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光的直线传播 班级 姓名
1.(2013山东菏泽,) 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 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 B. 声传播需要介质, 光传播不需要介质
C. 光速和声速一样 D. 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2.(2015湖南岳阳) 下列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 )
A. 日食和月食 B. 影子的形成
C. 小孔成像 D. 发生雷电时, 先看到闪电, 然后才听到雷鸣声
3.(2015四川遂宁蓬溪) 下列关于光的传播速度的几种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 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 B. 光和声音一样,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大
4.(2015四川成都) 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 通过小洞向外看, 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 看到外面景物范围( )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5. 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 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 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 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 ②在A 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 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 ③经搅拌后, 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 正确的是( )
A. 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 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 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6. (2015•福州) 2015年4月5日晚,天空出现的“红月亮”是月全食奇观。月全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小孔成像 C .平面镜成像 D .光的折射
7.(2012天津) 如图4-1-1所示, 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 点“坐井观天”,选
项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是(
)
图4-1-1 图4-1-2
8.(2014上海崇明) 光从月球传播到地球需要1.3秒, 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______千米。
9.(2014江苏无锡) 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 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 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 这是因为光在均匀的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的缘故。
10.(2015河北唐山) 在晴天的中午, 茂密的大树下常有许多圆形的不那么明亮的光斑, 如图4-1-2所示。这些光斑的成因是由于光是沿________传播的, 光线通过树叶的缝隙而成的太阳的
________(填“像”或“影子”)。
11. 夏天人们在大树下乘凉, 乘凉的范围实际上是大树的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2.(2014浙江宁波) 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 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 如图所示, 圆筒的________(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
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 移动圆筒位置, 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
则光屏上的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2光的反射定律(一) 班级 姓名
1.(2013山东泰安) 如图4-2-1 所示, 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 则( )
A. 反射角是60° B.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C. 入射角是30° D. 入射角增大5°, 反射角增大10° 图4-2-1
2.(2013江苏扬州中考) 如图4-2-2所示, 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 反射光线经过的
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图4-2-2
3. (2015•衢州)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 )
A .∠1 B .∠2 C .∠3 D .∠4
4.(2015河北邢台联考) 利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0°, 则入
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应该是( )
A.100° B.80° C.40° D.50°
5.(2014湖南岳阳) 如图4-2-3所示, 入射光线与镜面成60°角, 请画出反射光线, 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图4-2-3 图4-2-4 图4-2-5 图4-2-6
6. 如图4-2-4所示是关于小猫和小聪的一幅漫画, 图中两条光线的夹角是60°, 则小聪观察小猫的光路的入射角是________度, 此现象说明在反射时, 光路是________。
7. 小红用新买的激光笔照射写字台上的玻璃板时, 发现在桌旁竖直白墙上的A 点形成一个红色的光点, 如图4-2-5所示。若保持入射点O 不变, 使光点下移到B 点, 则应使入射光线绕着O 点沿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方向转动。
8.(2014河北保定) 如图4-2-6所示, 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 经镜面反射后, 反射角为_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 从早晨到中午, 反射角将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9. (2013福建福州) 小聪小组跟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如图甲所示, 小聪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小铁板向后折, 活动小铁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 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 与ON 的夹角进行实验, 测量记录如上表所示。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小聪认为应是:光反射时,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______的结论正确,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乙中, 再用另一支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 射向平面镜时, 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 射出, 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光的反射定律 (二) 班级 姓名
1.(2015四川成都) 在黑暗的教室的墙壁上挂一平面镜, 用手电筒正对着照射, 从旁边观察的同学会发现( )
A. 镜子亮了, 墙也亮了, 它们都发生了镜面反射 B. 镜子发生镜面反射不亮, 墙发生漫反射亮了
C. 墙和镜子都不亮, 它们都发生了漫反射 D. 镜子和墙都亮了, 它们都发生了镜面反射
2. 如图4-2-9所示, 小叶用激光灯斜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 无意中发现对面粗
糙的墙壁上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 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却很暗, 对此现象解释较合
理的是( )
A. 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 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
C. 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 D. 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 图4-2-9
3. 我们在教室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 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 而学习或
工作用的台灯上有一个灯罩(如图4-2-10所示), 其作用是利用光的________定律将
光线尽量集中到需要照射的地方, 因此灯罩内表面应尽量________(选填“光滑”或
“粗糙”)。 图4-2-10
4. (2011青海西宁) 皮鞋擦过鞋油, 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 越擦越亮, 这是由于( )
A. 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
B. 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 增加表面光滑程度, 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C. 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革好, 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 增加漫反射效果
D. 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 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5.(2014四川德阳) 在如图4-2-11中, 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 画出入射光线AO, 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图4-2-11 图4-2-12 图4-2-13 图4-2-14
6. (2014湖南湘潭) 如图4-2-12所示, 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 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 处。
(1)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
(2)若要让反射光线在光屏的B 处, 可以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适当的角度。
7. (2015•菏泽)光线L 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4-2-13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图中要显示作图痕迹).
