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送柴侍御》和《喜见外弟又言别》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 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 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 秋山又几重。
二、简介作者
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七绝见长,后人往往把他和王昌龄相提并论。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李益以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知识链接:
了解《送柴侍御》和《喜见外弟又言别》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离别之情。 七、拓展活动:比一比
把自己读过的友情赠答诗积累起来,比一比看谁积累的多。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伤感
流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李益
先喜后伤
十年离乱后, 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 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 秋山又几重。
第18课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重别周尚书》和《送友人》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重别周尚书 (北周)庾信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二、简介作者。
庾信,字子山,河南南阳人,是南朝梁简文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知识链接:
了解《重别周尚书》和《送友人》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离别之情。 七、拓展活动:读一读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重别周尚书 (北周)庾信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第19课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送别》和《淮上与友人别》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送 别 (唐)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淮上与友人别 (唐)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二、简介王之涣。
王之涣,山西人,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他的诗歌在当时就很有名气,多被乐工制曲歌唱。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知识链接:
了解《送别》和《淮上与友人别》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离别之情。 七、拓展活动:做一做
唐代诗人中,有着许多情谊深厚常常被相提并论的挚友,如李白与杜甫,韩愈与柳宗元,白居易与元稹等,搜集他们之间互写的赠答诗,读一读,把这些诗歌做在贺卡上,赠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送 别 (唐)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淮上与友人别 (唐)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第七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本单元将进行六首古诗的教学,分别是《20古诗两首》(《塞下曲(节选)》和《秋望》)、《21古诗两首》(《从军行七首(其五) 》和《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22古诗两首》(《塞上听吹笛》、《征人怨》)。 教学目标:
1、在诵读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古诗词。 2、能对照‚解析‛理解诗句的意思。
3、通过诵读了解我国边塞诗的主要内容和豪迈的情感表达,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在诵读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古诗词。 2、能对照‚解析‛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对照‚解析‛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诵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突破方法:
多种形式,反复诵读。 教具、学具: 作者资料。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20课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塞下曲》(节选)和《秋望》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斩,直为斩楼兰。
秋 望
(明)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边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濠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輓,白日横空冷战常。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知识链接:
了解《塞下曲》(节选)和《秋望》的写作背景。 六、拓展活动:读一读 塞下曲 (明)谢榛
暝色满西山,将军猎骑还。
隔河见烽火,骄虏夜临关。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斩,直为斩楼兰。
秋 望 (明)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边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濠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輓,白日横空冷战常。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第21课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从军行七首》(其五)和《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从军行七首 (其五)
(唐)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 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故事链接:
了解火焰山名字的来历。 六、拓展活动:读一读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从军行七首 (其五)
(唐)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 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第22课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塞上听吹箫》和《征人怨》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二、简介高适
高适,河北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唐代另一位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并称‚高岑‛。他的诗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故事:
了解王昭君远嫁匈奴的故事。 七、拓展活动:说一说
唐代流传下来的边塞诗歌非常多,查找资料,说一说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及其代表作。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第八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本单元将进行对外交流的教学,分别是《23丝绸之路》、《24玄奘取经》、《25、鉴真东渡》和《26郑和下西洋》。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对外交流‛的四个主题事件。 2、能对照资料了解史实。
3、通过诵读,了解,使学生更加崇敬为各国友好交往作出巨大贡献的伟人,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 教学重点:
1、了解有关‚对外交流‛的四个主题事件。
2、通过诵读,了解,使学生更加崇敬为各国友好交往作出巨大贡献的伟人,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 教学难点:
补充学生对相关史实的缺乏,帮助理解内容。 突破方法:
以丰富的资料增加学生的理解力。 教具、学具: 相关资料。
第23课 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西域; 张骞; 张骞通西域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 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路线、作用等基本史实。 2、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汉朝疆域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等,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2)能够正确认识张骞在西汉民族交往中的作用和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初步培养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正确认识、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设计丝绸之路导游词的设臵,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 教学过程: 一、学生表演
提示:1. 你扮演哪方的商人?
2. 选择好你的货物。
3. 准备和对方商人交换什么货物?
学生表演(繁荣背景,如何交易,筹备干粮,水等)
表演得很棒!从同学们的表演中,我们知道在当时的敦煌存在着物资的交流,而且交流的物资非常的广,有西方的毛皮、珠宝玉石、药材等,还有中原的丝绸、瓷器、陶器、铁器等。事实上,在当时的敦煌,不仅存在着物资上的交流,还存在着文化的交流。现在保留下来的敦煌的艺术宝库莫高窟就可以印证这一点。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个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幻灯:建筑,绘画,雕塑)敦煌莫
高窟保存着最完好的佛教艺术,曾经有位著名的敦煌学者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学者的论说充分说明敦煌所处的地理位臵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而这种重要性则是丝绸之路带给它的。 二、丝绸之路的交流作用
【问题】敦煌的艺术来自于东西方的交流,来自于东西方使者们的间接创造。正是由于这些使者们的往来,使得丝绸之路异常的活跃,异常的繁荣。那么,丝绸之路的开辟在古代有什么重大意义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并找出史实来印证这句话。
找到了吗?一起大声告诉我,好吗?(丝绸之路沟通了欧亚两块大陆,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同学们能不能结合书本和你已有的知识,举出实例来印证这句话呢?(可作适当补充)(幻灯)
总结:丝绸之路的开辟丰富了东西方人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增强了东西方人民的友谊。所以说,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道,也是一条友谊之道。 三、丝绸之路的补充
事实上,‚丝绸之路‛并不是只有这一条,广义上的丝绸之路是指当时对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除了张骞开通的官方通道‚西北绿洲丝绸之路‛外,你们还知道其他的丝绸之路吗?(学生回答)
(幻灯)总结:中国的丝绸之路早在公元前就已经分为海陆两路了,此外,还有长城以北充满血腥和暴力的‚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因为这条丝绸之路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各个民族、部落纷纷想争夺控制权,因此充满了血腥和暴力。四川云南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和风平浪静的‚海上丝绸之路‛由于主要以丝绸和香料贸易为主,又称‚海上香丝之路‛。
千余年过去了,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喜欢上了更为方便的海上运输,于是曾经辉煌的丝绸之路渐渐被人们舍弃,敦煌也同样衰弱了,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但是随着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一条新兴的丝绸之路重新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那就是亚欧大陆桥。(幻灯,亚欧大陆桥的简介,线路图)
亚欧大陆桥的简介:新亚欧大陆桥东起江苏连云港、山东日照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至荷兰鹿特丹、比利时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是横跨亚欧两大洲,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实现海—陆—海统一运输的洲际铁路,经过了30多个国家。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代替了昔日缓缓西行在茫茫戈壁上的骆驼队,被称为当代的新丝绸之路。 板书设计:
23、丝绸之路
沟通了欧亚两块大陆
丰富了东西方人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
增强了东西方人民的友谊
24、玄奘取经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奘、缉、僧;‛积累‚缉拿、束手无策、百折不挠、传奇、家喻户晓。
教学重点: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以及玄奘西行取经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堂教学PPT ,学生准备搜集玄奘法师生平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讲述背景,导入新课
在民间流传着许多的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明朝小说家吴承恩以唐三藏西行取经为原型创作了家喻户晓的《西游记》这是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展示作者空前绝后想象力的作品。其实历史上的玄奘西行求法的真实事迹和小说中的描述相差极
大。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高僧、学者、翻译家、旅行家的事迹。
默读课文,了解各个自然段的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一、(1)取经原因 二、(2-10)取经经过 三、(11-13)取经影响 了解重点段层次
默读(2-10)自然段,思考:玄奘西行取经,途经哪些地方?(可先在文中画一画)(长安—凉州—玉门关—高昌—西域—天竺) 四、研读课文,重点理解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大家共同思考:
玄奘西行取经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能悟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僧人?(学识渊博,治学严谨)
2、读了课文第一部分,你有什么问题? [可能会有两方面的问题:
1)他学识已很渊博了,为何还要不远万里去天竺学习?
