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儿童心理咨询案例

厌学儿童心理咨询案例

关键词:厌学 认知领悟治疗 支持疗法 改变认知

一、基本资料

张×,男,14岁(1988年4月27日生),江苏南京市人。初中一年级学生。

求助者没出世时,父亲就去世了,求助者是个遗腹子,在他出生后,其母带着求助者再婚,与继父无孩子。目前身体发育正常,本人无重大疾病历史,家庭无精神病史。平时神态冷漠,忧郁,脸色苍白,面无表情。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 诉:进入初中以来,学习成绩很不理想,同学们看不起我,老师也不喜欢我,我不想学习,不想来学校。

个人陈述:我出生就没见过我的亲身父亲,妈妈对我很关心,但是我的事情她都要管,没有自由。我和继父关系怎么也亲近不起来,我和他们很少说话,小学老师是个新分来的老师很年轻,由于我学习不好,她经常用难听的话骂我,所以同学们都看不起我;初中老师也不喜欢我,因为我的学习成绩很差。其实我对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习,不愿意呆在学校,整天想着电脑游戏可以给自己带来一点快乐。现在父母在外面做生意根本管不了我,我更加放任自己了。

三、观察与他人反映:

观察:来访者始终低头,眼睛无神,鞋底不停的蹭地面,说话速度慢,短短续续,不连贯。 姑姑:侄子从小很可怜,没出世没了父亲,大家都疼他,什么事都不要他做,只是希望他能把书读好,可是小学六年只顾玩,本想到了中学人长大一点能好点,谁知道他比小学更加放任自己,在他妈妈下岗开了小饭馆以后,更是经常逃课出去玩,或跑回家玩电脑,学习就不要提了。每次说他,他明确表示不爱学习,不想学习。

四、评估与诊断:

1、心理测试结果:

SDS(标准分):53分,提示有轻微抑郁情绪;

SAS(标准分):57,提示有轻度焦虑情绪;

SCL-90:焦虑因子分2.9,躯体化因子2.0,抑郁因子1.6,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1; EPQ(T分):E40;P50;N73;L38:提示内向,情绪极不稳定。

2、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3、诊断依据:

按照诊断病与非病的“三项原则”分析[1]:来访者主观与客观世界是统一的;该来访者知、情、意是协调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觉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个性也是相对稳定的。所以不属于精神疾病。

4、鉴别诊断:

根据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历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了儿童精神障碍,例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早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家庭教育的不当、老师的偏心、同学的嫌弃、社会现实的影响使求助者心理严重失衡,产生了自私、懒惰、自卑、脆弱等心理偏差,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表现属于青少年成长中一般性心理问题的咨询范畴。心理测验结果支持上述诊断。

5、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感缺失性孤独。没有了亲身父亲,缺少父爱;班上同学都看不起他,不愿与他交谈。

(2、)厌学。因为上课思想经常开小差,很多时候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就不愿意听,经常

受到任课老师的训斥,所以讨厌学习生活。

(3、)怕苦畏难,缺乏意志。整天想着不能吃苦,遇到困难,畏缩不前,班级活动、文体活动都不参加。

(4、)迷恋网络。妄想在虚拟世界寻求安慰与解脱。

五、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诊断与评估,经与家长和本人协商,共同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一)近期目标:改善不良认知观念,减轻焦虑畏难情绪,减少心身症状,能够正常参加学习。

1、帮助求助者重新认识周围环境,感受到来自父母和其他亲人的关爱与期待。

2、重新树立学习信心,力争学习有所进步。

3、提高自控能力,逐步戒掉网瘾。

(二)远期目标:完善个性,实现心理问题的彻底解决,实现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自我满意。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方法:用认知领悟疗法、支持疗法。

原理:认知领悟疗法就是通过反复解释,使求询者领悟其心理和行为的幼稚性,进而改变认知,减轻或消除症状的一种心理疗法。认知领悟疗法的治疗原理,是把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变成有意识的,使求治者真正认识到症状的意义,以得到领悟,症状即可消失。这也是心理分析和心理动力学疗法的治疗原理。认知领悟疗法则是,直接和患者一起讨论分析症状临床表现的性质,使他们认识到病态情感和行为的幼稚性,领悟到这些感情与行为是幼年儿童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与他的实际年龄和身份不相称的,从而主动放弃这些想法和行为。

