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于Ⅱ、季刊、年刊;从版式看,有全张、对开、四开、八开、十六开乃至六十四开;从内容上看,有综合性报刊和侧重于科技、文学、体育、艺术、摄影、漫画等方面的专业性报刊;从读者对象看,有以一般读者为对象的,也有以工、农、青、学生等一部分读者为对象的。这些门类繁多,风格各异的报刊令人目不暇接,他们的经验,对我们搞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报业经营,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金无足赤,方汉奇先生在《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序言中讲到此书的不足之处:
“有些
观点不一定妥当,_i芋略的安排不一定适宜,评价不一定准确,分析不一定充分,以及由于作者人数较多而产生的文风不够统一等等。”这里有方先生的自谦之词,但作为一部著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史料不断涌现,使得《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今天看来又有加以补充修订的必要,像尹韵公博士发现明代邸报一事,因为晚于((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的出版时间,所以书中对此语焉不详。但瑕不掩瑜,《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着眼于新闻事业自身发展及经验评述方面,反映了新闻史研究的最新趋势,它的完成实在是新闻史界的一大盛事。
(本书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研
究员)
中国传统文学在走过了两千多年曲折复杂的演变进展历程之后,跨入十九世纪中叶,由此拉开了崭新的“近代意识”序幕。随着此间国门的打开,林则徐、魏源等人为长期闭关锁国的旧时代介绍和引进了世界文化。大量的外来文化思潮蜂拥丽来,,尽管引入之初,其目的主要在于催醒昏睡的I臣中国,而并非单纯为了改革中国传统文学的体式,但客观事实上,世界文化思潮的涌入所带来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冲攮,以及对中国数千年来亘古未变的传统文学形式与文学内涵的冲击;它为中国传统文学变革创造了客观的前提与条件,也从面生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的近代中外文学的冲突、交往与融合,为中国文学发展写下了不可或缺的一章,使中国文学史掀开了崭新的篇章。然而,对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叶这段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近代历史,却少有人梳理。徐志啸先生撰著的《近代中外文学关系》(十九世纪中叶一二十世纪初叶),对这半个世纪以来
口史
评众近代中外文学关系琼
近代中外文学关系的精心梳理
(本文责任编辑杨平)
中国在文化、文学上发生的巨大历史变革及其重要文学意义与文学价值进行了精心的梳理,填补了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中这一课题的一项空白。
如果说徐志啸先生所著的《中国比较文学简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版)对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这一丰富而反复的历史的观察“基本上还是一种静态的观照,一种粗线条的展示,缺少一种通脱和多因素相联系的系统探
讨”
(诞生一批探索“夷情”的著作),经过讲求“中体西用”的洋务派及其洋务运动(翻译介绍、引进西方文化),一直讲到康有为、梁启超等的维新派,为读者展示了宏阔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作者贝|J在史的沿革轨迹基础上,列五个专题对
译及有关中外文学比较的实践。他的翻译首先是社会意识的驱使,他试图通过借鉴西方以唤醒青年与国人,以纠正人们对文学的传统看法。严复的主要成就在于翻译,借此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并为改良与变法维新服务。同样是从事翻译,梁启超则立足社会政治改良,评介西方文化,并对中西文化进行或粗或细的有意识的比较。王国维的成就则主要在于哲学方面接受外来文化思潮以及文学方面对外来文学思潮与中国文学相融合的研究与比较,集中表现于《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周树人在中外文学关系方面的作为贝q表现为他的《摩罗诗力说》、《域外小说集》。作者对五位代表性学者的成就一一译细评述,结合各人独特的特点与侧重点,肯定其在中外文学关系方面的贡献,与此同时,也分析指出各人的偏颇不足,这充分体现了作者评述的全面、公允。
《近代中外文学关系》一书以其详实的论据、丰富的史料和独到的理论为广大比较文学研究者展示了近代中外文学关系的纵横网络,为研究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转轨的如何实现,以及传统文学与现代新文学之间的转型的如何演进提供了宝贵资料。