2)从长安到天竺,山高路远,是一种什么力量使他毅然前往,并克服重重困难?] 导:也许学习完这篇课文,自然能解开你心中的疑问。 3、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感悟人物品质。
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取经过程中,玄奘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对待的,从中你感到他拥有一种怎样的品质? [要点:1)混出玉门关2)单人匹马走沙漠 ※重点句:
玄奘想折回第四堡去取水,走了十几里,忽然想起临走的时候,他曾立下誓言,不达目的决不后退一步。
‚从不达目的决不后退一步‛,可感受他有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 ※感受沙漠环境的恶劣,体会玄奘冒着生命危险,舍身求法。
总结:玄奘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越过雪山冰河,冲过暴风雪,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天竺求学,一切源于他心中坚定的信仰,与一生的追求——对佛法的弘扬。
过渡:玄奘西行求法十几年,从印度带回大量的佛经,这些真经是佛家教义的种子,只有翻译成中文它们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否则印度留学所创造的辉煌将变得毫无意义。
4、结合课外资料,了解玄奘的历史贡献。
1)学习小组合作读最后一部分,结合资料思考,回国后玄奘潜心做了哪些事情? (要点:翻译佛经,编写《大唐西域记》) 2)师生合作交流资料 ※屏幕出示:
玄奘带回来的佛经数量大,覆盖面广,质量特别高,如果我们把唐朝汉译佛经比喻成为汉译佛经中的皇冠,那玄奘翻译的佛经就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玄奘西行求法历经千辛万苦,只为求取直经,而取到直经才只不过走了求法之路的一半,另一半就是翻译佛经,他魂系真经,迫不及待,也只有这样,才能弘扬佛法功德圆满。
阅读了课文,交流了资料,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玄奘只是一个普通的僧人吗? 角度:
1、从学者的角度,
他敢于对前人的译作提出批判,严谨治学,敢于探求真理。 2、作为一个高僧,
他历经艰险,百折不挠,远赴无竺,学习真经,弘扬佛法,发展佛教,功德无量,是中国佛教史上继往开来的人物。 3、作为一个翻译家,教育家,
他翻译方面的贡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4、他又是一个文化交流的使者, 玄奘西行,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四、总结全文,提炼升华
1、浏览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玄奘西行给你印象最深的场景或细节。 2、出示季羡林先生引鲁迅的一段话作为总结: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拿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季羡林:舍身求法的人,首先就有玄奘在内,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这样精神的玄奘的确算得上是‚中国的脊梁‛。 板书设计:
24、玄奘取经
历经艰险,百折不挠 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25、鉴真东渡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鉴真及其六次东渡日本的经历和交流的内容。
2、通过对鉴真在中日文化交流中所起作用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3、通过鉴真不畏艰险,六次东渡到达日本等史实的学习,使学生从心里崇敬这位用于奋斗、贡献巨大的伟人。
教学重难点:通过了解鉴真的事迹,认识鉴真东渡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及影响,产生对这位勇于奋斗、贡献巨大的伟人的崇敬。 教学过程:
一、对外友好往来(通过填图让学生对唐朝对外往来有个粗略的了解,同时提高学生读图和填图能力)
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学生讲解从哪些城市出发,经过哪些路线,到达哪些国家:从洛阳、长安出发向西通过丝绸之路,可以到达天竺、波斯、拂菻、
大食,向东可以到达新罗; 从广州出发,走海路可以到达东南亚各国、天竺,最远可以到达波斯湾; 从扬州出发可以到达日本。
由此可见,唐朝对外交往相当频繁,与唐朝有贸易往来的包括亚非欧七十多个国家。当时唐朝的都城长安,云集世界各国人士,成为世界性的大都市。 二、下面我们先来了解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的情况。 播放《鉴真东渡》的录像。
鉴真的六次东渡,可以说是历尽磨难。第五次东渡时,鉴真刚出海就遇上了风暴,鉴真一行在海上漂流了14天,抵达海南岛。在这次东渡中,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牺牲,而鉴真本人也因病双目失明。 鉴真仍支持不懈,终于在753年,东渡成功。
(通过鉴真的感人经历,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
鉴真的六次东渡,传为中日交往的一段美谈。郭沫若称赞鉴真东渡:‚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学生解释郭沫若赞美鉴真的诗句,并用事例说明。
舍己为人传道艺:鉴真把唐朝的建筑、医药等道艺传到了日本。在鉴真主持设计建造的日本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在唐招提寺内保存的鉴真坐像也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
日本政府为什么要把鉴真坐像定为国宝?
表明这坐像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更重要的是,鉴真坐像是唐朝与日本友好往来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 见证,日本政府把它定为国宝,表示对鉴真的尊崇和对中日友谊的珍视。
‚唐风洋溢奈良城‛——说明通过日本与唐朝频繁的友好往来,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巨大的影响。
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学生列举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制度、建筑、钱币和文字、茶道、服装、坐姿。
例如在建筑方面:(出示日本平城京和唐长安城的对比图) 两幅图有什么相似之处? 说明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都有朱雀大街,把南城一分为二; 都有西市、东市,商品贸易同居民区分开; 都是街道布局整齐笔直如棋盘状; 都有皇帝的宫殿并都在城北中央。
这说明日本建筑、城市建设与管理、经济制度、皇权思想等从里到外,都渗透着唐朝的制度文化,留下唐朝的影子。
总结:唐朝时,国力强盛、文化发达,日本与唐朝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积极地学习唐朝的文化,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 板书设计: 25、鉴真东渡
次数:5次失败,第6次成功。 结果: 传播文化,增进友好。
26、郑和下西洋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郑和下西洋的盛况及下西洋的意义。
2、通过课前搜集郑和下西洋资料,培养学生检索资料的能力。
3、感悟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利用好学生掌握的资料,理解郑和下西洋的辉煌。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
教师陈述: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98年推出了在过去1000年中最具历史影响的30位世界探险家,其中唯一的东方人来自中国,这是全体炎黄子孙的骄傲。
○猜一猜: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郑和)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设问:
○郑和一生七下西洋。算一算,郑和首下西洋距今已有多少年?(600年)
教师承转: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壮举,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为此,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全国各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播放‚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的新闻片段。在学生观看后,教师再设问:
○在刚才的新闻片段中,很多学者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做了比较,有的学者认为郑和比哥伦布更伟大,有的认为哥伦布更伟大,你同意哪一种?(学生举手表决)
在学生辩论的基础上,教师承转:同学们,任何结论都要拿出充分的理由来,因此,我们不要轻易下结论。这节课就让我们的思维穿越时空,去追寻他们神奇、惊险的经历吧!
