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8个高考文言文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可翻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剑阁的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 “就”“接着”,或不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3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

小学而大遗。 --小的事情要学习,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青色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是比蓼蓝青。 4、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以翻译为“如果”“假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祭十二郎文》)--人如果不讲信誉那怎么可以呢?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死后如果有知觉,那我们的分离还能有多久? 5表示递进关系,可以翻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君子广泛学习并且每天不断检验反省自己。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 注意:表顺承关系时,连接的是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这些事情或动作有先后顺序。如“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 句中“而”连接“闻”和“愈悲”两种情况,是一先一后连续发生的动作行为,从逻辑关系上来看,前后两个词语没有主次之别,是在一个层次上的。可译为“就”,也可不译。

而表递进关系时连接的是两个有递进关系的词或短语,后一部分在意思上比前一部分在程度上或范围上更进一层。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劝学》) “博学”与“参省”,“知明”与“行无过”之间有一个要求上更难更进一步的关系, 可以译为“并且”或“而且”。(强调一点,古汉语中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不要求区分,所以递进关系译成“并且”是可以的)

6、表示修饰关系,把表示动作行为方式、手段、时间等的状语跟中心词连接起来,现代汉语可译为“地”

或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表示动作的频率)

--我曾经整天地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项羽手握剑柄跪直身子说:“你是干什么的?”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冬冬敲响战鼓,兵器刚一接触,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7、表示因果关系,连接有因果关系的词语或句子,相当于“因而”、“所以”

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办法, 因而只能这样做。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我也后悔因为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8、表示目的关系,可翻译为“目的是”,“来”,“用来”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登记官吏百姓的户籍,查封官府金库,来等待将军的驾临。

(二)通" 尔" ,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 你的(你们的)" ;偶尔也作主语,译为" 你" (你们)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你父亲回来, 自然会找你算帐的。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这地方,你的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③余知而无罪也。 --我知道你没罪

作代词,“这样”: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三)、通“如”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

【固定词组】

【然而】在古汉语中,一般是指示代词“然”和连词“而”的连用,“虽然如此,但是”的意思。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然时运,这样但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然的时运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的原因。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像这样罢了。 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我一下子起飞,碰到榆树、檀树之类的树木就停下来,有时如果飞不上去,就掉在地上罢了。

【而后】才,方才。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我虽是愚人,也知道那是不行的,何况对于明智的人来说呢!

【既而】不久,一会儿,后来

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后来我把这情况告诉了公婆,公婆溺爱自己的儿子,管束不住他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豫州(先生),现在打算往哪儿去呢?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大王拿着什么过来?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在这里从早到晚听到的是什么事物的声音?是杜鹃声声啼血,猿猴声声哀鸣。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快乐呢?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徐公怎能比得上你呢?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打仗是那些做高官得厚禄的人(肉食者)来策划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青泥岭上多么曲折,百步九折绕山峦。

(三)何:通“呵”,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固定词组】

【何若】【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那士兵〕逃跑了五十步的人笑逃跑了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样呢„?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鸿门宴》)--刘邦大吃一惊,说:“怎样应付这件事呢?”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起来却如同泥沙呢? ...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 以" 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君何以知燕王? --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你)?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

--巡抚不忘记好处是从哪来的,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了。

【何乃】译为“怎能”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焦母对仲卿说:“(你)怎能这样没见识!”

[何异、何异于]有什么不同 。 例:何异以孤羊投狼群?

[何其]多么。 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何则]为什么(用于自问自答) 。 例:百仞之山,任负载登焉。何则? 陵迟故也。

[何„„为] 还(做某件事) 干什么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如„„何、奈„„何]将„„怎么办呢。例:虞兮虞兮奈若何?

三、【乎】

(一).在句子末尾人们要表示出说话的语气——语气助词,表达话语的多种语气

1、用于句尾,表示反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

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涉世家》) --有权利高贵的人, 都是生来就有的吗?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我(向他们) 学习的是真理和知识, 哪管他们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2、用于句尾,表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

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你母亲听见了就用手指轻敲着房门说:“孩子冷吗?想吃东西吗?”

3、用于句尾,表示感叹或祈使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 呜呼!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唉!--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4、用于句尾,表示揣度或商量的语气,可以翻译为“吧”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圣人圣明的原因,愚人愚蠢的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

(二)、用于句中停顿处,可不译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唉,你这远方的人为什么到这里来呢?

(三).用于句中,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1、相当于“于”。表时间、地点、范围:在,在„„时候,在„„方面

①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现在我即使死在这差事上,比起我的乡邻已经死在后面了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于)

--原是作者的本意不在于酒,而在于山间风景。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前一个" 乎" :在;后一个" 乎" :比。)

---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

2、表比较,译为“比”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以吾一日长乎尔 (《与妻书》) --因为我比你年长一天 ...

3、表动作对象,对、对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

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也就不必奇怪他们将天下据为私有了。

(四).形容词词尾,表示性状,可以翻译为“„„的样子”

①以无厚人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恢恢:宽广;游刃:运转的刀刃。)

--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 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呀。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前进时)前进时就好像凌空乘风而行,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四、【乃】

1.代词,常作定语,译为" 你的" ;也作主语,译为" 你" 。不能作宾语

①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 --现在将要发兵,你肯跟随我吗?

②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应该继位的是公子扶苏。

4.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相当于“才”“这才”“就”等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老虎)咬断了它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估计我达到军营中,您才进去。

5.副词,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相当于“却”“竟然”"反而" 等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赶不上这些人。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6.副词,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相当于“只”“仅”“仅仅”“只是”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王又带着骑兵向东,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

【固定词组】

【乃尔】如此、这样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焦仲卿向母亲拜了两拜就回房,在自己的空房里长声叹息,自杀的打算就这样决定了。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现在您大王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

五、【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按照他的办法去做,(果然)大王恩赦了我的罪。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怕他撞坏宝玉。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我赞扬他能遵循古代传下来的从师风尚。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我也后悔自己因为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不嫁给这样仁义的公子,往后你打算怎么办?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些”“那里”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有了疑难问题不向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永远不能解决了。

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我们) 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有一个姓蒋的人,专有这捕蛇的好处已经三代了。

6.指示代词,表示" 其中的" ,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在乱石中间选其中的一两处敲打它。

(二)语气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揣测、反问等语气.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千万”、“一定”、“多么”等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你一定要答应我!”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攻又攻不下来,围又围不下去,我们还是回去吧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几年, 剩下这么点力气, 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 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是真的没有千里马么?还是真的不善于发现千里马呢?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要是)他们学业(还)不精通,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象我那样专注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失吗?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带上好服饰多彩缤纷,香喷喷那气味真是好闻。

【何其】译为“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多么衰败差劲啊!

