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调查报告
背景:现代大学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他们的社会责任极其重大,决定了我们国家的复兴和民族的兴衰,对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构建五位一体的特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逐渐变得淡漠,日趋淡化,需要亟待提高。针对当代社会大学生普遍存在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的现象,我们寝室进行了一次关于我校社会责任意识的调查。
一 现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
为了了解当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现状,我们组查了一些资料与案例,基于这些资料,我们组总结了如下现状:
(一)缺少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这种精神
缺乏使命感和国家主人翁意识。过分的看重自己的前途,而淡漠轻视了社会理想,甚至以牺牲社会利益来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犯了严重的个人主义,舍大家保小家。不可否认的是现代大学生有自己的个人梦想,希望自己成为名人大家,但是仅限于自己的个人幻想中,没有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忽略了社会的作用,社会是个人理想实现的前提,忽视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二)大学生个体意识水平较低和个体价值定位不准
一方面许多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不高。他们与社会实际接触不多,不能全面理解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的关系,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大学生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因而缺乏社会使命感。他们意识到自己责任的同时,不能把它升华为一种自觉的内心信念,升华为义务感,也就无法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个人价值定位不准,“为什么上大学、在大学学什么、将来能够做什么”不够清晰,有点盲目无所适从。
(三)过分的以“自我”为中心
就如曹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一样。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这些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施展才干、大显身手提供了理想的舞台,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但同时又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无情,惟有坐上个人奋斗的小舟才能游弋到功成名就的彼岸。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力下,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拼搏上,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崇尚“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则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高收入和自我实现并重。
(四)对社会所发生的事淡漠冷落,缺乏社会同情心
比如遇到随便扔垃圾的人,不去制止和对破坏环境的人进行说服教育。
二 造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如下:
(一)传统的意识导致人们心理失衡
意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实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社会意识的突出特点,正是这一特点,表现了社会意识
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它决定于社会存在。它的内容根源于社会存在;它的变化和发展决定于社会存在,当社会存在发展变化了,社会意识或快或慢地也将发生变化 。
改革开放后,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使人们享受到了过去时期想都想不到的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成为人们普遍的目标。随着人民物质 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商品市场经济所奉行的价值利润 原则刺激了人们过去被政治气氛压抑的私欲,人们便感 到过去“神圣”的传统是多么的苍白和无力。于是过去 那崇高的精神品格,那伟大的偶像人格都失去了神圣的 光彩。失落的“神圣”传统,使公民个体承担社会责任 的社会心理基础受到冲击,必然造成社会的震荡和人们心理上的失衡。
(二)由于社会道德的缺失造成个人价值的判断失衡
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经济前提;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共产党为执政党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政体,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政治前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文化前提。总之,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使得集体主义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实施。长期以来,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集体主义不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契合,而且也正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市场经济建立以前,我们的社会思想道德体系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而计划经济时期的道德体系,则与我国古代传统道德一脉相承:即在义与利的价值导 向上,都重义轻利;在公与私的价值取向上,都强调公重私轻;在理与欲的价值动向上,都重理轻欲。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社会的快速变迁,面对社会利益的巨大调整,使得人们将关注的目光过多地聚 焦于自己的身上。同时,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又把人们的 注意力集中在物质财富上,人们在社会竞争下,无形中把个人的成败都用经济指标来衡量,为了财富的获得物质的享受,社会传统道德体系失去了基本的规范作用,原有的社会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体系解体。
(三)学校教育的缺失
学校工作对此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有效的手段,方法僵化、内容空泛、实效性差是大学生责任教育面临的三个突出问题。学校显性课程的教学方法欠佳,未能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到位,不利于大学生养成求真、求善、求美的社会使命感。
(四)外国消极文化的介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引进外资,外国资本的注入,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如今,已经实现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外国文化也悄悄的进入我国,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外国文化并不都是积极的,其中消极的文化会误导我们。特别是个人本位主义和存在主义等。这些理论正好为那些道德判断能力较差的大学生所接受,从而为我们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找到了理论依据,在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从而致使社会责任感的缺乏和淡漠。
三 调查与解析
为了了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我们寝室人员对我校学生进行了随机调研采访,针对三个问题,有两位同学们参与调研并进行了解答。
问题一:“作为大学生,你认为我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如何体现?”