2、双方权利与义务:

(1)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及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A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的意愿选择咨询师。

B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以要求更换咨询师。

C对咨询方案、收费、时间有知情权、协商权、选择权

义务:

A 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B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收费、时间等方面的规则。

C 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2)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A、热爱本职工作,坚定为社会做奉献的信念,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

B、心理咨询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而歧视求助者。

C、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D、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

E、心理咨询师不得与求助者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尽量避免双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友、同事建立咨询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不得对异性有非礼言行。

F、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作出明确的说明,并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适合的心理咨询师或医师。

G、心理咨询师始终要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一个小时。

咨询收费:每次80元人民币

心理测验收费:

《SDS抑郁自评量表》80元 《EPQ少年版》100元

《SAS焦虑自评量表》80元 《SCL—90症状自评量表》80元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001年10月7日

目的: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确定主要问题,探询改变意愿。进行心理测试。 方法及过程: 填写咨询登记表,摄入性谈话,了解情况,倾听求助者介绍他的日常生活。他在学校里属于不受欢迎的学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人际关系不好,同学们不爱搭理自己。目前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就是上网打游戏。经过引导,他回顾了自己小时侯的生活,那时不知道亲身父亲的事,过得也还好,上学后,学习成绩属于下游,没有自己喜欢的科目,经常受到老师的训斥,妈妈也被老师喊到学校,回来就是哭,埋怨我自己不争气。诉说这些的时候,他的表情很无奈,很忧郁,没有笑容。

作业:把这次与咨询师的谈话感受写下来,把自己的烦恼和对未来的想法写下来。下次带来一起讨论。

完成情况:求助者谈了自己的感受和现状,也尝试找了造成现状的原因。谈话基本符合咨询师的目的与要求。

2、 心理帮助、实践锻炼阶段,即改变认知、行为矫正阶段(三次)

第一次咨询:2001年10月14日

目的:加强咨询关系,讨论上次谈话的感受,帮助求助者改变认知。

方法和过程: 认知领悟、支持疗法。求助者说“感觉轻松很多”,让他把自己心理的苦闷说出来,这还是第一次。咨询师耐心的倾听让他很感动,他认为咨询师的态度很亲切。咨询师的亲切态度让长期缺失现实父爱的求助者产生了移情,求助者感觉就象在爸爸身边——安全、亲切,愿意说出自己的烦恼和内心的其他感受。说明建立的咨访关系既是尊重、信任的,又是温暖、亲切的。咨询师在良好咨访关系基础上,帮求助者分析他的现实处境。现父母对求助者的关心与爱护,姑姑、叔叔等对自己的帮助,如何与他们相处? 求助者的学习基础、学校环境、面临的压力与机遇,也讨论求助者对未来的打算、想法。设定一个近期和一个长远目标。

作业:设定目标,实现这些目标有何好处?把目标和好处写纸上。

第二次咨询 :2001年10月21日

目的:A 建立学习信心 B 学习方法辅导

方法和过程: 求助者新理了头发,表情放松,面带微笑。姑姑反馈:求助者两周来回家能主动和家人交流聊天,帮助妈妈做一点家务。 支持疗法,讨论将来要实现的目标,求助者希望自己考上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学习电脑知识,然后找一个工作,挣钱减轻妈妈的负担,让自己的亲人都过上好日子。在此基础上,求助者还罗列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许多好处。接着,咨询师与求助者一起研究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分析求助者目前的学习成绩。除了语文成绩及格以外,其他都很不理想。尤其英语学科成绩差。咨询师告知了学英语的一些方法,要求

回去实践,下次来时谈体会。此外还跟求助者一起制定了日常作息时间表,其中给上网玩游戏留出了他能够接受的时间。

作业:实践学习方法,观察效果;严格按照时间表安排作息时间,以便下次来作进一步调整。 第三次咨询:2001年10月28日

目的:A 继续增强学习信心 B 学习方法的进一步辅导

方法和过程: 姑姑的反馈:求助者几周来情绪比以前好。在家能主动跟家里人说自己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跟以前比较,明显爱说话了。求助者表情明朗,情绪愉快。自叙一周来用咨询师的方法学习英语效果很好,时间少见效快,增加了他学习的信心。时间安排上基本上是按照跟咨询师共同制定的作息时间走。求助者希望咨询师给予更多的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支持疗法,咨询师充分肯定了求助者的所作所为,鼓励其继续实践人际交往和学习方面的方法,接着又与其一起探讨了数学等学科的一般规律和学习技巧,进一步制定了薄弱科目的自学补习的具体计划,求助者听得十分用心,都记在了本子上,并表示一定会尽力在短期内把以前落下的学科内容补上来。

