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筑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创新能力与职业道德》试卷B
单位 姓名 成绩 9. ( B )思维定式中最常见、最典型的表现之一。
A经验定式 B从众定式 C权威定式 D书本定式 10. 以经验作为处理问题、完成任务、判断是非的标准的思维定式是( A ) A经验定式 B从众定式 C权威定式 D书本定式 11. ( C )是对复杂的发明创性提供多方面的细节补充和进行润色,使思维更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 创新能力直接来源于( C )
A创新行为 B创新思维 C创新意识 D创新主体 2. ( C)是创新行为的前提
A.创新行为 B创新思维 C创新意识 D创新能力 3. ( A )对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创新人才成长的
重要阶段
A教育 B家庭 C学校 D科技
4. ( A )是产生创见的基础和原料,任何领域的创新活动都要以该领域中的
已有知识和成果为起点
A知识 B成果 C技术 D思维 5. 分工、协作、管理、劳动组织等是( A )要素 A连结性 B实体性 C渗透性 D应用性
6. 金字塔式的社会组织机构正在或将要被一种(D )的新的社会组织所替代 A扁平状 B橄榄状 C哑铃状 D网络状 7. 思维创新又称(D ),是指新思想的思维活动
A点子 B.观念创新 C.理念创新 D创造性思维 8. ( B )既是思维的根本属性,也是创新思维的根本属性。
A创新性特征 B超越性特征 C发散性特征 D综合性特征
加科学,更加适应需要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精致性 D独特性
12. 变通性。即思维能摆脱心理定式的影响,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包括对信
息重新分类;对意义进行修正;改变熟悉物体的用途. 又称( B ) A流畅性 B灵活性 C精致性 D独特性 13. 由事物本身的特征、功能引发的发散性过程的思维是( A )
A正向发散思维 B逆向发散性思维 C侧向性思维 D多向发散思维 14. 朝着事物的特征、功能、性质相反的方向进行的发散思维是( B ) A正向发散思维 B逆向发散性思维 C侧向性思维 D多向发散思维 15. 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正向、逆向等多种方位进行的发散思维是( D ) A正向发散思维 B逆向发散性思维 C侧向性思维 D多向发散思维 16. ( A ) 是对事物的内部和外部的关系进行的多角度、多方位、多方向的
比较研究。
A多维性 B动态性 C立体性 D同时性
17. ( B )是指思维不断地突破已有知识的缺陷,通过不同事物的内在联系和
关系,有效地解决问题。
A多维性 B动态性 C立体性 D同时性
18. 通过事物前后、左右、上下等关系,认识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打破了纵向思
维的平面特征是( C )
A多维性 B动态性 C立体性 D同时性
19. 横向思维常常是在某一时间内,通过事物或问题与其他事物或问题比较,来
达到解决问题或认识事物的目的是(D )
A多维性 B动态性 C立体性 D同时性 20.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核心是( B )
A横向思维 B创造性思维 C发散性思维 D侧向性思维 21. 面向未来、超越客观事物实际发展进程而进行的一种科学思维是( A ) A前瞻性思维 B创造性思维 C发散性思维 D侧向性思维 22. 前瞻性思维的实质是一种( B )
A形式创新 B概念创新 C内容创新 D手段创新 23. ( A )是指宇宙中客观存在的普遍联系、变化发展及其辩证规律,是客
观世界本身所具有的辩证性质
A客观辩证法 B主观辩证法 C诡辩法 D辩证唯物主义 24. ( B )是指辩证的思维,即人的思维对是结的辩证性质的认识。 A客观辩证法 B主观辩证法 C诡辩法 D辩证唯物主义 25. ( A )是从个别事实推导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是思维从个别到一般的
过程
A归纳 B演绎 C分析 D综合
26. 企业中的( D )是企业诸多资源中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资源。 A技术 B管理 C生产工具 D人
27. ( A )包括新发明、新创造的研究和取得成果的过程,又包括了新发明、
新创造的应用和实施过程,还包括了这些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的扩散过程,即新技术成果从开发研究和市场推广的全过程
A技术创新 B制度创新 C组织创新 D人员创新 28. ( C )是指规制交易的方式、手段或程序的变化
A技术创新 B制度创新 C组织创新 D人员创新
29. 管理的实质在于( B )
A提高效益 B创新 C提高效率 D.竞争 30. 企业创新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即生产方面的创新和( A )的创新 A生产关系 B技术创新 C产品创新 D制度创新 31. (A )是解决企业内部资源如何组合,使之尽可能多地产出的问题。 A管理创新 B制度创新 C组织创新 D文化创新 32.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一个重要的议题是讨论( C )
A建设小康社会 B新农村建设 C新型工业化道路 D和谐社会 33. 技术创新体系要以企业为主体,这说明( D ) A.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B.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 C.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主要力量
D.企业是推动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34. 技术创新体系要以市场为导向,这是因为( C ) A.国家的宏观调控消除了市场经济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B.激烈的市场竞争必然带来资源优化配置和技术进步 C.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D.市场的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内在属性
35. 一些企业负责人慨叹“年年辛苦,换来的是多收了三五斗。”低质量成长迎
