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化学答题规范与指导

2015届高考化学答题规范与指导

1、谨慎严密审清题

审题时不能急于求成,马虎草率,必须理解题意,注意题目中关键的字、词、句。如:正确与错误、大与小、强与弱、能与否,由强到弱的或由弱到强,名称与符号,分子式、电子式与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与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等,

审题常见错误有:一是不看全题,断章取义。部分同学喜欢看一段做一段,做到后半题时才发现前半题做错了,只得从头再来。二面对新情境试题,内心紧张,被新信息所迷惑,不能与教材所学知识合理迁移而使解题不切题不全面。

要求:审题要完整,对关键词、句用铅笔标出,要纵观全题,包括所提问题(问题中也可能含有解题信息),

2、切准要求作回答

近几年高考中出现很多考生不按要求答题而失分,如:

①把答案写在密封线内,阅卷时无法看到答案而不给分;

②要求写元素名称而错写成元素符号,而要求写元素符号又答成元素名称或分子式; ③要求写物质名称而错写成分子式;

④要求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而错写成分子式或名称;

⑤要求写离子方程式而错写成化学方程式;

⑥要求画离子结构示意图而错答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⑦把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写成“克”;

⑧把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体积、质量、溶解度、密度、压强等的单位漏掉; 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不配平;

⑩热化学方程式不注明物质的状态,△H 不注明“+、—”号等

3、规范书写不失分

在高考阅卷中,不少考生因书写错别字,自造字、潦草字而被扣分,常见的有:‘溶解’写成‘熔解’;‘苯’写成‘笨’;‘褪色’写成‘退色’;‘硝化’写成‘消化’;‘油脂’写成‘油酯’;‘酯化’写成‘脂化’;‘铵盐’写成‘氨盐’;‘金刚石’写成‘金钢石’;等。

书写不规范以及卷面乱写乱画都是要扣分,如铁元素符号写成Te ;钾写成k (大小写不分);镁写成mg ;铜写Ca ;一氧化碳写成Co ;磷化氢分子写成H 3P ;无机化学方程式错用“→”;有机化学方程式错用“==”;有机物结构简式中短线连接的元素不合理,如:-OH 错写成-HO ;-NO 2错写成-O 2N 。因此,要特别注意常见符号,如“==”“”“↑”“↓”电荷与价标,写电子式时‘[ ]’的应用,物质的聚集状态(s/l/g),燃烧热、中和热的聚集状态,特殊的反应条件等的正确应用。特别是有机官能团的书写。

4、化学计算防误

近几年高考中,考生在计算方面的主要存在问题有:

①不设未知数,使评卷老师看不出计算式中“x 、y 、z ”指的是什么;设的步骤不可少。 ②没有写出计算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或虽写但未配平,从而失去了计算的依据或计算错误而失分;

③根据化学方程式求解时所列量的单位上下未相同,左右不对应,从而引起结果错; ④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不写单位或写错单位;

⑤没有进行分步计算,一旦运算错误只能得0分。

⑥多步反应的计算,往往有量的关系或质量守恒或电子得失守恒的妙用。

5、解题技巧

A 、选择题解答要领:

①首先要看清选择题的答题要求,是混选(1-2选项)还是单选(只有1个选项),

②其次再仔细审题,找出关键字、词,分析题目所给条件,如:正确、不正确、最大、最小、可能、一定、少量、过量、离子总数与分子总数等。

③对有疑问的答案可先避开,利用比较分析、淘汰筛选出正确选项。四个选项要看全,选中目标要有一个理由。

④反证法

⑤注意答案的相关性与排斥性

⑥及时谨慎涂卡,做到符号标准,深浅得当,不漏涂、不错

行,真正做到万无一失。

B 、简答题的解答要领

1、抓住关键题示,如题示条件、数据、量值、范围、反应、定律或理论等,找准突破口。

2、及时接受信息,用信息处理新问题。

3、分析题设要求,首先找准问题的因果关系:要回答什么?题目

给我什么?要不要判断,然后用简明、准确的文字或方程式

表述。此类试题书写规范、认真非常重要!

C 、信息题的解答要领

①信息告诉了什么?特别注意信息中的关键词句或关键结构(如官

能团)等,有机上要看清价键是如何断裂、形成的。

②题目要求做什么?

