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
猪病防治误区与对策
夏邦才
(浙江文成县畜牧兽医局,文成325300)
摘要:近几年,文成县养猪业发展迅速。目前,常年饲养能繁母猪8.5万头,年出栏生猪约20多万头,是浙南闽北地区主要的生猪养殖基地。但是,随着猪病原体变异加快、免疫抑制性疾病增多,加上长期滥用抗生素引起的细菌耐药性增强等诸多原因,猪病难防、猪病难治成为了促进养猪业发展的难题和共识之一。本文作者分析了当前猪病防治中存在的种种误区,并对今后做好猪病防治提出了对策。
DOI:10.3969/J.ISSN.1671-6027.2012.05.084
1
猪病防治误区
盲目迷信疫苗
不理解“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方
所谓抗病毒类药物成分。而复方类药物说明书中的适用范围可以说是包治百病的。所以,养殖户、兽医技术人员在疾病未确诊时,只好大量使用复方类药物,其结果是动物免疫系统能力被压抑,延长了病程,还极有可能产生药物中毒。1.2.5
不注意配伍禁忌
在不清楚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剂
型和用药途径时,盲目混合应用多种药物,或使药效降低,或产生不良反应(毒性)增强。如在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时,用氟苯尼考与泰乐菌素或泰妙菌素合用,从而发生拮抗作用,使药
养猪户知道注射疫
效降低;而氟苯尼考与磺胺类药,呋喃类药,卡那霉素混合应用,则会增强毒性。1.2.6
不注意抗菌谱
对细菌性疾病而言,必须注意药品的
抗菌谱。如有的猪场用磺胺类药物预防喘气病,就达不到防治效果。1.2.7
不注意药物轮换使用和休药期
有的猪场在饲料中
长期添加抗生素,直至出栏都不停药。这种做法既不能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还会降低治疗用药的临床疗效,并使生猪
在饲养管理中,长期在猪饮水、饲
产品药物超标,影响人体健康,造成环境污染。1.2.8
不重视治疗后的保健用药
在疾病康复阶段,一般在
停止治疗用药后,应针对病原,阶段性地使用保健药5~7d,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同时,在治疗病猪时,也应对无症状猪群使用保健药。2
对
策
1.1免疫认识误区1.1.1
针,把“防”字片面的理解为注射疫苗而非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把接种疫苗当作防控猪病的唯一手段。因此,多数养殖户在疫苗选择上,尽量使用进品疫苗,在免疫病种选择上,片面地追求大而全,错误地认为只要把免疫工作做好了,猪就不会发病了。1.1.2
对注射疫苗的副作用认识不深
苗后的低烧或发热、厌食、过敏、呕吐等疫苗反应,但对注射恐惧等应激反应的认识不深。给猪带来的疼痛、1.1.3
紧急接种疫苗
少数猪场平时不重视疫病防控,但猪
场发生疫情后,才开始对健康猪做疫苗免疫,对患病采取紧急接种疫苗。素不知此时给猪群免疫,不仅起不到免疫保护作用,还容易起到反作用。
1.2治疗认识误区1.2.1
盲目迷信抗生素
料里添加大量的抗生素药,极少数人甚至在注射疫苗时还在稀释疫苗液中加入青霉素或其他的抗生素,总以为在猪非常健康的情况下让猪吃上或注射上抗生素,能控制猪体内的病在猪场发病时,不管是什么病,就连续大剂量的使用抗生原。
素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对健康猪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保健。1.2.2
超剂量使用药物
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是有毒性
的。药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反之也会造成药物中毒。在实际治疗时,一些兽医人员、养殖技术人员、养殖户总以为药量越大治病效果越好。1.2.3
长时间打针
在正确诊断疾病后,同一种抗生素一般
连续使用不能超过3~5d。但是,只要猪发病了,就长时间大剂量地使用一种或多种抗生素连续进行治疗,其结果不是把猪病治好,而是把猪打针打死了。1.2.4
使用复方类药物过多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多数复方
类药物含有大量的退烧成分和病毒灵、病毒唑、金刚脘胺等作者简介:夏邦才(1973~),兽医师,主要研究方向:畜牧业管理、疫病防治
2.1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和操作程序
首先,养猪户应依据本地疫病发生规律和流行病学特点,加强疫病动态监测,科学合理地制订免疫计划和免疫程序。二是有条件的规模养猪场(小区),可以联系有关科研院所的诊断实验室,对感染和发病猪群应及早送检和进行准确诊断,通过实验室的诊断,对病原进行分离、鉴定、检测,从而摸清猪场疫病的种类和流行规律,搞清楚猪场存在的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疫病的种类,制定出合理的免疫程序,有针对、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疫病预防和控制。要根据猪场本身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有选择地使用疫苗,避免大而全,重点应做好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猪气喘病等主要疫病的免疫工作。
