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经典

专题一 (入门四问) 专题导引

本单元是全书的绪论部分,主要探讨有关文化经典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四个问题: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概况,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状况,三是中国文化典籍的现代意义,四是本书的结构、编排思路以及学习本书的方法。

这个单元建议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组织讨论,以深化认识。“思考·讨论·练习”设计了三个题目,前两个侧重梳理已有的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后一个则侧重方法的指导。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交流讨论,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助读套餐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恒:常常。

2.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左传·隐公三年》

[解读]喜欢子女,应该用道义去教导他,不要让他走上邪路。这是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石碏(què)劝谏卫庄公的话,卫庄公不听劝谏,他的宠子公子州吁终于招致杀身之祸。溺爱,会使子女走上邪路。弗,不。纳:入,使入。

3.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解读]不要去挑剔别人的小毛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喜欢挑剔别人的小毛病就是自己的大缺点。求:找寻。疵:毛病。

4.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解读]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许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习以为常,若能像颜回那样该多好啊!迁怒:转移怒气。贰:再,重。

知识清单

1、四书包括那些著作?最初是由谁编辑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发挥? 明确:《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南宋朱熹。

2、何谓“前四史”?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编写体例有哪些?“三通”指的是哪三部历史著作?

明确:“前四史”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编写体例有“国别体”、“纪传体”、“编年体”等。“三通”指的是中国古代专门叙述典章制度沿革的历史著作《通典》(唐代杜佑)、《通志》(宋代郑樵)《文献通考》(元代马端临)。

3、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教九流”指的是什么?

明确:“三教”:儒家、道教、释(佛教)。“九流”:指的是我国古代“春秋”、

“战国”时期出现的九家学术流派:儒家、道家、兵家、农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法家。

4、《白氏长庆集》是属于“别集”还是“总集”?其命名依据是什么?我国先存最最早的诗文总集是那部书?

明确:别集,以年代(皇帝年号)命名。长庆是中唐唐肃宗的年号。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文选》(也叫《昭明文选》)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疑难探究

经、史、子、集是指什么? 经部:指儒家学说。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即有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正史的开始,以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此外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

子部:指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集部: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凡历代作家的散文、文、

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人专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

三、学生自学“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有什么特点”,然后完成下例表格,按历史发展的顺序,纵向梳理我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发展,也基本把握全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表格中适当留空,让学生自学教材后进行归纳,完成表格。)

专题二 儒道互补 (《论语》十则、《老子》章) 专题导引 开卷有益 助读套餐 知识清单 疑难探究 漫漫古典情 美文“悦”读

专题三 春秋笔法(晋灵公不君)

专题四 修齐治平(《大学》节选)

专题五 佛理禅趣(《坛经》两则)

专题六 家国天下(求谏)

专题七 天理人欲(《朱子语类》三则)

专题八 科学之光(《天工开物》两则)

专题九 经世致用(《日知录》三则)

专题十 人文心声(《人间词话》十则)

专题十一 (链接考点、典例剖析、巩固提升)

专题一 (入门四问) 专题导引

本单元是全书的绪论部分,主要探讨有关文化经典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四个问题: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概况,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状况,三是中国文化典籍的现代意义,四是本书的结构、编排思路以及学习本书的方法。

这个单元建议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组织讨论,以深化认识。“思考·讨论·练习”设计了三个题目,前两个侧重梳理已有的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后一个则侧重方法的指导。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交流讨论,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助读套餐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恒:常常。

2.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左传·隐公三年》

[解读]喜欢子女,应该用道义去教导他,不要让他走上邪路。这是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石碏(què)劝谏卫庄公的话,卫庄公不听劝谏,他的宠子公子州吁终于招致杀身之祸。溺爱,会使子女走上邪路。弗,不。纳:入,使入。

3.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解读]不要去挑剔别人的小毛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喜欢挑剔别人的小毛病就是自己的大缺点。求:找寻。疵:毛病。

4.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解读]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许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习以为常,若能像颜回那样该多好啊!迁怒:转移怒气。贰:再,重。

知识清单

1、四书包括那些著作?最初是由谁编辑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发挥? 明确:《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南宋朱熹。

2、何谓“前四史”?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编写体例有哪些?“三通”指的是哪三部历史著作?

明确:“前四史”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编写体例有“国别体”、“纪传体”、“编年体”等。“三通”指的是中国古代专门叙述典章制度沿革的历史著作《通典》(唐代杜佑)、《通志》(宋代郑樵)《文献通考》(元代马端临)。

3、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教九流”指的是什么?

