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培训(安全分管、安全员)
1、 危险化学品定义: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性,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2、 危险化学品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3、 泰山玻纤常用危险化学品分别是易燃液体、腐蚀品、氧化剂、有毒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其中甲类危险化学品月使用量约45吨,乙类危险化学品约110吨;
4、 易燃液体具有以下一些特点:高度易燃性、易爆性、高度流动扩散性、易积聚电荷性、受热膨胀性、毒性;
5、 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闪点低于或等于61摄氏度时即为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按照闪点高低分为三类,分别是:低闪点液体--闪点低于-18℃的液体 ;中闪点液体-闪点在-18℃至23℃的液体;高闪点液体--闪点在23℃至61℃的液体;
6、 易燃的液体的闪点越低,其危险性越高,反之则越低;
7、 腐蚀品分为三类,分别是酸性腐蚀品,如盐酸。碱性腐蚀品,如火碱、石灰;其他腐蚀品,如二氯乙醛、苯酚钠等。
8、 腐蚀品危险特性是强烈腐蚀性性、易燃性、强烈的毒性、氧化性;
9、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分为三类,分别是易燃气体,如氢气、乙炔、丙烷;不燃气体,如氧气、氮气;有毒气体,如氯气、一氧化碳;所有压缩气体都有危害性﹐因为它们是在高压之下﹐有些气体具有易燃﹑易爆﹑助燃﹑剧毒等性质﹐在受热﹑撞击等情况下﹐易引起燃烧爆炸或中毒事故;
10、 氧化剂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有助燃作用,泰山玻纤常见氧化剂有氧气、过硫酸铵、硝酸锂;有机过氧化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泰山玻纤常见有机过氧化物有过氧化苯甲酰、甲乙酮等;
11、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四条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以下统称危险化学品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从业人员应当接受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对有资格要求的岗位,应当配备依法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
1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应当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安全条件审查。
13、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二十四条 危险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以下统称专用仓库)内,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应当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并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
14、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二十八条 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其使用条件(包括工艺)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并根据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危险特性以及使用量和使用方式,建立、健全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15、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二十九条 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除外,下同),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
16、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四十五条 运输危险化学品,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器材。
17、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四十七条 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安全技术条件,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应当悬挂或者喷涂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警示标志。
18、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4.7 危险化学品贮存方式分为三种,分别是隔离贮存、隔开贮存、分离贮存;
19、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4.6 贮存危险化学品应有明显的标志,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化学品时,应该按最高级别的危险化学品等级标志;
20、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4.8 根据危险品性能分区、分库、分类贮存,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贮存;
21、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5.4对贮存场所通风或温度调节做了如下规定
22、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做了如下规定(见下表) 23、
24、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对化学品危险品的养护做了如下规定:
25、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下规定: ,对危化品的出入库做了如
26、
27、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 对危化品库的消防措施进行了如下规定
:
28、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下规定:对危化品的仓库管理员、装卸人员、消防人员做如
29、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第十二条 使用单位使用的化学品应有标识,危险化学品应有安全标签,并向操作人员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
30、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第十四条 使用单位购进的化学品需要转移或分装到其它容器时,应标
明其内容。对于危险化学品,在转移或分装后的容器上应贴安全标签;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容器在未净化处理前,不得更换原安全标签。
