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斥责”“谒见”“恭恭敬敬”等词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读刘备三顾茅庐时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语句,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3、品读张飞的语句,理解对比反衬的写法,并对张飞形象进行多角度认识。
4、开放文本,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能有感情地读刘备三顾茅庐时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语句,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2、开放文本,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
品读张飞的语句,理解对比反衬的写法,并对张飞形象进行多角度认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 课前谈话:
1、听《三国演义》主题曲。
2、师生谈感受。
一、 复习导入——凸现研究主题
1、上节课,我们和历史人物刘备、关羽、张飞两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草屋拜访他,可惜都没有碰到,关羽和张飞都不耐烦了,刘备呢?(不灰心)对,刘备打算三访孔明。
2、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问题: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刘备诚心诚意相请诸葛亮?
二、 探究刘备言行——品味诚心诚意
1、请你读读4、5、6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圈出有关词语,说说你的体会。
(学生自读自悟。)
2、交流品读(3句话)
(1) 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
A“半里多路”有多长?(一里等于500 米,半里为250米)你体会到了什么?
B 下马步行:态度恭敬
C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诸葛亮的恭敬态度吗?(自由读——点名读——齐读)
(2) 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 .......
A从“轻轻 、恭恭敬敬 、等”几个词语中看出刘备礼贤下士。 ........
B 你认为怎样的站才算是恭恭敬敬地站?
(想亲自体验一下吗?我们来学学刘备。让学生恭恭敬敬地站半分钟)
C半分钟的等待,你有什么感受?
半分钟的等待已经让我们心急如焚,那刘备等了多少时间?
(3) 又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
没有遇到。”
A 谁来说说刘备的话。
B请问刘备,你为什么要用谒见一词呀?
老师知道“谒见”指拜见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或长辈,感受到什么?
(礼贤下士、虚心求教)
三、 认识张飞人物形象——感悟诚心诚意
(一)体会反衬作用
1、同学们除了从刘备的言行中体会到他的诚心诚意,请你们再读读课文,你们还从哪里也能体会到他的诚心诚意?(张飞的无理)
2、你还能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张飞言行的句子吗?
3、交流:(6句)
①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二顾茅庐)
②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二顾茅庐)
③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三顾茅庐)
④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 (三顾茅庐)
⑤张飞满口答应。(三顾茅庐)
⑥见刘备还站着等,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么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一再相劝,张飞才没放火。(三顾茅庐)
4、再读一读,你体会张飞的什么性格?
5、课文不是在写刘备吗?作者为什么用了这么多笔墨来写了张飞,能不能不写他?(四人小组讨论) (作者采用对比反衬写法,突出刘备的诚心诚意。)
6、你们认为作者描写张飞是为了突出刘备的诚心诚意?那你们用朗读来告诉我。
对比读(出示刘备张飞的三处对话,选择合作读——点名读)
(1)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
刘备斥责说:“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
(2)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
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
(3)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
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
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
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
理解刘备为什么对张飞要“斥责——大声斥责”?
借助画面理解:桃园结拜,誓死相随。
男女合作读
(二)丰富张飞形象
1、同学们真厉害,从张飞的言行描写中也读懂了刘备的诚心诚意,那么张飞仅仅是个莽汉吗,张飞
身上有没有闪光的地方?你们还从《三国演义》中了解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交流:(桃园结拜、长坂桥上单身吓退曹操十万大军、关羽死后张飞的眼睛都哭出了血。)
3、师:张飞也是个英雄,十分讲义气、英勇、对大哥忠心耿耿。
四、 拓展延伸——升华诚心诚意
1、刘备三顾茅庐,以他的诚心诚意打动了诸葛亮,他们就坐在草堂上谈论国家大事,你知道他们谈
了些什么?
(1) 自找伙伴合作表演,重现历史。学生自练
(2) 小组上台表演
(3) 评议诸葛亮、刘备,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
2、 同学们,刘备听了诸葛亮的一番议论,更敬佩他了,诸葛亮看到刘备三顾茅庐,又肯虚心请教,
就答应了。
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了许多胜仗。 ....
(1) 你知道打了哪些胜仗吗?(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
(2) 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战略计划,逐渐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后来刘备称帝蜀国 ,刘备高兴地说“我
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3、师总结:让我们走向书本,向古人学习,做一个智慧的现代人!
