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管道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一、设计依据
1、《沣西新城给水工程专项规划》(2011-2020)
2、《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
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4、《给水排水工程结构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5、《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7、《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8、《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5》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寨中路西段位于沣西新城的西北部,是新城内的一条东西向支路,它西起曹家寨路,经兴科路(咸户路),东至钓鱼台路,道路设计长度499.849m,施工长度479.895m,道路红线宽度30m。 本工程给水管道采用DN400球墨铸铁管,局部为DN100、DN150、DN300球墨铸铁管,总长度约为600米。沿线共设DN400蝶阀1个,DN300蝶阀3个,DN150蝶阀6个;DN100闸阀5个,DN80闸阀1个。砖砌圆形Φ1200立式蝶阀井1座,砖砌圆形Φ1800立式蝶阀井5座,Φ1200排气阀井1座。管线中球墨铸铁弯头,三通,堵头处均按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S504砌筑支墩
三、工期要求
2015年 月 日开工, 年 月 日竣工。工期 天;
四、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一)、球墨管安装
(1)球墨铸铁管道安装(胶圈接口)的工艺流程(如下)
(2)沟槽开挖形式
根据设计图中设计管道的规格及埋置深度以及规范要求来确定沟槽开挖的形式。
a. 槽帮坡度的确定:
槽深h
b.槽底工作面的确定: 管道一侧工作面宽度情况详见下表:
(3)开挖方法
a.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槽底预留20cm由人工清底。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以防扰动地基。对于有地下障碍物(现况管缆)的地段由人工开挖,防止破坏。
b.沟槽开挖尽量按先深后浅顺序进行,以利排水。
c.挖槽土方处置,按现场暂存、场外暂存、外弃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开槽土方凡适宜回填的土选择妥善位置进行堆放,但不得覆盖测量等标注,均暂存于现场用于沟槽回填。回填土施工前制定合理土方调配计划,作好土方平衡少土方外运及现场土方调运。
d.开槽后及时约请各方有关人员验槽,槽底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如遇槽底土基不符合设计要求,及时与设计、监理单位及地质勘探部门联系,共同研究基底处理措施,处理完成验收后,方可进行
下道工序。
1、下管
在沟槽检底后,经核对管节、管件位置无误后立即下管。下管时注意承口方向保持与管道安装方向一致,同时在各接口处掏挖工作坑,工作坑大小为方便管道撞口安装为宜。
2、 清理承口
清刷承口,铲去所有粘结物,如砂子、泥土和松散土涂层及可能污染水质、划破胶圈的附着物。
3、清理胶圈,上胶圈
将胶圈清理洁净,上胶圈时,使胶圈弯成心形或花形放在承口槽内就位,并用手压实,确保各个部位不翘不扭。胶圈存放注意避光,不要叠合挤压,长期贮存在盒子里面,或用其他东西罩上。
4、清理插口表面
插口端是圆角并有一定锥度,在胶圈内表面和插口外表涂刷润滑剂(食用油),润滑剂均匀刷在承口内已安装好的橡胶圈表面,在插口外表面刷润滑剂刷到插口坡口处。
5、接口
插口对承口找正,支立三角架,挂手扳葫芦,套钢丝绳,扳动手
扳葫芦,使插口装入承口。并注意撞口一定要撞到白线的位置,保证角度≯3度;
6、检查
第一节管与第二节管安装要准确,管子承口朝来水方向。安完第一节管后,用钢丝绳和手板葫芦将它锁住,以防止脱口。安装后,检查插口推入承口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用探尺插入承插口间隙中检查胶圈位置是否正确,并检查胶圈是否撞匀。
7、安装注意事项
(1)管子需要截短时,插口端加工成坡口形状,割管必须用球墨铸铁管专用切割机,严禁采用气焊切割。
(2)上胶圈之前注意,不能把润滑剂涂刷在承口内表面,避免导致接口失败。
8、井室砌筑
(1)砖砌前,将砖砌部位清理干净,洒水湿润。对凿毛处理的部位刷素水泥浆。
(2)不同形式的井室,墙体尺寸控制及排砖方法均不同,具体方法如下:
a.井室为矩形时,在墙体的转角处立皮树杆,以控制墙体垂直度
和高度。砌筑前先盘角,然后挂线砌墙。采用满丁慢条砌筑方法,砖墙转角处,每皮砖需加七分头砖。
b.井室为圆形时,以圆心为控制中心挂线,随砌随检查井室尺寸。采用丁砖砌法,两面排砖,外侧大灰缝用“二分枣”砌筑。砌完一层后,再铺浆砌筑上一层砖,上下两层砖间竖向缝错开。
(3)砖砌采用“三一”法砌筑,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若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超过500mm。
(4)砖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90%,竖向灰缝采用挤浆或加浆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5)砌筑时,要上下错缝,相互搭接,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控制在8—12mm。
(6)井室中爬梯随井室墙体砌筑随安装,位置准确,随时用尺测量其间距,在砌砖时用砂浆埋设牢固,不得事后凿洞补装,砂浆凝固前不得踩踏。
(7)勾缝
a.勾缝前检查墙体灰缝深度,有无瞎缝。清除墙面杂物,洒水湿润。
b.勾缝要求深浅一致,交接处平整,一般比墙面深3—4mm。
c.勾完一段清扫一段,灰缝不得有舌头灰、毛刺。
9、沟槽回填
(1)水压试验前,除接口处管道回填至管顶50cm以上
(2)管道两侧回填高差不超过20cm。
(3)回填分层进行。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下50cm用木夯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20cm;管顶以上 50cm 至地面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每层虚铺厚度20-25cm;应做到夯夯相连,一夯压半夯。
(4)分段回填时,相邻两段接茬呈阶梯形。
(5)回填压实度标准:
胸腔部分≥95%
管顶以下500mm范围内 ≥92%
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90%
路面以下部分符合道路专业要求.
