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
口向世聪
摘要:作为一种空问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聚已成为许多国家、区域或城市经济的显著特征,并引起了经济学、经
济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广迁兴趣。本文从国外、国内两个层面八手,全面系统地回顾恶鲒了不同理论渊海的产
业集聚研究文献,对产业集聚的演变发展规律厦基本理论作了简要综述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产业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中固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75120。6)Ol—092—07
一产业中的大量企业位于同一地理区域。Ba面姐等(1998)则把集群定义为座落于一较小区域、在地理上高度密集的关联企业。随着新兴工业国家产业集聚现象的兴起,这些国家的研究人员也在努力把产业集聚概念一般化以适应本国的产业集聚状况,主要表现在逐渐放松了一些早期新产业区论者所秉持的关键概念如”弹性专精”、“地方网络”、“当地根植”、“中小企业主导”等对产业集聚的限定。如韩国工业地理学者朴杉沃把新产业区定义为“新兴贸易取向性生产活动以一定规模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聚集。”
集聚是现实经济活动的重要特征,而经济活动最终体现在产业上。自然,产业特性就成为界定产业集聚的另一个基本特征。由于产业特性作为反映集聚内部企业和各要素之问的联结模式,其表征并不统一,由此带来了对产业特性描述的差异性。Bac枷rIi(1978)从生产的角度强调了产业集聚在集聚过程中基于社会网络的企业问分工与协作的互动关系,并把产业集聚概括为“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监在一定自然地域上形成的社会地域生产综台体。”smrper
一、国外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
l关于产业集聚的概念与内涵。国外关于产业集聚概念和内涵的讨论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技术经济学、创新研究等众多学科,形成了许多内涵相似,但分析角度和表述方式不尽相同的概念。第~个阐述产业集聚理论的是新古典经济学鼻祖马歇尔(1890)。他在《经济学原理》中从定义外部经挤概念人手界定了地方性工业集聚的内涵,后人称之为马歇尔集聚。这个概念不仅反映了企业和产业集聚的地理特征,也反映了“一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特点。早期对产业集聚概念的界定,较为关注与产业相关的生产联系,而忽视了地理接近性。熊彼特(1934)在早年解释经济周期或经济波动时,认为创新集群和增长非周期性要素也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由于熊彼特的“创新集群”概念是在研究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因而对创新集群问题的研究大多是与经济波动,尤其是经济长波相联系。这与后来学者所关注的地理集群与产业集群的概念存在着一定差异。
当集聚演化到呈现出高度地理集中时,产业集聚概念便与地理特征结合到一起,于是地理接近性就成为界定集聚的基本特征之一。波特(1998)认为,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企业及枧构在地理上的聚集体。这个概念突破了产业区理论所热衷的投入产出系统概念。但是,由于地理规模和内在社会经济机制的巨大差异,不同研究者为了达
(1992)强调了产业集聚的贸易特征和企业间资源的依赖,并
将产业集聚定义为“以贸易导向的经济活动为主体,在空问范胃上有界的区域.它存在独特的经济专门化特征,或者以资源相关型产业为主,或者以制造业为主,或者以服务业为
主。”莱德曼(R幽卸,1994)和波特(1998)则从产业链的角度
来界定产业集聚,前者将集聚定义为围绕一种或一系列相似产品生产链的地理集中,后者认为产业集聚包括一系列相关
到自己的目的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表述这层含义,使得这
个概念变得模较两可。s啪瑚等(1996)认为,产业集群是厨
・作者简介:向世聪,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副研究员,中南戈学商学院博士生,湖南长沙,410083。
92
经济・管理
联的产业和其他一些与竞争有关的实体。一些学者以集聚内部企业间的技术联系作为联结模式来界定产业特性。如
于各个区域的“区位因素”和把工业集中于某地产生的“集聚
因素”,其中集聚因素在经过初级阶段(仅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集聚优势)上升到高级阶段(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
系的组织而实现地方工业化)后才形成产业集群。韦伯用临界等运费曲线的定量方法对产业集聚规律进行了纯理论研
伯格曼和菲赛(Be靴n,Fb嘶2000)在对美国23个集群的研
究中所运用的产业集聚概念更倾向于注重其技术联系;希尔
和波任南(叫,B.-e衄an2000)则将竞争性集聚定义为竞争性
企业地理集中现象;纳什本尼(Nas萄ulb(mi,1998)在界定区域
产业系统时,认为区域产业系统是在技术、生产层次上彼此联系的众多企业位于某一有限地理区域内而形成的一个网络,在网络内部,企业、公共机构和当地行业协会之间存在广泛的互动和协同。也有一些学者只是笼统地强调集聚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重视具体的联结模式。如吉勃森(Gib—
究,指出集聚的形成是各个工厂为了追求集聚的好处——成
本的节省而自发地实现的,因而只有当工厂为追求集聚的好处而迁移所增加的运费小于或等于迁移后因集聚而使工厂
所节省的成本时,集聚才可能产生。【3J随后,胡佛(Hoover,1975)从企业区位选择等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了研究,通过细分运输成本,修正了韦伯的理论,提出了终点区位论和转运点区位论,并把产业集群看作是具有“集聚体”规模效益的企业群体,聚集的主要成因是内在的规模报酬、本地化经济
和都市化经济。奥古斯特・勒施首次对集聚区进行了分类,并且分析了集聚的特点和成因,指出公共基础设施、外部经
son)等认为,集群是一些企业由于互动而形成的一种繁荣兴
旺的聚集,这种互动或通过竞争,或通过合作,或通过充当价
值链中的供应者与顾客来实现;罗森菲尔德(Ro蝴删d,19卵)将产业集聚定义为“同或相关企业松散的地理集聚,并能产
生协同效应,则企业基于它们的相互依赖进行自我选择进入集群来增加经济活动和促进商业交易”。
除此之外,一些学者试图以“纯理论”的方式来界定产业集聚。如工业区位经济学家韦伯(weber)…认为集聚经济是
济、基础工业为辅助工业提供的生存前提和偶然性(如首都
指向、交通枢纽指向也产生集聚)是产生集聚的原因。14J
波特(1990)则从竞争角度来研究产业集聚的成因,认为
产业的地理集中是竞争所致,集聚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
指集聚因素在经过初级阶段(仅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集聚优势)上升到高级阶段(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
而实现地方工业化)后形成的产业集群。由于这一概念脱离
国家竞争力。波特提出了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四项环境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撑产业和厂商结构、战略与竞争,这四个决定因素形成一个“菱形构架”,即钻石模型。他
列举了产业集聚的大量例子以说明相互强化国家竞争力的
了一切制度、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单纯从资源、能源的角度加咀考虑,因而缺乏一定的现实性。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对产
业集聚概念的界定应适当泛化,而不应拘泥于地理特性和联
产业都会出现集聚,其原因通常是因为在一个国家的钻石体系中,每个关键因素都具有地理集中的含义。保罗・克鲁格曼(陆n舯an,1995)以传统的收益递增理论为基础,在垄断竞争模型(Di姐一s6曲乜Mode)的基础上,认为产业集聚是由企
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移动通过市场传导
结模式D【2)
2.关于产业集聚的成因。对产业集聚的研究,最早可追
溯到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中谈到分工与市场范围、行业发展与市场竞争环境的关系时就包含有产业集聚思想,并指出人类生产活动的专业化分工是规模报酬递增规律的根
本原因(斯密。1776)。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分工与协作
的相互作用而产生,这样的循环累积过程使产业集聚一旦发生,就能自我增强而持续下去。克鲁格曼将最初的产业集聚
归于一种历史的偶然,初始的优势因“路径依赖”(口乩h—de—
利益的论述可以看作是产业集聚存在原因的理论依据。马克思认为:一定的产业总是坐落在一定的区域空间上,一定
的劳动空间必然有一定的产业与之相对应。同时,企业内部
per.der.傥)而被放大,从而产生“锁定”(10ck—in)效应,集聚的产生和集聚的区位都具有“历史依赖性”。当然,产业集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产生,于是他将贸易理论和区位理论相结合,用“中心——外围模型”¨J证明工业集聚将导致制造业中心区的形成。克氏关于集聚的理论框架招致了很多学者的批评,一些学者认为他不过是重复了韦伯、马歇尔以及其他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如他关于历史事件的“锁定”就与阿
瑟的“新增长理论”密切相关。同时,他的观点也难以解释对运输成本并不敏感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现象以及交通通讯
分工与社会内部分工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接着,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分工会导致生产效率提高以及协作可带来规模经济效益。马歇尔(1890)认为外部经济性与规模经济的存在是产生集聚的经济动因。他指出,正是由于产业集聚
可以带来外部经济性,使得产业集聚成为可能。这里的外部
经济性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工业区位经济学家韦伯(wcb盯)最早提出集聚经济的概念。他在《工业区位论》(1909)一书中,把区位因素分为两类,即影响工业分布
技术发展带来运输费用的普遍降低与产业群仍然构成世界产业空间格局这一悖论(朱华晟,2003)。
湖南社叁科学2006年第1期
国际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产业集聚与经济一体化和贸
易自由化密切相关。如n鲫・(1998)、F0rsIid等(2002)认为,贸
业倾向于与其关键互动学习对象在地理上接近,而且这种接近的必要性随着学习的难度——以技术复杂性和合成复杂性衡量——的增加而提升,那些涉及新兴技术和复合技术的却.200】)。"J这就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产生的重要原因。
3.关于产业集聚的学习、发展与竞争优势。波特(1990)
易成本的降低增加了产业集聚且有转移集聚中心的效果;ver.ables等(1996)证明了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贸易成本降低可能导致一些产业发生集聚,但另一些产业可能回应要素价格的差异而分散;F掘瑚等(2002)建立了一个大规模可算一般均衡模型,仿真模拟了欧盟贸易自由化与产业集聚之间
怠嘶活动尤其具备地理集聚的内在动力(carri㈣d
认为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集群动力的函数,而集聚动力是集群“钻石”四大元素之间互动的函数。集群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集群提高了群中企业的生产率;二是集群推动剖新,为将来的生产率提高做准备;
