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名词解释

知识产权法的渊源是指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

2商品装潢――是指在商品或其包装,容器以及其他附着物上所进行的装饰.

3厂商名称――又称商号,是用以表彰整个经营者的营业的,是经营者信誉的象征,它是由纯文字构成的.

4原产地名称――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地方的地理名称,用于指示一项产品来源于该地,其质量或者特征完全或者主要取决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和认为因素.

5商标管理――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对商标使用,印制等行为所进行的指导,协调,检查,监督等活动的总称.

6注册商标――是指经国家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的商标.

7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指的是知识产权只在授予其权利的国家或者确认其权利的国家产生,并且只能在该国范围内发生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

8商标权――也可以称为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权利.

9专利权的客体――即专利保护的对象,是指专利法规定的可以获得专利权的科学技术成果.

10著作权――也称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

11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是指为了竞争或个人目的,通过不正当方法获取,披露或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12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经验,知识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13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和行使治理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4商标――是指在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用以识别不同经营者所生产,制造,加工,拣选,经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的,由显著的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构成的标志.

15商标权的取得――是指根据什么原则和采取什么方法来获得商标权.

16使用原则――使用原则,即使用取得商标权原则,是指商标权因商标的使用而自然产生,商标权根据商标使用事实而得以成立.

17注册原则――注册原则,即注册取得商标权原则,是指商标权因注册事实而成立,只有注册商标才能取得商标权.

18混合原则――即折衷原则,是指在确定商标权的成立时,兼顾使用与注册两种事实,商标权既可因注册而产生,也可因使用而成立.

19商标权的取得――是指根据什么原则和采取什么方法来获得商标权.

20商标权的原始取得――也称为商标权的直接取得,是指商标权由创设而来,其产生并非基于他人既存之商标权,也不以他的意志为根据.

21商标权的继受取得――也称为商标权的传来取得,是指以他人既存的商标权及他人意志为基础而取得

商标权.

22商标注册――是指商标的使用人为了取得商标专用权,将其使用或准备使用商标,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向商标主管机关提出注册申请,经商标主管机关审核,予以注册的制度.

23逐一国家注册――是指申请人通过代理人,经销商或其他方式,到国外一个国家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地逐一办理商标注册.一般而言,我国经营者可以到《巴黎公约》成员国或与我国签订有商标注册互惠协议国家逐一注册.

24注册商标争议――是指因商标注册人认为他人在后注册商标与其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在先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而引发的商标专用权的争执.

25注册不当商标撤销制度――也称为注册商标无效审定制度,是指对那些不具备注册条件而取得

注册的商标,通过法定程序撤销其注册的制度.

26注册商标的有效期限――是指注册商标受法律保护的期限,即商标注册享有商标专用权的期限.

27注册商标的续展――是指注册商标有效期的延续.即商标注册人在其注册商标期满前后的一定时间内,依法办理一定的手续,从而处长其注册商标有效期限.

28商标权的保护――是指国家运用法律手段来防止和制裁侵犯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以保护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的专用权.

29商标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30专利权――是发明人基于发明创造,通过申请专利的方法,公开自己发明创造的技术内容,经审查程序而取得的专有权.

31发明――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32产品发明――是一切有形物体的发明,即用物品来表现其技术方案的发明.

33方法发明――是通过操作方式,工艺过程的形式来体现其技术方案的发明.

34全新发明――也称为开拓性发明,是一种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在技术史上未曾有国先例.

35改进发明――是指对现有产品或方法提出的改进形成的技术方案.

36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用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37实质条件――一项发明创造可以通过申请专利而获得法律的独占事实权保护.但取得专利的发明创造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涉及发明创造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水平,是被称为实质条件或专利的新颖形,创造性和实用性.

38抵触申请――是指在申请日前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的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

39地域标准――是指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什么地域内公开才使其丧失新颖性而成为现有技术的一部分.