作业:把奋斗目标和作息时间表写在纸上,贴在床头,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在学习上继续尝试新的学习方法,早晨早点起来跑步,课余时间多跟同学在一起运动,锻炼体魄,以保证学习时精力充沛,又可以增进与同学的友谊,改变人际关系。

完成情况:求助者配合咨询师按照要求完成家庭作业,也坚持要学校去上学,主动与家人和同学交流,情绪状况明显好转,表示努力搞好学习。

3、 结束与巩固阶段 (一次)

2001年11月5日

目的:强化学习信心,指出努力的方向,基本结束咨询。

方法和过程:支持疗法 汇报学习成绩,期中考试在班级里是第38名(原来是45名,全班人数为45人,他倒数第一)。每天早晨跑步做操,体育课、活动课跟同学一起打篮球。因为补课任务多,时间紧张,本周只玩了一次电脑游戏,而且只有一个小时。求助者表示,以后不想再玩游戏了,感觉也没什么意思,玩够了。咨询师对求助者取得的成绩大加肯定和赞扬,对他的改变给予了足够的欣赏和鼓励,并与求助者一起畅想未来,表示会一直关注求助者,支持求助者。

由于求助者的学习时间紧,咨询师建议面询的周期可以拉长,也可以通过电话沟通。求助者表示会经常给咨询师打电话,必要时还会拜访咨询师。求助者又主动提出一些遇到的新问题以及青春期的烦恼跟咨询师一起讨论,咨询师都给予了热心的解答,求助者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完成情况:求助者表示,以后不想再玩游戏了,感觉也没什么意思,玩够了,而且开始关注青春期的问题,说明求助者的认知发生了改变。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效果:

姑姑:侄子精神状态改变很大,不再迷恋网络游戏,学习劲头比以前主动。父母不在家时,能坚持先写作业后看电视。回家比以前懂事了,有时也能帮父母做点家务。

师生反映:求助者自觉性提高了,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上课也能坚持听讲,课后也能和同学讨论一些问题。

求助者自己:心情很好,不再感到孤独,大家都很关心我,现在我不怕来上学了,上课也不再觉得无聊了,我觉得老师讲的课还是有意思的,期末考试排到第34名。

咨询师: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基本上达到了预期咨询目标,初中毕业时,求助者顺利考入南京市同创计算机学校。

(二)反省与思考:

1、从结果来看,这次咨询基本上是成功的。

2、家庭、学校、环境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教师自身的素质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等,《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

2.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等,《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

3.杜文东.《医学心理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4.王玲.《咨询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5.郑希付.《临床心理学》.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厌学儿童心理咨询案例

关键词:厌学 认知领悟治疗 支持疗法 改变认知

一、基本资料

张×,男,14岁(1988年4月27日生),江苏南京市人。初中一年级学生。

求助者没出世时,父亲就去世了,求助者是个遗腹子,在他出生后,其母带着求助者再婚,与继父无孩子。目前身体发育正常,本人无重大疾病历史,家庭无精神病史。平时神态冷漠,忧郁,脸色苍白,面无表情。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 诉:进入初中以来,学习成绩很不理想,同学们看不起我,老师也不喜欢我,我不想学习,不想来学校。

个人陈述:我出生就没见过我的亲身父亲,妈妈对我很关心,但是我的事情她都要管,没有自由。我和继父关系怎么也亲近不起来,我和他们很少说话,小学老师是个新分来的老师很年轻,由于我学习不好,她经常用难听的话骂我,所以同学们都看不起我;初中老师也不喜欢我,因为我的学习成绩很差。其实我对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习,不愿意呆在学校,整天想着电脑游戏可以给自己带来一点快乐。现在父母在外面做生意根本管不了我,我更加放任自己了。