来的是增产不增收。改变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就要( D ) A.放弃我国劳动力优势企业 B.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C.限制我国制造业的规模 D.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 36. 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型向自主创新型的战略转变。这
有利于( D )
①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③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 ④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A.①②③④YCY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7. 经济要发展,科技要先行,人才是关键。面对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我国必
须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大力培养人才,开发人才资源,调整人才资源结构,1. 增强创新意识,关键是“两有”,也就是要( AB ) A有自信 B有理性的怀疑 C.有知识 D有文化 2. 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 BCD )上的经济 A传播 B 生产 C分配 D使用 提升人才的整体素质,充分用好人才。我国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D )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B.我国国家机关必须遵循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C.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适应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
38. “十一五”规划指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它所体现的哲理是( C ) A.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B.认识事物必须分清是非、抓住事物的主流 C.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问题 D.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39. 我们的药品,90%以上都是国外专利;我们的数控机床70%都是国外专利;
我们的汽车90%都是合资企业或者是国外品牌。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C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C.要有创新精神,学会创造性思维
D.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40.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是( A )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B.健全技术研究开发体系
C.完善创新机制和用人机制 D.坚持先进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3. 生产力要素结构中( ABC )是实体性要素
A劳动者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科学技术 4.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BCD )是最重要的资本 A资本 B知识 C信息 D技术 5. 企业的知识分为四种( ABCD )
A事实知识 B原理知识 C技能知识 D人际知识 6. 发散思维的特点有( ABCD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精致性 D独特性 7. 流畅性包括( ABC )
A观念流畅性 B联络流畅性 C表达流畅性 D语言流畅性 8. 发散思维的形式包括( ABCD )
A正向发散思维 B逆向发散性思维 C侧向性思维 D多向发散思维 9. 纵向思维是一种以事物的( AB )为线索的思维过程,它是一种历时性
的比较思维。
A产生 B发展 C开始 D过程 10. 纵向思维特点有( ABCD )
A单维性 B静态性 C平面性 D历时性 11.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 ABCD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社会交往需要 D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12. 外在动因包括( ABCD )
A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 B经济的发展变化 C自然条件约束 D科学技术的发展 13. 管理创新包括的内容( ABCD ) A提出一种新的运行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 B创设一种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 C发明或引进一项新的技术,并使之付诸实践 D创立或引进一项新的制度
14. 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 ABC )
A技术创新 B制度创新 C组织创新 D人员创新 15. 要素创新包括( BCD )
A技术创新 B材料创新 C设备创新 D人力资源创新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30分) 1. 农业社会中财富的存在形式是资本( X )
2. 农业经济时代是看有地无地,工业经济时代是看有产无产,知识经济时代是
看有知无知。( √ )
3. 信息类知识是企业比较容易从市场上通过交易取得的知识(√ ) 4.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 )
5. 隐含类知识,很容易从市场或正式渠道上取得(√ ) 6. 知识就是力量强调社会整合的功能和作用( X ) 7. 整体就是力量强调知识的重要功能与作用( X ) 8. 创新不仅是手段和方法的革命,更是观念的革命( √ ) 9. 理性的怀疑是“怀疑一切” ( X )