40技术偏见――是指在某段时间内,在某个技术领域中

技术人员对某个问题普遍存在的成见,它引导人们不去考虑其他方向的可能性,阻碍人们对该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

41组合发明――是将某些技术特征进行新的组合,构成一个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以达到某种发明的目的.

42先申请原则――指两个以上的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申请专利的,专利权给予最先申请的人.

43单一原则――是指一件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应当限于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一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应当限于一种产品多使用一项外观设计.

44请求书――是申请人向专利局表示请求授予专利权的愿望的一个文件,通常是专利局印成固定的表格,申请人按照要求填写.

45说明书――是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重要部分,也是最长的部分,用以说明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46权利要求书――是记载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限定专利保护范围的法律文件.

47摘要――是对说明书公开内容的概括,它仅提供一种技术情报,不具有法律作用.

48专利权――是发明人在一定期限内对其发明享有的独占权.

49专利年费――又叫专利维持费,是专利权人违维持专利权的效力,逐年向专利局缴纳的费用.

50专利实施许可――是指专利权人将其获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许可他人有偿使用.

51专利侵权行为――是指未专利权人许可,以法律禁止的方式对专利发明创造加以实施的行为.

52著作权――也称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权利.

53作品――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54著作权人――即著作权主体,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

55作者――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

56邻接权(作品传播者权):是与指著作权相关,相近似的权利,是指作品传播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57表演权:是指演员和演出单位对其表演活动享有的专有权利.

58录音录像制作者权――是指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制品和录像制品所享有的许可和禁止他人复制的权利.

59出版者的权利――是指图书出版者和报刊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报纸,杂志的版式,装帧设计所享有的专有使用权.

60合理使用――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也不必支付报酬.合理使用是法律许可的使用,不视为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61法定许可――是指在法律直接规定的范围内对作品进行某些使用时,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同意,但应当向著

作权人支付报酬.

62著作权许可使用――是指著作权人许可他人在一定期限,区域内使用其作品的行为.

63著作权的集体管理――是指通过著作权人的集体组织授权使用者使用作品而获得报酬的管理行为.

64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未经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权人许可,又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擅自利用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行为,简称侵权行为.

65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66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67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是指为了竞争或个人目的,通过不正当方法获取,披露或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68原产地名称――是指地理名称所构成的,用于标示来源该地且由该地指地理环境来决定其特定品质的商品的一种区别性标志.

商标专用权:也可称为商标权 ,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权利。

产品发明:是一切有形物体的发明,即用物品来表现其技术方案的发明。

发表权:是作者决定是否将作品公之于众的权利。

反不正当竞争:是指竞争者为维护其竞争利益所享有的禁止他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权利,主要体现为停止侵害请求权和赔偿损失请求权。

表演者权:是指演员和演出单位对其表演活动享有的专有权利。

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权利。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是指为了竞争或个人目的,通过不正当方法获取、披露或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新颖性: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

职务发明是指发明人或设计人在完成发明创造的过程中,是在履行其本职工作,或者是在完成工作单位特别委任的任务。

驰名商标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注册商标。

商标注册是指商标的使用人为了取得商标专用权,将其使用或准备使用的商标,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向商标主管机关提出注册申请,经商标主管机关审核,予以注册的制度。

注册商标争议是指在先申请注册的商标注册人认为他人在后申请注册的商标与其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而引发的商标专用权的争执。

商标管理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对商标使用、印制等行为所进行的指导、协调、检查、监督等活动。

专利是指专利权,即就一项发明创造,由申请人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专利局依法审查核准后,向

申请人授予 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用于工业上应有的新设计。

专利实施许可是指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将专利权人的专利准许他人使用的许可方式。

计算机软件 是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

邻接权又称作品传播者权,原意是指与著作权邻近的权利。我国著作权法将邻接权称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即作品的传播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不正当竞争是相对于正当竞争而言的,与正当竞争一样,本质是一种竞争行为,只不过这种竞争行为没有遵循诚实信用、公平、自愿等公认的市场竞争规则而已。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权。

