传统技艺等为代表的文化遗产,都是以文字或者口口相授的形式,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只有掌握了这些传统艺术、技艺的很少的人以

技艺的工具。所以,对于非物质文化及用来表现这种传统艺术、

遗产的保护问题,关键不在于遗产本身,而是产生它的主体———人。古老的手工技艺真正能够流传下来的,不是我们放在博物馆里的实物,而是人们的双手。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

知识、表演的人,他们才是这种在于保护那些掌握了这种技术、

文化能够流传下去的载体。阳城的生铁铸造,在博物馆里我们能

铁范、犁炉等工具设备等实物,其生产看到的,仅仅是几块犁镜、

过程完全依靠人的力量。炼炉有一套成熟的工艺。师傅们凭借多

辨铁水等方法熟练地掌握炉况、火候及年的经验,通过看火候、

辨铁水一铁水的成色,恰到好处地把握铁水的化学成分和温度。

法,堪称绝技。炼铁师傅从出铁水口舀一点铁水,观察其色泽和表层纹样的变化,就能判定其成色。随着市场萎缩,这种产品的生产已经停止了。掌握此种技艺的人越来越少,而且大都是老年人,亟待抢救了。

与此相似的,还有专门说唱的艺人、土法造纸技术、手工印

藏族的唐卡是其宗教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艺术品,其技刷技艺等。

术需要十几年时间的锻炼;南京的金陵刻经处,主要负责佛经的印刷。先不说印刷的整体流程多么复杂,由于很多宝贵的经书年久破损,为了保护这些佛经经典,其中仅仅需要补版的技艺,就需要花费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掌握。现在那里只有一两位师傅会操作。这些技艺的传承问题都迫在眉睫。由于这些传统技艺的掌握时间往往十分漫长,劳动过程辛苦,收入又差,现在的年轻

目前我国非物人很少有人愿意学,此时政府的责任就尤其突出。

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主要面临资金和人才这两大问题。国家应当承担保护的主要责任,如建立相应法规、提供主要的保护资

据说,我国计划在今年建立一个传承人的制度,金,并培养人才。

调查并公布传承人名录。这样我们许多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有制度的规范了。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同物质文化遗产相比较,有其特殊的

发展的眼复杂性,所以在保护的方法上,我们应该具有动态的、

光,不仅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找到适应市场经济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土壤,而且要保护好我们传统的优秀的民族文化。这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

陕劲松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人文中心助理研究员硕士

(责编武敏)

・2・2008・


相关文章

  • 中国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意义
  • 南京人口学院 论 文 作 者: 学 号: 学 系: 专 业: 题 目: 论中国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 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指导者: 万老师 副教授 2012 年 01月05 南 京 中文摘要 世界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通过对世界遗产的分布研 ...查看


  • 高考试题选编·地理选修三 旅游地理
  • 1.(2008广东,36)(10分)2008年国家新的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正式实施.调整内容包括:①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由10天增加到11天. 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见下图 资料二:见下图 (1)该景点旅 ...查看


  • 悠悠中华五千年
  • 悠悠中华五千年,散落在各地的古村落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结晶,是镌刻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活化石". 中国的村落遍布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江南水乡之唉乃,茫茫草原之炊烟,东方海岛之渔村,西北山中之人家,黄土 ...查看


  • 2017年山西省导游资格考试大纲
  • 2017年(山西)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 注:由于前四条全国都是一致, 山西考生可直接拉到第五条查看山西省的考试要求. 一.考试性质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为国家和社会选拔合格导游人才的全国统一的准入类 ...查看


  • 城市青年社区服务设施配套研究
  • 第35卷第3期2009年1月 山 SHANXI 西 建筑 ARCHITECTURE Vd.35No.3Jan.2009 ・41・ 文章编号:1009.6825(2009}03-0041-03 城市青年社区服务设施配套研究 周 源 摘要:针对 ...查看


  • 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特点
  •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第11卷第6期 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特点 □陈 炜 张露露 [摘 要]文章结合当前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现状和对其未来趋势的展望,具体分析该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对旅游管理 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 ...查看


  • 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
  •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原则是非遗重要中的重要原则之一,整体性的保护方法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的整体化特征.山西四社五村水利民俗是当地民众在长久的历史经验中自发形成的跨区域的用水合作组织,在这个以水为主导的乡村区域社会里,蕴含 ...查看


  • 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学案
  • <第四章 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知道聚落的主要类型,从不同聚落(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图片,判断聚落的类型并能描述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差异. 2.知道聚落形成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人口. ...查看


  • 2017-2022年中国民俗文化市场运行态势研究报告(目录)
  • 2017-2022年中国民俗文化市场运行 态势研究报告(目录) www.chyxx.com 公司介绍 北京智研科研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从事市场调研.产业研究的专业咨询机构,拥有强大的调研团队和数据资源,主要产品有多用户报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