10.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连结性要素( X )
11. 创造性思维是指某种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
程( √ )
12. 前瞻性思维的具体表现是知识资本( X ) 13. 前瞻性思维取决于创造规律的能力( X ) 14. 前瞻性思维的灵魂―――超前意识(√ )
15. 超前意识包括探索问题的敏锐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 )
16.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指在本质上、内在规律上的符合,并非毫无差别的绝
对符合。(√ )
17. 辩证思维方法从世界的某些方面、某些领域去考察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X )
18. 科学方法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角度提示事物的关系( X ) 19. 感性的具体是零散的,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 ) 20. 科学方法应以辩证思维方法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前提( √ )
21. 激进式创新是指通过调整或改进现有产品及流程获得新产品与新流程。( X ) 22. 渐进式创新即创造对企业或客户来说都是全新的产品与流程。( X ) 23.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提高市场占有率,只有通过产品创新,才能占有市场(√ ) 24. 企业要发展, 只有通过市场营销,才能在市场上赢得消费者,占领市场,成
为竞争的优胜者。( √ )
25. 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 )
26.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价值和作用将超过资本的价值和作用而成为核心资
源,知识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 27. 制度创新是解决企业资源市场配置的宏观机制问题( X ) 28. 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特别强调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 √ ) 29. 企业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 )
30. 要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真正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
创新的主体,尽快实现发展战略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从依靠国外技术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 √ )
福建省建筑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创新能力与职业道德》试卷B
单位 姓名 成绩 9. ( B )思维定式中最常见、最典型的表现之一。
A经验定式 B从众定式 C权威定式 D书本定式 10. 以经验作为处理问题、完成任务、判断是非的标准的思维定式是( A ) A经验定式 B从众定式 C权威定式 D书本定式 11. ( C )是对复杂的发明创性提供多方面的细节补充和进行润色,使思维更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 创新能力直接来源于( C )
A创新行为 B创新思维 C创新意识 D创新主体 2. ( C)是创新行为的前提
A.创新行为 B创新思维 C创新意识 D创新能力 3. ( A )对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创新人才成长的
重要阶段
A教育 B家庭 C学校 D科技
4. ( A )是产生创见的基础和原料,任何领域的创新活动都要以该领域中的
已有知识和成果为起点
A知识 B成果 C技术 D思维 5. 分工、协作、管理、劳动组织等是( A )要素 A连结性 B实体性 C渗透性 D应用性
6. 金字塔式的社会组织机构正在或将要被一种(D )的新的社会组织所替代 A扁平状 B橄榄状 C哑铃状 D网络状 7. 思维创新又称(D ),是指新思想的思维活动
A点子 B.观念创新 C.理念创新 D创造性思维 8. ( B )既是思维的根本属性,也是创新思维的根本属性。
A创新性特征 B超越性特征 C发散性特征 D综合性特征
加科学,更加适应需要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精致性 D独特性
12. 变通性。即思维能摆脱心理定式的影响,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包括对信
息重新分类;对意义进行修正;改变熟悉物体的用途. 又称( B ) A流畅性 B灵活性 C精致性 D独特性 13. 由事物本身的特征、功能引发的发散性过程的思维是( A )
A正向发散思维 B逆向发散性思维 C侧向性思维 D多向发散思维 14. 朝着事物的特征、功能、性质相反的方向进行的发散思维是( B ) A正向发散思维 B逆向发散性思维 C侧向性思维 D多向发散思维 15. 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正向、逆向等多种方位进行的发散思维是( D ) A正向发散思维 B逆向发散性思维 C侧向性思维 D多向发散思维 16. ( A ) 是对事物的内部和外部的关系进行的多角度、多方位、多方向的
比较研究。
A多维性 B动态性 C立体性 D同时性
17. ( B )是指思维不断地突破已有知识的缺陷,通过不同事物的内在联系和
关系,有效地解决问题。
A多维性 B动态性 C立体性 D同时性
18. 通过事物前后、左右、上下等关系,认识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打破了纵向思
维的平面特征是( C )
A多维性 B动态性 C立体性 D同时性
19. 横向思维常常是在某一时间内,通过事物或问题与其他事物或问题比较,来
达到解决问题或认识事物的目的是(D )
A多维性 B动态性 C立体性 D同时性 20.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核心是( B )