(《近代中外文学关系》,徐志啸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
(本文责任编辑杨平)
近代中外文学关系展开论述一
翻译文学的兴盛、中西文学的比较、中日文学的影响交流、外来文化思潮与世纪初文坛,以及西方的中国文学翻译与评论。全书不仅在宏观上叙述和描绘了近代中外文学关系的发展历史,而且通过微观的专题考察,概括了它发展演变的轨迹及特点。尽管中外文学关系的真正全面展开与深入发展,一直要等到“五四”及其后的二十世纪大部分时间内,尽管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叶中外文学关系较多的还仅仅表现为翻译与一些粗线条的简单比较,甚至是牵强比附,还远未触及到文学内在的深层次的本质规律,但正是这半个世纪内“近代意识”的产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求新、求变,才为中国传统文学的肌体注入了生机,真可谓“五四”新文学的先声。
本书的另一大特色在于纵横史论的交织结合体,这主要体现在人物篇,择取了五位在近代中外文学关系方面着力较多、成熟卓著的代表性学者予以评述。他们是:林纾、严复、梁启超、王国维和周树人。林纾的主要着力点在于翻
(见杨竟人《开创比较文
学学科的新领域一评徐志啸著
<中国比较文学简史)》,Ⅸ中外文化与文论・4》),那么本书则采用了动态的观照,细线条的描绘,对近代中外文学关系这一研究对象用“史”的眼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与此同时,徐志啸先生又突破以往一般史书的框架,以一种全新的模式来代替历来完全按时间先后顺序叙述的传统格局。全书分为上、下两编,它,、们既各自独立,又互为照应,形成一个纵向与横向相互交织的有机网络。其中,纵向描绘史的沿革轨迹,横向则是论的专题剖析,丽纵横的交织贝lJ是代表性学者的评述,由此形成了一个细致、缜密的研究网络。
《近代中外文学关系》最重要的贡献首先在于,全书较为全面和细致地勾勒、描绘了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叶这半个世纪近代中外文学关系的历史发展演变历程。从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开风气之先
近代中外文学关系的精心梳理--评《近代中外文学关系》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史琼
中国图书评论
CHINA BOOK REVIEW2001(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tspl200105011.aspx
月于Ⅱ、季刊、年刊;从版式看,有全张、对开、四开、八开、十六开乃至六十四开;从内容上看,有综合性报刊和侧重于科技、文学、体育、艺术、摄影、漫画等方面的专业性报刊;从读者对象看,有以一般读者为对象的,也有以工、农、青、学生等一部分读者为对象的。这些门类繁多,风格各异的报刊令人目不暇接,他们的经验,对我们搞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报业经营,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金无足赤,方汉奇先生在《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序言中讲到此书的不足之处:
“有些
观点不一定妥当,_i芋略的安排不一定适宜,评价不一定准确,分析不一定充分,以及由于作者人数较多而产生的文风不够统一等等。”这里有方先生的自谦之词,但作为一部著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史料不断涌现,使得《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今天看来又有加以补充修订的必要,像尹韵公博士发现明代邸报一事,因为晚于((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的出版时间,所以书中对此语焉不详。但瑕不掩瑜,《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着眼于新闻事业自身发展及经验评述方面,反映了新闻史研究的最新趋势,它的完成实在是新闻史界的一大盛事。
(本书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研
究员)
中国传统文学在走过了两千多年曲折复杂的演变进展历程之后,跨入十九世纪中叶,由此拉开了崭新的“近代意识”序幕。随着此间国门的打开,林则徐、魏源等人为长期闭关锁国的旧时代介绍和引进了世界文化。大量的外来文化思潮蜂拥丽来,,尽管引入之初,其目的主要在于催醒昏睡的I臣中国,而并非单纯为了改革中国传统文学的体式,但客观事实上,世界文化思潮的涌入所带来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冲攮,以及对中国数千年来亘古未变的传统文学形式与文学内涵的冲击;它为中国传统文学变革创造了客观的前提与条件,也从面生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的近代中外文学的冲突、交往与融合,为中国文学发展写下了不可或缺的一章,使中国文学史掀开了崭新的篇章。然而,对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叶这段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近代历史,却少有人梳理。徐志啸先生撰著的《近代中外文学关系》(十九世纪中叶一二十世纪初叶),对这半个世纪以来