2.2加强疫病监测
2012年第5
期
87
养猪
仔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措施
姜树进1,史乐雷2
(1.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兽医站;2.淮安市淮阴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淮安223001)
摘要:近年的冬春季节,养猪业时常遭受病毒性腹泻的侵袭,全国多省相继发生仔猪腹泻病,部分省份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所造成的损失及产生的影响程度远超往年。冬春季节是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多发季节,引起猪腹泻的病因错综复杂,尤以病毒性腹泻疾病危害最为严重,必须引起养猪农户和规模养猪场的重视。笔者通过走访调研,提出几点防控措施在我地取得了较好成效。关键词:仔猪病毒性腹泻;防控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6027.2012.05.085
冬春季节是仔猪腹泻疫情的高发季节。发病仔猪表现出呕吐、腹泻、精神萎靡、被毛粗乱、肛门松弛、持续排黄绿色水样或蛋花样稀便、多伴有呕吐等症状,脱水消瘦迅速,体温可于1周内衰竭、死亡,仔猪死亡率50%以上,哺乳达39℃以上,
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效果较差。病死仔猪剖检仔猪可达100%,
肠壁变薄,胃肠道粘膜充血、出血,淋巴结肿胀,其他未发现特征性病变。母猪、种公猪和育肥猪腹泻多为一过性感染,症状综合分析认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可能是去冬今春仔较轻微。
猪腹泻疫情的主要病原,也存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2种或3种病原混合感染致病可能。1
强化免疫接种
目前市场上商品化的疫苗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
首先要抓好母猪的饲养管理,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仔猪的健康,仔猪出生后应尽早吃到初乳;做好防寒保温、清洁消毒、合理饲养密度、合理搭配仔猪断奶前后饲料等工作;加强种猪引进和仔猪调运的监督管理,提倡自繁自养,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有利于明显减少病毒性腹泻疾病的发生几率。可将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只分别饲养在不同的栏舍,分开饲养,出栏空舍后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至少空舍1周以上,方可饲养下一批猪只,以阻断各种传染源,减少包括病毒性腹泻疾病在内的多种传染病为害。3
采取紧急防制措施
凡发病猪场首先应采用弱毒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一
有条件的猪场,可采用淘汰母猪或育肥般7d即可平息疫情。
56℃30min灭活),用于口服或肌猪制备高免血清(必须无菌,肉注射,可以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另外,可采用对症治疗(补液)或用抗生素控制各种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4
落实安全防控措施
对养猪场进行标准化建设,加强猪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力度,切实改善动物防疫条件。强化内部管理措施,严格场区内外环境、人员及车辆进出的管理。做好病死猪及兽医诊断室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工作,防止病原扩散。
流行性腹泻二联苗,既可接种母猪保护哺乳仔猪,也可直接免疫接种仔猪使其获得免疫保护。养猪场户可在怀孕母猪产前40d和15d注射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使其产生较强的免疫力,使哺乳仔猪通过吃初乳获得抗体,产生较好的被动免疫效果。仔猪也可以在出生后及时口服胃流二联苗弱毒疫苗,使自身产生主动免疫效果。该法尤其在母猪未经免疫、产房卫生条件较好时使用效果更好。2
加强饲养管理
!!!!!!!!!!!!!!!!!!!!!!!!!!!!!!!!!!