继承和弘扬郑和精神 二、 提供情境。 情境1:
郑和是我国明代的伟大航海家,诞生在云南昆明。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七次下西洋,历时28年,在第七次下西洋返航途中郑和病逝于古里,把毕生献给了航海事业。郑和一生七下西洋,每次都是选择冬季出发,夏季返国;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比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1497年率领的葡萄牙船队到达印度卡利卡特要早92年。这段材料蕴涵了郑和的哪些精神?(敬业献身、经略海洋、科学创新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情境2:
(1)当19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五百周年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欲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但最终因受到拉丁美洲人民的坚决反对而作罢。 (2)在迎接2005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世界各地纷纷开展活动纪念郑和。马达加斯加发行了《郑和下西洋》小型张邮票;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准备在三保山上建立郑和纪念馆;2003年5月28日,世界上第一个以‘郑和’命名之清真寺在印度尼西亚东爪哇首府泗水举行落成典礼并正式对外开放。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体现了郑和的睦邻友好精神,正因为郑和是一个和平使者,才受到了世界人民的缅怀;正反例子的比较充分表明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反对战争和侵略)
情境3:
(1)‚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见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发见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摘自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2)1984年金秋时节,邓小平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说:‚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300多年的闭关自守。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你从这两则材料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关门主义必然导致落后,我们应抓住机遇,扩大开放)
2. 学生活动。让各小组选取其中的一个情境进行探讨,教师巡回指导。 3. 师生交流。通过交流让学生感悟郑和下西洋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和经验教训。
二、教师总结
伟人已逝,精神永存。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我们不仅要缅怀郑和,更要继承和弘扬郑和的爱国献身精神、科学创新精神和睦邻友好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板书设计:
26、郑和下西洋
郑和七次下西洋
标志着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发展达到了顶峰, 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伟大壮举。
第九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本单元将进行‚传统工艺‛的教学,分别是《27玉器》、《28青铜器》、《29漆器》、《30文房四宝》。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
2、能准确地说出四大发明及祖冲之、李时珍的成就。
3、产生对学习科学、科学研究的憧憬,树立发展我国现代科技的宏愿。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及传统工艺。 2、懂得欣赏古老玉器、青铜器等。 教学难点:
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 突破方法:
查阅资料,想象呈现,交流讨论。 教具、学具: 图片、文字资料。
27、 玉器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玉的特点和玉器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对传统文化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2、了解关于玉的传说,感受玉的珍贵,简要认识玉的文化内涵。 3、感悟玉所代表的精神意蕴,培养学生对玉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玉的知识,通过了解玉的特点、玉的传说和玉的意蕴,让学生初步感受玉在中国人心目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教学难点:我国古代有‚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法,理解玉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初步体会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新课:
在中国早期的工艺美术中,除了陶器和青铜器工艺外,还有玉器,它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最具魅力的一种。
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的玉文化,形成了中国人民特殊的崇玉、爱玉、赏玉、藏玉、盘玉、佩玉的文化心理,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等领域。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了解一下这些各具特色玉石工艺。(出示课题、播放课件图片)
三、教学内容: 1. 了解玉文化:
以硬玉、软玉、碧玉、水晶等为原料而制作的工具、装饰品、祭器、陈设品等通称为玉器。
根据现有资料证明,中国最早的玉器出现于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那时就是以石头作为生活、生产工具的材料,其中比较美丽的、有光泽、有色彩花纹的石头,就被用来作为装饰品,后来人们知道了打磨、穿孔、镂雕等加工手段。到了新石器时代后期,玉就从石头中分离出来成为工艺品。
了解我国玉文化:关于玉的名言、句子、故事等,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化干戈为玉帛、玉洁冰清、金玉良言、怀瑾握瑜、珠联璧合、瑕不掩瑜、玉不琢不成器、君子比德于玉、完璧归赵……
2、了解和田玉
介绍相关资料,欣赏美丽图片,增加学生对玉的直观审美。 3、关于‚玉‛字部的汉字
‚玉‛字始于我国最古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中。汉字曾选出从玉的字近500个,而用玉组词更是无计其数,汉字中的珍宝等都与玉有关。
你能写出多少相关的汉字呢?鼓励学生写一写、交流交流。 4、关于‚金镶玉‛奥运奖牌。 三、课堂小结
玉,象征圣洁、高贵、美丽、坚贞、吉祥;几千年来,人们敬玉、爱玉、赏玉、佩玉。玉,已经形成中华民族的丰富而美好的名族精神,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板书设计:
27、玉器
君子比德于玉
佩玉、爱玉、赏玉、鉴玉、藏玉 和田玉
28、青铜器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青铜器的有关知识,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好灿烂。
2、简要了解青铜器的类型及用途,初步认识青铜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3、通过组织开展拓展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青铜器的特点和初步认识著名的青铜器作品,对我国古代青铜器产生形象化的认识。
教学难点:了解青铜器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教学过程:
一、了解什么是青铜器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象征,那么青铜工艺便可成为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
青铜器是用红铜和锡或铅的合金制造的器物,是人类最早广泛使用的金属器。它原来的颜色大多是金黄色,由于长期腐蚀,表面往往生成一层青绿色的锈,所以‚青铜器‛。
二、了解‚禹铸九鼎‛的典故
人类经历了原始公社时代的漫长跋涉之后,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在中国,作为奴隶社会文明标志的,是青铜工艺。史家把奴隶制时代称为‚青铜时代‛。
阅读资料,了解青铜器的历史悠久。 三、了解青铜器的种类
包括礼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炊器、食器、度量衡等,几乎遍及古代生活的各个方面。
介绍相关资料,欣赏图片。
四、器中精品:司母戊大方鼎、越王勾践剑
学生阅读文中简介,观看图片,组织学生谈论自己的感受。 五、拓展活动
欣赏图片,查阅资料,了解他们的用途。 六、课堂总结
青铜器的发达的铸造工艺充分体现了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它的丰富多彩的造型和纹饰,集中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造。 板书设计:
28、青铜器
年代:从夏商周——秦汉,跨度约两千年
分类:礼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炊器、食器、度量衡器 代表作品:司母戊大方鼎、越王勾践剑
有关词语:禹铸九鼎、大名鼎鼎、人声鼎沸、一言九鼎……
29、漆器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漆器的有关知识,感受中国古代漆器工匠高超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创造力。
2、欣赏精美的漆器图片,初步认识漆器在我国古代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重要。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漆器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过程:
一、阅读文本,点拨指导。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文本,初步弄清漆器的一般特点:漆器光亮洁净,易清洗,具有防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
了解漆器的用途:不仅可以用作生活器皿和家具,而且还应用于乐器、兵器、丧葬用具等。
二、欣赏图片,感受魅力。
指导学生欣赏漆器的图片,从色彩到象形逐步感受中国漆器的魅力。 虎座鸟架鼓:是我国古代漆器的代表,不仅代表着我国古代漆器的最高水平,而且体现了古代楚人的精神风貌和楚地的文化特色。
指导学生仔细欣赏这件漆器的造型特点,结合文章介绍和历史传说,使学生对古代漆器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
三、查阅资料,拓展研究。
组织学生就漆器的工艺和文化交流查找资料,交流讨论,展开更为深入的探究。了解漆器的工业复杂性,感受工匠的高超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创造力。 板书设计:
29、漆器
中国四大漆器:扬州漆器、平遥推光漆器、福州脱胎漆器、成都漆器 代表作品:虎座鸟架鼓
30、文房四宝
教学目标:
1、认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初步感知文房四宝在古代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感受中国古代工匠高超的制作工艺,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文房四宝各自的起源和制作历史。。
