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生物学特性

1香菇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香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子实体是供人们食用的部分,由菇柄和菇

盖组成。菌盖表面茶褐色或暗褐色,常有浅色鳞片,幼小时呈半球形,边缘与菌柄

间有淡褐色绒毛相连接,长大后绒毛中断,呈水平状,边缘向下微卷,过分成熟后,

向上反卷。

(2) 生育条件 香菇生长发育包括菌丝体生长阶段(又叫发菌阶段或发菌期)和子实体

生长阶段(又叫出菇阶段或出菇期)。从接种栽培至出菇前期为菌丝体生长阶段,出

菇后为子实体生长阶段。香菇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营养 温度 湿度 空气 光线和酸

碱度。

营养是香菇生长的物质基础。实践证明,栽培香菇的培养料来源广,如棉籽壳 玉

米芯 麦秸 稻草 甘蔗渣等均可以作为营养料,但是不同的培养料产量有很大区别。

在这些培养料中添加一些辅料,可促进菌丝生长,提高子实体产量。

温度是香菇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香菇是较低温和变温结实的菇类,菌丝体生

长的温度范围是5℃—34℃,适温为22℃—26℃;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

20℃,适宜温度为15℃左右,温度的变化或较大的昼夜温差能促进子实体的形成。

在较低温度下形成的子实体品质好,而在较高温度下形成的子实体品质差。

湿度是香菇生长的又一重要条件,包括培养料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不同生长

阶段对湿度的要求也不一样。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湿度要求在60%左右,空气

相对湿度60%—70%;子实体阶段,培养料的湿度要求在7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0%

—90%。干湿交替如机械震动刺激有助于子实体的大量形成。

香菇属好气性菌类,在整个生育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菌丝体生长阶段比子实

体生长阶段需要的氧气要少,但如严重缺氧,生长受阻,菌丝易老化;子实体阶段缺

氧,子实体无法形成和分化,或子实体畸形,并可引起杂菌和病虫害。

光线是香菇生长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菌丝体阶段对空气的要求不严,黑暗和

弱光下均能生长,但弱光下生长良好;子实体的形成与生长需要一定的散射光,黑暗

条件下不能或很难形成子实体。光线适宜,香菇子实体产量高,质量好,颜色深而且

有光泽。

香菇喜偏酸性环境条件,菌丝生长的pH 值为3—7,适宜的pH 值为5—6,子实

体分化和生长的适宜pH 值为4—5。

2金针菇生物学特征

(1) 形态特征 金针菇是一种朵形较小的伞菌,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子实体是供人

们食用的部分,由菇柄和菇盖组成,菌盖较小,幼小时球形至半球形,逐渐展开至

平,鲜时具有黏性。菌柄细长,可达10cm 以上,生长后期菌柄变中空。

(2) 生育条件 金针菇生长发育包括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生长发育需要

适宜的营养 温度 湿度 空气 光线和酸碱度,这些条件对金针菇的产量和品质都有

很大的影响。金针菇与其他食用菌不同,自然条件下生长点子实体不符合商品的要

求,只有按照它的生长规律,在栽培技术上加以控制,才能生产出符合商品要求的

金针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营养是金针菇获得高产的关键条件之一。金针菇是木腐菌,但分解吸收木材内

营养的能力较差,所以利用木屑时,木屑越久越好,或经发酵后使用。实践证明,棉

籽壳式栽培金针菇的最好营养料,玉米芯等其他作物秸秆也是可以栽培金针菇,但需

要加入一定量的辅料,才能获得满意的产量。

金针菇属于低温菇类,耐寒性强, 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4℃—32℃,适温

为22℃—25℃;子实体形成与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18℃,适宜温度为8℃—12℃,

高于18℃,子实体很难形成。

金针菇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60%—70%;

子实体阶段,培养料的湿度要求在60%—6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0%—90%为宜。

在菌丝体生长阶段,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新鲜空气,使菌丝茁壮成长;在子实体

阶段,二氧化碳的浓度是决定菌盖大小与菌柄长短的主要因素,出菇室应积累一定浓

度的二氧化碳,促使菌柄伸长,以致菌盖的发育,才能生长出优质的子实体。

金针菇军事生长阶段要保持较弱的散射光,子实体在黑暗条件下也可以形成和

生长,但生长缓慢,菇体弱小。光线能促进子实体形成 生长和成熟,但光线强,易

形成菌柄短粗 菌盖易开伞 色泽深 绒毛多的劣质菇。因此子实体生长阶段应保持微

弱的散射光,从而尽量延长菌柄和保持子实体色浅鲜嫩。

金针菇喜偏酸性,菌丝在pH 值为3—8范围内均可生长,适宜的pH 值为6左右。

一般使用天然培养料栽培时,无需调整pH 值。

3 双孢菇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双孢菇又名蘑菇 白蘑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菌丝生长在培养料内,

不断积累营养,达到生理成熟时形成子实体。子实体是供人们食用的部分,由菇柄和

菇盖组成。菌盖初期为半球形,表面光滑,白色;菌病较粗,白色至灰白色,肉质可

食。

(2) 生育条件 双孢菇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菌丝体生长阶段(又叫发菌阶段或发菌期)和

子实体生长阶段(又叫出菇阶段或出菇期)。从播种栽培至子实体形成之前为菌丝体

生长阶段;从子实体形成至采收为子实体生长阶段。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适宜的营

养 温度 湿度 空气 光线和酸碱度(pH 值)等条件,不同的发育阶段要求也不同。

双孢菇是一种腐生真菌,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营养完全依靠从营养料里吸

收。碳素营养通过分解纤维素 半纤维素获得,氮素营养可通过分解腐熟的牲畜粪获

得。因此,农作物的秸秆 皮壳和各种粪肥可作为双孢菇的培养料,但必须通过腐熟

才能很好的利用。

双孢菇属中温偏低型的食用菌,具有变温结实性。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

—32℃,适温为23℃—25℃;子实体形成与生长的温度范围是6℃—22℃,适宜温度

为14℃—18℃,低于12℃,子实体生长缓慢,高于18℃,子实体生长加快,但菌柄

细长,皮薄易开伞,质量低劣。

双孢菇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子

实体阶段,培养料的湿度要求在60%—65%左右,覆土层湿度保持18%—20%,空气相

对湿度85%—90%。

双孢菇为好气性菌类,菌丝及子实体生长都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发菌阶段,菌

丝可耐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出菇阶段要求充足的氧气和低浓度的二氧化碳,否则子

实体盖小柄长,极易开伞。

双孢菇生长发育对光线的要求不严或不需要光线,整个发育过程可在完全黑暗条

件下进行。但子实体的形成最好有散射光的刺激,光线不宜强,否则菌体发黄,表面

干燥,品质下降。

菌丝生长的pH 值为5—8,适宜的pH 值为6.5—7。由于双孢菇菌丝生长中产生

酸,在播种时培养料pH 值应调至7—7.5,覆土层的pH 值应调到7.5—8。

3 平菇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平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子实体是供人们食用的部分,由菇柄和菇盖

组成。菌盖一般灰白色至灰褐色,直径5cm —21cm ,菌柄长2cm —8cm ,多侧生。菌

丝体是平菇的营养器官,从培养料中吸收营养,供子实体生长发育。

(2)生育条件 平菇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不同的发育阶

段所需条件不同,只有满足其所需要的条件,才能正常生长,获得优质高产。

营养是平菇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在人工栽培条件下,栽培料极其广泛,一般农

副产品的秸秆 皮壳均可栽培平菇,如棉籽壳 玉米芯 稻草 麦秸 甘蔗渣 花生皮等。

但要获得优质高产,还需要添加一定量的辅料,并科学配比。

温度是平菇生长的重要条件。菌丝在3℃—35℃克生长,适温为24℃—27℃;子

实体形成和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25℃,适宜温度为10℃—18℃左右,昼夜温差或

