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冷战"格局下沙特的战略困境

图片来源:CNBC

来源:动振204(Tsinghuaoutliers),已获作者授权,文字略有改动。

原题:《沙特的“国王困境”与对外战略的转变》

作者:王霆懿,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博士生,沙特费萨尔国王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

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以“文明冲突论”闻名于世,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而在其早年的经典著作《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他曾对君主制国家的特点进行过论述,认为传统君主制国家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国王的困境:成功还是生存?”这样一个难题。在传统的君主制国家中,国家政治体制必须集权于君主以图推进社会与经济改革;另一方面,集权却又使扩大传统政体的权力和吸收现代化所产生的新集团变得更为困难、甚至不可能。

这是以沙特为代表的所有君主制国家所面临的困境。如今,作为海湾地区主要国家的沙特,不仅要面临国内层面平衡国内政权稳定和发展的“国王困境”,还要面临国际层面的另一种“困境”:维护国家和政权安全与自身实力不足、对外战略实施与国内稳定相矛盾。

对沙特而言,内政外交的核心是维护政权的稳定,尤其是家族政权的生存。对外战略,包括外交和军事行动,本身是为了服务本国的战略目标。如何平衡对外战略的投入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国内政权的稳定。投入不足,则容易受到外部局势影响,面对剧烈变动的外部环境无力保护自身利益。而过度地将资源投入对外战略,尤其是军事行动和影响力扩张,会消耗自身实力和资源,长期来看,会反作用于内部政权的稳定。

总体来看,在沙特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沙特王室主要依附世界大国美国,采取“事大”原则,保持一种温和圆滑、滞后、不出头的外交战略,很少冒然采取重大的外交行动和举措,一般追随美国和其他地区强国的外交决策。同时,沙特与地区强国埃及、以色列等保持相对友好的准盟友关系,开展平衡外交。由于沙特外交的依附性和滞后性,长期以来,尽管沙特的对外政策不太受到人们喜欢,但是相对而言是比较成功的,实现了实力与战略目标的平衡。

但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以来,沙特先后在阿盟和海合会主导了推翻巴沙尔政权、干涉巴林内政、介入也门内战、建立打击伊斯兰国军事联盟、与伊朗断交等一系列重大军事和外交行动,获得了众多阿拉伯国家的响应。

在萨勒曼国王执政之后,沙特对外战略的转变更加明显。以沙特与伊朗断交为例,沙特通过处决国内什叶派教士,引发伊朗示威抗议,沙特驻伊朗使馆遇袭。随后,沙特宣布与伊朗断交,在沙特影响下,巴林、苏丹、吉布提等国宣布与伊朗断交,阿联酋、科威特降低与伊朗的外交关系级别或召回本国大使,阿盟外长会议表态支持沙特,谴责伊朗。沙特的一系列外交举措,迫使各国选边站队,试图构建针对伊朗的中东冷战格局。

沙特与伊朗交恶

内忧外患的阿拉伯国家“盟主”

沙特阿拉伯王国有近2800万人,国土面积214万平方公里,是阿拉伯半岛上人口最多,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沙特的军费支出排名世界第四位,居中东地区第一,表面看来沙特应是这一地区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之一。

在传统的阿拉伯人口大国和军事强国埃及发生政治动荡,另一地区强国叙利亚陷入持续内战后,位于海湾地区的沙特的实力相对上升,某种程度上扮演了阿拉伯国家“盟主”的角色。

但这并非因为沙特的综合实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是由于“阿拉伯之春”导致众多的阿拉伯国家一蹶不振,实力受损,沙特不得不开始扮演一位力不从心的“盟主”的角色。作为海湾合作委员会(海合会)的主导国家,沙特承担着保卫海合会成员集体安全的责任,并在阿拉伯联盟内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

尽管沙特表现出强势的“盟主”风范,但同时也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内政和外交挑战:

根据美国能源署网站显示,国际油价已经由2008年的每桶141美元跌至目前不到每桶30美元,受此影响,2014年沙特的石油收入由2789亿美元跌至880亿美元。

目前,沙特政府的财政储备以每月100亿美元的幅度下跌,预计到2018年,沙特的财政储备将从6550亿美元(2014年5月),跌至1770亿美元。而根据沙特内阁在2014年的预算,沙特2015年的财政赤字将达到390亿美元(最新数据是沙特2015年赤字达到创纪录的980亿美元——编者注),而以上这些,都没有考虑到沙特在今年采取一系列军事行动所带来的财政消耗。