教学难点:了解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为代表的文房四宝的特点,了解它们制作工艺的高超。 教学过程:
一、了解笔、墨、纸、砚
笔、墨、纸、砚是我国传统的书写工具,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自古以来,中国的书画家们写诗作画离不开笔墨纸砚,人们就把这四种文具称为‚文房四宝‛。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制作文房四宝的名手,他们制作的笔、墨、纸、砚品种十分丰富。宣纸、徽墨、湖笔、端砚是文房四宝中著名的代表。
二、分类介绍笔、墨、纸、砚
组织学生读一读书中的相关介绍,说一说课文中的传说和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分小组讨论认知和感受。
请学生读一读文中的诗歌,大致了解,不作细致推敲。 三、拓展活动
练一练:借助工具书,将下列关于纸的成语填写完整。
资料展示:砚台历经秦汉、魏晋,至唐代起,各地相继发现适合制砚的石料,开始以石为主的砚台制作。其中采用广东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及甘肃临洮的洮河石制作的砚台,被分别称作端砚、歙砚、洮河砚。史书将端、歙、临洮砚称作三大名砚。清末,又将山西的澄泥砚与端、歙、临洮,并列为中国四大名砚。也有人主张,以天然砚石雕制的鲁砚中的红丝石砚代替澄泥砚,合称四大名砚。
板书设计:
30、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第十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本单元将进行‚陶瓷艺术‛的教学,分别是《31彩陶与黑陶》、《32唐三彩》、《33瓷器》、《34紫砂壶》、《探究课 欣赏与收藏》。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初步懂得收藏与欣赏。 2、认识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以及我国人民的高超智慧。 3、初步培养学生对文物的兴趣爱好。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及传统工艺。 2、懂得欣赏古老彩陶、瓷器等。 教学难点:
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 突破方法:
1、教师介绍大量资料。
2、欣赏彩陶、唐三彩、瓷器照片。
3、引导学生上网,了解彩陶、唐三彩、瓷器等。 教具、学具: 图片、文字资料。
31、彩陶与黑陶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叫我哥彩陶和黑陶的发展历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彩陶和黑陶的发展概况,特别是黑陶的发展历史与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彩陶与黑陶的特点,领会黑陶‚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教学过程:
一、了解本课主要内容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本课简要介绍了人类早期陶器发明中的重要代表——彩陶与黑陶,以此展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
二、欣赏彩陶与黑陶
1、欣赏图片,借助文字资料,进一步弄清彩陶的特点和用途。
彩陶的特点:大多为手制,也有部分是轮制而成,表面光滑,也有极少数绘有人物纹。造型根据实用要求而创造,种类多样,形体完整,形成了朴素、优美的艺术效果。
彩陶多用于:一是炊器,二是饮食器,三是盛贮器,四是陶制工具。 2、欣赏图片,借助文字资料,进一步弄清黑陶的特点和用途。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地区之一。
黑陶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标志着我国制陶工艺达到空前发展,也向后人展示了制陶由实用性转向审美要求的历史过程。
三、拓展活动
欣赏陶器图片,查找资料,了解它们的特点及用途。 板书设计:
31、彩陶与黑陶 实用性——审美性 32、唐三彩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唐三彩的主要特点和制作背景,感受中国古代制陶工匠高超的制作技艺。
2、认识唐三彩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结合有关资料拓展学习,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插图,认识唐三彩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唐三彩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唐三彩的制作背景和釉色特点。。
教学过程:
一、了解什么是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吧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它以斑斓的釉彩、鲜明的光泽、优美精湛的造型著称于世,是我国古代陶器中璀璨的明珠。
二、了解唐三彩盛行于世的历史背景 三、了解唐三彩的种类
四、欣赏图片,对照文字,了解唐三彩的代表作品 唐三彩马,唐三彩烛台,三彩骆驼载乐俑。
组织学生交流阅读体会,说说自己对唐三彩的初步印象。 五、拓展活动
‚唐三彩‛真的只有三种颜色吗?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
32、唐三彩
唐三彩马,唐三彩烛台,三彩骆驼载乐俑
33、瓷器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瓷器的发展概况和相关知识,感受祖国瓷器艺术的源远流长,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初步了解我国瓷器的特点,感受中国古代工匠高超瓷器制作技艺。 3、结合插图和有关资料开展瓷器艺术欣赏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对瓷器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瓷器的发展概况。 教学难点:了解我国瓷器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陶器部分,比较陶器玉瓷器的区别
二、了解瓷器的历史:
由陶器发展而来,东汉时期出项了真正的瓷器。唐代制作技术已达到高度发达。四、拓展活动
读一读:《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谈谈自己的感受。 宋代瓷器又有新的提高,烧纸技术达到完全成熟。
板书设计:
三、宋代五大名窑: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定窑。 四、欣赏瓷器
结合插图指导学生认真欣赏,充分感受我国瓷器‚含蓄而淡雅,高贵而温润‛的特点,使学生形成较深刻的印象。
搜集历史传说和景德镇介绍的知识,与学生进行交流。 五、拓展活动
从唐朝起,中国的陶瓷就大量输出海外,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查找资料,说一说著名的‚陶瓷之路‚。 板书设计:
33、瓷器
含蓄而淡雅,高贵而温润
34、紫砂壶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紫砂壶的特点,感受我国这一历史悠久的古老陶艺,增强学生对传统工艺品的欣赏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欣赏紫砂壶,了解紫砂壶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了解什么是紫砂壶
紫砂壶是一种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烧制而成的无釉细陶器,是我国特有的集诗词、绘画、雕刻、手工制造于一体的陶土工艺品。
二、了阅读文本,解紫砂壶的特点
用紫砂壶泡茶,冬不宜冷,夏不炙手,泡不走味,贮不变色,夏不发馊。 三、欣赏紫砂壶图片 珐琅彩紫砂壶,紫砂提梁壶。
34、紫砂壶 原产地:江苏宜兴
人间珠玉安足取,应先溪头一丸土。
第17课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送柴侍御》和《喜见外弟又言别》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 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 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 秋山又几重。
二、简介作者
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七绝见长,后人往往把他和王昌龄相提并论。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李益以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知识链接:
了解《送柴侍御》和《喜见外弟又言别》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离别之情。 七、拓展活动:比一比
把自己读过的友情赠答诗积累起来,比一比看谁积累的多。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伤感
流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李益
先喜后伤
十年离乱后, 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 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 秋山又几重。
第18课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重别周尚书》和《送友人》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重别周尚书 (北周)庾信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二、简介作者。
庾信,字子山,河南南阳人,是南朝梁简文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知识链接:
了解《重别周尚书》和《送友人》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离别之情。 七、拓展活动:读一读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重别周尚书 (北周)庾信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第19课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送别》和《淮上与友人别》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送 别 (唐)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淮上与友人别 (唐)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二、简介王之涣。
王之涣,山西人,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他的诗歌在当时就很有名气,多被乐工制曲歌唱。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知识链接:
了解《送别》和《淮上与友人别》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离别之情。 七、拓展活动:做一做
唐代诗人中,有着许多情谊深厚常常被相提并论的挚友,如李白与杜甫,韩愈与柳宗元,白居易与元稹等,搜集他们之间互写的赠答诗,读一读,把这些诗歌做在贺卡上,赠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送 别 (唐)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淮上与友人别 (唐)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第七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本单元将进行六首古诗的教学,分别是《20古诗两首》(《塞下曲(节选)》和《秋望》)、《21古诗两首》(《从军行七首(其五) 》和《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22古诗两首》(《塞上听吹笛》、《征人怨》)。 教学目标:
1、在诵读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古诗词。 2、能对照‚解析‛理解诗句的意思。
