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分析]之读书笔记

《受众分析》读书笔记

《受众分析》(audience analysis)是传播学大师——丹尼斯·麦奎尔对传播受众的全景扫描著作。麦奎尔的书在国内介绍的很多,《大众传播模式论》和《大众传播理论》很多研究者耳熟能详(这两本也都是需要啃的著作)。媒介发展日新月异,传统受众形态已经遭到根本的颠覆。在新媒体时代,在小众化传播时代,受众还存在么?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现在这些信息接收者,我们该如何称呼他们?

本书译者之一,在前沿对受众概念进行了微化扫描,叫做《受众分析》:解读与思考,其中一些知识观点摘录如下。

一、大众、受众与大众受众

大众受众(mass audience)在传播学中简称受众,其实大众(mass)和受众(audience)属于不同的话语范畴,一个是社会学概念,一个是传播学的。大众与受众的勾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

在社会学领域,大众是现代工业化社会的产物,也是大众传播的结果,反映了脱离家庭、血缘、土地等传统纽带,相互依赖却又彼此陌生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大众具有规模大、分散、匿名和无根性等特点,既不同与组织性的群体(group)(传播学上应该称之为组织),也不同于松散的群集(crowd),以及有政治自觉意识的公众(public)。受众没有任何组织,没有稳定的结构、规则和领导者,也缺乏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行动的意愿和手段。

麦奎尔认为受众是社会环境和特定媒介供应方式的产物。最早受众可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那些聚集在一起现场观看表演或竞技的城邦观众,他们是受众的原始雏形。以报刊为代表的印刷媒体催生了最早的大众受众——阅读公众,一种拥有一定社会地位和阅读技能,相对自主的群体。电影则创造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受众:数百万的人们一起分享相同的、经媒介传播的情感和体验,批量生产的拷贝传播,取代了个性化的、活生生的现场表演和互动。广播电视的出现,使受众身份第一次与技术手段的拥有联系在一起,跨越有形疆域的无形传播,大大扩展了传播的影响面和影响力,时空转换性更强,共时分享的受众也更多。

但是在批判学派的眼里,大众受众一词多少带有贬低的意思,意味着个性丧

失,非理性和缺乏自我意识。用马尔库塞的话说,大众受众的形成是控制与同质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控制和同质化导致了单维度的社会和单维度的人。他们无力辩解,而传媒却可以将“心理无知”强加给他们。

然而,后期文化研究学派尤其是接受分析了传统的“大众概念”,也否认受众不可避免的被动性,他们认为,受众从来就不是绝对被动的,而是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选择能力,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解读媒介文本,并建构意义。

二、受众研究的三种传统

麦奎尔将受众研究分为三种传统,分别冠以结构性、行为性和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之名。

结构性受众研究源于媒介工业的需求,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有关受众规模、媒介接触、到达率、流动情况等方面的量化信息,这些数据对于媒介广告经营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催生了一个与广告和媒介市场研究密切相关的庞大产业。结构性研究也有助于区分受众类别,探讨社会背景、大众 传媒系统与个人媒介使用之间的关系。

行为性受众研究的目的,重在改进和强化媒介传播效果,即通过考察受众的外在而非内在的表现,比如受众的媒介选择、使用、意见和态度等,来解释媒介的影响,预测受众行为,为传播决策提供参考。在行为性受众研究中,受众被视作“黑箱”,不必知其内在机理,通过查其言观其行,便可描述受众经验,推知其行为动机和传播效果。

社会文化性受受众研究内容广泛,广义包括批判研究、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和接受分析在内,狭义主要指后者。它抛弃了传播效果的刺激——反应模式,也不再遵从媒介文本或媒介讯息万能的观点,更扬弃了传统批判学派所谓受众臣服于传媒体系的观点,它认为受众具有主动权和选择权,受众媒介使用是特定社会文化环境的一种反映,也是赋予文化产品和文化经验以意义的过程。接受分析还特别强调了受众对媒介文本进行“解码”中的能动作用,认为受众对于大众媒介所提供的支配性和霸权性意义,具有抵抗和颠覆的力量。

麦奎尔归纳的受众研究三种传统,不仅在于研究目的和受众观的差异,还在于研究方法的不同。前两者主要采用调查统计和心理实验等定量研究方法,后者则采用田野调查法和定性研究的方法。

受众研究的目的不同,根源于研究者立场的不同:是站在传播者一方唯传媒工业之马首是瞻,还是站在受众一方用他们的视角看问题。可以把“受众控制”和“受众自治”作为两个目的的端点,在受众控制一端,数量最多的无疑是定量受众研究,这是媒介工业的需要。近年来,受众研究虽然出现了由手中控制向受众自治方向迁移、从传播者视角向受众视角转移的趋向,但整体上并未跳脱“主流”研究传统的窠臼。