问题二:“你认为社会责任意识与自身发展有何关系?”
问题三:“你认为造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针对这三个问题,两位同学有些观点相似,有些观点不尽相同。
对于问题一,他们都认同社会责任意识更多体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比如爱护校园环境,
不破坏公物;在图书馆里不大声喧哗;作为大学生,更应懂得关爱同学;在校外要遵守规则,关爱老人等。这确实体现了我们的责任意识,我们在小事中锻炼,才能继续成长。
对于问题二,一位同学表明了所谓社会责任感是我们大学生成熟的体现,在社会责任这面旗的引导下,更能够不断完善自我,激励我们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而另一位同学的观点令我们意外但也在意料之中,他认为社会责任意识只是一种意识,对于当今的一些大学生,存在于脑子里的东西在他们身上有时很难表现出来,也就是所谓说一套做一套,从这方面来讲,社会责任意识对自身的发展还不如馒头来得好。对于这两位同学截然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都有一定的道理,都体现出来大学生的现状。对于后者的答案,我们认为我们大学生并不缺少责任感,缺少的是能动性,还有就是对于社会责任意识的理解。
对于问题三,我们总结这两位同学的回答是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人所带来的影响;学校教育单一,缺乏实践;家庭方面的影响。确实,这些都能造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一定的缺失,但重点还是自己,多参加社会实践,践行社会责任。尤其是我们研究生要在社会环境下汲取营养,积累并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才能尽善尽美。
四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通过对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日趋淡漠冷化分析,那么在当前社会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已成为高等教育者们一个迫在眉睫的工作,可以同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一)强化对责任主体----大学生的培养
大学生作为当代责任的主要承担者,背负着实现中国梦,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衰。作为责任的主体,拥有公民的权利和意识,也必须具有责任意识。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清承担社会责任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和强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我们知道,个人与社会之间是一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共生共存、辩证统一的。部分大学生之所以淡化甚至缺乏社会责任感,是因为他们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对立起来,以为如果追求社会整体利益,个人价值的实现就必定会受到影响。
(二)鼓励支持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和谐社会的动手能力在责任情感、责任信念形成的过程中,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在开展大学生责任教育过程中,应该有计划地向学生提供这种体验,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责任,积极拓宽大学生与社会沟通的渠道,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锻炼机会,使他们能够接触社会、以成熟的观点认识社会现象、宣传提倡良好的社会风尚、坚决批判和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和社会现象,从而培养自身判别是非、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学研究实习基地等建设,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研、社会考察和“三下乡”活动,试点推行大学生到基层挂职锻炼计划,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服务、社区精神文明创建等活动,这些都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服务大众,引领社会和谐进步。
(三)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作为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其中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也会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校园文化,丰富的校园活动,大学生置身其中,学习、交流、协作,又怎能不认真审视自己的言行并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
严格把好互联网这一关,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媒体的积极作用,竭力降低互联网的负面影响。并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批判丑恶的言行,宣扬高尚的情操,使恶的不道德行为如过街老鼠,使善的道德行为对大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从而为学生责任感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地基。最后,要创新责任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五 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意义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是国家的主人,他们的发展关乎到国家的命运前途,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能够使他们意识到国家的重要性,能够正确的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大学生的这种社会责任感是以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为导向,是科学世界观的表现。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因素。高校的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合格的人才必须德才兼备,而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一个合格人才必须具备的。如果一个大学生只是掌握了一些专业理论和技能,而不具备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凡事只为自己考虑,甚至可以以牺牲国家利益来满足个人欲望,这种大学生即使专业多么出色,也不能算是一个合格人才。换言之, 如果高等学校培养的大学生不具备应有的社会责任感,那么我们认为这样的的教育只能说是失败的。
六 总结
我们组对我校大学生进行了社会责任意识现状调查,大致了解了同学们对社会责任意识的理解,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思考与反思,通过这次充满意义的调查,让我们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意识到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任重道远。面对社会责任,并不是纸上谈兵,也不可以纸上谈兵。在现实学习生活中,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调查只是手段,是了解,也是督促,我们当于自律为先,自省为本,自行为上,梳理好自身的责任感,这也是我们作为大学生的社会使命,也是我们小组在调研中的深刻体会。
我校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调查报告