31、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第十六条 使用单位应通过下列方法,消除、减少和控制工作场所危
险化学品产生的危害: (一)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替代品; (二)选用可将危害消除或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技术; (三)采用能消除或降低危害的工程控制措施(如隔离、密闭等); (四)采用能减少或消除危害的作业制度和作业时间;
32、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五)采取其他的劳动安全卫生措施。 第十七条 使用单位在危险化
学品工作场所应设有急救设施,并提供应急处理的方法。 第十八条 使用单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消除化学废料和清洗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废旧容器。 第十九条 使用单位应对盛装、输送、贮存危险化学品的设备,采用颜色、标牌、标签等形式,标明其危险性。 第二十条 使用单位应将危险化学品的有关安全卫生资料向职工公开,教育职工识别安全标签、了解安全技术说明书、掌握必要的应急处理方法和自救措施,并经常对职工进行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教育和培训。
33、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以下规定
存放危险品的库房条件 储藏易燃易爆商品的库房,应冬暖夏凉、干燥、易于通风、密封和避光。
3.2.1 根据各类商品的不同性质、库房条件、灭火方法等进行严格的分区分类,分库存放。
3.2.1.1 爆炸品宜储藏于一级轻顶耐火建筑的库房内。
3.2.1.2 低、中闪点液体、一级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类宜储藏于一级耐火建筑的库房内。
3.2.1.3 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可储藏于一、二级耐火建筑的库房内。
3.2.1.4 二级易燃固体、高闪点液体可储藏于耐火等级不低于三级的库房内。 安全条件
3.3.1 商品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火源、热源、电源,无产生火花的条件。
3.3.2 除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规定分类贮存外,以下品种应专库储藏。
3.3.2.1 爆炸品:黑色火药类、爆炸性化合物分别专库储藏。
3.3.2.2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气体、不燃气体和有毒气体分别专库储藏。
3.3.2.3 易燃液体均可同库储藏;但甲醇、乙醇、丙酮等应专库贮存。
3.3.2.4 易燃固体可同库储藏;但发乳剂H(编者注:可能是“发孔剂”或“发泡剂”)与酸或酸性物品分别储藏;硝酸纤维素酯、安全火柴、红磷及硫化磷、铝粉等金属粉类应分别储藏。
3.3.2.5 自燃物品:黄磷,烃基金属化合物,浸动、植物油制品须分别专库储藏。
3.3.2.6 遇湿易燃物品专库储藏。
3.3.2.7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一、二级无机氧化剂与一、二级有机氧化剂必须分别储藏,但硝酸铵、氯酸盐类、高锰酸盐、亚硝酸盐、过氧化钠、过氧化氢等必须分别专库储藏。 存放危险品的库房温湿度条件
3.5.1 各类商品适宜储藏的温湿度见表1。
34、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存放危险品的库房堆垛要求
根据库房条件、商品性质和包装形态采取适当的堆码和垫底方法。
5.1.1 各种商品不允许直接落地存放。根据库房地势高低,一般应垫15cm以上。遇湿易燃物品、易吸潮溶化和吸潮分解的商品应根据情况加大下垫高度。
5.1.2 各种商品应码行列式压缝货垛,做到牢固、整齐、美观,出入库方便,一般垛高不超过3m。
5.1.3 堆垛间距:a)主通道大于等于180 cm; b)支通道大于等于80 cm;c)墙距大于等于30 cm; d)柱距大于等于10 cm;e)垛距大于等于10 cm;f)项距大于等于50 cm;
35、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危化品养护技术
6.1 温湿度管理
6.1.1 库房内设温湿度表(重点库可设自记温湿度计),按规定时间观测和记录。
6.1.2 根据商品的不同性质,采取密封、通风和库内吸潮相结合的温湿度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并保持库房内的温湿度,使之符合表1的要求。
6.2 在库检查
6.2.1 安全检查
每天对库房内外进行安全检查,检查易燃物是否清理,货垛牢固程度和异常现象。
6.2.2 质量检查
根据商品性质,定期进行以感官为主的在库质量检查,每种商品抽查1~2件,主要检查商品自身变化,商品容器、封口、包装和衬垫等在储藏间的变化。
6.2.2.1 爆炸品:一般不宜拆包检查,主要检查外包装。爆炸性化合物可拆箱检查。
6.2.2.2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用称量法检查其重量;检查钢瓶是否漏气可用气球将瓶嘴扎紧;也可用棉球蘸稀盐酸液(用于氨)、稀氨水(用于氯)涂在瓶口处。如果漏气会立即产生大量烟雾。
6.2.2.3 易燃液体:主要查封口是否严密,有无挥发或渗漏,有无变色、变质和沉淀现象。
6.2.2.4 易燃固体:查有无溶(熔)、升华和变色、变质现象。
6.2.2.5 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查有无挥发、渗漏、吸潮溶化,含稳定剂的稳定剂要足量,否则立即添足补满。
6.2.2.6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主要是检查包装封口是否严密,有无吸潮溶化,变色变质;有机过氧化物,含稳定剂的稳定剂要足量,封口严密有效。
6.2.2.7 按重量计的商品应抽检重量,以控制商品保管损耗。
6.2.2.8 每次质量检查后,外包装上均应作出明显的标记,并作好记录。
6.2.3 检查结果问题处理
6.2.3.1 检查结果逐项记录,在商品外包装上做出标记。
6.2.3.2 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填写有问题商品通知单通知存货方。如问题严重或危及安全时立即汇报和通知存货方,采取应急措施。
6.2.3.3 有效期商品应在有效期前一个月通知存货方。
6.2.3.4 超过储藏期限或长期不出库的商品应
36、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安全操作要求
7.1 作业人员应穿工作服,戴手套、口罩等必要的防护用具,操作中轻搬轻放,防止摩擦和撞击。
7.2 各项操作不得使用能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现场应远离热源与火源。
7.3 操作易燃液体需穿防静电工作服,禁止穿带钉鞋。大桶不得直接在水泥地面滚动。出入库汽车要戴好防护罩,排气管不得直接对准库房门。
7.4 桶装各种氧化剂不得在水泥地面滚动。
7.5 库房内不准分、改装,开箱、开桶、验收和质量检查等需在库房外进行。
37、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应急情况处理
10.1 灭火方法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
10.2 各种物品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毒性气体和毒害性烟雾。在灭火和抢救时,应站在上风头,佩戴防毒面具或自救式呼吸器。
10.3 如发现头晕、呕吐、呼吸困难、面色发青等中毒症状,立即离开现场,移到空气新鲜处或做人工呼吸,重者送医院诊治。