三、社会视角:受众的媒介使用

麦奎尔主要从社会视角来研究受众。一些传播学研究将“媒介使用”与其他行为相区别,认为媒介使用是一种独立的、另类的行为类型,不可避免地回替代其他活动。麦奎尔则认为,媒介使用是人们在特点社会环境中完成的众多行为之一,或者说是由各种社会因素合力促成的一种行为。媒介使用是融入我们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妨碍或代替其他活动。事实上,媒介的发展,常常要与人们的生活形态相联系、相协调,不能人为地将媒介使用从受众生活的社会环境中抽离出来。这是这个意义上,今天的电视成为人们的生活背景之一,“看电视”比“看电视节目”更准确地描述了人们的日程生活形态;“去看电影”也总是更多地被描述为一项社会交往活动,而不仅仅是看电影。

四、传播技术的发展与未来受众

传播技术的发展会解构传统的大众受众么?

某种意义上讲,技术的发展再一定程度上逐渐消弱了形成大众受众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遥控器、录像机、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以及各种新的录制、存储和重放技术,到今天遍及全球的高速电子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传统的受众角色——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消费者、目标对象将终止,取而代之的是搜寻者、咨询者、浏览者、反馈者、对话者、交谈者等诸多角色中的一个。“在大众受众兴起长达一个多世纪之后,这样的变化也许的确堪称为革命。”

麦奎尔认为,技术的发展,媒介的增多和传播手段的丰富,虽然理论上为传播者的多样化开辟了道路,然而传媒产业的结构并未发生如技术进步所提供的可能那样奇妙的变化,相反,全球化、跨媒介并购、跨国媒介资本运动,却从两个相反的方向建构着受众:一个是受众的细分和分化,出现了新媒介渠道和产品的专业化受众,即便如此,目前在大多数国家里,多数受众注意力仍然集中在几个

频道上,在大多数时间内,媒介“核心”仍然支配着大多数受众的使用行为;另一个是作为媒介集中之产物的更大规模受众群的生长。

纽曼认为,面对新技术的发展,有两股相当强大的惯性力量,在制约着受众的形成和受众行为的根本性改变:一股是受众的媒介使用心理,一种根深蒂固的消极的,心不在焉的媒介使用习惯;另一股便是美国式大众传播工业模式,规模经济将传播推向追求公分母式的、单向的大众传播道路,而不是促进窄播和双向传播的发展。

读感:受众是传播的终端,随着研究视觉逐渐由传播者向受众的转向,受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受众一直是个谜,现在有关受众的知识,知识来源于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了解了受众的皮毛。受众可有不同的解读,如面向工业社会的作为消费者的受众,如在政治角度,认为受众是民主社会建设的中坚等,但是由根本而考究受众,在中国研究中还是比较欠缺的。彭兰在《网络传播》中认为传统的受众已经不存在了,由于新技术的出现,大规模、同质性的受众已经不复存在,但是还没有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新技术下的受众,所以暂且还称之为受众。但是,麦奎尔在《受众分析》前沿中,有不同见解:一方面新媒介产品不断细分着受众,另一方面,新技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再加上媒介工业化倾向越来越强,所以在传媒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前提上,大众受众仍然存在。但是,麦奎尔还对新技术对受众的影响和解构也抱有信心,只是打破僵局的那个时机尚未到来罢了。

《受众分析》读书笔记

《受众分析》(audience analysis)是传播学大师——丹尼斯·麦奎尔对传播受众的全景扫描著作。麦奎尔的书在国内介绍的很多,《大众传播模式论》和《大众传播理论》很多研究者耳熟能详(这两本也都是需要啃的著作)。媒介发展日新月异,传统受众形态已经遭到根本的颠覆。在新媒体时代,在小众化传播时代,受众还存在么?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现在这些信息接收者,我们该如何称呼他们?

本书译者之一,在前沿对受众概念进行了微化扫描,叫做《受众分析》:解读与思考,其中一些知识观点摘录如下。

一、大众、受众与大众受众

大众受众(mass audience)在传播学中简称受众,其实大众(mass)和受众(audience)属于不同的话语范畴,一个是社会学概念,一个是传播学的。大众与受众的勾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

在社会学领域,大众是现代工业化社会的产物,也是大众传播的结果,反映了脱离家庭、血缘、土地等传统纽带,相互依赖却又彼此陌生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大众具有规模大、分散、匿名和无根性等特点,既不同与组织性的群体(group)(传播学上应该称之为组织),也不同于松散的群集(crowd),以及有政治自觉意识的公众(public)。受众没有任何组织,没有稳定的结构、规则和领导者,也缺乏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行动的意愿和手段。