三是集群促进新企业和新服务的形成。他还用“菱形构架”
的关系;Markuscn和venables(2000)、B删和Pain(1999)、
I{ead和sw衄son(1994)分析了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集聚现象
及其原因。
齐尼茨(au『li匕)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来研究产业集聚的形成,认为企业与产业组织是决定集聚经济的关键因素,并分析了其影响区域发展路径,以及影响学习、创新和企业家
集体等的过程,所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地区往往能够超越太企
(要素条件、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企业战略)来说明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性,指出地理上的集中能够促进四种因素之间的檑互作用,使“菱形”构架系统产生活力。Padr∞陀、&b蝴(1998)则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为区域集群构建了一个创新系统框架【8J,集群的竞争能力取决于这些要素的优化程度。克鲁格曼(1991)认为,在市场不确定性和技术快速变革而导致内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衰退的情况下,集聚经济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垂直和水平外包生产活动来达到交易
成本最小化,因而聚集性经济更具有外部规模和范围经济优势。潘迭等(ParIdil
cf
业、单一产业地区的经济绩效(Fe卿,1998)。T们㈣
(1996)、ArrIit(1997)、A11I砌oCico。ne(2002)、claeser(1997)等从
产业经济的角度来研究产业集聚的成因,认为产业集聚是高生产率的结果,同时也是高生产率的原因;产业集聚与公司生命周期相关,公司破产的速率决定着产业集聚。B制win(2000)、s锄(2000)、Forslid(1999)等从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角度来研究产业集聚,认为降低货物交易成本的政策会鼓励集
聚。而克鲁格曼的集群模型则从理论上证明,产业政策可能是地方产业集聚产生和不断自我强化的促成因素,包括贸易
81.2001)在讨论与集群优势相关联的外
部性因素时,认为集群固定性资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影响集
群的动态竞争能力。巴普提斯塔和斯旺(Ba面sfa,swam199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处于集聚内部的企jlk比外部孤立的企业更具创新能力。卡佩罗(capdlo,1999)通过对特定地
壁垒也可以改变产业分布的现实格局,不过产业政策或贸易保护措施只不过是各种影响地方产业集聚形成、演变的因素
之一。Sc酣(1992)沿袭了“柔性专业化”导致劳动社会分工加
区的实证分析得出,集群学习出现在小型或微型企业和具有动态突破性产品创新的企业之间,并且运用回归分析验证了集群学习与小企业突破性产品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从而也验证了产业集群可以加强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假设。
强的观点,并运用交易成本理论,解释了产业群的形成机理。
他认为,在劳动社会分工日益加深的前提下,企业问的交易
频率增加,并进而导致交易总费用上升。由于交易成本与地理距离成正相关,企业通常在本地寻找交易对象,从而促成地方企业集聚的形成。【纠附jvos和Wa,19(1996)却提出了促进产业集聚的六种向心力,即知识的溢出效应、地方公共货物的供应、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消费和生产结合的外
部性、与不同代理商的贸易获益。
凯姆格尼(c锄a鲥)认为,创新是企业一客户—供货商之间集
体学习(coⅡec西ei龃rIlir茹的过程,而区域集体学习主要依靠企业问的联系和结网,以及通过地方劳动力市场内部的熟练劳动力流动来完成。
根植性一直被认为是集聚优势的重要来源,但是越来越
隧着创新网络的兴起,网络论者认为,创新网络可以有效降低创新活动中的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克服单个企业在从事复杂技术系统创新时的能力局限,从而使其成员获得
多的学者对过于强调区内厢络而忽视区琢网络的观点表示怀疑,认为集聚的外部联系对于集聚竞争能力的培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Keeble、Wi璐nson(1999)认为,集聚中企业长期的集体学习和连续的知识积累可能会使整个集聚被一条日渐没有竞争力的技术轨道“锁定”,因而扁外部知识源学习对于创新环境的持续成功而言就非常必要。Belus舒、Amar堵eⅡ
(1998)在考察了网络结构的灵活性和网络学习能力的相互
“正和游戏”带来的收益增长(Debresson,A珊∞1991)。因此,
为了提高创新收益,创新主体(企业)需要在地理上与相关知识源邻近,以便与之进行频繁互动来获取所需隐性知识(这一逻辑在费尔德曼的创新地理学、伦德维尔的互动学习理论以及冯・希培尔的“黏着信息”概念中都有所体现)。这样企
关系后也指出,具有结构剐性的网络容易陷入静态学习的误
经济・管理
区,面具有高度弹性(成员频繁变更、关系类型重组及空间范
围扩大等)的网络则往往能创造性地学习,从而动态适应高
(}kr世n,1992)把信任看作是企业间交流与合作的捷径机制。
巴格切瓦(B鹳achwa,1997)认为由亲戚、邻居、朋友、同学、宗
度混乱的技术环境。M臼c州1y、zaheer(1999)从企业层次上论证了长距离联系的重要性,认为企业信息网络结构影响其异质竞争能力的获取,一个无冗余联系的网络可咀给企业带来丰富的新颖信息和创新机遇,而这种网络的结点在他们看来是在不周的经济、社会和专业圈子内运作的。凡圳li(1993)在
分析产业联系的演化时,指出区域不仅包括正式的集体交
族关系以及其他的社会关系等构成的人际关系网络、市场联结、信用程度等在地理接近条件下,对降低交易成本、信息交流等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Scon和M毗in出(1989)通过对南加利福尼亚州飞机生产集聚体的研究,指出空间集聚不仅是大量转包的结果,而且通过转包过程中面对面的联系进一步
得到加强。
易,而且也包括各种形式的非正式交易、协议吼及有关人文资源培训和管理、劳动市场与经济政策等规范和实践的共享。当生产体系在区域群集时,主要的竞争优势可能在区域水平上被发现。Harrison(1997)强调新产业区并不是传统的
产业集聚现象,它们之间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两个重要
除了以上一些主要研究成果外,还有不少经济学家对产
业集聚进行具体的经验和现象研究,如clas啪ier(1991)的瑞士钟表产业群研究,Best(】990)、Pyke
and
Sengerkr野er(1992)、
aIld
(础e扣1d
Mor降m(1992)的意大利第三产业区研究,Hayler
Paicheu(1993)的设菲尔德餐具产业群研究,sa:(e面an(1990,
特征,印企业问的相互信任和经济关系在地方的、非经济制
度中的根植(eInb。ddedness)。【91
1996)和scon(1992)的硅谷现象研究,等等。国际上最近围绕
产业集群现象所展开的研究还包括集群企业的竞争范式研究(如De诵RGnv锄m,Ra“nd砌抽Madhav∞200】),柔性生产对企业集群的影响(如SaIlieev
K
人文因素对产业集聚的效率和竞争能力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萨克森宁(SaxerIian,1994)通过对美国硅谷和128号公路地带的比较研究,认为导致这两个起点、技术和市场相同的信息产业集群竞争能力大相径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两
BoId幽,w珊舢w
codper,
F
m血蜥Ma蜘o1田9),集群企业间合作的风险研究(如B谢s
Bl。州咒曙,2(】01),集群企业的知识创新和传播研究(如AIiceL哪,】997),以及对集群本身的模式研究(如Iall
Rc0Idon,
者的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硅谷因为具有集体学习、网络合作和鼓励冒险的创新文化而适应了剧烈变动的技术环境,而128号公路地区则因为崇尚集权和传统、鼓励稳定
和自力更生的僵硬文化而急剧衰落。s盼per(1993)在区域水
蛐pMccam
2000)等。
总之,作为产业布局理论的一个特殊分支,国外产业集聚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集聚的机理、技术创新、组织创新、集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与实证研究
平上分析了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生产网络中提升技术话力的
社会关系和制度,认为地方化规则、制度、实践和“习俗”是支持生产体系地理集中的关键因素。康狄和杰凯瑞(c∞6,a一呶蚵a2001)认为,集群企业间的关系以及企业与其他组织间
等方面,并经历了古典时期、新古典时期和社会制度时期三个逻辑阶段。在古典经济理论框架下。学者们所关注的是单个企业选址和产业地理分布问题:从屠龙第一次从区位研究的角度提出农业生产布局是由级差地租决定的,到马歇尔的外部羟济理论开启产业集聚研究之门,再到韦船第一次将集聚理论体系化,最后到胡佛通过细分运输成本修正了韦伯理论,古典时期的产业集聚理论只是初步建立了以成本为核心、空间距离为度量的一般分析框架,因而只能称之为规范区位理论。而新古典时期的产业集聚理论则是在规范区位理论的一般分析框架下引入企业同关联这一因素来揭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主要有美国经济学家艾萨德(IsaId)的产业联合体理论(hldus矗dc0啪dex)【“J法国经济学
家帕鲁(F-PeHullr)的增长极理论(G砌汕肿】etlle唧)[12J瑞典社会学家缪尔达尔(hhTdal)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cimdar
aIld
的关系不仅仅是市场关系,而且还明显地依靠文化的、政治的和意识的因素,正式与菲正式制度的存在奠定了福互交流、集体学习和共同解决问题的基础,否则劳动社会分工和相互合作就不可能发生。新产业空间学派认为,产业集聚本身就是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如产业群需要以现有的社会文化准则为基础的集体制度安排,以此来克服市场失效(sc酣,1992)L1。J,因为这种动力具有“非贸易的相互依赖”(un昀d。dir岫dependences),即习俗、非正式规则和习惯对经济因素起协调作用,尤其是在经济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条件下(Is出戏n,2001)。格特勒(Gerder,1995)认为,合作关系虽然受市场利益的驱动,但一些文化、价值和目标上的一致性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威尔肯逊和尤(惭岫rlson,Y叫1992)的观点迸一步表明,“在理性的自我利益难以确定时,社会规则可能发挥作用。如果社会规则惩罚欺骗者,而且如果众多的人们遵守这些准则,受到报复的威胁可能有效防止不合作行为”。汉森
CllTIluⅫvecausadon)oBJ等等。与第一阶段的规范区位理论
相比,新古典时期的产业集聚理论开始从研究经济环境对产业集聚的影响转向研究企业之间的关联状况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并且开始关注产业集聚的外生性的技术因素,因而其
垮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l期
所显现的理论更具张力,也更具参照价值。规范区位理论和新古典框架下的集聚理论虽然对产业集聚现象做出了不少
开拓性研究,但是这两类理论仍然无法圆满解释现实中产业
济学家集聚理论的介绍与研究(2003);朱英明对国外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与述评(2003);冯德连和王蕾对国外企业群落理论的研究(2000);余秀江、魏守华对国外企业群落理论的述评(2003),等等。