8. (2014江苏连云港)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 小红将一可沿ON 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CD________放置在平面镜上, 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 点, 可在ABCD 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 若将硬纸板向后折转(如图4-2-14所示), 则在硬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 除了能呈现光路外, 另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9. (2014•东营)小红在池塘边观察水中月亮的视线与水面的夹角是30°,如
图,此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角的度数是 .
4.3 平面镜成像 (一) 班级 姓名
1.(2014天津中考) 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 m处, 她在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
A.1 m B.1.5 m C.2 m D.3 m
2. (2015•郴州)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4m 处,若人向镜移动1m ,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 )
A . 变大 6m B.变大 5m C.不变 6m D.不变 8m
3.(2014山东菏泽,) 人站在平面镜前, 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 发生的现象是( )
A. 像不变, 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 像不变, 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C. 像变大, 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D. 像变大, 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4.(2014湖南湘潭) 下列成语描述的光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凿壁偷光 B. 猴子捞月 C. 形影不离 D. 一叶障目
5.(2014福建龙岩) 如图所示,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 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实像 B. 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实物大
C. 蜡烛移近玻璃板时, 像会远离玻璃板 D. 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6. (2015•连云港)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B.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C .物体靠近平面镜时,所成的像将远离平面镜 D.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7. (2015•济南)小丽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理了理自己的头发。当她转身远离平面镜时,像离人的距离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她在平面镜中的像 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2014河北,) 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 m的地方, 像到小红的距离为________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 便走近镜子, 镜中的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 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 小明应将光源照向________(选填
“衣领”或“平面镜”) 。
9.(2012河北) 小明身高1.7 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 m处, 他在镜中的像
高是________m,他到像的距离是________m。若将一块木板放在平面镜前,
如图所示, 请画图说明他能否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脚尖。
10. (2015•苏州)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 较薄 (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 ,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 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 与A 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 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 后 (前/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 的像.
4.3 平面镜成像(二) 班级 姓名
1. 物体AB 经平面镜成像, 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图中正确的是(
)
2. 、(2015•潍坊)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做了一个简易潜望
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
的像是( )
A 与物体等大的、正立的虚像 B 与物体等大的、倒立的虚像
C. 比物体还小的、正立的实像 D. 比物体还小的、倒立的实像
3.(14泰安) 湖边的路灯距湖面高3 m,湖水深7 m,映在平静湖水中灯的 “倒影”距离湖面______m。
4. (2014四川绵阳中考) 如图4-3-6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平面倾斜45°角。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原理。现有一艘军舰位于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 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________________(选填“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平面镜1的正上方”、“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或“平面镜2的正下方”)。
图4-3-6 图4-3-3
5.(2013湖南岳阳中考) 画出图4-3-3中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
6. (2015•茂名)画出图中人眼通过平面镜M 看到桌底下球的光路.
