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场面描写教学

关于场面描写教学

摘 要: 场面描写是对特定场景的总体描述,分为正面描写和

侧面描写。本文以《口技》这篇文言文为例,说明场面描写的艺术

手法。

关键词: 《口技》 场面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场面描写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总体情况的

描写,场面描写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场面描写的作用是显示

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烘托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深化

主题。

口技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用口来描摹声音,演绎故事,把读者

带入特定的生活情景之中,但曾经名震京城的口技表演已经不复存

在,《口技》这篇文章描写了这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场面,通过语言

艺术有条不紊地再现了当年奇妙纷杂、波澜起伏的口技表演场面,

我们可以透过文字想象当年口技表演的盛况和口技表演者的技艺

之“善”。本文旨在分析作者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法描写口技表演的

场面,在此基础上通过课外拓展,当堂训练检测,让学生掌握如何

进行场面描写。

一、如何进行正面描写

正面描写是对描写的对象做正面的描绘。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

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

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品

行和技能。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正面描述场面,完整地再现当时的

情形,让读者如临其境,真切感受当时的情景。

1.《口技》这篇文章精彩再现了当年的精彩表演场面,具体描述

了一家四口深夜由睡到醒、由醒入睡、失火救火的场景:

(1)一家四口由睡而醒: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

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2)由醒而睡: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

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之声。

(3)失火救火的过程: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

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

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

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2.作者运用什么手法直接描写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1)时间顺序,通过“既而”“未几”“忽”“俄而”“忽然”等时

间副词,把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有序地讲述出来。

(2)层次变化,表现声音的远近、外内、大小、分合、疏密、多

少变化。

(3)动静结合。通过“遥闻深巷中犬吠。”“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用声音反衬深夜的静谧气氛,以动写静,

更显寂静。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

春涧中。”通过落花、月出、鸟鸣等细微的声音衬托春夜山涧的静

谧和宁静。以动衬静,更显其静。

由此可知,正面描写要做到有序、有层次和有波澜,综合运用动

静结合等多种表现手法,惟妙惟肖地把具体场面描绘出来,让人读

其文如入其境。

二、有效运用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

物或环境的描绘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

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达到正面

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红花还得绿叶衬,本文除了正面描写了口技表演场景外,还运用

了多种侧面描写的方法,侧面烘托口技表演技艺的高超。

方法一:以物衬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的简单道具的

介绍。

方法二:以人衬人。“满座寂然,无感哗者”“满座宾客无不伸颈,

侧目,微笑、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

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方法三:以议论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凡所应有,无所不

有。”通过以物衬人、以人衬人、以议论人侧面描写衬托口技表演

者技艺高超。

侧面描写的作用:1.侧面烘托人物形象,在《口技》这篇文章中,

通过观众、道具、作者的评论等方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2.

补充正面描写。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

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

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绿”“青”侧面

补充春雨的滋润、春雨的洗涤。3.激发想象力。日出东南隅,照我

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

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

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鞒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其他人的

角度想象罗敷的绝世美貌。

综上所述,场面描写的描写角度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

面描写要做到有顺序、有层次、有变化地再现当时的场面,也要善

于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通过事物、人物、评论的方式补充正面描

写,完美再现整个场面,由此烘托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

关于场面描写教学

摘 要: 场面描写是对特定场景的总体描述,分为正面描写和

侧面描写。本文以《口技》这篇文言文为例,说明场面描写的艺术

手法。

关键词: 《口技》 场面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场面描写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总体情况的

描写,场面描写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场面描写的作用是显示

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烘托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深化

主题。

口技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用口来描摹声音,演绎故事,把读者

带入特定的生活情景之中,但曾经名震京城的口技表演已经不复存

在,《口技》这篇文章描写了这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场面,通过语言

艺术有条不紊地再现了当年奇妙纷杂、波澜起伏的口技表演场面,

我们可以透过文字想象当年口技表演的盛况和口技表演者的技艺

之“善”。本文旨在分析作者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法描写口技表演的

场面,在此基础上通过课外拓展,当堂训练检测,让学生掌握如何

进行场面描写。

一、如何进行正面描写

正面描写是对描写的对象做正面的描绘。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

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

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品

行和技能。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正面描述场面,完整地再现当时的

情形,让读者如临其境,真切感受当时的情景。

1.《口技》这篇文章精彩再现了当年的精彩表演场面,具体描述

了一家四口深夜由睡到醒、由醒入睡、失火救火的场景:

(1)一家四口由睡而醒: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

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2)由醒而睡: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

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之声。

(3)失火救火的过程: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

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

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

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2.作者运用什么手法直接描写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1)时间顺序,通过“既而”“未几”“忽”“俄而”“忽然”等时

间副词,把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有序地讲述出来。

(2)层次变化,表现声音的远近、外内、大小、分合、疏密、多

少变化。

(3)动静结合。通过“遥闻深巷中犬吠。”“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用声音反衬深夜的静谧气氛,以动写静,

更显寂静。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

春涧中。”通过落花、月出、鸟鸣等细微的声音衬托春夜山涧的静

谧和宁静。以动衬静,更显其静。

由此可知,正面描写要做到有序、有层次和有波澜,综合运用动

静结合等多种表现手法,惟妙惟肖地把具体场面描绘出来,让人读

其文如入其境。

二、有效运用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

物或环境的描绘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

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达到正面

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红花还得绿叶衬,本文除了正面描写了口技表演场景外,还运用

了多种侧面描写的方法,侧面烘托口技表演技艺的高超。

方法一:以物衬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的简单道具的

介绍。

方法二:以人衬人。“满座寂然,无感哗者”“满座宾客无不伸颈,

侧目,微笑、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

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方法三:以议论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凡所应有,无所不

有。”通过以物衬人、以人衬人、以议论人侧面描写衬托口技表演

者技艺高超。

侧面描写的作用:1.侧面烘托人物形象,在《口技》这篇文章中,

通过观众、道具、作者的评论等方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2.

补充正面描写。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

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

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绿”“青”侧面

补充春雨的滋润、春雨的洗涤。3.激发想象力。日出东南隅,照我

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

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

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鞒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其他人的

角度想象罗敷的绝世美貌。

综上所述,场面描写的描写角度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

面描写要做到有顺序、有层次、有变化地再现当时的场面,也要善

于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通过事物、人物、评论的方式补充正面描

写,完美再现整个场面,由此烘托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


相关文章

  • 读写结合,学习场面描写--[开国大典]教学实录及评析
  • e鎏星堑星!塑塑窒童>>> 师:请大家读读课题,说说对文题中"典"字的理解. 生:"典"就是典礼. 师:是的,"典"指的是盛大.隆重的仪式.典礼.这篇 逃不过你们 ...查看


  • 中职教学计划语文
  • 语文(人教版)第一册教学计划安排及要点提示 第一单元(12学时) 单元教学要求: 1.阅读教学要求:阅读方法训练---感知与领会.要求训练学生通过浏览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2.写 ...查看


  • 五年级下册[火把节]教案
  • 小学语文S版第十册(五年级下册第四课) 马街镇刘家小学 韩红生 <火把节>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 ...查看


  • 山洪一样的掌声教学设计
  • 山洪一样的掌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周恩来总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人民群众对总理的无限爱戴,感受周总理平等待人的高尚人格. 3.在阅读中学习作者描写活动场面的人物细节的方法. 4. ...查看


  • [火把节]教案 1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认识6个字,学会11个字,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⑵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 ...查看


  • 场面描写修改修改教案
  • <这也是课堂>作文修改 -训练场面描写的能力(教案) 新会华侨中学 黄杰飞 一.设计思想 重新带高一的学生快一学期了,发现同学们的写作水平一直没能提高,每次要求同学们修改作文,他们都不知道如何下笔. 如何修改作文?修改作文从哪里 ...查看


  • 4火把节资料
  • 4.<火把节>教学参考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彝家火把节的来历,展现了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和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品德.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 ...查看


  • [火把节之歌]教学设计(共2课时,含作业设计)
  • <火把节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6个字,学会11个字,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 ...查看


  • [情人节的玫瑰绽放在教室里]教学设计
  • <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具体的人物描写.场面描写,学习文章紧凑的结构,理解文章主旨. 2.通过讨论分析,深刻理解老师的"言外之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