服务商标:是指提供服务的经营者在其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用于区别于其他服务者所提供的服务项目的显著性标志。

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指的是知识产权只在授予其权利的国家或者确认其权利的国家产生,并且只能在该国范围内发生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

商标权:也可称为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专用权利。

独占实施权:是指专利权人排他的利用和最终处分其专利权的权利。

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是指为了竞争或个人目的,通过不正当方法获取、披露或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知识产权法的渊源是指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

2商品装潢――是指在商品或其包装,容器以及其他附着物上所进行的装饰.

3厂商名称――又称商号,是用以表彰整个经营者的营业的,是经营者信誉的象征,它是由纯文字构成的.

4原产地名称――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地方的地理名称,用于指示一项产品来源于该地,其质量或者特征完全或者主要取决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和认为因素.

5商标管理――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对商标使用,印制等行为所进行的指导,协调,检查,监督等活动的总称.

6注册商标――是指经国家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的商标.

7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指的是知识产权只在授予其权利的国家或者确认其权利的国家产生,并且只能在该国范围内发生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

8商标权――也可以称为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权利.

9专利权的客体――即专利保护的对象,是指专利法规定的可以获得专利权的科学技术成果.

10著作权――也称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

11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是指为了竞争或个人目的,通过不正当方法获取,披露或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12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经验,知识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13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和行使治理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4商标――是指在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用以识别不同经营者所生产,制造,加工,拣选,经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的,由显著的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构成的标志.

15商标权的取得――是指根据什么原则和采取什么方法来获得商标权.

16使用原则――使用原则,即使用取得商标权原则,是指商标权因商标的使用而自然产生,商标权根据商标使用事实而得以成立.

17注册原则――注册原则,即注册取得商标权原则,是指商标权因注册事实而成立,只有注册商标才能取得商标权.

18混合原则――即折衷原则,是指在确定商标权的成立时,兼顾使用与注册两种事实,商标权既可因注册而产生,也可因使用而成立.

19商标权的取得――是指根据什么原则和采取什么方法来获得商标权.

20商标权的原始取得――也称为商标权的直接取得,是指商标权由创设而来,其产生并非基于他人既存之商标权,也不以他的意志为根据.

21商标权的继受取得――也称为商标权的传来取得,是指以他人既存的商标权及他人意志为基础而取得

商标权.

22商标注册――是指商标的使用人为了取得商标专用权,将其使用或准备使用商标,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向商标主管机关提出注册申请,经商标主管机关审核,予以注册的制度.

23逐一国家注册――是指申请人通过代理人,经销商或其他方式,到国外一个国家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地逐一办理商标注册.一般而言,我国经营者可以到《巴黎公约》成员国或与我国签订有商标注册互惠协议国家逐一注册.

24注册商标争议――是指因商标注册人认为他人在后注册商标与其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在先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而引发的商标专用权的争执.

25注册不当商标撤销制度――也称为注册商标无效审定制度,是指对那些不具备注册条件而取得

注册的商标,通过法定程序撤销其注册的制度.

26注册商标的有效期限――是指注册商标受法律保护的期限,即商标注册享有商标专用权的期限.

27注册商标的续展――是指注册商标有效期的延续.即商标注册人在其注册商标期满前后的一定时间内,依法办理一定的手续,从而处长其注册商标有效期限.

28商标权的保护――是指国家运用法律手段来防止和制裁侵犯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以保护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的专用权.

29商标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30专利权――是发明人基于发明创造,通过申请专利的方法,公开自己发明创造的技术内容,经审查程序而取得的专有权.

31发明――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32产品发明――是一切有形物体的发明,即用物品来表现其技术方案的发明.

33方法发明――是通过操作方式,工艺过程的形式来体现其技术方案的发明.

