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职业健康知识培训
职业健康知识培训教案
一、 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的基本概念
(一)何为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几类?
职业病危害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二)什么叫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三)什么叫法定职业病?
法定职业病是指国家政府主管部门明文规定的职业病。2002年国家卫生部会同劳动保障部重新颁布的法定职业病目录有10类115种
(四)职业病的特点:
1. 病因明确:由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 这些人为因素被控制消除, 即可防止疾病发生;
2. 病因可测:所接触的危害因素(病因)通常可以检测, 过量接触才得病;
3. 群体性:接触相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常集体发病;
4. 多无特效药:早发现,易恢复,晚发现,疗效差。
(五)如何发现职业病
1. 就业前体检: 发现职业禁忌症
2. 在岗体检: 早发现可疑职业病、禁忌症
3. 离岗体检: 证明在职期间有无得职业病或损害
(六)毒物进入人体的三个途径
1. 呼吸道(最常见最危险的途径)
2. 皮肤(有些毒物只要与皮肤接触,就能被吸收)
3. 消化道(职业中毒的机会极少)
二、 常见的职业病及预防
(一)生产性噪音
生产性噪音又称为职业性听力损伤,系由于听觉长期遭受噪声影响而发生缓慢的进行性的感音性耳聋。
早期表现为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最终导致感音性耳聋。
一般分为传音性耳聋 、感音性耳聋 。听力损伤还可以引起: 头痛、头昏、失眠烦躁不安、高血压心电图改变、影响胃的蠕动和分泌。
生产性噪声危害的发生和程度主要决定于噪声强度、接触噪声时间、噪声的频率及频谱特性、接触者的敏感性等因素。
主要预防措施为:改造声源、降低噪声。通过技术改造,把发声物体改造为不发声或发小声的物体是根本措施;对噪声传播途径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强度。具体又可分为:把高噪声机器与低噪声机器分开布置﹔采用消声器或用消声 / 吸声 / 隔声材料阻隔声源。
加强个人防护,常用的方法是配戴耳塞、耳罩、防护帽。定期进行健康监护体验,筛选出对噪声敏感者或早期听力损伤者,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 中暑
中暑是受热作用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疾病的统称。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过程中,作业人员有轻 微头晕、头疼、眼花、耳鸣、心悸、脉搏频数、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尚能勉强坚持工作。
轻症中暑:作业人员具有前述中暑症状而一度被迫停止工作,但经短时休息,症状消失,并能恢复工作。
重症中暑:作业人员具有前述中暑症状被迫停止工作,并在该工作日未能恢复工作或工作中出现突然晕厥及热痉挛。
防暑降温措施为:合理设计工艺流程,隔热及通风,加强个人防护及医疗预防。
中暑急救措施: 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者,可逐渐恢复,重症中暑必须紧急送医院抢救。
1)迅速把病人移至荫凉处,平卧休息。
2)用冷水擦洗全身,并逐步降低水的温度。
3)在头部、腋窝、股窝 处可用井水或冰袋敷之,以加快散热。
4)与此同时,用扇子或电扇吹风,帮助散热。
5)针刺人中、曲池、百会穴位。
6)口服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氣水等。
7)鼓励病人喝含盐的清凉饮料。
8)严重中暑者,经降温处理后,及早送往医院。
(三)粉尘与尘肺病:
生产性粉尘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长期吸入主要引起肺部病变。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取决于其化学成分和浓度。同一种粉尘,浓度愈高,对人体危害愈严重。粒径轻音较小和颗粒愈多,分散度愈高,在空气中浮游的时间愈长,被人体吸入的机会就愈多,其危害也就愈大。一般来说,进入呼吸道的粉尘98%在24小时内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凡有慢性呼吸道炎症者,则呼吸道的清除功能较差;此外,个体因素如年龄、健康素质、个人卫生习惯、营养状况等也是影响尘肺发病的重要条件。接触时间越长,对人体危害越大。
根据不同特性,粉尘可对机体引起各种损害:
1) 粉尘可通过呼吸气官,可刺激呼吸道,造成支气管敏感
2) 可溶性有毒粉尘进入呼吸道后,能很快被吸收进入血流,引起中毒﹔
3) 放射性粉尘,则可造成放射性损伤;
4) 某些硬质粉尘可损伤角膜及结膜,引起角膜混浊和结膜炎等;
5) 粉尘堵塞皮脂腺和机械性刺激皮肤时,可引起粉刺、毛囊炎及皮肤皲裂等;
尘肺:是因长期吸入生产性有害粉尘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临床症状:早期可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有胸闷、咳嗽、咳痰,随上述症状加重并有气紧 气喘、呼吸困难、晚期可并发肺气肿及肺心病。
粉尘与尘肺病预防:
1) 宣:加强宣传教育,使防尘工作成为員工的自觉行动;
2) 革:即工艺改革和技术改造,这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
3) 湿:即湿式作业,可防止粉尘飞扬,降低环境粉尘浓度;
4) 风:加强通风及抽风措施,将工作面的含尘空气抽出,并将新鲜空气送入工作面;
5) 密:加装防尘罩,把生产性粉尘的发生源密闭起来;
6) 护:即个人防护,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和增强体质;
7) 管:维修管理,加强技朮管理,建立必要的防尘制度;
8) 查:定期检测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对接触者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
(四)职业中毒:
职业中毒是指在生产环境中,毒物常以粉尘、烟尘(比粉尘更细的颗粒)、气体、蒸气或雾滴的状态出现,在防护不严或意外事故等异常情况下,在生产、使用、运输等过程中,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等途经进入人体,損害全身各个系统,如神经系统、肝脏等,引起职业中毒。
影响职业中毒的因素:毒物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需要一定条件,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毒物的毒性:毒物的毒性主要决定于它的化学结构。一般分为 “剧毒”物质;“中等毒”或“低毒”物质。在生产中應采用某些低毒物质代替毒性大的物质,
毒物进入人体的量:健康人体对毒物具有完善的防御能力,当少量毒物进入人体时,机体可动员神经质防御力量,发挥自身的解毒作用。当大量毒物侵入时,超过机体的解毒能力,就可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以至引起中毒。
人的精神状态与健康状况:如果健康状况不良(如明显的肝病会影响肝脏的解毒功能等),则使毒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的损害更为严重。
职业中毒的预防措施:生产场所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和检查制度,生产流程应作到密闭化,以避免或减少直接接触。生產车间要有有效的通风系统,增加通风排气设备,将有毒气体 局限化并及时排出。 建立空气中毒物浓度测定制度。定期测定,以提供改进预防措施 的依据。建立工作前体检、定期体检制度。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预防职业中毒的一 种辅助措施,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口罩、面具、袖套、 眼镜等。
三、 应急急救
(一)烧伤急救
常见烧伤源有:热液、热蒸汽、火焰、炽热金属、化学烧伤等。
1.热力烧伤急救措施:
一灭:迅速灭火,除去热源,特别注意着火的棉衣;
二查:除烧伤外,检查全身有无其它伤害,如骨折、内脏损伤、 煤气中毒等.
三防:防休克、防窒息、防创面感染.
四包:用干凈的布类毛巾或纱布三角巾包裹伤面.
