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提纲(答案)

泉州实验中学2016届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提纲

25.《桃花源记》

一、文学常识及整体感知

1.

2.《桃花源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

3.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 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最后寻找桃花源 。

4.出自本课的成语(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落英缤纷:落花繁多而杂乱的样子。

豁然开朗:开阔而明亮的样子。现在形容开阔而通达的样子或经过思考后一下子明白了。 无人问津:没有人探问价格或情况。

二、理解性默写

1.

2.写桃花源中美丽的自然风光的语句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3.写桃花源中人民怡然自乐生活的语句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三、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浔阳( xún ) 豁然(huò) 俨然(yǎ...

n) 阡陌(qiān )(mò )诣太守(yì) 刘子骥(jì ) 便要还家(yāo )黄发垂tiáo( 髫 ).....

yí( 怡 )然自乐

四、找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具答之,俱 全、都 便要还家邀 邀请

五、分别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义及今义

鲜美 古义 鲜艳美丽 今义 食物味道好

交通 古义 互相通达 今义 各种交通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俨然 古义 整齐的样子 今义 形容很像

妻子 古义 妻子和子女 今义 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 古义 与人世隔绝的境地 今义 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 古义 不要说,更不用说 今义 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不足 古义 不值得 今义 不到,不够

寻 古义 不久 今义 寻找

六、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

1.为:武陵人捕鱼为业 (作为)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替/制造) 夫子何命焉为(与焉连用,表疑问语气)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制造) 此为何若人(是) 天子为动(被)

2.其:复前行,欲穷其林(这,那)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代词,指渔人) ..3.乃:见渔人,乃大惊(竟然) 乃不知有汉(竟然) ..4.寻:寻向所志(寻找) 寻病终(不久) ..

5.舍:便舍船(丢下) 屋舍俨然(房子) ..6.向:便扶向路(原先) 寻向所志(原先) ..7.之:渔人甚异之(代词,指这种景象) 具答之(他) 处处志之(凑足音节)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 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荆之地(的) 已而之细柳军(到) 王吏之攻宋也(认为)

8.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属引凄异(连续不断) ..9.间:遂与外人间隔(隔绝)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又何间焉(参与) 时时而间进(偶尔)

七、 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

尽头

八、句式归纳:(省略句)

(村里人)见渔人,乃大惊,(村里人)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里人)便要(渔人)还家,(村里人)设酒杀鸡作食(招待渔人)

九、课内阅读

1.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林 尽 / 水 源,便 得 / 一 山,山 / 有 小 口,仿 佛 / 若 有 光。

2.课文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这段的景物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迹,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桃花源人见了渔人为什么“大惊”? 写出桃花源人对陌生人的诧异,显示他们与世隔绝的久远。

4.根据作者对桃花源的描述,用你的话来说说,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战乱,没有压迫,社会平等,安宁、和平。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渔人大概说的是什么,桃源人叹惋的是什么。 渔人说的大概是秦末以来的历史,人民的痛苦。桃源人为外面的世界如此动乱不堪,为外面的人民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6.桃源人为什么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源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害怕桃源以外的人知道了这个地方,而来扰乱,破坏他们的平等、和平、安宁的生活。

7.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文章开头讲到“忘路之远近”,可见路途遥远,标志失落是有可能的。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8.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 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

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我们不去苛求古人,但不能不认识到这一点。

26.《岳阳楼记》

一、文学常识

1.《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宋朝(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文正是他的谥号。

2.出自本课的成语:(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心旷神怡;先忧后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政通人和: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百废俱兴: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浩浩汤汤:水势汹涌壮阔。 心旷神怡:心胸旷达,精神畅快。

二、理解性默写

1.文中表明滕子京被贬后仍积极治理政事并取得成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

登斯楼也,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4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5.

6.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古仁人内涵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谪守(zhé) 属ǔ)予作文 浩浩汤汤 ( shāng ) 薄雾冥冥 ( b....

ó míng ) 霪雨(yín) 虎啸猿啼 ( xiào) 朝晖夕阴(huī) 樯倾楫摧(qiáng) 皓月(hào) 霏....