规模养猪场可以邀请市县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对猪场的疫病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疫病监测和抗体水平监测,及时掌握常发疫病的免疫状况、免疫效果和抗体水平,掌握疫病的流行趋势和发病特点,确切预报选用何种疫苗、疫苗免疫的确切时间及疫苗免疫的效果和监测疫苗保护力等。
加兽药原粉,大剂量、多种兽药原粉混用等,杜绝大范围、大面积进行预防性用药和治疗用药;二是不要轻易使用最新兽药。三是在发生阶段性疾病时或处于疫病的流行期或暴发时,应及时送检,对猪病进行准确的诊断,查找到病原体,同时进行药物的筛选,筛选到敏感药物,做到有针对性用药,达到治疗和控制疫病的目的。
2.3完善和落实猪场防疫制度
规模猪场要制订和落实门卫、消毒、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药物使用、免疫等猪场防疫制度,将疫病拒之于猪场之外。
2.5加强饲养管理
严格控制规模化猪场疫病的关键因素,如加强营养平衡、加强猪场管理,加强消毒和卫生,尽量消除猪群的应激因素。要严格实施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种猪场应做到产房、保育舍和育成舍的全进全出,商品猪场至少也要做到产房和保育舍的全进全出。
2.4建立和完善的药物防制方案
根据猪场疾病发生特征、流行病学特点、疾病流行趋势等制定一个完善的药物使用方案。树立正确的保健和防治观念,分阶段、科学合理和有针对性地使用药物。在实际用药时,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杜绝在饲料或饮水中直接添
88
2012年第5
期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养猪
猪病防治误区与对策
夏邦才
(浙江文成县畜牧兽医局,文成325300)
摘要:近几年,文成县养猪业发展迅速。目前,常年饲养能繁母猪8.5万头,年出栏生猪约20多万头,是浙南闽北地区主要的生猪养殖基地。但是,随着猪病原体变异加快、免疫抑制性疾病增多,加上长期滥用抗生素引起的细菌耐药性增强等诸多原因,猪病难防、猪病难治成为了促进养猪业发展的难题和共识之一。本文作者分析了当前猪病防治中存在的种种误区,并对今后做好猪病防治提出了对策。
DOI:10.3969/J.ISSN.1671-6027.2012.05.084
1
猪病防治误区
盲目迷信疫苗
不理解“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方
所谓抗病毒类药物成分。而复方类药物说明书中的适用范围可以说是包治百病的。所以,养殖户、兽医技术人员在疾病未确诊时,只好大量使用复方类药物,其结果是动物免疫系统能力被压抑,延长了病程,还极有可能产生药物中毒。1.2.5
不注意配伍禁忌
在不清楚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剂
型和用药途径时,盲目混合应用多种药物,或使药效降低,或产生不良反应(毒性)增强。如在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时,用氟苯尼考与泰乐菌素或泰妙菌素合用,从而发生拮抗作用,使药
养猪户知道注射疫
效降低;而氟苯尼考与磺胺类药,呋喃类药,卡那霉素混合应用,则会增强毒性。1.2.6
不注意抗菌谱
对细菌性疾病而言,必须注意药品的
抗菌谱。如有的猪场用磺胺类药物预防喘气病,就达不到防治效果。1.2.7
不注意药物轮换使用和休药期
有的猪场在饲料中
长期添加抗生素,直至出栏都不停药。这种做法既不能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还会降低治疗用药的临床疗效,并使生猪
在饲养管理中,长期在猪饮水、饲
产品药物超标,影响人体健康,造成环境污染。1.2.8
不重视治疗后的保健用药
在疾病康复阶段,一般在
停止治疗用药后,应针对病原,阶段性地使用保健药5~7d,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同时,在治疗病猪时,也应对无症状猪群使用保健药。2
对
策
1.1免疫认识误区1.1.1
针,把“防”字片面的理解为注射疫苗而非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把接种疫苗当作防控猪病的唯一手段。因此,多数养殖户在疫苗选择上,尽量使用进品疫苗,在免疫病种选择上,片面地追求大而全,错误地认为只要把免疫工作做好了,猪就不会发病了。1.1.2
对注射疫苗的副作用认识不深
苗后的低烧或发热、厌食、过敏、呕吐等疫苗反应,但对注射恐惧等应激反应的认识不深。给猪带来的疼痛、1.1.3