人工变温处理可促使子实体的形成与生长。

湿度也是平菇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培养料的含水量要求在60%左右,菌丝体生

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70%以下;子实体形成和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

80%—95%。

在菌丝体生长阶段,能耐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但子实体形成与生长需要充足的

氧气和低浓度的二氧化碳,必须保证出菇室空气新鲜,否则子实体不能正常形成或长

成畸形菇。

光线对平菇地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菌丝生长阶段几乎不需要光线,弱光或

黑暗条件均生长良好,光线强抑制菌丝生长;子实体阶段需要较强的散射光,在完全

黑暗的条件下不能形成子实体,一般能看书看报的光线即可。

平菇菌丝在pH 值3—7能正常生长,适宜的pH 值为5.5—6.5。平菇菌丝耐碱性

较强,为了抑制杂菌的发生,在配制培养料时,应适当提高pH 值,使其碱性为好。

4 草菇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草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生长迅速,从栽培料内吸收营

养供子实体形成和生长。子实体由菌柄 菌盖和菌托组成,子实体呈椭圆形,灰褐色,

整个子实体由一层膜包着。子实体继续生长,其外边缘一层皮破裂,生长菌柄和菌盖,

失去商品价值。

(2)生育条件 草菇生长发育分两个阶段,即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草菇菌

丝生长快,从接种到出菇仅8—10天,且喜欢高温高湿的条件。因此草菇栽培过程中,

应加强管理,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才能获得高产 稳产。

草菇属腐生菌,一般生长在腐烂的粪草和农作物的秸秆上。我国南方多用稻草栽

培,北方则用麦秸或棉籽壳栽培。为了提高草菇的产量,应添加辅助的营养物质,如

麸皮 饼粉 圈肥 牛马粪等。

草菇属高温性菇类,要求较高的温度条件,而且对外界温度反应特别敏感。菌丝

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5℃—40℃,适温为32℃—35℃;子实体形成与生长的温度范

围是25℃—40℃,适宜温度为32℃—35℃。变温对子实体形成有生长不利。

草菇不但喜欢高温,而且喜欢高湿的环境条件。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湿度

要求在60%—65%左右,子实体阶段培养料的湿度要求在70%—75%。两个阶段空气相

对湿度要求85%—95%,不得低于80%。

草菇是好气性菌类,这个生育周期均需要充足的氧气和低浓度二氧化碳。因此,

栽培过程中应不断通分换气。子实体阶段通风应缓慢对流,防止强风直接吹到菇体上。

草菇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但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需要一定点光线,在完全黑暗

的条件下,子实体很难形成。光线对子实体的光泽有明显的影响,光线强色深而且发

亮,光线不足,固体发白,但强烈的直射光对子实体有抑制作用,易灼烧幼菇。

草菇生长偏碱性环境,菌丝生长的pH 值为4—10,适宜的pH 值为7.5—8;子实

体生长适宜的 pH 值为8。中性或偏酸性的栽培料对草菇菌丝生长和菇蕾的发育均不

利。

5黑木耳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黑木耳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子实体生长在段木上,形如人的耳

朵,故称木耳。子实特有耳基和耳片组成,新鲜黑木耳耳胶质状,深褐色、黄褐色或黑

褐色,有弹性;干燥的黑木耳失水收缩,背面凸起并有短绒毛,腹面光滑,向下凹。

(2)生育条件 黑木耳生长发育包括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这个生育期必须

满足其对营养、温度、湿度、空气、光线和酸碱度的需要,才能栽培成功和获得高产。

黑木耳是木腐菌,可以分解木材内的营养,因此可进行段木栽培,也可以利用木

屑栽培。实践证明,黑木耳还可以进行袋料栽培,棉籽壳、玉米芯、稻草、木屑等均

可栽培黑木耳,但培养料不同,常量有较大差别,需合理科学的配比才能获得较高的

产量。

黑木耳是中温偏高类型的食用菌。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36℃,适温为

25℃左右;菌丝对短期的高温和低温有较强的抵抗力;子实体形成与生长的温度范围

是15℃—27℃,适宜温度为20℃—25℃,低于15℃或高于28℃,子实体很难形成。

在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以55%—60%为宜,在此范围内,湿度较低菌

丝生长慢,但生长健壮;子实体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以60%为宜;湿度过大,生长

受阻易发生杂菌污染。

黑木耳是好气菌类,这个生育阶段要求空气新鲜,因此要加强通风换气,以供给

充足的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和其它废气。子实体阶段通风不良,耳片不宜展开,容易

形成“鸡爪耳”或原基不分化,失去商品价值。

不同的生育期对光线要求不同。黑暗和弱光下菌丝均能正常生长;子实体在黑暗

条件下很难形成,需要大量打散射光即一定量地直射光,才能形成色黑肉厚的健壮子

实体,否则子实体肉薄色淡,产量低品质差。

黑木耳生长喜欢微酸性环境条件,菌丝生长的pH 值为4—7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

以pH 值5—6.5最为适宜。

6灵芝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灵芝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具有分枝,菌丝表面常分泌有

白色晶体物。子实体由菌柄和菌盖组成,菌柄细长,表面光滑;菌盖大小不一,多

为半圆形,其上有环状棱纹及辐射状皱纹,直径可达15cm —20cm 。厚2cm —3cm ,

子实体初白色,逐渐变成黄色至红褐色,孢子粉褐色。

(2) 生育条件 灵芝生长发育可分为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生长发育的主

要条件有营养、温度、湿度、空气、光线和酸碱度。

灵芝是木腐菌,能分解吸收木材内的营养,可进行端木栽培。栲树、枫香树、

桦树、椴树等均是栽培灵芝的脚好树种。袋料栽培的实践证明,木香、棉籽壳等均

可栽培灵芝,但单一栽培料生长不理想,需进行科学配比,才能提高产量还是子实

体形态圆整、美观。

灵芝书高温和恒温结实的菌类。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38℃,适温为

26℃—28℃;但菌丝能耐0℃—4℃的低温而不死亡,子实体形成与生长的温度范围是

22℃—32℃,适宜温度为26℃—28℃,低于25℃,子实体较小,盖厚产量低。子实体

形成与生长需要恒温条件,变温不利于原基形成和发育,且容易使菌盖畸形,产生厚

薄不均匀的分化圈。

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湿度要求60%—65%,空气相对湿度65%—70%;子实

体阶段,培养料的湿度60%—70%,空气相对湿度要求85%—95%。

灵芝是好气性菌类,对二氧化碳反应非常敏感。菌丝体生长能耐较高浓度的二氧

化碳,但菌丝生长慢,延长出芝时间;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充足的氧气,二氧化碳浓

度高影响菌盖的分化,而只长菌柄,甚至形成鹿角状。

菌丝在黑暗和有光下均能生长,但光线强对菌丝体有抑制作用。子实体的形成和

生长需要一定的光线,在黑暗和柔光下不能形成子实体或菌盖。灵芝子实体生长有明

显的趋光性,特别是子实体幼小时,出芝室光线要均匀一致,光源不能多变。

灵芝生长喜偏酸环境条件,菌丝体生长的pH 值为4—8,适宜的pH 值为5—6。

7猴头菌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猴头菌子实体肉质块形似猴头,鲜时白色,直径5cm —10cm ,表面被复刺,