霏(fēi) 岸芷(zhǐ)汀(tīng)兰 静影沉璧(bì)骚人(sāo) 宠辱偕忘(xié)怒号o 舟楫(jí) ........há..心旷神怡(yí) 波澜不惊(lán) 潜形(qián) ....

四、找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咐,吩咐; 百废具兴 “具” 通 “俱”全,都 ..

五、分别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义及今义

明年 古义 第二年, 今义 今年的下一年;

作文 古义 写文章 今义 学生作为练习而写的文章

商旅不行 古义 不能行走 今义 不可以,不允许,不同意; ..

去国怀乡 古义 离开, 今义 到,前往;国:古义 国都 今义 国家

六、解释下列词语

1.以: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因为) 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将以(用)攻宋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认为)

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色) ..3.一:一碧万顷(一片) 长烟一空(完全) .. 4.开:连月不开(放睛) 开我东阁门(打开) ..5.则:然则何时而乐耶(那么)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就)

6.极:感极而悲者矣(到了极点) 此乐何极(尽头) 南极潇湘(直到尽头) 初极....狭(很,非常)

7.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或有王命急宣(有时候) 或....

以钱币丐之(有的人)

8.空: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 .. 9.通:政通人和(顺畅) 北通巫峡(通往) 阡陌交通(通达) 才通人(通过) .... 10.和: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11.夫:予观夫巴陵胜状(那) 夫战,勇气也(句首发语词) 夫鼾声起(丈夫) ...12.为:或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心情) 全石以为底(作为) ..13.然:满目萧然(„„的样子) 然则何时而乐耶?(既然这样) ..14.

15.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 居无何(过了) 城居者未之知(居住) 不可久居(停留)

七、词性活用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名词作动词 做太守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名词作状语 向北,向南 ...

薄暮冥冥 形容词作动词 迫近 而或长烟一空 形容词作动词消散 ..

或异二者之为 动词作名词 .

八、句式归纳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被动句 “谪”是被动词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状语后置“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判断句

吾谁与归? 宾语后置 吾与谁归?

九、课内阅读。

1、指出文章第1—5段所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

第1段:(记叙) 第2段:(描写) 第3段: (描写、抒情)

第4段:(描写、抒情) 第5段: (抒情、议论)

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把巴陵郡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奋发治理政事,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

3、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特点?请简单归纳。

气势非凡; 宽阔无边; 湖光山色。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引出下文3、4段所写的“迁客骚人”在不同景色下的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

5、第3、4段各描写了了哪些景物?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第3段:描写的景物有阴风、浊浪、日星、山岳、商旅、樯楫、虎猿的声音。渲染了一种萧条冷落的悲凉气氛。第4段:描写的景物有波澜、沙鸥、锦鳞、岸芷汀兰、、长烟、皓月、渔人。渲染了一种喜洋洋的气氛。

6、第3、4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什么?) 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

7、“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 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否定。

8、“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

悲喜观不同。 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9、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

10、第5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

11、文章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呢? 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12、请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心旷神怡;先忧后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7.《醉翁亭记》

一、文学常识及整体感知

1.本文作者欧阳修(1007—1072) 江西省吉安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 年),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辩护,被贬为滁州太守。《醉翁亭记》写于他到滁州上任的第二年,作者在文中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美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现了作者政治理想以及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复杂感情(旷达情怀)。全文的中心句是“醉能同其乐”,其中“乐”字贯穿全文。

3.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前呼后应;觥筹交错。)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山路也跟着转弯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情趣并不在喝酒,形容人别有意图,言在此而意在彼。 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二、理解性默写

1.琊也。写山间美景的是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2.之朝暮也。写四季美景的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3.《醉翁亭记》中写太守宴乐的是: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4.《醉翁亭记》中写众宾客宴乐的是: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三、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林壑(hè)尤美 觥(gōng)筹交错 林霏(fēi)开 树林阴翳(yì) ....

泉香而酒洌(liè) 岩穴暝(míng) 伛偻(yǔ lǚ) 蔚(wèi)然 山肴(yáo)野蔌 (sù) .....晦(huì)明变化 颓(tuí)然乎其间者 酿(niàng)泉 饮少辄(zhé)醉 ...

