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高二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2015年3月高二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倩.影(qiàn) 日啖.(dàn) 铁砧.(zhān) 镌.刻(juàn) B、梵.婀玲(fán) 气氛.(fân) 宁谧.(mì) 粗犷.(guǎng) C、日笃.(dǔ) 汲.水(jí) 苍虬.(qiú) 酗.酒(xù) D、潭柘.寺(tuî) 炽.热(chì) 寥.廓(liáo) 隽.永(jùn)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声名狼籍 颓壁残垣 隐敝 斑斓 B、寓义深刻 委屈求全 寒喧 沧桑

C、防范未然 层峦叠瘴 辐射 佳宾 D、飞黄腾达 别出心裁 诬告 精辟 3、下列名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一进门说了声:“大伙儿都在等着你们呢!”就飞也似的跑开了。 B、遇到这种情行,(这种情行是常常遇到的),就觉得无从下笔。 C、除了你能去,谁能去呢?他吗?他能去吗? D、你要不断的进步、识字、生产。

4、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掐丝)这是一种非常( )的工作。

②中央财政加大义务教育的投入,不仅能使亿万学童享受真正的义务教育的( 也会减轻乡镇财政的负担。

③冯老师的"码根码"汉字输入软件已进入电脑市场,他的生活( )也有所改善。A、精细 权利 境遇 B、细致 权力 境况 C、细致 权力 境遇 D、精细 权利 境况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时间的刻苦努力,这台计算机对他来说,已是目无全牛....

。 ,)

B、昨晚那小偷胆真大,乘王大伯一家人熟睡时,竟登堂入室,把现金和金项链给偷走了。 ....C、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他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

D、"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爱教育。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只要尊重科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可以有效地预防不被SARS病毒感染。 B、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C、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D、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7、指出修辞手法不同类的一项:( )

A、最可恨的是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B、无非是怕说错了丢乌纱帽。 C、红旗跃过汀江。 D、唉呀!日本,你看那衣裳。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B、李白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

C、在元、明、清三代,小说得到长足发展,产生了《三国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和《红楼梦》等多部长篇小说。

D、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代表作《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9、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再别康桥》——徐志摩——现代——散文 B、《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东汉——诗歌 C、《淡之美》——李国文——当代——散文 D、《前赤壁赋》------苏轼——南宋——赋

10、将下列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 ② 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 ③ 马上扔下背包 ④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

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 ,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二 、诗词填空(每小题2分,共12分)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2、 ,栗深林兮惊层巅。 3、忽魂悸以魄动、 。 4、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5、但我不能放歌, 。 6、 ,抱明月而出长终 。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每小题3分,共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淡 之 美 李国文

①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②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从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就会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如果浓妆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表面上的光丽之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的有韵味的遐想了。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物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③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自然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 ④水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

⑤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的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

⑥西方的油画,多浓重,每一种色彩,都惟恐不突出地表现自己,而中国的水墨画,则以淡见长,能省一笔,决不赘语,所谓“惜墨如金”者也。 ⑦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⑧咖啡是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以强烈为主调。茶则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龙井,就更淡了。一杯在手,嫩蕊舒展,上下浮沉、水色微碧,近乎透明,那种感官的怡悦,心胸的熨帖,腋下似有风生的惬意,也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咖啡和茶,是无法加以比较的。

⑨但是,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

⑩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是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我呢,觉得淡一点,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 ⑾因此,持浓烈人生哲学者,自然是积极主义了;但执恬淡生活观者,也不能说是消极主义。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但是,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的积极。 ⑿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不管你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还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只要有人存在于你的周围,你就会成为坐标中的一个点,而这个点必然有着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于是,这就构成了家庭、邻里、单位、社会中的各式各样繁复的感情关系。

⒀夫妻也好,儿女也好,亲戚、朋友也好,邻居、同事也好,你把你在这个坐标系上的点,看得浓一点,你的感情负担自然也就重;看得淡一点,你也许可以洒脱些、轻松些。譬如交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像水一样地淡然相处,无昵无隙,彼此更怡洽些。太浓烈了,便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⒁尤其落到头上,一旦要给自己画一张什么图画时,倒是宁可淡一点的好。

⒂物质的欲望,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大概是与生俱来的。清教徒

当然也无必要,但欲望膨胀到无限大,或争名于朝,争得于市;或欲壑难填,无有穷期;或不甘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市。得则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则大懊丧,大失落。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⒃淡之美,某种程度近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

⒄人生 在世,求淡之美,得禅趣,不亦乐乎?