38、 化学品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指标闪点、燃点、自燃点、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爆 炸 压 力、
39、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三种,分别是呼吸道、皮 肤、消化道;
40、 采购危化品,我们需要审核其资质。生产厂商审核《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厂商审核其《危
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41、 委托运输危险化学品,我们需要审核其运输单位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证》,押运人员的《道路危险
货物运输操作证》;运输危险化学品,只能委托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运输单位承运;不准委托个体运输户和不具备资质条件的运输单位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活动。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标志,必须符合《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13392-92)的标准;运输易燃易爆介质的槽罐车辆必须安装静电接地装置和阻火设施。
42、 采购危险化学品时,采购人员需需要向供应商索取中文说明的化学品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并且在订
单确认后将此MSDS传送至储存部门、使用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 要求供货方提供化学事故应急咨询服务电话,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协助。
43、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搬运要求:①、搬运前应穿戴好防护围裙(或防酸服)、面具、橡胶手套 、化学防护靴
或化学防护鞋套,运输的全过程佩戴,直到此次运输工作结束才可脱下,以防运输过程中发生意外;②、搬运化学品、化学容器、安全罐时,应平稳轻放,防止撞击、拖拉、摔碰、翻滚、摩擦 等,以防容器破损或内部物质发生反应 ;③、运输车或地排车上只能放置一层容器、安全罐、或混酸塑料箱,以防容器 坠地伤人,不可同车运输会互相发生反应 的化学物质、废液、容器、含化学品物质/材料/废物 (如有机溶剂类和腐蚀类、或酸类与碱类 ;④、进入卸载现场的车辆应熄火卸车;车辆周围用警示带进行隔离警示,对轮胎进行固定,防止车辆发生滑动。确认车辆接地完好。等溶剂卸载完毕,确认周围无可燃蒸汽后才能启动车辆,以免发动车辆打火而发生火灾事故。
44、 列举使用危化品是常用的个人劳保用品:面具、化学护目镜、化学防护围裙、化学防护服、防酸口罩、防溶剂口罩、半面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具、化学防护手套、化学防护靴等防护具使用前,要检查其完好性,破损的防护具不要使用;
45、 使用危化品清洗器件时的安全措施:使用化学品清洗器件时,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溶剂类在溶剂类通风橱内,腐蚀类在腐蚀类通风橱内,不要混用,以免发生危险反应。清洗器件时,应尽量平稳轻放,防止撞击、拖拉、摔碰、翻滚,摩擦、器件坠落等,以防化学品溢出、飞溅、泄漏、或发生火灾等;清洗的全过程中,均应佩带化学防护镜(若使用溶剂类化学品)或面具(若使用腐蚀类化学品)、橡胶手套、橡胶围裙等,直至清洗工作结束。若清洗工作需将头部伸入通风橱内,或呼吸带处于化学品蒸发范围内时,应佩戴相应的防酸或防溶剂口罩;若发现通风不足以致酸气或溶剂气味外溢,应立即暂停工作,并进行维修 ;
46、 维修使用危化品的设备、器具、管道等的安全注意事项:①必须正确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具;②、若所维
修或保养的储槽属于密闭空间的范畴,应遵守密闭空间进入安全指导的有关规定。③、若需进行焊接工作,应遵守动火作业的相关安全规定;④、维修与保养时应将与维修或保养部位相关的各部位的化学品放空,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用水彻底清洗后,再开始进行工作。⑤、清洗废水应用容器进行收集后,作为化学废弃物进行处理;
47、 化学危险品的储存方式,都以《安全技术说明书》中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为准,同时参照《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禁忌物配存表》
48、 废弃化学品不能随意丢弃,要严格按照其《安全技术说明书》规定的方式处理;
49、
常用危险化学品安全警示标志
50、 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过程一般包括报警、紧急疏散、现场急救、溢出或泄漏处理和火灾控制几方面;
51、 突发性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火灾爆炸事故:①﹑事故时间、地点及单位;②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③事故性
质(外溢、爆炸、火灾);死危险程度及有无人员伤亡;⑤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52、 突发性危险化学品事故一般会出现人员伤害等情况。现场急救时应注意的事项:①、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②、应将受伤人员小心地从危险的环境转移到安全的地点;③、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互相监护照应,所用的救援器材必须是防爆的;④、急救处理程序化,可采取如下步骤:先除去伤病员污染衣物------然后冲洗------共性处理------个性处理------转送医院;处理污染物。要注意对伤员污染衣物的处理,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53、 受到化学伤害的人员进行急救时,几项首先要做的紧急处理是:①﹑置神志不清的病员于侧位,防止气道
梗阻,呼吸困难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停止 者立即进行胸外挤压法。②﹑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③﹑眼睛污染时,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④﹑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 ~42℃恒温热水浸泡,使其在15~30分钟内温度提 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⑤﹑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⑥﹑口服者,可根据物料性质,对症处理;有必要进行洗胃⑦﹑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54、 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需紧急处理,安全注意事项是:①﹑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②﹑如果泄漏物化学品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扑灭任何明火及任何其它形式的热源和火源,以降低发生火灾爆炸危险性;③﹑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④﹑应从上风、上坡处接近现场,严禁盲目进入。