六、【且】

(一)作连词,连接前面的话语

1表示并列关系,可以翻译为 “又„„又”“一面„„一面”“一边„„一边”或不译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河水很清,有涟漪。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廉颇,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廉颇,相如商量说:“大王不去,显得赵国儒弱和胆怯

2表示递进关系,可以翻译为“而且”“况且”“再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再说,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

3、让步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尚且”“即使”“纵然”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面对死我尚且不退让 怎么会推辞一杯酒呢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

4、选择关系相当于“还是”

足下欲助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

--你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

(二).用作副词,表示多种关系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将”“将要”“就要”“几近”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将) ---将怎么办呢?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将要)--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所俘虏!

④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几近)

⑤吾攻赵,旦暮且下。(司马迁《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就要)

⑥年且九十。(将要)

2、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姑且”“暂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活着的人暂且偷生,死的人永远逝去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发誓不和你分开,你暂时回娘家去。

【固定词组】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①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况且我们的天下没有变小变弱,雍州和肴函的城池牢固,也依旧没有变化。

②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更何况(再说),在这天下,什么东西都有自己的拥有者。

【且如】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就象今年已经是冬天了,关系守卒没一个回家休息。 七、【若】

(一)动词,像,好像,比得上,及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看它的形状就像土狗,带有梅花图案的翅膀,头显得方正,大腿很长。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我不忍心看它惊惧哆嗦的样子,像这么毫无罪过就被拉去杀掉。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它)如果真的像这样,谁又能有办法控制他(它)呢? 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⑤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 ,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你进去,上前给他们祝酒,祝过酒,请求舞剑。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不这么做的话,你们这些人将来都会成为他的俘虏!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改变改变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以您这样的作法,来求取你要达到的目标,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②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南宫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这个人真尊重道德!”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如能占为已有,这是开创帝王之业的凭借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带领一万人或者一个郡投降的,封为万户侯。

3.至,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至于般人,只要失去了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就会动摇一贯向善的思想。

【固定词组】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至于说到”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像那阴雨连绵不断,一连几个月都不放晴。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让敝国得到安宁,怎么样?)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车后若干递送夫。(《高祖还乡》)---车子后面跟着好多递送的男子。

[若辈、若属、若曹]相当于“你们”。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不这么做,你们这些人将来都会成为他的俘虏!

[若„„何]对待„„怎么样、拿„„怎么办。

寇深矣,若之何? (《左传·僖公十五年》)

八、所

(一).用作名词,“处所”“地方”“应有的归宿”

①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成名反复思索,难道是指给我捉蟋蟀的地方吗?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这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二).用作助词,放在动词的前面,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

注意:此处用法区分又分两种:看所字结构在句中位置,判断作何成分——宾语还是定语

1、所字结构做宾语的用法: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乐府诗集·木兰诗》)

--问木兰在叹息什么?问木兰在思念什么?(木兰回答道) 我也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道理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被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夷之所学也。

--我曾经整天思考,却不如片 刻的时间学习的东西多。

2、所字结构做定语的用法:“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晚上派士兵包围其所住的地方。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我所拜访的人屠者朱亥。

③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司马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

(三).用作助词,与“为”合用,组成" 为„所„" (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嬴听说如姬的父亲是被人杀的。

(四).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大概的数目,通“许”左右

父去里所,复还。(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离开了一里地左右就又回来了。

(五).量词,房屋一栋、一处称一所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班固《西都赋》)

【固定词组】

[所以]

1.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以国家利益为先以个人私仇为后。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派遣将士把守关卡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其他流寇的出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2.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所说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尚不是我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

【所在】

1. 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山石被敲打时铿锵作响,到处都这样。

2. 所在之处,处所 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原来有这样一个处所,我暂且回到衙门去。

九.【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然后将天下作为一家私产,用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两人终于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冰,是水变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向南方夺取了越族各部落的土地,把它改设为桂林郡和象郡。

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治理国家靠的是礼让,可是他却出言不逊,所以笑他。

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这样做是走灭亡的秦朝的旧路,我私下里认为大王不能这样做。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认为你知道的多呢?”

3.判断词,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如今人家正是刀子和砧板而我们是砧板上鱼肉,

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我们现在被他俘虏了。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自己死了,国家灭亡了,被天下人耻笑。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不这样的话,你们都将被俘虏。

2.介绍原因或目的,译为“为了”、“因为”

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千万不要为了(一个)妇人去寻死,(你和她)贵溅不同,(休掉了她)哪里就算薄情呢?

3.介绍涉及的对象,可翻译为“给”,“替”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是秦王很不高兴,给赵王敲了一下瓦缶。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请献出赵国的十五座城池为秦王祝寿。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谁给大王献闭关这条计策的?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这个人给桃花源的人详细地说出所听说的事情。

4.引进方位或方向,可以翻译为“对”,“向”

为之奈何?(《鸿门宴》) --对此怎么办呢

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在他来到的时候,请允许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如今人家正是刀子和砧板而我们是砧板上鱼肉,还告辞什么呢!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班固《汉书-霍去病传》)

十、【焉】

(一)代词

1、代词,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 -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

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距离现在修墓安葬他们,为时不过十一个月罢了。 ...

2.代词,表示疑问,可以翻译为“哪里”“什么”“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知道死的呢?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杀鸡哪里要用宰牛的刀呢?

(二)兼词

1、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是”或“之”的含义,相当于“于是”或“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三个人在一起行路,在他们中间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焉:在其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积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从这里兴起。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况且把土石放在哪里呢?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译为了,啊,呢,或不译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等到燕太子丹想出了派荆柯去刺杀秦王的计谋,燕国便马上招来了祸端!

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一根羽毛举不起来是不用力的结果。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

--不懂得文辞休止和停顿,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书本上的字句)向老师学习,有的(疑难)却不向老师学习。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3.助词,做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地”

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弯弯转转, 曲折回环, 像蜂房那样密集, 如水涡那样套连, 巍巍峨峨, 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

(囷囷:jūn,曲折。矗:高耸。落:座、所,量词。)

十一、也

(一).句末语气词,表示多种语气

1、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判断)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他是沛公的卫士樊哙。(判断)

③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判断)

--廉颇这个人,是赵国的优秀将军。

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肯定)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⑤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就是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毫无罪过而走向受死的地方,所以用羊去换它。

虽杀臣,不能绝也。(《公输》)----即使杀了我,守御的人却是杀不尽的。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 --把杯子放在那里,就会胶住,这是水浅州大的原因。

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单独使用或与“何”连用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害怕死呀?为什么哭呢?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我们君王大概没什么病吧,不然怎么能奏乐呢?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梁惠王上》) --我的百姓不增多,什么原因呢?

