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教案噪声的危害和控制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课前复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声音的三个特征以及决定他们大小的因素.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回答以下问题:

1.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有关,__________越大,音调越__________.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有关,__________越大,响度就越__________.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的__________不同.

2.人们把高于__________Hz的声音叫超声波;把低于20 Hz的声音叫__________.

3.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__________的响度大,__________的音调高. 请对照以下答案,看你回答得是否正确:

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的音色不同;人们把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把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男中音的响度大,女高音的音调高.

掌握了以上知识,你可以预读一下《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这节内容,试着做做下面的题目:

1.人们以____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

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__________处减弱;在__________过程中减弱;在__________处减弱.

【学习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基础知识精讲】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四大公害.在一些地区,一些单位,噪声成为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害.噪声是哪里来的?究竟有哪些危害?用什么办法来减弱噪声呢?带着这些问题来进行学习,看你学完本节知识后,能掌握多少.

1.噪声

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来源

噪声的来源是非常多的.

在工厂里,发动机的运转声,通风机吸气或排气声,材料的锯割、冲压、切削声„使得一些工厂成为噪声污染非常严重的单位.

在公路上,噪声的主要来源是来往机动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振动声和排气声,以及车身的振动声.这里的“罪魁”是拖拉机和重型卡车,其次是摩托车.

在家里,几名同学聚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说话、放声大笑、引吭高歌,或者开大收音机、录音机或电视机的音量,都会干扰家里人和邻居的生活,成为令人厌烦的噪声来源.

知道了噪声的来源,请同学们注意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要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和工作.

3.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同学们可能见过在街道上有一些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分贝的符号为dB.用它来表示声音的强弱.0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声——听觉下限,10 dB相当于微风吹落树叶的沙沙声.图1—9给出了一些声强的分贝数和人们相应的感觉.

图1—9

30~40 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 dB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 dB以上会干

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 dB以上的噪声环境里,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引起神经衰弱、头疼、血压升高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 dB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 dB.这三项指标,请同学们记住.假如夜间你家附近的工地或饭店发出的声音超过50 dB,那么你就可以通过向当地的环保部门举报,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3.控制噪声

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几个阶段.

有下面三个阶段: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

因此,控制噪声也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即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它的传播、防止它进入耳朵.

在声源处减弱.例如,改造噪声大的机器或换用噪声小的机器,做个外罩把噪声源罩起来,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加消声器(图1—10)

图1—10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例如,使装有噪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来减弱传向居民区的噪声;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使传来的噪声被反射或部分吸收而减弱.(图1—11)

图1—11

在人耳处减弱.例如,可以戴上防噪声耳塞,或者在人耳孔中塞一团棉花.(图1—12)

图1—12

我们教室或学校令人心烦的噪声有哪些?来源在哪里?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弱这些噪声?通过本节的学习,同学们自己就可以制定一个方案了.

【学习方法指导】

冬天原来嘈杂的马路,降雪后,显得格外寂静,周围环境中的噪声都上哪去了? 降雪后,马路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雪,我们知道马路上的“嘈杂”声主要来自于各种机动车发出的噪声,这时马路上的雪松软,有缝隙,变成了较好的吸声材料,噪声被雪“吃掉”了.所以雪后的马路上显得比平时寂静多了.

后来,科学家根据这一原理,制成了专门铺在马路上的“吸声”材料,用这种材料铺成的马路,噪声大大降低了.

【拓展训练】

噪声的防护技术

噪声是繁华城市里污染环境的一大公害.为了贯彻我国噪声卫生标准,减小噪声的危害,保护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必须对噪声进行防护.在噪声防护技术中,一是减小噪声源的噪声,二是减弱、控制噪声的传播,三是个体防护.下面概括介绍这三方面的防护技术.

1.对噪声源的防护技术

最理想的办法是将噪声源的发声体改为不发声体,例如用无声液压代替高噪声的锤打,用无声焊接代替高噪声的铆接等.用这类无声或低声设备及工艺代替高声设备及工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噪声问题.但是,由于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从声源上根治往往是不可能的,许多原有设备还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因此,对噪声采取一些控制技术,仍然具有重要和普遍的意义.

对噪声源的控制技术如下表.

消声器是控制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方法,它是一种阻止声音传播而使气流通过的装置.消声器的形式很多,主要有限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消声器以及微穿孔板消声器等.吸声处理是在噪声源周围安装吸声材料.隔声是把发声体封闭在一个小空间使之与环境隔绝等.

2.减弱和控制噪声的传播,可以有四种技术

(1)远离噪声源.人远离噪声源,使噪声在远距离传播中衰减.