1、本文是写人生之“淡”,但文章的②、③段,却从淡妆的女孩、自然的西湖说起,除起到引出话题的作用外,作者主要想告诉我们: 答:

2、第⑤段,作者说“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这样说的原因是: 答:

3、根据第⑾段内容,请分析“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的积极”这句话的含义是: 答:

4、第⒂段的划线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什么? 答:

5、下列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第⑨段在文中是一个总结段,主要是对上文咖啡的浓香和龙井的清淡比较作总结。 B、作者认为,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的本能欲望是应该抑制的,要像清教徒学习。 C、文中由淡妆之美谈到自然、艺术、直至人的生活,委婉地表达了淡之美无处不在。 D、中国画与西方的油画不同,中国画都是以淡见长,而西方的油画则是色彩浓重的。 E、第⒁段“自画像”是指作者设想自己给自己画的像时,像水墨画一样,淡一点好。 F、文风平和,娓娓道来,以平等的交谈态度,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不强迫别人接受。

6、本文多处对比,淡妆与浓妆、水墨画与油画、茶与咖啡,但并没有因褒“淡”而贬“浓”,也写了“浓”的种种好处。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并请欣赏这样写的好处。 答:

(二)阅读《前赤壁赋》,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前赤壁赋 苏轼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子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容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子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4.苏子曰:“客亦知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 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组是( )

A. 举酒属(zhǔ)客 斗宿(xiù) 冯(píng)虚御风 相互枕藉(jiâ)

B. 幽壑(hâ) 嫠(lí)妇 愀(qiǎo)然 山川相缪(liáo) C. 扁(piān)舟 匏(páo)樽 蜉蝣(fú yïu) 舳舻(zhǘ lǘ) D. 酾(shī)酒 横槊(shuî) 更(gēng)酌 窈窕(yǎo tiǎo) 2.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句子。 ①前赤壁赋( )

A.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B.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 岁赋其二。 D.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A.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B. 赵尝五战于秦。 C. 寄蜉蝣于天地。 D. 其势弱于秦。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A.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B.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C. 任意东西。 D. 顺流而东也。 ④侣鱼虾而友麋鹿。( )

A.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D. 抱明月而长终。 3. 指出下列各句中句式与画线句句式相同的句子。( ) 何为其然也?

A.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B.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 何以战?

4、找出描写赤壁夜景的句子,并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3段“客”的回答是对第2段中哪句话的注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翻译: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4段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作文(20分)

因为感冒,需要向班主任请两天假,请你写一份请假条。

2015年3月高二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倩.影(qiàn) 日啖.(dàn) 铁砧.(zhān) 镌.刻(juàn) B、梵.婀玲(fán) 气氛.(fân) 宁谧.(mì) 粗犷.(guǎng) C、日笃.(dǔ) 汲.水(jí) 苍虬.(qiú) 酗.酒(xù) D、潭柘.寺(tuî) 炽.热(chì) 寥.廓(liáo) 隽.永(jùn)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声名狼籍 颓壁残垣 隐敝 斑斓 B、寓义深刻 委屈求全 寒喧 沧桑

C、防范未然 层峦叠瘴 辐射 佳宾 D、飞黄腾达 别出心裁 诬告 精辟 3、下列名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一进门说了声:“大伙儿都在等着你们呢!”就飞也似的跑开了。 B、遇到这种情行,(这种情行是常常遇到的),就觉得无从下笔。 C、除了你能去,谁能去呢?他吗?他能去吗? D、你要不断的进步、识字、生产。

4、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掐丝)这是一种非常( )的工作。

②中央财政加大义务教育的投入,不仅能使亿万学童享受真正的义务教育的( 也会减轻乡镇财政的负担。

③冯老师的"码根码"汉字输入软件已进入电脑市场,他的生活( )也有所改善。A、精细 权利 境遇 B、细致 权力 境况 C、细致 权力 境遇 D、精细 权利 境况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时间的刻苦努力,这台计算机对他来说,已是目无全牛....