4、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啊”或“呀”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 ...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古代的人是不会欺骗我们的啊!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的语气,可译为“吧”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攻又攻不下来,围又围不下去,我们还是回去吧。

毋从俱死也!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不要跟随(他)一切去死吧。

(二).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停顿,以引起下文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

--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问题难啊!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难道这不是为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吗?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尽我一生的时光来治疗病梅呢!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

十二【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这块宝玉。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一般做官读书的人又总不愿夜晚乘小船停靠在绝壁下面。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凭他的勇猛善战在诸侯各国之间出了名。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都爱好文学,由于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 ③何以战?(《曹刿论战》)--凭什么作战?

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二章》) ---使人固定下来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春秋三十有三。(《谭嗣同》)

——于八月十三日被斩于北京南城菜市口,年仅三十三岁。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顾炎武《复庵记》)

——在崇祯十七年夏天,从京都徒步到华山当道士。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妹文》)

——果然我在未时到家,可是你在辰时断了气。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难道会因一块宝玉的缘故欺骗秦国吗?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现在按实际情况查核。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其余船只都依次前进。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

②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心惊胆颤,神志恍惚,一惊而起,不禁长声叹息。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我和四个人打着火把进去。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樊哙侧着盾牌一撞。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君臣固守疆土,暗中窥探动周王朝的虚实。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③古人„„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古人观察天地„往往有心得,因为古人思考探究得非常深刻、周密的缘故。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以:表时间) ——我接受命令以来,早晚忧虑叹息。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以:表方位)

——指着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池划归赵国。

③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后汉书·张衡传》(以:表范围)

——当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侯直到下边的官吏,没有谁不过度奢侈的。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想到将来我心里象煎熬一样。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我觉得您为长安君打算得太短了。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都认为比徐公美。

2.用,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忠臣不一定被任用啊,贤者不一定被推荐。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古人手持明烛长夜游玩,的确是有原因的。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本来已经觉得奇怪了。

②日以尽矣。 (《荆轲刺秦王》)——时间已经不早了。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如果)一定要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一只老虎看到它是个形体高大、强壮的家伙,就把它当成神奇的东西了,隐藏在树林中偷偷观看。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2)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过秦论》)

——向南方夺取了越族各部落的土地,把它改设为桂林郡和象郡。

②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销熔这些刀箭,用它铸造成十二个铜人。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我因此把上面的情况记载下来,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而笑李渤见识的浅陋。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去了,我却不给您临别赠言,因此我知公子心里怪我,定会回来的。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项王一时无话可答,说:“坐下。”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 十三、【因】

(一)介词

1.表依据: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没有一件不是依照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察今》)——修订法令制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孙膑列传》)

——善于打仗的人要顺着战争发展的形势从而把它导向自己有利的一方发展。

2.表示动作行为所借助的事物:凭借、依靠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趁着有利的形势和方便的条件,侵略诸侯各国,分割天下的土地。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诸葛亮《隆中对》) --高祖凭借它来成就帝业。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贾谊《过秦论》)

--依靠亿大高的华山,对着深不可测的黄河,把这作为坚固的屏障。

3.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所借助的时机:趁着,趁机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不如趁这个机会厚厚地礼遇他。

②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请求舞剑,并趁机在沛公的座位击杀他。

③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鸿门宴》) --趁此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来答谢他的好意。

4.表示动作行为旁及的对象:通过,经由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听到了这些话,就赤膊背着荆条,通过宾客领着到蔺相如府上请罪。

5.表示原因:由于、因为、因此、所以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沈括)

--由于建造玉清宫,砍伐山中的树木,获得建造的材料,砍伐地方(面积),人人都见得到。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因此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

(二)副词

1.表示顺接上文: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于是拔刀砍了前面的桌案。 ②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于是握着璧后退几步,靠殿柱站着。 ③项王即日因留沛公饮。(《鸿门宴》)--项羽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一起饮酒。

2、表示两件事前后相承,可译为“接着”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的中间,有别国的军队侵略它,接着国内又遇到饥荒。

(三).名词:机会、原因、缘由、机缘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留下给你做个纪念,从今以后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

(四)动词:沿袭、遵循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秦孝公死后,惠文王、惠武王、昭襄王承接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

十四.【于】

(一)介词

1.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可译为“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就在朝廷上设了有九个迎宾赞礼官吏的大典。

②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留下给你做个纪念,从今以后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③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 ----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抄小路逃走,把宝玉送回到赵国。

⑤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苟且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谋求在诸侯中名声显扬。 ⑥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在) --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

⑦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楚国有多余的土地,在人口方面却不足。

⑧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可以悔恨的。

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前一个“于”“从”,后一个“比”)

2.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学业精湛是由于勤奋),如果贪玩就会荒废。

②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平生贫困是由于供给的不足,供给不足是由于没有人进行农耕。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方向或对象: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请让我奉命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鲁肃听说刘表已死,(便)对孙权说。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教育他;但对于自己,就以拜师学习为耻。

④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客人赞美我, 是有事情想请求我帮忙. (向我请求)

4.引进动作行为的直接对象:和、同、跟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三国志·诸葛亮传》)

——亮身高八尺, 每每把自己同管仲、乐毅相比。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燕王想和您交朋友。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不如派遣亲信主动去跟东吴结好,以共建大业。

5.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放在动词之后,可译为“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您被赵王重用。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所以在内被郑袖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

6.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孔子说:“苛刻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后一个“于”:比)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

③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二)、用作动词。 君子于役。(《诗经》)

(三)、语气词

①用于句首、句中,凑足音节 。 如: 黄鸟于飞,查池其羽。

②用于句末 相当于“乎”,表疑问。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口技》)

——在这时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离开座位。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事情上,我的父亲死在这件事情上。

③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因此(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所感慨。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因此秦王很不高兴地敲了一下缻。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苏州的老百姓正对他痛恨到极点,于是趁他严厉地高声呵叱的时候,就呼叫着追击他。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于是就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他到齐国去做人质。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柳宗元《愚溪诗序》)

——可现在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所辱没,这是为什么呢? 十五、【与】

(一)介词

1.引进动作行为的直接对象:对、向、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沛公驻军霸上,还没有和项羽见面。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你父亲回来, 自然会找你算帐的。

③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这小子,不值得和他一起谋划。

④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他妻子问他一道吃喝的是些什么人,据他说来全是些有钱有势的人 ⑤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郦元的所见所闻,大概和我的相同。

⑥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和城北徐公比较,谁更美?

