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烛光里的微笑》
当我还是一个天真的师范生的时候,第一次看了电影《烛光里的微笑》。感觉那是一部令人感伤的影片。在宿舍大谈观后感时竟不知天高地厚地刻薄一句:不够深刻,太琐碎了,有煽情的嫌疑! 那么,教师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呢?
毕业后的我满怀憧憬地编导着我的每一天。我就是主演!在临近滇池的太史小学,经常穿着自己织的红毛衣,配上天兰色牛仔裤,高高地扎着一束马尾,过着崭新的每一天。对别人嗤之以鼻的学前班工作我却舍得全身心地投入,常带着孩子们在长长的防浪堤上散步,爬到虎山顶上讲故事,坐在草地上,每人擎一朵绒绒的蒲公英,虔诚地把它的种子吹得老远老远„„我不漂亮,但年轻的心是美丽的。我因此大做文章——《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自豪,我是一位教师》便是我得意的“杰作”。回顾起来令人哑然失笑,但那决不是我夸夸其谈,兴许那是多数初为人师者必然的心路历程吧!
理想与现实毕竟是有差距的,当面对现实中种种困惑的时候,我有些动摇了,仅仅是碍于面子,倔强的我才勉强坚持了下来(当初可是我不顾父母的坚决反对选择的师范哟!),只是那段时间我真的很消极,偏偏那时电影频道常常放《烛光里的微笑》,我叹息着调开频道,我不要过这种格式化的生活,让那些老于世故的人一看,一听,便知道你是老师,甚至戏谑地说:“小学老师?”我不愿意看见主人公那张清瘦的脸,尽管王双铃老师的形象不错,但我总觉得过于凄然了——
那是一种病态的美。
应该说我还算一个有恒心的人。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克服了自身的弱点,认真搞好日常工作,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每一次考试,终于,我又找回了积极与乐观,并深刻地体会到:就我的性格而言,在乡村小学教书就是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这辈子,我认了!
07学年伊始,和学生一起看《烛光里的微笑》,感触颇深。
影片带着那鲜明的时代特色,把一个兢兢业业的,人们心目中定了型的老师形象再现在我的面前。王双铃老师的确是位好老师,影片中多次出现的烛光强调着她将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尽管我仍然抑制不住地流了泪,但我却真心地想说一句“王老师,何苦来!带病坚持工作的敬业精神固然令人敬重,但我以为不应该提倡这种做法。人活着需要担负很多责任,对家人,对工作,对社会„„但我们首先得对自己的身体负责,才能谈得上为他人,为社会的付出。兴许是十年浩劫给八十年代的青年留下太多的遗憾,许多人不惜以夸父逐日的劲头追赶事业与学业的进程。那份顽强,那份执着是新新人类难以想象的,有的人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陈景润、蒋筑英不也是英年早逝的吗?
看完影片,思绪仍流连其间。教了十五年的书,我完全能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繁重了。其中不乏曾经热情奔放的师范生在这份繁重面前变得如拉磨的驴,按部就班的转完一个星期,再送走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琐碎是相同的,不同的仅是相同的教室里坐着面孔常新的学生。没有工作热情的人工作起来是被动的,更何况教育工作,尤其
是小学教育,是需要我们倾注感情的。王双铃老师对学生的爱震撼着我,我板起面孔做老师的时候是常有的哦!只是,唉!王老师,您若是有人们今天的健康意识的话,就不该让孩子们面对流泪的蜡烛。
教育工作需要爱心的付出,教育工作更需要激情的投入。再看 《烛光里的微笑》,我只想轻吟着那首《我怎样才能长大》的主题曲慢慢地老去„„但愿新时期的老师们不仅拥有知识与智慧,更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我们需要蜡烛的献身精神,但我更希望所有的老师都是长明灯,只要不断地加油,灯盏里就会跳动有不灭的生命之火,我们就能照亮更多人前进的路!
