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情景式名句默写新课标版原创

高考理解性名篇名句默写专项训练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

句回答。

5.《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中国古典诗歌由

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取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6.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故垒西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

想。”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

征相似引起的联想。“《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这两句

诗,深深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借此寄托对亲人的殷切思

念。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身贫寒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困苦,表现杜甫博大胸襟

的著名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

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1.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前赤壁赋》形容洞

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

的感受。

1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刘义隆事典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运用了借代手法描写女主人公登高远望“氓”的情景,表现了对“氓”

的一片痴情。

14、《氓》中“______,______”运用比兴手法写女主人公青春美丽。

15、《氓》中“______,______”运用比兴手法写女主人公年长色衰。

16、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四句以雄健的笔力描绘了一幅悲秋景象。

17、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为我们描绘了赤壁“江山如画”的壮丽景象。

18、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化用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诗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19、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心志的语句是:“___

__:______,________?”

20、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表现其高尚思想境界的句子

是 , 。

21.苏轼的诗不仅有“ , , ”的豪放,也有“十年

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

22、《离骚》中表现诗人屈原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两句

是 , 。《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

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诗句是: , 。

23、《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请按下面要求,写出相应

诗句:⑴表现急切而愉悦的情调 , 。 ⑵表现旋律轻愉而流畅 , 。 ⑶表现热烈紧张的场面 , 。

2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刘义隆事典的诗句

是: , , 。

25、《荀子 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 ”的观点是相同的。

26、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琵琶行》中的一句

“ , ”,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中国古典诗词因多用比兴手法,因而联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27、《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 , 。”该诗的主旨句是:

“ , , 。”

28、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辨正的论述,他说:

“ , 。”

29、学习古诗,不仅是为了学习欣赏,古人许多文质兼美的诗句,仍然活在我们今天的语言

里。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 , ”今人常

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30、学习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好的成绩。荀子在《劝学》中就有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

子: , ; , 。

31、秋天江上风光历来为文人所钟爱,宋苏轼《前赤壁赋》云:

“ , 。 , ”。

32、荀况的 , 后演变成成语“青出于蓝”;韩愈在《师说》中

说: , 其含义与此成语意思类似。

33、默写出《劝学》中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的两个排比句:

“ , ; , ”。

34、《前赤壁赋》苏东坡与客秋江应答,提到曹孟德的两句诗: , 。

诗句出自短歌行,这首赋中还描写了曹孟德吟此诗的情态: , 。

35、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式的一句

是: , , 。

36、辛弃疾是宋代词人,他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句子是: 。

37、在苏轼笔下,《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的景象是:“____,____,__ ____。”

38、《赤壁赋》中赤壁的景象却是:“______,______。”

39、《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月出美景,月 下江面的景象是:“______,______。”

40、作者游玩赤壁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1、作者饮酒而歌,歌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2、描写客人箫声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赞美箫声极大的感染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3、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写信给孙权说: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赤壁赋》中描写曹操水军南下的情形是“______,______”。

44、《赤壁赋》中描写曹操吟其《短歌行》一诗的情形是:“_____,_____。”

45、赤壁赋》中慨叹自身渺小,人生短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 感叹人生短暂、 ” 羡慕自然无穷的语句是: “________, ________。 ”

46、客人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是:“________,________。”

47、文中表达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的语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表达作者对待荣辱得失的豁达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9、赤壁的清风明月,让作者找到了解脱“悲”的出路,作者写到: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0、《逍遥游》:鹏的形象在后世诗文中经常出现,如成语“鹏程万里”“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雍》)“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毛泽东《念奴 娇·鸟儿问答》)这些均源自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等内容。

答案

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3.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

5.师不必贤于弟子 弟子不必不如师

6.秋水共长天一色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月是故乡明 嘈嘈切印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7.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8.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9.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10.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11.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12.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13、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14、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15、桑之落矣,其黄而损。

1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8、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19、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0、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1、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22、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为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3、 (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2)间关莺语花底滑 (3)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24、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25、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6、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27、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8、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9、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0、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31、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32、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3、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3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35、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6、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7、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8、“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39、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40、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41、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4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4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44、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45、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

46、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4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48、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49、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 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0、“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

高考理解性名篇名句默写专项训练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

句回答。

5.《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中国古典诗歌由

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取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6.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故垒西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

想。”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

征相似引起的联想。“《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这两句

诗,深深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借此寄托对亲人的殷切思

念。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身贫寒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困苦,表现杜甫博大胸襟

的著名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

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1.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前赤壁赋》形容洞

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

的感受。

1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刘义隆事典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运用了借代手法描写女主人公登高远望“氓”的情景,表现了对“氓”

的一片痴情。

14、《氓》中“______,______”运用比兴手法写女主人公青春美丽。

15、《氓》中“______,______”运用比兴手法写女主人公年长色衰。

16、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四句以雄健的笔力描绘了一幅悲秋景象。

17、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为我们描绘了赤壁“江山如画”的壮丽景象。

18、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化用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诗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19、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心志的语句是:“___