7. (2015•滨州)(6分)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想起了走过教学大楼门厅内的大平面镜时的情景:靠近镜子时,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感觉像变小了。自己的感觉对吗?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时进行了实验探究。小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
燃的相同的蜡烛B 。当把蜡烛B 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 与蜡
烛A 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
(2)多次改变蜡烛A 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 ,发现总能
找到一个对应位置,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 与蜡烛A 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能验证小明感觉的是步骤 (选填(1)或(2));
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
③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 ,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 的像,说明所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
4.4光的折射 班级 姓名
1.(2012湖北咸宁中考) 香城泉都, 万国咸宁, 缓缓穿城而过的温泉河是一道
靓丽的风景线。各式现代建筑依河矗立, 充满时代气息, 如图4-4-1所示。
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_所形成的虚像, 这些“倒影”看起
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 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发生______进入了水中。
2. (2015 河北中考. )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变得越来越大
B. 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缘故
C. 手影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 清晨,我们看到地平线下的“太阳”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3. (2015•苏州)下列现象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路灯下形成人影 C 阳光下可以看到彩色的花 D . 河岸边看到水中的鱼
4. (2015•郴州)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 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B . 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C . 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D . 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5.(2014湖北盐城中考) 如图4-4-3所示, 一束激光沿________射到空水槽底部O 点, 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 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 点的________(填“左”或“右”)侧; 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 在此过程中, 折射角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图4-4-3 图4-4-4 图4-4-5 图4-4-6
6. (2014四川内江中考) 如图4-4-4, 光线AO 由空气进入水中, 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7.(2014四川成都) 如图4-4-5所示, 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 在水面发生了折射, 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并标出折射角r 。
8.(2014福建厦门中考) 图4-4-6中OA' 是入射光线AO 的折射光线, 请在图中大致画出折射光线OB' 的入射光线BO 。
9. (2015•资阳)“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如图所示,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 点有一只青蛙,它的视野范围如图a 所示.大雨将井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 点,请你在图b 中画出青蛙视野发生变化后的大致情况.
10.(2014山东济宁) 去年暑假, 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 如图4-4-7小梦将钢叉向看到的鱼方向投掷, 总是叉不到鱼。下列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 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
)
图4-4-7
4.1 光的直线传播 班级 姓名
1.(2013山东菏泽,) 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 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 B. 声传播需要介质, 光传播不需要介质
C. 光速和声速一样 D. 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2.(2015湖南岳阳) 下列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 )
A. 日食和月食 B. 影子的形成
C. 小孔成像 D. 发生雷电时, 先看到闪电, 然后才听到雷鸣声
3.(2015四川遂宁蓬溪) 下列关于光的传播速度的几种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 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 B. 光和声音一样,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大
4.(2015四川成都) 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 通过小洞向外看, 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 看到外面景物范围( )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5. 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 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 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 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 ②在A 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 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 ③经搅拌后, 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 正确的是( )
A. 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 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 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6. (2015•福州) 2015年4月5日晚,天空出现的“红月亮”是月全食奇观。月全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小孔成像 C .平面镜成像 D .光的折射
7.(2012天津) 如图4-1-1所示, 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 点“坐井观天”,选
项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是(
)
图4-1-1 图4-1-2
8.(2014上海崇明) 光从月球传播到地球需要1.3秒, 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______千米。
9.(2014江苏无锡) 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 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 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 这是因为光在均匀的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的缘故。