五送:初救后,速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2.化学烧伤急救 :
应迅速解脱衣服,清除皮肤上的化学药品,并用大量的水冲洗,再用消除这种有害药品的
特种溶剂、溶液或药剂仔细处理,严重的应送医院治疗。
3.强酸强碱类:
用大量清水冲洗10分钟以上,然后用中和剂,即强酸烧伤用弱碱,如苏打水、碱性肥皂中和;强碱烧伤用弱酸,如食醋、硼酸水中和。
4.眼睛受伤急救:
若眼睛受到污染,应立即用水冲洗,不得稍有延迟,且连续冲洗至少15分钟。 冲洗时,用手将眼睛翻开,并让眼球动,确保眼睑遮盖下的每一部分均冲洗到.也可以用无任何刺激性的水溶液。如果是碱灼伤,再用20%硼酸溶液淋洗,如果是酸灼伤,再用3%碳酸氢钠溶液淋洗。 在此基础上,送医疗单位进行进一步的急救。
5.固体化学品处理注意事项:
1. 不要随便用手接触任何化学品,因其特性可能是有毒或是腐蚀性,接触后会令人中毒
或腐蚀皮肤。
2. 如意外被危险化学固体粉末或碎粒溅着身体,要立即扫除並立即用水冲洗。
3. 不要尝试固体化学品的味道或气味,因為此化学品可能含有毒性。
4. 不兼容的固体化学品要分开存放,加上标签並将器皿锁好,由專人保管。
5. 如危险固体化学品被倒泻或漏出,在安全情况下立即进行清除程序。如有危险,即撤
离现场。
6. 如不清楚某种化学品的特性,要作危险化学物处理。处理化学品时,必须佩戴合适的
个人防护设备。
7. 不要随便接触任何化学液体,因其可能滚烫,有毒或腐蚀性。
8. 如意外地被危险液体化学品溅泼或烧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9. 不要在有液体化学品的范围内吸烟,因此等液体可能是易燃物品。
10. 不要嗅液体化学品的气味,因此等液体可能会发出有毒气体。
11. 不要饮用或尝试液体化学品的味道,因此等液体可能含有毒性。
12. 在倾倒液体化学品后,立即将瓶盖旋上或将瓶塞紧塞。
13. 如危险液体化学品被泼泻或漏出,在安全情况下,立即用清水冲洗,如有危险,即撤
离现场。
14. 如存放危险液体化学品的器皿没有标签,确认该化学品及加上 标识,才可使用。
15. 如不清楚某种液体的特性,要当危险化学液体处理。
16. 处理化学品时,必须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
(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注意事项:
首先了解危害的性质和程度,选择正確的防护用品 。其次是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设备。考虑使用者的舒服程度。要充分明白和依照防护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使用前和使用后要检查和清洁。如发现个人防护设备有任何损坏,应报告主管,并立即更换。个人防护用品,用后要清洁吹干,妥善存放,按照制造商的建议进行保养。
单位主管要监督员工是否在工作其间有依照指示正确地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员工须按指示佩戴护器具,妥善保管,如有损坏要向主管报告,不可误用。
1. 听力保护用品:
听力保护用品最常见的有两类:耳塞和耳罩。其中耳塞又包括反复使用和丢弃式。一个好的听力防护用品,应具备以下一些特点:
1)
2)
3)
4) 耳部的密合要好; 能有效地过滤噪声; 配戴时感觉舒适; 使用起来简便。
2. 耳塞的正确使用方法:
1)
2)
3) 洗凈双手,将耳塞的圆头部分搓细; 将耳朵向上、向外拉起,将耳塞的圆头部分塞入耳中; 轻扶耳塞约30秒直至耳塞完全膨胀定型。
3. 使用一般过滤式口罩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患有呼吸系统疾病佩戴后如感到呼吸困难或晕眩,亦应先征求医生同意才佩戴口罩。
2)被沾污的口罩应作更换而不应清洗。
3)蓄有胡须可令口罩不能紧贴面部而漏气。
4)如要重复使用口罩,应将口罩储存于清洁的纸袋内,待下次再用。
5)戴上口罩前或除下口罩后,应彻底清洗双手,确保卫生。用完的口罩应先包好才丢入垃圾筒。
6)口罩应属个人拥有佩戴,不可共享。
7)当感到口罩已不及以往般畅通,便应更换新口罩。
8)口罩与其它个人防护设备一样,是保护身体的最后防线,有时甚至是唯的保护措施。
应按需要选择正确的口罩並正确使用及保养。
9)口罩如有损坏,应立即报告以作更换。
职业健康知识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35分)
1、职业病是______。(C)
A.劳动者在工作中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疾病
C.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
2、对于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______。(A)
A.职业病危害 B.职业危害 C.职业危害因素
3、以下不属于无粉尘的是______。(B)
A.石棉 B.毛发 C.水泥
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______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B)
A.单位职工 B.用人单位 C.劳动者
5、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______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A)
A.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 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
C.在岗期间
6、粉尘作业时必须戴______。(B)
