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老子

孔子与老子 孔子从没有想到要开创一个学派,但实际上却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家尊老子为祖师爷,并宣称孔子年轻时曾到东周洛阳问礼于老子。言外之意,孔子是老子的学生,儒学不及道家学问精深。正如后世佛、道相争时,道教徒故伎重演,杜撰出《老子化胡经》,来贬低佛教。 儒家推崇尧舜,如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儒家对于尧舜以上的历史存而不论,道家要超越儒家,就追溯到历史更久远的轩辕黄帝。在儒家,最高的仁德与智慧的统一,就是“圣”。而道家主张超凡入圣达真,在道家的谱系中,圣人之上还有至人与真人。

儒家以天或天命为本原,“天”至大无外,无所不包。“天”与“道”的关系如董仲舒所言:“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道家则屋上架屋,在“天”之上虚构一个“道”作为世界的本原,“道”凌驾于“天”,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而“天得一以清”。

从这几方面均可以看到道、儒相争的痕迹。儒大而正,中立而不倚,并没有与道家相争。相反,道家则是从攀援儒家、批判儒家起家。从思想史的发展脉络来看,与孔子同时代是否有老子其人,无关紧要。但《老子》一书必定是后世道家门徒陆续编撰修改而成,以至于流传至今版本众多,莫衷一是。连道家学派的实际开创者,战国时代稍早于孟子的杨朱,恐怕也没有读过《老子》。如果把儒家学派比作埋头

写作的作家,道家则如网络时代靠批人出名的文学评论家。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当然是先有儒家,而后有道家。

一般以为道家主张“无为”“道法自然”,而儒家的纲常名教是对人性的束缚,以至于魏晋时曾发生“名教”与“自然”的争论。其实《论语》中就阐发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对所谓“道法自然”思想阐述最精微的就是《中庸》,“无为”“率性”的思想贯穿于《中庸》全篇,应该说,《老子》中“道法自然”的思想取自《中庸》。

如果再对比阅读《老子》与《中庸》,两者有好几处在论述的文字形式上也非常接近:

《中庸》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老子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庸》曰“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老子曰:“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中庸》曰:“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中庸》曰:“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老子》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中庸》义理精微,且自成体系,凡文字近似的几处,《老子》说理均不及《中庸》。从文本上也可以看出《老子》袭取《中庸》的迹象,《老子》在编撰成书过程中受《中庸》的影响巨大。

《老子》一书赞扬水之盛德,主张用柔、示弱,以柔弱胜刚强。而《中庸》却把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完美统一起来:“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老子》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但“反”在《中庸》只是“其次致曲”,或曰“诚之者,人之道也”,“至诚”才是“尧舜性之”的率性功夫。并且“反”的结果有“反身而诚”与“反诸身不诚”两种可能。老子大约只在“反”的过程中,而没有实现反身而“诚”,故只偏爱柔弱而鄙视刚强。

孔子与老子 孔子从没有想到要开创一个学派,但实际上却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家尊老子为祖师爷,并宣称孔子年轻时曾到东周洛阳问礼于老子。言外之意,孔子是老子的学生,儒学不及道家学问精深。正如后世佛、道相争时,道教徒故伎重演,杜撰出《老子化胡经》,来贬低佛教。 儒家推崇尧舜,如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儒家对于尧舜以上的历史存而不论,道家要超越儒家,就追溯到历史更久远的轩辕黄帝。在儒家,最高的仁德与智慧的统一,就是“圣”。而道家主张超凡入圣达真,在道家的谱系中,圣人之上还有至人与真人。

儒家以天或天命为本原,“天”至大无外,无所不包。“天”与“道”的关系如董仲舒所言:“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道家则屋上架屋,在“天”之上虚构一个“道”作为世界的本原,“道”凌驾于“天”,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而“天得一以清”。

从这几方面均可以看到道、儒相争的痕迹。儒大而正,中立而不倚,并没有与道家相争。相反,道家则是从攀援儒家、批判儒家起家。从思想史的发展脉络来看,与孔子同时代是否有老子其人,无关紧要。但《老子》一书必定是后世道家门徒陆续编撰修改而成,以至于流传至今版本众多,莫衷一是。连道家学派的实际开创者,战国时代稍早于孟子的杨朱,恐怕也没有读过《老子》。如果把儒家学派比作埋头

