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积累
1、作者: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剧本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2背景简介:“万园之园”园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从1709年开始营建,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融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精华。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清军溃败,英法联军进至北京城下。疯狂的英法侵略军绕道至西北部的圆明园,大肆抢掠园内的金银财宝,并将所有能搬得动的珍贵文物劫走。最后,英使额尔金下令焚毁圆明同。八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二园。这个凝聚了中国人民一白多年的血汗、综合中两建筑艺术、聚集古个艺术品的壮丽宫殿和皇家园林霎时成为废墟。而胆小无能的咸丰皇帝早在英法联军还未进入北京之前就逃往热河的行宫避暑山庄。
3、注音释词:惊骇(hài) 瞥(piē)见 箱箧(qiâ) 制裁(cái) 脂(zhī)粉 赃(zānɡ)物 晨曦(xī) 给予(jĭ yŭ) 洗劫(Jiã)野蛮(mán) 琉璃(liú lí) 珐琅(fà láng) 朱鹭(lù) 远征:远道出军或长途行军。 体面:文中指光荣,光彩。 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 眼花缭乱: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耗费:消耗。 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 惊骇:惊慌害怕。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晨曦:晨光。 瞥见:一眼看到。 剪影:比喻对于事物轮廓的描绘。 赃物:用不合法或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物。 富丽堂皇:宏伟美丽。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一点也没有了。 4、文章脉络: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写信缘由 第二部分(2—9段):盛赞圆明园奇迹。 第三部分(第10段):谴责强盗行径。
二、思考理解:
1、布特勒作为一个法国上尉为什么要问雨果这样一个作家对这一次远征中国的看法?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
2、雨果是怎样想怎样做的?雨果却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谴责英法政府的强盗行径。
3、雨果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目的是什么呢?是夸英法联军抢得有眼光、有头脑?还是作为一名法国人为自己的祖国发了一笔横财而高兴?
4、作者从几个方面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阐明自己的看法?①对圆明园的建筑艺术给予高度的赞誉。②对英法联军入侵中国表示极大的愤慨与憎恶。
5、作者在信中是怎样贬斥英法联军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和感情?痛斥英法两个强盗、窃贼对圆明园大肆窃掠放火焚烧的罪行,这出这些文明人其实是最野蛮的,对他们的强盗行径和毁灭人类文明的罪恶提出了强烈控诉。 6、“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一句把“世界”改为“中国”,好不好? 不好,改后就缩小了范围。 7、“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龙神庙在理想中的地位”,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高度肯定了圆明园的艺术地位、价值 8、作者把“圆明园”与“希腊巴特龙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相提并论意味着什么? 充分肯定了圆明园在历史中的地位和意义。
9、作者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先作总评,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以全球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接着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1)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2)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3)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然后,具体讲述园中之物。由概括到具体到再概括,讲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依次说了建筑材料、建筑、陈设、装饰、园林景观。然后讲耗费劳动之巨。最后讲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作者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和赞美,表现了他博大胸怀和对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10、作者明明知道圆明园是为封建帝王而建,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为各
国人民而建呢?说明圆明园闻名中外,它不仅属于中国帝王而且属于中国人民和整个世界;它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世界艺术的奇葩;艺术是不分国界的。
11、这封信激励的描绘圆明园的神奇壮观,然后才写侵略者对其焚烧抢掠,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好处?越是写圆明园的美,就越突出侵略者毁灭人类文明的丑恶行径可恨之至,这就是以“美”衬托“丑”的手法。
12、第七段作者所说的 “治人者”和“治于人者”分别指的是 谁?“治人 者”指的是政府,而“治于人者”指的是 人民。
13、作者在第七段最后要表达什么观点?要把政府和人民 分清楚。圆明园被毁是当时英法帝国 的罪行,英法人民对此没有责任。人民 并不希望这样,不要把罪行加到英法人 民的头上。
14、作者作为一个法国人,在第八段中对法 国政府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些词语可以表现出来? 从“赃物”、“富丽堂皇的破烂”、“解放了 的干干净净的”等词句中看出作者认为 这是法国政府的耻辱。