沙特已经采取包括削减油气补贴、推迟970亿美元的太阳能项目等举措来应对财政赤字。但这些短期举措很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沙特的油气补贴占据其GDP的五分之一,同时约有25%的沙特人口处于相对贫困,失业率为12%,在年轻人口中更达到30%。这些都没有考虑女性在沙特的就业情况,许多女性在沙特无法就业,或受到种种限制,因此沙特的失业率要远远高于统计数据。而沙特推迟的太阳能项目,原定在2032年为沙特本国提供三分之一的电力,这对于沙特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都至关重要。

沙特国内沙漠广布,可耕种面积不足,降雨稀少。只能通过大量的粮食进口和海水淡化来满足国内需求。据估算,沙特国内的人口,将从目前2800万增长至2030年的3700万,快速的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压力、水资源消耗、粮食进口问题会更加严峻。

油价暴跌,沙特财政收入锐减

但毕竟沙特长期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拥有巨额的石油财富。沙特阿拉伯金融管理局(SAMA)在西方国家的投资和股票约有7000多亿美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沙特目前的财政赤字。不过,面目前油价的持续下跌、页岩气革命和新能源技术的突破,沙特的经济转型不可避免。

沙特的军事现状和困境

作为世界最豪华的军队之一,沙特的军队并没有在对抗伊朗、推翻巴沙尔政权、打击胡塞武装等方面取得决定性的胜利。2015年12月14日,胡塞武装的导弹击中沙特驻也门的军事基地,造成包括沙特在也门最高指挥官阿勒苏哈尼准将在内的近百人的死伤。沙特军队的华而不实在这里表现的非常明显。面对错综复杂的地区局势和紧迫的安全压力,沙特的军事实力是否能够支持它对外战略的转变,是让人疑问的。

军事实力取决于诸多方面,如人口、国土面积、军事政策、军队结构、武器装备、联盟关系等。这里仅就沙特的武装力量基本情况、组织架构进行简要的分析。

沙特王国的武装力量,总称为沙特王家武装力量,英文名The Royal Saudi Armed Forces。主要由沙特阿拉伯陆军7万5000人、沙特王家空军2万人、沙特王家海军1万3500人、沙特王家防空部队1万6000人、战略导弹部队、沙特国民卫队约10万人(其中25,000人为部族民兵)、边防部队、海上警卫队、特种部队、沙特王家警卫团等组成。军队总人数超过20万人,军费开支约占GDP的7%-8%。

由于拥有世界最庞大的石油财富为后盾,沙特多次斥重金采购军事装备,长年居中东地区首位。2010年沙特与奥巴马政府签订了总价值约600亿美元,为期20年的军事协议,采购包括84架F-15战斗机、近200架直升机,以及升级70架旧型号的F-15s战斗机。

2011年,经历邻国巴林动荡后,沙特宣布追加300亿美元用来升级海军舰队,来应对伊朗可能的威胁。此外,沙特还曾多次采购英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军事装备,如阵风战斗机、狂风战斗机和大量陆军装备。1987年,沙特斥资35亿美元,向当时尚未建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了可携带核弹头的东风—3中程弹道导弹,并凭借这些导弹建立了战略导弹部队。

无论是在中东,还是在世界范围内,沙特的武器装备,都是比较精良。如此高的军费预算(占GDP的 7%-8%),相较于仅20万左右的军队,人均的军费开支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沙特目前面临日益严峻的地区安全局势,并采取与以往不同的比较激进的外交政策,在也门、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展开军事行动,同时应对伊朗与日剧增的军事威胁,相信在未来几年,沙特的军备采购和国防开支应该会继续增加。

沙特国民卫队

沙特的军队的组织架构不同于其它国家,并不隶属于单一的指挥体系。

沙特国民卫队在沙特国内地位特殊,是一支人数与正规军队相当的武装力量。这支部队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由沙特前国王阿卜杜拉创建,现由阿卜杜拉的儿子穆太卜.本.阿卜杜拉领导。