A.棉纱口罩 B.防尘口罩 C.防毒面具
7、职业病分为______类______种。(A)
A.10、115 B.15、110 C.15、100
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30分)
1、生产性粉尘分为______。(ACD)
A.无机性分承诺 B.生物性粉尘
C.有机性粉尘 D.混合性粉尘
2. 中暑是受热作用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疾病的统称。分为______。(ABC)
A.先兆中暑 B.轻症中暑 C.重症中暑
3. 职业中毒是指在生产环境中,毒物常以______的状态出现.(ABCD)
A.粉尘 B.烟尘(比粉尘更细的颗粒)
C.气体 D.蒸气或雾滴
4. 生产性噪音又称为职业性听力损伤,听力损伤还可以引起 症状。(ABC)
A.头痛、头昏 B.失眠烦躁不安
C..高血压心电图改变 D.耳鸣
5. 常见烧伤源有。(ABCD)
常见烧伤源有:热液、热蒸汽、火焰、炽热金属、化学烧伤等。
A.热液 B.热蒸汽
C.火焰 D.炽热金属、化学烧伤
6、下列关于噪声分类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BCD)
A.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噪声属空气动力噪声
B.砂轮机产生的噪声属机械动力噪声
C.发电机和变压器产生的噪声属电磁噪声
D.汽轮机产生的噪声属空气动力噪声
三、判断题(每题3.5分,共35分)
1、职业病人不适宜从事原工作的可以调换工种。( )√
2、用人单位必须采取必要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并为劳动者提供劳动防护用品。( )√
3、在合同期间,用人单位调换工种,劳动者无权拒绝。( )×
4、不要随便用手接触任何化学品,因其特性可能是有毒或是腐蚀性,接触后会令人中毒或腐蚀皮肤。( )√
5、如危险液体化学品被泼泻或漏出,在安全情况下,立即用清水冲洗,如有危险,即撤离现场。( )√
6、毒物进入人体的三个途径是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
7、轻症中暑是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过程中,作业人员有轻微头晕、头疼、眼花、耳鸣、心悸、脉搏频数、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尚能勉强坚持工作。( )×
8、毒物的毒性主要决定于它的化学结构。一般分为 “剧毒”物质;“中等毒”或“低毒”物质。( )√
9、眼睛不慎接触液氨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20分钟以上。( )√
10、职业健康检查和相关医学观察的费用应由劳动者自己负担。( )×
2012年职业健康知识培训
职业健康知识培训教案
一、 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的基本概念
(一)何为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几类?
职业病危害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二)什么叫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三)什么叫法定职业病?
法定职业病是指国家政府主管部门明文规定的职业病。2002年国家卫生部会同劳动保障部重新颁布的法定职业病目录有10类115种
(四)职业病的特点:
1. 病因明确:由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 这些人为因素被控制消除, 即可防止疾病发生;
2. 病因可测:所接触的危害因素(病因)通常可以检测, 过量接触才得病;
3. 群体性:接触相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常集体发病;
4. 多无特效药:早发现,易恢复,晚发现,疗效差。
(五)如何发现职业病
1. 就业前体检: 发现职业禁忌症
2. 在岗体检: 早发现可疑职业病、禁忌症
3. 离岗体检: 证明在职期间有无得职业病或损害
(六)毒物进入人体的三个途径
1. 呼吸道(最常见最危险的途径)
2. 皮肤(有些毒物只要与皮肤接触,就能被吸收)
3. 消化道(职业中毒的机会极少)
二、 常见的职业病及预防
(一)生产性噪音
生产性噪音又称为职业性听力损伤,系由于听觉长期遭受噪声影响而发生缓慢的进行性的感音性耳聋。
早期表现为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最终导致感音性耳聋。
一般分为传音性耳聋 、感音性耳聋 。听力损伤还可以引起: 头痛、头昏、失眠烦躁不安、高血压心电图改变、影响胃的蠕动和分泌。
生产性噪声危害的发生和程度主要决定于噪声强度、接触噪声时间、噪声的频率及频谱特性、接触者的敏感性等因素。
主要预防措施为:改造声源、降低噪声。通过技术改造,把发声物体改造为不发声或发小声的物体是根本措施;对噪声传播途径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强度。具体又可分为:把高噪声机器与低噪声机器分开布置﹔采用消声器或用消声 / 吸声 / 隔声材料阻隔声源。
加强个人防护,常用的方法是配戴耳塞、耳罩、防护帽。定期进行健康监护体验,筛选出对噪声敏感者或早期听力损伤者,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 中暑
中暑是受热作用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疾病的统称。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过程中,作业人员有轻 微头晕、头疼、眼花、耳鸣、心悸、脉搏频数、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尚能勉强坚持工作。