2.围绕产业集聚现象所展开的经验与对策研究。如钱
集聚所展现的种种特性,尤其是高科技企业集聚的出现。新制度经济学韵出现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即改变了新古典模型制度不变的假设,认为制度变量是影响经济的一个重要参数。正是受新制度经济学的启发,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学家把社会学家用来分析社会群体行为规律的网络理论引入了经济分析,用来研究企业相互合作、协同发展的企业关系,企图突破新制度学派假定企业之间交易
无磨擦的假定。网络理论的引入使产业集聚理论与区域问贸易理论在一定层面上结合起来成为可能,从而极大地推动
平凡分析了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指出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五大问题(2003);池
仁勇等研究了意大利产业集聚现象,归纳了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的四大特征,以及中小企业集群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2001);谢立新以泉州产业集聚发展经验为例,分析了产业
集群成长的机制和竞争优势,并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的
政策建议(2005);徐维祥【】刮建立了一个数量分析指标体系,用聚类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对浙江的“块状经济”进行特征分
区研究,探讨了浙江产业群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这
了该理论对产业集聚的研究。这个时期的产业集聚理论又称为网络集聚理论。需要指出的是,产业集聚是个十分复杂
的现象,需要不同学科和研究者的共同努力。因此,三个阶
些特征区的成因(2001),同时从专业市场发展与集群的关系来研究需求引导的动力过程(2002);朱华晟围绕浙江产业群
现象,探讨了浙江产业群的特征、演变趋势与发展动力,提出了影响浙江产业群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即社会网络、企业家和地方政府,并实证分析了诸暨大唐袜业群、嵊州领带产业群、宁渡服装产业群(2003)。聂献忠分析了浙江产业集聚的现状和特点,指出产业集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产业集聚竞争力战略(2∞4);金祥荣和朱希伟【】5J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浙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认为专业化产业区起源的历史条{牛有三个因素:产业特定性知识、技术工匠和特质劳动力必及产业氛围;王天义、张建忠通过
段不是截然分离的,甚至在不少研究中是相互交叉、重叠、延
续,因而这种划分也只能是笼统而宽泛的。
二、国内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
从20世纪8。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学者就开始对产业
集聚现象进行研究.但系统性研究却始于20世纪90年代。
综观国内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三类:
1.对国外最新理论进行介绍与阐释。如王缉慈从韦伯
的工业区位理论人手,综述了基于纯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地理学的集聚理论,介绍了新产业区理论,并分析比较了几种代
表性的产业集聚理论(2003);陈剑峰、唐振鹏介绍了国外学
对唐山钢铁产业群的案例分析,对传统的均衡区域经济布局理论提出了质疑L160(20。2);聂呜等阐述了集群成为0EcD国家公共政策的原因,选取了发展中国家有代表性的几个集群
者对产业集群的定义和分类,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社会资
本、经济增长等方面总结了国外产业集群的关联研究,阐述
了国外产业集群的集群政策以及集群研究的逻辑关系,并综述了国外产业集群研究成果(2002);熊军在对西方国家集群
理论研究简要回顾的基础上,介绍了理论背景和理论假设,分析了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2001);苗长虹等研究和
(如印度的喇uppuf针织集群、墨西哥的I脚制鞋业集群、巴
西的SinosvaⅡey和巴基斯坦的锡亚尔科特手术器械集群)进
行比较分析,论述了集群内部发达的前后向产业联系、政府
干预、地方公共机构的支持等因素对发展中国家集群的发展
介绍了经济地理学中一个新发展方向——新区域主义或“制度主义”(In响埘on曲洲),论述了其出现的背景、特点、理论根源、发展脉络与政策导向,并重点分析了产业群与支持政策,指出产业政策的实施,更多的是改变资源与利益在不同部门和集团之间的再分配,而对提高一国或地区的整体福利水
平,并投有确定性影响(2002)。此外,还有周文关于新产业
起着关键性作用,提出了区域范围内应该以集群政策替代产业政策以促进区域竞争力提高的观点(2002);封凯栋等讨论了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以河北清河羊绒产业发展为例,分析了社会资本在产业集聚中的作用(2002);贾根良等通过对丹麦和芬兰家具业发展的分析,强调学习与持续创新是传统产业通过地理集聚获得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了我国传统产业创建地方生产体系的政策建议
区理论的介绍与研究(1994);邱成利关于国外产业集聚理论月々述评(2001);李小建和李庆春对克鲁格曼的主要经济地理学观点的分析与介绍(1999);梁琦对“新工业区”理论的介绍,以及对克鲁格曼集聚理论、波特集聚理论和其他主要经
(瑚】)。此外,费洪平关于胶济沿线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
(1994);王缉慈等人关于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研究,以及对
浙江“块状经济”的调查研究(1998,1999,2001);朱英明关于
经济・管理
美国硅谷、第三意大利、印度提若普尔等地区,以及我国传统
角度研究集群,通过对集群式创新的内涵、特征、一般模式及产业区、新兴工业区、智力密集型区域中的代表性区域进行
其理论与实践意义的研究,提出了集群式创新的一般过程的研究(2003);李长虹关于科技工业园区的研究(2002);刘军(2002a),并对比研究了国外区域创新的相关理论(20。2b);徐
国关于清河县羊绒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1999);孟庆民、段祥荣建立了一个数量分析指标体系,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杰关于珠江三角洲产业集聚现象研究(2002,2003);万晓关于了浙江“块状经济”的特征及其成因(200”;陆国庆以衰退产上海工业空间集聚体研究(1999);邱成利对美国、意大利、日
业为研究对象,论证了通过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可以从根本
本、印度等产业集聚现象的分析,等等。
上改变产业生命周期,延缓产业衰退期的到来(2001);魏守
3对产业集聚理论基本概念、分析框架、形成机制、动力华、石碧华【l引分别从直接经济要素和非直接经济要素两个
机制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如王缉慈117J从经济全球化和本地
方面分析了集群的竞争优势,并归纳为生产成本优势、基于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产业群的概念、形成因素、发展
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机制,以及企业集群的创新问题等,并论述了实施产业群战
等四个优势;蔡宁、吴结兵旧J基于企业理论解释了企业集群略的重要性、政策目标;梁琦通过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系统分
的竞争优势,认为集群作为一种中间组织形式构成了新竞争析,从三个层面揭示了产业集聚过程的内在规律,不仅建立
单位,其竞争优势来源于资源禀赋及集群对于资源的整合能
起了产业集聚的理论体系,而且一反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中力,集群规模与集群结构是影响集群资源及其整合的根本因
比较优势决定专业化模式的观点,大胆地提出了集聚优势是素,群内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博弈行为与集群结构的互动是影
专业化生产模式的央定因素、贸易成本的降低可能使比较优
响其竞争优势的动态途径;仇保兴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来
势决定的专业化模式发生逆转等论断(2003)。盛世豪在对分析企业群落普遍存在的理由,认为当企业和市场的交易费产业群的定义、特征、分类等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用都相对较高时,小企业群落和其他中间性体制组织就应运
产业群发展的机理,认为产业群将中小企业与区域产业重组
而生了(1998)。同时,他还系统地论述了小企业集群的产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高效率、有效性和灵活性的优势,是区域生、类型和发展趋势,并以浙江永康市保温杯产业群为例,研
竞争优势的基础(2002);刘峰等运用“密度制约模型”来分析
究了产品过度竞争以及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产品质量对产业
企业集群内部企业数量及密度的变化对整个集群后续发展
群发展的影响(1999);李小建针对有关新产业区基本特征的和波动的影响,指出知识溢出、创新和强化集群内部联系有国际争议,提出以形成时间、规模、部门结构、联系程度和根
利于保持集群稳定持续发展(2004);金祥荣和朱希伟认为,
植性等五个因素作为判别产业区的定性或定量指标,并在个
专业化产业区产业的集聚力来源于产品差别、集体学习和相
案研究的基础上,证明了偶然因素对产业群的形成与发展产
互依赖,产业特定性要素在特定地理空间的大规模集聚解释生的重要影响(2000)。同时,他还认为各层次的规模收益递了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并用数量模型分析和论证了增、可流动的生产要素、较低的贸易成本是产业集聚发生的产业群集聚的内在机制和集聚的内在动力(2002);隋广军和三大要素,并比较了马歇尔、韦伯、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申明浩基于动态的视角发掘区域产业生成、集聚、衰退与更地理学对集聚发生机制的理论解释,提出政府在诱导产业集
新的生命周期过程,进而寻找其内在的驱动因素,从而从演聚方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002);徐康宁认为.地区间产业进的角度有效地区分了“生成”与“集聚”这一产业集聚生命集聚和分工是构筑产业新比较优势的基础,产业集聚是产业周期的两个不同阶段(2004);叶建亮【18J运用新增长理论,建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集群战略是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手
立起经济学模型,得出知识溢出不仅是导致企业集聚的重要
发展的运用产业要素变动和经济地理变迁的有利因素,有原因,而且在维系企业集群的存在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利于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2001,熊军认为企业群落的动机有九个:获得新的互补技术、获得2002);唐杰等学者则首次对城市工业集聚经济效果进行了协同经济或者互助经济、分散风险、联合供应商和用户开展
研究,提出了聚集经济的含义和分类,对集聚经济的效果与R&D活动、作为防御手段减少竞争、通过使用互补资产和知