34全新发明――也称为开拓性发明,是一种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在技术史上未曾有国先例.

35改进发明――是指对现有产品或方法提出的改进形成的技术方案.

36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用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37实质条件――一项发明创造可以通过申请专利而获得法律的独占事实权保护.但取得专利的发明创造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涉及发明创造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水平,是被称为实质条件或专利的新颖形,创造性和实用性.

38抵触申请――是指在申请日前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的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

39地域标准――是指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什么地域内公开才使其丧失新颖性而成为现有技术的一部分.

40技术偏见――是指在某段时间内,在某个技术领域中

技术人员对某个问题普遍存在的成见,它引导人们不去考虑其他方向的可能性,阻碍人们对该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

41组合发明――是将某些技术特征进行新的组合,构成一个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以达到某种发明的目的.

42先申请原则――指两个以上的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申请专利的,专利权给予最先申请的人.

43单一原则――是指一件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应当限于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一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应当限于一种产品多使用一项外观设计.

44请求书――是申请人向专利局表示请求授予专利权的愿望的一个文件,通常是专利局印成固定的表格,申请人按照要求填写.

45说明书――是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重要部分,也是最长的部分,用以说明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46权利要求书――是记载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限定专利保护范围的法律文件.

47摘要――是对说明书公开内容的概括,它仅提供一种技术情报,不具有法律作用.

48专利权――是发明人在一定期限内对其发明享有的独占权.

49专利年费――又叫专利维持费,是专利权人违维持专利权的效力,逐年向专利局缴纳的费用.

50专利实施许可――是指专利权人将其获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许可他人有偿使用.

51专利侵权行为――是指未专利权人许可,以法律禁止的方式对专利发明创造加以实施的行为.

52著作权――也称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权利.

53作品――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54著作权人――即著作权主体,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

55作者――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

56邻接权(作品传播者权):是与指著作权相关,相近似的权利,是指作品传播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57表演权:是指演员和演出单位对其表演活动享有的专有权利.

58录音录像制作者权――是指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制品和录像制品所享有的许可和禁止他人复制的权利.

59出版者的权利――是指图书出版者和报刊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报纸,杂志的版式,装帧设计所享有的专有使用权.

60合理使用――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也不必支付报酬.合理使用是法律许可的使用,不视为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61法定许可――是指在法律直接规定的范围内对作品进行某些使用时,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同意,但应当向著

作权人支付报酬.

62著作权许可使用――是指著作权人许可他人在一定期限,区域内使用其作品的行为.

63著作权的集体管理――是指通过著作权人的集体组织授权使用者使用作品而获得报酬的管理行为.

64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未经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权人许可,又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擅自利用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行为,简称侵权行为.

65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66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67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是指为了竞争或个人目的,通过不正当方法获取,披露或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68原产地名称――是指地理名称所构成的,用于标示来源该地且由该地指地理环境来决定其特定品质的商品的一种区别性标志.

商标专用权:也可称为商标权 ,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权利。

产品发明:是一切有形物体的发明,即用物品来表现其技术方案的发明。

发表权:是作者决定是否将作品公之于众的权利。

反不正当竞争:是指竞争者为维护其竞争利益所享有的禁止他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权利,主要体现为停止侵害请求权和赔偿损失请求权。

表演者权:是指演员和演出单位对其表演活动享有的专有权利。

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权利。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是指为了竞争或个人目的,通过不正当方法获取、披露或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新颖性: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

职务发明是指发明人或设计人在完成发明创造的过程中,是在履行其本职工作,或者是在完成工作单位特别委任的任务。

驰名商标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注册商标。

商标注册是指商标的使用人为了取得商标专用权,将其使用或准备使用的商标,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向商标主管机关提出注册申请,经商标主管机关审核,予以注册的制度。

注册商标争议是指在先申请注册的商标注册人认为他人在后申请注册的商标与其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而引发的商标专用权的争执。