3、通过诵读了解我国边塞诗的主要内容和豪迈的情感表达,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在诵读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古诗词。 2、能对照‚解析‛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对照‚解析‛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诵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突破方法:
多种形式,反复诵读。 教具、学具: 作者资料。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20课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塞下曲》(节选)和《秋望》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斩,直为斩楼兰。
秋 望
(明)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边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濠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輓,白日横空冷战常。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知识链接:
了解《塞下曲》(节选)和《秋望》的写作背景。 六、拓展活动:读一读 塞下曲 (明)谢榛
暝色满西山,将军猎骑还。
隔河见烽火,骄虏夜临关。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斩,直为斩楼兰。
秋 望 (明)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边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濠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輓,白日横空冷战常。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第21课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从军行七首》(其五)和《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从军行七首 (其五)
(唐)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 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故事链接:
了解火焰山名字的来历。 六、拓展活动:读一读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从军行七首 (其五)
(唐)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 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第22课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塞上听吹箫》和《征人怨》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二、简介高适
高适,河北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唐代另一位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并称‚高岑‛。他的诗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故事:
了解王昭君远嫁匈奴的故事。 七、拓展活动:说一说
唐代流传下来的边塞诗歌非常多,查找资料,说一说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及其代表作。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第八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本单元将进行对外交流的教学,分别是《23丝绸之路》、《24玄奘取经》、《25、鉴真东渡》和《26郑和下西洋》。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对外交流‛的四个主题事件。 2、能对照资料了解史实。
3、通过诵读,了解,使学生更加崇敬为各国友好交往作出巨大贡献的伟人,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 教学重点:
1、了解有关‚对外交流‛的四个主题事件。
2、通过诵读,了解,使学生更加崇敬为各国友好交往作出巨大贡献的伟人,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 教学难点:
补充学生对相关史实的缺乏,帮助理解内容。 突破方法:
以丰富的资料增加学生的理解力。 教具、学具: 相关资料。
第23课 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西域; 张骞; 张骞通西域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 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路线、作用等基本史实。 2、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汉朝疆域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等,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2)能够正确认识张骞在西汉民族交往中的作用和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初步培养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正确认识、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设计丝绸之路导游词的设臵,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 教学过程: 一、学生表演
提示:1. 你扮演哪方的商人?
2. 选择好你的货物。
3. 准备和对方商人交换什么货物?
学生表演(繁荣背景,如何交易,筹备干粮,水等)
表演得很棒!从同学们的表演中,我们知道在当时的敦煌存在着物资的交流,而且交流的物资非常的广,有西方的毛皮、珠宝玉石、药材等,还有中原的丝绸、瓷器、陶器、铁器等。事实上,在当时的敦煌,不仅存在着物资上的交流,还存在着文化的交流。现在保留下来的敦煌的艺术宝库莫高窟就可以印证这一点。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个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幻灯:建筑,绘画,雕塑)敦煌莫
高窟保存着最完好的佛教艺术,曾经有位著名的敦煌学者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学者的论说充分说明敦煌所处的地理位臵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而这种重要性则是丝绸之路带给它的。 二、丝绸之路的交流作用
【问题】敦煌的艺术来自于东西方的交流,来自于东西方使者们的间接创造。正是由于这些使者们的往来,使得丝绸之路异常的活跃,异常的繁荣。那么,丝绸之路的开辟在古代有什么重大意义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并找出史实来印证这句话。
找到了吗?一起大声告诉我,好吗?(丝绸之路沟通了欧亚两块大陆,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同学们能不能结合书本和你已有的知识,举出实例来印证这句话呢?(可作适当补充)(幻灯)
总结:丝绸之路的开辟丰富了东西方人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增强了东西方人民的友谊。所以说,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道,也是一条友谊之道。 三、丝绸之路的补充
事实上,‚丝绸之路‛并不是只有这一条,广义上的丝绸之路是指当时对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除了张骞开通的官方通道‚西北绿洲丝绸之路‛外,你们还知道其他的丝绸之路吗?(学生回答)
(幻灯)总结:中国的丝绸之路早在公元前就已经分为海陆两路了,此外,还有长城以北充满血腥和暴力的‚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因为这条丝绸之路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各个民族、部落纷纷想争夺控制权,因此充满了血腥和暴力。四川云南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和风平浪静的‚海上丝绸之路‛由于主要以丝绸和香料贸易为主,又称‚海上香丝之路‛。
千余年过去了,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喜欢上了更为方便的海上运输,于是曾经辉煌的丝绸之路渐渐被人们舍弃,敦煌也同样衰弱了,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但是随着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一条新兴的丝绸之路重新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那就是亚欧大陆桥。(幻灯,亚欧大陆桥的简介,线路图)
亚欧大陆桥的简介:新亚欧大陆桥东起江苏连云港、山东日照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至荷兰鹿特丹、比利时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是横跨亚欧两大洲,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实现海—陆—海统一运输的洲际铁路,经过了30多个国家。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代替了昔日缓缓西行在茫茫戈壁上的骆驼队,被称为当代的新丝绸之路。 板书设计:
23、丝绸之路
沟通了欧亚两块大陆
丰富了东西方人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
增强了东西方人民的友谊
24、玄奘取经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奘、缉、僧;‛积累‚缉拿、束手无策、百折不挠、传奇、家喻户晓。
教学重点: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以及玄奘西行取经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堂教学PPT ,学生准备搜集玄奘法师生平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讲述背景,导入新课
在民间流传着许多的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明朝小说家吴承恩以唐三藏西行取经为原型创作了家喻户晓的《西游记》这是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展示作者空前绝后想象力的作品。其实历史上的玄奘西行求法的真实事迹和小说中的描述相差极
大。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高僧、学者、翻译家、旅行家的事迹。
默读课文,了解各个自然段的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一、(1)取经原因 二、(2-10)取经经过 三、(11-13)取经影响 了解重点段层次
默读(2-10)自然段,思考:玄奘西行取经,途经哪些地方?(可先在文中画一画)(长安—凉州—玉门关—高昌—西域—天竺) 四、研读课文,重点理解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大家共同思考:
玄奘西行取经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能悟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僧人?(学识渊博,治学严谨)
2、读了课文第一部分,你有什么问题? [可能会有两方面的问题:
1)他学识已很渊博了,为何还要不远万里去天竺学习?