产出规模进行了分析(】998);杨静文从微观角度探讨了创业识获利、加速学习进程、降低交易费用、克服市场进入壁垒机制与企业集群发育形成和演化发展的互动关系,指出建立
(2001);符正平从供给条件、需求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等方完善创业机制是实施企业集群战略的灵魂,较全面地阐释了
面探讨了企业群落的产生,认为集聚网络的外部性构成集群企业集群战略的基点和要旨(2004);冯云廷在《城市聚集经发生、发展、成熟和衰退的机制,地方政府必须解决好公共物济》一书提出了“城市聚集经济是城市形成、生存和发展的重
品供给的相关政策措施(2002);刘友金从技术创新与扩散的
要动力和依据”的观点(20叭);台湾学者杨丁元等运用产业
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生态的观点论证了台湾高科技产业集群存在与发展的台理
[6]N・享利-陈佑启,薛华译:《新产业空间:新时代的区性(1999),而学者孙盈哲则以成衣制造为例,对网络生成机
位规律》,地理译报,1994年第3期,第27—35页。
制、类型、绩效以及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工业地理学[7]相似的观点也见于Ba曲sta和swarIll(1998),他们认为
者徐进钰在其论文《流动的镶嵌》中,从劳动力市场行为和知技术知识的可编码化程度趟低,相关创新主体的地理集聚越识流动方面探讨了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集成电路企业集聚
迫切。比如,计算机产业的集聚是因为跨行业效应的存在,机制。
生物科技产业则倾向于在知识中心附近集结。
[8]创新系统框架涵盖了三太类六种要素。包括属于供
总之,国内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成果为解释产业集聚尤
给要素的资源和基础设施,属于结构要素的供应商、相关产其是企业集群现象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大多数研究成果业和厂商结构、战略压竞争行为,属于需求要素的当地市场仍然圊于区域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藩篱,而基于一般
和外部市场。
区位均衡理论,对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结构进行探讨的却
【9JHarrison,B
Indun五出血s击c【s:dd“nein
mw}删器?
不多,加之大多数的研究主要借鉴了国外的相关理论,无论R晤orIals山dies,1992,(26),Pp.469—483
是在研究方法还是理论成果上,自身的创新点并不多。同【10Jscott,Anec。uecnveoIderof口捌bk
pr甜uc6咖雌.
时,单一的静态分析导致在研究中倾向于分析具体区域的产
gloIr啪Ⅱo璐:Lessdllsf打唧蚵cdevekp眦ntpou。y衄dstmte百c业集聚的形成机理、优势以及可能带来的经济结果,而没有
c汹ce.Ec哪嘣cG。呵aPJv,】992,州.鹋,Pp219—233.
将其放在一个更广泛的层面来探究,其现实指导意义并不[1I]产业联合体理论是美国区域经济学术艾萨德(ba一)
强。因此,随着产业集聚的演进,集聚理论还有许多期待进在1959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产业联合体可以看成是在一步拓展的问题。比如,对集群本身的研究,目前的研究视一十特定区往上的一衄经济活动,由于这些活动相互之闯存在着技术、生产和分配等多方面的联系而带来很大的节约。
角基本上被锁定在集群内部,对于集群外部的经济发展规律[12]增长极理论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帕鲁(F・Pb肿ur)提
(同一区域内不同产业集群发展的合理时间序列和空闯布出,是用来研究经济增长的,后被保德威尔(B0ude订Ⅱe)转化局,集群外部空间结构的运行机制等等)的讨论还比较欠缺。为空间集聚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又如,对集群的论述中,对集群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的较多,而
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推动整个地域经济的对集群的历史演进与发展阶段的描述与划分则研究较少;对增长”。这个理论与罗斯托的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有异曲集群进行定性分析的居多,而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的偏少,而
同工之妙,不过前者曼关注空间集聚,而后者则更注重产业且没有建立起公认的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再如,在探
成长。
讨集群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时,只关注集群正的“外部经
[13]循环积累因果理论(amular
and
c唧m撕”ca哪60n)
济性”,而很少关注集群“负外部经济性”。正因为如此,目前是瑞典社会学家缪尔达尔(M]rrdal)在1957年提出的。该理
国内关于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研究也较零论认为,不管是什么原因,一旦一种新的工业配置于一个地
区,就会发生连锁鼓应,从而进一步吸引新的工业,并用四个散,缺乏系统的理论探索和规范的研究方法,需要后来研究
循环分析了工业在空问上的累积增长过程。
者继续努力。
[14]徐维祥:渐扛“块驮经济”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厦成固注释:
分析,《中国工业经济),N0.12(2001)。
[1]韦帕是近代压住理论的莫基人,它在1909年著作的[】5]金祥蒙,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
《工业区桩论》中第一次提出集聚经济的概念。
《经济研究),N08(2002)。
[2]如我国学者王缉慈(2001)主张用地方网络和当地根
[16]王天义,张建忠:《唐山钢铁产业群发展前景分析》,植性采界定产业集聚。
《中国工业经济》,№.9(2002)。
[3]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住论》,商务印书馆,1997
[17]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一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
年,第125页。
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奥古斯特・勒施,《经济空问秩序——经济财货与地
[18]叶建亮:《知识溢出与企业集群》,《经济科学》,No
3
理间的关系》,商务印书馆,】985年。
(2001)。
[5]中心一外围经济地理模型是一个内生发展模型,主
[19]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中目
要因子为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移民的相互作用。该模型证I业经济》,No.1(2002)。
明了一十地区成为帝】造业中心,而另一个地区成为农业外[20]蔡宁,吴结兵:《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资源的结构围,主要取决于较戈的规模经济、较低的运输成本,以噩制造性整合》,《中国工业经济》.N0.7(2002)。
责任编辑:思齐
98
业在支出中较大的份额这三者的某种结合。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向世聪, Xiang Shiscong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社会科学
HUNAN SOCIAL SCIENCES2006(1)12次
参考文献(12条)
1.阿尔弗雷德·韦伯 工业区位论 1997
2.奥古斯特·勒施 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 19853.N·享利·陈佑启.薛华 新产业空间:新时代的区位规律 1994(03)4.Harrison B Industrial districts:old wine in new bottles 1992(26)
5.Scott A The collective order of flexible production agglomerations:Lessons for economicdevelopment policy and strategic choice 1992
6.徐维祥 淅江块状经济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 2001(12)7.金祥荣.朱希伟 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期刊论文]-经济研究 2002(08)8.王天义.张建忠 唐山钢铁产业群发展前景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 2002(09)9.王缉慈 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2003
10.叶建亮 知识溢出与企业集群[期刊论文]-经济科学 2001(03)
11.魏守华.石碧华 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 2002(0q)
12.蔡宁.吴结兵 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资源的结构性整合[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 2002(07)
引证文献(12条)
1.卢林.姜滨滨 产业集聚能力的识别与培育:动态经济系统视角下的分析[期刊论文]-科技管理研究 2009(6)2.周石生 以价值链协同管理促进企业集群化——来自广西北流市陶瓷业发展的案例[期刊论文]-中国商界 2008(7)3.周毅.吴碧波 基于集群创新效应的区域持续竞争优势形成柳理研究[期刊论文]-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8(7)4.孙晓华.张国峰 基于"三重螺旋"模型产业集聚能力的培育途径[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7)5.赵志成.曲延芬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期刊论文]-现代经济信息(学术版) 2008(6)
6.邵学峰 欠发达地区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外生约束条件分析[期刊论文]-经济体制改革 2007(6)7.姚海鹰.张慈.熊艳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集群化区域发展战略[期刊论文]-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7(12)8.孙晓华.原毅军 产业集聚能力的识别框架与培育路径[期刊论文]-改革 2007(8)9.李雄治.许卫华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理论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商业时代 2007(6)
10.任俊英 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思考[期刊论文]-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4)11.郑长江 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高新区技术创新系统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2.曹志宏.郝晋珉.郭力娜.高红梅 黄淮海地区产业与用地空间集聚发展战略模式探讨[期刊论文]-资源科学2010(1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unshkx200601023.aspx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
