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21例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鱼腥草注射液在临床使用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其发生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方法收集分析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用药剂量、稀释介质等不同情况的相关性。 结果不良反应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稀释介质无明显相关性,与用药剂量可能有相关性。在临床用药中应予注意,以防止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相关性

  

  鱼腥草注射液有效成分是癸酰乙醛、月桂醛等挥发油,是三白草科植物蕺菜全草挥发油中的一种醛类成分。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病、耳鼻喉科感染、妇科感染等。 随着该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有关不良反应的报道逐年增多。为此笔者对近年来使用鱼腥草注射液中出现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并简要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对2004年4月至2007年8月,使用鱼腥草注射液以及使用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汇总统计。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药物不良反应判断标准,对收集到的不良反应报告的临床资料进行检查,关联性可能在符合要求以上。对其中资料较完整,内容较详细的病例进行分类统计,以期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鱼腥注射液引发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2 结果分析

  

  2.1 患者的一般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相关性:

  2.1.1 患者的年龄 患者年龄最大为76岁,最小为11个月。经医学分析,各年龄组之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频率与患者年龄无关,具体情况见表1。

  

  2.1.2 患者的性别 患者中男女性比例相当,且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在不同性别的人群中无显著性差异,具体情况见表2。

  

  2.1.3 患者的原发疾患 该药为抗感染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性呼吸道及泌尿道炎症的治疗,具体情况见表3。

  

  2.2 用药剂量、方法与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

  2.2.1 用药剂量 鱼腥草注射液成人用量一般为20~100 ml,小儿用量按1~2 ml/kg稀释后使用,具体情况见表4。

  

  2.2.2 稀释介质 鱼腥草注射液临床应用时需稀释于一定的介质中进行静脉滴注。一般情况下,介质使用5%和10%葡萄糖注射液或0.9%Nacl注射液均可。从不良反应报告来看5%葡萄糖注射液的使用较为多见,但可能是基于用药习惯,与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可能无关,具体情况见表5。

  

  2.3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2.3.1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鱼腥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以休克、发热、寒颤、心悸最为常见,经过积极的对症治疗,21例患者均痊愈,具体情况见表6。

  

  2.3.2 不良反应的出现时间 绝大多数不良反应发现在用药30 min内,仅有少数发现于用药数天后。

  

  3 讨论

  

  鱼腥草是从三白草科植物蕺菜(鱼腥草)全草中提取制成的中药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和流感杆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有效成分主要是癸酰乙醛(鱼腥草素)。人工合成的鱼腥草素为癸酰乙醛的亚硫酸氢钠加成物,保留了鱼腥草的抗菌作用。其主要应用于:①呼吸道感染;②泌尿道感染;③皮肤病;④耳鼻喉科感染;⑤妇科感染。由于鱼腥草注射液具有较为确切的疗效和较低的毒性,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华本草》记载:鱼腥草毒副性很小,未见中毒报道。合成鱼腥草体外实验有一定溶血作用,加入血清此作用减弱或消失,体内未见溶血,可能因血清产生的保护作用。

  近年来的应用表明,鱼腥草注射液在急性呼吸道系统及泌尿道感染的治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也不能忽视。从本文的统计学分析来看,鱼腥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具有以下特点。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如关于原发疾患的统计分析中,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所占比例较高,这可能是由于鱼腥草注射液在临床多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至于是否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鱼腥草注射液更易发生不良反应,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来明确。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用药剂量可能存在相关性,与稀释介质、合并用药可能无相关性。从本文的统计分析来看,用药剂量高于500 ml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故提示不良反应发生与用药剂量可能存在相关性,临床应引起重视。另外,有患者联用鱼腥草注射液与青霉素类抗生素并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故推测该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联合药物可能无关。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和心悸最为常见,其所引起的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休克、哮喘、呼吸困难。鱼腥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30 min以内。因此,临床医师应用鱼腥草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表现,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可尽早处置。

  不良反应的处理:一般采取立即停药对症治疗。胃肠道反应一般给予减慢滴速或者停药,严重的给予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一般30 min后能缓解,发生皮疹主要为红丘疹有搔痒,一般停药后2~3 d自然消退,也可1加服扑尔敏及地塞米松制剂后能缓解;发生休克者立即给予抗休克治疗。局部静脉炎给予湿敷等治疗。