四、分别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义及今义

风霜高洁:高洁 古义:高远洁白;今义:形容人的品行高尚纯洁。

五.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乐)(快乐)而乐亦无穷也(快光)

2.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茂盛)

3.

4.名:卷卷有爷名(名字) 有仙则名(出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命名)

5.归: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暮而归(回来) 吾谁与归(归依,归附)

6.谓:

8.霏:日出而林霏开(雾气) 霪雨霏霏(纷纷洒落的样子)

9. 指西南诸峰)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指山水之乐)

10. 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转折) 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

11.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到)

12.

13.开: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消散) 连月不开(放晴)

14.

15.阴:佳木秀而繁阴(绿荫) 阴风怒号(阴冷的)

六、词性活用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名之者谁? 名词作动词,命名 ..

故自号曰“醉翁”也 名词作动词,起别号 太守宴也 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

七、句式归纳

环滁皆山也。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判断句)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醒能述以文者(状语后置)

八、课内阅读。

1.阅读第1自然段,回答问题。

⑴环滁皆山也。⑵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⑶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⑷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⑸作亭者谁?⑹山之僧智仙也。⑺名之者谁?⑻太守自谓也。⑼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⑽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⑾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这段文字的写景部分有一定的顺序。作者首先写远景,其次写近景。

2.层次划分——⑴⑵⑶⑷‖ ⑸⑹⑺⑻⑼⑽⑾

3.段意概括——写醉翁亭的环境优美和命名的缘由。

4.

5.文中表现醉是表象、乐是实质的是哪句话?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山水之间者。

2.阅读第2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②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③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第2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写亭子周围早晚的景色,第二层写亭子周围四季的景色,第三层写乐无穷。这三层之间的关系,是由分而总。

2.段意概括——写出山间朝暮和四时的景色及欣赏山水的无穷乐趣。

3.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4.“乐亦无穷”的原因是——

3.阅读第3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②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③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④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各用原句中一个短语,分别概括四句话的意思。

①滁人游 ②太守宴 ③众宾欢 ④太守醉

(2)“太守醉也”句中“醉”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会“醉”?

“醉”的含义就是“乐”,因为太守施政有方,滁州人安居乐业,实现太守与民同乐的理想,所以“醉”也就是非常“乐”。

(3)游山的滁人有:负者、行人、伛偻提携;写出游人踊跃而热闹场面的词语是前者呼,后者应,往来而不绝。

4.阅读第4自然段,回答问题。

(1)承接上文的词语是已而,接着写出了宴会散人们随太守归去的情景,又写了飞鸟尽得山林之乐。

(2)文章用两个句子反衬太守之乐,这两句是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曲折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民同乐。

28.湖心亭看雪

一、文学常识及整体感知。

1.本文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2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独特志趣,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的感情。

二、给下列的加点字注音:更(ɡēnɡ)定 拥毳(cuì)衣 崇祯(zhēn) 雾凇(s....ōnɡ) 沆砀(hànɡ dànɡ) 与余舟一芥(jiè ) 铺毡(zhān) 强(qiá.....

nɡ)饮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是:是日(这) 是金陵人(表判断的动词)

2.

3.更:更定矣(古时夜间计时单位) 更有痴似相公者(还)

4.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 以为妙绝(到极点)

四、课内阅读:

1.“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这些量词用得好的理由: ....

用这些量词不仅表现出了雪夜中景物的真实形象,而且以亭、舟、人的细小反衬整个西湖雪景的广阔、空旷,反映了特定时代中作者的真切感受——茫茫人生天地中,个人如沧海一粟,微不足道,流露出作者落寞孤寂的避世幽愤。

2 写“金陵人”的目的是以他人的热情衬自己的孤独,更突出作者内心孤独难以排遣的情怀。

3.此文中的时间仍是明代的纪年,这说明了什么? 他心中明代始终没有灭亡,表明他不忘故国。

4.请至少写出一首有关“西湖”的诗歌。

1、【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贸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歌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阳里白沙堤。

2、【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宋】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宋】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5、【唐】白居易 《杭州回舫》——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诗词五首》