口向世聪
摘要:作为一种空问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聚已成为许多国家、区域或城市经济的显著特征,并引起了经济学、经
济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广迁兴趣。本文从国外、国内两个层面八手,全面系统地回顾恶鲒了不同理论渊海的产
业集聚研究文献,对产业集聚的演变发展规律厦基本理论作了简要综述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产业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中固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75120。6)Ol—092—07
一产业中的大量企业位于同一地理区域。Ba面姐等(1998)则把集群定义为座落于一较小区域、在地理上高度密集的关联企业。随着新兴工业国家产业集聚现象的兴起,这些国家的研究人员也在努力把产业集聚概念一般化以适应本国的产业集聚状况,主要表现在逐渐放松了一些早期新产业区论者所秉持的关键概念如”弹性专精”、“地方网络”、“当地根植”、“中小企业主导”等对产业集聚的限定。如韩国工业地理学者朴杉沃把新产业区定义为“新兴贸易取向性生产活动以一定规模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聚集。”
集聚是现实经济活动的重要特征,而经济活动最终体现在产业上。自然,产业特性就成为界定产业集聚的另一个基本特征。由于产业特性作为反映集聚内部企业和各要素之问的联结模式,其表征并不统一,由此带来了对产业特性描述的差异性。Bac枷rIi(1978)从生产的角度强调了产业集聚在集聚过程中基于社会网络的企业问分工与协作的互动关系,并把产业集聚概括为“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监在一定自然地域上形成的社会地域生产综台体。”smrper
一、国外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
l关于产业集聚的概念与内涵。国外关于产业集聚概念和内涵的讨论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技术经济学、创新研究等众多学科,形成了许多内涵相似,但分析角度和表述方式不尽相同的概念。第~个阐述产业集聚理论的是新古典经济学鼻祖马歇尔(1890)。他在《经济学原理》中从定义外部经挤概念人手界定了地方性工业集聚的内涵,后人称之为马歇尔集聚。这个概念不仅反映了企业和产业集聚的地理特征,也反映了“一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特点。早期对产业集聚概念的界定,较为关注与产业相关的生产联系,而忽视了地理接近性。熊彼特(1934)在早年解释经济周期或经济波动时,认为创新集群和增长非周期性要素也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由于熊彼特的“创新集群”概念是在研究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因而对创新集群问题的研究大多是与经济波动,尤其是经济长波相联系。这与后来学者所关注的地理集群与产业集群的概念存在着一定差异。
当集聚演化到呈现出高度地理集中时,产业集聚概念便与地理特征结合到一起,于是地理接近性就成为界定集聚的基本特征之一。波特(1998)认为,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企业及枧构在地理上的聚集体。这个概念突破了产业区理论所热衷的投入产出系统概念。但是,由于地理规模和内在社会经济机制的巨大差异,不同研究者为了达
(1992)强调了产业集聚的贸易特征和企业间资源的依赖,并
将产业集聚定义为“以贸易导向的经济活动为主体,在空问范胃上有界的区域.它存在独特的经济专门化特征,或者以资源相关型产业为主,或者以制造业为主,或者以服务业为
主。”莱德曼(R幽卸,1994)和波特(1998)则从产业链的角度
来界定产业集聚,前者将集聚定义为围绕一种或一系列相似产品生产链的地理集中,后者认为产业集聚包括一系列相关
到自己的目的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表述这层含义,使得这
个概念变得模较两可。s啪瑚等(1996)认为,产业集群是厨
・作者简介:向世聪,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副研究员,中南戈学商学院博士生,湖南长沙,410083。
92
经济・管理
联的产业和其他一些与竞争有关的实体。一些学者以集聚内部企业间的技术联系作为联结模式来界定产业特性。如
于各个区域的“区位因素”和把工业集中于某地产生的“集聚
因素”,其中集聚因素在经过初级阶段(仅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集聚优势)上升到高级阶段(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
系的组织而实现地方工业化)后才形成产业集群。韦伯用临界等运费曲线的定量方法对产业集聚规律进行了纯理论研
伯格曼和菲赛(Be靴n,Fb嘶2000)在对美国23个集群的研
究中所运用的产业集聚概念更倾向于注重其技术联系;希尔
和波任南(叫,B.-e衄an2000)则将竞争性集聚定义为竞争性
企业地理集中现象;纳什本尼(Nas萄ulb(mi,1998)在界定区域
产业系统时,认为区域产业系统是在技术、生产层次上彼此联系的众多企业位于某一有限地理区域内而形成的一个网络,在网络内部,企业、公共机构和当地行业协会之间存在广泛的互动和协同。也有一些学者只是笼统地强调集聚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重视具体的联结模式。如吉勃森(Gib—
究,指出集聚的形成是各个工厂为了追求集聚的好处——成
本的节省而自发地实现的,因而只有当工厂为追求集聚的好处而迁移所增加的运费小于或等于迁移后因集聚而使工厂
所节省的成本时,集聚才可能产生。【3J随后,胡佛(Hoover,1975)从企业区位选择等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了研究,通过细分运输成本,修正了韦伯的理论,提出了终点区位论和转运点区位论,并把产业集群看作是具有“集聚体”规模效益的企业群体,聚集的主要成因是内在的规模报酬、本地化经济
和都市化经济。奥古斯特・勒施首次对集聚区进行了分类,并且分析了集聚的特点和成因,指出公共基础设施、外部经
son)等认为,集群是一些企业由于互动而形成的一种繁荣兴
旺的聚集,这种互动或通过竞争,或通过合作,或通过充当价
值链中的供应者与顾客来实现;罗森菲尔德(Ro蝴删d,19卵)将产业集聚定义为“同或相关企业松散的地理集聚,并能产
生协同效应,则企业基于它们的相互依赖进行自我选择进入集群来增加经济活动和促进商业交易”。
除此之外,一些学者试图以“纯理论”的方式来界定产业集聚。如工业区位经济学家韦伯(weber)…认为集聚经济是
济、基础工业为辅助工业提供的生存前提和偶然性(如首都
指向、交通枢纽指向也产生集聚)是产生集聚的原因。14J
波特(1990)则从竞争角度来研究产业集聚的成因,认为
产业的地理集中是竞争所致,集聚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
指集聚因素在经过初级阶段(仅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集聚优势)上升到高级阶段(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
而实现地方工业化)后形成的产业集群。由于这一概念脱离
国家竞争力。波特提出了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四项环境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撑产业和厂商结构、战略与竞争,这四个决定因素形成一个“菱形构架”,即钻石模型。他
列举了产业集聚的大量例子以说明相互强化国家竞争力的
了一切制度、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单纯从资源、能源的角度加咀考虑,因而缺乏一定的现实性。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对产
业集聚概念的界定应适当泛化,而不应拘泥于地理特性和联
产业都会出现集聚,其原因通常是因为在一个国家的钻石体系中,每个关键因素都具有地理集中的含义。保罗・克鲁格曼(陆n舯an,1995)以传统的收益递增理论为基础,在垄断竞争模型(Di姐一s6曲乜Mode)的基础上,认为产业集聚是由企
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移动通过市场传导
结模式D【2)
2.关于产业集聚的成因。对产业集聚的研究,最早可追
溯到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中谈到分工与市场范围、行业发展与市场竞争环境的关系时就包含有产业集聚思想,并指出人类生产活动的专业化分工是规模报酬递增规律的根
本原因(斯密。1776)。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分工与协作
的相互作用而产生,这样的循环累积过程使产业集聚一旦发生,就能自我增强而持续下去。克鲁格曼将最初的产业集聚
归于一种历史的偶然,初始的优势因“路径依赖”(口乩h—de—
利益的论述可以看作是产业集聚存在原因的理论依据。马克思认为:一定的产业总是坐落在一定的区域空间上,一定
的劳动空间必然有一定的产业与之相对应。同时,企业内部
per.der.傥)而被放大,从而产生“锁定”(10ck—in)效应,集聚的产生和集聚的区位都具有“历史依赖性”。当然,产业集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产生,于是他将贸易理论和区位理论相结合,用“中心——外围模型”¨J证明工业集聚将导致制造业中心区的形成。克氏关于集聚的理论框架招致了很多学者的批评,一些学者认为他不过是重复了韦伯、马歇尔以及其他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如他关于历史事件的“锁定”就与阿
瑟的“新增长理论”密切相关。同时,他的观点也难以解释对运输成本并不敏感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现象以及交通通讯
分工与社会内部分工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接着,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分工会导致生产效率提高以及协作可带来规模经济效益。马歇尔(1890)认为外部经济性与规模经济的存在是产生集聚的经济动因。他指出,正是由于产业集聚
可以带来外部经济性,使得产业集聚成为可能。这里的外部
经济性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工业区位经济学家韦伯(wcb盯)最早提出集聚经济的概念。他在《工业区位论》(1909)一书中,把区位因素分为两类,即影响工业分布
技术发展带来运输费用的普遍降低与产业群仍然构成世界产业空间格局这一悖论(朱华晟,2003)。
湖南社叁科学2006年第1期
国际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产业集聚与经济一体化和贸
易自由化密切相关。如n鲫・(1998)、F0rsIid等(2002)认为,贸
业倾向于与其关键互动学习对象在地理上接近,而且这种接近的必要性随着学习的难度——以技术复杂性和合成复杂性衡量——的增加而提升,那些涉及新兴技术和复合技术的却.200】)。"J这就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产生的重要原因。
3.关于产业集聚的学习、发展与竞争优势。波特(1990)
易成本的降低增加了产业集聚且有转移集聚中心的效果;ver.ables等(1996)证明了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贸易成本降低可能导致一些产业发生集聚,但另一些产业可能回应要素价格的差异而分散;F掘瑚等(2002)建立了一个大规模可算一般均衡模型,仿真模拟了欧盟贸易自由化与产业集聚之间
怠嘶活动尤其具备地理集聚的内在动力(carri㈣d
认为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集群动力的函数,而集聚动力是集群“钻石”四大元素之间互动的函数。集群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集群提高了群中企业的生产率;二是集群推动剖新,为将来的生产率提高做准备;