轻症中暑:作业人员具有前述中暑症状而一度被迫停止工作,但经短时休息,症状消失,并能恢复工作。
重症中暑:作业人员具有前述中暑症状被迫停止工作,并在该工作日未能恢复工作或工作中出现突然晕厥及热痉挛。
防暑降温措施为:合理设计工艺流程,隔热及通风,加强个人防护及医疗预防。
中暑急救措施: 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者,可逐渐恢复,重症中暑必须紧急送医院抢救。
1)迅速把病人移至荫凉处,平卧休息。
2)用冷水擦洗全身,并逐步降低水的温度。
3)在头部、腋窝、股窝 处可用井水或冰袋敷之,以加快散热。
4)与此同时,用扇子或电扇吹风,帮助散热。
5)针刺人中、曲池、百会穴位。
6)口服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氣水等。
7)鼓励病人喝含盐的清凉饮料。
8)严重中暑者,经降温处理后,及早送往医院。
(三)粉尘与尘肺病:
生产性粉尘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长期吸入主要引起肺部病变。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取决于其化学成分和浓度。同一种粉尘,浓度愈高,对人体危害愈严重。粒径轻音较小和颗粒愈多,分散度愈高,在空气中浮游的时间愈长,被人体吸入的机会就愈多,其危害也就愈大。一般来说,进入呼吸道的粉尘98%在24小时内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凡有慢性呼吸道炎症者,则呼吸道的清除功能较差;此外,个体因素如年龄、健康素质、个人卫生习惯、营养状况等也是影响尘肺发病的重要条件。接触时间越长,对人体危害越大。
根据不同特性,粉尘可对机体引起各种损害:
1) 粉尘可通过呼吸气官,可刺激呼吸道,造成支气管敏感
2) 可溶性有毒粉尘进入呼吸道后,能很快被吸收进入血流,引起中毒﹔
3) 放射性粉尘,则可造成放射性损伤;
4) 某些硬质粉尘可损伤角膜及结膜,引起角膜混浊和结膜炎等;
5) 粉尘堵塞皮脂腺和机械性刺激皮肤时,可引起粉刺、毛囊炎及皮肤皲裂等;
尘肺:是因长期吸入生产性有害粉尘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临床症状:早期可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有胸闷、咳嗽、咳痰,随上述症状加重并有气紧 气喘、呼吸困难、晚期可并发肺气肿及肺心病。
粉尘与尘肺病预防:
1) 宣:加强宣传教育,使防尘工作成为員工的自觉行动;
2) 革:即工艺改革和技术改造,这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
3) 湿:即湿式作业,可防止粉尘飞扬,降低环境粉尘浓度;
4) 风:加强通风及抽风措施,将工作面的含尘空气抽出,并将新鲜空气送入工作面;
5) 密:加装防尘罩,把生产性粉尘的发生源密闭起来;
6) 护:即个人防护,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和增强体质;
7) 管:维修管理,加强技朮管理,建立必要的防尘制度;
8) 查:定期检测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对接触者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
(四)职业中毒:
职业中毒是指在生产环境中,毒物常以粉尘、烟尘(比粉尘更细的颗粒)、气体、蒸气或雾滴的状态出现,在防护不严或意外事故等异常情况下,在生产、使用、运输等过程中,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等途经进入人体,損害全身各个系统,如神经系统、肝脏等,引起职业中毒。
影响职业中毒的因素:毒物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需要一定条件,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毒物的毒性:毒物的毒性主要决定于它的化学结构。一般分为 “剧毒”物质;“中等毒”或“低毒”物质。在生产中應采用某些低毒物质代替毒性大的物质,
毒物进入人体的量:健康人体对毒物具有完善的防御能力,当少量毒物进入人体时,机体可动员神经质防御力量,发挥自身的解毒作用。当大量毒物侵入时,超过机体的解毒能力,就可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以至引起中毒。
人的精神状态与健康状况:如果健康状况不良(如明显的肝病会影响肝脏的解毒功能等),则使毒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的损害更为严重。
职业中毒的预防措施:生产场所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和检查制度,生产流程应作到密闭化,以避免或减少直接接触。生產车间要有有效的通风系统,增加通风排气设备,将有毒气体 局限化并及时排出。 建立空气中毒物浓度测定制度。定期测定,以提供改进预防措施 的依据。建立工作前体检、定期体检制度。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预防职业中毒的一 种辅助措施,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口罩、面具、袖套、 眼镜等。
三、 应急急救
(一)烧伤急救
常见烧伤源有:热液、热蒸汽、火焰、炽热金属、化学烧伤等。
1.热力烧伤急救措施:
一灭:迅速灭火,除去热源,特别注意着火的棉衣;
二查:除烧伤外,检查全身有无其它伤害,如骨折、内脏损伤、 煤气中毒等.