③信息与题目要求之间有什么联系?信息在题目中的位置,如何利

用信息来解答题目中的问题?

在对以上三个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再根据具体题目要求,联系

题给信息,进行原型迁移或类比推理。

D 、实验题的解答要领

高考中化学实验的考查内容包括:

①实验仪器的使用; ②气体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③气体综合装置的连接顺序; ④干燥管的位置与作用;

⑤如何趋赶装置中反应前的空气与反应后生成的气体; ⑥如何防堵塞?防倒吸?防暴沸?防炸裂?

⑦如何检验气体纯度? ⑧如何进行产品提纯、洗涤?

⑨控制反应速率、尾气处理等等。

解答题主要围绕四个总题思考:

1)依据题目,分析实验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题目提出了哪些

问题?未知物给出什么性质,这些性质应注意什么事项。

2)题目展示的情景是由课本哪些基本实验操作综合拼接而成?

拼接中作了哪些变化?

3)题中实验相关的反应有哪些?何者为主反应?这些反应分别

在哪些装置中?从而提示各个装置的作用和功能。

4)最后分析实验分几步?每步怎么做?用怎样的文字表述最合

理。

实验题一般包括两小题,第一小题一般为基本实验操作和仪器的使用;第二小题一般为实验设计

对于第一小题,主要弄清书本上有关基本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和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以下知识点需特别引起关注:

(1)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及用到的主要仪器

a .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b .蒸馏---适用于互溶性且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的分离

c .分液---适用于不溶性液体的分离 d.渗析---适用于胶体和溶液的分离 e .加热---适用于固体混合物中一种受热易分解或易升华的混合物的分离

(2)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使用的仪器和主要操作步骤

(3)三个定量实验(中和滴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中和热的饿测定)

(3)托盘天平、容量瓶、分液漏斗、各种试纸的使用 (4)气体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5)喷泉实验的操作、引发喷泉的原理

对于第二小题,首先必须弄清实验原理,注意仪器的装配要求,化学实验的安全要求(防爆炸、防污染、防倒吸、防堵塞)以及达到本实验的要求

要注意实验设计的创新与评价,评价实验方案一般有以下几方面:

①能否达到目的; ②有无对环境污染;

③原料的利用率高低; ④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 ⑤过程是否简捷优化; ⑥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

E 、无机推断

高考中利用框图将元素(主要是各族的代表物:Na ,Mg ,Al ,Fe ,Cu ,Cl ,O ,S ,N ,C ,Si) 的性质串联,考查基本的性质及反应类型。

1)分析框图所表达的信息

2)框图中典型的反应类型,主要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特点

3)由提示语句得出什么结论

F 、有机推断

主要考查:各有机物代表物的性质及反应类型和价键的断裂和形

反应类型:加成、取代、加聚、缩聚; 氧化、还原

反应条件: 官能团的变化: 官能团的保护(如:C

=C ,酚-OH ,-CHO 等)

G 、图象题: 主要考查 镁、铝沉淀溶解 电解质的电离 反应速率

及平衡

6、回头看一看 : 答案带入验证,给自已一个信心 !

二、查缺补漏

1.2007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把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给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Gerhart Ertl), 表彰他以艰苦细致的工作搞清了气体在固体表面是怎样发生化学反应的,并进而为现代表面化学的发展所作的贡献。下列反应过程中,与“固体表面”无关的是 A.钢铁的生锈 B.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 C.SO 2在空中遇到飘尘转化为SO 3 D.苯酚溶液和浓溴水的反应

答案 D

2.“科技奥运”是2008北京奥运会的另一个主题。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采用了高分子膜材料“ETFE”,该材料是四氟乙烯(CF 2=CF2)与乙烯(CH 2=CH2)发生聚合反应得到的高分子材料。有关ETFE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ETFE 分子中可能存在“—CH 2—CH 2—CF 2—CF 2—”的连接方法

B .ETFE 是纯净物,有固定的熔点

C .CF 2=CF2和CH 2=CH2均是平面型分子

D .合成ETFE 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答案 B

3. (2004广东卷) 甲酸和乙酸都是弱酸,当它们的浓度均为0.10 mol·L -1时,甲酸中的c (H+)