2)从长安到天竺,山高路远,是一种什么力量使他毅然前往,并克服重重困难?] 导:也许学习完这篇课文,自然能解开你心中的疑问。 3、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感悟人物品质。
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取经过程中,玄奘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对待的,从中你感到他拥有一种怎样的品质? [要点:1)混出玉门关2)单人匹马走沙漠 ※重点句:
玄奘想折回第四堡去取水,走了十几里,忽然想起临走的时候,他曾立下誓言,不达目的决不后退一步。
‚从不达目的决不后退一步‛,可感受他有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 ※感受沙漠环境的恶劣,体会玄奘冒着生命危险,舍身求法。
总结:玄奘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越过雪山冰河,冲过暴风雪,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天竺求学,一切源于他心中坚定的信仰,与一生的追求——对佛法的弘扬。
过渡:玄奘西行求法十几年,从印度带回大量的佛经,这些真经是佛家教义的种子,只有翻译成中文它们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否则印度留学所创造的辉煌将变得毫无意义。
4、结合课外资料,了解玄奘的历史贡献。
1)学习小组合作读最后一部分,结合资料思考,回国后玄奘潜心做了哪些事情? (要点:翻译佛经,编写《大唐西域记》) 2)师生合作交流资料 ※屏幕出示:
玄奘带回来的佛经数量大,覆盖面广,质量特别高,如果我们把唐朝汉译佛经比喻成为汉译佛经中的皇冠,那玄奘翻译的佛经就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玄奘西行求法历经千辛万苦,只为求取直经,而取到直经才只不过走了求法之路的一半,另一半就是翻译佛经,他魂系真经,迫不及待,也只有这样,才能弘扬佛法功德圆满。
阅读了课文,交流了资料,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玄奘只是一个普通的僧人吗? 角度:
1、从学者的角度,
他敢于对前人的译作提出批判,严谨治学,敢于探求真理。 2、作为一个高僧,
他历经艰险,百折不挠,远赴无竺,学习真经,弘扬佛法,发展佛教,功德无量,是中国佛教史上继往开来的人物。 3、作为一个翻译家,教育家,
他翻译方面的贡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4、他又是一个文化交流的使者, 玄奘西行,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四、总结全文,提炼升华
1、浏览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玄奘西行给你印象最深的场景或细节。 2、出示季羡林先生引鲁迅的一段话作为总结: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拿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季羡林:舍身求法的人,首先就有玄奘在内,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这样精神的玄奘的确算得上是‚中国的脊梁‛。 板书设计:
24、玄奘取经
历经艰险,百折不挠 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25、鉴真东渡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鉴真及其六次东渡日本的经历和交流的内容。
2、通过对鉴真在中日文化交流中所起作用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3、通过鉴真不畏艰险,六次东渡到达日本等史实的学习,使学生从心里崇敬这位用于奋斗、贡献巨大的伟人。
教学重难点:通过了解鉴真的事迹,认识鉴真东渡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及影响,产生对这位勇于奋斗、贡献巨大的伟人的崇敬。 教学过程:
一、对外友好往来(通过填图让学生对唐朝对外往来有个粗略的了解,同时提高学生读图和填图能力)
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学生讲解从哪些城市出发,经过哪些路线,到达哪些国家:从洛阳、长安出发向西通过丝绸之路,可以到达天竺、波斯、拂菻、
大食,向东可以到达新罗; 从广州出发,走海路可以到达东南亚各国、天竺,最远可以到达波斯湾; 从扬州出发可以到达日本。
由此可见,唐朝对外交往相当频繁,与唐朝有贸易往来的包括亚非欧七十多个国家。当时唐朝的都城长安,云集世界各国人士,成为世界性的大都市。 二、下面我们先来了解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的情况。 播放《鉴真东渡》的录像。
鉴真的六次东渡,可以说是历尽磨难。第五次东渡时,鉴真刚出海就遇上了风暴,鉴真一行在海上漂流了14天,抵达海南岛。在这次东渡中,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牺牲,而鉴真本人也因病双目失明。 鉴真仍支持不懈,终于在753年,东渡成功。
(通过鉴真的感人经历,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
鉴真的六次东渡,传为中日交往的一段美谈。郭沫若称赞鉴真东渡:‚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学生解释郭沫若赞美鉴真的诗句,并用事例说明。
舍己为人传道艺:鉴真把唐朝的建筑、医药等道艺传到了日本。在鉴真主持设计建造的日本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在唐招提寺内保存的鉴真坐像也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
日本政府为什么要把鉴真坐像定为国宝?
表明这坐像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更重要的是,鉴真坐像是唐朝与日本友好往来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 见证,日本政府把它定为国宝,表示对鉴真的尊崇和对中日友谊的珍视。
‚唐风洋溢奈良城‛——说明通过日本与唐朝频繁的友好往来,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巨大的影响。
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学生列举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制度、建筑、钱币和文字、茶道、服装、坐姿。
例如在建筑方面:(出示日本平城京和唐长安城的对比图) 两幅图有什么相似之处? 说明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都有朱雀大街,把南城一分为二; 都有西市、东市,商品贸易同居民区分开; 都是街道布局整齐笔直如棋盘状; 都有皇帝的宫殿并都在城北中央。
这说明日本建筑、城市建设与管理、经济制度、皇权思想等从里到外,都渗透着唐朝的制度文化,留下唐朝的影子。
总结:唐朝时,国力强盛、文化发达,日本与唐朝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积极地学习唐朝的文化,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 板书设计: 25、鉴真东渡
次数:5次失败,第6次成功。 结果: 传播文化,增进友好。
26、郑和下西洋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郑和下西洋的盛况及下西洋的意义。
2、通过课前搜集郑和下西洋资料,培养学生检索资料的能力。
3、感悟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利用好学生掌握的资料,理解郑和下西洋的辉煌。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
教师陈述: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98年推出了在过去1000年中最具历史影响的30位世界探险家,其中唯一的东方人来自中国,这是全体炎黄子孙的骄傲。
○猜一猜: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郑和)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设问:
○郑和一生七下西洋。算一算,郑和首下西洋距今已有多少年?(600年)
教师承转: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壮举,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为此,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全国各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播放‚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的新闻片段。在学生观看后,教师再设问:
○在刚才的新闻片段中,很多学者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做了比较,有的学者认为郑和比哥伦布更伟大,有的认为哥伦布更伟大,你同意哪一种?(学生举手表决)
在学生辩论的基础上,教师承转:同学们,任何结论都要拿出充分的理由来,因此,我们不要轻易下结论。这节课就让我们的思维穿越时空,去追寻他们神奇、惊险的经历吧!