三防:防休克、防窒息、防创面感染.
四包:用干凈的布类毛巾或纱布三角巾包裹伤面.
五送:初救后,速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2.化学烧伤急救 :
应迅速解脱衣服,清除皮肤上的化学药品,并用大量的水冲洗,再用消除这种有害药品的
特种溶剂、溶液或药剂仔细处理,严重的应送医院治疗。
3.强酸强碱类:
用大量清水冲洗10分钟以上,然后用中和剂,即强酸烧伤用弱碱,如苏打水、碱性肥皂中和;强碱烧伤用弱酸,如食醋、硼酸水中和。
4.眼睛受伤急救:
若眼睛受到污染,应立即用水冲洗,不得稍有延迟,且连续冲洗至少15分钟。 冲洗时,用手将眼睛翻开,并让眼球动,确保眼睑遮盖下的每一部分均冲洗到.也可以用无任何刺激性的水溶液。如果是碱灼伤,再用20%硼酸溶液淋洗,如果是酸灼伤,再用3%碳酸氢钠溶液淋洗。 在此基础上,送医疗单位进行进一步的急救。
5.固体化学品处理注意事项:
1. 不要随便用手接触任何化学品,因其特性可能是有毒或是腐蚀性,接触后会令人中毒
或腐蚀皮肤。
2. 如意外被危险化学固体粉末或碎粒溅着身体,要立即扫除並立即用水冲洗。
3. 不要尝试固体化学品的味道或气味,因為此化学品可能含有毒性。
4. 不兼容的固体化学品要分开存放,加上标签並将器皿锁好,由專人保管。
5. 如危险固体化学品被倒泻或漏出,在安全情况下立即进行清除程序。如有危险,即撤
离现场。
6. 如不清楚某种化学品的特性,要作危险化学物处理。处理化学品时,必须佩戴合适的
个人防护设备。
7. 不要随便接触任何化学液体,因其可能滚烫,有毒或腐蚀性。
8. 如意外地被危险液体化学品溅泼或烧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9. 不要在有液体化学品的范围内吸烟,因此等液体可能是易燃物品。
10. 不要嗅液体化学品的气味,因此等液体可能会发出有毒气体。
11. 不要饮用或尝试液体化学品的味道,因此等液体可能含有毒性。
12. 在倾倒液体化学品后,立即将瓶盖旋上或将瓶塞紧塞。
13. 如危险液体化学品被泼泻或漏出,在安全情况下,立即用清水冲洗,如有危险,即撤
离现场。
14. 如存放危险液体化学品的器皿没有标签,确认该化学品及加上 标识,才可使用。
15. 如不清楚某种液体的特性,要当危险化学液体处理。
16. 处理化学品时,必须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
(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注意事项:
首先了解危害的性质和程度,选择正確的防护用品 。其次是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设备。考虑使用者的舒服程度。要充分明白和依照防护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使用前和使用后要检查和清洁。如发现个人防护设备有任何损坏,应报告主管,并立即更换。个人防护用品,用后要清洁吹干,妥善存放,按照制造商的建议进行保养。
单位主管要监督员工是否在工作其间有依照指示正确地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员工须按指示佩戴护器具,妥善保管,如有损坏要向主管报告,不可误用。
1. 听力保护用品:
听力保护用品最常见的有两类:耳塞和耳罩。其中耳塞又包括反复使用和丢弃式。一个好的听力防护用品,应具备以下一些特点:
1)
2)
3)
4) 耳部的密合要好; 能有效地过滤噪声; 配戴时感觉舒适; 使用起来简便。
2. 耳塞的正确使用方法:
1)
2)
3) 洗凈双手,将耳塞的圆头部分搓细; 将耳朵向上、向外拉起,将耳塞的圆头部分塞入耳中; 轻扶耳塞约30秒直至耳塞完全膨胀定型。
3. 使用一般过滤式口罩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患有呼吸系统疾病佩戴后如感到呼吸困难或晕眩,亦应先征求医生同意才佩戴口罩。
2)被沾污的口罩应作更换而不应清洗。
3)蓄有胡须可令口罩不能紧贴面部而漏气。
4)如要重复使用口罩,应将口罩储存于清洁的纸袋内,待下次再用。
5)戴上口罩前或除下口罩后,应彻底清洗双手,确保卫生。用完的口罩应先包好才丢入垃圾筒。
6)口罩应属个人拥有佩戴,不可共享。
7)当感到口罩已不及以往般畅通,便应更换新口罩。
8)口罩与其它个人防护设备一样,是保护身体的最后防线,有时甚至是唯的保护措施。
应按需要选择正确的口罩並正确使用及保养。
9)口罩如有损坏,应立即报告以作更换。
职业健康知识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35分)