三、观察与他人反映:

观察:来访者始终低头,眼睛无神,鞋底不停的蹭地面,说话速度慢,短短续续,不连贯。 姑姑:侄子从小很可怜,没出世没了父亲,大家都疼他,什么事都不要他做,只是希望他能把书读好,可是小学六年只顾玩,本想到了中学人长大一点能好点,谁知道他比小学更加放任自己,在他妈妈下岗开了小饭馆以后,更是经常逃课出去玩,或跑回家玩电脑,学习就不要提了。每次说他,他明确表示不爱学习,不想学习。

四、评估与诊断:

1、心理测试结果:

SDS(标准分):53分,提示有轻微抑郁情绪;

SAS(标准分):57,提示有轻度焦虑情绪;

SCL-90:焦虑因子分2.9,躯体化因子2.0,抑郁因子1.6,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1; EPQ(T分):E40;P50;N73;L38:提示内向,情绪极不稳定。

2、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3、诊断依据:

按照诊断病与非病的“三项原则”分析[1]:来访者主观与客观世界是统一的;该来访者知、情、意是协调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觉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个性也是相对稳定的。所以不属于精神疾病。

4、鉴别诊断:

根据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历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了儿童精神障碍,例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早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家庭教育的不当、老师的偏心、同学的嫌弃、社会现实的影响使求助者心理严重失衡,产生了自私、懒惰、自卑、脆弱等心理偏差,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表现属于青少年成长中一般性心理问题的咨询范畴。心理测验结果支持上述诊断。

5、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感缺失性孤独。没有了亲身父亲,缺少父爱;班上同学都看不起他,不愿与他交谈。

(2、)厌学。因为上课思想经常开小差,很多时候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就不愿意听,经常

受到任课老师的训斥,所以讨厌学习生活。

(3、)怕苦畏难,缺乏意志。整天想着不能吃苦,遇到困难,畏缩不前,班级活动、文体活动都不参加。

(4、)迷恋网络。妄想在虚拟世界寻求安慰与解脱。

五、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诊断与评估,经与家长和本人协商,共同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一)近期目标:改善不良认知观念,减轻焦虑畏难情绪,减少心身症状,能够正常参加学习。

1、帮助求助者重新认识周围环境,感受到来自父母和其他亲人的关爱与期待。

2、重新树立学习信心,力争学习有所进步。

3、提高自控能力,逐步戒掉网瘾。

(二)远期目标:完善个性,实现心理问题的彻底解决,实现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自我满意。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方法:用认知领悟疗法、支持疗法。

原理:认知领悟疗法就是通过反复解释,使求询者领悟其心理和行为的幼稚性,进而改变认知,减轻或消除症状的一种心理疗法。认知领悟疗法的治疗原理,是把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变成有意识的,使求治者真正认识到症状的意义,以得到领悟,症状即可消失。这也是心理分析和心理动力学疗法的治疗原理。认知领悟疗法则是,直接和患者一起讨论分析症状临床表现的性质,使他们认识到病态情感和行为的幼稚性,领悟到这些感情与行为是幼年儿童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与他的实际年龄和身份不相称的,从而主动放弃这些想法和行为。

2、双方权利与义务:

(1)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及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A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的意愿选择咨询师。

B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以要求更换咨询师。

C对咨询方案、收费、时间有知情权、协商权、选择权

义务:

A 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B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收费、时间等方面的规则。

C 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2)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A、热爱本职工作,坚定为社会做奉献的信念,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

B、心理咨询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而歧视求助者。

C、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D、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

E、心理咨询师不得与求助者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尽量避免双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友、同事建立咨询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不得对异性有非礼言行。

F、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作出明确的说明,并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适合的心理咨询师或医师。

G、心理咨询师始终要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一个小时。

咨询收费:每次80元人民币

心理测验收费:

《SDS抑郁自评量表》80元 《EPQ少年版》100元

《SAS焦虑自评量表》80元 《SCL—90症状自评量表》80元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001年10月7日

