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奥数教案

五年级奥数教案

第2单元 巧算求和(二)

教学目标: 巧妙的运用分数的拆分来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页例1、例2和自主检测。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型的简便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第3单元 分数的拆分(一)

教学目标: 学会分析数的特点和运算技巧、法则、定律以及性质来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22页例1、例2和自主检测。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型的拆分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分数的拆分(二)

教学目标: 学会分析算式的特点和使原式家(减)一个数的方法,使计算朝着预想的方面

发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例1、例2和自主检测。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型的拆分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第4单元 包含与排除

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包含排除原理或容斥原理解决抽象的数学原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页例1、例2和自主检测。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问题的解答。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包含与排除(二)

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包含排除原理或容斥原理把问题转化成相应的数学模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1页例1、例2和自主检测。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问题的解答。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第5单元 平面图形(一)

教学目标: 熟练的运用周长与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页例1、例2和自主检测。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问题的解答。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平面图形(二)

教学目标: 熟练的运用周长与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6例1、例2和自主检测。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问题的解答。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第6单元 工程问题(一)

教学目标: 充分的了解工作总量既可以用一个具体的量来表示,也可以看做单位“1”,相

对应的工作效率用一个具体的数量或用单位时间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来表示。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页例1、例2和自主检测。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问题的解答。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工程问题(二)

教学目标: 充分的了解工作总量既可以用一个具体的量来表示,也可以看做单位“1”,相

对应的工作效率用一个具体的数量或用单位时间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来表示。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页例1、例2和自主检测。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问题的解答。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工程问题(三)

教学目标: 充分的了解工作总量既可以用一个具体的量来表示,也可以看做单位“1”,相

对应的工作效率用一个具体的数量或用单位时间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来表

示。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7页例1、例2和自主检测。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问题的解答。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五年级奥数教案

第2单元 巧算求和(二)

教学目标: 巧妙的运用分数的拆分来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页例1、例2和自主检测。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型的简便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第3单元 分数的拆分(一)

教学目标: 学会分析数的特点和运算技巧、法则、定律以及性质来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22页例1、例2和自主检测。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型的拆分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分数的拆分(二)

教学目标: 学会分析算式的特点和使原式家(减)一个数的方法,使计算朝着预想的方面

发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例1、例2和自主检测。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型的拆分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第4单元 包含与排除

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包含排除原理或容斥原理解决抽象的数学原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页例1、例2和自主检测。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问题的解答。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包含与排除(二)

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包含排除原理或容斥原理把问题转化成相应的数学模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1页例1、例2和自主检测。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问题的解答。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第5单元 平面图形(一)

教学目标: 熟练的运用周长与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页例1、例2和自主检测。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问题的解答。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平面图形(二)

教学目标: 熟练的运用周长与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6例1、例2和自主检测。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问题的解答。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第6单元 工程问题(一)

教学目标: 充分的了解工作总量既可以用一个具体的量来表示,也可以看做单位“1”,相

对应的工作效率用一个具体的数量或用单位时间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来表示。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页例1、例2和自主检测。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问题的解答。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工程问题(二)

教学目标: 充分的了解工作总量既可以用一个具体的量来表示,也可以看做单位“1”,相

对应的工作效率用一个具体的数量或用单位时间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来表示。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页例1、例2和自主检测。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问题的解答。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工程问题(三)

教学目标: 充分的了解工作总量既可以用一个具体的量来表示,也可以看做单位“1”,相

对应的工作效率用一个具体的数量或用单位时间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来表

示。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7页例1、例2和自主检测。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问题的解答。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相关文章

  • 三年级奥数教案
  • 第七单元<差倍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能发现已知两个数的差与已知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2)正确理解两个数的差与倍数的关系,掌握解决应用问题的策略. 2.方法过程 (1)引导学生分别参与发现已知两个数的差与已知两个 ...查看


  • 小学奥数教案--容斥问题
  • 教案 容斥问题 一 本讲学习目标 理解并掌握容斥问题. 二 重点难点考点分析 容斥问题涉及到一个重要原理--包含和排除原理.也叫容斥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的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三 概念解析 容斥原理: ...查看


  • 五年级奥数40讲教案第34讲 置换问题
  • 第34讲 置换问题 一.专题简析: 置换问题主要是研究把有数量关系的两种数量转换成一种数量,从而帮助我们找到解题方法的一类典型的应用题."鸡兔同笼"问题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置换问题.解答置换问题一般用转换和假设这两种数学思 ...查看


  •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比和比例2
  • 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 姓名: 例1 已知3∶(x-1)=7∶9,求x. 例2 六年级一班的男.女生比例为3∶2,又来了4名女生后,全班共有44人.求现在的男.女生人数之比. 分析与解:原来共有学生44-4=40(人),由男.女生人数之比为3∶ ...查看


  • 奥数:鸡兔同笼问题教案
  • 第十一讲 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题时初步掌握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进一步熟练差倍和倍及平均数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如何掌握用简单的假设的方法解题,灵活运用差倍和倍方法解. 教学过程: 例1: (古典题)鸡兔 ...查看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
  • 全国站 首页 小升初 杯赛竞赛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教学资源 小学试题 趣味乐园 小学数学 小学语文 小学英语 小学作文 家庭教育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展开 全国站 小升初 资讯 政策 择校 备考 经验 面试 简 ...查看


  • 小学三年级数学周长的教学设计与评析教案
  • 本文由无居无饭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小学三年级数学周长的教学设计与评析教案 来源:小学数学教学网 2009-07-15 16:56:53 [标签:三年级 周长 巧求周长 ...查看


  • 描写秋天的古诗词10首
  • 奥数网首页| 小升初| 招生|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奥数竞赛| 课件教案| 趣味乐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超常教育| 进入初一 奥数 > 趣味乐园 > 诗歌鉴赏 > 正文 描写 ...查看


  • 五年级奥数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 教案 学生姓名:_________ 学生年级: 课 时: 授课教师: 课次: 上课时间: 所授科目:奥数 相遇问题 训练目标 相遇问题指两个物体以不同的点作为起点做相向运动的问题,它是行 程问题中反向运动的一种情况. 相遇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