1、职业病是______。(C)
A.劳动者在工作中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疾病
C.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
2、对于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______。(A)
A.职业病危害 B.职业危害 C.职业危害因素
3、以下不属于无粉尘的是______。(B)
A.石棉 B.毛发 C.水泥
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______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B)
A.单位职工 B.用人单位 C.劳动者
5、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______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A)
A.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 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
C.在岗期间
6、粉尘作业时必须戴______。(B)
A.棉纱口罩 B.防尘口罩 C.防毒面具
7、职业病分为______类______种。(A)
A.10、115 B.15、110 C.15、100
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30分)
1、生产性粉尘分为______。(ACD)
A.无机性分承诺 B.生物性粉尘
C.有机性粉尘 D.混合性粉尘
2. 中暑是受热作用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疾病的统称。分为______。(ABC)
A.先兆中暑 B.轻症中暑 C.重症中暑
3. 职业中毒是指在生产环境中,毒物常以______的状态出现.(ABCD)
A.粉尘 B.烟尘(比粉尘更细的颗粒)
C.气体 D.蒸气或雾滴
4. 生产性噪音又称为职业性听力损伤,听力损伤还可以引起 症状。(ABC)
A.头痛、头昏 B.失眠烦躁不安
C..高血压心电图改变 D.耳鸣
5. 常见烧伤源有。(ABCD)
常见烧伤源有:热液、热蒸汽、火焰、炽热金属、化学烧伤等。
A.热液 B.热蒸汽
C.火焰 D.炽热金属、化学烧伤
6、下列关于噪声分类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BCD)
A.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噪声属空气动力噪声
B.砂轮机产生的噪声属机械动力噪声
C.发电机和变压器产生的噪声属电磁噪声
D.汽轮机产生的噪声属空气动力噪声
三、判断题(每题3.5分,共35分)
1、职业病人不适宜从事原工作的可以调换工种。( )√
2、用人单位必须采取必要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并为劳动者提供劳动防护用品。( )√
3、在合同期间,用人单位调换工种,劳动者无权拒绝。( )×
4、不要随便用手接触任何化学品,因其特性可能是有毒或是腐蚀性,接触后会令人中毒或腐蚀皮肤。( )√
5、如危险液体化学品被泼泻或漏出,在安全情况下,立即用清水冲洗,如有危险,即撤离现场。( )√
6、毒物进入人体的三个途径是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
7、轻症中暑是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过程中,作业人员有轻微头晕、头疼、眼花、耳鸣、心悸、脉搏频数、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尚能勉强坚持工作。( )×
8、毒物的毒性主要决定于它的化学结构。一般分为 “剧毒”物质;“中等毒”或“低毒”物质。( )√
9、眼睛不慎接触液氨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20分钟以上。( )√
10、职业健康检查和相关医学观察的费用应由劳动者自己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