A横向思维 B创造性思维 C发散性思维 D侧向性思维 21. 面向未来、超越客观事物实际发展进程而进行的一种科学思维是( A ) A前瞻性思维 B创造性思维 C发散性思维 D侧向性思维 22. 前瞻性思维的实质是一种( B )
A形式创新 B概念创新 C内容创新 D手段创新 23. ( A )是指宇宙中客观存在的普遍联系、变化发展及其辩证规律,是客
观世界本身所具有的辩证性质
A客观辩证法 B主观辩证法 C诡辩法 D辩证唯物主义 24. ( B )是指辩证的思维,即人的思维对是结的辩证性质的认识。 A客观辩证法 B主观辩证法 C诡辩法 D辩证唯物主义 25. ( A )是从个别事实推导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是思维从个别到一般的
过程
A归纳 B演绎 C分析 D综合
26. 企业中的( D )是企业诸多资源中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资源。 A技术 B管理 C生产工具 D人
27. ( A )包括新发明、新创造的研究和取得成果的过程,又包括了新发明、
新创造的应用和实施过程,还包括了这些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的扩散过程,即新技术成果从开发研究和市场推广的全过程
A技术创新 B制度创新 C组织创新 D人员创新 28. ( C )是指规制交易的方式、手段或程序的变化
A技术创新 B制度创新 C组织创新 D人员创新
29. 管理的实质在于( B )
A提高效益 B创新 C提高效率 D.竞争 30. 企业创新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即生产方面的创新和( A )的创新 A生产关系 B技术创新 C产品创新 D制度创新 31. (A )是解决企业内部资源如何组合,使之尽可能多地产出的问题。 A管理创新 B制度创新 C组织创新 D文化创新 32.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一个重要的议题是讨论( C )
A建设小康社会 B新农村建设 C新型工业化道路 D和谐社会 33. 技术创新体系要以企业为主体,这说明( D ) A.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B.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 C.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主要力量
D.企业是推动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34. 技术创新体系要以市场为导向,这是因为( C ) A.国家的宏观调控消除了市场经济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B.激烈的市场竞争必然带来资源优化配置和技术进步 C.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D.市场的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内在属性
35. 一些企业负责人慨叹“年年辛苦,换来的是多收了三五斗。”低质量成长迎
来的是增产不增收。改变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就要( D ) A.放弃我国劳动力优势企业 B.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C.限制我国制造业的规模 D.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 36. 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型向自主创新型的战略转变。这
有利于( D )
①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③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 ④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A.①②③④YCY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7. 经济要发展,科技要先行,人才是关键。面对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我国必
须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大力培养人才,开发人才资源,调整人才资源结构,1. 增强创新意识,关键是“两有”,也就是要( AB ) A有自信 B有理性的怀疑 C.有知识 D有文化 2. 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 BCD )上的经济 A传播 B 生产 C分配 D使用 提升人才的整体素质,充分用好人才。我国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D )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B.我国国家机关必须遵循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C.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适应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
38. “十一五”规划指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它所体现的哲理是( C ) A.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B.认识事物必须分清是非、抓住事物的主流 C.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问题 D.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39. 我们的药品,90%以上都是国外专利;我们的数控机床70%都是国外专利;
我们的汽车90%都是合资企业或者是国外品牌。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C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C.要有创新精神,学会创造性思维
