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摘 要: 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反思新课改的纵深发展,不断追求教学模式多元化、学生自主权的给予等,加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花样百出,精彩无限。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热闹”,教学效果却不显著。作者认为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反思自我教学模式、教学实践等,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和调整。   关键词: 新课改背景 小学语文 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显示自己的教学水平,顺应新课改等,开始采取各种方法给予学生主动权,从而使得小学语文花样虽多,但教学效果不显著。鉴于此,笔者认为,教学是灵活的,学生是活性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成不变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达到新课改要求等,而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反思,找出问题,对症下药,以此确保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新背景下自己对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的认知和见解。   一、教师教学过程中指导作用发挥的匮乏   新课改背景倡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者身份,其作用在于指导学生。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某些教师在自我身份定位的过程中将自己置身事外,让学生自己探究、学习。最常见的是教师设置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自主阅读和理解。如: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时,笔者设置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葫芦是怎样成长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怎样种植葫芦的?你觉得主人公的思维正确吗?你怎样看待这个故事?学生结合问题开始阅读文本,并探究问题的答案。结果发现,学生很快就结合问题找到答案,但是都是按照书中的原话而来,没有自己的思维,看似是引导学生成功地解决了阅读问题,但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并没有发现阅读的真谛。对此,笔者认为,应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诱发学生自主阅读、深入了解阅读文本的兴趣和欲望,而不是简单地回答几个问题。   二、教师设置的学生自主探究目标过多   新课改强调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然而,小学生能力有限,其思维空间也有限,某些教师担心学生思维不全面,尝试设置多样化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试图通过多个教学目标促使教学内容的面面俱到。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生面对多个教学目标,其分析自主探究、学习虽然有了一定的结果,但是都是泛泛而谈,学生对知识的内涵并未探究而知,只是为了应付多个学习目标而学习。这样就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停留在表面分析上。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有的教师设置多个教学目标:自主阅读文本、自己查找并认知生字、找出文章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感想、文章段落分析且说说理由、文章中心思想等。整节课,学生要实现多个目标。而小学生无论是能力还是其他方面都还不太完善,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组织才能完成。因此,教师应考虑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缩小目标,找出核心,让学生结合核心目标逐渐扩大,感悟阅读文本的内涵、情感等,实现课堂教学质的飞跃,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三、教师过于倚重学生   自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凸显以来,教师每节课的设计都以学生为主,这是教学改革的自然现象。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某些教师对这个环节存在把握不当的现象,即给予学生过多的自主权,过于“倚重”学生,使得课堂表现动态不断,但是教学得不到有效升华。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教师将课堂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就教学内容踊跃发言。学生纷纷积极地发言、表态等,但是给人的感觉却像是散沙,毫无规章,学生不知道探究了些什么,结果对待知识仍是茫然,同时对学习也失去方向,其教学效果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导学”的失利。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反思、探究其失利的原因,进而找到学生与自我之间的“契机点”,并以此为突破点,以生本的态度注重学生的思维,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明白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之后再有目的地给予学生自主权,真正让学生在享受自由的同时有效发散思维。   总之,教学反思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就自我教学的情况不断分析、总结,找出问题,并结合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逐渐丰富自我教学的经验,最大限度地确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艾津主编.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M].中国出版集团,2011.