沙特国民卫队装备精良,不同于沙特的其它军事部门,不隶属沙特国防部,有独立的组织结构和指挥体系,并与沙特的一些部族关系密切。部队的任务是战时配合正规军作战, 平时维持国内安全, 保护王室政权和重要石油产区。

国民卫队是一支特殊的武装力量, 它既是军事组织, 又是文化和社会组织。其在沙特国内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独特,对于维护沙特王室的统治极为重要。

而王家警卫团则直接向国王本人负责,负责王室核心成员的安全。

尽管拥有大规模的先进武器装备,沙特仍面临严峻的军事挑战:

第一,沙特人口较少,综合国力相对较弱。沙特仅有2700万人口(不同的统计数据有差异,大体在2700万至2900万之间),国土面积中大部分为沙漠地区。大部分人口聚集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带,没有太多的战略纵深。尽管沙特在海湾阿拉伯国家中实力最强,但是与其它中东大国相比,如伊朗(约7070万人口),土耳其(约7070万人口)、埃及(约8600万人口),沙特的总体军事潜力仍较弱。

第二,大国对沙特支持的减弱。长期以来,沙特王国或沙特家族,主要依靠大国的军事保护。在二战之前,沙特家族主要依靠宗主国英国的支持。在二战临近结束的1945年2月,沙特国王伊本·沙特与结束雅尔塔会议归国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美国“昆西”号巡洋舰上达成了租借基地和港口的协定,初步建立起军事同盟。自此,沙特坚定地支持美国,并建立起了以美元结算石油的石油美元体系,有力地支持了美国的全球霸权。

在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亲美的伊朗巴列维政权倒台。沙特成为了美国在海湾地区唯一的战略支柱。但由于双方在意识形态、国家利益、以及对地区问题关切的差异,沙特对于美国的重要性都不及以色列和革命前的伊朗巴列维政权,沙特所获得的军事装备都落后于以色列,并且缺乏重要的导弹和雷达技术。这也是沙特向中国购买东风-3战略导弹的原因。

在历经了1973年沙特发起的石油禁运、2001年美国遇袭9.11事件(主要实施者均为沙特人)、2010年美国战略撤出中东、页岩气革命和2015年7月伊朗核问题最终协议达成等一系列事件后。沙特与美国的关系渐行渐远、双方的利益分歧也日益严重。尽管目前双方还是稳固的盟友关系,但可靠性已经降低。美国内部对于沙特保守政权的批评从未终止,沙特国内对于美军推行的价值观也一直心存疑虑。

第三,沙特缺乏军事工业体系、军事装备无法有效整合。沙特的军事工业体系非常不完备。尽管沙特拥有世界最完善的化工体系,化工业产值占世界的15%左右,但是并没有完善的军事工业体系。沙特的军事装备长期受制于别国,由于受到美国、欧洲国家有差别的盟国的待遇,沙特无法获得核心的军事指挥系统,如先进的预警机、雷达系统等,精良的武器装备无法有效整合。沙特的武器库就像武器博览会,各个国家的武器系统无法有效配合,在实战中大打折扣。面临中东独特的气候、地理特征,武器的性能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第四, 缺乏实战经验、军事部门的互相掣肘。长期以来,沙特军队并没有直接参与战争,更多的是依靠大国的保护,如美国、巴基斯坦等。沙特军队长期担任辅助角色,军队的军事训练和实战经验不足。同时沙特军队内部派系林立,相互掣肘。精锐的沙特国民卫队独立于沙特国防部,战时军队的统属问题一直困扰军事指挥部门。

这些军事难题,都是沙特短期内难以解决的,严重制约着沙特的军事实力。长期来看,也会影响沙特战略目标的实现。军事实力的不足,是沙特成为地区大国的主要短板。

结语

随着美国从中东战略撤出,沙特依附大国的策略无法再有效实施。伊核问题初步解决后,伊朗受到的制裁逐步解除,实力增强;伊拉克陷入乱局,执政的什叶派导向伊朗,使伊朗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海湾地区原有的两伊相互制衡的局面被打破。沙特面对崛起的伊朗,担心和忧虑与日剧增。