基部着生处狭窄。肉刺值,长圆锥形,顶端尖锐,刺长1cm —1.3cm ,孢子着生于刺

表面。

(2) 生育条件 猴头菌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不同的

生育阶段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

猴头菌是木腐菌,多种阔叶树木均可段木栽培。袋料栽培实验证明,多种阔木

树的木屑、各种农作物的秸秆、皮壳均可以栽培猴头菌,但需要加入一定量的辅料,

如麦麸、蔗糖、石膏粉等,才可获得理想的产量。

猴头菌属中低温型的菌类,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6℃—35℃,适温为25℃;

子实体形成与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2℃—24℃,适宜温度为15℃—20℃,低于14℃子

实体呈红色,随温度下降颜色加深;温度较高时,子实体刺长,球块松而小;超过

25℃,子实体无法形成。猴头菌局要变温结实的特点,人工栽培时,应给于一定的

温差,以促进子实体的形成。

水分是猴头菌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要求55%

—65%,因应培养料的重量而有区别,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为宜;子实体生长阶段,

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要求85%—95%,低于80%,刺短,菌丝体红;超过95%,子实体刺

长,发苦。

猴头菌是好气性菌类,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得二氧化碳的忍受力不同,菌丝体

阶段能忍受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子实体阶段对二氧化碳浓度非常敏感,通风不良,

子实体不易形成,或产生分枝,肉刺弯曲成畸形。

猴头菌丝在有光和黑暗条件下都能生长,在黑暗条件下生长更快;姿势突的形成

和生长需要一定的光线,在黑暗的条件下,子实体很难形成或不能形成,光线宜弱不宜

强,否则子实体生长受抑制,颜色变黄或发红。

猴头菌丝生长喜偏酸性,菌丝体在pH 值为3—7可生长,最适宜的pH 值为5左

右。

8鸡腿菇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鸡腿菇又叫毛头鬼伞。子实体群生,菌盖幼小时接近圆筒形,长6cm —12cm,

后期钟形至平展。菌盖颜色初期为白色,顶部浅土黄色,后期便深。菌盖初期表面

光滑,后期表面开裂成鳞片。菌肉白色,菌褶初期白色,虽生长变为灰色或黑色,

后期于菌盖边缘以通融为墨汁状。 菌柄白色,圆柱状,基部膨大向下渐粗。

(2) 生育条件 鸡腿菇菇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长发育需

要适宜的营养 温度 湿度 空气 光线和酸碱度。不同发育阶段要求条件不完全相同。

鸡腿菇属草腐和土生菌,具有菌丝体不遇土不出菇的特点。鸡腿菇适应性强,

可利用的培养料种类广泛,与平菇近似。农作物的秸秆、皮壳均可以作为鸡腿菇的栽

培料。实践证明,棉籽壳、玉米芯、麦秸、稻草等是栽培鸡腿菇较好的培养料。

鸡腿菇属中温型食用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8℃—36℃,适温为24℃—

28℃;子实体形成与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28℃,适宜温度为16℃—22℃,低于

8℃或高于30℃子实体生长缓慢或难于形成和生长。

鸡腿菇属好气性真菌,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充足的氧气。菌丝体生长阶段需氧量

与平菇基本一致,但子实体生长阶段需氧量比平菇大,空气中氧的含量明显影响子实

体的产量。出菇阶段应加强通风换气,保证充足的新鲜空气。

菌丝体上涨不需要光,子实体形成和生长需要一定的散射光。适宜的散射光,

姿势团肥厚嫩白,管线过弱难于出骨灰生长成畸形菇。

菌丝体生长的pH 值为5—8,最适宜的pH 值为6.5—7.5。

9银耳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性 银耳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在银耳生育过程中,有一种俗称“羽

毛状香灰菌丝”的耳友菌丝终生为伴,为银耳菌丝分解营养物质,共银耳吸收利用,

这是银耳的特点。子实体由耳片和耳根组成,耳片为半透明的褶皱薄片,银白色,

胶质,形态有菊花状和鸡冠状两种,耳基桔黄色。子实体干时呈胶质,酸而脆。

(2) 生育条件 银耳生长发育过程中,从接种到耳芽形成叫菌丝体生长阶段;耳芽形成到

采收叫子实体生长阶段。不同生育期对条件的要求不同。

银耳属木腐菌,但对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利用能力很差,只有经耳友

菌丝分解后才能利用。因此在配制培养料时,既要有宜被银耳菌丝吸收的糖类,又要有被友

耳菌丝分解利用的纤维素、木质素等,才能保证两种菌丝征程生长。

银耳属中温耐寒力强的菌类,银耳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6℃—32℃,适温为

20℃—22℃;友耳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26℃,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是18℃—

28℃,适温为20℃—25℃。

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要求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子实

体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求85%—95%。

银耳属好气性真菌,菌丝体生长阶段对氧气的要其实前少后多。子实体生长

阶段需要充足的氧气,应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菌丝体在黑暗条件下生长不好,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子实体的形成与生长也

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弱光分化不好,黑暗条件下不分化。

银耳菌丝体生长的pH 值为5—8,最适宜的pH 值为5—6。

10滑菇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滑菇子实体丛生,由菌柄和菌盖两部分组成。菌柄中生,呈圆柱状,上部

白色,下部淡黄褐色,覆有黏液和黄褐色鳞片。菌盖初期呈半环形,红褐色或黄褐

色,随子实体生长,菌盖呈扁平状,色泽变成淡黄褐色,表面光滑并覆有黏液。

(2) 生育条件 滑菇生长发育包括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两个阶段对环境条

件的要去不同。

滑菇属木腐菌,一般阔叶树和少数的针叶树的木屑都可作栽培的原料,但以阔

叶树木屑为好。实践证明,棉籽壳也可栽培滑菇。温度是香菇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温度是滑菇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4℃—32℃,适温

为22℃—28℃;菌丝对高温抵抗能力弱,而对低温适应能力较强。子实体生长的适

宜温度是6℃—20℃,但7℃—10℃之间生长的滑菇质量最好。

滑菇属喜湿性菌类,对水分要求比一般菌类高。菌丝生长期要求培养料含水量

为65%—70%,出菇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70%—75%为最好,空气相对湿度要求90%

—95%。

滑菇为好气性真菌,但整个发育过程中对氧的需求量不同,发菌初期需氧量小,

随着菌丝生长,需氧量逐渐增加;子实体形成与生长期间需氧量较大,应加强通风换气,使形成较多的气生菌丝,从而形成较多的子实体。

菌丝生长对光线的要求不高,黑暗条件下能正常生长,但有一定的散射光较好。

光线对子实体的分化、发育影响较大,使决定出菇多少与品质好坏的重要因素,必须给予较强的散射光,才能保证出菇数量和质量。

滑菇菌丝喜欢在弱酸环境中生长,适宜的pH 值为5.5—6.5,但开始配制培养料

时pH 值以6.5—7为好(因培养料灭菌后酸性增加)

11姬菇(小平菇)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性 姬菇是幼嫩小平菇的商品名称,即通过控制生长环境条件,使平菇子实

体非正常生长,而形成菌柄较长、菌盖较小的幼嫩子实体,一般菌柄长5cm —10cm, 直径0.5cm —1cm ,菌盖直径0.5cm —2cm 。

(2) 生育条件 姬菇生长发育包括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两个阶段对环境

条件的要求差别较大,应根据不同的要求与环境进行管理。

营养是姬菇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姬菇生生长发育对营养的要求与平菇基本相

同。

温度是姬菇生长发育的重要的环境条件。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25℃

为宜;子实体分化生长的温度是10℃—20℃,最适温度为15℃—17℃。

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含水量为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70%,子实体