再看《烛光里的微笑》
当我还是一个天真的师范生的时候,第一次看了电影《烛光里的微笑》。感觉那是一部令人感伤的影片。在宿舍大谈观后感时竟不知天高地厚地刻薄一句:不够深刻,太琐碎了,有煽情的嫌疑! 那么,教师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呢?
毕业后的我满怀憧憬地编导着我的每一天。我就是主演!在临近滇池的太史小学,经常穿着自己织的红毛衣,配上天兰色牛仔裤,高高地扎着一束马尾,过着崭新的每一天。对别人嗤之以鼻的学前班工作我却舍得全身心地投入,常带着孩子们在长长的防浪堤上散步,爬到虎山顶上讲故事,坐在草地上,每人擎一朵绒绒的蒲公英,虔诚地把它的种子吹得老远老远„„我不漂亮,但年轻的心是美丽的。我因此大做文章——《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自豪,我是一位教师》便是我得意的“杰作”。回顾起来令人哑然失笑,但那决不是我夸夸其谈,兴许那是多数初为人师者必然的心路历程吧!
理想与现实毕竟是有差距的,当面对现实中种种困惑的时候,我有些动摇了,仅仅是碍于面子,倔强的我才勉强坚持了下来(当初可是我不顾父母的坚决反对选择的师范哟!),只是那段时间我真的很消极,偏偏那时电影频道常常放《烛光里的微笑》,我叹息着调开频道,我不要过这种格式化的生活,让那些老于世故的人一看,一听,便知道你是老师,甚至戏谑地说:“小学老师?”我不愿意看见主人公那张清瘦的脸,尽管王双铃老师的形象不错,但我总觉得过于凄然了——
那是一种病态的美。
应该说我还算一个有恒心的人。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克服了自身的弱点,认真搞好日常工作,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每一次考试,终于,我又找回了积极与乐观,并深刻地体会到:就我的性格而言,在乡村小学教书就是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这辈子,我认了!
07学年伊始,和学生一起看《烛光里的微笑》,感触颇深。
影片带着那鲜明的时代特色,把一个兢兢业业的,人们心目中定了型的老师形象再现在我的面前。王双铃老师的确是位好老师,影片中多次出现的烛光强调着她将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尽管我仍然抑制不住地流了泪,但我却真心地想说一句“王老师,何苦来!带病坚持工作的敬业精神固然令人敬重,但我以为不应该提倡这种做法。人活着需要担负很多责任,对家人,对工作,对社会„„但我们首先得对自己的身体负责,才能谈得上为他人,为社会的付出。兴许是十年浩劫给八十年代的青年留下太多的遗憾,许多人不惜以夸父逐日的劲头追赶事业与学业的进程。那份顽强,那份执着是新新人类难以想象的,有的人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陈景润、蒋筑英不也是英年早逝的吗?
看完影片,思绪仍流连其间。教了十五年的书,我完全能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繁重了。其中不乏曾经热情奔放的师范生在这份繁重面前变得如拉磨的驴,按部就班的转完一个星期,再送走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琐碎是相同的,不同的仅是相同的教室里坐着面孔常新的学生。没有工作热情的人工作起来是被动的,更何况教育工作,尤其
是小学教育,是需要我们倾注感情的。王双铃老师对学生的爱震撼着我,我板起面孔做老师的时候是常有的哦!只是,唉!王老师,您若是有人们今天的健康意识的话,就不该让孩子们面对流泪的蜡烛。
教育工作需要爱心的付出,教育工作更需要激情的投入。再看 《烛光里的微笑》,我只想轻吟着那首《我怎样才能长大》的主题曲慢慢地老去„„但愿新时期的老师们不仅拥有知识与智慧,更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我们需要蜡烛的献身精神,但我更希望所有的老师都是长明灯,只要不断地加油,灯盏里就会跳动有不灭的生命之火,我们就能照亮更多人前进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