写作的作家,道家则如网络时代靠批人出名的文学评论家。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当然是先有儒家,而后有道家。

一般以为道家主张“无为”“道法自然”,而儒家的纲常名教是对人性的束缚,以至于魏晋时曾发生“名教”与“自然”的争论。其实《论语》中就阐发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对所谓“道法自然”思想阐述最精微的就是《中庸》,“无为”“率性”的思想贯穿于《中庸》全篇,应该说,《老子》中“道法自然”的思想取自《中庸》。

如果再对比阅读《老子》与《中庸》,两者有好几处在论述的文字形式上也非常接近:

《中庸》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老子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庸》曰“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老子曰:“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中庸》曰:“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中庸》曰:“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老子》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中庸》义理精微,且自成体系,凡文字近似的几处,《老子》说理均不及《中庸》。从文本上也可以看出《老子》袭取《中庸》的迹象,《老子》在编撰成书过程中受《中庸》的影响巨大。

《老子》一书赞扬水之盛德,主张用柔、示弱,以柔弱胜刚强。而《中庸》却把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完美统一起来:“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老子》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但“反”在《中庸》只是“其次致曲”,或曰“诚之者,人之道也”,“至诚”才是“尧舜性之”的率性功夫。并且“反”的结果有“反身而诚”与“反诸身不诚”两种可能。老子大约只在“反”的过程中,而没有实现反身而“诚”,故只偏爱柔弱而鄙视刚强。


相关文章

  • [汉代魏晋南北朝明清古典诗词]
  • 汉代魏晋南北朝明清古典诗词 论语学而篇第一  孔子(322868) 论语为政篇第二  孔子(123350) 道德经一章  老子(114451) 论语里仁篇第四  孔子(88152) 论语八佾篇第三  孔子(70063) 论语述而篇第七  孔 ...查看


  • 孔子见老子-佛山电视台
  • 孔子见老子 孔子和老子是同时代人,孔子约比老小二十岁,公认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但老子和孔子究竟有过多少交往,则是历史上的悬案. 在庄子一书中,曾虚构了多次老子和孔子的会谈,孔子十七岁时,第一次见到老子,当时孔子以相礼助丧为职业,受到老子的 ...查看


  • 论道家对儒家的影响
  • 作者:张运华 管子学刊 1999年12期 [中图分类号]B223;B2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3828-(1999)03-0053-06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学术文化大解放.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学说蜂起,学派林立, ...查看


  • 老子对孔子的影响
  • 老子对孔子的影响 孔子对自己曾经有过一个自我的鉴定,<论语>的第七章第一则:"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信而好古",很讲究诚信,并且喜欢传统文化,那么像我这样的人,在历史上 ...查看


  • 三上[孔子拜师]
  • <孔子拜师>教案 教材分析: <孔子拜师>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查看


  • [孔子和老子的资料]孔子和老子简介
  • 老子是道家之祖,孔子是儒家之宗.司马迁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孔子生平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查看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孔子与老子>教学设计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侨光中学 林小静 本专题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的重大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其中,本课的课标要求为:知道儒 ...查看


  • 孔子问礼老子 思想史上的空前盛事(3)
  • 后期问礼:两种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孔子第三次问礼老子是在老子免官归乡后,地点在老子家乡苦县(今鹿邑),此时孔子40岁.老子重回周朝国都任守藏史没几年,周王室又发生内讧.周景王死后,王子朝继承王位,可都城百姓又立了王子猛为王.两者经几年战争,王 ...查看


  • 论孔子与老子思想的共通性_黄建陵
  • DOI :10. 16059/j . cn ki . cn43-1008/c . 2009. 08. 022 2009/8 论孔子与老子思想的共通性 黄建陵 李 磊 摘 要:孔子与老子的关系是个古老的课题.长期以来, 学者们关注和讨论的大都 ...查看


  • 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的区别
  • 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的区别? 孔子和老子分别是我国本土宗教道教和儒家的代表人,二人是师徒关系.我国到现在已经又到了百家争鸣的时期,对这两位学术带头人的思想不能不深入研究有所比较. 有一个不好的学术倾向,儒家的贬道,道家的贬孔,这个没有必要也不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