10.(2015河北唐山) 在晴天的中午, 茂密的大树下常有许多圆形的不那么明亮的光斑, 如图4-1-2所示。这些光斑的成因是由于光是沿________传播的, 光线通过树叶的缝隙而成的太阳的
________(填“像”或“影子”)。
11. 夏天人们在大树下乘凉, 乘凉的范围实际上是大树的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2.(2014浙江宁波) 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 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 如图所示, 圆筒的________(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
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 移动圆筒位置, 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
则光屏上的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2光的反射定律(一) 班级 姓名
1.(2013山东泰安) 如图4-2-1 所示, 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 则( )
A. 反射角是60° B.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C. 入射角是30° D. 入射角增大5°, 反射角增大10° 图4-2-1
2.(2013江苏扬州中考) 如图4-2-2所示, 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 反射光线经过的
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图4-2-2
3. (2015•衢州)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 )
A .∠1 B .∠2 C .∠3 D .∠4
4.(2015河北邢台联考) 利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0°, 则入
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应该是( )
A.100° B.80° C.40° D.50°
5.(2014湖南岳阳) 如图4-2-3所示, 入射光线与镜面成60°角, 请画出反射光线, 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图4-2-3 图4-2-4 图4-2-5 图4-2-6
6. 如图4-2-4所示是关于小猫和小聪的一幅漫画, 图中两条光线的夹角是60°, 则小聪观察小猫的光路的入射角是________度, 此现象说明在反射时, 光路是________。
7. 小红用新买的激光笔照射写字台上的玻璃板时, 发现在桌旁竖直白墙上的A 点形成一个红色的光点, 如图4-2-5所示。若保持入射点O 不变, 使光点下移到B 点, 则应使入射光线绕着O 点沿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方向转动。
8.(2014河北保定) 如图4-2-6所示, 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 经镜面反射后, 反射角为_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 从早晨到中午, 反射角将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9. (2013福建福州) 小聪小组跟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如图甲所示, 小聪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小铁板向后折, 活动小铁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 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 与ON 的夹角进行实验, 测量记录如上表所示。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小聪认为应是:光反射时,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______的结论正确,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乙中, 再用另一支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 射向平面镜时, 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 射出, 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光的反射定律 (二) 班级 姓名
1.(2015四川成都) 在黑暗的教室的墙壁上挂一平面镜, 用手电筒正对着照射, 从旁边观察的同学会发现( )
A. 镜子亮了, 墙也亮了, 它们都发生了镜面反射 B. 镜子发生镜面反射不亮, 墙发生漫反射亮了
C. 墙和镜子都不亮, 它们都发生了漫反射 D. 镜子和墙都亮了, 它们都发生了镜面反射
2. 如图4-2-9所示, 小叶用激光灯斜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 无意中发现对面粗
糙的墙壁上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 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却很暗, 对此现象解释较合
理的是( )
A. 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 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
C. 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 D. 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 图4-2-9
3. 我们在教室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 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 而学习或
工作用的台灯上有一个灯罩(如图4-2-10所示), 其作用是利用光的________定律将
光线尽量集中到需要照射的地方, 因此灯罩内表面应尽量________(选填“光滑”或
“粗糙”)。 图4-2-10
4. (2011青海西宁) 皮鞋擦过鞋油, 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 越擦越亮, 这是由于( )
A. 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
B. 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 增加表面光滑程度, 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C. 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革好, 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 增加漫反射效果
D. 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 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5.(2014四川德阳) 在如图4-2-11中, 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 画出入射光线AO, 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图4-2-11 图4-2-12 图4-2-13 图4-2-14
6. (2014湖南湘潭) 如图4-2-12所示, 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 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 处。
(1)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
(2)若要让反射光线在光屏的B 处, 可以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适当的角度。
7. (2015•菏泽)光线L 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4-2-13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图中要显示作图痕迹).
8. (2014江苏连云港)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 小红将一可沿ON 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CD________放置在平面镜上, 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 点, 可在ABCD 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 若将硬纸板向后折转(如图4-2-14所示), 则在硬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 除了能呈现光路外, 另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9. (2014•东营)小红在池塘边观察水中月亮的视线与水面的夹角是30°,如
图,此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角的度数是 .