麦奎尔认为受众是社会环境和特定媒介供应方式的产物。最早受众可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那些聚集在一起现场观看表演或竞技的城邦观众,他们是受众的原始雏形。以报刊为代表的印刷媒体催生了最早的大众受众——阅读公众,一种拥有一定社会地位和阅读技能,相对自主的群体。电影则创造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受众:数百万的人们一起分享相同的、经媒介传播的情感和体验,批量生产的拷贝传播,取代了个性化的、活生生的现场表演和互动。广播电视的出现,使受众身份第一次与技术手段的拥有联系在一起,跨越有形疆域的无形传播,大大扩展了传播的影响面和影响力,时空转换性更强,共时分享的受众也更多。

但是在批判学派的眼里,大众受众一词多少带有贬低的意思,意味着个性丧

失,非理性和缺乏自我意识。用马尔库塞的话说,大众受众的形成是控制与同质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控制和同质化导致了单维度的社会和单维度的人。他们无力辩解,而传媒却可以将“心理无知”强加给他们。

然而,后期文化研究学派尤其是接受分析了传统的“大众概念”,也否认受众不可避免的被动性,他们认为,受众从来就不是绝对被动的,而是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选择能力,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解读媒介文本,并建构意义。

二、受众研究的三种传统

麦奎尔将受众研究分为三种传统,分别冠以结构性、行为性和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之名。

结构性受众研究源于媒介工业的需求,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有关受众规模、媒介接触、到达率、流动情况等方面的量化信息,这些数据对于媒介广告经营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催生了一个与广告和媒介市场研究密切相关的庞大产业。结构性研究也有助于区分受众类别,探讨社会背景、大众 传媒系统与个人媒介使用之间的关系。

行为性受众研究的目的,重在改进和强化媒介传播效果,即通过考察受众的外在而非内在的表现,比如受众的媒介选择、使用、意见和态度等,来解释媒介的影响,预测受众行为,为传播决策提供参考。在行为性受众研究中,受众被视作“黑箱”,不必知其内在机理,通过查其言观其行,便可描述受众经验,推知其行为动机和传播效果。

社会文化性受受众研究内容广泛,广义包括批判研究、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和接受分析在内,狭义主要指后者。它抛弃了传播效果的刺激——反应模式,也不再遵从媒介文本或媒介讯息万能的观点,更扬弃了传统批判学派所谓受众臣服于传媒体系的观点,它认为受众具有主动权和选择权,受众媒介使用是特定社会文化环境的一种反映,也是赋予文化产品和文化经验以意义的过程。接受分析还特别强调了受众对媒介文本进行“解码”中的能动作用,认为受众对于大众媒介所提供的支配性和霸权性意义,具有抵抗和颠覆的力量。

麦奎尔归纳的受众研究三种传统,不仅在于研究目的和受众观的差异,还在于研究方法的不同。前两者主要采用调查统计和心理实验等定量研究方法,后者则采用田野调查法和定性研究的方法。

受众研究的目的不同,根源于研究者立场的不同:是站在传播者一方唯传媒工业之马首是瞻,还是站在受众一方用他们的视角看问题。可以把“受众控制”和“受众自治”作为两个目的的端点,在受众控制一端,数量最多的无疑是定量受众研究,这是媒介工业的需要。近年来,受众研究虽然出现了由手中控制向受众自治方向迁移、从传播者视角向受众视角转移的趋向,但整体上并未跳脱“主流”研究传统的窠臼。

三、社会视角:受众的媒介使用

麦奎尔主要从社会视角来研究受众。一些传播学研究将“媒介使用”与其他行为相区别,认为媒介使用是一种独立的、另类的行为类型,不可避免地回替代其他活动。麦奎尔则认为,媒介使用是人们在特点社会环境中完成的众多行为之一,或者说是由各种社会因素合力促成的一种行为。媒介使用是融入我们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妨碍或代替其他活动。事实上,媒介的发展,常常要与人们的生活形态相联系、相协调,不能人为地将媒介使用从受众生活的社会环境中抽离出来。这是这个意义上,今天的电视成为人们的生活背景之一,“看电视”比“看电视节目”更准确地描述了人们的日程生活形态;“去看电影”也总是更多地被描述为一项社会交往活动,而不仅仅是看电影。

四、传播技术的发展与未来受众

传播技术的发展会解构传统的大众受众么?