目的: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确定主要问题,探询改变意愿。进行心理测试。 方法及过程: 填写咨询登记表,摄入性谈话,了解情况,倾听求助者介绍他的日常生活。他在学校里属于不受欢迎的学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人际关系不好,同学们不爱搭理自己。目前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就是上网打游戏。经过引导,他回顾了自己小时侯的生活,那时不知道亲身父亲的事,过得也还好,上学后,学习成绩属于下游,没有自己喜欢的科目,经常受到老师的训斥,妈妈也被老师喊到学校,回来就是哭,埋怨我自己不争气。诉说这些的时候,他的表情很无奈,很忧郁,没有笑容。

作业:把这次与咨询师的谈话感受写下来,把自己的烦恼和对未来的想法写下来。下次带来一起讨论。

完成情况:求助者谈了自己的感受和现状,也尝试找了造成现状的原因。谈话基本符合咨询师的目的与要求。

2、 心理帮助、实践锻炼阶段,即改变认知、行为矫正阶段(三次)

第一次咨询:2001年10月14日

目的:加强咨询关系,讨论上次谈话的感受,帮助求助者改变认知。

方法和过程: 认知领悟、支持疗法。求助者说“感觉轻松很多”,让他把自己心理的苦闷说出来,这还是第一次。咨询师耐心的倾听让他很感动,他认为咨询师的态度很亲切。咨询师的亲切态度让长期缺失现实父爱的求助者产生了移情,求助者感觉就象在爸爸身边——安全、亲切,愿意说出自己的烦恼和内心的其他感受。说明建立的咨访关系既是尊重、信任的,又是温暖、亲切的。咨询师在良好咨访关系基础上,帮求助者分析他的现实处境。现父母对求助者的关心与爱护,姑姑、叔叔等对自己的帮助,如何与他们相处? 求助者的学习基础、学校环境、面临的压力与机遇,也讨论求助者对未来的打算、想法。设定一个近期和一个长远目标。

作业:设定目标,实现这些目标有何好处?把目标和好处写纸上。

第二次咨询 :2001年10月21日

目的:A 建立学习信心 B 学习方法辅导

方法和过程: 求助者新理了头发,表情放松,面带微笑。姑姑反馈:求助者两周来回家能主动和家人交流聊天,帮助妈妈做一点家务。 支持疗法,讨论将来要实现的目标,求助者希望自己考上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学习电脑知识,然后找一个工作,挣钱减轻妈妈的负担,让自己的亲人都过上好日子。在此基础上,求助者还罗列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许多好处。接着,咨询师与求助者一起研究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分析求助者目前的学习成绩。除了语文成绩及格以外,其他都很不理想。尤其英语学科成绩差。咨询师告知了学英语的一些方法,要求

回去实践,下次来时谈体会。此外还跟求助者一起制定了日常作息时间表,其中给上网玩游戏留出了他能够接受的时间。

作业:实践学习方法,观察效果;严格按照时间表安排作息时间,以便下次来作进一步调整。 第三次咨询:2001年10月28日

目的:A 继续增强学习信心 B 学习方法的进一步辅导

方法和过程: 姑姑的反馈:求助者几周来情绪比以前好。在家能主动跟家里人说自己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跟以前比较,明显爱说话了。求助者表情明朗,情绪愉快。自叙一周来用咨询师的方法学习英语效果很好,时间少见效快,增加了他学习的信心。时间安排上基本上是按照跟咨询师共同制定的作息时间走。求助者希望咨询师给予更多的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支持疗法,咨询师充分肯定了求助者的所作所为,鼓励其继续实践人际交往和学习方面的方法,接着又与其一起探讨了数学等学科的一般规律和学习技巧,进一步制定了薄弱科目的自学补习的具体计划,求助者听得十分用心,都记在了本子上,并表示一定会尽力在短期内把以前落下的学科内容补上来。

作业:把奋斗目标和作息时间表写在纸上,贴在床头,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在学习上继续尝试新的学习方法,早晨早点起来跑步,课余时间多跟同学在一起运动,锻炼体魄,以保证学习时精力充沛,又可以增进与同学的友谊,改变人际关系。

完成情况:求助者配合咨询师按照要求完成家庭作业,也坚持要学校去上学,主动与家人和同学交流,情绪状况明显好转,表示努力搞好学习。

3、 结束与巩固阶段 (一次)