55、 危化品发生泄漏,地面泄漏物处理方法主要有: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56、 危化品火灾扑救基本原则:A先控制,后消灭。针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火势发展蔓延快和燃烧面积大的特点,积极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B 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C进行火情侦察、火灾扑救、火场疏散人员应有针对性的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穿戴专用防护服等;D应迅速查明燃烧范围、燃烧物品及其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险特性、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E正确选择最适宜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火势较大时,应先堵截火势蔓延,控制燃烧范围,然后逐步扑灭火势;F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应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撤退信号应格外醒目,能使现场所有人员都看到或听到,并应经常预先演练);G火灾扑灭后,起火单位应当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协助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管理部门调查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责任,未经公安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
57、 扑救易燃液体火灾的基本方法:
(1)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危险的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如有液体流淌时,应筑堤(或用围油栏)拦截漂散流淌的易燃液体或挖沟导流。
(2)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液体的品名、比重、水溶性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
(3)对较大贮罐或流淌火灾,应准确判断着火面积。小面积(一般50平方米以内)液体火灾,一般可用雾状水扑灭。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一般更有效。大面积液体火灾则必须根据其相对密度、水溶性和燃烧面积大小,选择正确的灭火剂扑救。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汽油、苯等),用直流水、雾状水灭火往往无效。可用普通蛋白泡沫或清水泡沫扑灭。用干粉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比水重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二硫化碳)起火时可用水扑救,水能覆盖在液面上灭火。用泡沫也有效。用干粉扑救,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降低燃烧强度。具有水溶性的液体(如醇类、酮类等),虽然从理论上讲能用水稀释扑救,但用此法要使液体闪点消失,水必须在液体中占很大比例,这不仅需要大量的水,也容易使液体溢出流淌,而普通泡沫又会受到水溶性液体的破坏(如果普通泡沫强度加大,可以减弱火势),因此,最好用抗溶性泡沫扑救,用干粉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也需要用水冷却罐壁,降低燃烧强度。
(5) 扑救毒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易燃液体火灾,扑救人员必须佩带防护面具,采取防护措施
(5)扑救原油和重油等具有沸溢和喷溅危险的液体火灾时,必须注意计算可能发生沸溢、喷溅的时间和观察是否有沸溢、喷溅的征兆。指挥员发现危险征兆时应迅即作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扑救人员看到或听到统一撤退信号后,应立即撤至安全地带。
(6)遇易燃液体管道或贮罐泄漏着火,在切断蔓延方向,把火势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同时,对输送管道应设法找到并关闭进、出阀门,如果管道阀门已损坏或是贮罐泄漏,应迅速准备好堵漏材料,然后先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或雾状水等扑灭地上的流淌火焰,为堵漏扫清障碍,其次再扑灭泄漏口的火焰,并迅速采取堵漏措施。与气体堵漏不同的是,液体一次堵漏失败,可连续堵几次,只要用泡沫覆盖地面,并堵住液体流淌和控制好周围着火源,不必点燃泄漏口的液体。
58、 扑救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基本方法: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总是被储存在不同的容器内,或通过管道输送。其中储存在较小钢瓶内的气体压力较高,受热或受火焰熏烤容易发生爆裂。气体泄露后遇着火源已形成稳定燃烧时,其发生爆炸或再次爆炸的危险性与可燃气体泄漏未燃时相比要小得多。遇压缩或液化气体火灾一般应采取以下基本方法:
(1)扑救气体火灾切忌盲目灭火,即使在扑救周围火势以及冷却过程中不小心把泄漏处的火焰扑灭了,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也必须立即用长点火棒将火点燃,使其恢复稳定燃烧。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
(2)首先应扑灭外围被火源引燃的可燃物火势,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
(3)如果火势中有压力容器或有受到火焰辐射热威胁的压力容器,能疏散的应尽量在水枪的掩护下疏散到安全地带,不能疏散的应部署足够的水枪进行冷却保护。为防止容器爆裂伤人,进行冷却的人员应尽量采用低姿射水或利用现场坚实的掩蔽体防护。对卧式贮罐,冷却人员应选择贮罐四侧角作为射水阵地。
(4)如果是输气管道泄露着火,应首先设法找到气源阀门。阀门完好时,只要关闭气体阀门,火势就会自动熄灭。
(5)贮罐或管道泄漏关阀无效时,应根据火势大小判断气体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
材料。(如软木塞、橡皮塞、气囊塞、粘合剂、弯管工具等)
(6)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即可用水扑救火势,也可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但仍需水冷却烧烫的罐或管壁。火扑灭后,应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同时用雾状水稀释和驱散泄漏出来的气体。
(7)现场指挥应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遇有火势熄灭后较长时间未能恢复稳定燃烧或受热辐射的容器安全阀火焰变亮耀眼、尖叫、晃动等爆裂征兆时,指挥员必须适时作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事先规定的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退至安全地带。
59、