在海湾地区地缘政治博弈、教派冲突日益激烈的今天,沙特将不得不采取更加主动和激进的外交策略。海湾地区新冷战局面的形成,既源于沙特对于伊朗崛起的恐惧,也有沙特维护国内统治、转移矛盾的目的。但整体来看,沙特的对外战略决策,也面临一种成功对生存的两难选择:如何使对外战略投资的收益大于其成本,维护国内的稳定,而不是相反。而这将决定沙特对外战略转变的成败,并反向影响其国内局势的稳定。

中东研究通讯中东研究通讯关注中东研究前沿,定期推送优质的中东知识、最新中东研究以及中东资讯,服务各阶层大众,欢迎各界学人关注、指正与批评!也欢迎合作与投稿!投稿联系:[email protected]微信号:MenaStudies

图片来源:CNBC

来源:动振204(Tsinghuaoutliers),已获作者授权,文字略有改动。

原题:《沙特的“国王困境”与对外战略的转变》

作者:王霆懿,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博士生,沙特费萨尔国王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

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以“文明冲突论”闻名于世,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而在其早年的经典著作《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他曾对君主制国家的特点进行过论述,认为传统君主制国家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国王的困境:成功还是生存?”这样一个难题。在传统的君主制国家中,国家政治体制必须集权于君主以图推进社会与经济改革;另一方面,集权却又使扩大传统政体的权力和吸收现代化所产生的新集团变得更为困难、甚至不可能。

这是以沙特为代表的所有君主制国家所面临的困境。如今,作为海湾地区主要国家的沙特,不仅要面临国内层面平衡国内政权稳定和发展的“国王困境”,还要面临国际层面的另一种“困境”:维护国家和政权安全与自身实力不足、对外战略实施与国内稳定相矛盾。

对沙特而言,内政外交的核心是维护政权的稳定,尤其是家族政权的生存。对外战略,包括外交和军事行动,本身是为了服务本国的战略目标。如何平衡对外战略的投入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国内政权的稳定。投入不足,则容易受到外部局势影响,面对剧烈变动的外部环境无力保护自身利益。而过度地将资源投入对外战略,尤其是军事行动和影响力扩张,会消耗自身实力和资源,长期来看,会反作用于内部政权的稳定。

总体来看,在沙特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沙特王室主要依附世界大国美国,采取“事大”原则,保持一种温和圆滑、滞后、不出头的外交战略,很少冒然采取重大的外交行动和举措,一般追随美国和其他地区强国的外交决策。同时,沙特与地区强国埃及、以色列等保持相对友好的准盟友关系,开展平衡外交。由于沙特外交的依附性和滞后性,长期以来,尽管沙特的对外政策不太受到人们喜欢,但是相对而言是比较成功的,实现了实力与战略目标的平衡。

但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以来,沙特先后在阿盟和海合会主导了推翻巴沙尔政权、干涉巴林内政、介入也门内战、建立打击伊斯兰国军事联盟、与伊朗断交等一系列重大军事和外交行动,获得了众多阿拉伯国家的响应。

在萨勒曼国王执政之后,沙特对外战略的转变更加明显。以沙特与伊朗断交为例,沙特通过处决国内什叶派教士,引发伊朗示威抗议,沙特驻伊朗使馆遇袭。随后,沙特宣布与伊朗断交,在沙特影响下,巴林、苏丹、吉布提等国宣布与伊朗断交,阿联酋、科威特降低与伊朗的外交关系级别或召回本国大使,阿盟外长会议表态支持沙特,谴责伊朗。沙特的一系列外交举措,迫使各国选边站队,试图构建针对伊朗的中东冷战格局。

沙特与伊朗交恶

内忧外患的阿拉伯国家“盟主”

沙特阿拉伯王国有近2800万人,国土面积214万平方公里,是阿拉伯半岛上人口最多,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沙特的军费支出排名世界第四位,居中东地区第一,表面看来沙特应是这一地区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之一。

在传统的阿拉伯人口大国和军事强国埃及发生政治动荡,另一地区强国叙利亚陷入持续内战后,位于海湾地区的沙特的实力相对上升,某种程度上扮演了阿拉伯国家“盟主”的角色。

但这并非因为沙特的综合实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是由于“阿拉伯之春”导致众多的阿拉伯国家一蹶不振,实力受损,沙特不得不开始扮演一位力不从心的“盟主”的角色。作为海湾合作委员会(海合会)的主导国家,沙特承担着保卫海合会成员集体安全的责任,并在阿拉伯联盟内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