紧急接种疫苗
少数猪场平时不重视疫病防控,但猪
场发生疫情后,才开始对健康猪做疫苗免疫,对患病采取紧急接种疫苗。素不知此时给猪群免疫,不仅起不到免疫保护作用,还容易起到反作用。
1.2治疗认识误区1.2.1
盲目迷信抗生素
料里添加大量的抗生素药,极少数人甚至在注射疫苗时还在稀释疫苗液中加入青霉素或其他的抗生素,总以为在猪非常健康的情况下让猪吃上或注射上抗生素,能控制猪体内的病在猪场发病时,不管是什么病,就连续大剂量的使用抗生原。
素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对健康猪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保健。1.2.2
超剂量使用药物
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是有毒性
的。药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反之也会造成药物中毒。在实际治疗时,一些兽医人员、养殖技术人员、养殖户总以为药量越大治病效果越好。1.2.3
长时间打针
在正确诊断疾病后,同一种抗生素一般
连续使用不能超过3~5d。但是,只要猪发病了,就长时间大剂量地使用一种或多种抗生素连续进行治疗,其结果不是把猪病治好,而是把猪打针打死了。1.2.4
使用复方类药物过多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多数复方
类药物含有大量的退烧成分和病毒灵、病毒唑、金刚脘胺等作者简介:夏邦才(1973~),兽医师,主要研究方向:畜牧业管理、疫病防治
2.1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和操作程序
首先,养猪户应依据本地疫病发生规律和流行病学特点,加强疫病动态监测,科学合理地制订免疫计划和免疫程序。二是有条件的规模养猪场(小区),可以联系有关科研院所的诊断实验室,对感染和发病猪群应及早送检和进行准确诊断,通过实验室的诊断,对病原进行分离、鉴定、检测,从而摸清猪场疫病的种类和流行规律,搞清楚猪场存在的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疫病的种类,制定出合理的免疫程序,有针对、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疫病预防和控制。要根据猪场本身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有选择地使用疫苗,避免大而全,重点应做好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猪气喘病等主要疫病的免疫工作。
2.2加强疫病监测
2012年第5
期
87
养猪
仔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措施
姜树进1,史乐雷2
(1.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兽医站;2.淮安市淮阴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淮安223001)
摘要:近年的冬春季节,养猪业时常遭受病毒性腹泻的侵袭,全国多省相继发生仔猪腹泻病,部分省份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所造成的损失及产生的影响程度远超往年。冬春季节是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多发季节,引起猪腹泻的病因错综复杂,尤以病毒性腹泻疾病危害最为严重,必须引起养猪农户和规模养猪场的重视。笔者通过走访调研,提出几点防控措施在我地取得了较好成效。关键词:仔猪病毒性腹泻;防控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6027.2012.05.085
冬春季节是仔猪腹泻疫情的高发季节。发病仔猪表现出呕吐、腹泻、精神萎靡、被毛粗乱、肛门松弛、持续排黄绿色水样或蛋花样稀便、多伴有呕吐等症状,脱水消瘦迅速,体温可于1周内衰竭、死亡,仔猪死亡率50%以上,哺乳达39℃以上,
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效果较差。病死仔猪剖检仔猪可达100%,
肠壁变薄,胃肠道粘膜充血、出血,淋巴结肿胀,其他未发现特征性病变。母猪、种公猪和育肥猪腹泻多为一过性感染,症状综合分析认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可能是去冬今春仔较轻微。