4.3 平面镜成像 (一) 班级 姓名
1.(2014天津中考) 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 m处, 她在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
A.1 m B.1.5 m C.2 m D.3 m
2. (2015•郴州)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4m 处,若人向镜移动1m ,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 )
A . 变大 6m B.变大 5m C.不变 6m D.不变 8m
3.(2014山东菏泽,) 人站在平面镜前, 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 发生的现象是( )
A. 像不变, 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 像不变, 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C. 像变大, 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D. 像变大, 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4.(2014湖南湘潭) 下列成语描述的光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凿壁偷光 B. 猴子捞月 C. 形影不离 D. 一叶障目
5.(2014福建龙岩) 如图所示,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 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实像 B. 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实物大
C. 蜡烛移近玻璃板时, 像会远离玻璃板 D. 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6. (2015•连云港)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B.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C .物体靠近平面镜时,所成的像将远离平面镜 D.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7. (2015•济南)小丽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理了理自己的头发。当她转身远离平面镜时,像离人的距离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她在平面镜中的像 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2014河北,) 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 m的地方, 像到小红的距离为________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 便走近镜子, 镜中的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 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 小明应将光源照向________(选填
“衣领”或“平面镜”) 。
9.(2012河北) 小明身高1.7 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 m处, 他在镜中的像
高是________m,他到像的距离是________m。若将一块木板放在平面镜前,
如图所示, 请画图说明他能否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脚尖。
10. (2015•苏州)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 较薄 (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 ,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 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 与A 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 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 后 (前/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 的像.
4.3 平面镜成像(二) 班级 姓名
1. 物体AB 经平面镜成像, 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图中正确的是(
)
2. 、(2015•潍坊)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做了一个简易潜望
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
的像是( )
A 与物体等大的、正立的虚像 B 与物体等大的、倒立的虚像
C. 比物体还小的、正立的实像 D. 比物体还小的、倒立的实像
3.(14泰安) 湖边的路灯距湖面高3 m,湖水深7 m,映在平静湖水中灯的 “倒影”距离湖面______m。
4. (2014四川绵阳中考) 如图4-3-6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平面倾斜45°角。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原理。现有一艘军舰位于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 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________________(选填“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平面镜1的正上方”、“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或“平面镜2的正下方”)。
图4-3-6 图4-3-3
5.(2013湖南岳阳中考) 画出图4-3-3中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
6. (2015•茂名)画出图中人眼通过平面镜M 看到桌底下球的光路.
7. (2015•滨州)(6分)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想起了走过教学大楼门厅内的大平面镜时的情景:靠近镜子时,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感觉像变小了。自己的感觉对吗?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时进行了实验探究。小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
燃的相同的蜡烛B 。当把蜡烛B 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 与蜡
烛A 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
(2)多次改变蜡烛A 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 ,发现总能
找到一个对应位置,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 与蜡烛A 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能验证小明感觉的是步骤 (选填(1)或(2));
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
③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 ,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 的像,说明所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
4.4光的折射 班级 姓名
1.(2012湖北咸宁中考) 香城泉都, 万国咸宁, 缓缓穿城而过的温泉河是一道
靓丽的风景线。各式现代建筑依河矗立, 充满时代气息, 如图4-4-1所示。
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_所形成的虚像, 这些“倒影”看起
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 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发生______进入了水中。
2. (2015 河北中考. )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变得越来越大
B. 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缘故
C. 手影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 清晨,我们看到地平线下的“太阳”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3. (2015•苏州)下列现象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路灯下形成人影 C 阳光下可以看到彩色的花 D . 河岸边看到水中的鱼
4. (2015•郴州)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 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B . 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C . 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D . 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5.(2014湖北盐城中考) 如图4-4-3所示, 一束激光沿________射到空水槽底部O 点, 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 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 点的________(填“左”或“右”)侧; 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 在此过程中, 折射角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图4-4-3 图4-4-4 图4-4-5 图4-4-6
6. (2014四川内江中考) 如图4-4-4, 光线AO 由空气进入水中, 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7.(2014四川成都) 如图4-4-5所示, 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 在水面发生了折射, 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并标出折射角r 。
8.(2014福建厦门中考) 图4-4-6中OA' 是入射光线AO 的折射光线, 请在图中大致画出折射光线OB' 的入射光线BO 。
9. (2015•资阳)“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如图所示,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 点有一只青蛙,它的视野范围如图a 所示.大雨将井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 点,请你在图b 中画出青蛙视野发生变化后的大致情况.
10.(2014山东济宁) 去年暑假, 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 如图4-4-7小梦将钢叉向看到的鱼方向投掷, 总是叉不到鱼。下列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 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
)
图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