尽管沙特表现出强势的“盟主”风范,但同时也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内政和外交挑战:

根据美国能源署网站显示,国际油价已经由2008年的每桶141美元跌至目前不到每桶30美元,受此影响,2014年沙特的石油收入由2789亿美元跌至880亿美元。

目前,沙特政府的财政储备以每月100亿美元的幅度下跌,预计到2018年,沙特的财政储备将从6550亿美元(2014年5月),跌至1770亿美元。而根据沙特内阁在2014年的预算,沙特2015年的财政赤字将达到390亿美元(最新数据是沙特2015年赤字达到创纪录的980亿美元——编者注),而以上这些,都没有考虑到沙特在今年采取一系列军事行动所带来的财政消耗。

沙特已经采取包括削减油气补贴、推迟970亿美元的太阳能项目等举措来应对财政赤字。但这些短期举措很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沙特的油气补贴占据其GDP的五分之一,同时约有25%的沙特人口处于相对贫困,失业率为12%,在年轻人口中更达到30%。这些都没有考虑女性在沙特的就业情况,许多女性在沙特无法就业,或受到种种限制,因此沙特的失业率要远远高于统计数据。而沙特推迟的太阳能项目,原定在2032年为沙特本国提供三分之一的电力,这对于沙特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都至关重要。

沙特国内沙漠广布,可耕种面积不足,降雨稀少。只能通过大量的粮食进口和海水淡化来满足国内需求。据估算,沙特国内的人口,将从目前2800万增长至2030年的3700万,快速的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压力、水资源消耗、粮食进口问题会更加严峻。

油价暴跌,沙特财政收入锐减

但毕竟沙特长期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拥有巨额的石油财富。沙特阿拉伯金融管理局(SAMA)在西方国家的投资和股票约有7000多亿美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沙特目前的财政赤字。不过,面目前油价的持续下跌、页岩气革命和新能源技术的突破,沙特的经济转型不可避免。

沙特的军事现状和困境

作为世界最豪华的军队之一,沙特的军队并没有在对抗伊朗、推翻巴沙尔政权、打击胡塞武装等方面取得决定性的胜利。2015年12月14日,胡塞武装的导弹击中沙特驻也门的军事基地,造成包括沙特在也门最高指挥官阿勒苏哈尼准将在内的近百人的死伤。沙特军队的华而不实在这里表现的非常明显。面对错综复杂的地区局势和紧迫的安全压力,沙特的军事实力是否能够支持它对外战略的转变,是让人疑问的。

军事实力取决于诸多方面,如人口、国土面积、军事政策、军队结构、武器装备、联盟关系等。这里仅就沙特的武装力量基本情况、组织架构进行简要的分析。

沙特王国的武装力量,总称为沙特王家武装力量,英文名The Royal Saudi Armed Forces。主要由沙特阿拉伯陆军7万5000人、沙特王家空军2万人、沙特王家海军1万3500人、沙特王家防空部队1万6000人、战略导弹部队、沙特国民卫队约10万人(其中25,000人为部族民兵)、边防部队、海上警卫队、特种部队、沙特王家警卫团等组成。军队总人数超过20万人,军费开支约占GDP的7%-8%。

由于拥有世界最庞大的石油财富为后盾,沙特多次斥重金采购军事装备,长年居中东地区首位。2010年沙特与奥巴马政府签订了总价值约600亿美元,为期20年的军事协议,采购包括84架F-15战斗机、近200架直升机,以及升级70架旧型号的F-15s战斗机。

2011年,经历邻国巴林动荡后,沙特宣布追加300亿美元用来升级海军舰队,来应对伊朗可能的威胁。此外,沙特还曾多次采购英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军事装备,如阵风战斗机、狂风战斗机和大量陆军装备。1987年,沙特斥资35亿美元,向当时尚未建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了可携带核弹头的东风—3中程弹道导弹,并凭借这些导弹建立了战略导弹部队。

无论是在中东,还是在世界范围内,沙特的武器装备,都是比较精良。如此高的军费预算(占GDP的 7%-8%),相较于仅20万左右的军队,人均的军费开支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沙特目前面临日益严峻的地区安全局势,并采取与以往不同的比较激进的外交政策,在也门、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展开军事行动,同时应对伊朗与日剧增的军事威胁,相信在未来几年,沙特的军备采购和国防开支应该会继续增加。