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求85%—90%。

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黑暗和弱光生长好;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需要一定的散

射光,但光线不能太强,特别是子实体形成后,应给予较弱的光线,促其菌柄伸长,抑制菌盖的发育。

菌丝体生长阶段应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子实体生长阶段,应控制通

风换气,适当积累二氧化碳,从而促使菌柄发育,抑制菌盖的生长。

菌丝体生长的pH 值为4—8,最适宜的pH 值为6.5—7。

12灰树花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灰树花又名千佛菌、栗磨。子实体重叠丛生,肉质,有柄,多分枝。菌

盖呈扇形或匙形,直径2cm —8cm ,灰色至灰褐色,其表面有细的绒毛。菌盖有放射状条纹,边缘薄、内卷。菌肉白色,管口多角形,面白色至淡黄色。

(2) 生育条件 灰树花生长发育包括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生长过程中需

要适宜的营养 温度 湿度 空气 光线和酸碱度。

灰树花属木腐菌,主要野生在壳斗科树种的木材上,人工栽培时,以壳斗科树种的木屑为最佳,如山毛榉、栲树、青冈栎、锥栗、蒙古栎等。所用辅料主要有麸皮、米糠、糖、石膏粉及林地表上等。

灰树花是中温型菌类,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32℃,适温为25℃左右;

变温对局菌丝生长不利;子实体形成的温度是15℃—25℃,适宜的温度为20℃左右,子实体生长得适温为18℃左右。

菌丝生长期间,要求培养料含水量为60%—63%,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子实

体生长和生长期间空气相对湿度要求85%—90%。

灰树花是一种特别好气性菌类,菌丝生长需氧量较其他菇类多,菌丝生长阶段

需要补断的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新鲜,氧气充足,随菌丝生长而逐渐增加通气量;子实体生长阶段需氧量较大,更应加强通风换气,才能保证子实体正常形成和生长。

菌丝体生长期间光线宜弱,后期梢增加光线,促其向子实体生长转化;子实体

生长阶段要求较强的散射光,光线不仅影响到子实体的形态、颜色,还会影响子实体的香味。光线不足,子实体难以形成或生长不良,易长成畸形菇。

菌丝体生长适宜的pH 值为5.5—6.5,培养料过酸过碱均影响其生长。

13姬松茸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小松菇。子实体由菌柄和菌盖组成,菌盖圆形、

半环形至平展,中央平坦,表面有浅褐色至褐色县委状鳞片,边缘有菌幕残片,菌肉白色。菌柄细长,有菌环。

(2) 生育条件 姬松茸时草腐生菌,可利用甘蔗渣、稻草、麦秆、玉米秸、棉籽壳进行

栽培,在这些料中适量添加一定量的牛、马粪和禽粪,能提高其产量。

姬松茸属中温型菌类,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35℃,适温为22℃—

26℃左右;子实体形成和生长的温度是20℃—32℃,适宜的温度为22℃—25℃。 水分是姬松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菌丝体生长期间,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55%

—60%,空气相对湿度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5%—95%。

姬松茸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子实体在无光和弱光条件下均可形成,但光线影响土壤温度,土温适宜,菌丝生长健壮,便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

姬松茸时好气性菌类,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与生长均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二氧化碳积累将明显影响其生长。、

姬松茸菌丝体生长的pH 值为4.5—8,最适宜的pH 值为6.5—7.5。 14白灵菇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白灵菇是阿魏磨的商品名称,又名阿魏侧耳。因寄生或腐生在草木药用

植物阿魏的根茎上而得名。子实体多单生,多为侧耳状,菇体洁白,单朵鲜重50g —150g 。菌盖表面常带有钱褐色条纹,菌盖直径6cm —12cm ,盖厚2cm —4cm 。菌柄长4cm —8cm ,柄粗2cm —5cm ,实心且上粗下细。

(2) 生育条件 白灵菇生长发育阶段包括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生长两个阶段,不同的生

长阶段要求条件不同。从营养条件看,多种农作物秸秆、皮壳均可用来栽培白灵菇,但在这些料内需添加一定量的麸皮、红糖等辅料,才能提高产量。

白灵菇属中温型菌类,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32℃,适温为24℃—26℃

左右;子实体形成和生长的温度是8℃—25℃,适宜的温度为15℃左右。

白灵菇菌丝体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55%—60%,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

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适宜的含水量为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0%—90%。 白灵菇菌丝在黑暗条件下生长良好,但子实体分化和生长要求有一定的散射光。

菌丝生长阶段要求空气新鲜,但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能促使子实体原基很快形成,子实体生长要求充足的氧气和低浓度的二氧化碳,否则菌盖很小。菌丝在pH 值5—7.5范围内均能生长,以pH 值6.5最为适宜。

15杏鲍菇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直径4cm —6cm ,幼小时呈圆形,逐渐变平展,

中央稍下凹,成熟时呈漏斗状,灰褐色,菌盖边缘内卷。菌柄白色,长5cm —15cm 。偏生或侧生,个别中生,菌柄粗壮,上细下粗,中实,肉质细密。

(2) 生育条件 杏鲍菇生长发育包括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生长过程中需

要适宜的营养 温度 湿度 空气 光线和酸碱度。

杏鲍菇属木腐菌,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的能力较强,生长需要比较丰富的氮素营养。木屑和棉籽壳式较好的营养料,但必须添加一定量的米糠或麸皮、玉米粉才能提高产量。

杏鲍菇属中温偏低类型的菌类,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32℃,适温为

25℃左右;子实体形成和生长的温度是8℃—20℃,适宜的温度为12℃—15℃。低于8℃或高于21℃子实体很难形成。

菌丝体生长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0%—65%;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含水

量为65%—70%左右,子实体形成要求空气相对湿度90%—95%,子实体生长以85%—90%空气湿度为宜。

菌丝体生长阶段对空气要求不严,低浓度的二氧化碳能刺激菌丝生长,但二氧

化碳浓度不能太高;子实体圆基的形成和生长需要充足的氧气,否则将影响原基的形成和幼菇生长。

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更快;子实体的形成和发育

需要散射光,光线过强,菌盖变黑,光线过弱,菌盖变白,菌柄更长。

菌丝体生长的pH 值范围为4—8,最适宜的pH 值为6.5—7.5;出菇阶段最适宜

的pH 值为5.5—6.5。

1香菇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香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子实体是供人们食用的部分,由菇柄和菇

盖组成。菌盖表面茶褐色或暗褐色,常有浅色鳞片,幼小时呈半球形,边缘与菌柄

间有淡褐色绒毛相连接,长大后绒毛中断,呈水平状,边缘向下微卷,过分成熟后,

向上反卷。

(2) 生育条件 香菇生长发育包括菌丝体生长阶段(又叫发菌阶段或发菌期)和子实体

生长阶段(又叫出菇阶段或出菇期)。从接种栽培至出菇前期为菌丝体生长阶段,出

菇后为子实体生长阶段。香菇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营养 温度 湿度 空气 光线和酸

碱度。

营养是香菇生长的物质基础。实践证明,栽培香菇的培养料来源广,如棉籽壳 玉

米芯 麦秸 稻草 甘蔗渣等均可以作为营养料,但是不同的培养料产量有很大区别。

在这些培养料中添加一些辅料,可促进菌丝生长,提高子实体产量。

温度是香菇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香菇是较低温和变温结实的菇类,菌丝体生

长的温度范围是5℃—34℃,适温为22℃—26℃;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

20℃,适宜温度为15℃左右,温度的变化或较大的昼夜温差能促进子实体的形成。

在较低温度下形成的子实体品质好,而在较高温度下形成的子实体品质差。

湿度是香菇生长的又一重要条件,包括培养料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不同生长

阶段对湿度的要求也不一样。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湿度要求在60%左右,空气

相对湿度60%—70%;子实体阶段,培养料的湿度要求在7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0%