猪腹泻疫情的主要病原,也存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2种或3种病原混合感染致病可能。1
强化免疫接种
目前市场上商品化的疫苗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
首先要抓好母猪的饲养管理,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仔猪的健康,仔猪出生后应尽早吃到初乳;做好防寒保温、清洁消毒、合理饲养密度、合理搭配仔猪断奶前后饲料等工作;加强种猪引进和仔猪调运的监督管理,提倡自繁自养,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有利于明显减少病毒性腹泻疾病的发生几率。可将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只分别饲养在不同的栏舍,分开饲养,出栏空舍后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至少空舍1周以上,方可饲养下一批猪只,以阻断各种传染源,减少包括病毒性腹泻疾病在内的多种传染病为害。3
采取紧急防制措施
凡发病猪场首先应采用弱毒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一
有条件的猪场,可采用淘汰母猪或育肥般7d即可平息疫情。
56℃30min灭活),用于口服或肌猪制备高免血清(必须无菌,肉注射,可以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另外,可采用对症治疗(补液)或用抗生素控制各种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4
落实安全防控措施
对养猪场进行标准化建设,加强猪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力度,切实改善动物防疫条件。强化内部管理措施,严格场区内外环境、人员及车辆进出的管理。做好病死猪及兽医诊断室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工作,防止病原扩散。
流行性腹泻二联苗,既可接种母猪保护哺乳仔猪,也可直接免疫接种仔猪使其获得免疫保护。养猪场户可在怀孕母猪产前40d和15d注射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使其产生较强的免疫力,使哺乳仔猪通过吃初乳获得抗体,产生较好的被动免疫效果。仔猪也可以在出生后及时口服胃流二联苗弱毒疫苗,使自身产生主动免疫效果。该法尤其在母猪未经免疫、产房卫生条件较好时使用效果更好。2
加强饲养管理
!!!!!!!!!!!!!!!!!!!!!!!!!!!!!!!!!!
规模养猪场可以邀请市县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对猪场的疫病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疫病监测和抗体水平监测,及时掌握常发疫病的免疫状况、免疫效果和抗体水平,掌握疫病的流行趋势和发病特点,确切预报选用何种疫苗、疫苗免疫的确切时间及疫苗免疫的效果和监测疫苗保护力等。
加兽药原粉,大剂量、多种兽药原粉混用等,杜绝大范围、大面积进行预防性用药和治疗用药;二是不要轻易使用最新兽药。三是在发生阶段性疾病时或处于疫病的流行期或暴发时,应及时送检,对猪病进行准确的诊断,查找到病原体,同时进行药物的筛选,筛选到敏感药物,做到有针对性用药,达到治疗和控制疫病的目的。
2.3完善和落实猪场防疫制度
规模猪场要制订和落实门卫、消毒、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药物使用、免疫等猪场防疫制度,将疫病拒之于猪场之外。
2.5加强饲养管理
严格控制规模化猪场疫病的关键因素,如加强营养平衡、加强猪场管理,加强消毒和卫生,尽量消除猪群的应激因素。要严格实施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种猪场应做到产房、保育舍和育成舍的全进全出,商品猪场至少也要做到产房和保育舍的全进全出。
2.4建立和完善的药物防制方案
根据猪场疾病发生特征、流行病学特点、疾病流行趋势等制定一个完善的药物使用方案。树立正确的保健和防治观念,分阶段、科学合理和有针对性地使用药物。在实际用药时,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杜绝在饲料或饮水中直接添
88
2012年第5
期畜牧兽医科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