2001年11月5日

目的:强化学习信心,指出努力的方向,基本结束咨询。

方法和过程:支持疗法 汇报学习成绩,期中考试在班级里是第38名(原来是45名,全班人数为45人,他倒数第一)。每天早晨跑步做操,体育课、活动课跟同学一起打篮球。因为补课任务多,时间紧张,本周只玩了一次电脑游戏,而且只有一个小时。求助者表示,以后不想再玩游戏了,感觉也没什么意思,玩够了。咨询师对求助者取得的成绩大加肯定和赞扬,对他的改变给予了足够的欣赏和鼓励,并与求助者一起畅想未来,表示会一直关注求助者,支持求助者。

由于求助者的学习时间紧,咨询师建议面询的周期可以拉长,也可以通过电话沟通。求助者表示会经常给咨询师打电话,必要时还会拜访咨询师。求助者又主动提出一些遇到的新问题以及青春期的烦恼跟咨询师一起讨论,咨询师都给予了热心的解答,求助者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完成情况:求助者表示,以后不想再玩游戏了,感觉也没什么意思,玩够了,而且开始关注青春期的问题,说明求助者的认知发生了改变。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效果:

姑姑:侄子精神状态改变很大,不再迷恋网络游戏,学习劲头比以前主动。父母不在家时,能坚持先写作业后看电视。回家比以前懂事了,有时也能帮父母做点家务。

师生反映:求助者自觉性提高了,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上课也能坚持听讲,课后也能和同学讨论一些问题。

求助者自己:心情很好,不再感到孤独,大家都很关心我,现在我不怕来上学了,上课也不再觉得无聊了,我觉得老师讲的课还是有意思的,期末考试排到第34名。

咨询师: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基本上达到了预期咨询目标,初中毕业时,求助者顺利考入南京市同创计算机学校。

(二)反省与思考:

1、从结果来看,这次咨询基本上是成功的。

2、家庭、学校、环境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教师自身的素质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等,《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

2.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等,《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

3.杜文东.《医学心理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4.王玲.《咨询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5.郑希付.《临床心理学》.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相关文章

  •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案例
  •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促进孩子快乐成长 ------小学生心理健康个案分析 中心小学 韩秀芳 教育是丰富,丰富对世界的认识:教育是培养,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对人对事正确的看法,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教育也是分享,分享成长过程中的酸甜 ...查看


  • 心理案例分析 1
  • 心理辅导案例 一例中职学生学校生活障碍的分析与辅导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处在一个极为复杂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心理问题多是由于学习.情感.生活.交往.就业等问题造成的.俞国良等人(2010)的研究显示"对近万名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调 ...查看


  • 青少年心理咨询-深圳心理咨询
  • 深圳心理咨询网 | 行业资讯 | 心理常识 | 青少年心理 | 职场心理 | 婚姻家庭咨询 | 两性健康咨询 | 心理咨询案例 | 深圳心理咨询公司 国家著名心理咨询师张雯多年临床经验,专业心理咨询电话:82979126 [1******* ...查看


  • 共青团案例
  • 潍坊市中学共青团工作教育案例申报表 潍坊市中学共青团工作教育案例 事件回放:初一三班,两个男同学,小王和小孟.小王是班里的卫生委员,一次安排卫生清理任务时,与小孟发生争吵.后来两人在厕所碰见,小王动手打了小孟一拳.当时,两个人都隐瞒了此事. ...查看


  • 小学生厌学情绪分析及其纠正措施
  • 2008 NO.15 教育心理研究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期 只有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材的社会 ...查看


  • 校报版面:学生厌学案例及心理辅导
  • 学生厌学案例及心理辅导 在我们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厌学心理.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逃避的一种心态.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案例: 问题诉述:老师您好,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查看


  • 高中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与研究
  • 摘 要:中学是成长的关键时期,高中生厌学心理的产生是有一定原因的,教师要对高中生厌学心理进行矫正. 关键词:高中生:厌学心理:矫正 一.问题行为情境(案例) 小范16岁,智力中等,是重庆某校高一的一名普通学生.他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较好,父 ...查看


  • 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
  • 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 案例介绍 小L ,男,高一学生.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经受不起老师的批评. 每 ...查看


  •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方案 --东山完小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1).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几年来突出的社会问题. 这些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他们多数跟爷爷奶奶.外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