继承和弘扬郑和精神 二、 提供情境。 情境1:
郑和是我国明代的伟大航海家,诞生在云南昆明。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七次下西洋,历时28年,在第七次下西洋返航途中郑和病逝于古里,把毕生献给了航海事业。郑和一生七下西洋,每次都是选择冬季出发,夏季返国;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比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1497年率领的葡萄牙船队到达印度卡利卡特要早92年。这段材料蕴涵了郑和的哪些精神?(敬业献身、经略海洋、科学创新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情境2:
(1)当19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五百周年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欲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但最终因受到拉丁美洲人民的坚决反对而作罢。 (2)在迎接2005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世界各地纷纷开展活动纪念郑和。马达加斯加发行了《郑和下西洋》小型张邮票;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准备在三保山上建立郑和纪念馆;2003年5月28日,世界上第一个以‘郑和’命名之清真寺在印度尼西亚东爪哇首府泗水举行落成典礼并正式对外开放。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体现了郑和的睦邻友好精神,正因为郑和是一个和平使者,才受到了世界人民的缅怀;正反例子的比较充分表明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反对战争和侵略)
情境3:
(1)‚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见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发见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摘自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2)1984年金秋时节,邓小平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说:‚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300多年的闭关自守。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你从这两则材料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关门主义必然导致落后,我们应抓住机遇,扩大开放)
2. 学生活动。让各小组选取其中的一个情境进行探讨,教师巡回指导。 3. 师生交流。通过交流让学生感悟郑和下西洋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和经验教训。
二、教师总结
伟人已逝,精神永存。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我们不仅要缅怀郑和,更要继承和弘扬郑和的爱国献身精神、科学创新精神和睦邻友好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板书设计:
26、郑和下西洋
郑和七次下西洋
标志着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发展达到了顶峰, 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伟大壮举。
第九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本单元将进行‚传统工艺‛的教学,分别是《27玉器》、《28青铜器》、《29漆器》、《30文房四宝》。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
2、能准确地说出四大发明及祖冲之、李时珍的成就。
3、产生对学习科学、科学研究的憧憬,树立发展我国现代科技的宏愿。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及传统工艺。 2、懂得欣赏古老玉器、青铜器等。 教学难点:
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 突破方法:
查阅资料,想象呈现,交流讨论。 教具、学具: 图片、文字资料。
27、 玉器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玉的特点和玉器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对传统文化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2、了解关于玉的传说,感受玉的珍贵,简要认识玉的文化内涵。 3、感悟玉所代表的精神意蕴,培养学生对玉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玉的知识,通过了解玉的特点、玉的传说和玉的意蕴,让学生初步感受玉在中国人心目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教学难点:我国古代有‚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法,理解玉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初步体会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新课:
在中国早期的工艺美术中,除了陶器和青铜器工艺外,还有玉器,它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最具魅力的一种。
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的玉文化,形成了中国人民特殊的崇玉、爱玉、赏玉、藏玉、盘玉、佩玉的文化心理,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等领域。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了解一下这些各具特色玉石工艺。(出示课题、播放课件图片)
三、教学内容: 1. 了解玉文化:
以硬玉、软玉、碧玉、水晶等为原料而制作的工具、装饰品、祭器、陈设品等通称为玉器。
根据现有资料证明,中国最早的玉器出现于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那时就是以石头作为生活、生产工具的材料,其中比较美丽的、有光泽、有色彩花纹的石头,就被用来作为装饰品,后来人们知道了打磨、穿孔、镂雕等加工手段。到了新石器时代后期,玉就从石头中分离出来成为工艺品。
了解我国玉文化:关于玉的名言、句子、故事等,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化干戈为玉帛、玉洁冰清、金玉良言、怀瑾握瑜、珠联璧合、瑕不掩瑜、玉不琢不成器、君子比德于玉、完璧归赵……
2、了解和田玉
介绍相关资料,欣赏美丽图片,增加学生对玉的直观审美。 3、关于‚玉‛字部的汉字
‚玉‛字始于我国最古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中。汉字曾选出从玉的字近500个,而用玉组词更是无计其数,汉字中的珍宝等都与玉有关。
你能写出多少相关的汉字呢?鼓励学生写一写、交流交流。 4、关于‚金镶玉‛奥运奖牌。 三、课堂小结
玉,象征圣洁、高贵、美丽、坚贞、吉祥;几千年来,人们敬玉、爱玉、赏玉、佩玉。玉,已经形成中华民族的丰富而美好的名族精神,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板书设计:
27、玉器
君子比德于玉
佩玉、爱玉、赏玉、鉴玉、藏玉 和田玉
28、青铜器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青铜器的有关知识,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好灿烂。
2、简要了解青铜器的类型及用途,初步认识青铜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3、通过组织开展拓展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青铜器的特点和初步认识著名的青铜器作品,对我国古代青铜器产生形象化的认识。
教学难点:了解青铜器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教学过程:
一、了解什么是青铜器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象征,那么青铜工艺便可成为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
青铜器是用红铜和锡或铅的合金制造的器物,是人类最早广泛使用的金属器。它原来的颜色大多是金黄色,由于长期腐蚀,表面往往生成一层青绿色的锈,所以‚青铜器‛。
二、了解‚禹铸九鼎‛的典故
人类经历了原始公社时代的漫长跋涉之后,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在中国,作为奴隶社会文明标志的,是青铜工艺。史家把奴隶制时代称为‚青铜时代‛。
阅读资料,了解青铜器的历史悠久。 三、了解青铜器的种类
包括礼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炊器、食器、度量衡等,几乎遍及古代生活的各个方面。
介绍相关资料,欣赏图片。
四、器中精品:司母戊大方鼎、越王勾践剑
学生阅读文中简介,观看图片,组织学生谈论自己的感受。 五、拓展活动
欣赏图片,查阅资料,了解他们的用途。 六、课堂总结
青铜器的发达的铸造工艺充分体现了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它的丰富多彩的造型和纹饰,集中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造。 板书设计:
28、青铜器
年代:从夏商周——秦汉,跨度约两千年
分类:礼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炊器、食器、度量衡器 代表作品:司母戊大方鼎、越王勾践剑
有关词语:禹铸九鼎、大名鼎鼎、人声鼎沸、一言九鼎……