-约为乙酸中c (H+)的3倍。现有两种浓度不等的甲酸溶液a 和b ,以及0.10 mol·L 1的乙

酸,经测定它们的pH 从大到小依次为a 、乙酸、b 。由此可知( )

A.a 的浓度必小于乙酸的浓度 B.a的浓度必大于乙酸的浓度

C.b 的浓度必小于乙酸的浓度 D.b的浓度必大于乙酸的浓度

答案 A

4. (2005江苏卷)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molA 和2molB ,达平衡后A 的体积分数为a%。其它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 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

A.2mol C B.2molA 、1molB 和1molHe (不参加反应)

C.1molB 和1molC D.2molA 、3molB 和3molC

答案 AB

5. (1998全国卷) 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

A. 硫酸 B. 氯水 C. 硝酸锌 D. 氯化铜

答案 BC

2+6. (2005年江苏卷) 已知Co 2O 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 ,Co 2O 3、Cl 2、FeCl 3、I 2的氧化

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Cl 2 + 6FeI2 == 2FeCl3 + 4FeI3 B.Cl2 + FeI2 == FeCl2 + I2

3+—2+C.Co 2O 3 + 6HCl == 2CoCl2+ Cl2↑+ 3H2O D.2Fe + 2I == 2Fe + I2

答案 A

7、某溶液含有①NO 3-、②HCO 3-、③SO 32-、④CO 32-、⑤SO 42-等五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a 2O 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设溶液体积无变化)

A 、① B 、①②④ C 、①③⑤ D 、①③④⑤

8. (2006上海卷) . 已知Ba(AlO2) 2可溶于水。下图表示的是向Al 2(SO4) 3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 与加入Ba(OH)2的物质的量x 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b 时沉淀的物质的量:Al(OH)3比BaSO 4多

B. c~d 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AlO 2-比Ba 2+多

C. a~d 时沉淀的物质的量:BaSO 4可能小于Al(OH)3

D. d~e 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Ba 2+可能等于OH -

答案 BD

9.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4NH3H 2O =AlO 2-+4NH4++2H2O

B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 2++OH-+HCO3-=CaCO 3↓+H2O

C. 向沸水中滴加FeCl 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 3++3H2O

D.F 2与NaOH 溶液反应:F 2+4OH-==2F-+O2+2H2O

E .AgNO 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Fe(OH)3↓+3H+

10. (2004天津卷) 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10 mL 0.1 mol/L氨水与10 mL 0.1 mol/L盐酸混合,c (Cl )>c (NH )>c (OH )>c (H +)

B.10 mL 0.1 mol/L NH4Cl 溶液与5 mL 0.2 mol/L NaOH溶液混合,

--c (Na +)=c (Cl )>c (OH )>c (H +)

C.10 mL 0.1 mol/L CH3COOH 溶液与5 mL 0.2 mol/L NaOH溶液混合,

--c (Na +)=c (CH 3COO )>c (OH )>c (H +)

D.10 mL 0.5 mol/L CH3COONa 溶液与6 mL 1 mol/L盐酸混合,

--c (Cl )>c (Na +)>c (OH )>c (H +)

答案 B

11. (2003上海卷) 向NaBr 、NaI 、Na 2SO 3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AB )

A.NaCl Na 2SO 4 B.NaCl NaBr Na 2SO 4

C.NaCl Na 2SO 4 I 2 D.NaCl NaI Na 2SO 4

12. 海水在浓缩过程中盐的种类和浓度部分数据如下表 海水密度

(g/m L)

1.13 CaSO 4 (g/L) 0.56 NaCl (g/L) MgCl 2 (g/L) MgSO 4 (g/L) NaBr (g/L) --

1.20

1.21

1.22

1.26 1.31 0.91 0.05 0.015 0.01 3.26 9.65 2.64 1.40 0.04 0.01 0.02

0.54 0.008 0.04 0.02 0.03 0.04 0.06

在恒温下,当蒸发1L 密度为1.22g/mL的海水达到密度为1.26g/mL时,析出盐的质量为

A .NaCl :7.01 g B .NaCl :8.33 g C .CaSO 4: 0.01 g D . MgSO 4

:0.02g

13.一定温度下, 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反应:

A(g)+2B(g) 2C(g)+Q(Q>0)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2)反应达平衡后, 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 A 的转化率 ;平衡常数K 。(均填“增大”“减小”“不变”)

(3)若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可见反应在t 1、t3、t7时都达到了平衡,而t2、t8时都改变了条件,试判断改变的是什么条件(填“升温”“降温”„„等)。

t2时 ;t8时 ;

②t2时平衡向 (填“正反应”“逆反应”)方向移动;

③若t4时降压,t5时达到平衡,t6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请在题图中画出t4--t6时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线。

14.用硫酸处理废铁屑所得到的溶液A 中除Fe 2+外,还含有一定量的Fe 3+、Cu 2+和Mn 2+。

现用A 溶液制取硫酸亚铁晶体,并测定该晶体中的结晶水的含量,实验方法如下: 实验1:制取硫酸亚铁晶体(如图).

(1)往溶液A 中加过量氯水的作用是 。

(2)过滤操作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3)下表是使一些金属离子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的pH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固体C

是 。

(4)有人提出,在处理溶液B 时,先加入几滴石蕊试液,然后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紫色(pH 约为5),过滤即可得到固体C ,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 (填“行”或“不行”),其理由是 。 实验2:用下图装置进行测定硫酸亚铁晶体(FeSO 4·nH 2O )中结晶水的含量(图中半透膜可让气体通过又可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将m 1g 晶体置于C 装置的硬质玻璃管中,加热至完全失去结晶水,冷却至常温后,称量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为m 2g

(ⅰ)B 中的试剂是 。

(ⅱ)实验中有以下步骤:①打开K 1 ②关闭K 1 ③点燃酒精灯 ④熄灭酒精灯使C 中玻

璃管冷却至常温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选项序号),通CO 2的作是 .

(ⅲ)实验中如何判断结晶水已完全失去 。 (ⅳ)装置中干燥管的作用是 。

(ⅴ)根据实验结果,计算硫酸亚铁晶体中结晶水的n 值为(用含m 1和m 2的式子表示) 。

15. (2002上海卷) 硫铁矿高温下空气氧化产生二氧化硫,4FeS 2+11O2===8SO2+2Fe2O 3设空气

中N 2、O 2的含量分别为0.800和0.200(体积分数,以下气体含量均用体积分数表示),试完成下列各题:

(1)1.00 mol FeS2完全氧化,需要空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L 。

(2)55 L空气和足量FeS 2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同温同压)变为 L 。

(3)用空气氧化FeS 2产生的气体混合物中,O 2的含量为0.0800,计算SO 2的含量。

(4)设FeS 2氧化产生的气体混合物为100 L,其中O 2为

a L,SO 2为b L 。

①写出a 和b 的关系式

②在下图中画出a 和b 的关系曲线(FeS 2氧化时,空气过

量20%)

说明:为方便作图,纵坐标用13b 表示。

根据方程式的计算、绘制化学图象的能力;应用。

答案: (1)308 (2)52

(3)设SO 2为X (体积分数),则有

4×(×11+0.0800)=1-0.0800-X X =0.0932

(4)①13b =200-10a

2015届高考化学答题规范与指导

1、谨慎严密审清题

审题时不能急于求成,马虎草率,必须理解题意,注意题目中关键的字、词、句。如:正确与错误、大与小、强与弱、能与否,由强到弱的或由弱到强,名称与符号,分子式、电子式与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与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等,

审题常见错误有:一是不看全题,断章取义。部分同学喜欢看一段做一段,做到后半题时才发现前半题做错了,只得从头再来。二面对新情境试题,内心紧张,被新信息所迷惑,不能与教材所学知识合理迁移而使解题不切题不全面。

要求:审题要完整,对关键词、句用铅笔标出,要纵观全题,包括所提问题(问题中也可能含有解题信息),

2、切准要求作回答

近几年高考中出现很多考生不按要求答题而失分,如:

①把答案写在密封线内,阅卷时无法看到答案而不给分;

②要求写元素名称而错写成元素符号,而要求写元素符号又答成元素名称或分子式; ③要求写物质名称而错写成分子式;

④要求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而错写成分子式或名称;

⑤要求写离子方程式而错写成化学方程式;

⑥要求画离子结构示意图而错答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⑦把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写成“克”;