1.《归园田居(其三)》中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2.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表现了雄浑、开阔的意境的句子)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引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委婉指出想做官却无人引荐的句子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3.《终南别业》中表现作者心境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的诗句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其中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喜好佛道,厌恶尘俗的诗句是: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锤。

4.李清照的《渔家傲》展现辽阔、壮美,海天相接的图画的句子是: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流露出词人老年孤独痛苦心境的句子是:我报日长嗟日暮,对现实的不满之情的句子是:学诗谩有惊人句。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5.《长相思》中,点出行程和路途遥远的句子是: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被王国维盛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夜深千帐灯。”衬托词人内心孤寂伤感,透露出词人厌恶扈从生活的句子是:风一更,雪一晚,聒碎乡心梦不成。词中表现作者见到眼前的景物引起他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泉州实验中学2016届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提纲

25.《桃花源记》

一、文学常识及整体感知

1.

2.《桃花源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

3.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 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最后寻找桃花源 。

4.出自本课的成语(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落英缤纷:落花繁多而杂乱的样子。

豁然开朗:开阔而明亮的样子。现在形容开阔而通达的样子或经过思考后一下子明白了。 无人问津:没有人探问价格或情况。

二、理解性默写

1.

2.写桃花源中美丽的自然风光的语句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3.写桃花源中人民怡然自乐生活的语句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三、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浔阳( xún ) 豁然(huò) 俨然(yǎ...

n) 阡陌(qiān )(mò )诣太守(yì) 刘子骥(jì ) 便要还家(yāo )黄发垂tiáo( 髫 ).....

yí( 怡 )然自乐

四、找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具答之,俱 全、都 便要还家邀 邀请

五、分别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义及今义

鲜美 古义 鲜艳美丽 今义 食物味道好

交通 古义 互相通达 今义 各种交通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俨然 古义 整齐的样子 今义 形容很像

妻子 古义 妻子和子女 今义 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 古义 与人世隔绝的境地 今义 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 古义 不要说,更不用说 今义 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不足 古义 不值得 今义 不到,不够

寻 古义 不久 今义 寻找

六、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

1.为:武陵人捕鱼为业 (作为)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替/制造) 夫子何命焉为(与焉连用,表疑问语气)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制造) 此为何若人(是) 天子为动(被)

2.其:复前行,欲穷其林(这,那)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代词,指渔人) ..3.乃:见渔人,乃大惊(竟然) 乃不知有汉(竟然) ..4.寻:寻向所志(寻找) 寻病终(不久) ..

5.舍:便舍船(丢下) 屋舍俨然(房子) ..6.向:便扶向路(原先) 寻向所志(原先) ..7.之:渔人甚异之(代词,指这种景象) 具答之(他) 处处志之(凑足音节)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 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荆之地(的) 已而之细柳军(到) 王吏之攻宋也(认为)

8.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属引凄异(连续不断) ..9.间:遂与外人间隔(隔绝)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又何间焉(参与) 时时而间进(偶尔)

七、 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

尽头

八、句式归纳:(省略句)

(村里人)见渔人,乃大惊,(村里人)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里人)便要(渔人)还家,(村里人)设酒杀鸡作食(招待渔人)

九、课内阅读

1.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林 尽 / 水 源,便 得 / 一 山,山 / 有 小 口,仿 佛 / 若 有 光。

2.课文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这段的景物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迹,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桃花源人见了渔人为什么“大惊”? 写出桃花源人对陌生人的诧异,显示他们与世隔绝的久远。

4.根据作者对桃花源的描述,用你的话来说说,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战乱,没有压迫,社会平等,安宁、和平。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渔人大概说的是什么,桃源人叹惋的是什么。 渔人说的大概是秦末以来的历史,人民的痛苦。桃源人为外面的世界如此动乱不堪,为外面的人民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6.桃源人为什么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源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害怕桃源以外的人知道了这个地方,而来扰乱,破坏他们的平等、和平、安宁的生活。

7.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文章开头讲到“忘路之远近”,可见路途遥远,标志失落是有可能的。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8.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 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

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我们不去苛求古人,但不能不认识到这一点。

26.《岳阳楼记》

一、文学常识

1.《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宋朝(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文正是他的谥号。

2.出自本课的成语:(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心旷神怡;先忧后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政通人和: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百废俱兴: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浩浩汤汤:水势汹涌壮阔。 心旷神怡:心胸旷达,精神畅快。

二、理解性默写

1.文中表明滕子京被贬后仍积极治理政事并取得成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

登斯楼也,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4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5.