(2)改变噪声指向.噪声在低频时,一般无指向性,但随着频率的增高,其指向性也随着增加.因此,对于高频噪声,改变指向是一项控制噪声的行之有效的对策.

(3)筑墙控制噪声的传播.衰减量与声频或波长有关,与墙高度也有关.筑墙衰减噪声,在实用中被考虑的限度为25 dB.若在墙上贴吸声材料或在房间挂吸声板,也能有效地衰减噪声.

(4)大气、树木和草地可以削弱噪声的传播.噪声由气温高处向气温低处折射、由上风处向下风处折射.根据这一规律,噪声源应设置在低温处和下风处.绿化城市,不仅可以减弱噪声的的传播,而且可以防止空气污染.

3.个体防护

如果由于技术或经济上各种原因,未能达到控制噪声的要求,只好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1)帽盔.优点是隔声量大,对高频的隔声量可达40 dB~50 dB,而且可以减少对内耳的损伤,对头部又有防震和保护作用.缺点是笨重、不透气.因此只对强噪声适用.

(2)耳罩.外壳用硬质材料,内面用软质材料,内装吸声材料,隔声性能好.

(3)隔声棉.用石蜡或油浸透的棉花塞入耳道.

(4)耳塞.通常用软橡胶或软塑料制成.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课前复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声音的三个特征以及决定他们大小的因素.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回答以下问题:

1.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有关,__________越大,音调越__________.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有关,__________越大,响度就越__________.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的__________不同.

2.人们把高于__________Hz的声音叫超声波;把低于20 Hz的声音叫__________.

3.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__________的响度大,__________的音调高. 请对照以下答案,看你回答得是否正确:

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的音色不同;人们把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把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男中音的响度大,女高音的音调高.

掌握了以上知识,你可以预读一下《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这节内容,试着做做下面的题目:

1.人们以____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

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__________处减弱;在__________过程中减弱;在__________处减弱.

【学习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基础知识精讲】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四大公害.在一些地区,一些单位,噪声成为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害.噪声是哪里来的?究竟有哪些危害?用什么办法来减弱噪声呢?带着这些问题来进行学习,看你学完本节知识后,能掌握多少.

1.噪声

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来源

噪声的来源是非常多的.

在工厂里,发动机的运转声,通风机吸气或排气声,材料的锯割、冲压、切削声„使得一些工厂成为噪声污染非常严重的单位.

在公路上,噪声的主要来源是来往机动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振动声和排气声,以及车身的振动声.这里的“罪魁”是拖拉机和重型卡车,其次是摩托车.

在家里,几名同学聚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说话、放声大笑、引吭高歌,或者开大收音机、录音机或电视机的音量,都会干扰家里人和邻居的生活,成为令人厌烦的噪声来源.

知道了噪声的来源,请同学们注意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要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和工作.

3.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同学们可能见过在街道上有一些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分贝的符号为dB.用它来表示声音的强弱.0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声——听觉下限,10 dB相当于微风吹落树叶的沙沙声.图1—9给出了一些声强的分贝数和人们相应的感觉.

图1—9

30~40 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 dB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 dB以上会干

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 dB以上的噪声环境里,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引起神经衰弱、头疼、血压升高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 dB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 dB.这三项指标,请同学们记住.假如夜间你家附近的工地或饭店发出的声音超过50 dB,那么你就可以通过向当地的环保部门举报,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3.控制噪声

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几个阶段.

有下面三个阶段: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

因此,控制噪声也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即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它的传播、防止它进入耳朵.

在声源处减弱.例如,改造噪声大的机器或换用噪声小的机器,做个外罩把噪声源罩起来,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加消声器(图1—10)

图1—10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例如,使装有噪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来减弱传向居民区的噪声;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使传来的噪声被反射或部分吸收而减弱.(图1—11)

图1—11

在人耳处减弱.例如,可以戴上防噪声耳塞,或者在人耳孔中塞一团棉花.(图1—12)

图1—12

我们教室或学校令人心烦的噪声有哪些?来源在哪里?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弱这些噪声?通过本节的学习,同学们自己就可以制定一个方案了.

【学习方法指导】

冬天原来嘈杂的马路,降雪后,显得格外寂静,周围环境中的噪声都上哪去了? 降雪后,马路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雪,我们知道马路上的“嘈杂”声主要来自于各种机动车发出的噪声,这时马路上的雪松软,有缝隙,变成了较好的吸声材料,噪声被雪“吃掉”了.所以雪后的马路上显得比平时寂静多了.