危化品培训(安全分管、安全员)
1、 危险化学品定义: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性,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2、 危险化学品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3、 泰山玻纤常用危险化学品分别是易燃液体、腐蚀品、氧化剂、有毒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其中甲类危险化学品月使用量约45吨,乙类危险化学品约110吨;
4、 易燃液体具有以下一些特点:高度易燃性、易爆性、高度流动扩散性、易积聚电荷性、受热膨胀性、毒性;
5、 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闪点低于或等于61摄氏度时即为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按照闪点高低分为三类,分别是:低闪点液体--闪点低于-18℃的液体 ;中闪点液体-闪点在-18℃至23℃的液体;高闪点液体--闪点在23℃至61℃的液体;
6、 易燃的液体的闪点越低,其危险性越高,反之则越低;
7、 腐蚀品分为三类,分别是酸性腐蚀品,如盐酸。碱性腐蚀品,如火碱、石灰;其他腐蚀品,如二氯乙醛、苯酚钠等。
8、 腐蚀品危险特性是强烈腐蚀性性、易燃性、强烈的毒性、氧化性;
9、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分为三类,分别是易燃气体,如氢气、乙炔、丙烷;不燃气体,如氧气、氮气;有毒气体,如氯气、一氧化碳;所有压缩气体都有危害性﹐因为它们是在高压之下﹐有些气体具有易燃﹑易爆﹑助燃﹑剧毒等性质﹐在受热﹑撞击等情况下﹐易引起燃烧爆炸或中毒事故;
10、 氧化剂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有助燃作用,泰山玻纤常见氧化剂有氧气、过硫酸铵、硝酸锂;有机过氧化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泰山玻纤常见有机过氧化物有过氧化苯甲酰、甲乙酮等;
11、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四条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以下统称危险化学品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从业人员应当接受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对有资格要求的岗位,应当配备依法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
1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应当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安全条件审查。
13、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二十四条 危险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以下统称专用仓库)内,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应当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并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
14、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二十八条 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其使用条件(包括工艺)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并根据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危险特性以及使用量和使用方式,建立、健全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15、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二十九条 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除外,下同),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
16、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四十五条 运输危险化学品,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器材。
17、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四十七条 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安全技术条件,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应当悬挂或者喷涂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警示标志。
18、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4.7 危险化学品贮存方式分为三种,分别是隔离贮存、隔开贮存、分离贮存;
19、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4.6 贮存危险化学品应有明显的标志,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化学品时,应该按最高级别的危险化学品等级标志;
20、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4.8 根据危险品性能分区、分库、分类贮存,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贮存;
21、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5.4对贮存场所通风或温度调节做了如下规定
22、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做了如下规定(见下表) 23、
24、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对化学品危险品的养护做了如下规定:
25、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下规定: ,对危化品的出入库做了如
26、
27、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 对危化品库的消防措施进行了如下规定
:
28、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下规定:对危化品的仓库管理员、装卸人员、消防人员做如
29、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第十二条 使用单位使用的化学品应有标识,危险化学品应有安全标签,并向操作人员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
30、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第十四条 使用单位购进的化学品需要转移或分装到其它容器时,应标
明其内容。对于危险化学品,在转移或分装后的容器上应贴安全标签;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容器在未净化处理前,不得更换原安全标签。
