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初探1

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初探

杨大鸣 朱业汉

为实现长江航运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践行交通运输部提出的“三个服务”,长江航运发展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传统航运业融合。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就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开发、运用信息资源,促进行业信息交流与共享,为沿江经济和港航企业发展、为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及时、完备的信息服务。

1 长江航运信息化现状与发展需求

1.1长江航运信息化现状

近些年来,长江航运信息化以应用需求为引导,在基础设施、应用系统、数据资源、人才队伍、规划标准、管理机制等各个方面,经历了一个较为快速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长江干线港航企业信息化意识普遍增强,信息化应用需求在不断加大。一些企业已经把发展信息化上升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结合各自生产业务的需要,不同程度地建设了内部网络、数据库及应用系统,提高了运输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长江航运支持保障单位和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信息化发展迅猛。各单位以提高航运安全管理、支持保障能力和服务质效为目的,以电子政务建设为龙头,在信息化网络环境、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建设、电子政务建设以及人才机制、规划标准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业

绩,信息化正由“起步阶段”向“初级数字阶段”过渡,在促进长江航运现代化发展中发挥了较为显著的作用。

长江航运信息化发展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信息技术应用还没有深入到长江航运各单位和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全过程之中,应用层次较低;在长江航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比较分散,不同地区之间、不同机构之间、不同业务之间还不能做到互联互通、协同应用、信息共享;长江航运服务全社会的作用尚未充分体现出来,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长江航运信息化的发展。

1.2长江航运信息化发展需求

近年来,沿江航运企业、港口集团公司、港航管理单位、长航局系统单位等一致认为应加快长江航运信息化建设步伐,需要建设一个面向长江航运全行业的信息共享平台——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平台,提供长江航道信息、港口信息、船舶船员信息、航运管理信息、水上安全信息、三峡通航信息、航运市场信息、公共服务信息等各种信息服务,实现长江航运行业各参与方的信息发布、信息交互与信息共享;港口航运企业、航运服务企业、航运支持保障单位和各级行政管理单位通过这一平台集成各类航运业务应用系统,处理和交换航运相关数据、信息,实现长江航运参与者业务应用联动,形成涵盖长江航运行业各个方面较为完善的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体系。

1.3建设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是引领长江航运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实现航运现代化的重要支

撑;

是满足长江航运生产、组织、管理业务需求,适应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现实需要;

是顺应信息化发展规律,促进长江航运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整合信息化资源,发挥长江航运信息化整体效能的有效手段。 2 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思路

2.1指导思想

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信息化与长江航运业务的融合,促进传统航运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坚持“整合、应用、服务、效益”的发展理念,以实现长江航运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共享为目标,以实现船舶、航道、货物等航运要素的动态信息适时交换为重点,建立航道信息、港口信息、船舶信息、船员信息等长江航运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和相应的标准规范,逐步形成覆盖长江航运各项业务的信息化应用体系,构筑完善的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体系,形成政企互动、联合推进、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发展模式。全面提升长江航运生产组织、运输管理、安全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手段,全面提高长江航运公共服务能力,为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信息化支撑环境,促进长江航运持续、健康发展。

2.2建设原则

为了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建设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系统必

须安全、可靠、稳定,具备很强的综合服务能力,在系统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 整体规划,分段实施

● 共享资源,注重实效

● 需求导向,突出重点

● 时序合理,先易后难

● 开放性与可扩充性

● 前瞻性与经济性

2.3总体目标

根据长江航运信息化发展需求,并按照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为:

通过搭建集行业管理、运输组织及运输服务于一体的、面向全行业及社会公众的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平台,建立长江航运信息资源比较充足、应用集成比较完整、信息资源数据传输快捷的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体系,以信息化带动长江航运现代化, 实现长江航运业务电子化、航运信息网络化,引领长江航运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推动长江航运现代化。

3 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总体框架

3.1长江航运业务模型

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面向所有船舶、港口、货主、船代、货代、航道及支持保障单位和各级行政管理单位,还涉及到与航运相

关的海关、银行、保险等。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包括港口与航运企业、航运企业与货主、港口与货主之间的业务往来过程,还包含了长江航运管理过程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航运支持保障单位和各级行政管理单位的船舶动态监控管理、航道航标管理、运政管理、船舶签证、规费征稽、船舶过闸调度、应急指挥调度等业务活动之中。

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平台的组织体系结构描述各种角色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流程,见下图。

3.2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总体框架

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总体框架主要包括七个平台和三个支撑体系。七个平台是,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门户网站平台、统一身份认证与授权系统、综合业务应用平台、通用组件平台、应用支撑

系 平台、数据支撑平台、硬件支撑平台以及网络支撑平台。 三个支撑体系是,信息安全体系、信息管理体系、标准规范体系。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如下图:

服务器 入侵保护及安全系统 硬件支撑平台 操作系统平台 网络存储

长江航运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总体框架 长 江 航 运 综 合 服 务 信 息 管 理 体 系

4 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的功能

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能够提供航道信息、港口信息、船舶船员信息、航运管理信息、水上安全信息、三峡通航信息、航运市场信息、公共服务信息、航运数据等九类信息服务。

4.1航道信息

主要包括提供航道基础信息、助航设施信息、航道维护信息、电子航道图信息、桥梁信息、航道水文信息、航道公告等信息,以供各级管理部门能够有效地规划和决策,为船舶航行提供航程监控和实时导航服务,以确保航程的安全、经济和高效。

4.2港口信息

提供港口基本信息、港口要闻、港口生产信息、港口物流信息、码头调度信息、码头装卸动态、货物信息、主要港口水情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船公司可准确掌港口动态,制定高效的配货及航线计划。

4.3船舶船员信息

主要包括船舶基本信息、航次计划、船舶签证信息、船舶装载信息、船舶定位信息、AIS 信息、GPS 信息、船员基本信息等。帮助行政管理部门了解船舶航行情况,保障航行安全,及时完成船舶相关行政审批和船员相关考试认证服务;帮助港口企业实时了解船舶及货物动态,优化安排港区码头调度,合理利用港口机械,提高堆场管理质量和存放效率,高效完成多式联运货物中转;帮助货主和货代企业跟踪货物信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帮助船代企业了解船舶运营情况,合理安排船舶运营计划;帮助船舶交易相关单位及交易方

了解船舶信息,促进市场繁荣与交易诚信,降低交易风险与成本;帮助船舶及相关单位寻找合适的人才,也帮助航运人才找到合适的职位,促进人才流动与提高。

4.4航运管理信息

提供法律法规信息、政策告示、水路运输许可、规费征稽信息、管理部门通告、船型标准化、政务公开、网上办事等信息。提高政府管理的高效性,方便船舶出行。

4.5水上安全信息

水上安全信息包括水运安全指数、安全通告、安全预警、航行公告、海事公告、水上治安信息、水上消防信息、水上安全通信、应急搜救信息、船舶防污信息、船舶定位信息、VTS 信息等,通过这些信息的提供,预防船舶交通事故,确保航行安全。

4.6三峡通航信息

对过闸船舶提供三峡通航信息、船闸调度计划、三峡坝区水情、船闸统计信息、VTS 信息、海事信息、航道信息服务,以便船舶合理安排过闸时间,提高航行效率。

4.7航运市场信息

航运市场信息包括船舶定位信息、AIS 信息、到港(闸) 时间、旅客信息、客运船舶动态、货物信息、货物运送信息、船代信息、货代信息、EDI 信息、码头调度信息、码头装卸动态、引航信息、海关信息等,为长江航运市场各类企业提供最直接的交互信息。

4.8公共服务信息

公共服务信息包括长江航运景气指数、长江船东满意度指数、长江运价指数、沿海航运指数、航道水文信息、气象信息、产经要闻、航运文化、沿江风土人情、航运论坛、交流互动等内容,使公众了解长江航运,极大地方便人民群众的出行。

4.9航运数据

提供航道基本数据、港口基本数据、船舶基本数据、航运企业数据、运输量统计、船舶流量统计、港口生产统计等数据,为港航管理部门、港口、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此外,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还将为中小航运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5 保障措施

5.1组织管理机制

为保证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的顺利实施,建议成立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协调办公室,在信息化领导小组指导和支持下,办公室负责协调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的组织实施、运行维护,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议,以保证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的顺利实施,机构设置如下图:

5.1信息维护机制

随着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还应该建立分级负责的

信息维护机制、严密可靠的安全保障机制、健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和定期培训的人才培养机制,保障信息系统的有序运行。

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初探

杨大鸣 朱业汉

为实现长江航运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践行交通运输部提出的“三个服务”,长江航运发展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传统航运业融合。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就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开发、运用信息资源,促进行业信息交流与共享,为沿江经济和港航企业发展、为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及时、完备的信息服务。

1 长江航运信息化现状与发展需求

1.1长江航运信息化现状

近些年来,长江航运信息化以应用需求为引导,在基础设施、应用系统、数据资源、人才队伍、规划标准、管理机制等各个方面,经历了一个较为快速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长江干线港航企业信息化意识普遍增强,信息化应用需求在不断加大。一些企业已经把发展信息化上升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结合各自生产业务的需要,不同程度地建设了内部网络、数据库及应用系统,提高了运输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长江航运支持保障单位和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信息化发展迅猛。各单位以提高航运安全管理、支持保障能力和服务质效为目的,以电子政务建设为龙头,在信息化网络环境、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建设、电子政务建设以及人才机制、规划标准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业

