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名词解释(考10个,每题2分)
1、 管涌:在渗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所形成的通道中被移动、带走的现象。(P29)
2、 灵敏度:原状土样的单轴抗压强度qu与重塑土样的单轴抗压强度qu’之比成为土的灵敏度。(P85)
3、 不均匀系数:
4、 团结度:有效应力与初始超孔隙水压力的比值。(P67)
5、 有效密度:土的浮密度是土单位体积中土粒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差。
6、 相对密度:土粒的质量与同体积纯蒸馏水在4℃时的质量之比。
7、 基础埋置深度:指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P124)
8、 滑坡:
9、 渗透系数:衡量土的透水性强弱的重要力学性质指标。(P27)
渗透性:土具有被水等液体透过的性质叫渗透性。(P25)
10、缩限:指土从半固体状态转变为固态时的界限含水量。(P17)
塑限:指土从半固体状态转变为塑性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P17)
液限:指土从塑性状态转变为液性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P17)
11、水力坡度:i=△h/L渗流流过单位长度时的水头损失。(P29)
12、饱和度:指土孔隙中液体的体积与孔隙的体积之比。(P15)
13、自重应力:在没有修建建筑物之前,地基中由于土体本身的有效自重而产生的应力。(P33)
14、附加应力:由于外荷载作用,在地基中产生的应力增量成为附加应力。(P39)
15
(网页)
16、比重:土的重量和它的体积的比值叫物体的比重。(网页)
17、流土:在向上的渗流作用下,局部土体表面隆起或土颗粒同时起动的现象。
18、基底压力:基础底面传递给地基表面的压力,又叫基底接触压力。(P36、53)
19、地基承载力:单位面积的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成为地基承载力。
21、土:是自然界在漫长的地质年代所形成的性质复杂、不均匀、各向异性且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的材料。(P6)
22、最终沉降量:地基土层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不断产生压缩,直至压缩完全稳定后地基表面的沉降量成为地基的最终沉降量。(P55)
23、变形模量E:土样在无侧限条件下的应力增量与应变增量之比。(P55)
二、问答题(考4个,每题10分)
1、何为极限平衡状态?土中某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其应力圆与强度线的关系如何?剪切面的方向如何?(P78.79)
(1)当土中某点的剪应力如果等于土的抗剪强度时,该点处在极限平衡状态;
(2)土中某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其应力圆与强度线相切,濒临剪切破坏;
(3)剪切破坏不是发生在最大剪应力面(与大主应力面成45℃),而是发生在与大主应力成45℃+φ/2夹角(由于大、小主应力面互相垂直,故与小主应力面成45℃-φ/2夹角)的平面上,
2、何为软弱地基,以及对软弱地基处理的目的和方法有哪些?(P231)
软弱地基: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土构成的地基。
软弱地基处理的目的:改善剪切特性、改善压缩特性、改善透水特性、改善动力特性、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
软弱地基处理的方法:
换填法:
挤压密实法:
排水固结法:
深层搅拌法:
其他地基处理方法:
3、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最总沉降量时,如何确定地基沉降深度?(P56)
答案(1)一般取地基附加应力等于自重应力的20%深度处作为沉降深度的限值;若在该深度以下为高压缩性土,则应取地基附加应力等于自重应力的10%深度处作为沉降深度的限值。
答案(2)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箕地基最终沉降量时如何确足计箕深度 分层总和法是在计算时应先按基础荷载、基底形状和尺寸、以及土的有关指标确定地基沉降计算。(网页)
4、桩基础和浅基础有何区别?桩基础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设计流程?(P147、197)
(1)由深层较好的土来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以外,还有桩基础周壁的摩擦阻力共同承受上部荷载,桩基础承载力较好;
(2)需要特殊的方法进行施工;
(3)造价较高;
(4)工期较长;
(5)技术较复杂,需要专职技术人员负责施工及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桩基础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设计流程:
(1)进行调查研究,场地勘察,收集有关设计资料;
(2)综合地质勘察报告、荷载情况、使用要求、上部结构条件等确定持力层;
(3)确定桩的类型、外形尺寸和构造;
(4)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5)根据上部结构荷载情况,初拟桩的数量和平面布置;
(6)根据桩平面布置,初拟承台尺寸及承台底标高;
(7)单桩承载力验算;
(8)验算桩基的沉降量;
(9)绘制桩和承台的结构及施工详图;
5、简述朗肯土压力和库伦土压力的区别?()
一、分析方法的异同
(1)相同点:朗肯和库伦压力理论均属于极限状态土压力理论。
(2)不同点:朗肯理论是从研究土中一点的极限平衡应力状态出发,先求出土压力强度Pa或Pp及其分布,再计算总的土压力Ea或Ep。库伦理论则是根据土楔整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用静力平衡条件,直接求出作用在墙背上的总土压力Ea或Ep,需要时再算出土压力强度Pa或Pp。
二、适用范围不同
(1)朗肯理论:
1.1墙背与填土面条件α=0,δ=0,β=0;
1.2土质条件,无粘性土和粘性土均可用。
(2)库伦理论
2.1墙背与填土面条件:所有情况;
2.2土质条件:一般只适用与无粘性土。但如果采用图解法则对无粘性土或粘性土均可方便应用。
6、何为基础埋置深度?选择基础埋置深度应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P124)
(1)基础埋置深度:指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2)选择基础埋置深度应考虑因素:选择合适的地基持力层、考虑地基的性质、地形条件、河流的冲刷程度、当地的冻结程度、上部结构形式、以及保证持力层稳定所需要的最小埋深和施工技术条件等。
7、土的物理性质?