—90%。干湿交替如机械震动刺激有助于子实体的大量形成。

香菇属好气性菌类,在整个生育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菌丝体生长阶段比子实

体生长阶段需要的氧气要少,但如严重缺氧,生长受阻,菌丝易老化;子实体阶段缺

氧,子实体无法形成和分化,或子实体畸形,并可引起杂菌和病虫害。

光线是香菇生长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菌丝体阶段对空气的要求不严,黑暗和

弱光下均能生长,但弱光下生长良好;子实体的形成与生长需要一定的散射光,黑暗

条件下不能或很难形成子实体。光线适宜,香菇子实体产量高,质量好,颜色深而且

有光泽。

香菇喜偏酸性环境条件,菌丝生长的pH 值为3—7,适宜的pH 值为5—6,子实

体分化和生长的适宜pH 值为4—5。

2金针菇生物学特征

(1) 形态特征 金针菇是一种朵形较小的伞菌,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子实体是供人

们食用的部分,由菇柄和菇盖组成,菌盖较小,幼小时球形至半球形,逐渐展开至

平,鲜时具有黏性。菌柄细长,可达10cm 以上,生长后期菌柄变中空。

(2) 生育条件 金针菇生长发育包括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生长发育需要

适宜的营养 温度 湿度 空气 光线和酸碱度,这些条件对金针菇的产量和品质都有

很大的影响。金针菇与其他食用菌不同,自然条件下生长点子实体不符合商品的要

求,只有按照它的生长规律,在栽培技术上加以控制,才能生产出符合商品要求的

金针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营养是金针菇获得高产的关键条件之一。金针菇是木腐菌,但分解吸收木材内

营养的能力较差,所以利用木屑时,木屑越久越好,或经发酵后使用。实践证明,棉

籽壳式栽培金针菇的最好营养料,玉米芯等其他作物秸秆也是可以栽培金针菇,但需

要加入一定量的辅料,才能获得满意的产量。

金针菇属于低温菇类,耐寒性强, 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4℃—32℃,适温

为22℃—25℃;子实体形成与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18℃,适宜温度为8℃—12℃,

高于18℃,子实体很难形成。

金针菇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60%—70%;

子实体阶段,培养料的湿度要求在60%—6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0%—90%为宜。

在菌丝体生长阶段,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新鲜空气,使菌丝茁壮成长;在子实体

阶段,二氧化碳的浓度是决定菌盖大小与菌柄长短的主要因素,出菇室应积累一定浓

度的二氧化碳,促使菌柄伸长,以致菌盖的发育,才能生长出优质的子实体。

金针菇军事生长阶段要保持较弱的散射光,子实体在黑暗条件下也可以形成和

生长,但生长缓慢,菇体弱小。光线能促进子实体形成 生长和成熟,但光线强,易

形成菌柄短粗 菌盖易开伞 色泽深 绒毛多的劣质菇。因此子实体生长阶段应保持微

弱的散射光,从而尽量延长菌柄和保持子实体色浅鲜嫩。

金针菇喜偏酸性,菌丝在pH 值为3—8范围内均可生长,适宜的pH 值为6左右。

一般使用天然培养料栽培时,无需调整pH 值。

3 双孢菇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双孢菇又名蘑菇 白蘑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菌丝生长在培养料内,

不断积累营养,达到生理成熟时形成子实体。子实体是供人们食用的部分,由菇柄和

菇盖组成。菌盖初期为半球形,表面光滑,白色;菌病较粗,白色至灰白色,肉质可

食。

(2) 生育条件 双孢菇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菌丝体生长阶段(又叫发菌阶段或发菌期)和

子实体生长阶段(又叫出菇阶段或出菇期)。从播种栽培至子实体形成之前为菌丝体

生长阶段;从子实体形成至采收为子实体生长阶段。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适宜的营

养 温度 湿度 空气 光线和酸碱度(pH 值)等条件,不同的发育阶段要求也不同。

双孢菇是一种腐生真菌,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营养完全依靠从营养料里吸

收。碳素营养通过分解纤维素 半纤维素获得,氮素营养可通过分解腐熟的牲畜粪获

得。因此,农作物的秸秆 皮壳和各种粪肥可作为双孢菇的培养料,但必须通过腐熟

才能很好的利用。

双孢菇属中温偏低型的食用菌,具有变温结实性。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

—32℃,适温为23℃—25℃;子实体形成与生长的温度范围是6℃—22℃,适宜温度

为14℃—18℃,低于12℃,子实体生长缓慢,高于18℃,子实体生长加快,但菌柄

细长,皮薄易开伞,质量低劣。

双孢菇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子

实体阶段,培养料的湿度要求在60%—65%左右,覆土层湿度保持18%—20%,空气相

对湿度85%—90%。

双孢菇为好气性菌类,菌丝及子实体生长都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发菌阶段,菌

丝可耐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出菇阶段要求充足的氧气和低浓度的二氧化碳,否则子

实体盖小柄长,极易开伞。

双孢菇生长发育对光线的要求不严或不需要光线,整个发育过程可在完全黑暗条

件下进行。但子实体的形成最好有散射光的刺激,光线不宜强,否则菌体发黄,表面

干燥,品质下降。

菌丝生长的pH 值为5—8,适宜的pH 值为6.5—7。由于双孢菇菌丝生长中产生

酸,在播种时培养料pH 值应调至7—7.5,覆土层的pH 值应调到7.5—8。

3 平菇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平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子实体是供人们食用的部分,由菇柄和菇盖

组成。菌盖一般灰白色至灰褐色,直径5cm —21cm ,菌柄长2cm —8cm ,多侧生。菌

丝体是平菇的营养器官,从培养料中吸收营养,供子实体生长发育。

(2)生育条件 平菇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不同的发育阶

段所需条件不同,只有满足其所需要的条件,才能正常生长,获得优质高产。

营养是平菇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在人工栽培条件下,栽培料极其广泛,一般农

副产品的秸秆 皮壳均可栽培平菇,如棉籽壳 玉米芯 稻草 麦秸 甘蔗渣 花生皮等。

但要获得优质高产,还需要添加一定量的辅料,并科学配比。

温度是平菇生长的重要条件。菌丝在3℃—35℃克生长,适温为24℃—27℃;子

实体形成和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25℃,适宜温度为10℃—18℃左右,昼夜温差或

人工变温处理可促使子实体的形成与生长。

湿度也是平菇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培养料的含水量要求在60%左右,菌丝体生

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70%以下;子实体形成和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

80%—95%。

在菌丝体生长阶段,能耐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但子实体形成与生长需要充足的

氧气和低浓度的二氧化碳,必须保证出菇室空气新鲜,否则子实体不能正常形成或长

成畸形菇。

光线对平菇地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菌丝生长阶段几乎不需要光线,弱光或

黑暗条件均生长良好,光线强抑制菌丝生长;子实体阶段需要较强的散射光,在完全

黑暗的条件下不能形成子实体,一般能看书看报的光线即可。

平菇菌丝在pH 值3—7能正常生长,适宜的pH 值为5.5—6.5。平菇菌丝耐碱性

较强,为了抑制杂菌的发生,在配制培养料时,应适当提高pH 值,使其碱性为好。

4 草菇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草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生长迅速,从栽培料内吸收营

