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用于描述气候的是( )
A、风和日丽 B、长夏无冬 C、阴雨连绵 D、天高云淡
2.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台风的是( )
A. B. C. D.
3、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是( )
A、北极地区 B、西伯利来 C、青藏高原 D、南极大陆
4、七月,全球最炎热的地方是( )
A、赤道地区 B、澳大利亚西北部 C、撒哈拉沙漠 D、中亚地区
5、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B、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C、从低纬向极地递增 D、北半球从南向北递减,南半球从北向南递减
6、近年来,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向,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加强 B、暖流增强 C、二氧化碳增多 D、降水增加
7、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
A、有无太阳的直射或斜射 B、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C、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D、有无极昼、极夜和极光的现象
8、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D、以上各带都有
9、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 )
A、0.5℃ B、0.6℃ C、0.7℃ D、6℃
10、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岭南微草,凌冬不雕;并汾乔木,望秋先陨。桔生
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形成上述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的差异 B、水源的差异 C、土壤的差异 D、地形的差异
11、赤道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12、企鹅生活在( )
A、南极地区 B、北极地区 C、苔原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13、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A、 B、 C、 D、
14、有关右图等温线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海洋 0℃
A、该图反映的是七月份的气温分布 10℃
B、该图反映的是一月份的气温分布. 20℃
C、该图反映的是南半球的气温分布
D、图中大致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15、热带沙漠气候多分布在( )
A、赤道两侧 B、回归线两侧的大陆西岸
C、大陆西岸30—40纬度地区 D、大陆东岸纬度较低的地区
16、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降水的季节分配方面 B、风向的季节变化方面( )
C、1月平均气温高低方面 D、7月平均气温高低方面
17、一年中干湿两季,湿季草木茂盛,干季原野枯黄,这种自然景观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18、下列行为不能了解某地天气变化的是( )
A、查看卫星云图 B、听天气预报
C、浏览“中国气象在线”网站 D、阅读空气质量日报
二、综合题
(一)、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将图中数字和字母与相对应的气候类型用线连起来。
⑩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② 热带雨林气候
① 热带草原气候
⑤ 地中海气候
③ 热带沙漠气候
④ 热带季风气候
A 温带季风气候
⑨ 冰原和苔原气候
⑥ 温带海洋性气候
⑦ 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
⑧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二)、读图:根据三位同学所处的位置填表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全球气候变暖
当今,全球气温具有变暖的趋势,观测表明,近百年的全球的平均气温已上升了
0.6-0.9℃,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在不断的增加,而且呈越来越多的趋势。其
主要原因一是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是毁林,特别是热带雨的破坏。
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重大的影响。首先,全球变暖会引起海
平面的上升。这一方面是因为气温上升的同时,海水的温度也随之增高,海水膨胀而导致海
平面上升;另一方面因极地增温强烈,会造成部分极地冰雪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观测表
明,近百年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10-20cm。海平面上升对沿海的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的
威胁。其次,全球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
的变化。例如,中纬度的地区会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尽管变暖对局
部地区会带来一定好处,但从全球来说,人类社会为此调整经济结构而付出的代价将高于可
能得到的好处。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世界上很多国家一方面提高能源的利用
率及利用技术,采用新能源;另一方面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1、造成全球变喛的中 的排放,造成该气体大量排放的原因是 和
2、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的 和 造成重大的影响。
3、海水上涨的担心并非多余,因为一旦气温升高势必会造成
4、对农业来说,气候变暖也并非一无是处,这是指: 。
5、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一方面一方面 。
(四)、读厦门“某传统民居图”、厦门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厦门传统民居的屋顶建筑特点表现为,这受当地的自然
环境中的 决定的。
2、厦门的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约℃,出现在出现在 月;厦门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说明我市气温的年变化特点是 。
3、厦门的降水较多的月份出现在 月到 月期间;降水较少的月份出现在 月
到 月期间;说明厦门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
5.读右图“地球上的五带图”填空(10分)
(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上南北回归线、南北
极圈的纬度及五带。
(2)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带,有阳光直射
0°
附答案:
一、选择题
BBDCD CCCBA CABAB BCBD
二、综合题
(一)、略
(二)、
2、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
3、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4、中纬度地区适宜农作物生长。
5、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新能源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四)、1、屋顶坡度大,留有排水沟 降水量较为丰富
2、28.2 8 12.5 2 15.7 年较差较小 长夏无冬,春秋相连 3、4 9 10 3 降水集中于夏季
(五)、略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用于描述气候的是( )
A、风和日丽 B、长夏无冬 C、阴雨连绵 D、天高云淡
2.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台风的是( )