三是集群促进新企业和新服务的形成。他还用“菱形构架”
的关系;Markuscn和venables(2000)、B删和Pain(1999)、
I{ead和sw衄son(1994)分析了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集聚现象
及其原因。
齐尼茨(au『li匕)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来研究产业集聚的形成,认为企业与产业组织是决定集聚经济的关键因素,并分析了其影响区域发展路径,以及影响学习、创新和企业家
集体等的过程,所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地区往往能够超越太企
(要素条件、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企业战略)来说明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性,指出地理上的集中能够促进四种因素之间的檑互作用,使“菱形”构架系统产生活力。Padr∞陀、&b蝴(1998)则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为区域集群构建了一个创新系统框架【8J,集群的竞争能力取决于这些要素的优化程度。克鲁格曼(1991)认为,在市场不确定性和技术快速变革而导致内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衰退的情况下,集聚经济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垂直和水平外包生产活动来达到交易
成本最小化,因而聚集性经济更具有外部规模和范围经济优势。潘迭等(ParIdil
cf
业、单一产业地区的经济绩效(Fe卿,1998)。T们㈣
(1996)、ArrIit(1997)、A11I砌oCico。ne(2002)、claeser(1997)等从
产业经济的角度来研究产业集聚的成因,认为产业集聚是高生产率的结果,同时也是高生产率的原因;产业集聚与公司生命周期相关,公司破产的速率决定着产业集聚。B制win(2000)、s锄(2000)、Forslid(1999)等从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角度来研究产业集聚,认为降低货物交易成本的政策会鼓励集
聚。而克鲁格曼的集群模型则从理论上证明,产业政策可能是地方产业集聚产生和不断自我强化的促成因素,包括贸易
81.2001)在讨论与集群优势相关联的外
部性因素时,认为集群固定性资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影响集
群的动态竞争能力。巴普提斯塔和斯旺(Ba面sfa,swam199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处于集聚内部的企jlk比外部孤立的企业更具创新能力。卡佩罗(capdlo,1999)通过对特定地
壁垒也可以改变产业分布的现实格局,不过产业政策或贸易保护措施只不过是各种影响地方产业集聚形成、演变的因素
之一。Sc酣(1992)沿袭了“柔性专业化”导致劳动社会分工加
区的实证分析得出,集群学习出现在小型或微型企业和具有动态突破性产品创新的企业之间,并且运用回归分析验证了集群学习与小企业突破性产品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从而也验证了产业集群可以加强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假设。
强的观点,并运用交易成本理论,解释了产业群的形成机理。
他认为,在劳动社会分工日益加深的前提下,企业问的交易
频率增加,并进而导致交易总费用上升。由于交易成本与地理距离成正相关,企业通常在本地寻找交易对象,从而促成地方企业集聚的形成。【纠附jvos和Wa,19(1996)却提出了促进产业集聚的六种向心力,即知识的溢出效应、地方公共货物的供应、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消费和生产结合的外
部性、与不同代理商的贸易获益。
凯姆格尼(c锄a鲥)认为,创新是企业一客户—供货商之间集
体学习(coⅡec西ei龃rIlir茹的过程,而区域集体学习主要依靠企业问的联系和结网,以及通过地方劳动力市场内部的熟练劳动力流动来完成。
根植性一直被认为是集聚优势的重要来源,但是越来越
隧着创新网络的兴起,网络论者认为,创新网络可以有效降低创新活动中的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克服单个企业在从事复杂技术系统创新时的能力局限,从而使其成员获得
多的学者对过于强调区内厢络而忽视区琢网络的观点表示怀疑,认为集聚的外部联系对于集聚竞争能力的培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Keeble、Wi璐nson(1999)认为,集聚中企业长期的集体学习和连续的知识积累可能会使整个集聚被一条日渐没有竞争力的技术轨道“锁定”,因而扁外部知识源学习对于创新环境的持续成功而言就非常必要。Belus舒、Amar堵eⅡ
(1998)在考察了网络结构的灵活性和网络学习能力的相互
“正和游戏”带来的收益增长(Debresson,A珊∞1991)。因此,
为了提高创新收益,创新主体(企业)需要在地理上与相关知识源邻近,以便与之进行频繁互动来获取所需隐性知识(这一逻辑在费尔德曼的创新地理学、伦德维尔的互动学习理论以及冯・希培尔的“黏着信息”概念中都有所体现)。这样企
关系后也指出,具有结构剐性的网络容易陷入静态学习的误
经济・管理
区,面具有高度弹性(成员频繁变更、关系类型重组及空间范
围扩大等)的网络则往往能创造性地学习,从而动态适应高
(}kr世n,1992)把信任看作是企业间交流与合作的捷径机制。
巴格切瓦(B鹳achwa,1997)认为由亲戚、邻居、朋友、同学、宗
度混乱的技术环境。M臼c州1y、zaheer(1999)从企业层次上论证了长距离联系的重要性,认为企业信息网络结构影响其异质竞争能力的获取,一个无冗余联系的网络可咀给企业带来丰富的新颖信息和创新机遇,而这种网络的结点在他们看来是在不周的经济、社会和专业圈子内运作的。凡圳li(1993)在
分析产业联系的演化时,指出区域不仅包括正式的集体交
族关系以及其他的社会关系等构成的人际关系网络、市场联结、信用程度等在地理接近条件下,对降低交易成本、信息交流等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Scon和M毗in出(1989)通过对南加利福尼亚州飞机生产集聚体的研究,指出空间集聚不仅是大量转包的结果,而且通过转包过程中面对面的联系进一步
得到加强。
易,而且也包括各种形式的非正式交易、协议吼及有关人文资源培训和管理、劳动市场与经济政策等规范和实践的共享。当生产体系在区域群集时,主要的竞争优势可能在区域水平上被发现。Harrison(1997)强调新产业区并不是传统的
产业集聚现象,它们之间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两个重要
除了以上一些主要研究成果外,还有不少经济学家对产
业集聚进行具体的经验和现象研究,如clas啪ier(1991)的瑞士钟表产业群研究,Best(】990)、Pyke
and
Sengerkr野er(1992)、
aIld
(础e扣1d
Mor降m(1992)的意大利第三产业区研究,Hayler
Paicheu(1993)的设菲尔德餐具产业群研究,sa:(e面an(1990,
特征,印企业问的相互信任和经济关系在地方的、非经济制
度中的根植(eInb。ddedness)。【91
1996)和scon(1992)的硅谷现象研究,等等。国际上最近围绕
产业集群现象所展开的研究还包括集群企业的竞争范式研究(如De诵RGnv锄m,Ra“nd砌抽Madhav∞200】),柔性生产对企业集群的影响(如SaIlieev
K
人文因素对产业集聚的效率和竞争能力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萨克森宁(SaxerIian,1994)通过对美国硅谷和128号公路地带的比较研究,认为导致这两个起点、技术和市场相同的信息产业集群竞争能力大相径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两
BoId幽,w珊舢w
codper,
F
m血蜥Ma蜘o1田9),集群企业间合作的风险研究(如B谢s
Bl。州咒曙,2(】01),集群企业的知识创新和传播研究(如AIiceL哪,】997),以及对集群本身的模式研究(如Iall
Rc0Idon,
者的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硅谷因为具有集体学习、网络合作和鼓励冒险的创新文化而适应了剧烈变动的技术环境,而128号公路地区则因为崇尚集权和传统、鼓励稳定
和自力更生的僵硬文化而急剧衰落。s盼per(1993)在区域水
蛐pMccam
2000)等。
总之,作为产业布局理论的一个特殊分支,国外产业集聚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集聚的机理、技术创新、组织创新、集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与实证研究
平上分析了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生产网络中提升技术话力的
社会关系和制度,认为地方化规则、制度、实践和“习俗”是支持生产体系地理集中的关键因素。康狄和杰凯瑞(c∞6,a一呶蚵a2001)认为,集群企业间的关系以及企业与其他组织间
等方面,并经历了古典时期、新古典时期和社会制度时期三个逻辑阶段。在古典经济理论框架下。学者们所关注的是单个企业选址和产业地理分布问题:从屠龙第一次从区位研究的角度提出农业生产布局是由级差地租决定的,到马歇尔的外部羟济理论开启产业集聚研究之门,再到韦船第一次将集聚理论体系化,最后到胡佛通过细分运输成本修正了韦伯理论,古典时期的产业集聚理论只是初步建立了以成本为核心、空间距离为度量的一般分析框架,因而只能称之为规范区位理论。而新古典时期的产业集聚理论则是在规范区位理论的一般分析框架下引入企业同关联这一因素来揭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主要有美国经济学家艾萨德(IsaId)的产业联合体理论(hldus矗dc0啪dex)【“J法国经济学
家帕鲁(F-PeHullr)的增长极理论(G砌汕肿】etlle唧)[12J瑞典社会学家缪尔达尔(hhTdal)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cimdar
aIld
的关系不仅仅是市场关系,而且还明显地依靠文化的、政治的和意识的因素,正式与菲正式制度的存在奠定了福互交流、集体学习和共同解决问题的基础,否则劳动社会分工和相互合作就不可能发生。新产业空间学派认为,产业集聚本身就是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如产业群需要以现有的社会文化准则为基础的集体制度安排,以此来克服市场失效(sc酣,1992)L1。J,因为这种动力具有“非贸易的相互依赖”(un昀d。dir岫dependences),即习俗、非正式规则和习惯对经济因素起协调作用,尤其是在经济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条件下(Is出戏n,2001)。格特勒(Gerder,1995)认为,合作关系虽然受市场利益的驱动,但一些文化、价值和目标上的一致性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威尔肯逊和尤(惭岫rlson,Y叫1992)的观点迸一步表明,“在理性的自我利益难以确定时,社会规则可能发挥作用。如果社会规则惩罚欺骗者,而且如果众多的人们遵守这些准则,受到报复的威胁可能有效防止不合作行为”。汉森
CllTIluⅫvecausadon)oBJ等等。与第一阶段的规范区位理论
相比,新古典时期的产业集聚理论开始从研究经济环境对产业集聚的影响转向研究企业之间的关联状况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并且开始关注产业集聚的外生性的技术因素,因而其
垮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l期
所显现的理论更具张力,也更具参照价值。规范区位理论和新古典框架下的集聚理论虽然对产业集聚现象做出了不少
开拓性研究,但是这两类理论仍然无法圆满解释现实中产业
济学家集聚理论的介绍与研究(2003);朱英明对国外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与述评(2003);冯德连和王蕾对国外企业群落理论的研究(2000);余秀江、魏守华对国外企业群落理论的述评(2003),等等。