⑧把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体积、质量、溶解度、密度、压强等的单位漏掉; 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不配平;

⑩热化学方程式不注明物质的状态,△H 不注明“+、—”号等

3、规范书写不失分

在高考阅卷中,不少考生因书写错别字,自造字、潦草字而被扣分,常见的有:‘溶解’写成‘熔解’;‘苯’写成‘笨’;‘褪色’写成‘退色’;‘硝化’写成‘消化’;‘油脂’写成‘油酯’;‘酯化’写成‘脂化’;‘铵盐’写成‘氨盐’;‘金刚石’写成‘金钢石’;等。

书写不规范以及卷面乱写乱画都是要扣分,如铁元素符号写成Te ;钾写成k (大小写不分);镁写成mg ;铜写Ca ;一氧化碳写成Co ;磷化氢分子写成H 3P ;无机化学方程式错用“→”;有机化学方程式错用“==”;有机物结构简式中短线连接的元素不合理,如:-OH 错写成-HO ;-NO 2错写成-O 2N 。因此,要特别注意常见符号,如“==”“”“↑”“↓”电荷与价标,写电子式时‘[ ]’的应用,物质的聚集状态(s/l/g),燃烧热、中和热的聚集状态,特殊的反应条件等的正确应用。特别是有机官能团的书写。

4、化学计算防误

近几年高考中,考生在计算方面的主要存在问题有:

①不设未知数,使评卷老师看不出计算式中“x 、y 、z ”指的是什么;设的步骤不可少。 ②没有写出计算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或虽写但未配平,从而失去了计算的依据或计算错误而失分;

③根据化学方程式求解时所列量的单位上下未相同,左右不对应,从而引起结果错; ④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不写单位或写错单位;

⑤没有进行分步计算,一旦运算错误只能得0分。

⑥多步反应的计算,往往有量的关系或质量守恒或电子得失守恒的妙用。

5、解题技巧

A 、选择题解答要领:

①首先要看清选择题的答题要求,是混选(1-2选项)还是单选(只有1个选项),

②其次再仔细审题,找出关键字、词,分析题目所给条件,如:正确、不正确、最大、最小、可能、一定、少量、过量、离子总数与分子总数等。

③对有疑问的答案可先避开,利用比较分析、淘汰筛选出正确选项。四个选项要看全,选中目标要有一个理由。

④反证法

⑤注意答案的相关性与排斥性

⑥及时谨慎涂卡,做到符号标准,深浅得当,不漏涂、不错

行,真正做到万无一失。

B 、简答题的解答要领

1、抓住关键题示,如题示条件、数据、量值、范围、反应、定律或理论等,找准突破口。

2、及时接受信息,用信息处理新问题。

3、分析题设要求,首先找准问题的因果关系:要回答什么?题目

给我什么?要不要判断,然后用简明、准确的文字或方程式

表述。此类试题书写规范、认真非常重要!

C 、信息题的解答要领

①信息告诉了什么?特别注意信息中的关键词句或关键结构(如官

能团)等,有机上要看清价键是如何断裂、形成的。

②题目要求做什么?

③信息与题目要求之间有什么联系?信息在题目中的位置,如何利

用信息来解答题目中的问题?

在对以上三个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再根据具体题目要求,联系

题给信息,进行原型迁移或类比推理。

D 、实验题的解答要领

高考中化学实验的考查内容包括:

①实验仪器的使用; ②气体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③气体综合装置的连接顺序; ④干燥管的位置与作用;

⑤如何趋赶装置中反应前的空气与反应后生成的气体; ⑥如何防堵塞?防倒吸?防暴沸?防炸裂?

⑦如何检验气体纯度? ⑧如何进行产品提纯、洗涤?

⑨控制反应速率、尾气处理等等。

解答题主要围绕四个总题思考:

1)依据题目,分析实验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题目提出了哪些

问题?未知物给出什么性质,这些性质应注意什么事项。

2)题目展示的情景是由课本哪些基本实验操作综合拼接而成?

拼接中作了哪些变化?