31、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第十六条 使用单位应通过下列方法,消除、减少和控制工作场所危
险化学品产生的危害: (一)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替代品; (二)选用可将危害消除或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技术; (三)采用能消除或降低危害的工程控制措施(如隔离、密闭等); (四)采用能减少或消除危害的作业制度和作业时间;
32、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五)采取其他的劳动安全卫生措施。 第十七条 使用单位在危险化
学品工作场所应设有急救设施,并提供应急处理的方法。 第十八条 使用单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消除化学废料和清洗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废旧容器。 第十九条 使用单位应对盛装、输送、贮存危险化学品的设备,采用颜色、标牌、标签等形式,标明其危险性。 第二十条 使用单位应将危险化学品的有关安全卫生资料向职工公开,教育职工识别安全标签、了解安全技术说明书、掌握必要的应急处理方法和自救措施,并经常对职工进行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教育和培训。
33、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以下规定
存放危险品的库房条件 储藏易燃易爆商品的库房,应冬暖夏凉、干燥、易于通风、密封和避光。
3.2.1 根据各类商品的不同性质、库房条件、灭火方法等进行严格的分区分类,分库存放。
3.2.1.1 爆炸品宜储藏于一级轻顶耐火建筑的库房内。
3.2.1.2 低、中闪点液体、一级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类宜储藏于一级耐火建筑的库房内。
3.2.1.3 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可储藏于一、二级耐火建筑的库房内。
3.2.1.4 二级易燃固体、高闪点液体可储藏于耐火等级不低于三级的库房内。 安全条件
3.3.1 商品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火源、热源、电源,无产生火花的条件。
3.3.2 除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规定分类贮存外,以下品种应专库储藏。
3.3.2.1 爆炸品:黑色火药类、爆炸性化合物分别专库储藏。
3.3.2.2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气体、不燃气体和有毒气体分别专库储藏。
3.3.2.3 易燃液体均可同库储藏;但甲醇、乙醇、丙酮等应专库贮存。
3.3.2.4 易燃固体可同库储藏;但发乳剂H(编者注:可能是“发孔剂”或“发泡剂”)与酸或酸性物品分别储藏;硝酸纤维素酯、安全火柴、红磷及硫化磷、铝粉等金属粉类应分别储藏。
3.3.2.5 自燃物品:黄磷,烃基金属化合物,浸动、植物油制品须分别专库储藏。
3.3.2.6 遇湿易燃物品专库储藏。
3.3.2.7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一、二级无机氧化剂与一、二级有机氧化剂必须分别储藏,但硝酸铵、氯酸盐类、高锰酸盐、亚硝酸盐、过氧化钠、过氧化氢等必须分别专库储藏。 存放危险品的库房温湿度条件
3.5.1 各类商品适宜储藏的温湿度见表1。
34、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存放危险品的库房堆垛要求
根据库房条件、商品性质和包装形态采取适当的堆码和垫底方法。
5.1.1 各种商品不允许直接落地存放。根据库房地势高低,一般应垫15cm以上。遇湿易燃物品、易吸潮溶化和吸潮分解的商品应根据情况加大下垫高度。
5.1.2 各种商品应码行列式压缝货垛,做到牢固、整齐、美观,出入库方便,一般垛高不超过3m。
5.1.3 堆垛间距:a)主通道大于等于180 cm; b)支通道大于等于80 cm;c)墙距大于等于30 cm; d)柱距大于等于10 cm;e)垛距大于等于10 cm;f)项距大于等于50 cm;
35、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危化品养护技术
6.1 温湿度管理
6.1.1 库房内设温湿度表(重点库可设自记温湿度计),按规定时间观测和记录。
6.1.2 根据商品的不同性质,采取密封、通风和库内吸潮相结合的温湿度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并保持库房内的温湿度,使之符合表1的要求。
6.2 在库检查
6.2.1 安全检查
每天对库房内外进行安全检查,检查易燃物是否清理,货垛牢固程度和异常现象。
6.2.2 质量检查
根据商品性质,定期进行以感官为主的在库质量检查,每种商品抽查1~2件,主要检查商品自身变化,商品容器、封口、包装和衬垫等在储藏间的变化。
6.2.2.1 爆炸品:一般不宜拆包检查,主要检查外包装。爆炸性化合物可拆箱检查。
6.2.2.2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用称量法检查其重量;检查钢瓶是否漏气可用气球将瓶嘴扎紧;也可用棉球蘸稀盐酸液(用于氨)、稀氨水(用于氯)涂在瓶口处。如果漏气会立即产生大量烟雾。
6.2.2.3 易燃液体:主要查封口是否严密,有无挥发或渗漏,有无变色、变质和沉淀现象。
6.2.2.4 易燃固体:查有无溶(熔)、升华和变色、变质现象。
6.2.2.5 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查有无挥发、渗漏、吸潮溶化,含稳定剂的稳定剂要足量,否则立即添足补满。
6.2.2.6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主要是检查包装封口是否严密,有无吸潮溶化,变色变质;有机过氧化物,含稳定剂的稳定剂要足量,封口严密有效。
6.2.2.7 按重量计的商品应抽检重量,以控制商品保管损耗。
6.2.2.8 每次质量检查后,外包装上均应作出明显的标记,并作好记录。
6.2.3 检查结果问题处理
6.2.3.1 检查结果逐项记录,在商品外包装上做出标记。
6.2.3.2 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填写有问题商品通知单通知存货方。如问题严重或危及安全时立即汇报和通知存货方,采取应急措施。
6.2.3.3 有效期商品应在有效期前一个月通知存货方。
6.2.3.4 超过储藏期限或长期不出库的商品应
36、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安全操作要求
7.1 作业人员应穿工作服,戴手套、口罩等必要的防护用具,操作中轻搬轻放,防止摩擦和撞击。
7.2 各项操作不得使用能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现场应远离热源与火源。
7.3 操作易燃液体需穿防静电工作服,禁止穿带钉鞋。大桶不得直接在水泥地面滚动。出入库汽车要戴好防护罩,排气管不得直接对准库房门。
7.4 桶装各种氧化剂不得在水泥地面滚动。
7.5 库房内不准分、改装,开箱、开桶、验收和质量检查等需在库房外进行。
37、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应急情况处理
10.1 灭火方法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
10.2 各种物品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毒性气体和毒害性烟雾。在灭火和抢救时,应站在上风头,佩戴防毒面具或自救式呼吸器。
10.3 如发现头晕、呕吐、呼吸困难、面色发青等中毒症状,立即离开现场,移到空气新鲜处或做人工呼吸,重者送医院诊治。