6.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古仁人内涵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谪守(zhé) 属ǔ)予作文 浩浩汤汤 ( shāng ) 薄雾冥冥 ( b....

ó míng ) 霪雨(yín) 虎啸猿啼 ( xiào) 朝晖夕阴(huī) 樯倾楫摧(qiáng) 皓月(hào) 霏....

霏(fēi) 岸芷(zhǐ)汀(tīng)兰 静影沉璧(bì)骚人(sāo) 宠辱偕忘(xié)怒号o 舟楫(jí) ........há..心旷神怡(yí) 波澜不惊(lán) 潜形(qián) ....

四、找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咐,吩咐; 百废具兴 “具” 通 “俱”全,都 ..

五、分别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义及今义

明年 古义 第二年, 今义 今年的下一年;

作文 古义 写文章 今义 学生作为练习而写的文章

商旅不行 古义 不能行走 今义 不可以,不允许,不同意; ..

去国怀乡 古义 离开, 今义 到,前往;国:古义 国都 今义 国家

六、解释下列词语

1.以: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因为) 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将以(用)攻宋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认为)

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色) ..3.一:一碧万顷(一片) 长烟一空(完全) .. 4.开:连月不开(放睛) 开我东阁门(打开) ..5.则:然则何时而乐耶(那么)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就)

6.极:感极而悲者矣(到了极点) 此乐何极(尽头) 南极潇湘(直到尽头) 初极....狭(很,非常)

7.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或有王命急宣(有时候) 或....

以钱币丐之(有的人)

8.空: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 .. 9.通:政通人和(顺畅) 北通巫峡(通往) 阡陌交通(通达) 才通人(通过) .... 10.和: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11.夫:予观夫巴陵胜状(那) 夫战,勇气也(句首发语词) 夫鼾声起(丈夫) ...12.为:或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心情) 全石以为底(作为) ..13.然:满目萧然(„„的样子) 然则何时而乐耶?(既然这样) ..14.

15.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 居无何(过了) 城居者未之知(居住) 不可久居(停留)

七、词性活用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名词作动词 做太守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名词作状语 向北,向南 ...

薄暮冥冥 形容词作动词 迫近 而或长烟一空 形容词作动词消散 ..

或异二者之为 动词作名词 .

八、句式归纳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被动句 “谪”是被动词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状语后置“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判断句

吾谁与归? 宾语后置 吾与谁归?

九、课内阅读。

1、指出文章第1—5段所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

第1段:(记叙) 第2段:(描写) 第3段: (描写、抒情)

第4段:(描写、抒情) 第5段: (抒情、议论)

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把巴陵郡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奋发治理政事,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

3、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特点?请简单归纳。

气势非凡; 宽阔无边; 湖光山色。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引出下文3、4段所写的“迁客骚人”在不同景色下的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

5、第3、4段各描写了了哪些景物?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第3段:描写的景物有阴风、浊浪、日星、山岳、商旅、樯楫、虎猿的声音。渲染了一种萧条冷落的悲凉气氛。第4段:描写的景物有波澜、沙鸥、锦鳞、岸芷汀兰、、长烟、皓月、渔人。渲染了一种喜洋洋的气氛。

6、第3、4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什么?) 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

7、“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 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否定。

8、“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

悲喜观不同。 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9、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

10、第5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

11、文章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呢? 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12、请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心旷神怡;先忧后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7.《醉翁亭记》

一、文学常识及整体感知

1.本文作者欧阳修(1007—1072) 江西省吉安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 年),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辩护,被贬为滁州太守。《醉翁亭记》写于他到滁州上任的第二年,作者在文中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美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现了作者政治理想以及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复杂感情(旷达情怀)。全文的中心句是“醉能同其乐”,其中“乐”字贯穿全文。

3.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前呼后应;觥筹交错。)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山路也跟着转弯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情趣并不在喝酒,形容人别有意图,言在此而意在彼。 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二、理解性默写

1.琊也。写山间美景的是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2.之朝暮也。写四季美景的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3.《醉翁亭记》中写太守宴乐的是: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4.《醉翁亭记》中写众宾客宴乐的是: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三、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林壑(hè)尤美 觥(gōng)筹交错 林霏(fēi)开 树林阴翳(yì) ....