商标管理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对商标使用、印制等行为所进行的指导、协调、检查、监督等活动。

专利是指专利权,即就一项发明创造,由申请人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专利局依法审查核准后,向

申请人授予 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用于工业上应有的新设计。

专利实施许可是指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将专利权人的专利准许他人使用的许可方式。

计算机软件 是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

邻接权又称作品传播者权,原意是指与著作权邻近的权利。我国著作权法将邻接权称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即作品的传播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不正当竞争是相对于正当竞争而言的,与正当竞争一样,本质是一种竞争行为,只不过这种竞争行为没有遵循诚实信用、公平、自愿等公认的市场竞争规则而已。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权。

服务商标:是指提供服务的经营者在其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用于区别于其他服务者所提供的服务项目的显著性标志。

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指的是知识产权只在授予其权利的国家或者确认其权利的国家产生,并且只能在该国范围内发生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

商标权:也可称为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专用权利。

独占实施权:是指专利权人排他的利用和最终处分其专利权的权利。

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是指为了竞争或个人目的,通过不正当方法获取、披露或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相关文章

  • 论伽达默尔对实践哲学和解释学的融合(2)
  • 交谈为核心的交往理性,反对权力和技术操纵的社会政治形式,这一观念延续到他的晚期,可以说构成了他实践哲学的核心.同时对<菲莱布篇>的研究使他注意到实践的善不是抽象知识而是由具体情况所决定,这一思想在他的晚期同绕着"实践智 ...查看


  • 论条约序言的法律效力
  • 作者:冯寿波 政治与法律 2013年10期 中图分类号:DF9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512(2013)08-0091-13 依<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下称VCLT)第31条之规定,条约解释因素包括序言和目标与 ...查看


  • 知识产权犯罪刑事司法解释适用问题研究
  • 知识产权犯罪刑事司法解释适用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是处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重要依据,制定一个符合司法实践并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和打击相关犯罪的司法解释,能有效保护一国知识产权不受侵犯.本文探讨了我国法律中,侵犯知识产权刑事司 ...查看


  • 2016年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 2016年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复习经验指导 一.2016年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专业考研招生目录 三.2016年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专业考研参考书 四.2006年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 ...查看


  • 201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 201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 方法.复习经验指导 一.201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招生目录 三.201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参考书 四.20 ...查看


  • 西哲名词解释
  • 西方哲学史作业 (哲学1001 高天峰 1019600115) 一.名词解释 罗杰尔·培根 答:罗吉尔·培根(1214--1292年)是英国中世纪经院哲学家.他比同时代的人更早的认识到实验和数学的重要性和科学应有的实用价值,并要以实用科学的 ...查看


  • 2015年禁毒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满分)
  • 2015 年禁毒知识试题(学习有益,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哦)第 一 大题 禁毒知识单选题第 1 题: "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哪一天? A."7.28" B."6.26" C.&quo ...查看


  • 2016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参考书
  • 系所名称 招生总数 系所说明外国语学院141人.其中拟接收推荐免试生47人(不含专业学位).参考书目及复试信息请访问外国语学院网页(http://sfl.pku.edu.cn).本院不 提供往年试题. 招生专业:英语语言文学(050201) ...查看


  • 北京大学社会工作考研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内部辅导讲义
  • 社会学教程王思斌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 一.什么是社会 1.我国典籍中的社会: 社:集体活动场所,反映农业社会特征.古代一种乡村基层组织 会:集会.聚会.民间团体 唐宋时期,社.会二字相连,指民间的有一定联系的人形成的社会活动形成 2.西方的 ...查看


  • 2010-2015历年333真题
  • 2015 年北师大教育硕士333 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2.课程标准(也可能是课程方案) 3.教学评价 4.教育管理 5.社会性发展 6.学习策略 二.简答 1.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2.孟子的教育思想. 3.赫尔巴特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