15、作者认为应该如何处理所掠赃物?这样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品质?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表现了作者的正义感。
16、文章在叙述英法联军罪行的时候用了多反语的修辞手法,请找出几处。考虑这样表现有什么作用?①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②丰功伟绩!收获巨大!③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④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作者用反语活画出了强盗的丑态,讽刺了侵略者的卑劣行径,彻底揭穿了他们强盗的面目。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态度与爱憎感情,讥讽有力,愤怒之情 溢于言表。
三、作者是如何讽刺谴责侵略者的行为的?找出有关语句,并体会其作用。揣摩语句,理解文章的丰富内蕴。
1.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一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圆明园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全人类。作者的这种见解是非常深刻的,它表现了自己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对人类文明创造者的尊重,更表现了自己博大的胸怀。
2.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雨果从人类的立场区分政府与人民,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3.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干干净净”是什么意思?作者的夙愿能够实现吗?“干干净净”是友好、热爱和平、崇尚正义的意思。这个夙愿迟早会实现的,但前提是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只有强盛的国家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
四、评价雨果:对雨果的评价:雨果有清醒的头脑、公正的立场,真是难能可贵!①他站在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人类的立场上能将政府与人民相区别,“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指出,这个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②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文明的创造者,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重。雨果把上尉征求意见的机会变成向强盗政府提出抗议的机会,谴责侵略者的贪婪、野蛮、无耻,表现了他明辨是非的良知和正直不阿的人格。
五、课后练习:更彻底,更漂亮——运用反语,意在说明破坏得更 残酷,更丑恶,更野蛮。表现了作者的强烈愤恨之情。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运用反语,讥讽了两个强盗抢劫了大量财富,干出了历史上罕见的损坏人类文明的罪恶行径。手挽手,笑嘻嘻--生动形象地挖苦英法两个强盗狼狈为奸,得手后得意忘形,恬不知耻的丑态。表达了作者鄙视的感情。文明对野蛮--运用反语。所谓“文明”其实是野蛮,就是对人类文明的破会毁灭。所谓“野蛮”,正是人类文明之所在。全部赞誉--运用反语,进行讽刺。“赞誉”,其实是有力的谴责、控诉。
一、基础积累
1、作者: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剧本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2背景简介:“万园之园”园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从1709年开始营建,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融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精华。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清军溃败,英法联军进至北京城下。疯狂的英法侵略军绕道至西北部的圆明园,大肆抢掠园内的金银财宝,并将所有能搬得动的珍贵文物劫走。最后,英使额尔金下令焚毁圆明同。八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二园。这个凝聚了中国人民一白多年的血汗、综合中两建筑艺术、聚集古个艺术品的壮丽宫殿和皇家园林霎时成为废墟。而胆小无能的咸丰皇帝早在英法联军还未进入北京之前就逃往热河的行宫避暑山庄。
3、注音释词:惊骇(hài) 瞥(piē)见 箱箧(qiâ) 制裁(cái) 脂(zhī)粉 赃(zānɡ)物 晨曦(xī) 给予(jĭ yŭ) 洗劫(Jiã)野蛮(mán) 琉璃(liú lí) 珐琅(fà láng) 朱鹭(lù) 远征:远道出军或长途行军。 体面:文中指光荣,光彩。 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 眼花缭乱: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耗费:消耗。 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 惊骇:惊慌害怕。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晨曦:晨光。 瞥见:一眼看到。 剪影:比喻对于事物轮廓的描绘。 赃物:用不合法或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物。 富丽堂皇:宏伟美丽。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一点也没有了。 4、文章脉络: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写信缘由 第二部分(2—9段):盛赞圆明园奇迹。 第三部分(第10段):谴责强盗行径。
二、思考理解:
1、布特勒作为一个法国上尉为什么要问雨果这样一个作家对这一次远征中国的看法?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
2、雨果是怎样想怎样做的?雨果却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谴责英法政府的强盗行径。
3、雨果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目的是什么呢?是夸英法联军抢得有眼光、有头脑?还是作为一名法国人为自己的祖国发了一笔横财而高兴?