板书:三顾茅庐
张飞—— 刘备 —— 诸葛亮
诚心诚意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斥责”“谒见”“恭恭敬敬”等词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读刘备三顾茅庐时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语句,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3、品读张飞的语句,理解对比反衬的写法,并对张飞形象进行多角度认识。
4、开放文本,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能有感情地读刘备三顾茅庐时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语句,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2、开放文本,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
品读张飞的语句,理解对比反衬的写法,并对张飞形象进行多角度认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 课前谈话:
1、听《三国演义》主题曲。
2、师生谈感受。
一、 复习导入——凸现研究主题
1、上节课,我们和历史人物刘备、关羽、张飞两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草屋拜访他,可惜都没有碰到,关羽和张飞都不耐烦了,刘备呢?(不灰心)对,刘备打算三访孔明。
2、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问题: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刘备诚心诚意相请诸葛亮?
二、 探究刘备言行——品味诚心诚意
1、请你读读4、5、6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圈出有关词语,说说你的体会。
(学生自读自悟。)
2、交流品读(3句话)
(1) 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
A“半里多路”有多长?(一里等于500 米,半里为250米)你体会到了什么?
B 下马步行:态度恭敬
C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诸葛亮的恭敬态度吗?(自由读——点名读——齐读)
(2) 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 .......
A从“轻轻 、恭恭敬敬 、等”几个词语中看出刘备礼贤下士。 ........
B 你认为怎样的站才算是恭恭敬敬地站?
(想亲自体验一下吗?我们来学学刘备。让学生恭恭敬敬地站半分钟)
C半分钟的等待,你有什么感受?
半分钟的等待已经让我们心急如焚,那刘备等了多少时间?
(3) 又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
没有遇到。”
A 谁来说说刘备的话。
B请问刘备,你为什么要用谒见一词呀?
老师知道“谒见”指拜见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或长辈,感受到什么?
(礼贤下士、虚心求教)
三、 认识张飞人物形象——感悟诚心诚意
(一)体会反衬作用
1、同学们除了从刘备的言行中体会到他的诚心诚意,请你们再读读课文,你们还从哪里也能体会到他的诚心诚意?(张飞的无理)
2、你还能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张飞言行的句子吗?
3、交流:(6句)
①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二顾茅庐)
②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二顾茅庐)
③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三顾茅庐)
④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 (三顾茅庐)
⑤张飞满口答应。(三顾茅庐)
⑥见刘备还站着等,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么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一再相劝,张飞才没放火。(三顾茅庐)
4、再读一读,你体会张飞的什么性格?
5、课文不是在写刘备吗?作者为什么用了这么多笔墨来写了张飞,能不能不写他?(四人小组讨论) (作者采用对比反衬写法,突出刘备的诚心诚意。)
6、你们认为作者描写张飞是为了突出刘备的诚心诚意?那你们用朗读来告诉我。
对比读(出示刘备张飞的三处对话,选择合作读——点名读)
(1)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
刘备斥责说:“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
(2)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
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
(3)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
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
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
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
理解刘备为什么对张飞要“斥责——大声斥责”?
借助画面理解:桃园结拜,誓死相随。
男女合作读
(二)丰富张飞形象
1、同学们真厉害,从张飞的言行描写中也读懂了刘备的诚心诚意,那么张飞仅仅是个莽汉吗,张飞
身上有没有闪光的地方?你们还从《三国演义》中了解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交流:(桃园结拜、长坂桥上单身吓退曹操十万大军、关羽死后张飞的眼睛都哭出了血。)
3、师:张飞也是个英雄,十分讲义气、英勇、对大哥忠心耿耿。
四、 拓展延伸——升华诚心诚意
1、刘备三顾茅庐,以他的诚心诚意打动了诸葛亮,他们就坐在草堂上谈论国家大事,你知道他们谈
了些什么?
(1) 自找伙伴合作表演,重现历史。学生自练
(2) 小组上台表演
(3) 评议诸葛亮、刘备,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
2、 同学们,刘备听了诸葛亮的一番议论,更敬佩他了,诸葛亮看到刘备三顾茅庐,又肯虚心请教,
就答应了。
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了许多胜仗。 ....
(1) 你知道打了哪些胜仗吗?(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
(2) 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战略计划,逐渐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后来刘备称帝蜀国 ,刘备高兴地说“我
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3、师总结:让我们走向书本,向古人学习,做一个智慧的现代人!
板书:三顾茅庐
张飞—— 刘备 —— 诸葛亮
诚心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