绩,信息化正由“起步阶段”向“初级数字阶段”过渡,在促进长江航运现代化发展中发挥了较为显著的作用。

长江航运信息化发展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信息技术应用还没有深入到长江航运各单位和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全过程之中,应用层次较低;在长江航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比较分散,不同地区之间、不同机构之间、不同业务之间还不能做到互联互通、协同应用、信息共享;长江航运服务全社会的作用尚未充分体现出来,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长江航运信息化的发展。

1.2长江航运信息化发展需求

近年来,沿江航运企业、港口集团公司、港航管理单位、长航局系统单位等一致认为应加快长江航运信息化建设步伐,需要建设一个面向长江航运全行业的信息共享平台——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平台,提供长江航道信息、港口信息、船舶船员信息、航运管理信息、水上安全信息、三峡通航信息、航运市场信息、公共服务信息等各种信息服务,实现长江航运行业各参与方的信息发布、信息交互与信息共享;港口航运企业、航运服务企业、航运支持保障单位和各级行政管理单位通过这一平台集成各类航运业务应用系统,处理和交换航运相关数据、信息,实现长江航运参与者业务应用联动,形成涵盖长江航运行业各个方面较为完善的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体系。

1.3建设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是引领长江航运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实现航运现代化的重要支

撑;

是满足长江航运生产、组织、管理业务需求,适应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现实需要;

是顺应信息化发展规律,促进长江航运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整合信息化资源,发挥长江航运信息化整体效能的有效手段。 2 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思路

2.1指导思想

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信息化与长江航运业务的融合,促进传统航运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坚持“整合、应用、服务、效益”的发展理念,以实现长江航运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共享为目标,以实现船舶、航道、货物等航运要素的动态信息适时交换为重点,建立航道信息、港口信息、船舶信息、船员信息等长江航运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和相应的标准规范,逐步形成覆盖长江航运各项业务的信息化应用体系,构筑完善的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体系,形成政企互动、联合推进、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发展模式。全面提升长江航运生产组织、运输管理、安全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手段,全面提高长江航运公共服务能力,为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信息化支撑环境,促进长江航运持续、健康发展。

2.2建设原则

为了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建设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系统必

须安全、可靠、稳定,具备很强的综合服务能力,在系统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 整体规划,分段实施

● 共享资源,注重实效

● 需求导向,突出重点

● 时序合理,先易后难

● 开放性与可扩充性

● 前瞻性与经济性

2.3总体目标

根据长江航运信息化发展需求,并按照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为:

通过搭建集行业管理、运输组织及运输服务于一体的、面向全行业及社会公众的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平台,建立长江航运信息资源比较充足、应用集成比较完整、信息资源数据传输快捷的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体系,以信息化带动长江航运现代化, 实现长江航运业务电子化、航运信息网络化,引领长江航运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推动长江航运现代化。

3 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总体框架

3.1长江航运业务模型

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面向所有船舶、港口、货主、船代、货代、航道及支持保障单位和各级行政管理单位,还涉及到与航运相

关的海关、银行、保险等。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包括港口与航运企业、航运企业与货主、港口与货主之间的业务往来过程,还包含了长江航运管理过程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航运支持保障单位和各级行政管理单位的船舶动态监控管理、航道航标管理、运政管理、船舶签证、规费征稽、船舶过闸调度、应急指挥调度等业务活动之中。

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平台的组织体系结构描述各种角色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流程,见下图。

3.2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总体框架

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总体框架主要包括七个平台和三个支撑体系。七个平台是,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门户网站平台、统一身份认证与授权系统、综合业务应用平台、通用组件平台、应用支撑

系 平台、数据支撑平台、硬件支撑平台以及网络支撑平台。 三个支撑体系是,信息安全体系、信息管理体系、标准规范体系。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如下图:

服务器 入侵保护及安全系统 硬件支撑平台 操作系统平台 网络存储

长江航运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总体框架 长 江 航 运 综 合 服 务 信 息 管 理 体 系

4 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的功能

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能够提供航道信息、港口信息、船舶船员信息、航运管理信息、水上安全信息、三峡通航信息、航运市场信息、公共服务信息、航运数据等九类信息服务。

4.1航道信息

主要包括提供航道基础信息、助航设施信息、航道维护信息、电子航道图信息、桥梁信息、航道水文信息、航道公告等信息,以供各级管理部门能够有效地规划和决策,为船舶航行提供航程监控和实时导航服务,以确保航程的安全、经济和高效。

4.2港口信息

提供港口基本信息、港口要闻、港口生产信息、港口物流信息、码头调度信息、码头装卸动态、货物信息、主要港口水情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船公司可准确掌港口动态,制定高效的配货及航线计划。