背景:现代大学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他们的社会责任极其重大,决定了我们国家的复兴和民族的兴衰,对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构建五位一体的特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逐渐变得淡漠,日趋淡化,需要亟待提高。针对当代社会大学生普遍存在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的现象,我们寝室进行了一次关于我校社会责任意识的调查。
一 现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
为了了解当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现状,我们组查了一些资料与案例,基于这些资料,我们组总结了如下现状:
(一)缺少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这种精神
缺乏使命感和国家主人翁意识。过分的看重自己的前途,而淡漠轻视了社会理想,甚至以牺牲社会利益来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犯了严重的个人主义,舍大家保小家。不可否认的是现代大学生有自己的个人梦想,希望自己成为名人大家,但是仅限于自己的个人幻想中,没有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忽略了社会的作用,社会是个人理想实现的前提,忽视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二)大学生个体意识水平较低和个体价值定位不准
一方面许多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不高。他们与社会实际接触不多,不能全面理解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的关系,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大学生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因而缺乏社会使命感。他们意识到自己责任的同时,不能把它升华为一种自觉的内心信念,升华为义务感,也就无法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个人价值定位不准,“为什么上大学、在大学学什么、将来能够做什么”不够清晰,有点盲目无所适从。
(三)过分的以“自我”为中心
就如曹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一样。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这些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施展才干、大显身手提供了理想的舞台,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但同时又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无情,惟有坐上个人奋斗的小舟才能游弋到功成名就的彼岸。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力下,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拼搏上,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崇尚“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则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高收入和自我实现并重。
(四)对社会所发生的事淡漠冷落,缺乏社会同情心
比如遇到随便扔垃圾的人,不去制止和对破坏环境的人进行说服教育。
二 造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如下:
(一)传统的意识导致人们心理失衡
意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实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社会意识的突出特点,正是这一特点,表现了社会意识
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它决定于社会存在。它的内容根源于社会存在;它的变化和发展决定于社会存在,当社会存在发展变化了,社会意识或快或慢地也将发生变化 。
改革开放后,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使人们享受到了过去时期想都想不到的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成为人们普遍的目标。随着人民物质 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商品市场经济所奉行的价值利润 原则刺激了人们过去被政治气氛压抑的私欲,人们便感 到过去“神圣”的传统是多么的苍白和无力。于是过去 那崇高的精神品格,那伟大的偶像人格都失去了神圣的 光彩。失落的“神圣”传统,使公民个体承担社会责任 的社会心理基础受到冲击,必然造成社会的震荡和人们心理上的失衡。
(二)由于社会道德的缺失造成个人价值的判断失衡
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经济前提;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共产党为执政党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政体,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政治前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文化前提。总之,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使得集体主义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实施。长期以来,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集体主义不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契合,而且也正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市场经济建立以前,我们的社会思想道德体系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而计划经济时期的道德体系,则与我国古代传统道德一脉相承:即在义与利的价值导 向上,都重义轻利;在公与私的价值取向上,都强调公重私轻;在理与欲的价值动向上,都重理轻欲。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社会的快速变迁,面对社会利益的巨大调整,使得人们将关注的目光过多地聚 焦于自己的身上。同时,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又把人们的 注意力集中在物质财富上,人们在社会竞争下,无形中把个人的成败都用经济指标来衡量,为了财富的获得物质的享受,社会传统道德体系失去了基本的规范作用,原有的社会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体系解体。
(三)学校教育的缺失
学校工作对此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有效的手段,方法僵化、内容空泛、实效性差是大学生责任教育面临的三个突出问题。学校显性课程的教学方法欠佳,未能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到位,不利于大学生养成求真、求善、求美的社会使命感。
(四)外国消极文化的介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引进外资,外国资本的注入,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如今,已经实现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外国文化也悄悄的进入我国,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外国文化并不都是积极的,其中消极的文化会误导我们。特别是个人本位主义和存在主义等。这些理论正好为那些道德判断能力较差的大学生所接受,从而为我们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找到了理论依据,在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从而致使社会责任感的缺乏和淡漠。
三 调查与解析
为了了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我们寝室人员对我校学生进行了随机调研采访,针对三个问题,有两位同学们参与调研并进行了解答。
问题一:“作为大学生,你认为我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如何体现?”