泉香而酒洌(liè) 岩穴暝(míng) 伛偻(yǔ lǚ) 蔚(wèi)然 山肴(yáo)野蔌 (sù) .....晦(huì)明变化 颓(tuí)然乎其间者 酿(niàng)泉 饮少辄(zhé)醉 ...

四、分别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义及今义

风霜高洁:高洁 古义:高远洁白;今义:形容人的品行高尚纯洁。

五.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乐)(快乐)而乐亦无穷也(快光)

2.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茂盛)

3.

4.名:卷卷有爷名(名字) 有仙则名(出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命名)

5.归: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暮而归(回来) 吾谁与归(归依,归附)

6.谓:

8.霏:日出而林霏开(雾气) 霪雨霏霏(纷纷洒落的样子)

9. 指西南诸峰)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指山水之乐)

10. 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转折) 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

11.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到)

12.

13.开: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消散) 连月不开(放晴)

14.

15.阴:佳木秀而繁阴(绿荫) 阴风怒号(阴冷的)

六、词性活用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名之者谁? 名词作动词,命名 ..

故自号曰“醉翁”也 名词作动词,起别号 太守宴也 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

七、句式归纳

环滁皆山也。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判断句)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醒能述以文者(状语后置)

八、课内阅读。

1.阅读第1自然段,回答问题。

⑴环滁皆山也。⑵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⑶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⑷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⑸作亭者谁?⑹山之僧智仙也。⑺名之者谁?⑻太守自谓也。⑼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⑽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⑾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这段文字的写景部分有一定的顺序。作者首先写远景,其次写近景。

2.层次划分——⑴⑵⑶⑷‖ ⑸⑹⑺⑻⑼⑽⑾

3.段意概括——写醉翁亭的环境优美和命名的缘由。

4.

5.文中表现醉是表象、乐是实质的是哪句话?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山水之间者。

2.阅读第2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②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③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第2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写亭子周围早晚的景色,第二层写亭子周围四季的景色,第三层写乐无穷。这三层之间的关系,是由分而总。

2.段意概括——写出山间朝暮和四时的景色及欣赏山水的无穷乐趣。

3.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4.“乐亦无穷”的原因是——

3.阅读第3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②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③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④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各用原句中一个短语,分别概括四句话的意思。

①滁人游 ②太守宴 ③众宾欢 ④太守醉

(2)“太守醉也”句中“醉”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会“醉”?

“醉”的含义就是“乐”,因为太守施政有方,滁州人安居乐业,实现太守与民同乐的理想,所以“醉”也就是非常“乐”。

(3)游山的滁人有:负者、行人、伛偻提携;写出游人踊跃而热闹场面的词语是前者呼,后者应,往来而不绝。

4.阅读第4自然段,回答问题。

(1)承接上文的词语是已而,接着写出了宴会散人们随太守归去的情景,又写了飞鸟尽得山林之乐。

(2)文章用两个句子反衬太守之乐,这两句是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曲折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民同乐。

28.湖心亭看雪

一、文学常识及整体感知。

1.本文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2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独特志趣,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的感情。

二、给下列的加点字注音:更(ɡēnɡ)定 拥毳(cuì)衣 崇祯(zhēn) 雾凇(s....ōnɡ) 沆砀(hànɡ dànɡ) 与余舟一芥(jiè ) 铺毡(zhān) 强(qiá.....

nɡ)饮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是:是日(这) 是金陵人(表判断的动词)

2.

3.更:更定矣(古时夜间计时单位) 更有痴似相公者(还)

4.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 以为妙绝(到极点)

四、课内阅读:

1.“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这些量词用得好的理由: ....