2.围绕产业集聚现象所展开的经验与对策研究。如钱
集聚所展现的种种特性,尤其是高科技企业集聚的出现。新制度经济学韵出现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即改变了新古典模型制度不变的假设,认为制度变量是影响经济的一个重要参数。正是受新制度经济学的启发,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学家把社会学家用来分析社会群体行为规律的网络理论引入了经济分析,用来研究企业相互合作、协同发展的企业关系,企图突破新制度学派假定企业之间交易
无磨擦的假定。网络理论的引入使产业集聚理论与区域问贸易理论在一定层面上结合起来成为可能,从而极大地推动
平凡分析了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指出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五大问题(2003);池
仁勇等研究了意大利产业集聚现象,归纳了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的四大特征,以及中小企业集群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2001);谢立新以泉州产业集聚发展经验为例,分析了产业
集群成长的机制和竞争优势,并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的
政策建议(2005);徐维祥【】刮建立了一个数量分析指标体系,用聚类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对浙江的“块状经济”进行特征分
区研究,探讨了浙江产业群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这
了该理论对产业集聚的研究。这个时期的产业集聚理论又称为网络集聚理论。需要指出的是,产业集聚是个十分复杂
的现象,需要不同学科和研究者的共同努力。因此,三个阶
些特征区的成因(2001),同时从专业市场发展与集群的关系来研究需求引导的动力过程(2002);朱华晟围绕浙江产业群
现象,探讨了浙江产业群的特征、演变趋势与发展动力,提出了影响浙江产业群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即社会网络、企业家和地方政府,并实证分析了诸暨大唐袜业群、嵊州领带产业群、宁渡服装产业群(2003)。聂献忠分析了浙江产业集聚的现状和特点,指出产业集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产业集聚竞争力战略(2∞4);金祥荣和朱希伟【】5J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浙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认为专业化产业区起源的历史条{牛有三个因素:产业特定性知识、技术工匠和特质劳动力必及产业氛围;王天义、张建忠通过
段不是截然分离的,甚至在不少研究中是相互交叉、重叠、延
续,因而这种划分也只能是笼统而宽泛的。
二、国内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
从20世纪8。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学者就开始对产业
集聚现象进行研究.但系统性研究却始于20世纪90年代。
综观国内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三类:
1.对国外最新理论进行介绍与阐释。如王缉慈从韦伯
的工业区位理论人手,综述了基于纯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地理学的集聚理论,介绍了新产业区理论,并分析比较了几种代
表性的产业集聚理论(2003);陈剑峰、唐振鹏介绍了国外学
对唐山钢铁产业群的案例分析,对传统的均衡区域经济布局理论提出了质疑L160(20。2);聂呜等阐述了集群成为0EcD国家公共政策的原因,选取了发展中国家有代表性的几个集群
者对产业集群的定义和分类,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社会资
本、经济增长等方面总结了国外产业集群的关联研究,阐述
了国外产业集群的集群政策以及集群研究的逻辑关系,并综述了国外产业集群研究成果(2002);熊军在对西方国家集群
理论研究简要回顾的基础上,介绍了理论背景和理论假设,分析了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2001);苗长虹等研究和
(如印度的喇uppuf针织集群、墨西哥的I脚制鞋业集群、巴
西的SinosvaⅡey和巴基斯坦的锡亚尔科特手术器械集群)进
行比较分析,论述了集群内部发达的前后向产业联系、政府
干预、地方公共机构的支持等因素对发展中国家集群的发展
介绍了经济地理学中一个新发展方向——新区域主义或“制度主义”(In响埘on曲洲),论述了其出现的背景、特点、理论根源、发展脉络与政策导向,并重点分析了产业群与支持政策,指出产业政策的实施,更多的是改变资源与利益在不同部门和集团之间的再分配,而对提高一国或地区的整体福利水
平,并投有确定性影响(2002)。此外,还有周文关于新产业
起着关键性作用,提出了区域范围内应该以集群政策替代产业政策以促进区域竞争力提高的观点(2002);封凯栋等讨论了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以河北清河羊绒产业发展为例,分析了社会资本在产业集聚中的作用(2002);贾根良等通过对丹麦和芬兰家具业发展的分析,强调学习与持续创新是传统产业通过地理集聚获得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了我国传统产业创建地方生产体系的政策建议
区理论的介绍与研究(1994);邱成利关于国外产业集聚理论月々述评(2001);李小建和李庆春对克鲁格曼的主要经济地理学观点的分析与介绍(1999);梁琦对“新工业区”理论的介绍,以及对克鲁格曼集聚理论、波特集聚理论和其他主要经
(瑚】)。此外,费洪平关于胶济沿线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
(1994);王缉慈等人关于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研究,以及对
浙江“块状经济”的调查研究(1998,1999,2001);朱英明关于
经济・管理
美国硅谷、第三意大利、印度提若普尔等地区,以及我国传统
角度研究集群,通过对集群式创新的内涵、特征、一般模式及产业区、新兴工业区、智力密集型区域中的代表性区域进行
其理论与实践意义的研究,提出了集群式创新的一般过程的研究(2003);李长虹关于科技工业园区的研究(2002);刘军(2002a),并对比研究了国外区域创新的相关理论(20。2b);徐
国关于清河县羊绒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1999);孟庆民、段祥荣建立了一个数量分析指标体系,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杰关于珠江三角洲产业集聚现象研究(2002,2003);万晓关于了浙江“块状经济”的特征及其成因(200”;陆国庆以衰退产上海工业空间集聚体研究(1999);邱成利对美国、意大利、日
业为研究对象,论证了通过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可以从根本
本、印度等产业集聚现象的分析,等等。
上改变产业生命周期,延缓产业衰退期的到来(2001);魏守
3对产业集聚理论基本概念、分析框架、形成机制、动力华、石碧华【l引分别从直接经济要素和非直接经济要素两个
机制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如王缉慈117J从经济全球化和本地
方面分析了集群的竞争优势,并归纳为生产成本优势、基于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产业群的概念、形成因素、发展
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机制,以及企业集群的创新问题等,并论述了实施产业群战
等四个优势;蔡宁、吴结兵旧J基于企业理论解释了企业集群略的重要性、政策目标;梁琦通过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系统分
的竞争优势,认为集群作为一种中间组织形式构成了新竞争析,从三个层面揭示了产业集聚过程的内在规律,不仅建立
单位,其竞争优势来源于资源禀赋及集群对于资源的整合能
起了产业集聚的理论体系,而且一反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中力,集群规模与集群结构是影响集群资源及其整合的根本因
比较优势决定专业化模式的观点,大胆地提出了集聚优势是素,群内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博弈行为与集群结构的互动是影
专业化生产模式的央定因素、贸易成本的降低可能使比较优
响其竞争优势的动态途径;仇保兴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来
势决定的专业化模式发生逆转等论断(2003)。盛世豪在对分析企业群落普遍存在的理由,认为当企业和市场的交易费产业群的定义、特征、分类等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用都相对较高时,小企业群落和其他中间性体制组织就应运
产业群发展的机理,认为产业群将中小企业与区域产业重组
而生了(1998)。同时,他还系统地论述了小企业集群的产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高效率、有效性和灵活性的优势,是区域生、类型和发展趋势,并以浙江永康市保温杯产业群为例,研
竞争优势的基础(2002);刘峰等运用“密度制约模型”来分析
究了产品过度竞争以及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产品质量对产业
企业集群内部企业数量及密度的变化对整个集群后续发展
群发展的影响(1999);李小建针对有关新产业区基本特征的和波动的影响,指出知识溢出、创新和强化集群内部联系有国际争议,提出以形成时间、规模、部门结构、联系程度和根
利于保持集群稳定持续发展(2004);金祥荣和朱希伟认为,
植性等五个因素作为判别产业区的定性或定量指标,并在个
专业化产业区产业的集聚力来源于产品差别、集体学习和相
案研究的基础上,证明了偶然因素对产业群的形成与发展产
互依赖,产业特定性要素在特定地理空间的大规模集聚解释生的重要影响(2000)。同时,他还认为各层次的规模收益递了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并用数量模型分析和论证了增、可流动的生产要素、较低的贸易成本是产业集聚发生的产业群集聚的内在机制和集聚的内在动力(2002);隋广军和三大要素,并比较了马歇尔、韦伯、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申明浩基于动态的视角发掘区域产业生成、集聚、衰退与更地理学对集聚发生机制的理论解释,提出政府在诱导产业集
新的生命周期过程,进而寻找其内在的驱动因素,从而从演聚方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002);徐康宁认为.地区间产业进的角度有效地区分了“生成”与“集聚”这一产业集聚生命集聚和分工是构筑产业新比较优势的基础,产业集聚是产业周期的两个不同阶段(2004);叶建亮【18J运用新增长理论,建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集群战略是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手
立起经济学模型,得出知识溢出不仅是导致企业集聚的重要
发展的运用产业要素变动和经济地理变迁的有利因素,有原因,而且在维系企业集群的存在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利于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2001,熊军认为企业群落的动机有九个:获得新的互补技术、获得2002);唐杰等学者则首次对城市工业集聚经济效果进行了协同经济或者互助经济、分散风险、联合供应商和用户开展
研究,提出了聚集经济的含义和分类,对集聚经济的效果与R&D活动、作为防御手段减少竞争、通过使用互补资产和知