。 ,)

B、昨晚那小偷胆真大,乘王大伯一家人熟睡时,竟登堂入室,把现金和金项链给偷走了。 ....C、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他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

D、"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爱教育。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只要尊重科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可以有效地预防不被SARS病毒感染。 B、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C、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D、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7、指出修辞手法不同类的一项:( )

A、最可恨的是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B、无非是怕说错了丢乌纱帽。 C、红旗跃过汀江。 D、唉呀!日本,你看那衣裳。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B、李白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

C、在元、明、清三代,小说得到长足发展,产生了《三国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和《红楼梦》等多部长篇小说。

D、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代表作《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9、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再别康桥》——徐志摩——现代——散文 B、《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东汉——诗歌 C、《淡之美》——李国文——当代——散文 D、《前赤壁赋》------苏轼——南宋——赋

10、将下列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 ② 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 ③ 马上扔下背包 ④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

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 ,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二 、诗词填空(每小题2分,共12分)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2、 ,栗深林兮惊层巅。 3、忽魂悸以魄动、 。 4、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5、但我不能放歌, 。 6、 ,抱明月而出长终 。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每小题3分,共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淡 之 美 李国文

①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②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从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就会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如果浓妆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表面上的光丽之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的有韵味的遐想了。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物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③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自然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 ④水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

⑤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的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

⑥西方的油画,多浓重,每一种色彩,都惟恐不突出地表现自己,而中国的水墨画,则以淡见长,能省一笔,决不赘语,所谓“惜墨如金”者也。 ⑦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⑧咖啡是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以强烈为主调。茶则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龙井,就更淡了。一杯在手,嫩蕊舒展,上下浮沉、水色微碧,近乎透明,那种感官的怡悦,心胸的熨帖,腋下似有风生的惬意,也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咖啡和茶,是无法加以比较的。

⑨但是,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

⑩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是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我呢,觉得淡一点,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 ⑾因此,持浓烈人生哲学者,自然是积极主义了;但执恬淡生活观者,也不能说是消极主义。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但是,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的积极。 ⑿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不管你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还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只要有人存在于你的周围,你就会成为坐标中的一个点,而这个点必然有着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于是,这就构成了家庭、邻里、单位、社会中的各式各样繁复的感情关系。

⒀夫妻也好,儿女也好,亲戚、朋友也好,邻居、同事也好,你把你在这个坐标系上的点,看得浓一点,你的感情负担自然也就重;看得淡一点,你也许可以洒脱些、轻松些。譬如交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像水一样地淡然相处,无昵无隙,彼此更怡洽些。太浓烈了,便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⒁尤其落到头上,一旦要给自己画一张什么图画时,倒是宁可淡一点的好。

⒂物质的欲望,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大概是与生俱来的。清教徒

当然也无必要,但欲望膨胀到无限大,或争名于朝,争得于市;或欲壑难填,无有穷期;或不甘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市。得则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则大懊丧,大失落。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⒃淡之美,某种程度近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

⒄人生 在世,求淡之美,得禅趣,不亦乐乎?

1、本文是写人生之“淡”,但文章的②、③段,却从淡妆的女孩、自然的西湖说起,除起到引出话题的作用外,作者主要想告诉我们: 答:

2、第⑤段,作者说“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这样说的原因是: 答:

3、根据第⑾段内容,请分析“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的积极”这句话的含义是: 答:

4、第⒂段的划线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什么? 答:

5、下列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第⑨段在文中是一个总结段,主要是对上文咖啡的浓香和龙井的清淡比较作总结。 B、作者认为,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的本能欲望是应该抑制的,要像清教徒学习。 C、文中由淡妆之美谈到自然、艺术、直至人的生活,委婉地表达了淡之美无处不在。 D、中国画与西方的油画不同,中国画都是以淡见长,而西方的油画则是色彩浓重的。 E、第⒁段“自画像”是指作者设想自己给自己画的像时,像水墨画一样,淡一点好。 F、文风平和,娓娓道来,以平等的交谈态度,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不强迫别人接受。