  鱼腥草注射液是祖国医学的研究成果,其在临床上发挥作用巨大,由于中药注射剂提纯较为困难,且药物分子量较大,其中所含的某些生物大分子物质易作为抗原物质引起过敏反应。因此临床应用鱼腥草注射液时,应注意询问患者过敏史,选择合适的剂量,减少配伍用药的品种,且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停药,并采取适当措施救治。建议①严格控制鱼腥草注射液的生产工艺流程,尽可能提高其纯度,统一质量标准; ②应用鱼腥草注射液时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对鱼腥草有过敏史者禁用,如有其他药物过敏者慎用,并告知患者和家属,以免使用后发生不良反应; ③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液时速度宜≤2 ml/min,并注意观察患者情况,尤其是用药后前30 min,以便及时发现不良反应,正确处理,避免发生严重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王军,姜毅,华碧春.鱼腥草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28例报告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06,17.

  [2] 王福霞,刘丽利.鱼腥草注射液致变态反应24例治疗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82-83.

  [3] 王咏梅,王霞,刘伟.鱼腥草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因素探讨,首都医药,2003,10(18):31-32.

  【摘要】 目的了解鱼腥草注射液在临床使用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其发生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方法收集分析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用药剂量、稀释介质等不同情况的相关性。 结果不良反应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稀释介质无明显相关性,与用药剂量可能有相关性。在临床用药中应予注意,以防止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相关性

  

  鱼腥草注射液有效成分是癸酰乙醛、月桂醛等挥发油,是三白草科植物蕺菜全草挥发油中的一种醛类成分。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病、耳鼻喉科感染、妇科感染等。 随着该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有关不良反应的报道逐年增多。为此笔者对近年来使用鱼腥草注射液中出现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并简要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对2004年4月至2007年8月,使用鱼腥草注射液以及使用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汇总统计。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药物不良反应判断标准,对收集到的不良反应报告的临床资料进行检查,关联性可能在符合要求以上。对其中资料较完整,内容较详细的病例进行分类统计,以期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鱼腥注射液引发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2 结果分析

  

  2.1 患者的一般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相关性:

  2.1.1 患者的年龄 患者年龄最大为76岁,最小为11个月。经医学分析,各年龄组之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频率与患者年龄无关,具体情况见表1。

  

  2.1.2 患者的性别 患者中男女性比例相当,且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在不同性别的人群中无显著性差异,具体情况见表2。

  

  2.1.3 患者的原发疾患 该药为抗感染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性呼吸道及泌尿道炎症的治疗,具体情况见表3。

  

  2.2 用药剂量、方法与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

  2.2.1 用药剂量 鱼腥草注射液成人用量一般为20~100 ml,小儿用量按1~2 ml/kg稀释后使用,具体情况见表4。

  

  2.2.2 稀释介质 鱼腥草注射液临床应用时需稀释于一定的介质中进行静脉滴注。一般情况下,介质使用5%和10%葡萄糖注射液或0.9%Nacl注射液均可。从不良反应报告来看5%葡萄糖注射液的使用较为多见,但可能是基于用药习惯,与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可能无关,具体情况见表5。

  

  2.3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2.3.1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鱼腥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以休克、发热、寒颤、心悸最为常见,经过积极的对症治疗,21例患者均痊愈,具体情况见表6。

  

  2.3.2 不良反应的出现时间 绝大多数不良反应发现在用药30 min内,仅有少数发现于用药数天后。

  

  3 讨论

  

  鱼腥草是从三白草科植物蕺菜(鱼腥草)全草中提取制成的中药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和流感杆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有效成分主要是癸酰乙醛(鱼腥草素)。人工合成的鱼腥草素为癸酰乙醛的亚硫酸氢钠加成物,保留了鱼腥草的抗菌作用。其主要应用于:①呼吸道感染;②泌尿道感染;③皮肤病;④耳鼻喉科感染;⑤妇科感染。由于鱼腥草注射液具有较为确切的疗效和较低的毒性,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华本草》记载:鱼腥草毒副性很小,未见中毒报道。合成鱼腥草体外实验有一定溶血作用,加入血清此作用减弱或消失,体内未见溶血,可能因血清产生的保护作用。

  近年来的应用表明,鱼腥草注射液在急性呼吸道系统及泌尿道感染的治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也不能忽视。从本文的统计学分析来看,鱼腥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具有以下特点。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如关于原发疾患的统计分析中,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所占比例较高,这可能是由于鱼腥草注射液在临床多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至于是否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鱼腥草注射液更易发生不良反应,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来明确。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用药剂量可能存在相关性,与稀释介质、合并用药可能无相关性。从本文的统计分析来看,用药剂量高于500 ml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故提示不良反应发生与用药剂量可能存在相关性,临床应引起重视。另外,有患者联用鱼腥草注射液与青霉素类抗生素并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故推测该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联合药物可能无关。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和心悸最为常见,其所引起的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休克、哮喘、呼吸困难。鱼腥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30 min以内。因此,临床医师应用鱼腥草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表现,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可尽早处置。