养供子实体形成和生长。子实体由菌柄 菌盖和菌托组成,子实体呈椭圆形,灰褐色,

整个子实体由一层膜包着。子实体继续生长,其外边缘一层皮破裂,生长菌柄和菌盖,

失去商品价值。

(2)生育条件 草菇生长发育分两个阶段,即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草菇菌

丝生长快,从接种到出菇仅8—10天,且喜欢高温高湿的条件。因此草菇栽培过程中,

应加强管理,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才能获得高产 稳产。

草菇属腐生菌,一般生长在腐烂的粪草和农作物的秸秆上。我国南方多用稻草栽

培,北方则用麦秸或棉籽壳栽培。为了提高草菇的产量,应添加辅助的营养物质,如

麸皮 饼粉 圈肥 牛马粪等。

草菇属高温性菇类,要求较高的温度条件,而且对外界温度反应特别敏感。菌丝

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5℃—40℃,适温为32℃—35℃;子实体形成与生长的温度范

围是25℃—40℃,适宜温度为32℃—35℃。变温对子实体形成有生长不利。

草菇不但喜欢高温,而且喜欢高湿的环境条件。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湿度

要求在60%—65%左右,子实体阶段培养料的湿度要求在70%—75%。两个阶段空气相

对湿度要求85%—95%,不得低于80%。

草菇是好气性菌类,这个生育周期均需要充足的氧气和低浓度二氧化碳。因此,

栽培过程中应不断通分换气。子实体阶段通风应缓慢对流,防止强风直接吹到菇体上。

草菇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但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需要一定点光线,在完全黑暗

的条件下,子实体很难形成。光线对子实体的光泽有明显的影响,光线强色深而且发

亮,光线不足,固体发白,但强烈的直射光对子实体有抑制作用,易灼烧幼菇。

草菇生长偏碱性环境,菌丝生长的pH 值为4—10,适宜的pH 值为7.5—8;子实

体生长适宜的 pH 值为8。中性或偏酸性的栽培料对草菇菌丝生长和菇蕾的发育均不

利。

5黑木耳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黑木耳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子实体生长在段木上,形如人的耳

朵,故称木耳。子实特有耳基和耳片组成,新鲜黑木耳耳胶质状,深褐色、黄褐色或黑

褐色,有弹性;干燥的黑木耳失水收缩,背面凸起并有短绒毛,腹面光滑,向下凹。

(2)生育条件 黑木耳生长发育包括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这个生育期必须

满足其对营养、温度、湿度、空气、光线和酸碱度的需要,才能栽培成功和获得高产。

黑木耳是木腐菌,可以分解木材内的营养,因此可进行段木栽培,也可以利用木

屑栽培。实践证明,黑木耳还可以进行袋料栽培,棉籽壳、玉米芯、稻草、木屑等均

可栽培黑木耳,但培养料不同,常量有较大差别,需合理科学的配比才能获得较高的

产量。

黑木耳是中温偏高类型的食用菌。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36℃,适温为

25℃左右;菌丝对短期的高温和低温有较强的抵抗力;子实体形成与生长的温度范围

是15℃—27℃,适宜温度为20℃—25℃,低于15℃或高于28℃,子实体很难形成。

在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以55%—60%为宜,在此范围内,湿度较低菌

丝生长慢,但生长健壮;子实体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以60%为宜;湿度过大,生长

受阻易发生杂菌污染。

黑木耳是好气菌类,这个生育阶段要求空气新鲜,因此要加强通风换气,以供给

充足的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和其它废气。子实体阶段通风不良,耳片不宜展开,容易

形成“鸡爪耳”或原基不分化,失去商品价值。

不同的生育期对光线要求不同。黑暗和弱光下菌丝均能正常生长;子实体在黑暗

条件下很难形成,需要大量打散射光即一定量地直射光,才能形成色黑肉厚的健壮子

实体,否则子实体肉薄色淡,产量低品质差。

黑木耳生长喜欢微酸性环境条件,菌丝生长的pH 值为4—7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

以pH 值5—6.5最为适宜。

6灵芝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灵芝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具有分枝,菌丝表面常分泌有

白色晶体物。子实体由菌柄和菌盖组成,菌柄细长,表面光滑;菌盖大小不一,多

为半圆形,其上有环状棱纹及辐射状皱纹,直径可达15cm —20cm 。厚2cm —3cm ,

子实体初白色,逐渐变成黄色至红褐色,孢子粉褐色。

(2) 生育条件 灵芝生长发育可分为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生长发育的主

要条件有营养、温度、湿度、空气、光线和酸碱度。

灵芝是木腐菌,能分解吸收木材内的营养,可进行端木栽培。栲树、枫香树、

桦树、椴树等均是栽培灵芝的脚好树种。袋料栽培的实践证明,木香、棉籽壳等均

可栽培灵芝,但单一栽培料生长不理想,需进行科学配比,才能提高产量还是子实

体形态圆整、美观。

灵芝书高温和恒温结实的菌类。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38℃,适温为

26℃—28℃;但菌丝能耐0℃—4℃的低温而不死亡,子实体形成与生长的温度范围是

22℃—32℃,适宜温度为26℃—28℃,低于25℃,子实体较小,盖厚产量低。子实体

形成与生长需要恒温条件,变温不利于原基形成和发育,且容易使菌盖畸形,产生厚

薄不均匀的分化圈。

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湿度要求60%—65%,空气相对湿度65%—70%;子实

体阶段,培养料的湿度60%—70%,空气相对湿度要求85%—95%。

灵芝是好气性菌类,对二氧化碳反应非常敏感。菌丝体生长能耐较高浓度的二氧

化碳,但菌丝生长慢,延长出芝时间;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充足的氧气,二氧化碳浓

度高影响菌盖的分化,而只长菌柄,甚至形成鹿角状。

菌丝在黑暗和有光下均能生长,但光线强对菌丝体有抑制作用。子实体的形成和

生长需要一定的光线,在黑暗和柔光下不能形成子实体或菌盖。灵芝子实体生长有明

显的趋光性,特别是子实体幼小时,出芝室光线要均匀一致,光源不能多变。

灵芝生长喜偏酸环境条件,菌丝体生长的pH 值为4—8,适宜的pH 值为5—6。

7猴头菌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猴头菌子实体肉质块形似猴头,鲜时白色,直径5cm —10cm ,表面被复刺,

基部着生处狭窄。肉刺值,长圆锥形,顶端尖锐,刺长1cm —1.3cm ,孢子着生于刺

表面。

(2) 生育条件 猴头菌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不同的

生育阶段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

猴头菌是木腐菌,多种阔叶树木均可段木栽培。袋料栽培实验证明,多种阔木

树的木屑、各种农作物的秸秆、皮壳均可以栽培猴头菌,但需要加入一定量的辅料,

如麦麸、蔗糖、石膏粉等,才可获得理想的产量。

猴头菌属中低温型的菌类,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6℃—35℃,适温为25℃;

子实体形成与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2℃—24℃,适宜温度为15℃—20℃,低于14℃子

实体呈红色,随温度下降颜色加深;温度较高时,子实体刺长,球块松而小;超过

25℃,子实体无法形成。猴头菌局要变温结实的特点,人工栽培时,应给于一定的

温差,以促进子实体的形成。

水分是猴头菌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要求55%

—65%,因应培养料的重量而有区别,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为宜;子实体生长阶段,

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要求85%—95%,低于80%,刺短,菌丝体红;超过95%,子实体刺