10、水压试验
(1)进行水压实验应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对后背、支墩、接口、排气阀等都应规定专人负责检查,并明确规定发现问题时的联络信号。
(2)管道接口完成后,用短管甲、短管乙及盲板将试压管段两端及三通处封闭,试压管段除接口外填土至管顶以上50cm并夯实。做好后背及闸门、三通等管件加固。由低点进水,高点排气,注满水
后浸泡24小时后,在试验压力下10min降压不大于0.05Mpa时,为合格。
(3)水压实验应逐步升压,.每次升压以0.2Mpa为宜,每次升压以后,稳压检查没有问题时再继续升压。
(4)冬季进行水压时应采取防冻措施。可将管道回填土适当加高,用多层草帘将暴露的接口包严;对串水及试压临时管线缠包保温,不用水时及时放空。
(5)水压实验时,后背、支撑、管端等附近不得站人,检查应在停止升压时进行。
11、 冲洗、消毒
(1)管道冲洗前应制定冲洗方案,管道冲洗时流量不应小于设计流量或不小于1.5m/s的流速。冲洗时应连续进行,当排出口的水色透明度与入口处目测一致时即为合格。
(2 )冲洗时间应安排在用水量较小、水压偏高的夜间进行。选好排放地点,确保排水线路畅通,排水管截面不得小于被冲洗管的1/2。
12、质量标准
检查井允许偏差表
管道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
给水管道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一、设计依据
1、《沣西新城给水工程专项规划》(2011-2020)
2、《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
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4、《给水排水工程结构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5、《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7、《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8、《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5》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寨中路西段位于沣西新城的西北部,是新城内的一条东西向支路,它西起曹家寨路,经兴科路(咸户路),东至钓鱼台路,道路设计长度499.849m,施工长度479.895m,道路红线宽度30m。 本工程给水管道采用DN400球墨铸铁管,局部为DN100、DN150、DN300球墨铸铁管,总长度约为600米。沿线共设DN400蝶阀1个,DN300蝶阀3个,DN150蝶阀6个;DN100闸阀5个,DN80闸阀1个。砖砌圆形Φ1200立式蝶阀井1座,砖砌圆形Φ1800立式蝶阀井5座,Φ1200排气阀井1座。管线中球墨铸铁弯头,三通,堵头处均按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S504砌筑支墩
三、工期要求
2015年 月 日开工, 年 月 日竣工。工期 天;
四、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一)、球墨管安装
(1)球墨铸铁管道安装(胶圈接口)的工艺流程(如下)
(2)沟槽开挖形式
根据设计图中设计管道的规格及埋置深度以及规范要求来确定沟槽开挖的形式。
a. 槽帮坡度的确定:
槽深h
b.槽底工作面的确定: 管道一侧工作面宽度情况详见下表:
(3)开挖方法
a.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槽底预留20cm由人工清底。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以防扰动地基。对于有地下障碍物(现况管缆)的地段由人工开挖,防止破坏。
b.沟槽开挖尽量按先深后浅顺序进行,以利排水。
c.挖槽土方处置,按现场暂存、场外暂存、外弃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开槽土方凡适宜回填的土选择妥善位置进行堆放,但不得覆盖测量等标注,均暂存于现场用于沟槽回填。回填土施工前制定合理土方调配计划,作好土方平衡少土方外运及现场土方调运。
d.开槽后及时约请各方有关人员验槽,槽底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如遇槽底土基不符合设计要求,及时与设计、监理单位及地质勘探部门联系,共同研究基底处理措施,处理完成验收后,方可进行
下道工序。
1、下管
在沟槽检底后,经核对管节、管件位置无误后立即下管。下管时注意承口方向保持与管道安装方向一致,同时在各接口处掏挖工作坑,工作坑大小为方便管道撞口安装为宜。
2、 清理承口
清刷承口,铲去所有粘结物,如砂子、泥土和松散土涂层及可能污染水质、划破胶圈的附着物。
