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产品相关名词解释
NYMEX
世界最大的实物商品交易所、黄金、原油、纽约铜的全球定价中心(WTI原油期货也被说成NYMEX原油期货)
ICE
伦敦洲际交易所前身是IPE=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xchange,是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英文缩写
美国联邦储备局——FED
美国联邦储备局(FED)为美国最高货币政策主管机关,负责保管商业银行准备金、对商业银行贷款及发行联邦储备券。FED共分三层组织,最高为理事会,其下是12 个联邦储备银行和各储备银行的会员银行。
美国联邦储备局以「独立」和「制衡」为基本原则。在制衡方面,该局的七名理事(包括主席、副主席在内)悉由总统提名,并需经参议院同意。对于货币政策的决议,如调高或调低再贴现率,采用合议兼表决制,一人一票,并且为「记名投票」,主席的一票通常投给原本已居多数的一方。总统固然可以掌握理事与主席、副主席的提名,但一经参院通过,任期长达十四年,最多可能历任五任总统。
至于独立性方面,FED以人事独立与预算独立最为人称道,除理事会之外,另外还设有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FOMC),负责较长期的货币决策并依据外汇指导原 则、外汇操作之授权作业与外汇操作程序进行外汇操作。由于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的强势地位,美国联邦储备局在外汇市场的干预行动尤受汇市瞩目。日圆因贸易顺差而大涨时,日本央行如果要成功干预汇市,最好获得美联储的协助和配合。
联邦储备局也是制定美国货币政策的首脑机关,1993年10月起,美国经济景气快速攀升,有引发通膨之虞,多亏当时也是现任联邦准备理事会主席格林斯潘(Green Spain)在不顾民意及政治压力下,连续七次调高重贴现率,使美国经济软着陆成功,免于通货膨胀的威胁。
QE3
QE3: a third round of quantitative easing 的缩写
第三次量化宽松(QE3):自2010年6月底,美国的经济数据例如就业数据等已经接近崩溃,复苏无望,美联储为应对无法预期中的危机而不得已展开的又
一次的量化宽松:第三次量化宽松(QE3),或是隐性的。美国人或许认为是欧洲希腊债违约可能把美国经济再度拖入衰退,其实性质在于美国本身的货币滥发导致其国际信用降低,大量债券的发行,致使合约履行能力大打折扣,债务违约已成为可能性。
美国的印钞刺激“无法停止”,隐性坏账的再次暴露,将是引爆美元泡沫的导火索,经济在“美元毒品”的刺激下再次反复,而后又趋向于衰退,美元体系已无法支持美国长期以来的过度透支。当前,美国政府寄希望于把这个风险转嫁出去,或是让其他国家不断加息,抑制通胀,再加息,反复通胀,人民币等货币不断升值,其一定程度也是美元崩溃的表现。
当然,美国还可能采取更为匪夷所思的想法--“战争思维”,它可以开动全球最强大的军事机器,挑起争端,搅乱世界,各种经济秩序将不复存在,而它有可能通过它的再一次强大,建立一种有利于它的新秩序,建立又一次美元霸权。 量化宽松(QE:Quantitative Easing)就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这是目前西方各国最常用的调控经济的手段。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即减少银行的资金压力。当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被央行收购时,新发行的钱币便被成功地投入到私有银行体系。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而且周期也较长。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做法。 EIA
美国能源部下属的能源信息署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美原油库存官方发布数据,最权威,周三公布)
是美国能源部下属机构,主要进行独立公正的能源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发布。定期发布提供大量的能源产品的供应、需求、库存、进出口等多方面的数据和行业报告。
API
美国石油协会 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行业协会数据,周二公布) 美国石油学会(API)是美国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唯一的全国性行业协会,成员涉及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大大小小的石油公司、供应商、运输商、服务公司等。API会定期发布相关产品的统计公报,包括企业运营情况、进出口、开采情况及成本等各方面,行业发展的指标。
IEA
国际能源署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提供对油价的预测和原油需求的变化)
是总部设于法国巴黎的政府间组织,由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为因应能源危机于1971年设立。国际能源署致力于预防石油供给的异动,同时亦提供国际石油市场及其他能源领域的统计情报。
OPEC
全称为:The 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国际性石油组织,为抵制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保卫石油资源、维护民族利益而组成的国际专业性石油组织。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在巴格达宣告成立。目前欧佩克总部设在维也纳。
现在,欧佩克旨在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稳定,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足够、经济、长期的石油供应。
目前,除去印度尼西亚被暂停opec成员资格以外,欧佩克共有12个成员国,加入欧佩克的时间,它们是:阿尔及利亚(1969年)、伊朗(1960年)、伊拉克(1960 年)、科威特(1960年)、利比亚(1962年)、尼日利亚(1971年)、卡塔尔(1961年)、沙特阿拉伯(1960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67年)、委内瑞拉(1960年)、安哥拉(2007年)和厄瓜多尔(1973年加入,1992年退出,2007年重新加入)。此外,过往成员包括印度尼西亚(1962年至2008年)和加蓬(1975年至1994年)。