3)题中实验相关的反应有哪些?何者为主反应?这些反应分别

在哪些装置中?从而提示各个装置的作用和功能。

4)最后分析实验分几步?每步怎么做?用怎样的文字表述最合

理。

实验题一般包括两小题,第一小题一般为基本实验操作和仪器的使用;第二小题一般为实验设计

对于第一小题,主要弄清书本上有关基本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和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以下知识点需特别引起关注:

(1)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及用到的主要仪器

a .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b .蒸馏---适用于互溶性且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的分离

c .分液---适用于不溶性液体的分离 d.渗析---适用于胶体和溶液的分离 e .加热---适用于固体混合物中一种受热易分解或易升华的混合物的分离

(2)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使用的仪器和主要操作步骤

(3)三个定量实验(中和滴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中和热的饿测定)

(3)托盘天平、容量瓶、分液漏斗、各种试纸的使用 (4)气体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5)喷泉实验的操作、引发喷泉的原理

对于第二小题,首先必须弄清实验原理,注意仪器的装配要求,化学实验的安全要求(防爆炸、防污染、防倒吸、防堵塞)以及达到本实验的要求

要注意实验设计的创新与评价,评价实验方案一般有以下几方面:

①能否达到目的; ②有无对环境污染;

③原料的利用率高低; ④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 ⑤过程是否简捷优化; ⑥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

E 、无机推断

高考中利用框图将元素(主要是各族的代表物:Na ,Mg ,Al ,Fe ,Cu ,Cl ,O ,S ,N ,C ,Si) 的性质串联,考查基本的性质及反应类型。

1)分析框图所表达的信息

2)框图中典型的反应类型,主要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特点

3)由提示语句得出什么结论

F 、有机推断

主要考查:各有机物代表物的性质及反应类型和价键的断裂和形

反应类型:加成、取代、加聚、缩聚; 氧化、还原

反应条件: 官能团的变化: 官能团的保护(如:C

=C ,酚-OH ,-CHO 等)

G 、图象题: 主要考查 镁、铝沉淀溶解 电解质的电离 反应速率

及平衡

6、回头看一看 : 答案带入验证,给自已一个信心 !

二、查缺补漏

1.2007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把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给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Gerhart Ertl), 表彰他以艰苦细致的工作搞清了气体在固体表面是怎样发生化学反应的,并进而为现代表面化学的发展所作的贡献。下列反应过程中,与“固体表面”无关的是 A.钢铁的生锈 B.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 C.SO 2在空中遇到飘尘转化为SO 3 D.苯酚溶液和浓溴水的反应

答案 D

2.“科技奥运”是2008北京奥运会的另一个主题。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采用了高分子膜材料“ETFE”,该材料是四氟乙烯(CF 2=CF2)与乙烯(CH 2=CH2)发生聚合反应得到的高分子材料。有关ETFE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ETFE 分子中可能存在“—CH 2—CH 2—CF 2—CF 2—”的连接方法

B .ETFE 是纯净物,有固定的熔点

C .CF 2=CF2和CH 2=CH2均是平面型分子

D .合成ETFE 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答案 B

3. (2004广东卷) 甲酸和乙酸都是弱酸,当它们的浓度均为0.10 mol·L -1时,甲酸中的c (H+)

-约为乙酸中c (H+)的3倍。现有两种浓度不等的甲酸溶液a 和b ,以及0.10 mol·L 1的乙

酸,经测定它们的pH 从大到小依次为a 、乙酸、b 。由此可知( )

A.a 的浓度必小于乙酸的浓度 B.a的浓度必大于乙酸的浓度

C.b 的浓度必小于乙酸的浓度 D.b的浓度必大于乙酸的浓度

答案 A

4. (2005江苏卷)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molA 和2molB ,达平衡后A 的体积分数为a%。其它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 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

A.2mol C B.2molA 、1molB 和1molHe (不参加反应)

C.1molB 和1molC D.2molA 、3molB 和3molC

答案 AB

5. (1998全国卷) 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

A. 硫酸 B. 氯水 C. 硝酸锌 D. 氯化铜

答案 BC

2+6. (2005年江苏卷) 已知Co 2O 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 ,Co 2O 3、Cl 2、FeCl 3、I 2的氧化

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Cl 2 + 6FeI2 == 2FeCl3 + 4FeI3 B.Cl2 + FeI2 == FeCl2 + I2