3、清理胶圈,上胶圈
将胶圈清理洁净,上胶圈时,使胶圈弯成心形或花形放在承口槽内就位,并用手压实,确保各个部位不翘不扭。胶圈存放注意避光,不要叠合挤压,长期贮存在盒子里面,或用其他东西罩上。
4、清理插口表面
插口端是圆角并有一定锥度,在胶圈内表面和插口外表涂刷润滑剂(食用油),润滑剂均匀刷在承口内已安装好的橡胶圈表面,在插口外表面刷润滑剂刷到插口坡口处。
5、接口
插口对承口找正,支立三角架,挂手扳葫芦,套钢丝绳,扳动手
扳葫芦,使插口装入承口。并注意撞口一定要撞到白线的位置,保证角度≯3度;
6、检查
第一节管与第二节管安装要准确,管子承口朝来水方向。安完第一节管后,用钢丝绳和手板葫芦将它锁住,以防止脱口。安装后,检查插口推入承口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用探尺插入承插口间隙中检查胶圈位置是否正确,并检查胶圈是否撞匀。
7、安装注意事项
(1)管子需要截短时,插口端加工成坡口形状,割管必须用球墨铸铁管专用切割机,严禁采用气焊切割。
(2)上胶圈之前注意,不能把润滑剂涂刷在承口内表面,避免导致接口失败。
8、井室砌筑
(1)砖砌前,将砖砌部位清理干净,洒水湿润。对凿毛处理的部位刷素水泥浆。
(2)不同形式的井室,墙体尺寸控制及排砖方法均不同,具体方法如下:
a.井室为矩形时,在墙体的转角处立皮树杆,以控制墙体垂直度
和高度。砌筑前先盘角,然后挂线砌墙。采用满丁慢条砌筑方法,砖墙转角处,每皮砖需加七分头砖。
b.井室为圆形时,以圆心为控制中心挂线,随砌随检查井室尺寸。采用丁砖砌法,两面排砖,外侧大灰缝用“二分枣”砌筑。砌完一层后,再铺浆砌筑上一层砖,上下两层砖间竖向缝错开。
(3)砖砌采用“三一”法砌筑,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若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超过500mm。
(4)砖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90%,竖向灰缝采用挤浆或加浆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5)砌筑时,要上下错缝,相互搭接,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控制在8—12mm。
(6)井室中爬梯随井室墙体砌筑随安装,位置准确,随时用尺测量其间距,在砌砖时用砂浆埋设牢固,不得事后凿洞补装,砂浆凝固前不得踩踏。
(7)勾缝
a.勾缝前检查墙体灰缝深度,有无瞎缝。清除墙面杂物,洒水湿润。
b.勾缝要求深浅一致,交接处平整,一般比墙面深3—4mm。
c.勾完一段清扫一段,灰缝不得有舌头灰、毛刺。
9、沟槽回填
(1)水压试验前,除接口处管道回填至管顶50cm以上
(2)管道两侧回填高差不超过20cm。
(3)回填分层进行。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下50cm用木夯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20cm;管顶以上 50cm 至地面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每层虚铺厚度20-25cm;应做到夯夯相连,一夯压半夯。
(4)分段回填时,相邻两段接茬呈阶梯形。
(5)回填压实度标准:
胸腔部分≥95%
管顶以下500mm范围内 ≥92%
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90%
路面以下部分符合道路专业要求.
10、水压试验
(1)进行水压实验应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对后背、支墩、接口、排气阀等都应规定专人负责检查,并明确规定发现问题时的联络信号。
(2)管道接口完成后,用短管甲、短管乙及盲板将试压管段两端及三通处封闭,试压管段除接口外填土至管顶以上50cm并夯实。做好后背及闸门、三通等管件加固。由低点进水,高点排气,注满水
后浸泡24小时后,在试验压力下10min降压不大于0.05Mpa时,为合格。
(3)水压实验应逐步升压,.每次升压以0.2Mpa为宜,每次升压以后,稳压检查没有问题时再继续升压。
(4)冬季进行水压时应采取防冻措施。可将管道回填土适当加高,用多层草帘将暴露的接口包严;对串水及试压临时管线缠包保温,不用水时及时放空。
(5)水压实验时,后背、支撑、管端等附近不得站人,检查应在停止升压时进行。
11、 冲洗、消毒
(1)管道冲洗前应制定冲洗方案,管道冲洗时流量不应小于设计流量或不小于1.5m/s的流速。冲洗时应连续进行,当排出口的水色透明度与入口处目测一致时即为合格。
(2 )冲洗时间应安排在用水量较小、水压偏高的夜间进行。选好排放地点,确保排水线路畅通,排水管截面不得小于被冲洗管的1/2。
12、质量标准
检查井允许偏差表
管道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