口史
评众近代中外文学关系琼
近代中外文学关系的精心梳理
(本文责任编辑杨平)
中国在文化、文学上发生的巨大历史变革及其重要文学意义与文学价值进行了精心的梳理,填补了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中这一课题的一项空白。
如果说徐志啸先生所著的《中国比较文学简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版)对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这一丰富而反复的历史的观察“基本上还是一种静态的观照,一种粗线条的展示,缺少一种通脱和多因素相联系的系统探
讨”
(诞生一批探索“夷情”的著作),经过讲求“中体西用”的洋务派及其洋务运动(翻译介绍、引进西方文化),一直讲到康有为、梁启超等的维新派,为读者展示了宏阔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作者贝|J在史的沿革轨迹基础上,列五个专题对
译及有关中外文学比较的实践。他的翻译首先是社会意识的驱使,他试图通过借鉴西方以唤醒青年与国人,以纠正人们对文学的传统看法。严复的主要成就在于翻译,借此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并为改良与变法维新服务。同样是从事翻译,梁启超则立足社会政治改良,评介西方文化,并对中西文化进行或粗或细的有意识的比较。王国维的成就则主要在于哲学方面接受外来文化思潮以及文学方面对外来文学思潮与中国文学相融合的研究与比较,集中表现于《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周树人在中外文学关系方面的作为贝q表现为他的《摩罗诗力说》、《域外小说集》。作者对五位代表性学者的成就一一译细评述,结合各人独特的特点与侧重点,肯定其在中外文学关系方面的贡献,与此同时,也分析指出各人的偏颇不足,这充分体现了作者评述的全面、公允。
《近代中外文学关系》一书以其详实的论据、丰富的史料和独到的理论为广大比较文学研究者展示了近代中外文学关系的纵横网络,为研究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转轨的如何实现,以及传统文学与现代新文学之间的转型的如何演进提供了宝贵资料。
(《近代中外文学关系》,徐志啸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
(本文责任编辑杨平)
近代中外文学关系展开论述一
翻译文学的兴盛、中西文学的比较、中日文学的影响交流、外来文化思潮与世纪初文坛,以及西方的中国文学翻译与评论。全书不仅在宏观上叙述和描绘了近代中外文学关系的发展历史,而且通过微观的专题考察,概括了它发展演变的轨迹及特点。尽管中外文学关系的真正全面展开与深入发展,一直要等到“五四”及其后的二十世纪大部分时间内,尽管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叶中外文学关系较多的还仅仅表现为翻译与一些粗线条的简单比较,甚至是牵强比附,还远未触及到文学内在的深层次的本质规律,但正是这半个世纪内“近代意识”的产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求新、求变,才为中国传统文学的肌体注入了生机,真可谓“五四”新文学的先声。
本书的另一大特色在于纵横史论的交织结合体,这主要体现在人物篇,择取了五位在近代中外文学关系方面着力较多、成熟卓著的代表性学者予以评述。他们是:林纾、严复、梁启超、王国维和周树人。林纾的主要着力点在于翻
(见杨竟人《开创比较文
学学科的新领域一评徐志啸著
<中国比较文学简史)》,Ⅸ中外文化与文论・4》),那么本书则采用了动态的观照,细线条的描绘,对近代中外文学关系这一研究对象用“史”的眼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与此同时,徐志啸先生又突破以往一般史书的框架,以一种全新的模式来代替历来完全按时间先后顺序叙述的传统格局。全书分为上、下两编,它,、们既各自独立,又互为照应,形成一个纵向与横向相互交织的有机网络。其中,纵向描绘史的沿革轨迹,横向则是论的专题剖析,丽纵横的交织贝lJ是代表性学者的评述,由此形成了一个细致、缜密的研究网络。
《近代中外文学关系》最重要的贡献首先在于,全书较为全面和细致地勾勒、描绘了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叶这半个世纪近代中外文学关系的历史发展演变历程。从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开风气之先
近代中外文学关系的精心梳理--评《近代中外文学关系》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史琼
中国图书评论
CHINA BOOK REVIEW2001(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tspl20010501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