问题二:“你认为社会责任意识与自身发展有何关系?”
问题三:“你认为造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针对这三个问题,两位同学有些观点相似,有些观点不尽相同。
对于问题一,他们都认同社会责任意识更多体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比如爱护校园环境,
不破坏公物;在图书馆里不大声喧哗;作为大学生,更应懂得关爱同学;在校外要遵守规则,关爱老人等。这确实体现了我们的责任意识,我们在小事中锻炼,才能继续成长。
对于问题二,一位同学表明了所谓社会责任感是我们大学生成熟的体现,在社会责任这面旗的引导下,更能够不断完善自我,激励我们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而另一位同学的观点令我们意外但也在意料之中,他认为社会责任意识只是一种意识,对于当今的一些大学生,存在于脑子里的东西在他们身上有时很难表现出来,也就是所谓说一套做一套,从这方面来讲,社会责任意识对自身的发展还不如馒头来得好。对于这两位同学截然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都有一定的道理,都体现出来大学生的现状。对于后者的答案,我们认为我们大学生并不缺少责任感,缺少的是能动性,还有就是对于社会责任意识的理解。
对于问题三,我们总结这两位同学的回答是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人所带来的影响;学校教育单一,缺乏实践;家庭方面的影响。确实,这些都能造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一定的缺失,但重点还是自己,多参加社会实践,践行社会责任。尤其是我们研究生要在社会环境下汲取营养,积累并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才能尽善尽美。
四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通过对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日趋淡漠冷化分析,那么在当前社会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已成为高等教育者们一个迫在眉睫的工作,可以同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一)强化对责任主体----大学生的培养
大学生作为当代责任的主要承担者,背负着实现中国梦,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衰。作为责任的主体,拥有公民的权利和意识,也必须具有责任意识。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清承担社会责任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和强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我们知道,个人与社会之间是一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共生共存、辩证统一的。部分大学生之所以淡化甚至缺乏社会责任感,是因为他们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对立起来,以为如果追求社会整体利益,个人价值的实现就必定会受到影响。
(二)鼓励支持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和谐社会的动手能力在责任情感、责任信念形成的过程中,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在开展大学生责任教育过程中,应该有计划地向学生提供这种体验,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责任,积极拓宽大学生与社会沟通的渠道,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锻炼机会,使他们能够接触社会、以成熟的观点认识社会现象、宣传提倡良好的社会风尚、坚决批判和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和社会现象,从而培养自身判别是非、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学研究实习基地等建设,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研、社会考察和“三下乡”活动,试点推行大学生到基层挂职锻炼计划,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服务、社区精神文明创建等活动,这些都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服务大众,引领社会和谐进步。
(三)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作为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其中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也会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校园文化,丰富的校园活动,大学生置身其中,学习、交流、协作,又怎能不认真审视自己的言行并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
严格把好互联网这一关,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媒体的积极作用,竭力降低互联网的负面影响。并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批判丑恶的言行,宣扬高尚的情操,使恶的不道德行为如过街老鼠,使善的道德行为对大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从而为学生责任感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地基。最后,要创新责任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五 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意义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是国家的主人,他们的发展关乎到国家的命运前途,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能够使他们意识到国家的重要性,能够正确的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大学生的这种社会责任感是以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为导向,是科学世界观的表现。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因素。高校的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合格的人才必须德才兼备,而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一个合格人才必须具备的。如果一个大学生只是掌握了一些专业理论和技能,而不具备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凡事只为自己考虑,甚至可以以牺牲国家利益来满足个人欲望,这种大学生即使专业多么出色,也不能算是一个合格人才。换言之, 如果高等学校培养的大学生不具备应有的社会责任感,那么我们认为这样的的教育只能说是失败的。
六 总结
我们组对我校大学生进行了社会责任意识现状调查,大致了解了同学们对社会责任意识的理解,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思考与反思,通过这次充满意义的调查,让我们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意识到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任重道远。面对社会责任,并不是纸上谈兵,也不可以纸上谈兵。在现实学习生活中,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调查只是手段,是了解,也是督促,我们当于自律为先,自省为本,自行为上,梳理好自身的责任感,这也是我们作为大学生的社会使命,也是我们小组在调研中的深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