长,发苦。

猴头菌是好气性菌类,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得二氧化碳的忍受力不同,菌丝体

阶段能忍受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子实体阶段对二氧化碳浓度非常敏感,通风不良,

子实体不易形成,或产生分枝,肉刺弯曲成畸形。

猴头菌丝在有光和黑暗条件下都能生长,在黑暗条件下生长更快;姿势突的形成

和生长需要一定的光线,在黑暗的条件下,子实体很难形成或不能形成,光线宜弱不宜

强,否则子实体生长受抑制,颜色变黄或发红。

猴头菌丝生长喜偏酸性,菌丝体在pH 值为3—7可生长,最适宜的pH 值为5左

右。

8鸡腿菇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鸡腿菇又叫毛头鬼伞。子实体群生,菌盖幼小时接近圆筒形,长6cm —12cm,

后期钟形至平展。菌盖颜色初期为白色,顶部浅土黄色,后期便深。菌盖初期表面

光滑,后期表面开裂成鳞片。菌肉白色,菌褶初期白色,虽生长变为灰色或黑色,

后期于菌盖边缘以通融为墨汁状。 菌柄白色,圆柱状,基部膨大向下渐粗。

(2) 生育条件 鸡腿菇菇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长发育需

要适宜的营养 温度 湿度 空气 光线和酸碱度。不同发育阶段要求条件不完全相同。

鸡腿菇属草腐和土生菌,具有菌丝体不遇土不出菇的特点。鸡腿菇适应性强,

可利用的培养料种类广泛,与平菇近似。农作物的秸秆、皮壳均可以作为鸡腿菇的栽

培料。实践证明,棉籽壳、玉米芯、麦秸、稻草等是栽培鸡腿菇较好的培养料。

鸡腿菇属中温型食用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8℃—36℃,适温为24℃—

28℃;子实体形成与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28℃,适宜温度为16℃—22℃,低于

8℃或高于30℃子实体生长缓慢或难于形成和生长。

鸡腿菇属好气性真菌,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充足的氧气。菌丝体生长阶段需氧量

与平菇基本一致,但子实体生长阶段需氧量比平菇大,空气中氧的含量明显影响子实

体的产量。出菇阶段应加强通风换气,保证充足的新鲜空气。

菌丝体上涨不需要光,子实体形成和生长需要一定的散射光。适宜的散射光,

姿势团肥厚嫩白,管线过弱难于出骨灰生长成畸形菇。

菌丝体生长的pH 值为5—8,最适宜的pH 值为6.5—7.5。

9银耳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性 银耳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在银耳生育过程中,有一种俗称“羽

毛状香灰菌丝”的耳友菌丝终生为伴,为银耳菌丝分解营养物质,共银耳吸收利用,

这是银耳的特点。子实体由耳片和耳根组成,耳片为半透明的褶皱薄片,银白色,

胶质,形态有菊花状和鸡冠状两种,耳基桔黄色。子实体干时呈胶质,酸而脆。

(2) 生育条件 银耳生长发育过程中,从接种到耳芽形成叫菌丝体生长阶段;耳芽形成到

采收叫子实体生长阶段。不同生育期对条件的要求不同。

银耳属木腐菌,但对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利用能力很差,只有经耳友

菌丝分解后才能利用。因此在配制培养料时,既要有宜被银耳菌丝吸收的糖类,又要有被友

耳菌丝分解利用的纤维素、木质素等,才能保证两种菌丝征程生长。

银耳属中温耐寒力强的菌类,银耳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6℃—32℃,适温为

20℃—22℃;友耳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26℃,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是18℃—

28℃,适温为20℃—25℃。

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要求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子实

体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求85%—95%。

银耳属好气性真菌,菌丝体生长阶段对氧气的要其实前少后多。子实体生长

阶段需要充足的氧气,应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菌丝体在黑暗条件下生长不好,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子实体的形成与生长也

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弱光分化不好,黑暗条件下不分化。

银耳菌丝体生长的pH 值为5—8,最适宜的pH 值为5—6。

10滑菇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滑菇子实体丛生,由菌柄和菌盖两部分组成。菌柄中生,呈圆柱状,上部

白色,下部淡黄褐色,覆有黏液和黄褐色鳞片。菌盖初期呈半环形,红褐色或黄褐

色,随子实体生长,菌盖呈扁平状,色泽变成淡黄褐色,表面光滑并覆有黏液。

(2) 生育条件 滑菇生长发育包括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两个阶段对环境条

件的要去不同。

滑菇属木腐菌,一般阔叶树和少数的针叶树的木屑都可作栽培的原料,但以阔

叶树木屑为好。实践证明,棉籽壳也可栽培滑菇。温度是香菇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温度是滑菇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4℃—32℃,适温

为22℃—28℃;菌丝对高温抵抗能力弱,而对低温适应能力较强。子实体生长的适

宜温度是6℃—20℃,但7℃—10℃之间生长的滑菇质量最好。

滑菇属喜湿性菌类,对水分要求比一般菌类高。菌丝生长期要求培养料含水量

为65%—70%,出菇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70%—75%为最好,空气相对湿度要求90%

—95%。

滑菇为好气性真菌,但整个发育过程中对氧的需求量不同,发菌初期需氧量小,

随着菌丝生长,需氧量逐渐增加;子实体形成与生长期间需氧量较大,应加强通风换气,使形成较多的气生菌丝,从而形成较多的子实体。

菌丝生长对光线的要求不高,黑暗条件下能正常生长,但有一定的散射光较好。

光线对子实体的分化、发育影响较大,使决定出菇多少与品质好坏的重要因素,必须给予较强的散射光,才能保证出菇数量和质量。

滑菇菌丝喜欢在弱酸环境中生长,适宜的pH 值为5.5—6.5,但开始配制培养料

时pH 值以6.5—7为好(因培养料灭菌后酸性增加)

11姬菇(小平菇)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性 姬菇是幼嫩小平菇的商品名称,即通过控制生长环境条件,使平菇子实

体非正常生长,而形成菌柄较长、菌盖较小的幼嫩子实体,一般菌柄长5cm —10cm, 直径0.5cm —1cm ,菌盖直径0.5cm —2cm 。

(2) 生育条件 姬菇生长发育包括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两个阶段对环境

条件的要求差别较大,应根据不同的要求与环境进行管理。

营养是姬菇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姬菇生生长发育对营养的要求与平菇基本相

同。

温度是姬菇生长发育的重要的环境条件。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25℃

为宜;子实体分化生长的温度是10℃—20℃,最适温度为15℃—17℃。

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含水量为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70%,子实体

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求85%—90%。

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黑暗和弱光生长好;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需要一定的散

射光,但光线不能太强,特别是子实体形成后,应给予较弱的光线,促其菌柄伸长,抑制菌盖的发育。

菌丝体生长阶段应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子实体生长阶段,应控制通

风换气,适当积累二氧化碳,从而促使菌柄发育,抑制菌盖的生长。

菌丝体生长的pH 值为4—8,最适宜的pH 值为6.5—7。

12灰树花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灰树花又名千佛菌、栗磨。子实体重叠丛生,肉质,有柄,多分枝。菌

盖呈扇形或匙形,直径2cm —8cm ,灰色至灰褐色,其表面有细的绒毛。菌盖有放射状条纹,边缘薄、内卷。菌肉白色,管口多角形,面白色至淡黄色。

(2) 生育条件 灰树花生长发育包括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生长过程中需

要适宜的营养 温度 湿度 空气 光线和酸碱度。

灰树花属木腐菌,主要野生在壳斗科树种的木材上,人工栽培时,以壳斗科树种的木屑为最佳,如山毛榉、栲树、青冈栎、锥栗、蒙古栎等。所用辅料主要有麸皮、米糠、糖、石膏粉及林地表上等。

灰树花是中温型菌类,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32℃,适温为25℃左右;