产出规模进行了分析(】998);杨静文从微观角度探讨了创业识获利、加速学习进程、降低交易费用、克服市场进入壁垒机制与企业集群发育形成和演化发展的互动关系,指出建立
(2001);符正平从供给条件、需求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等方完善创业机制是实施企业集群战略的灵魂,较全面地阐释了
面探讨了企业群落的产生,认为集聚网络的外部性构成集群企业集群战略的基点和要旨(2004);冯云廷在《城市聚集经发生、发展、成熟和衰退的机制,地方政府必须解决好公共物济》一书提出了“城市聚集经济是城市形成、生存和发展的重
品供给的相关政策措施(2002);刘友金从技术创新与扩散的
要动力和依据”的观点(20叭);台湾学者杨丁元等运用产业
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生态的观点论证了台湾高科技产业集群存在与发展的台理
[6]N・享利-陈佑启,薛华译:《新产业空间:新时代的区性(1999),而学者孙盈哲则以成衣制造为例,对网络生成机
位规律》,地理译报,1994年第3期,第27—35页。
制、类型、绩效以及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工业地理学[7]相似的观点也见于Ba曲sta和swarIll(1998),他们认为
者徐进钰在其论文《流动的镶嵌》中,从劳动力市场行为和知技术知识的可编码化程度趟低,相关创新主体的地理集聚越识流动方面探讨了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集成电路企业集聚
迫切。比如,计算机产业的集聚是因为跨行业效应的存在,机制。
生物科技产业则倾向于在知识中心附近集结。
[8]创新系统框架涵盖了三太类六种要素。包括属于供
总之,国内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成果为解释产业集聚尤
给要素的资源和基础设施,属于结构要素的供应商、相关产其是企业集群现象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大多数研究成果业和厂商结构、战略压竞争行为,属于需求要素的当地市场仍然圊于区域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藩篱,而基于一般
和外部市场。
区位均衡理论,对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结构进行探讨的却
【9JHarrison,B
Indun五出血s击c【s:dd“nein
mw}删器?
不多,加之大多数的研究主要借鉴了国外的相关理论,无论R晤orIals山dies,1992,(26),Pp.469—483
是在研究方法还是理论成果上,自身的创新点并不多。同【10Jscott,Anec。uecnveoIderof口捌bk
pr甜uc6咖雌.
时,单一的静态分析导致在研究中倾向于分析具体区域的产
gloIr啪Ⅱo璐:Lessdllsf打唧蚵cdevekp眦ntpou。y衄dstmte百c业集聚的形成机理、优势以及可能带来的经济结果,而没有
c汹ce.Ec哪嘣cG。呵aPJv,】992,州.鹋,Pp219—233.
将其放在一个更广泛的层面来探究,其现实指导意义并不[1I]产业联合体理论是美国区域经济学术艾萨德(ba一)
强。因此,随着产业集聚的演进,集聚理论还有许多期待进在1959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产业联合体可以看成是在一步拓展的问题。比如,对集群本身的研究,目前的研究视一十特定区往上的一衄经济活动,由于这些活动相互之闯存在着技术、生产和分配等多方面的联系而带来很大的节约。
角基本上被锁定在集群内部,对于集群外部的经济发展规律[12]增长极理论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帕鲁(F・Pb肿ur)提
(同一区域内不同产业集群发展的合理时间序列和空闯布出,是用来研究经济增长的,后被保德威尔(B0ude订Ⅱe)转化局,集群外部空间结构的运行机制等等)的讨论还比较欠缺。为空间集聚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又如,对集群的论述中,对集群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的较多,而
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推动整个地域经济的对集群的历史演进与发展阶段的描述与划分则研究较少;对增长”。这个理论与罗斯托的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有异曲集群进行定性分析的居多,而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的偏少,而
同工之妙,不过前者曼关注空间集聚,而后者则更注重产业且没有建立起公认的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再如,在探
成长。
讨集群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时,只关注集群正的“外部经
[13]循环积累因果理论(amular
and
c唧m撕”ca哪60n)
济性”,而很少关注集群“负外部经济性”。正因为如此,目前是瑞典社会学家缪尔达尔(M]rrdal)在1957年提出的。该理
国内关于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研究也较零论认为,不管是什么原因,一旦一种新的工业配置于一个地
区,就会发生连锁鼓应,从而进一步吸引新的工业,并用四个散,缺乏系统的理论探索和规范的研究方法,需要后来研究
循环分析了工业在空问上的累积增长过程。
者继续努力。
[14]徐维祥:渐扛“块驮经济”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厦成固注释:
分析,《中国工业经济),N0.12(2001)。
[1]韦帕是近代压住理论的莫基人,它在1909年著作的[】5]金祥蒙,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
《工业区桩论》中第一次提出集聚经济的概念。
《经济研究),N08(2002)。
[2]如我国学者王缉慈(2001)主张用地方网络和当地根
[16]王天义,张建忠:《唐山钢铁产业群发展前景分析》,植性采界定产业集聚。
《中国工业经济》,№.9(2002)。
[3]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住论》,商务印书馆,1997
[17]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一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
年,第125页。
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奥古斯特・勒施,《经济空问秩序——经济财货与地
[18]叶建亮:《知识溢出与企业集群》,《经济科学》,No
3
理间的关系》,商务印书馆,】985年。
(2001)。
[5]中心一外围经济地理模型是一个内生发展模型,主
[19]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中目
要因子为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移民的相互作用。该模型证I业经济》,No.1(2002)。
明了一十地区成为帝】造业中心,而另一个地区成为农业外[20]蔡宁,吴结兵:《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资源的结构围,主要取决于较戈的规模经济、较低的运输成本,以噩制造性整合》,《中国工业经济》.N0.7(2002)。
责任编辑:思齐
98
业在支出中较大的份额这三者的某种结合。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向世聪, Xiang Shiscong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社会科学
HUNAN SOCIAL SCIENCES2006(1)12次
参考文献(12条)
1.阿尔弗雷德·韦伯 工业区位论 1997
2.奥古斯特·勒施 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 19853.N·享利·陈佑启.薛华 新产业空间:新时代的区位规律 1994(03)4.Harrison B Industrial districts:old wine in new bottles 1992(26)
5.Scott A The collective order of flexible production agglomerations:Lessons for economicdevelopment policy and strategic choice 1992
6.徐维祥 淅江块状经济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 2001(12)7.金祥荣.朱希伟 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期刊论文]-经济研究 2002(08)8.王天义.张建忠 唐山钢铁产业群发展前景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 2002(09)9.王缉慈 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2003
10.叶建亮 知识溢出与企业集群[期刊论文]-经济科学 2001(03)
11.魏守华.石碧华 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 2002(0q)
12.蔡宁.吴结兵 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资源的结构性整合[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 2002(07)
引证文献(12条)
1.卢林.姜滨滨 产业集聚能力的识别与培育:动态经济系统视角下的分析[期刊论文]-科技管理研究 2009(6)2.周石生 以价值链协同管理促进企业集群化——来自广西北流市陶瓷业发展的案例[期刊论文]-中国商界 2008(7)3.周毅.吴碧波 基于集群创新效应的区域持续竞争优势形成柳理研究[期刊论文]-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8(7)4.孙晓华.张国峰 基于"三重螺旋"模型产业集聚能力的培育途径[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7)5.赵志成.曲延芬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期刊论文]-现代经济信息(学术版) 2008(6)
6.邵学峰 欠发达地区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外生约束条件分析[期刊论文]-经济体制改革 2007(6)7.姚海鹰.张慈.熊艳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集群化区域发展战略[期刊论文]-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7(12)8.孙晓华.原毅军 产业集聚能力的识别框架与培育路径[期刊论文]-改革 2007(8)9.李雄治.许卫华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理论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商业时代 2007(6)
10.任俊英 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思考[期刊论文]-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4)11.郑长江 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高新区技术创新系统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2.曹志宏.郝晋珉.郭力娜.高红梅 黄淮海地区产业与用地空间集聚发展战略模式探讨[期刊论文]-资源科学2010(1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unshkx20060102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