38、 化学品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指标闪点、燃点、自燃点、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爆 炸 压 力、
39、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三种,分别是呼吸道、皮 肤、消化道;
40、 采购危化品,我们需要审核其资质。生产厂商审核《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厂商审核其《危
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41、 委托运输危险化学品,我们需要审核其运输单位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证》,押运人员的《道路危险
货物运输操作证》;运输危险化学品,只能委托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运输单位承运;不准委托个体运输户和不具备资质条件的运输单位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活动。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标志,必须符合《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13392-92)的标准;运输易燃易爆介质的槽罐车辆必须安装静电接地装置和阻火设施。
42、 采购危险化学品时,采购人员需需要向供应商索取中文说明的化学品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并且在订
单确认后将此MSDS传送至储存部门、使用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 要求供货方提供化学事故应急咨询服务电话,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协助。
43、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搬运要求:①、搬运前应穿戴好防护围裙(或防酸服)、面具、橡胶手套 、化学防护靴
或化学防护鞋套,运输的全过程佩戴,直到此次运输工作结束才可脱下,以防运输过程中发生意外;②、搬运化学品、化学容器、安全罐时,应平稳轻放,防止撞击、拖拉、摔碰、翻滚、摩擦 等,以防容器破损或内部物质发生反应 ;③、运输车或地排车上只能放置一层容器、安全罐、或混酸塑料箱,以防容器 坠地伤人,不可同车运输会互相发生反应 的化学物质、废液、容器、含化学品物质/材料/废物 (如有机溶剂类和腐蚀类、或酸类与碱类 ;④、进入卸载现场的车辆应熄火卸车;车辆周围用警示带进行隔离警示,对轮胎进行固定,防止车辆发生滑动。确认车辆接地完好。等溶剂卸载完毕,确认周围无可燃蒸汽后才能启动车辆,以免发动车辆打火而发生火灾事故。
44、 列举使用危化品是常用的个人劳保用品:面具、化学护目镜、化学防护围裙、化学防护服、防酸口罩、防溶剂口罩、半面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具、化学防护手套、化学防护靴等防护具使用前,要检查其完好性,破损的防护具不要使用;
45、 使用危化品清洗器件时的安全措施:使用化学品清洗器件时,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溶剂类在溶剂类通风橱内,腐蚀类在腐蚀类通风橱内,不要混用,以免发生危险反应。清洗器件时,应尽量平稳轻放,防止撞击、拖拉、摔碰、翻滚,摩擦、器件坠落等,以防化学品溢出、飞溅、泄漏、或发生火灾等;清洗的全过程中,均应佩带化学防护镜(若使用溶剂类化学品)或面具(若使用腐蚀类化学品)、橡胶手套、橡胶围裙等,直至清洗工作结束。若清洗工作需将头部伸入通风橱内,或呼吸带处于化学品蒸发范围内时,应佩戴相应的防酸或防溶剂口罩;若发现通风不足以致酸气或溶剂气味外溢,应立即暂停工作,并进行维修 ;
46、 维修使用危化品的设备、器具、管道等的安全注意事项:①必须正确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具;②、若所维
修或保养的储槽属于密闭空间的范畴,应遵守密闭空间进入安全指导的有关规定。③、若需进行焊接工作,应遵守动火作业的相关安全规定;④、维修与保养时应将与维修或保养部位相关的各部位的化学品放空,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用水彻底清洗后,再开始进行工作。⑤、清洗废水应用容器进行收集后,作为化学废弃物进行处理;
47、 化学危险品的储存方式,都以《安全技术说明书》中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为准,同时参照《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禁忌物配存表》
48、 废弃化学品不能随意丢弃,要严格按照其《安全技术说明书》规定的方式处理;
49、
常用危险化学品安全警示标志
50、 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过程一般包括报警、紧急疏散、现场急救、溢出或泄漏处理和火灾控制几方面;
51、 突发性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火灾爆炸事故:①﹑事故时间、地点及单位;②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③事故性
质(外溢、爆炸、火灾);死危险程度及有无人员伤亡;⑤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52、 突发性危险化学品事故一般会出现人员伤害等情况。现场急救时应注意的事项:①、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②、应将受伤人员小心地从危险的环境转移到安全的地点;③、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互相监护照应,所用的救援器材必须是防爆的;④、急救处理程序化,可采取如下步骤:先除去伤病员污染衣物------然后冲洗------共性处理------个性处理------转送医院;处理污染物。要注意对伤员污染衣物的处理,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53、 受到化学伤害的人员进行急救时,几项首先要做的紧急处理是:①﹑置神志不清的病员于侧位,防止气道
梗阻,呼吸困难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停止 者立即进行胸外挤压法。②﹑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③﹑眼睛污染时,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④﹑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 ~42℃恒温热水浸泡,使其在15~30分钟内温度提 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⑤﹑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⑥﹑口服者,可根据物料性质,对症处理;有必要进行洗胃⑦﹑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54、 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需紧急处理,安全注意事项是:①﹑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②﹑如果泄漏物化学品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扑灭任何明火及任何其它形式的热源和火源,以降低发生火灾爆炸危险性;③﹑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④﹑应从上风、上坡处接近现场,严禁盲目进入。