6、本文多处对比,淡妆与浓妆、水墨画与油画、茶与咖啡,但并没有因褒“淡”而贬“浓”,也写了“浓”的种种好处。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并请欣赏这样写的好处。 答:

(二)阅读《前赤壁赋》,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前赤壁赋 苏轼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子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容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子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4.苏子曰:“客亦知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 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组是( )

A. 举酒属(zhǔ)客 斗宿(xiù) 冯(píng)虚御风 相互枕藉(jiâ)

B. 幽壑(hâ) 嫠(lí)妇 愀(qiǎo)然 山川相缪(liáo) C. 扁(piān)舟 匏(páo)樽 蜉蝣(fú yïu) 舳舻(zhǘ lǘ) D. 酾(shī)酒 横槊(shuî) 更(gēng)酌 窈窕(yǎo tiǎo) 2.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句子。 ①前赤壁赋( )

A.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B.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 岁赋其二。 D.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A.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B. 赵尝五战于秦。 C. 寄蜉蝣于天地。 D. 其势弱于秦。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A.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B.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C. 任意东西。 D. 顺流而东也。 ④侣鱼虾而友麋鹿。( )

A.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D. 抱明月而长终。 3. 指出下列各句中句式与画线句句式相同的句子。( ) 何为其然也?

A.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B.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 何以战?

4、找出描写赤壁夜景的句子,并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3段“客”的回答是对第2段中哪句话的注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翻译: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4段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作文(20分)

因为感冒,需要向班主任请两天假,请你写一份请假条。


相关文章

  •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黄淑慧 2015年1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流逝的时光阻挡不了匆匆前行的脚步,半年的时间在忙碌中.劳累中.焦急中.欣慰中过去了,半年里,有收获,也有不足.现将这 ...查看


  • 2015教学管理处工作总结
  •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管理处工作总结 本学期,教学管理处紧紧围绕着学校的办学思路,科学安排,扎实工作,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教学管理处指导监督.整合推进的功能,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检查.规范教 ...查看


  • 年级主任工作总结讲话稿
  • 躬耕杏坛终无悔,不信东风唤不回 李忠刚 上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高二自主招生部认真落实执行学校各项工作,落实年度教育教学目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就一些做法做以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德育方面 1.文 ...查看


  • 高二语文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高二语文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教学工作计划 2014-9 一. 指导思想 以新课改为方向,学习外地经验,在教学改革方面创出自己的路子,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把高二当高三过,为2016年的高考奠定基础. 二. 工作目标及重点 1.完成 ...查看


  • 高二语文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2016年九月份,我们迎来了新学年,迎来了高二上学期.今年我担任高二年级九班和十班两个理科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下面我将这学期我的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整体把握课程内容,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按照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落实常规工作,夯 ...查看


  •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试题列表
  • 难度: 使用次数:17 入库时间:2015-12-24 来源: 2016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6.根据下面图表内容和文字表述,回答下面问题. 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及贡献率 (注)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他污染物进行复 ...查看


  • 表彰大会主持词
  • 高2015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总结表彰大会 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金色九月,秋风送爽.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怀着对新学年的美好向往,我们又迎来了崭新而又特殊的学年.时光如水,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芬芳扑鼻,那是清 ...查看


  • 高二下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 高二下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2014.02-2014.07) 高考决战在高三,决胜在高二.高二年级,是承上启下的年级,行为习惯初步养成的情况下,继续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继续加强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的教育.为把2015级9班培育成一个健康向上.理 ...查看


  • 2015学期高二下学期语文学考计划
  • 高二语文学考计划 薛行奎 高二半年语文的教学重点是学考,高二开学之初,我们就依据学校的具体计划安排,制定了这一学期的教学思路及计划安排,划阶段.分层次.定目标.定任务.在备考相应阶段,力求每一步备考都有章可循,按时而动.备课组把语学考文复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