  不良反应的处理:一般采取立即停药对症治疗。胃肠道反应一般给予减慢滴速或者停药,严重的给予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一般30 min后能缓解,发生皮疹主要为红丘疹有搔痒,一般停药后2~3 d自然消退,也可1加服扑尔敏及地塞米松制剂后能缓解;发生休克者立即给予抗休克治疗。局部静脉炎给予湿敷等治疗。

  鱼腥草注射液是祖国医学的研究成果,其在临床上发挥作用巨大,由于中药注射剂提纯较为困难,且药物分子量较大,其中所含的某些生物大分子物质易作为抗原物质引起过敏反应。因此临床应用鱼腥草注射液时,应注意询问患者过敏史,选择合适的剂量,减少配伍用药的品种,且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停药,并采取适当措施救治。建议①严格控制鱼腥草注射液的生产工艺流程,尽可能提高其纯度,统一质量标准; ②应用鱼腥草注射液时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对鱼腥草有过敏史者禁用,如有其他药物过敏者慎用,并告知患者和家属,以免使用后发生不良反应; ③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液时速度宜≤2 ml/min,并注意观察患者情况,尤其是用药后前30 min,以便及时发现不良反应,正确处理,避免发生严重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王军,姜毅,华碧春.鱼腥草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28例报告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06,17.

  [2] 王福霞,刘丽利.鱼腥草注射液致变态反应24例治疗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82-83.

  [3] 王咏梅,王霞,刘伟.鱼腥草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因素探讨,首都医药,2003,10(18):31-32.


相关文章

  • 从_鱼腥草_事件谈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的赔偿机制
  • ・药事管理・ 从"鱼腥草"事件谈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的赔偿机制 丁锦希Ξ 中国药科大学(南京 210009) 摘 要:通过"鱼腥草"事件的调查结果,从法律角度分析了"鱼腥草"事件中各方 ...查看


  • 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宣传材料
  • 近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1.2006年8月3日卫生部连夜发出紧急通知,停用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欣弗.部分患者使用(欣弗)后,出现胸闷.心悸.心慌.寒战.肾区疼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 ...查看


  • 刺五加事件
  • "与前几年的葛根素注射剂.鱼腥草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相比,这次的刺五加注射剂事件从发生.上报到停用.调查,前后仅用了不到两天,国家反应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药物工程专家叶光祖告诉本刊记者. ◎ 陈超 10月6日,云南食品药品 ...查看


  •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研究
  •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研究 王世伟( 山西省中医院药剂科 030012 ) [摘 要] 中药注射剂导致过敏反应是中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我省收到的2063份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数据,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特点, ...查看


  • 十大药害事件
  • 转载▼ 十大药害事件 最近十年来,各大药害(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屡见于报端.笔者以一名药学工作者的视角,从其中遴选出危害性大.影响面广的十起事件,尽量以简练的文字构画出每起事件的脉络,系统.客观地展现整个事件的面目,以供关心药政事业的同仁们共 ...查看


  • 中药注射剂及安全性
  • 中药注射剂及其安全性概论 INTRODUCTION TO INJECTION & ITS SAF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ATERIA 主讲:丁选胜 二00六年四月 题目:中药注射剂及其安全性概论 内容 ...查看


  • 中药学论文
  • 中药学论文 [关键词] 中药;安全性;思考 论文摘要:中药一直以来被人们认为毒性低.安全,事实上也是如此.安全.有效是对药物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中药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必备条件.但是近年来一系列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如: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欧洲 ...查看


  • 中药注射剂的现状与发展的研究
  • 中药注射剂的现状与发展的研究 摘要:研究发现,由1种药物组成的中药注射剂有59个(占54.13%),2种的有16个(占14.68%),3种的有11个(占中药注射剂10.09%).由此可见,当前列入国家标准的中药注射剂,近8成由不超过3种的药 ...查看


  • 05-15我国中毒事件
  • 近年来我国中毒事件 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预防121 庞晶 2012211292 化学中毒事件: 2005年,北京朝阳区毛鸡蛋毒倒32人 2005年9月7日,北京朝阳区崔各庄乡发生32人由于食用含有亚硝酸盐的毛鸡蛋中毒事故,其中1名儿童经抢救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