用这些量词不仅表现出了雪夜中景物的真实形象,而且以亭、舟、人的细小反衬整个西湖雪景的广阔、空旷,反映了特定时代中作者的真切感受——茫茫人生天地中,个人如沧海一粟,微不足道,流露出作者落寞孤寂的避世幽愤。

2 写“金陵人”的目的是以他人的热情衬自己的孤独,更突出作者内心孤独难以排遣的情怀。

3.此文中的时间仍是明代的纪年,这说明了什么? 他心中明代始终没有灭亡,表明他不忘故国。

4.请至少写出一首有关“西湖”的诗歌。

1、【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贸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歌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阳里白沙堤。

2、【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宋】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宋】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5、【唐】白居易 《杭州回舫》——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诗词五首》

1.《归园田居(其三)》中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2.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表现了雄浑、开阔的意境的句子)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引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委婉指出想做官却无人引荐的句子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3.《终南别业》中表现作者心境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的诗句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其中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喜好佛道,厌恶尘俗的诗句是: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锤。

4.李清照的《渔家傲》展现辽阔、壮美,海天相接的图画的句子是: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流露出词人老年孤独痛苦心境的句子是:我报日长嗟日暮,对现实的不满之情的句子是:学诗谩有惊人句。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5.《长相思》中,点出行程和路途遥远的句子是: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被王国维盛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夜深千帐灯。”衬托词人内心孤寂伤感,透露出词人厌恶扈从生活的句子是:风一更,雪一晚,聒碎乡心梦不成。词中表现作者见到眼前的景物引起他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相关文章

  •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口语交际
  • 篇一: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口语交际习作二(2) 口语交际·习作二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查看


  •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复习提纲
  • 第一单元复习 姓名 学号 班级 一.要掌握的词. 1.民族 谱写 万里长城 绸带 创造 连绵起伏 驾驶 曲折蜿蜒 不朽 诗篇 辽阔 岛屿 矿产 水天相连 壮观 宝库 海龟 星罗棋布 不仅 曾母暗沙 合璧 变幻无常 腾云驾雾 资源 千姿百态 ...查看


  •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教案
  • 11 书信 单元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体会巴金对祖国和同胞的爱,对后代的殷切希望:感受<信>中"我"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自读<鸽血染红的求救信>,体会书信的意义和信鸽忠于职守的品质. 2.认字 ...查看


  • 七年级下册思品5.6单元复习提纲(含答案)
  •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5-6单元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 第11课: 1.青春期生理变化: ①性机能发育成熟.②身体外形急剧变化.③体内机能迅速健全. 2.怎样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①应正确认识并坦然接受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以积极的心态去接纳这些变 ...查看


  • 初中语文网--初中语文同步教学优秀站点
  • · 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收藏本页 · 在线字典.成语查询 · | 网站首页 | 七上 | 七下 | 八上 | 八下 | 九上 | 九下 | 人教版 | 教案 | 中考指导 | 下载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货币战争 鬼吹灯 海底两万里 ...查看


  • 湘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复习提纲及参考答案
  • 七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在公共生活中: 1.怎样才能融入公共生活?(P3) 融入公共生活,是我们健康快乐成长的需要(作用).要融入公共生活,我们既要克服自卑心理,走出自卑的阴影,又要克服自傲心态,不过高地估价自己而过低地估价别人. ...查看


  •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
  •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 教材介绍与教学建议 提纲 • 指导思想 • 教材结构 • 教材特点 • 教材疑难 • 教学目标 • 教学建议 一.指导思想与编写依据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下册>是以 ...查看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三个太阳]同步训练及答案
  • 第五单元 第十九课 三个太阳 黄传会 一幅壁画终于诞生了!这是人类赠给南极的第一幅壁画吗? 简洁明快而又协调的色彩,原始粗犷而又夸张抽象的线条,借助于高度概括的装饰手法,将人与自然巧妙地融为一体.特别令人注目的是,在壁画的上方和左:右角,画 ...查看


  •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二)及答案
  •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春天的风是那样轻,春天的雨是那样细,春天的感觉是那么好,就让我们浴着春风,去大自然感受春天的美妙吧! 一.书写展示台.抄写生字,给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