后来,科学家根据这一原理,制成了专门铺在马路上的“吸声”材料,用这种材料铺成的马路,噪声大大降低了.

【拓展训练】

噪声的防护技术

噪声是繁华城市里污染环境的一大公害.为了贯彻我国噪声卫生标准,减小噪声的危害,保护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必须对噪声进行防护.在噪声防护技术中,一是减小噪声源的噪声,二是减弱、控制噪声的传播,三是个体防护.下面概括介绍这三方面的防护技术.

1.对噪声源的防护技术

最理想的办法是将噪声源的发声体改为不发声体,例如用无声液压代替高噪声的锤打,用无声焊接代替高噪声的铆接等.用这类无声或低声设备及工艺代替高声设备及工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噪声问题.但是,由于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从声源上根治往往是不可能的,许多原有设备还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因此,对噪声采取一些控制技术,仍然具有重要和普遍的意义.

对噪声源的控制技术如下表.

消声器是控制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方法,它是一种阻止声音传播而使气流通过的装置.消声器的形式很多,主要有限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消声器以及微穿孔板消声器等.吸声处理是在噪声源周围安装吸声材料.隔声是把发声体封闭在一个小空间使之与环境隔绝等.

2.减弱和控制噪声的传播,可以有四种技术

(1)远离噪声源.人远离噪声源,使噪声在远距离传播中衰减.

(2)改变噪声指向.噪声在低频时,一般无指向性,但随着频率的增高,其指向性也随着增加.因此,对于高频噪声,改变指向是一项控制噪声的行之有效的对策.

(3)筑墙控制噪声的传播.衰减量与声频或波长有关,与墙高度也有关.筑墙衰减噪声,在实用中被考虑的限度为25 dB.若在墙上贴吸声材料或在房间挂吸声板,也能有效地衰减噪声.

(4)大气、树木和草地可以削弱噪声的传播.噪声由气温高处向气温低处折射、由上风处向下风处折射.根据这一规律,噪声源应设置在低温处和下风处.绿化城市,不仅可以减弱噪声的的传播,而且可以防止空气污染.

3.个体防护

如果由于技术或经济上各种原因,未能达到控制噪声的要求,只好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1)帽盔.优点是隔声量大,对高频的隔声量可达40 dB~50 dB,而且可以减少对内耳的损伤,对头部又有防震和保护作用.缺点是笨重、不透气.因此只对强噪声适用.

(2)耳罩.外壳用硬质材料,内面用软质材料,内装吸声材料,隔声性能好.

(3)隔声棉.用石蜡或油浸透的棉花塞入耳道.

(4)耳塞.通常用软橡胶或软塑料制成.


相关文章

  • 初二教案噪声的危害和控制4 1
  •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课前复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声音的三个特征以及决定他们大小的因素.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回答以下问题: 1.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有关,__________越大,音调越_______ ...查看


  • 初二物理10.9
  • 3-3 噪声(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学习重点] 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学习过程] 一.学习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请各位同学准备好教科书.<理科爱好者> ...查看


  • 小学综合实践五年级上册教案
  • 小学综合实践五年级上册<噪音与健康> 教 案 主题四:<噪音与健康>教案(3课时) 一.主题内容分析 <噪音与健康>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与探究"的第四个主题.本主题安排了 ...查看


  • 三年级环保教案
  • 环境和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环境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周围事物是同某项中心事物相对而言的.我们 ...查看


  •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部完整版
  •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 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 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2. 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 1. 2. 力. 三.德育目标: 1. 2. 配合. ● ...查看


  • 四年级下心理健康教案
  • 一 保持良好的情绪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知道什么是"情绪"及它与我们工作学习的关系. 2.认识到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能控制自己,不然就会自己给自己背上思想包袱,影响学习和工作. 教学重点认识到"良好的情绪&q ...查看


  • 教案213耳和听觉2
  • 每 课 必 记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1.3 耳和听觉 日 期 1.了解耳的结构,知道耳的各部分功能,能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2.了解乐音的三个特性. 3.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重 点 难 点 分 析 从耳的结构分析听觉的形成 ...查看


  • 初二物理上册第二章基础训练课前预习
  •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 2.声音的传播需要 3 4.声以 5.声速的大小与音在 气体 中传播最快, 液体 中较快, 固体 中较慢.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m/s . 第二节.声音的 ...查看


  • 青岛版六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
  • 青岛版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1.农药带给我们什么 活动目标: 1.反思过度使用农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环保意识,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2.了解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知道农药对环境与人类所带来的危害,并掌握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