3+—2+C.Co 2O 3 + 6HCl == 2CoCl2+ Cl2↑+ 3H2O D.2Fe + 2I == 2Fe + I2

答案 A

7、某溶液含有①NO 3-、②HCO 3-、③SO 32-、④CO 32-、⑤SO 42-等五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a 2O 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设溶液体积无变化)

A 、① B 、①②④ C 、①③⑤ D 、①③④⑤

8. (2006上海卷) . 已知Ba(AlO2) 2可溶于水。下图表示的是向Al 2(SO4) 3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 与加入Ba(OH)2的物质的量x 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b 时沉淀的物质的量:Al(OH)3比BaSO 4多

B. c~d 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AlO 2-比Ba 2+多

C. a~d 时沉淀的物质的量:BaSO 4可能小于Al(OH)3

D. d~e 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Ba 2+可能等于OH -

答案 BD

9.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4NH3H 2O =AlO 2-+4NH4++2H2O

B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 2++OH-+HCO3-=CaCO 3↓+H2O

C. 向沸水中滴加FeCl 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 3++3H2O

D.F 2与NaOH 溶液反应:F 2+4OH-==2F-+O2+2H2O

E .AgNO 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Fe(OH)3↓+3H+

10. (2004天津卷) 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10 mL 0.1 mol/L氨水与10 mL 0.1 mol/L盐酸混合,c (Cl )>c (NH )>c (OH )>c (H +)

B.10 mL 0.1 mol/L NH4Cl 溶液与5 mL 0.2 mol/L NaOH溶液混合,

--c (Na +)=c (Cl )>c (OH )>c (H +)

C.10 mL 0.1 mol/L CH3COOH 溶液与5 mL 0.2 mol/L NaOH溶液混合,

--c (Na +)=c (CH 3COO )>c (OH )>c (H +)

D.10 mL 0.5 mol/L CH3COONa 溶液与6 mL 1 mol/L盐酸混合,

--c (Cl )>c (Na +)>c (OH )>c (H +)

答案 B

11. (2003上海卷) 向NaBr 、NaI 、Na 2SO 3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AB )

A.NaCl Na 2SO 4 B.NaCl NaBr Na 2SO 4

C.NaCl Na 2SO 4 I 2 D.NaCl NaI Na 2SO 4

12. 海水在浓缩过程中盐的种类和浓度部分数据如下表 海水密度

(g/m L)

1.13 CaSO 4 (g/L) 0.56 NaCl (g/L) MgCl 2 (g/L) MgSO 4 (g/L) NaBr (g/L) --

1.20

1.21

1.22

1.26 1.31 0.91 0.05 0.015 0.01 3.26 9.65 2.64 1.40 0.04 0.01 0.02

0.54 0.008 0.04 0.02 0.03 0.04 0.06

在恒温下,当蒸发1L 密度为1.22g/mL的海水达到密度为1.26g/mL时,析出盐的质量为

A .NaCl :7.01 g B .NaCl :8.33 g C .CaSO 4: 0.01 g D . MgSO 4

:0.02g

13.一定温度下, 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反应:

A(g)+2B(g) 2C(g)+Q(Q>0)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2)反应达平衡后, 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 A 的转化率 ;平衡常数K 。(均填“增大”“减小”“不变”)

(3)若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可见反应在t 1、t3、t7时都达到了平衡,而t2、t8时都改变了条件,试判断改变的是什么条件(填“升温”“降温”„„等)。

t2时 ;t8时 ;

②t2时平衡向 (填“正反应”“逆反应”)方向移动;

③若t4时降压,t5时达到平衡,t6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请在题图中画出t4--t6时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线。

14.用硫酸处理废铁屑所得到的溶液A 中除Fe 2+外,还含有一定量的Fe 3+、Cu 2+和Mn 2+。

现用A 溶液制取硫酸亚铁晶体,并测定该晶体中的结晶水的含量,实验方法如下: 实验1:制取硫酸亚铁晶体(如图).