(1)碎散性(2)三相组成(3)自然变异性
8、竖向集中力作用下的土体中的附加应力?
(1)轴对称分布(2)水平截面上的总应力过原点(3)在集中力P作用线上σz随深度增加而递减。(4)在r>0的某一圆柱面上分布,σ先从零逐渐增大,(由于α增加),至一定深度后又随着z的增 加逐步减小(由于1/Z2的作用)(5)在某一Z=0常数的水平面上σz的分布σz值在集中力作用线(r=0)上最大。且随着深度Z的增大,集中力作用线的σz逐渐减小,而水平面上的应力分布越来越均匀。
二、 计算题:
(1) 求各特征点的竖向应力:
(2) 求各特征点的土压力强度:
(3)由计算结果绘出土压力强度 及静水压强度 分布图,并求面积(矩形和三角形,总和即为 ):
(4)求 的作用点位置:
单项工程:
分项工程:
流水施工:
流水节拍: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某双代号网络图如下所示,时间以天为单位,已知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计算如下:
(1) 计算图示双代号网络图的各项时间参数;
(2) 计算工期;
(3) 确定图中关键线路;
一、 名词解释(考10个,每题2分)
1、 管涌:在渗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所形成的通道中被移动、带走的现象。(P29)
2、 灵敏度:原状土样的单轴抗压强度qu与重塑土样的单轴抗压强度qu’之比成为土的灵敏度。(P85)
3、 不均匀系数:
4、 团结度:有效应力与初始超孔隙水压力的比值。(P67)
5、 有效密度:土的浮密度是土单位体积中土粒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差。
6、 相对密度:土粒的质量与同体积纯蒸馏水在4℃时的质量之比。
7、 基础埋置深度:指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P124)
8、 滑坡:
9、 渗透系数:衡量土的透水性强弱的重要力学性质指标。(P27)
渗透性:土具有被水等液体透过的性质叫渗透性。(P25)
10、缩限:指土从半固体状态转变为固态时的界限含水量。(P17)
塑限:指土从半固体状态转变为塑性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P17)
液限:指土从塑性状态转变为液性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P17)
11、水力坡度:i=△h/L渗流流过单位长度时的水头损失。(P29)
12、饱和度:指土孔隙中液体的体积与孔隙的体积之比。(P15)
13、自重应力:在没有修建建筑物之前,地基中由于土体本身的有效自重而产生的应力。(P33)
14、附加应力:由于外荷载作用,在地基中产生的应力增量成为附加应力。(P39)
15
(网页)
16、比重:土的重量和它的体积的比值叫物体的比重。(网页)
17、流土:在向上的渗流作用下,局部土体表面隆起或土颗粒同时起动的现象。
18、基底压力:基础底面传递给地基表面的压力,又叫基底接触压力。(P36、53)
19、地基承载力:单位面积的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成为地基承载力。
21、土:是自然界在漫长的地质年代所形成的性质复杂、不均匀、各向异性且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的材料。(P6)
22、最终沉降量:地基土层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不断产生压缩,直至压缩完全稳定后地基表面的沉降量成为地基的最终沉降量。(P55)
23、变形模量E:土样在无侧限条件下的应力增量与应变增量之比。(P55)
二、问答题(考4个,每题10分)
1、何为极限平衡状态?土中某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其应力圆与强度线的关系如何?剪切面的方向如何?(P78.79)
(1)当土中某点的剪应力如果等于土的抗剪强度时,该点处在极限平衡状态;
(2)土中某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其应力圆与强度线相切,濒临剪切破坏;
(3)剪切破坏不是发生在最大剪应力面(与大主应力面成45℃),而是发生在与大主应力成45℃+φ/2夹角(由于大、小主应力面互相垂直,故与小主应力面成45℃-φ/2夹角)的平面上,
2、何为软弱地基,以及对软弱地基处理的目的和方法有哪些?(P231)
软弱地基: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土构成的地基。