55、 危化品发生泄漏,地面泄漏物处理方法主要有: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56、 危化品火灾扑救基本原则:A先控制,后消灭。针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火势发展蔓延快和燃烧面积大的特点,积极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B 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C进行火情侦察、火灾扑救、火场疏散人员应有针对性的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穿戴专用防护服等;D应迅速查明燃烧范围、燃烧物品及其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险特性、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E正确选择最适宜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火势较大时,应先堵截火势蔓延,控制燃烧范围,然后逐步扑灭火势;F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应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撤退信号应格外醒目,能使现场所有人员都看到或听到,并应经常预先演练);G火灾扑灭后,起火单位应当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协助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管理部门调查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责任,未经公安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
57、 扑救易燃液体火灾的基本方法:
(1)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危险的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如有液体流淌时,应筑堤(或用围油栏)拦截漂散流淌的易燃液体或挖沟导流。
(2)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液体的品名、比重、水溶性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
(3)对较大贮罐或流淌火灾,应准确判断着火面积。小面积(一般50平方米以内)液体火灾,一般可用雾状水扑灭。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一般更有效。大面积液体火灾则必须根据其相对密度、水溶性和燃烧面积大小,选择正确的灭火剂扑救。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汽油、苯等),用直流水、雾状水灭火往往无效。可用普通蛋白泡沫或清水泡沫扑灭。用干粉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比水重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二硫化碳)起火时可用水扑救,水能覆盖在液面上灭火。用泡沫也有效。用干粉扑救,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降低燃烧强度。具有水溶性的液体(如醇类、酮类等),虽然从理论上讲能用水稀释扑救,但用此法要使液体闪点消失,水必须在液体中占很大比例,这不仅需要大量的水,也容易使液体溢出流淌,而普通泡沫又会受到水溶性液体的破坏(如果普通泡沫强度加大,可以减弱火势),因此,最好用抗溶性泡沫扑救,用干粉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也需要用水冷却罐壁,降低燃烧强度。
(5) 扑救毒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易燃液体火灾,扑救人员必须佩带防护面具,采取防护措施
(5)扑救原油和重油等具有沸溢和喷溅危险的液体火灾时,必须注意计算可能发生沸溢、喷溅的时间和观察是否有沸溢、喷溅的征兆。指挥员发现危险征兆时应迅即作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扑救人员看到或听到统一撤退信号后,应立即撤至安全地带。
(6)遇易燃液体管道或贮罐泄漏着火,在切断蔓延方向,把火势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同时,对输送管道应设法找到并关闭进、出阀门,如果管道阀门已损坏或是贮罐泄漏,应迅速准备好堵漏材料,然后先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或雾状水等扑灭地上的流淌火焰,为堵漏扫清障碍,其次再扑灭泄漏口的火焰,并迅速采取堵漏措施。与气体堵漏不同的是,液体一次堵漏失败,可连续堵几次,只要用泡沫覆盖地面,并堵住液体流淌和控制好周围着火源,不必点燃泄漏口的液体。
58、 扑救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基本方法: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总是被储存在不同的容器内,或通过管道输送。其中储存在较小钢瓶内的气体压力较高,受热或受火焰熏烤容易发生爆裂。气体泄露后遇着火源已形成稳定燃烧时,其发生爆炸或再次爆炸的危险性与可燃气体泄漏未燃时相比要小得多。遇压缩或液化气体火灾一般应采取以下基本方法:
(1)扑救气体火灾切忌盲目灭火,即使在扑救周围火势以及冷却过程中不小心把泄漏处的火焰扑灭了,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也必须立即用长点火棒将火点燃,使其恢复稳定燃烧。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
(2)首先应扑灭外围被火源引燃的可燃物火势,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
(3)如果火势中有压力容器或有受到火焰辐射热威胁的压力容器,能疏散的应尽量在水枪的掩护下疏散到安全地带,不能疏散的应部署足够的水枪进行冷却保护。为防止容器爆裂伤人,进行冷却的人员应尽量采用低姿射水或利用现场坚实的掩蔽体防护。对卧式贮罐,冷却人员应选择贮罐四侧角作为射水阵地。
(4)如果是输气管道泄露着火,应首先设法找到气源阀门。阀门完好时,只要关闭气体阀门,火势就会自动熄灭。
(5)贮罐或管道泄漏关阀无效时,应根据火势大小判断气体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
材料。(如软木塞、橡皮塞、气囊塞、粘合剂、弯管工具等)
(6)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即可用水扑救火势,也可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但仍需水冷却烧烫的罐或管壁。火扑灭后,应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同时用雾状水稀释和驱散泄漏出来的气体。
(7)现场指挥应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遇有火势熄灭后较长时间未能恢复稳定燃烧或受热辐射的容器安全阀火焰变亮耀眼、尖叫、晃动等爆裂征兆时,指挥员必须适时作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事先规定的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退至安全地带。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