变温对局菌丝生长不利;子实体形成的温度是15℃—25℃,适宜的温度为20℃左右,子实体生长得适温为18℃左右。

菌丝生长期间,要求培养料含水量为60%—63%,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子实

体生长和生长期间空气相对湿度要求85%—90%。

灰树花是一种特别好气性菌类,菌丝生长需氧量较其他菇类多,菌丝生长阶段

需要补断的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新鲜,氧气充足,随菌丝生长而逐渐增加通气量;子实体生长阶段需氧量较大,更应加强通风换气,才能保证子实体正常形成和生长。

菌丝体生长期间光线宜弱,后期梢增加光线,促其向子实体生长转化;子实体

生长阶段要求较强的散射光,光线不仅影响到子实体的形态、颜色,还会影响子实体的香味。光线不足,子实体难以形成或生长不良,易长成畸形菇。

菌丝体生长适宜的pH 值为5.5—6.5,培养料过酸过碱均影响其生长。

13姬松茸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小松菇。子实体由菌柄和菌盖组成,菌盖圆形、

半环形至平展,中央平坦,表面有浅褐色至褐色县委状鳞片,边缘有菌幕残片,菌肉白色。菌柄细长,有菌环。

(2) 生育条件 姬松茸时草腐生菌,可利用甘蔗渣、稻草、麦秆、玉米秸、棉籽壳进行

栽培,在这些料中适量添加一定量的牛、马粪和禽粪,能提高其产量。

姬松茸属中温型菌类,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35℃,适温为22℃—

26℃左右;子实体形成和生长的温度是20℃—32℃,适宜的温度为22℃—25℃。 水分是姬松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菌丝体生长期间,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55%

—60%,空气相对湿度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5%—95%。

姬松茸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子实体在无光和弱光条件下均可形成,但光线影响土壤温度,土温适宜,菌丝生长健壮,便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

姬松茸时好气性菌类,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与生长均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二氧化碳积累将明显影响其生长。、

姬松茸菌丝体生长的pH 值为4.5—8,最适宜的pH 值为6.5—7.5。 14白灵菇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白灵菇是阿魏磨的商品名称,又名阿魏侧耳。因寄生或腐生在草木药用

植物阿魏的根茎上而得名。子实体多单生,多为侧耳状,菇体洁白,单朵鲜重50g —150g 。菌盖表面常带有钱褐色条纹,菌盖直径6cm —12cm ,盖厚2cm —4cm 。菌柄长4cm —8cm ,柄粗2cm —5cm ,实心且上粗下细。

(2) 生育条件 白灵菇生长发育阶段包括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生长两个阶段,不同的生

长阶段要求条件不同。从营养条件看,多种农作物秸秆、皮壳均可用来栽培白灵菇,但在这些料内需添加一定量的麸皮、红糖等辅料,才能提高产量。

白灵菇属中温型菌类,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32℃,适温为24℃—26℃

左右;子实体形成和生长的温度是8℃—25℃,适宜的温度为15℃左右。

白灵菇菌丝体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55%—60%,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

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适宜的含水量为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0%—90%。 白灵菇菌丝在黑暗条件下生长良好,但子实体分化和生长要求有一定的散射光。

菌丝生长阶段要求空气新鲜,但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能促使子实体原基很快形成,子实体生长要求充足的氧气和低浓度的二氧化碳,否则菌盖很小。菌丝在pH 值5—7.5范围内均能生长,以pH 值6.5最为适宜。

15杏鲍菇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直径4cm —6cm ,幼小时呈圆形,逐渐变平展,

中央稍下凹,成熟时呈漏斗状,灰褐色,菌盖边缘内卷。菌柄白色,长5cm —15cm 。偏生或侧生,个别中生,菌柄粗壮,上细下粗,中实,肉质细密。

(2) 生育条件 杏鲍菇生长发育包括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生长过程中需

要适宜的营养 温度 湿度 空气 光线和酸碱度。

杏鲍菇属木腐菌,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的能力较强,生长需要比较丰富的氮素营养。木屑和棉籽壳式较好的营养料,但必须添加一定量的米糠或麸皮、玉米粉才能提高产量。

杏鲍菇属中温偏低类型的菌类,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32℃,适温为

25℃左右;子实体形成和生长的温度是8℃—20℃,适宜的温度为12℃—15℃。低于8℃或高于21℃子实体很难形成。

菌丝体生长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0%—65%;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含水

量为65%—70%左右,子实体形成要求空气相对湿度90%—95%,子实体生长以85%—90%空气湿度为宜。

菌丝体生长阶段对空气要求不严,低浓度的二氧化碳能刺激菌丝生长,但二氧

化碳浓度不能太高;子实体圆基的形成和生长需要充足的氧气,否则将影响原基的形成和幼菇生长。

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更快;子实体的形成和发育

需要散射光,光线过强,菌盖变黑,光线过弱,菌盖变白,菌柄更长。

菌丝体生长的pH 值范围为4—8,最适宜的pH 值为6.5—7.5;出菇阶段最适宜

的pH 值为5.5—6.5。


相关文章

  • 食用菌课程标准
  • 前言:食用菌是微生物的一个重要分支,食用菌生产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菌类食品营养保健功能认识的提高,食用菌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用菌生产技术& ...查看


  • 蔬菜产地介绍
  • 青菜(上海青) 产品主产地: 我国大部分等地区 产品基本特性: 特征特性:叶.苔油绿色,有光泽,叶柄短,纤维少,质柔软,耐热.耐湿:极早熟.播种至初收26-28天,适播期4-10月,亩产约1500公斤,适合全国各地种植. 株形直立,叶柄肥厚 ...查看


  • 蔬菜学大纲
  • <蔬菜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蔬菜学 开课学期:第5-6学期 适用专业: 园艺 课程编码:02407216 总学时:94学时 学分:6学分 面向专业:园艺专业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园艺专业学 ...查看


  • 香菇的生物学特性
  • 一.概述 香菇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它香气沁脾,滋味鲜美,营养丰富,为宴席和家庭烹调的最佳配料之一,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此外,香菇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土特产.在国际市场上素负盛名.我国也是世界两大香菇生产"王国'之一. 香菇的 ...查看


  • 九香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价值
  • 九香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价值姚银花(凯里学院生物科学技术系,贵州凯里556000)[摘要]介绍了九香虫的生物学特性,并对其应用价值作了初步探讨.[关键词]九香虫:生物学特性: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Q969.35+:1.6[文献标识码]A[ ...查看


  • 食用酵素产品pH的测定
  • 摘 要:采用数显酸度计对食用酵素的pH进行测定.将食用酵素根据物理状态的不同分为固态.半固态.液态,针对不同状态的样品采取不同的前处理手段,每个样品均平行测定两次,以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样品最终的pH值,两次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均未超过0 ...查看


  • 棕色蘑菇主要特性及营养成分分析
  • 食用菌学报Ζ2007. 14(2) :86-90 文章编号:1005-9873(2007) 02-0086-05 棕色蘑菇主要特性及营养成分分析 宋金俤, 华秀红, 林金盛, 刘 超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南京210014) 摘 ...查看


  • 植物调查报告(1)
  • 辽宁喀左地区植物配置应用调查报告 摘要 对喀左地区的绿地进行调查其选用的绿化植物种类.种植形式.观赏特性等. 关键词 喀左地区绿地,植物种类,种植形式,观赏特性 前言 本次调查报告是在辽宁省喀左县内展开的, 喀左县地处温带半干旱西辽河州向暖 ...查看


  • 中草药栽培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三 年 三月 二十 日 中草药栽培毕业论文选题 本团队专业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