  摘 要: 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反思新课改的纵深发展,不断追求教学模式多元化、学生自主权的给予等,加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花样百出,精彩无限。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热闹”,教学效果却不显著。作者认为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反思自我教学模式、教学实践等,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和调整。   关键词: 新课改背景 小学语文 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显示自己的教学水平,顺应新课改等,开始采取各种方法给予学生主动权,从而使得小学语文花样虽多,但教学效果不显著。鉴于此,笔者认为,教学是灵活的,学生是活性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成不变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达到新课改要求等,而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反思,找出问题,对症下药,以此确保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新背景下自己对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的认知和见解。   一、教师教学过程中指导作用发挥的匮乏   新课改背景倡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者身份,其作用在于指导学生。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某些教师在自我身份定位的过程中将自己置身事外,让学生自己探究、学习。最常见的是教师设置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自主阅读和理解。如: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时,笔者设置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葫芦是怎样成长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怎样种植葫芦的?你觉得主人公的思维正确吗?你怎样看待这个故事?学生结合问题开始阅读文本,并探究问题的答案。结果发现,学生很快就结合问题找到答案,但是都是按照书中的原话而来,没有自己的思维,看似是引导学生成功地解决了阅读问题,但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并没有发现阅读的真谛。对此,笔者认为,应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诱发学生自主阅读、深入了解阅读文本的兴趣和欲望,而不是简单地回答几个问题。   二、教师设置的学生自主探究目标过多   新课改强调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然而,小学生能力有限,其思维空间也有限,某些教师担心学生思维不全面,尝试设置多样化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试图通过多个教学目标促使教学内容的面面俱到。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生面对多个教学目标,其分析自主探究、学习虽然有了一定的结果,但是都是泛泛而谈,学生对知识的内涵并未探究而知,只是为了应付多个学习目标而学习。这样就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停留在表面分析上。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有的教师设置多个教学目标:自主阅读文本、自己查找并认知生字、找出文章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感想、文章段落分析且说说理由、文章中心思想等。整节课,学生要实现多个目标。而小学生无论是能力还是其他方面都还不太完善,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组织才能完成。因此,教师应考虑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缩小目标,找出核心,让学生结合核心目标逐渐扩大,感悟阅读文本的内涵、情感等,实现课堂教学质的飞跃,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三、教师过于倚重学生   自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凸显以来,教师每节课的设计都以学生为主,这是教学改革的自然现象。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某些教师对这个环节存在把握不当的现象,即给予学生过多的自主权,过于“倚重”学生,使得课堂表现动态不断,但是教学得不到有效升华。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教师将课堂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就教学内容踊跃发言。学生纷纷积极地发言、表态等,但是给人的感觉却像是散沙,毫无规章,学生不知道探究了些什么,结果对待知识仍是茫然,同时对学习也失去方向,其教学效果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导学”的失利。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反思、探究其失利的原因,进而找到学生与自我之间的“契机点”,并以此为突破点,以生本的态度注重学生的思维,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明白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之后再有目的地给予学生自主权,真正让学生在享受自由的同时有效发散思维。   总之,教学反思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就自我教学的情况不断分析、总结,找出问题,并结合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逐渐丰富自我教学的经验,最大限度地确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艾津主编.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M].中国出版集团,2011.


相关文章

  •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分析探究
  • 摘 要:新课改强调,一名合格的反思型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进行积极有效的反思.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对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主体.教学目标.教学工具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性的 ...查看


  • 小学数学课程介绍
  • 2011年江苏省小学数学教师网络培训课程介绍 本课程以江苏省小学数学教师为培训对象.课程从我省小学数学教师素质现状 需求出发,结合新课程全面推行的具体情况,坚持按需施教,学.研.用相结合,突出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施能力和水平这一培训重点,增 ...查看


  • 小学教师个人发展五年规划
  • 个人发展五年规划(2006年-2010年) 一.个人背景分析 (一)个人职业背景 ⅹⅹⅹ:1963年出生,199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大专学历,ⅹⅹ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大学专科毕业后一直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多次担任班主任工作. (二)发展背 ...查看


  • 2第八次课程改革
  • 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改) 谈三个问题:新课改的社会背景:新课改的基本思路:重点谈一下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与策略. 一.新课改的社会背景 在这里我们谈四个基本特征. 我们这次课改从上世纪末开始,好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社会经济领域,我们最频繁 ...查看


  • 万全道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 万全道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我校始终把校本教研工作置于课改工作的首位,并将工作的目标定位在"建立一支主动学习课改,积极研究课改,大胆实践课改的教师队伍"之上.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落实三级校 ...查看


  • 校长研修总结2
  • 立足课程改革 促进学校发展 按照国家.省市教育厅的部署,我县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早已全面铺开.目前,这项改革正在有条不紊的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在课改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到,全面实施和大力推进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确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查看


  • 小学数学课改心得体会范文(2篇)
  • 小学数学课改心得体会范文(2篇) 小学数学课改心得体会(范文一)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 ...查看


  • 东丰县小学数学诊断示范简报
  • 国培计划(2015)--东丰县送教下乡项目第二阶段 诊断示范小学数学学科简报 (第二期)2015年12月3日 设计制作:东丰县小学数学培训团队 培训综述 共识培训 好课标准 课例诊断 示范教学 总结提升 研修剪影 培训感言 2015年教育部 ...查看


  • 关于小学教师的反思能力的探究
  • 经验交流 关于小学教师的反思能力的探究 张桂云 (河北省临西县吕寨乡曹村小学) 摘 要:教师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各种形式和途径的教育.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发现,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反思能力也是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