⑦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和它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那实际上多到百倍。

2、介绍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为、替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替别人耕地(被雇佣耕地)。

(二)连词

1.连词,连接词与词,或词组与词组,表示并列关系:和、跟、同

①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赤壁之战》)--只有你和鲁肃跟我的想法一样。

②蜩与学鸠笑之。《逍遥游》 ---蜩与学鸠嘲笑它。

③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以派遣将士守住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啊。

2、相当于“与其”

与人刃我,宁自刃。(《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与其让别人杀我,宁可我自杀。

3、相当与“或者”“还是”

正行则民遗,曲行则道废。正行而民遗乎,与持民而遗道乎?(《晏子春秋·问下》)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我持„„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我拿了„„一双玉杯,想要送给亚父。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于是(有人) 送给他一只生猪腿。

2.结盟、结交、交往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结盟之国,是不智。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结为一个整体。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结交秦王嬴政却不帮助五国啊。

3.对付

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史记·淮阴侯列传》)

---我平生了解韩信为人,(他)是很容易对付的。

4.参加、参与(此时读yù)

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蹇叔的儿子也参加了出征的队伍。

5.赞许、同意

吾与点也。(《论语》) ——我赞同点(点,人名)的主张。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 --夫子叹息:“吾同意点的看法。”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原不与。(《屈原列传》)

--上官大夫见到了想要改动(其中的内容),屈原不同意。

6、亲附 、跟随

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国语·齐语》)---桓公知道天下诸侯大多亲附自己。

7、帮助

季父不吾与,我起,先取季父矣。(《汉书·楚元王传》)

8、等待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汩y ù, 水流很快的样子。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时间过得很快,我好象将赶不上了,恐怕年岁不等待我。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齐王)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较,哪个更漂亮?”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刘邦说:“他和你年龄相比,谁大谁小?”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哪个厉害?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与其坐着等死,还不如起来拯救自己。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与其杀了这个小孩,还不如卖了他。

十六、【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翻译为“就”、“便”、“那么”、“原来是”、“已经是”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项王说:“壮士!赐给他一杯酒。”就(有人) 给了他一大杯酒。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

④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2.表示假设关系,可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政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国的威胁和外来的忧患,这样的 国家常常会招致灭亡。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假如)过去我不干这件差事,那么我早就困苦不堪了。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似于奉承巴结。

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

4.表示转折关系,可翻译为“可是”、“却”、“然而”、“反倒”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对于他们自己呢,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

5. 表让步关系可翻译为“倒是”

美则美矣,而未大也。(《庄子·天道》)

难则难矣,然而未仁也。(《墨子·鲁问》)

6.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就是、不是„就是„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不是死了就是迁徙了。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相当于“是”、“就是”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观的景象。

②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不是死了就是迁徙了。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翻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

——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孟明等人,追到河边,(孟明等人)已经登舟离岸了。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如:《论语》六则。

2. 准则,法则

以身作则。 ——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给人做出榜样。

(四)动词:效法

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周易正读》)

——遵守后稷、公刘的事业,仿效古公、公季的法则。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论语·公西华侍坐》)

——平时常常听你们说:“没有人了解我的才能.如果有人了解你,你们又将会有什么特别的表现呢?

【则是】只当是

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

——请给我(窦娥)烧一些纸钱,只当是看在你老人家已死去的孩儿的面子吧。

【则则】赞叹的声音。 如:连呼则则。

十七【者】

(一)助词

1.表示称代,加在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 后,使之具有名词性质,可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有谁敢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我一定唾他一脸!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国自从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从来没有坚守信约的。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的人)

④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的情况)

⑤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的话)

2.放在数词后面,指代事物,可译为“个”“样”等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这几项都是用兵的禁忌。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或许不同于两者的心理活动,为什么呢?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句末)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说这件事情的时候,脸上好像很悲伤的样子。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作为定语后置的的标志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也没有找到。 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要吃完一石粮食。

5.放在主语后面,表示提顿或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可翻译为“„的时候”,也可认为是起补足音节的作用,不必译出。 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近来我奉皇帝命令讨伐有罪的人。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黄宗羲《原君》)——古时把天下人放在主要位置,君主放在从属位置。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心思常常在沛公身上。 7.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隆中对》)

——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的原因,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们所以离开家人前来投靠您,就是因为爱慕您的崇高品德啊。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

8、用于否定词后,有表假设的意思,翻译为“„的话”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敬酒完毕,请求剑舞,趁机把沛公杀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沛公俘虏。

9、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面,起提顿作用,不译 如: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二)语气词 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谁给大王献闭关这条计策的?

十八【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作宾语。可代人,代事,代物:他、她、它(们)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太后气冲冲地等着他。

②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 --母亲听到焦仲卿的话之后,就很生气地拍打着胡 ③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狼》)--用刀砍狼的头,几刀就砍死了它。

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您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不晓得将军宽待我到这个地步啊! 之:我。

③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然而告诉了你,又恐怕你天天为我担忧。之:你。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这类”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那个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人都不想呢。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秦国承担理屈(的责任)。

(二)助词

1.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要按照人情裁断。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相当于“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因为他们探求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

3、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从师的风尚不能流传已经很久了。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客人赞美我,是想要向我求点什么。 ③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你太不聪明了!

4.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一个是不通晓断句,一个是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就好象拿肉去投给饿虎,那会有什么成效呢?

5.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6.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轰隆隆的擂响战鼓,兵器与兵器相互接触后,有的士兵丢掉盔甲拖着兵器就逃跑了。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霎时间,烟火满天。

(三)动词,:往、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

③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我想要到南海去,怎么样?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可翻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剑阁的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 “就”“接着”,或不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3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

小学而大遗。 --小的事情要学习,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青色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是比蓼蓝青。 4、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以翻译为“如果”“假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祭十二郎文》)--人如果不讲信誉那怎么可以呢?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死后如果有知觉,那我们的分离还能有多久? 5表示递进关系,可以翻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君子广泛学习并且每天不断检验反省自己。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 注意:表顺承关系时,连接的是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这些事情或动作有先后顺序。如“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 句中“而”连接“闻”和“愈悲”两种情况,是一先一后连续发生的动作行为,从逻辑关系上来看,前后两个词语没有主次之别,是在一个层次上的。可译为“就”,也可不译。

而表递进关系时连接的是两个有递进关系的词或短语,后一部分在意思上比前一部分在程度上或范围上更进一层。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劝学》) “博学”与“参省”,“知明”与“行无过”之间有一个要求上更难更进一步的关系, 可以译为“并且”或“而且”。(强调一点,古汉语中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不要求区分,所以递进关系译成“并且”是可以的)

6、表示修饰关系,把表示动作行为方式、手段、时间等的状语跟中心词连接起来,现代汉语可译为“地”

或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表示动作的频率)