__:______,________?”

20、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表现其高尚思想境界的句子

是 , 。

21.苏轼的诗不仅有“ , , ”的豪放,也有“十年

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

22、《离骚》中表现诗人屈原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两句

是 , 。《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

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诗句是: , 。

23、《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请按下面要求,写出相应

诗句:⑴表现急切而愉悦的情调 , 。 ⑵表现旋律轻愉而流畅 , 。 ⑶表现热烈紧张的场面 , 。

2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刘义隆事典的诗句

是: , , 。

25、《荀子 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 ”的观点是相同的。

26、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琵琶行》中的一句

“ , ”,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中国古典诗词因多用比兴手法,因而联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27、《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 , 。”该诗的主旨句是:

“ , , 。”

28、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辨正的论述,他说:

“ , 。”

29、学习古诗,不仅是为了学习欣赏,古人许多文质兼美的诗句,仍然活在我们今天的语言

里。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 , ”今人常

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30、学习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好的成绩。荀子在《劝学》中就有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

子: , ; , 。

31、秋天江上风光历来为文人所钟爱,宋苏轼《前赤壁赋》云:

“ , 。 , ”。

32、荀况的 , 后演变成成语“青出于蓝”;韩愈在《师说》中

说: , 其含义与此成语意思类似。

33、默写出《劝学》中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的两个排比句:

“ , ; , ”。

34、《前赤壁赋》苏东坡与客秋江应答,提到曹孟德的两句诗: , 。

诗句出自短歌行,这首赋中还描写了曹孟德吟此诗的情态: , 。

35、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式的一句

是: , , 。

36、辛弃疾是宋代词人,他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句子是: 。

37、在苏轼笔下,《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的景象是:“____,____,__ ____。”

38、《赤壁赋》中赤壁的景象却是:“______,______。”

39、《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月出美景,月 下江面的景象是:“______,______。”

40、作者游玩赤壁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1、作者饮酒而歌,歌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2、描写客人箫声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赞美箫声极大的感染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3、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写信给孙权说: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赤壁赋》中描写曹操水军南下的情形是“______,______”。

44、《赤壁赋》中描写曹操吟其《短歌行》一诗的情形是:“_____,_____。”

45、赤壁赋》中慨叹自身渺小,人生短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 感叹人生短暂、 ” 羡慕自然无穷的语句是: “________, ________。 ”

46、客人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是:“________,________。”

47、文中表达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的语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表达作者对待荣辱得失的豁达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9、赤壁的清风明月,让作者找到了解脱“悲”的出路,作者写到: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0、《逍遥游》:鹏的形象在后世诗文中经常出现,如成语“鹏程万里”“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雍》)“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毛泽东《念奴 娇·鸟儿问答》)这些均源自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等内容。

答案

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3.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

5.师不必贤于弟子 弟子不必不如师

6.秋水共长天一色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月是故乡明 嘈嘈切印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7.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8.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9.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10.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11.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12.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13、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14、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15、桑之落矣,其黄而损。

1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8、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19、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0、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1、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22、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为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3、 (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2)间关莺语花底滑 (3)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24、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25、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6、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27、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8、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9、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0、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31、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32、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3、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3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35、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6、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7、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8、“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39、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40、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41、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4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4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44、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45、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

46、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4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48、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49、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 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0、“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


相关文章

  • 逍遥游理解性默写
  • 一.默写 (1)<逍遥游>中",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答案]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2)杜牧<阿房宫赋>中","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 ...查看


  • 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教学案名句名篇默写(人教版)
  • 名句名篇默写 考情大视界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本考点考查的是识记能力,能力层级为A . 名句名篇试题,在1999年至2001年停考了三年后,2002年到2009年又连年登 ...查看


  • 2017年5月高考语文模拟卷情景默写题汇编
  • 2017年5月高考语文模拟卷情景默写题汇编 河南省濮阳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鱼我所欲也>中" , "两句,说明孟子对一些人面对优厚俸禄不管是否符合礼义就接 ...查看


  • 2017高考冲刺:语文复习计划与方法
  • 2017高考冲刺:语文复习计划与方法 高考语文冲刺复习要研读考纲.<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大家复习备考的依据.大家解读考试大纲时,除要关注考试范围.新增内容外,更应该关注题型示例及样卷.它们不但让我们对高考题型的大致比 ...查看


  • 高考理解性默写检测3
  • <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情形的句子是 , . <蜀道难>中引用了秦国开发蜀地的神话故事的句子是 , . <虞美人>中写故国宫殿物是人非的句 ...查看


  • 全国卷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情景默写训练100题
  • 全国卷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情景默写训练100题(上)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孩子都悠闲快乐的句子是 " , ."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高楼大厦 ...查看


  • 2015年高考内容分析
  • 安徽省高考慢慢"靠近"全国卷 今年<高考说明>发放,各科都大幅增加全国卷题例,但考点和题型变化不 大 本报讯 今年高考怎么考? 有哪些变化? 随着昨日安徽省2015年<考试说明>的陆续发放,这个疑 ...查看


  • 安徽省2015年高考新政策及备考建议
  • 安徽省2015年高考新政策及备考建议 今年高考怎么考?有哪些变化?随着昨日安徽省2015年<考试说明>的陆续发放,这个疑问也找到了答案. 和去年相比,今年高考不论是考点还是题型都以"平稳过渡"为准则,只有一些 ...查看


  • 诗歌鉴赏和名句默写
  • 高考诗歌鉴赏题规范答题模式 赵金晶 一.主旨类提炼 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是要求考生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来提炼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把握诗歌内容,详细分析作者的情感,是此类题的关键点. [考查方式]常见的考查方式有:"这首诗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