软弱地基处理的目的:改善剪切特性、改善压缩特性、改善透水特性、改善动力特性、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
软弱地基处理的方法:
换填法:
挤压密实法:
排水固结法:
深层搅拌法:
其他地基处理方法:
3、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最总沉降量时,如何确定地基沉降深度?(P56)
答案(1)一般取地基附加应力等于自重应力的20%深度处作为沉降深度的限值;若在该深度以下为高压缩性土,则应取地基附加应力等于自重应力的10%深度处作为沉降深度的限值。
答案(2)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箕地基最终沉降量时如何确足计箕深度 分层总和法是在计算时应先按基础荷载、基底形状和尺寸、以及土的有关指标确定地基沉降计算。(网页)
4、桩基础和浅基础有何区别?桩基础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设计流程?(P147、197)
(1)由深层较好的土来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以外,还有桩基础周壁的摩擦阻力共同承受上部荷载,桩基础承载力较好;
(2)需要特殊的方法进行施工;
(3)造价较高;
(4)工期较长;
(5)技术较复杂,需要专职技术人员负责施工及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桩基础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设计流程:
(1)进行调查研究,场地勘察,收集有关设计资料;
(2)综合地质勘察报告、荷载情况、使用要求、上部结构条件等确定持力层;
(3)确定桩的类型、外形尺寸和构造;
(4)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5)根据上部结构荷载情况,初拟桩的数量和平面布置;
(6)根据桩平面布置,初拟承台尺寸及承台底标高;
(7)单桩承载力验算;
(8)验算桩基的沉降量;
(9)绘制桩和承台的结构及施工详图;
5、简述朗肯土压力和库伦土压力的区别?()
一、分析方法的异同
(1)相同点:朗肯和库伦压力理论均属于极限状态土压力理论。
(2)不同点:朗肯理论是从研究土中一点的极限平衡应力状态出发,先求出土压力强度Pa或Pp及其分布,再计算总的土压力Ea或Ep。库伦理论则是根据土楔整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用静力平衡条件,直接求出作用在墙背上的总土压力Ea或Ep,需要时再算出土压力强度Pa或Pp。
二、适用范围不同
(1)朗肯理论:
1.1墙背与填土面条件α=0,δ=0,β=0;
1.2土质条件,无粘性土和粘性土均可用。
(2)库伦理论
2.1墙背与填土面条件:所有情况;
2.2土质条件:一般只适用与无粘性土。但如果采用图解法则对无粘性土或粘性土均可方便应用。
6、何为基础埋置深度?选择基础埋置深度应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P124)
(1)基础埋置深度:指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2)选择基础埋置深度应考虑因素:选择合适的地基持力层、考虑地基的性质、地形条件、河流的冲刷程度、当地的冻结程度、上部结构形式、以及保证持力层稳定所需要的最小埋深和施工技术条件等。
7、土的物理性质?
(1)碎散性(2)三相组成(3)自然变异性
8、竖向集中力作用下的土体中的附加应力?
(1)轴对称分布(2)水平截面上的总应力过原点(3)在集中力P作用线上σz随深度增加而递减。(4)在r>0的某一圆柱面上分布,σ先从零逐渐增大,(由于α增加),至一定深度后又随着z的增 加逐步减小(由于1/Z2的作用)(5)在某一Z=0常数的水平面上σz的分布σz值在集中力作用线(r=0)上最大。且随着深度Z的增大,集中力作用线的σz逐渐减小,而水平面上的应力分布越来越均匀。
二、 计算题:
(1) 求各特征点的竖向应力:
(2) 求各特征点的土压力强度:
(3)由计算结果绘出土压力强度 及静水压强度 分布图,并求面积(矩形和三角形,总和即为 ):
(4)求 的作用点位置:
单项工程:
分项工程:
流水施工:
流水节拍: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某双代号网络图如下所示,时间以天为单位,已知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计算如下:
(1) 计算图示双代号网络图的各项时间参数;
(2) 计算工期;
(3) 确定图中关键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