--我曾经整天地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项羽手握剑柄跪直身子说:“你是干什么的?”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冬冬敲响战鼓,兵器刚一接触,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7、表示因果关系,连接有因果关系的词语或句子,相当于“因而”、“所以”

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办法, 因而只能这样做。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我也后悔因为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8、表示目的关系,可翻译为“目的是”,“来”,“用来”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登记官吏百姓的户籍,查封官府金库,来等待将军的驾临。

(二)通" 尔" ,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 你的(你们的)" ;偶尔也作主语,译为" 你" (你们)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你父亲回来, 自然会找你算帐的。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这地方,你的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③余知而无罪也。 --我知道你没罪

作代词,“这样”: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三)、通“如”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

【固定词组】

【然而】在古汉语中,一般是指示代词“然”和连词“而”的连用,“虽然如此,但是”的意思。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然时运,这样但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然的时运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的原因。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像这样罢了。 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我一下子起飞,碰到榆树、檀树之类的树木就停下来,有时如果飞不上去,就掉在地上罢了。

【而后】才,方才。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我虽是愚人,也知道那是不行的,何况对于明智的人来说呢!

【既而】不久,一会儿,后来

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后来我把这情况告诉了公婆,公婆溺爱自己的儿子,管束不住他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豫州(先生),现在打算往哪儿去呢?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大王拿着什么过来?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在这里从早到晚听到的是什么事物的声音?是杜鹃声声啼血,猿猴声声哀鸣。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快乐呢?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徐公怎能比得上你呢?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打仗是那些做高官得厚禄的人(肉食者)来策划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青泥岭上多么曲折,百步九折绕山峦。

(三)何:通“呵”,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固定词组】

【何若】【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那士兵〕逃跑了五十步的人笑逃跑了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样呢„?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鸿门宴》)--刘邦大吃一惊,说:“怎样应付这件事呢?”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起来却如同泥沙呢? ...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 以" 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君何以知燕王? --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你)?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

--巡抚不忘记好处是从哪来的,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了。

【何乃】译为“怎能”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焦母对仲卿说:“(你)怎能这样没见识!”

[何异、何异于]有什么不同 。 例:何异以孤羊投狼群?

[何其]多么。 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何则]为什么(用于自问自答) 。 例:百仞之山,任负载登焉。何则? 陵迟故也。

[何„„为] 还(做某件事) 干什么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如„„何、奈„„何]将„„怎么办呢。例:虞兮虞兮奈若何?

三、【乎】

(一).在句子末尾人们要表示出说话的语气——语气助词,表达话语的多种语气

1、用于句尾,表示反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

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涉世家》) --有权利高贵的人, 都是生来就有的吗?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我(向他们) 学习的是真理和知识, 哪管他们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2、用于句尾,表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

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你母亲听见了就用手指轻敲着房门说:“孩子冷吗?想吃东西吗?”

3、用于句尾,表示感叹或祈使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 呜呼!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唉!--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4、用于句尾,表示揣度或商量的语气,可以翻译为“吧”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圣人圣明的原因,愚人愚蠢的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

(二)、用于句中停顿处,可不译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唉,你这远方的人为什么到这里来呢?

(三).用于句中,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1、相当于“于”。表时间、地点、范围:在,在„„时候,在„„方面

①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现在我即使死在这差事上,比起我的乡邻已经死在后面了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于)

--原是作者的本意不在于酒,而在于山间风景。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前一个" 乎" :在;后一个" 乎" :比。)

---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

2、表比较,译为“比”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以吾一日长乎尔 (《与妻书》) --因为我比你年长一天 ...

3、表动作对象,对、对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

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也就不必奇怪他们将天下据为私有了。

(四).形容词词尾,表示性状,可以翻译为“„„的样子”

①以无厚人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恢恢:宽广;游刃:运转的刀刃。)

--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 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呀。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前进时)前进时就好像凌空乘风而行,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四、【乃】

1.代词,常作定语,译为" 你的" ;也作主语,译为" 你" 。不能作宾语

①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 --现在将要发兵,你肯跟随我吗?

②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应该继位的是公子扶苏。

4.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相当于“才”“这才”“就”等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老虎)咬断了它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估计我达到军营中,您才进去。

5.副词,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相当于“却”“竟然”"反而" 等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赶不上这些人。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6.副词,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相当于“只”“仅”“仅仅”“只是”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王又带着骑兵向东,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

【固定词组】

【乃尔】如此、这样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焦仲卿向母亲拜了两拜就回房,在自己的空房里长声叹息,自杀的打算就这样决定了。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现在您大王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

五、【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按照他的办法去做,(果然)大王恩赦了我的罪。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怕他撞坏宝玉。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我赞扬他能遵循古代传下来的从师风尚。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我也后悔自己因为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不嫁给这样仁义的公子,往后你打算怎么办?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些”“那里”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有了疑难问题不向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永远不能解决了。

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我们) 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有一个姓蒋的人,专有这捕蛇的好处已经三代了。

6.指示代词,表示" 其中的" ,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在乱石中间选其中的一两处敲打它。

(二)语气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揣测、反问等语气.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千万”、“一定”、“多么”等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你一定要答应我!”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攻又攻不下来,围又围不下去,我们还是回去吧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几年, 剩下这么点力气, 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 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是真的没有千里马么?还是真的不善于发现千里马呢?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要是)他们学业(还)不精通,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象我那样专注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失吗?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带上好服饰多彩缤纷,香喷喷那气味真是好闻。

【何其】译为“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多么衰败差劲啊!

六、【且】

(一)作连词,连接前面的话语

1表示并列关系,可以翻译为 “又„„又”“一面„„一面”“一边„„一边”或不译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河水很清,有涟漪。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廉颇,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廉颇,相如商量说:“大王不去,显得赵国儒弱和胆怯

2表示递进关系,可以翻译为“而且”“况且”“再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再说,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

3、让步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尚且”“即使”“纵然”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面对死我尚且不退让 怎么会推辞一杯酒呢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

4、选择关系相当于“还是”

足下欲助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

--你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

(二).用作副词,表示多种关系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将”“将要”“就要”“几近”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将) ---将怎么办呢?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将要)--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所俘虏!