4.3船舶船员信息

主要包括船舶基本信息、航次计划、船舶签证信息、船舶装载信息、船舶定位信息、AIS 信息、GPS 信息、船员基本信息等。帮助行政管理部门了解船舶航行情况,保障航行安全,及时完成船舶相关行政审批和船员相关考试认证服务;帮助港口企业实时了解船舶及货物动态,优化安排港区码头调度,合理利用港口机械,提高堆场管理质量和存放效率,高效完成多式联运货物中转;帮助货主和货代企业跟踪货物信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帮助船代企业了解船舶运营情况,合理安排船舶运营计划;帮助船舶交易相关单位及交易方

了解船舶信息,促进市场繁荣与交易诚信,降低交易风险与成本;帮助船舶及相关单位寻找合适的人才,也帮助航运人才找到合适的职位,促进人才流动与提高。

4.4航运管理信息

提供法律法规信息、政策告示、水路运输许可、规费征稽信息、管理部门通告、船型标准化、政务公开、网上办事等信息。提高政府管理的高效性,方便船舶出行。

4.5水上安全信息

水上安全信息包括水运安全指数、安全通告、安全预警、航行公告、海事公告、水上治安信息、水上消防信息、水上安全通信、应急搜救信息、船舶防污信息、船舶定位信息、VTS 信息等,通过这些信息的提供,预防船舶交通事故,确保航行安全。

4.6三峡通航信息

对过闸船舶提供三峡通航信息、船闸调度计划、三峡坝区水情、船闸统计信息、VTS 信息、海事信息、航道信息服务,以便船舶合理安排过闸时间,提高航行效率。

4.7航运市场信息

航运市场信息包括船舶定位信息、AIS 信息、到港(闸) 时间、旅客信息、客运船舶动态、货物信息、货物运送信息、船代信息、货代信息、EDI 信息、码头调度信息、码头装卸动态、引航信息、海关信息等,为长江航运市场各类企业提供最直接的交互信息。

4.8公共服务信息

公共服务信息包括长江航运景气指数、长江船东满意度指数、长江运价指数、沿海航运指数、航道水文信息、气象信息、产经要闻、航运文化、沿江风土人情、航运论坛、交流互动等内容,使公众了解长江航运,极大地方便人民群众的出行。

4.9航运数据

提供航道基本数据、港口基本数据、船舶基本数据、航运企业数据、运输量统计、船舶流量统计、港口生产统计等数据,为港航管理部门、港口、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此外,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还将为中小航运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5 保障措施

5.1组织管理机制

为保证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的顺利实施,建议成立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协调办公室,在信息化领导小组指导和支持下,办公室负责协调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的组织实施、运行维护,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议,以保证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的顺利实施,机构设置如下图:

5.1信息维护机制

随着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还应该建立分级负责的

信息维护机制、严密可靠的安全保障机制、健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和定期培训的人才培养机制,保障信息系统的有序运行。


相关文章

  • 中国长江航运
  •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 (简称中国长航),是我国内河最大的骨干航运企业集团.中国长航以江海联运为核心能力,是我国航运企业中唯一能实现远洋.沿海.长江.运河全程物流服务的航运企业,也是国家首批57家试点企业集团和计划单列企业集团之一. 中 ...查看


  • 长江航运数据通信网的现状分析
  • 第11卷2011年第9期9月中国水运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V ol. 11 Sept em ber N o. 9 2011 长江航运数据通信网的现状分析 聂 摘 诚,韩 1 悦 2 (1长江海事局信息中心,湖北 ...查看


  • 长江经济带如何与"一带一路"贯通
  • 长三角城市群拥有"外通大洋,内联深广腹地"的优越自然区位和"水陆并举.四通八达"的便捷交通条件,是我国贯通战略的"一带一路"的交会点.也是贯通战略中的支撑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 ...查看


  •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
  •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一一年三月 目 录 前 言 ............................................................................... ...查看


  • 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 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交通运输部 2016年4月 目录 前言.......................................................................... ...查看


  •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
  •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2006年9月 一.规划背景和意义 我国现有沿海港口150余个(含长江南京及以下港口),2005年货物吞吐量达33.8亿吨,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沿海港口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有 ...查看


  • [关于深化长江航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解读
  • 1.<意见>出台的背景和宗旨 在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大格局下,建立健全集中统一.权责一致.关系顺畅.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长江航运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势在必行.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航运的体制经历了几次重大改革,在相应 ...查看


  • 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十二五"规划
  • 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十二五"规划 前言 <湖北长江经济带"十二五"规划>以<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指导,对<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09- ...查看


  • 三峡后续工作规划
  • 三峡后续工作规划 三峡后续工作规划 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 经过全体建设者.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各级党委政府和移民群众的艰苦努力,三峡工程于2009年如期完成了初步设计建设任务,2010年10月试验性蓄水成功达到了正常蓄水位175米,开始全面发挥防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