(1)往溶液A 中加过量氯水的作用是 。

(2)过滤操作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3)下表是使一些金属离子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的pH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固体C

是 。

(4)有人提出,在处理溶液B 时,先加入几滴石蕊试液,然后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紫色(pH 约为5),过滤即可得到固体C ,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 (填“行”或“不行”),其理由是 。 实验2:用下图装置进行测定硫酸亚铁晶体(FeSO 4·nH 2O )中结晶水的含量(图中半透膜可让气体通过又可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将m 1g 晶体置于C 装置的硬质玻璃管中,加热至完全失去结晶水,冷却至常温后,称量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为m 2g

(ⅰ)B 中的试剂是 。

(ⅱ)实验中有以下步骤:①打开K 1 ②关闭K 1 ③点燃酒精灯 ④熄灭酒精灯使C 中玻

璃管冷却至常温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选项序号),通CO 2的作是 .

(ⅲ)实验中如何判断结晶水已完全失去 。 (ⅳ)装置中干燥管的作用是 。

(ⅴ)根据实验结果,计算硫酸亚铁晶体中结晶水的n 值为(用含m 1和m 2的式子表示) 。

15. (2002上海卷) 硫铁矿高温下空气氧化产生二氧化硫,4FeS 2+11O2===8SO2+2Fe2O 3设空气

中N 2、O 2的含量分别为0.800和0.200(体积分数,以下气体含量均用体积分数表示),试完成下列各题:

(1)1.00 mol FeS2完全氧化,需要空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L 。

(2)55 L空气和足量FeS 2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同温同压)变为 L 。

(3)用空气氧化FeS 2产生的气体混合物中,O 2的含量为0.0800,计算SO 2的含量。

(4)设FeS 2氧化产生的气体混合物为100 L,其中O 2为

a L,SO 2为b L 。

①写出a 和b 的关系式

②在下图中画出a 和b 的关系曲线(FeS 2氧化时,空气过

量20%)

说明:为方便作图,纵坐标用13b 表示。

根据方程式的计算、绘制化学图象的能力;应用。

答案: (1)308 (2)52

(3)设SO 2为X (体积分数),则有

4×(×11+0.0800)=1-0.0800-X X =0.0932

(4)①13b =200-10a


相关文章

  • 2015复习计划
  • 2015-2016学年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一.复习策略: 1. 熟悉<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 ...查看


  • 2016届高三年级5月备考建议(供参考)
  • 孝感市教科院2016届高三年级各学科5月备考建议 [按语] 4月6日-7日,教育部组织召开了2016年高考命题工作会议,与会记者对会议从两个方面做了报道:一是2016年高考命题的总体变化:二是根据变化各学科在复习备考方面应该遵循的原则和策略 ...查看


  • 2016广东高考全国卷考纲
  • 语 文 一.全国卷与广东卷的相同点 1.命题依据相同.二者都是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2015年版>为依据, 都体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现代文阅读都有必考 ...查看


  • 名师解读[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 镇海中学名师解读<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3-02 06:45:58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中国宁波网讯(宁波日报记者陈敏)记者昨日从市教 ...查看


  • 高考化学:注意考试规则 规范答题得分关键
  • 化学:选考模块注意考试规则 本报讯本报高考冲刺资深教师谈复习系列报道连日来陆续邀请了一些资深教师指导考生复习备考,化学科在高考的最后复习阶段需要注意哪些呢?海南中学特级教师陈辉建议最后阶段一定要回归课本重视基础,强化答题的规范训练. 回归课 ...查看


  • 高三化学组教学计划
  • 高三化学组教学计划 --强红英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届学生共有3个理科班,在高一.高二阶段的化学成绩不理想:也就是说只有少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掌握较好,大部分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兴趣有待提高.同时,学生的"知识回生&q ...查看


  • 高三一模化学质量分析
  • 2015年2月高三一模化学试题质量分析 本次化学考试主要考查高考主要内容,试题覆盖面较大,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重视实验.注重能力,对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总体来讲,试题比较符合高考方向,对后续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但试题难度 ...查看


  • 高考答题规范指导大全
  • 2010-11-27 14:13:36|  分类: 考试技能 |字号 订阅 高考语文答题规范 高考数学答题规范 高考英语答题规范 高考物理答题规范 高考化学答题规范 高考生物答题规范 高考政治答题规范 高考历史答题规范 高考地理答题规范 精 ...查看


  • 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 篇一:2015届高三地理复习计划 2015 届高三地理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考试大纲,考试 说明为依据,联系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学生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 习积极性,夯实基础,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努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