④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几近)

⑤吾攻赵,旦暮且下。(司马迁《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就要)

⑥年且九十。(将要)

2、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姑且”“暂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活着的人暂且偷生,死的人永远逝去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发誓不和你分开,你暂时回娘家去。

【固定词组】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①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况且我们的天下没有变小变弱,雍州和肴函的城池牢固,也依旧没有变化。

②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更何况(再说),在这天下,什么东西都有自己的拥有者。

【且如】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就象今年已经是冬天了,关系守卒没一个回家休息。 七、【若】

(一)动词,像,好像,比得上,及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看它的形状就像土狗,带有梅花图案的翅膀,头显得方正,大腿很长。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我不忍心看它惊惧哆嗦的样子,像这么毫无罪过就被拉去杀掉。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它)如果真的像这样,谁又能有办法控制他(它)呢? 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⑤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 ,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你进去,上前给他们祝酒,祝过酒,请求舞剑。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不这么做的话,你们这些人将来都会成为他的俘虏!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改变改变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以您这样的作法,来求取你要达到的目标,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②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南宫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这个人真尊重道德!”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如能占为已有,这是开创帝王之业的凭借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带领一万人或者一个郡投降的,封为万户侯。

3.至,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至于般人,只要失去了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就会动摇一贯向善的思想。

【固定词组】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至于说到”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像那阴雨连绵不断,一连几个月都不放晴。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让敝国得到安宁,怎么样?)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车后若干递送夫。(《高祖还乡》)---车子后面跟着好多递送的男子。

[若辈、若属、若曹]相当于“你们”。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不这么做,你们这些人将来都会成为他的俘虏!

[若„„何]对待„„怎么样、拿„„怎么办。

寇深矣,若之何? (《左传·僖公十五年》)

八、所

(一).用作名词,“处所”“地方”“应有的归宿”

①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成名反复思索,难道是指给我捉蟋蟀的地方吗?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这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二).用作助词,放在动词的前面,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

注意:此处用法区分又分两种:看所字结构在句中位置,判断作何成分——宾语还是定语

1、所字结构做宾语的用法: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乐府诗集·木兰诗》)

--问木兰在叹息什么?问木兰在思念什么?(木兰回答道) 我也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道理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被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夷之所学也。

--我曾经整天思考,却不如片 刻的时间学习的东西多。

2、所字结构做定语的用法:“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晚上派士兵包围其所住的地方。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我所拜访的人屠者朱亥。

③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司马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

(三).用作助词,与“为”合用,组成" 为„所„" (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嬴听说如姬的父亲是被人杀的。

(四).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大概的数目,通“许”左右

父去里所,复还。(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离开了一里地左右就又回来了。

(五).量词,房屋一栋、一处称一所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班固《西都赋》)

【固定词组】

[所以]

1.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以国家利益为先以个人私仇为后。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派遣将士把守关卡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其他流寇的出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2.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所说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尚不是我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

【所在】

1. 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山石被敲打时铿锵作响,到处都这样。

2. 所在之处,处所 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原来有这样一个处所,我暂且回到衙门去。

九.【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然后将天下作为一家私产,用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两人终于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冰,是水变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向南方夺取了越族各部落的土地,把它改设为桂林郡和象郡。

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治理国家靠的是礼让,可是他却出言不逊,所以笑他。

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这样做是走灭亡的秦朝的旧路,我私下里认为大王不能这样做。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认为你知道的多呢?”

3.判断词,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如今人家正是刀子和砧板而我们是砧板上鱼肉,

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我们现在被他俘虏了。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自己死了,国家灭亡了,被天下人耻笑。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不这样的话,你们都将被俘虏。

2.介绍原因或目的,译为“为了”、“因为”

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千万不要为了(一个)妇人去寻死,(你和她)贵溅不同,(休掉了她)哪里就算薄情呢?

3.介绍涉及的对象,可翻译为“给”,“替”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是秦王很不高兴,给赵王敲了一下瓦缶。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请献出赵国的十五座城池为秦王祝寿。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谁给大王献闭关这条计策的?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这个人给桃花源的人详细地说出所听说的事情。

4.引进方位或方向,可以翻译为“对”,“向”

为之奈何?(《鸿门宴》) --对此怎么办呢

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在他来到的时候,请允许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如今人家正是刀子和砧板而我们是砧板上鱼肉,还告辞什么呢!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班固《汉书-霍去病传》)

十、【焉】

(一)代词

1、代词,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 -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

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距离现在修墓安葬他们,为时不过十一个月罢了。 ...

2.代词,表示疑问,可以翻译为“哪里”“什么”“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知道死的呢?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杀鸡哪里要用宰牛的刀呢?

(二)兼词

1、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是”或“之”的含义,相当于“于是”或“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三个人在一起行路,在他们中间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焉:在其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积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从这里兴起。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况且把土石放在哪里呢?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译为了,啊,呢,或不译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等到燕太子丹想出了派荆柯去刺杀秦王的计谋,燕国便马上招来了祸端!

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一根羽毛举不起来是不用力的结果。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

--不懂得文辞休止和停顿,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书本上的字句)向老师学习,有的(疑难)却不向老师学习。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3.助词,做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地”

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弯弯转转, 曲折回环, 像蜂房那样密集, 如水涡那样套连, 巍巍峨峨, 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

(囷囷:jūn,曲折。矗:高耸。落:座、所,量词。)

十一、也

(一).句末语气词,表示多种语气

1、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判断)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他是沛公的卫士樊哙。(判断)

③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判断)

--廉颇这个人,是赵国的优秀将军。

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肯定)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⑤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就是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毫无罪过而走向受死的地方,所以用羊去换它。

虽杀臣,不能绝也。(《公输》)----即使杀了我,守御的人却是杀不尽的。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 --把杯子放在那里,就会胶住,这是水浅州大的原因。

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单独使用或与“何”连用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害怕死呀?为什么哭呢?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我们君王大概没什么病吧,不然怎么能奏乐呢?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梁惠王上》) --我的百姓不增多,什么原因呢?

4、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啊”或“呀”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 ...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古代的人是不会欺骗我们的啊!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的语气,可译为“吧”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攻又攻不下来,围又围不下去,我们还是回去吧。

毋从俱死也!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不要跟随(他)一切去死吧。

(二).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停顿,以引起下文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

--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问题难啊!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难道这不是为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吗?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尽我一生的时光来治疗病梅呢!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

十二【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这块宝玉。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一般做官读书的人又总不愿夜晚乘小船停靠在绝壁下面。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凭他的勇猛善战在诸侯各国之间出了名。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都爱好文学,由于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 ③何以战?(《曹刿论战》)--凭什么作战?