某种意义上讲,技术的发展再一定程度上逐渐消弱了形成大众受众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遥控器、录像机、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以及各种新的录制、存储和重放技术,到今天遍及全球的高速电子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传统的受众角色——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消费者、目标对象将终止,取而代之的是搜寻者、咨询者、浏览者、反馈者、对话者、交谈者等诸多角色中的一个。“在大众受众兴起长达一个多世纪之后,这样的变化也许的确堪称为革命。”

麦奎尔认为,技术的发展,媒介的增多和传播手段的丰富,虽然理论上为传播者的多样化开辟了道路,然而传媒产业的结构并未发生如技术进步所提供的可能那样奇妙的变化,相反,全球化、跨媒介并购、跨国媒介资本运动,却从两个相反的方向建构着受众:一个是受众的细分和分化,出现了新媒介渠道和产品的专业化受众,即便如此,目前在大多数国家里,多数受众注意力仍然集中在几个

频道上,在大多数时间内,媒介“核心”仍然支配着大多数受众的使用行为;另一个是作为媒介集中之产物的更大规模受众群的生长。

纽曼认为,面对新技术的发展,有两股相当强大的惯性力量,在制约着受众的形成和受众行为的根本性改变:一股是受众的媒介使用心理,一种根深蒂固的消极的,心不在焉的媒介使用习惯;另一股便是美国式大众传播工业模式,规模经济将传播推向追求公分母式的、单向的大众传播道路,而不是促进窄播和双向传播的发展。

读感:受众是传播的终端,随着研究视觉逐渐由传播者向受众的转向,受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受众一直是个谜,现在有关受众的知识,知识来源于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了解了受众的皮毛。受众可有不同的解读,如面向工业社会的作为消费者的受众,如在政治角度,认为受众是民主社会建设的中坚等,但是由根本而考究受众,在中国研究中还是比较欠缺的。彭兰在《网络传播》中认为传统的受众已经不存在了,由于新技术的出现,大规模、同质性的受众已经不复存在,但是还没有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新技术下的受众,所以暂且还称之为受众。但是,麦奎尔在《受众分析》前沿中,有不同见解:一方面新媒介产品不断细分着受众,另一方面,新技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再加上媒介工业化倾向越来越强,所以在传媒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前提上,大众受众仍然存在。但是,麦奎尔还对新技术对受众的影响和解构也抱有信心,只是打破僵局的那个时机尚未到来罢了。


相关文章

  •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读书笔记
  •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读书笔记 绪论 ◎1新闻学:定义.中心议题.研究内容 ◎2新闻学和新闻工作:新闻工作极其相关涉及内容 ◎3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发展新闻学.党报理论 ◎4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 一 ...查看


  •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应该说作者想要给我们传达和表达的是这样一种信息:如果沉浸在以电视为主的电子媒介中,慢慢地失去思考,那么电视终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而使人们失去印刷时代时所具 ...查看


  • [学会提问-----读书笔记]摘自ljt的文集
  • 0.前言 我们不希望自己的行为仅仅建立在别人的评价的基础上,不希望自己是公众的傀儡.(所以我们应当学习掌握批判性思维) 1.提出正确问题的益处 1.1 批判性思维涉及:1)意识到一些彼此相关的批判性问题:2)能够在适当的时机提出和回答批判性 ...查看


  • 美国新闻史读书笔记
  • 19世纪30年代是美国大众报刊的萌芽时期,先是纽约四大美分报出现并相互之间竞争,到在约瑟夫·普利策的影响下新式新闻业的兴起.后来美国报业引发了一场"黄色新闻"浪潮,其影响直到今天还在报界发挥着作用:与上面这条历来争议颇多 ...查看


  • 最新[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 娱乐至死时代:莫让文化成为"庸俗的垃圾"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李欢 开篇想说的...... 尼尔·波兹曼是在本人所知的所有学术理论作家中最会讲故事的一个,本人几乎是第一次只花很少的时间便看完了一本经典的 ...查看


  • [麦肯锡方法]读书笔记
  • <麦肯锡学习方法>精华内容提炼 同事推荐<麦肯锡学习方法>,看后受益匪浅,为此还特意追订了本书推荐Gene Zelazny的<用图表说话>.本书由于重要价值信息太多,无法用一篇简短的感想概括.于是从头把书 ...查看


  • 大众文化研究_读书笔记
  • 大众文化研究 课程读书笔记 书名: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大众文化导论>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编:王一川 出版时间:2004年3月 内容提要:本书最为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之一,系统讲解了大众文化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做 ...查看


  • [消费社会]--丰盛社会中的混乱读书笔记
  • <消费社会>--"丰盛社会中的混乱"读书笔记 本节放在整本书的末尾,起着总结全书的作用.本节分为三个小点来阐述混乱的三种形式"暴力""非暴力亚文化"以及"疲劳 ...查看


  •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
  • 传播学教程 出题 具有知识点的知识 有可能花时间看看何人出题,可参考其论文风格答题 各老师的论文可从中国期刊网上用名字搜索 出什么题(150分) 名词解释:20%,4-5题 简答题:20%,2-3题 综合题:60%,2-3题 名词解释:一易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