A. B. C. D.
3、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是( )
A、北极地区 B、西伯利来 C、青藏高原 D、南极大陆
4、七月,全球最炎热的地方是( )
A、赤道地区 B、澳大利亚西北部 C、撒哈拉沙漠 D、中亚地区
5、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B、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C、从低纬向极地递增 D、北半球从南向北递减,南半球从北向南递减
6、近年来,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向,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加强 B、暖流增强 C、二氧化碳增多 D、降水增加
7、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
A、有无太阳的直射或斜射 B、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C、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D、有无极昼、极夜和极光的现象
8、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D、以上各带都有
9、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 )
A、0.5℃ B、0.6℃ C、0.7℃ D、6℃
10、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岭南微草,凌冬不雕;并汾乔木,望秋先陨。桔生
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形成上述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的差异 B、水源的差异 C、土壤的差异 D、地形的差异
11、赤道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12、企鹅生活在( )
A、南极地区 B、北极地区 C、苔原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13、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A、 B、 C、 D、
14、有关右图等温线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海洋 0℃
A、该图反映的是七月份的气温分布 10℃
B、该图反映的是一月份的气温分布. 20℃
C、该图反映的是南半球的气温分布
D、图中大致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15、热带沙漠气候多分布在( )
A、赤道两侧 B、回归线两侧的大陆西岸
C、大陆西岸30—40纬度地区 D、大陆东岸纬度较低的地区
16、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降水的季节分配方面 B、风向的季节变化方面( )
C、1月平均气温高低方面 D、7月平均气温高低方面
17、一年中干湿两季,湿季草木茂盛,干季原野枯黄,这种自然景观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18、下列行为不能了解某地天气变化的是( )
A、查看卫星云图 B、听天气预报
C、浏览“中国气象在线”网站 D、阅读空气质量日报
二、综合题
(一)、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将图中数字和字母与相对应的气候类型用线连起来。
⑩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② 热带雨林气候
① 热带草原气候
⑤ 地中海气候
③ 热带沙漠气候
④ 热带季风气候
A 温带季风气候
⑨ 冰原和苔原气候
⑥ 温带海洋性气候
⑦ 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
⑧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二)、读图:根据三位同学所处的位置填表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全球气候变暖
当今,全球气温具有变暖的趋势,观测表明,近百年的全球的平均气温已上升了
0.6-0.9℃,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在不断的增加,而且呈越来越多的趋势。其
主要原因一是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是毁林,特别是热带雨的破坏。
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重大的影响。首先,全球变暖会引起海
平面的上升。这一方面是因为气温上升的同时,海水的温度也随之增高,海水膨胀而导致海
平面上升;另一方面因极地增温强烈,会造成部分极地冰雪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观测表
明,近百年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10-20cm。海平面上升对沿海的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的
威胁。其次,全球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
的变化。例如,中纬度的地区会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尽管变暖对局
部地区会带来一定好处,但从全球来说,人类社会为此调整经济结构而付出的代价将高于可
能得到的好处。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世界上很多国家一方面提高能源的利用
率及利用技术,采用新能源;另一方面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1、造成全球变喛的中 的排放,造成该气体大量排放的原因是 和
2、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的 和 造成重大的影响。
3、海水上涨的担心并非多余,因为一旦气温升高势必会造成
4、对农业来说,气候变暖也并非一无是处,这是指: 。
5、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一方面一方面 。
(四)、读厦门“某传统民居图”、厦门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厦门传统民居的屋顶建筑特点表现为,这受当地的自然
环境中的 决定的。
2、厦门的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约℃,出现在出现在 月;厦门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说明我市气温的年变化特点是 。
3、厦门的降水较多的月份出现在 月到 月期间;降水较少的月份出现在 月
到 月期间;说明厦门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
5.读右图“地球上的五带图”填空(10分)
(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上南北回归线、南北
极圈的纬度及五带。
(2)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带,有阳光直射
0°
附答案:
一、选择题
BBDCD CCCBA CABAB BCBD
二、综合题
(一)、略
(二)、
2、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
3、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4、中纬度地区适宜农作物生长。
5、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新能源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四)、1、屋顶坡度大,留有排水沟 降水量较为丰富
2、28.2 8 12.5 2 15.7 年较差较小 长夏无冬,春秋相连 3、4 9 10 3 降水集中于夏季
(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