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二章》) ---使人固定下来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春秋三十有三。(《谭嗣同》)

——于八月十三日被斩于北京南城菜市口,年仅三十三岁。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顾炎武《复庵记》)

——在崇祯十七年夏天,从京都徒步到华山当道士。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妹文》)

——果然我在未时到家,可是你在辰时断了气。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难道会因一块宝玉的缘故欺骗秦国吗?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现在按实际情况查核。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其余船只都依次前进。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

②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心惊胆颤,神志恍惚,一惊而起,不禁长声叹息。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我和四个人打着火把进去。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樊哙侧着盾牌一撞。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君臣固守疆土,暗中窥探动周王朝的虚实。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③古人„„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古人观察天地„往往有心得,因为古人思考探究得非常深刻、周密的缘故。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以:表时间) ——我接受命令以来,早晚忧虑叹息。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以:表方位)

——指着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池划归赵国。

③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后汉书·张衡传》(以:表范围)

——当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侯直到下边的官吏,没有谁不过度奢侈的。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想到将来我心里象煎熬一样。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我觉得您为长安君打算得太短了。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都认为比徐公美。

2.用,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忠臣不一定被任用啊,贤者不一定被推荐。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古人手持明烛长夜游玩,的确是有原因的。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本来已经觉得奇怪了。

②日以尽矣。 (《荆轲刺秦王》)——时间已经不早了。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如果)一定要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一只老虎看到它是个形体高大、强壮的家伙,就把它当成神奇的东西了,隐藏在树林中偷偷观看。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2)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过秦论》)

——向南方夺取了越族各部落的土地,把它改设为桂林郡和象郡。

②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销熔这些刀箭,用它铸造成十二个铜人。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我因此把上面的情况记载下来,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而笑李渤见识的浅陋。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去了,我却不给您临别赠言,因此我知公子心里怪我,定会回来的。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项王一时无话可答,说:“坐下。”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 十三、【因】

(一)介词

1.表依据: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没有一件不是依照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察今》)——修订法令制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孙膑列传》)

——善于打仗的人要顺着战争发展的形势从而把它导向自己有利的一方发展。

2.表示动作行为所借助的事物:凭借、依靠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趁着有利的形势和方便的条件,侵略诸侯各国,分割天下的土地。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诸葛亮《隆中对》) --高祖凭借它来成就帝业。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贾谊《过秦论》)

--依靠亿大高的华山,对着深不可测的黄河,把这作为坚固的屏障。

3.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所借助的时机:趁着,趁机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不如趁这个机会厚厚地礼遇他。

②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请求舞剑,并趁机在沛公的座位击杀他。

③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鸿门宴》) --趁此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来答谢他的好意。

4.表示动作行为旁及的对象:通过,经由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听到了这些话,就赤膊背着荆条,通过宾客领着到蔺相如府上请罪。

5.表示原因:由于、因为、因此、所以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沈括)

--由于建造玉清宫,砍伐山中的树木,获得建造的材料,砍伐地方(面积),人人都见得到。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因此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

(二)副词

1.表示顺接上文: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于是拔刀砍了前面的桌案。 ②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于是握着璧后退几步,靠殿柱站着。 ③项王即日因留沛公饮。(《鸿门宴》)--项羽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一起饮酒。

2、表示两件事前后相承,可译为“接着”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的中间,有别国的军队侵略它,接着国内又遇到饥荒。

(三).名词:机会、原因、缘由、机缘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留下给你做个纪念,从今以后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

(四)动词:沿袭、遵循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秦孝公死后,惠文王、惠武王、昭襄王承接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

十四.【于】

(一)介词

1.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可译为“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就在朝廷上设了有九个迎宾赞礼官吏的大典。

②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留下给你做个纪念,从今以后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③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 ----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抄小路逃走,把宝玉送回到赵国。

⑤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苟且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谋求在诸侯中名声显扬。 ⑥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在) --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

⑦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楚国有多余的土地,在人口方面却不足。

⑧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可以悔恨的。

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前一个“于”“从”,后一个“比”)

2.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学业精湛是由于勤奋),如果贪玩就会荒废。

②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平生贫困是由于供给的不足,供给不足是由于没有人进行农耕。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方向或对象: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请让我奉命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鲁肃听说刘表已死,(便)对孙权说。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教育他;但对于自己,就以拜师学习为耻。

④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客人赞美我, 是有事情想请求我帮忙. (向我请求)

4.引进动作行为的直接对象:和、同、跟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三国志·诸葛亮传》)

——亮身高八尺, 每每把自己同管仲、乐毅相比。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燕王想和您交朋友。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不如派遣亲信主动去跟东吴结好,以共建大业。

5.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放在动词之后,可译为“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您被赵王重用。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所以在内被郑袖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

6.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孔子说:“苛刻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后一个“于”:比)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

③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二)、用作动词。 君子于役。(《诗经》)

(三)、语气词

①用于句首、句中,凑足音节 。 如: 黄鸟于飞,查池其羽。

②用于句末 相当于“乎”,表疑问。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口技》)

——在这时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离开座位。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事情上,我的父亲死在这件事情上。

③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因此(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所感慨。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因此秦王很不高兴地敲了一下缻。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苏州的老百姓正对他痛恨到极点,于是趁他严厉地高声呵叱的时候,就呼叫着追击他。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于是就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他到齐国去做人质。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柳宗元《愚溪诗序》)

——可现在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所辱没,这是为什么呢? 十五、【与】

(一)介词

1.引进动作行为的直接对象:对、向、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沛公驻军霸上,还没有和项羽见面。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你父亲回来, 自然会找你算帐的。

③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这小子,不值得和他一起谋划。

④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他妻子问他一道吃喝的是些什么人,据他说来全是些有钱有势的人 ⑤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郦元的所见所闻,大概和我的相同。

⑥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和城北徐公比较,谁更美?

⑦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和它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那实际上多到百倍。

2、介绍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为、替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替别人耕地(被雇佣耕地)。

(二)连词

1.连词,连接词与词,或词组与词组,表示并列关系:和、跟、同

①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赤壁之战》)--只有你和鲁肃跟我的想法一样。

②蜩与学鸠笑之。《逍遥游》 ---蜩与学鸠嘲笑它。

③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以派遣将士守住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啊。

2、相当于“与其”

与人刃我,宁自刃。(《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与其让别人杀我,宁可我自杀。

3、相当与“或者”“还是”

正行则民遗,曲行则道废。正行而民遗乎,与持民而遗道乎?(《晏子春秋·问下》)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我持„„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我拿了„„一双玉杯,想要送给亚父。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于是(有人) 送给他一只生猪腿。

2.结盟、结交、交往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结盟之国,是不智。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结为一个整体。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结交秦王嬴政却不帮助五国啊。

3.对付

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史记·淮阴侯列传》)

---我平生了解韩信为人,(他)是很容易对付的。

4.参加、参与(此时读yù)

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蹇叔的儿子也参加了出征的队伍。

5.赞许、同意

吾与点也。(《论语》) ——我赞同点(点,人名)的主张。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 --夫子叹息:“吾同意点的看法。”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原不与。(《屈原列传》)