29、漆器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漆器的有关知识,感受中国古代漆器工匠高超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创造力。
2、欣赏精美的漆器图片,初步认识漆器在我国古代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重要。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漆器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过程:
一、阅读文本,点拨指导。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文本,初步弄清漆器的一般特点:漆器光亮洁净,易清洗,具有防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
了解漆器的用途:不仅可以用作生活器皿和家具,而且还应用于乐器、兵器、丧葬用具等。
二、欣赏图片,感受魅力。
指导学生欣赏漆器的图片,从色彩到象形逐步感受中国漆器的魅力。 虎座鸟架鼓:是我国古代漆器的代表,不仅代表着我国古代漆器的最高水平,而且体现了古代楚人的精神风貌和楚地的文化特色。
指导学生仔细欣赏这件漆器的造型特点,结合文章介绍和历史传说,使学生对古代漆器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
三、查阅资料,拓展研究。
组织学生就漆器的工艺和文化交流查找资料,交流讨论,展开更为深入的探究。了解漆器的工业复杂性,感受工匠的高超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创造力。 板书设计:
29、漆器
中国四大漆器:扬州漆器、平遥推光漆器、福州脱胎漆器、成都漆器 代表作品:虎座鸟架鼓
30、文房四宝
教学目标:
1、认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初步感知文房四宝在古代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感受中国古代工匠高超的制作工艺,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文房四宝各自的起源和制作历史。。
教学难点:了解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为代表的文房四宝的特点,了解它们制作工艺的高超。 教学过程:
一、了解笔、墨、纸、砚
笔、墨、纸、砚是我国传统的书写工具,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自古以来,中国的书画家们写诗作画离不开笔墨纸砚,人们就把这四种文具称为‚文房四宝‛。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制作文房四宝的名手,他们制作的笔、墨、纸、砚品种十分丰富。宣纸、徽墨、湖笔、端砚是文房四宝中著名的代表。
二、分类介绍笔、墨、纸、砚
组织学生读一读书中的相关介绍,说一说课文中的传说和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分小组讨论认知和感受。
请学生读一读文中的诗歌,大致了解,不作细致推敲。 三、拓展活动
练一练:借助工具书,将下列关于纸的成语填写完整。
资料展示:砚台历经秦汉、魏晋,至唐代起,各地相继发现适合制砚的石料,开始以石为主的砚台制作。其中采用广东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及甘肃临洮的洮河石制作的砚台,被分别称作端砚、歙砚、洮河砚。史书将端、歙、临洮砚称作三大名砚。清末,又将山西的澄泥砚与端、歙、临洮,并列为中国四大名砚。也有人主张,以天然砚石雕制的鲁砚中的红丝石砚代替澄泥砚,合称四大名砚。
板书设计:
30、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第十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本单元将进行‚陶瓷艺术‛的教学,分别是《31彩陶与黑陶》、《32唐三彩》、《33瓷器》、《34紫砂壶》、《探究课 欣赏与收藏》。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初步懂得收藏与欣赏。 2、认识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以及我国人民的高超智慧。 3、初步培养学生对文物的兴趣爱好。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及传统工艺。 2、懂得欣赏古老彩陶、瓷器等。 教学难点:
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 突破方法:
1、教师介绍大量资料。
2、欣赏彩陶、唐三彩、瓷器照片。
3、引导学生上网,了解彩陶、唐三彩、瓷器等。 教具、学具: 图片、文字资料。
31、彩陶与黑陶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叫我哥彩陶和黑陶的发展历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彩陶和黑陶的发展概况,特别是黑陶的发展历史与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彩陶与黑陶的特点,领会黑陶‚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教学过程:
一、了解本课主要内容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本课简要介绍了人类早期陶器发明中的重要代表——彩陶与黑陶,以此展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
二、欣赏彩陶与黑陶
1、欣赏图片,借助文字资料,进一步弄清彩陶的特点和用途。
彩陶的特点:大多为手制,也有部分是轮制而成,表面光滑,也有极少数绘有人物纹。造型根据实用要求而创造,种类多样,形体完整,形成了朴素、优美的艺术效果。
彩陶多用于:一是炊器,二是饮食器,三是盛贮器,四是陶制工具。 2、欣赏图片,借助文字资料,进一步弄清黑陶的特点和用途。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地区之一。
黑陶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标志着我国制陶工艺达到空前发展,也向后人展示了制陶由实用性转向审美要求的历史过程。
三、拓展活动
欣赏陶器图片,查找资料,了解它们的特点及用途。 板书设计:
31、彩陶与黑陶 实用性——审美性 32、唐三彩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唐三彩的主要特点和制作背景,感受中国古代制陶工匠高超的制作技艺。
2、认识唐三彩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结合有关资料拓展学习,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插图,认识唐三彩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唐三彩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唐三彩的制作背景和釉色特点。。
教学过程:
一、了解什么是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吧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它以斑斓的釉彩、鲜明的光泽、优美精湛的造型著称于世,是我国古代陶器中璀璨的明珠。
二、了解唐三彩盛行于世的历史背景 三、了解唐三彩的种类
四、欣赏图片,对照文字,了解唐三彩的代表作品 唐三彩马,唐三彩烛台,三彩骆驼载乐俑。
组织学生交流阅读体会,说说自己对唐三彩的初步印象。 五、拓展活动
‚唐三彩‛真的只有三种颜色吗?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
32、唐三彩
唐三彩马,唐三彩烛台,三彩骆驼载乐俑
33、瓷器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瓷器的发展概况和相关知识,感受祖国瓷器艺术的源远流长,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初步了解我国瓷器的特点,感受中国古代工匠高超瓷器制作技艺。 3、结合插图和有关资料开展瓷器艺术欣赏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对瓷器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瓷器的发展概况。 教学难点:了解我国瓷器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陶器部分,比较陶器玉瓷器的区别
二、了解瓷器的历史:
由陶器发展而来,东汉时期出项了真正的瓷器。唐代制作技术已达到高度发达。四、拓展活动
读一读:《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谈谈自己的感受。 宋代瓷器又有新的提高,烧纸技术达到完全成熟。
板书设计:
三、宋代五大名窑: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定窑。 四、欣赏瓷器
结合插图指导学生认真欣赏,充分感受我国瓷器‚含蓄而淡雅,高贵而温润‛的特点,使学生形成较深刻的印象。
搜集历史传说和景德镇介绍的知识,与学生进行交流。 五、拓展活动
从唐朝起,中国的陶瓷就大量输出海外,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查找资料,说一说著名的‚陶瓷之路‚。 板书设计:
33、瓷器
含蓄而淡雅,高贵而温润
34、紫砂壶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紫砂壶的特点,感受我国这一历史悠久的古老陶艺,增强学生对传统工艺品的欣赏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欣赏紫砂壶,了解紫砂壶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了解什么是紫砂壶
紫砂壶是一种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烧制而成的无釉细陶器,是我国特有的集诗词、绘画、雕刻、手工制造于一体的陶土工艺品。
二、了阅读文本,解紫砂壶的特点
用紫砂壶泡茶,冬不宜冷,夏不炙手,泡不走味,贮不变色,夏不发馊。 三、欣赏紫砂壶图片 珐琅彩紫砂壶,紫砂提梁壶。
34、紫砂壶 原产地:江苏宜兴
人间珠玉安足取,应先溪头一丸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