原油产品相关名词解释
NYMEX
世界最大的实物商品交易所、黄金、原油、纽约铜的全球定价中心(WTI原油期货也被说成NYMEX原油期货)
ICE
伦敦洲际交易所前身是IPE=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xchange,是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英文缩写
美国联邦储备局——FED
美国联邦储备局(FED)为美国最高货币政策主管机关,负责保管商业银行准备金、对商业银行贷款及发行联邦储备券。FED共分三层组织,最高为理事会,其下是12 个联邦储备银行和各储备银行的会员银行。
美国联邦储备局以「独立」和「制衡」为基本原则。在制衡方面,该局的七名理事(包括主席、副主席在内)悉由总统提名,并需经参议院同意。对于货币政策的决议,如调高或调低再贴现率,采用合议兼表决制,一人一票,并且为「记名投票」,主席的一票通常投给原本已居多数的一方。总统固然可以掌握理事与主席、副主席的提名,但一经参院通过,任期长达十四年,最多可能历任五任总统。
至于独立性方面,FED以人事独立与预算独立最为人称道,除理事会之外,另外还设有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FOMC),负责较长期的货币决策并依据外汇指导原 则、外汇操作之授权作业与外汇操作程序进行外汇操作。由于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的强势地位,美国联邦储备局在外汇市场的干预行动尤受汇市瞩目。日圆因贸易顺差而大涨时,日本央行如果要成功干预汇市,最好获得美联储的协助和配合。
联邦储备局也是制定美国货币政策的首脑机关,1993年10月起,美国经济景气快速攀升,有引发通膨之虞,多亏当时也是现任联邦准备理事会主席格林斯潘(Green Spain)在不顾民意及政治压力下,连续七次调高重贴现率,使美国经济软着陆成功,免于通货膨胀的威胁。
QE3
QE3: a third round of quantitative easing 的缩写
第三次量化宽松(QE3):自2010年6月底,美国的经济数据例如就业数据等已经接近崩溃,复苏无望,美联储为应对无法预期中的危机而不得已展开的又
一次的量化宽松:第三次量化宽松(QE3),或是隐性的。美国人或许认为是欧洲希腊债违约可能把美国经济再度拖入衰退,其实性质在于美国本身的货币滥发导致其国际信用降低,大量债券的发行,致使合约履行能力大打折扣,债务违约已成为可能性。
美国的印钞刺激“无法停止”,隐性坏账的再次暴露,将是引爆美元泡沫的导火索,经济在“美元毒品”的刺激下再次反复,而后又趋向于衰退,美元体系已无法支持美国长期以来的过度透支。当前,美国政府寄希望于把这个风险转嫁出去,或是让其他国家不断加息,抑制通胀,再加息,反复通胀,人民币等货币不断升值,其一定程度也是美元崩溃的表现。
当然,美国还可能采取更为匪夷所思的想法--“战争思维”,它可以开动全球最强大的军事机器,挑起争端,搅乱世界,各种经济秩序将不复存在,而它有可能通过它的再一次强大,建立一种有利于它的新秩序,建立又一次美元霸权。 量化宽松(QE:Quantitative Easing)就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这是目前西方各国最常用的调控经济的手段。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即减少银行的资金压力。当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被央行收购时,新发行的钱币便被成功地投入到私有银行体系。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而且周期也较长。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做法。 EIA
美国能源部下属的能源信息署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美原油库存官方发布数据,最权威,周三公布)
是美国能源部下属机构,主要进行独立公正的能源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发布。定期发布提供大量的能源产品的供应、需求、库存、进出口等多方面的数据和行业报告。
API
美国石油协会 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行业协会数据,周二公布) 美国石油学会(API)是美国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唯一的全国性行业协会,成员涉及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大大小小的石油公司、供应商、运输商、服务公司等。API会定期发布相关产品的统计公报,包括企业运营情况、进出口、开采情况及成本等各方面,行业发展的指标。
IEA
国际能源署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提供对油价的预测和原油需求的变化)
是总部设于法国巴黎的政府间组织,由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为因应能源危机于1971年设立。国际能源署致力于预防石油供给的异动,同时亦提供国际石油市场及其他能源领域的统计情报。
OPEC
全称为:The 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国际性石油组织,为抵制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保卫石油资源、维护民族利益而组成的国际专业性石油组织。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在巴格达宣告成立。目前欧佩克总部设在维也纳。
现在,欧佩克旨在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稳定,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足够、经济、长期的石油供应。
目前,除去印度尼西亚被暂停opec成员资格以外,欧佩克共有12个成员国,加入欧佩克的时间,它们是:阿尔及利亚(1969年)、伊朗(1960年)、伊拉克(1960 年)、科威特(1960年)、利比亚(1962年)、尼日利亚(1971年)、卡塔尔(1961年)、沙特阿拉伯(1960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67年)、委内瑞拉(1960年)、安哥拉(2007年)和厄瓜多尔(1973年加入,1992年退出,2007年重新加入)。此外,过往成员包括印度尼西亚(1962年至2008年)和加蓬(1975年至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