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柳林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总结 县教育局“全员育人导师制”注重教育教学管理的理念转变,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管理实践,突出师生平等地位、全面发展和有效互动的理念,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促进我校教师成长、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1、增强了教师的“育人”意识,提升了教师队伍素质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是教育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以单一的传授科学知识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以说教为主,忽略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关注与培养。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垂直的单向管理,师生之间平等地位和互动关系缺失,“育人”意识薄弱。经过学校“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明显改变,在学生管理中注重与学生谈心、及时交流、沟通,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育人责任感得到明显增强。
2、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特别是促进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导师制”以一种“全人”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提倡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业进步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使生成长为一个自尊、自信、宽容的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校自实施导师制以来,通过教师、学生、家长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得到家长的普遍认同。
3、增进了家校联系
在学校的《学生成长导师工作手册》中规定了导师的工作职责、导师工作的常规制度。
4、教师教育方法得到改进,师生关系明显改善
在开展工作中,主要遵循了下原则:
(1)思想品德教育、心理辅导、生活辅导和学习方法相结合的原则。
(2)尊重、理解、热情期望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3)目标引导、正面教育、协调影响、坚持不懈的原则。
我们采取的工作方法主要有:
(1)“身教”育人、人格熏陶。在育人活动中我重视自身的人格修养,注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人格为学生树起前进的目标,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
(2)交流谈话、心理相容。我通过经常性地与学生谈话,以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走进学生的心田,建立心理上的认同,达到心理相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根据自己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运用有特色的交流方式,如可以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技巧运用到导师制工作中,运用行为科学的可操作性的技术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也可以通过日记、书信等方式和学生进行“笔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健全人格;有时还通过网上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为学生分忧。
(3)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
认识的能力,激发学生自我调节的内部动机,通过学生对自己心理和行为上积极主动的自我调节,达到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 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变,师生的平等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之间亦师亦友,在平等中实现及时的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彻底转变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
5、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导师制着力于教育理念的更新,通过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转变教师教育方法、提升学生德、智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提升。导师制是一项整体性的工作,这一制度的实践应用,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双赢”,教师经历实践磨练,专业素质不断提升;同时,我把“全员育人”看作是一项日常工作,也是一个研究的课题,对于所引导的过程与效果进行记载、分析,撰写个案分析材料,定期开展研讨,促进理论与实践上的交流与完善,不断提高“导”的水平。于学生而言,中学生成长导师制突出“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尽一切可能关注人的需求成为教师进行教育管理工作的精髓。“全员育人导师制”作为推进个性化、亲情化德育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强调个性化、亲情化、渐进性、实效性原则,以生为本,因人而异、目中有人、尊重个性、面向全体。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关注的是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求,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让每一位学生个性得到张扬,享受成功的快乐。学生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下,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教学相长”的局面在导师制下得到有效体现。
州城街道师柳林小学 2013年12月20日
师柳林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总结 县教育局“全员育人导师制”注重教育教学管理的理念转变,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管理实践,突出师生平等地位、全面发展和有效互动的理念,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促进我校教师成长、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1、增强了教师的“育人”意识,提升了教师队伍素质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是教育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以单一的传授科学知识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以说教为主,忽略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关注与培养。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垂直的单向管理,师生之间平等地位和互动关系缺失,“育人”意识薄弱。经过学校“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明显改变,在学生管理中注重与学生谈心、及时交流、沟通,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育人责任感得到明显增强。
2、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特别是促进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导师制”以一种“全人”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提倡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业进步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使生成长为一个自尊、自信、宽容的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校自实施导师制以来,通过教师、学生、家长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得到家长的普遍认同。
3、增进了家校联系
在学校的《学生成长导师工作手册》中规定了导师的工作职责、导师工作的常规制度。
4、教师教育方法得到改进,师生关系明显改善
在开展工作中,主要遵循了下原则:
(1)思想品德教育、心理辅导、生活辅导和学习方法相结合的原则。
(2)尊重、理解、热情期望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3)目标引导、正面教育、协调影响、坚持不懈的原则。
我们采取的工作方法主要有:
(1)“身教”育人、人格熏陶。在育人活动中我重视自身的人格修养,注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人格为学生树起前进的目标,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
(2)交流谈话、心理相容。我通过经常性地与学生谈话,以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走进学生的心田,建立心理上的认同,达到心理相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根据自己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运用有特色的交流方式,如可以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技巧运用到导师制工作中,运用行为科学的可操作性的技术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也可以通过日记、书信等方式和学生进行“笔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健全人格;有时还通过网上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为学生分忧。
(3)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
认识的能力,激发学生自我调节的内部动机,通过学生对自己心理和行为上积极主动的自我调节,达到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 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变,师生的平等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之间亦师亦友,在平等中实现及时的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彻底转变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
5、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导师制着力于教育理念的更新,通过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转变教师教育方法、提升学生德、智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提升。导师制是一项整体性的工作,这一制度的实践应用,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双赢”,教师经历实践磨练,专业素质不断提升;同时,我把“全员育人”看作是一项日常工作,也是一个研究的课题,对于所引导的过程与效果进行记载、分析,撰写个案分析材料,定期开展研讨,促进理论与实践上的交流与完善,不断提高“导”的水平。于学生而言,中学生成长导师制突出“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尽一切可能关注人的需求成为教师进行教育管理工作的精髓。“全员育人导师制”作为推进个性化、亲情化德育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强调个性化、亲情化、渐进性、实效性原则,以生为本,因人而异、目中有人、尊重个性、面向全体。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关注的是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求,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让每一位学生个性得到张扬,享受成功的快乐。学生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下,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教学相长”的局面在导师制下得到有效体现。
州城街道师柳林小学 2013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