明确:“三教”:儒家、道教、释(佛教)。“九流”:指的是我国古代“春秋”、

“战国”时期出现的九家学术流派:儒家、道家、兵家、农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法家。

4、《白氏长庆集》是属于“别集”还是“总集”?其命名依据是什么?我国先存最最早的诗文总集是那部书?

明确:别集,以年代(皇帝年号)命名。长庆是中唐唐肃宗的年号。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文选》(也叫《昭明文选》)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疑难探究

经、史、子、集是指什么? 经部:指儒家学说。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即有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正史的开始,以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此外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

子部:指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集部: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凡历代作家的散文、文、

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人专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

三、学生自学“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有什么特点”,然后完成下例表格,按历史发展的顺序,纵向梳理我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发展,也基本把握全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表格中适当留空,让学生自学教材后进行归纳,完成表格。)

专题二 儒道互补 (《论语》十则、《老子》章) 专题导引 开卷有益 助读套餐 知识清单 疑难探究 漫漫古典情 美文“悦”读

专题三 春秋笔法(晋灵公不君)

专题四 修齐治平(《大学》节选)

专题五 佛理禅趣(《坛经》两则)

专题六 家国天下(求谏)

专题七 天理人欲(《朱子语类》三则)

专题八 科学之光(《天工开物》两则)

专题九 经世致用(《日知录》三则)

专题十 人文心声(《人间词话》十则)

专题十一 (链接考点、典例剖析、巩固提升)


相关文章

  • 小学阶段中华经典诵读教育价值研究
  • 青少年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几年来的教育改革,让更多的人开始深层次的对教育进行了思考.偏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缺乏文化的熏陶与人格的培养,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是国民素质下降心胸不广.涵养不深,是一代少年儿童成了挣分的机器.家 ...查看


  • 论戏曲的"经典化"及"去经典化"
  • 作者:施旭升 戏曲艺术 2011年04期 一.本文缘起 在20世纪以来追新逐异的时代风潮之下,传统中国戏曲究竟有着怎样的命运与选择?对此,笔者曾撰有专文①,具体论述了20世纪传统戏曲所面临的"现代化"与"经典化 ...查看


  • 中国文化现状--传统丧失
  • 中国文化现状--传统丧失 如果一个民族将本民族的文化丧失了,那么这个民族的存在也将是不可能的. --江泽民 多少年来,我们都在喊着这样一个口号: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我相信,很多人 都不知道到底该如何去做.我们发展了经济,可回头看看,我 ...查看


  •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的应用
  •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的应用 在笔者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学经验中,我发现了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教师倾向向学生讲解简单的汉语知识,比如你吃了么,你喝了么,你最近好么,这样的交际用语,而不重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对于传统古籍的传授 ...查看


  • 浅谈阅读的作用与意义
  • [摘要]当今社会人心日益浮躁,而阅读经典,不论是深度阅读还是浅阅读都是对我们人性的熏陶以及灵魂的净化. [关键词]阅读:经典:益处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241-01 一.对提升自 ...查看


  • 中华经典诵读演讲稿
  • 中华经典诵读演讲稿 中华经典诵读演讲稿一:中华诵经典诵读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来到仰慕已久的**大学出席 "中华诵20XX经典诵读进校园**大学篇"晚会,我感到十分高兴.有着116年传 ...查看


  • 学国学经典与圣贤为友
  • 一.什么是国学 <辞源>是说,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其中一个重要的含义是相对于晚清以后,"西学车渐"而言,从这点上说,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国"就是中国,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传统文化 ...查看


  • 如何推进传统文化进课堂
  • 如何推进传统文化进课堂 这些年来我们很多的学校升格,专科学校升成学院,学院升成大学,所以很多大学随着规模扩大的过程中,系就消失了,都变成了学院,据说我们大学里面有的校长在总结大学改革发展的显著成绩的时候,我们学校全部变成了学院,没" ...查看


  • 论经典文本网络游戏的文化呈现
  • 摘要:本文通过对网络游戏所具有文化特征的分析,探讨其作为当代大众文化而体现出来的独特后现代文本叙事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对"三国"题材经典文本及其游戏设计中的文化因素进行文化解读. 关键词:网络游戏 经典文本 三国 文化 ...查看


  • 二度走红与重新评估_由红色经典影视剧翻拍热所引发的_韩颖琦
  • 第10卷第1期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3月Jour nal of Jiangsu U niver sity o f Science and T echno lo gy (Social Science Editio n) V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