--上官大夫见到了想要改动(其中的内容),屈原不同意。

6、亲附 、跟随

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国语·齐语》)---桓公知道天下诸侯大多亲附自己。

7、帮助

季父不吾与,我起,先取季父矣。(《汉书·楚元王传》)

8、等待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汩y ù, 水流很快的样子。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时间过得很快,我好象将赶不上了,恐怕年岁不等待我。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齐王)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较,哪个更漂亮?”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刘邦说:“他和你年龄相比,谁大谁小?”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哪个厉害?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与其坐着等死,还不如起来拯救自己。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与其杀了这个小孩,还不如卖了他。

十六、【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翻译为“就”、“便”、“那么”、“原来是”、“已经是”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项王说:“壮士!赐给他一杯酒。”就(有人) 给了他一大杯酒。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

④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2.表示假设关系,可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政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国的威胁和外来的忧患,这样的 国家常常会招致灭亡。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假如)过去我不干这件差事,那么我早就困苦不堪了。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似于奉承巴结。

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

4.表示转折关系,可翻译为“可是”、“却”、“然而”、“反倒”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对于他们自己呢,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

5. 表让步关系可翻译为“倒是”

美则美矣,而未大也。(《庄子·天道》)

难则难矣,然而未仁也。(《墨子·鲁问》)

6.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就是、不是„就是„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不是死了就是迁徙了。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相当于“是”、“就是”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观的景象。

②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不是死了就是迁徙了。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翻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

——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孟明等人,追到河边,(孟明等人)已经登舟离岸了。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如:《论语》六则。

2. 准则,法则

以身作则。 ——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给人做出榜样。

(四)动词:效法

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周易正读》)

——遵守后稷、公刘的事业,仿效古公、公季的法则。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论语·公西华侍坐》)

——平时常常听你们说:“没有人了解我的才能.如果有人了解你,你们又将会有什么特别的表现呢?

【则是】只当是

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

——请给我(窦娥)烧一些纸钱,只当是看在你老人家已死去的孩儿的面子吧。

【则则】赞叹的声音。 如:连呼则则。

十七【者】

(一)助词

1.表示称代,加在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 后,使之具有名词性质,可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有谁敢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我一定唾他一脸!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国自从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从来没有坚守信约的。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的人)

④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的情况)

⑤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的话)

2.放在数词后面,指代事物,可译为“个”“样”等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这几项都是用兵的禁忌。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或许不同于两者的心理活动,为什么呢?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句末)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说这件事情的时候,脸上好像很悲伤的样子。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作为定语后置的的标志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也没有找到。 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要吃完一石粮食。

5.放在主语后面,表示提顿或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可翻译为“„的时候”,也可认为是起补足音节的作用,不必译出。 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近来我奉皇帝命令讨伐有罪的人。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黄宗羲《原君》)——古时把天下人放在主要位置,君主放在从属位置。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心思常常在沛公身上。 7.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隆中对》)

——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的原因,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们所以离开家人前来投靠您,就是因为爱慕您的崇高品德啊。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

8、用于否定词后,有表假设的意思,翻译为“„的话”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敬酒完毕,请求剑舞,趁机把沛公杀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沛公俘虏。

9、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面,起提顿作用,不译 如: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二)语气词 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谁给大王献闭关这条计策的?

十八【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作宾语。可代人,代事,代物:他、她、它(们)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太后气冲冲地等着他。

②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 --母亲听到焦仲卿的话之后,就很生气地拍打着胡 ③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狼》)--用刀砍狼的头,几刀就砍死了它。

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您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不晓得将军宽待我到这个地步啊! 之:我。

③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然而告诉了你,又恐怕你天天为我担忧。之:你。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这类”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那个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人都不想呢。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秦国承担理屈(的责任)。

(二)助词

1.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要按照人情裁断。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相当于“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因为他们探求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

3、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从师的风尚不能流传已经很久了。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客人赞美我,是想要向我求点什么。 ③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你太不聪明了!

4.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一个是不通晓断句,一个是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就好象拿肉去投给饿虎,那会有什么成效呢?

5.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6.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轰隆隆的擂响战鼓,兵器与兵器相互接触后,有的士兵丢掉盔甲拖着兵器就逃跑了。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霎时间,烟火满天。

(三)动词,:往、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

③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我想要到南海去,怎么样?


相关文章

  •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师说]同步练习
  • <师说>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A .句读之不知 B .凌万顷之茫然 C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 .徘徊于斗牛之间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式的理解能力 ...查看


  • 文言文阅读技巧
  • 文言文阅读技巧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几乎可以包含学习文言文的所有知识点.能力点.最常见的有对常用实词.虚词的考查,以及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常用实词,是中考考查的传统考点之一,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是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文言实词的重 ...查看


  • 高考文言文复习
  • 高考文言文复习 一.强化基础 基础过关是第一轮复习的重要任务,包括: (1)实词120个: (2)虚词18个: (3)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词(包括单音并列.偏义复词)约80个,如:结束.开张.可怜.所以.卑鄙.指示.绝境.中间.作息.父兄等: ...查看


  • 寒假复习规划系列--如何学好高二语文
  • 在高二寒假,多数学校将结束必修教材的学习,进入选修教学阶段.在这个时段,需要同学们整理高中必修课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相应地构建知识体系.高二寒假时,高中语文学习已经过半,同学们已经可以开始总结规律,形成对高考语文的整体认知.本学期的复习规划 ...查看


  • 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
  • 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现代语文是文言文的继承和发展,新编高中语文试用教材,文言文占40%的比重.而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一直是老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吃力.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大都是:逐字逐句翻译分析课文.划重点词句.背实词意项.做练习等等.学生 ...查看


  • 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
  • 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推断方法 一.典型实例对照比较法 在分析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辨别的过程中,只需要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文言 ...查看


  • 高考文言文翻译常见失分点
  • 高考文言文翻译常见失分点 在高考文言阅读中,文言文翻译是对文言知识点的一个综合性考查.由于种种原因,考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分,本文以高考题为例有针对性地指出三类失分点,供大家参考. 失分点一:不辨古今异义 语言中的词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查看


  •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方法总结
  •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方法总结 发言人:虞吉芳 语文是基础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语文成绩的提高虽然靠的是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但是,第一轮复习是考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梳理和复习的阶段,第一轮复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明年高考的成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 ...查看


  • 阅读风向标 高考古诗文精读精练 方案
  • <阅读风向标·高考古诗文阅读与训练> 编 写 方 案 一. 概述 1.编写原则:本书旨在提高学生在古诗文方面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通过 有针对性的学习与训练,从而提高考场应对能力.同时,为了避免单纯的题海战术,本书采取讲练结合, ...查看


  • 初三语文课外文言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8分)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①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② 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