D.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40.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是( A )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B.健全技术研究开发体系
C.完善创新机制和用人机制 D.坚持先进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3. 生产力要素结构中( ABC )是实体性要素
A劳动者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科学技术 4.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BCD )是最重要的资本 A资本 B知识 C信息 D技术 5. 企业的知识分为四种( ABCD )
A事实知识 B原理知识 C技能知识 D人际知识 6. 发散思维的特点有( ABCD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精致性 D独特性 7. 流畅性包括( ABC )
A观念流畅性 B联络流畅性 C表达流畅性 D语言流畅性 8. 发散思维的形式包括( ABCD )
A正向发散思维 B逆向发散性思维 C侧向性思维 D多向发散思维 9. 纵向思维是一种以事物的( AB )为线索的思维过程,它是一种历时性
的比较思维。
A产生 B发展 C开始 D过程 10. 纵向思维特点有( ABCD )
A单维性 B静态性 C平面性 D历时性 11.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 ABCD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社会交往需要 D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12. 外在动因包括( ABCD )
A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 B经济的发展变化 C自然条件约束 D科学技术的发展 13. 管理创新包括的内容( ABCD ) A提出一种新的运行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 B创设一种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 C发明或引进一项新的技术,并使之付诸实践 D创立或引进一项新的制度
14. 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 ABC )
A技术创新 B制度创新 C组织创新 D人员创新 15. 要素创新包括( BCD )
A技术创新 B材料创新 C设备创新 D人力资源创新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30分) 1. 农业社会中财富的存在形式是资本( X )
2. 农业经济时代是看有地无地,工业经济时代是看有产无产,知识经济时代是
看有知无知。( √ )
3. 信息类知识是企业比较容易从市场上通过交易取得的知识(√ ) 4.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 )
5. 隐含类知识,很容易从市场或正式渠道上取得(√ ) 6. 知识就是力量强调社会整合的功能和作用( X ) 7. 整体就是力量强调知识的重要功能与作用( X ) 8. 创新不仅是手段和方法的革命,更是观念的革命( √ ) 9. 理性的怀疑是“怀疑一切” ( X )
10.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连结性要素( X )
11. 创造性思维是指某种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
程( √ )
12. 前瞻性思维的具体表现是知识资本( X ) 13. 前瞻性思维取决于创造规律的能力( X ) 14. 前瞻性思维的灵魂―――超前意识(√ )
15. 超前意识包括探索问题的敏锐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 )
16.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指在本质上、内在规律上的符合,并非毫无差别的绝
对符合。(√ )
17. 辩证思维方法从世界的某些方面、某些领域去考察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X )
18. 科学方法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角度提示事物的关系( X ) 19. 感性的具体是零散的,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 ) 20. 科学方法应以辩证思维方法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前提( √ )
21. 激进式创新是指通过调整或改进现有产品及流程获得新产品与新流程。( X ) 22. 渐进式创新即创造对企业或客户来说都是全新的产品与流程。( X ) 23.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提高市场占有率,只有通过产品创新,才能占有市场(√ ) 24. 企业要发展, 只有通过市场营销,才能在市场上赢得消费者,占领市场,成
为竞争的优胜者。( √ )
25. 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 )
26.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价值和作用将超过资本的价值和作用而成为核心资
源,知识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 27. 制度创新是解决企业资源市场配置的宏观机制问题( X ) 28. 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特别强调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 √ ) 29. 企业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 )
30. 要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真正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
创新的主体,尽快实现发展战略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从依靠国外技术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