4、作者从几个方面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阐明自己的看法?①对圆明园的建筑艺术给予高度的赞誉。②对英法联军入侵中国表示极大的愤慨与憎恶。
5、作者在信中是怎样贬斥英法联军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和感情?痛斥英法两个强盗、窃贼对圆明园大肆窃掠放火焚烧的罪行,这出这些文明人其实是最野蛮的,对他们的强盗行径和毁灭人类文明的罪恶提出了强烈控诉。 6、“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一句把“世界”改为“中国”,好不好? 不好,改后就缩小了范围。 7、“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龙神庙在理想中的地位”,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高度肯定了圆明园的艺术地位、价值 8、作者把“圆明园”与“希腊巴特龙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相提并论意味着什么? 充分肯定了圆明园在历史中的地位和意义。
9、作者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先作总评,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以全球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接着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1)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2)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3)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然后,具体讲述园中之物。由概括到具体到再概括,讲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依次说了建筑材料、建筑、陈设、装饰、园林景观。然后讲耗费劳动之巨。最后讲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作者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和赞美,表现了他博大胸怀和对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10、作者明明知道圆明园是为封建帝王而建,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为各
国人民而建呢?说明圆明园闻名中外,它不仅属于中国帝王而且属于中国人民和整个世界;它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世界艺术的奇葩;艺术是不分国界的。
11、这封信激励的描绘圆明园的神奇壮观,然后才写侵略者对其焚烧抢掠,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好处?越是写圆明园的美,就越突出侵略者毁灭人类文明的丑恶行径可恨之至,这就是以“美”衬托“丑”的手法。
12、第七段作者所说的 “治人者”和“治于人者”分别指的是 谁?“治人 者”指的是政府,而“治于人者”指的是 人民。
13、作者在第七段最后要表达什么观点?要把政府和人民 分清楚。圆明园被毁是当时英法帝国 的罪行,英法人民对此没有责任。人民 并不希望这样,不要把罪行加到英法人 民的头上。
14、作者作为一个法国人,在第八段中对法 国政府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些词语可以表现出来? 从“赃物”、“富丽堂皇的破烂”、“解放了 的干干净净的”等词句中看出作者认为 这是法国政府的耻辱。
15、作者认为应该如何处理所掠赃物?这样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品质?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表现了作者的正义感。
16、文章在叙述英法联军罪行的时候用了多反语的修辞手法,请找出几处。考虑这样表现有什么作用?①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②丰功伟绩!收获巨大!③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④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作者用反语活画出了强盗的丑态,讽刺了侵略者的卑劣行径,彻底揭穿了他们强盗的面目。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态度与爱憎感情,讥讽有力,愤怒之情 溢于言表。
三、作者是如何讽刺谴责侵略者的行为的?找出有关语句,并体会其作用。揣摩语句,理解文章的丰富内蕴。
1.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一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圆明园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全人类。作者的这种见解是非常深刻的,它表现了自己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对人类文明创造者的尊重,更表现了自己博大的胸怀。
2.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雨果从人类的立场区分政府与人民,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3.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干干净净”是什么意思?作者的夙愿能够实现吗?“干干净净”是友好、热爱和平、崇尚正义的意思。这个夙愿迟早会实现的,但前提是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只有强盛的国家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
四、评价雨果:对雨果的评价:雨果有清醒的头脑、公正的立场,真是难能可贵!①他站在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人类的立场上能将政府与人民相区别,“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指出,这个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②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文明的创造者,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重。雨果把上尉征求意见的机会变成向强盗政府提出抗议的机会,谴责侵略者的贪婪、野蛮、无耻,表现了他明辨是非的良知和正直不阿的人格。
五、课后练习:更彻底,更漂亮——运用反语,意在说明破坏得更 残酷,更丑恶,更野蛮。表现了作者的强烈愤恨之情。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运用反语,讥讽了两个强盗抢劫了大量财富,干出了历史上罕见的损坏人类文明的罪恶行径。手挽手,笑嘻嘻--生动形象地挖苦英法两个强盗狼狈为奸,得手后得意忘形,恬不知耻的丑态。表达了作者鄙视的感情。文明对野蛮--运用反语。所谓“文明”其实是野蛮,就是对人类文明的破会毁灭。所谓“野蛮”,正是人类文明之所在。全部赞誉--运用反语,进行讽刺。“赞誉”,其实是有力的谴责、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