沙特国民卫队

沙特的军队的组织架构不同于其它国家,并不隶属于单一的指挥体系。

沙特国民卫队在沙特国内地位特殊,是一支人数与正规军队相当的武装力量。这支部队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由沙特前国王阿卜杜拉创建,现由阿卜杜拉的儿子穆太卜.本.阿卜杜拉领导。

沙特国民卫队装备精良,不同于沙特的其它军事部门,不隶属沙特国防部,有独立的组织结构和指挥体系,并与沙特的一些部族关系密切。部队的任务是战时配合正规军作战, 平时维持国内安全, 保护王室政权和重要石油产区。

国民卫队是一支特殊的武装力量, 它既是军事组织, 又是文化和社会组织。其在沙特国内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独特,对于维护沙特王室的统治极为重要。

而王家警卫团则直接向国王本人负责,负责王室核心成员的安全。

尽管拥有大规模的先进武器装备,沙特仍面临严峻的军事挑战:

第一,沙特人口较少,综合国力相对较弱。沙特仅有2700万人口(不同的统计数据有差异,大体在2700万至2900万之间),国土面积中大部分为沙漠地区。大部分人口聚集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带,没有太多的战略纵深。尽管沙特在海湾阿拉伯国家中实力最强,但是与其它中东大国相比,如伊朗(约7070万人口),土耳其(约7070万人口)、埃及(约8600万人口),沙特的总体军事潜力仍较弱。

第二,大国对沙特支持的减弱。长期以来,沙特王国或沙特家族,主要依靠大国的军事保护。在二战之前,沙特家族主要依靠宗主国英国的支持。在二战临近结束的1945年2月,沙特国王伊本·沙特与结束雅尔塔会议归国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美国“昆西”号巡洋舰上达成了租借基地和港口的协定,初步建立起军事同盟。自此,沙特坚定地支持美国,并建立起了以美元结算石油的石油美元体系,有力地支持了美国的全球霸权。

在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亲美的伊朗巴列维政权倒台。沙特成为了美国在海湾地区唯一的战略支柱。但由于双方在意识形态、国家利益、以及对地区问题关切的差异,沙特对于美国的重要性都不及以色列和革命前的伊朗巴列维政权,沙特所获得的军事装备都落后于以色列,并且缺乏重要的导弹和雷达技术。这也是沙特向中国购买东风-3战略导弹的原因。

在历经了1973年沙特发起的石油禁运、2001年美国遇袭9.11事件(主要实施者均为沙特人)、2010年美国战略撤出中东、页岩气革命和2015年7月伊朗核问题最终协议达成等一系列事件后。沙特与美国的关系渐行渐远、双方的利益分歧也日益严重。尽管目前双方还是稳固的盟友关系,但可靠性已经降低。美国内部对于沙特保守政权的批评从未终止,沙特国内对于美军推行的价值观也一直心存疑虑。

第三,沙特缺乏军事工业体系、军事装备无法有效整合。沙特的军事工业体系非常不完备。尽管沙特拥有世界最完善的化工体系,化工业产值占世界的15%左右,但是并没有完善的军事工业体系。沙特的军事装备长期受制于别国,由于受到美国、欧洲国家有差别的盟国的待遇,沙特无法获得核心的军事指挥系统,如先进的预警机、雷达系统等,精良的武器装备无法有效整合。沙特的武器库就像武器博览会,各个国家的武器系统无法有效配合,在实战中大打折扣。面临中东独特的气候、地理特征,武器的性能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第四, 缺乏实战经验、军事部门的互相掣肘。长期以来,沙特军队并没有直接参与战争,更多的是依靠大国的保护,如美国、巴基斯坦等。沙特军队长期担任辅助角色,军队的军事训练和实战经验不足。同时沙特军队内部派系林立,相互掣肘。精锐的沙特国民卫队独立于沙特国防部,战时军队的统属问题一直困扰军事指挥部门。

这些军事难题,都是沙特短期内难以解决的,严重制约着沙特的军事实力。长期来看,也会影响沙特战略目标的实现。军事实力的不足,是沙特成为地区大国的主要短板。

结语

随着美国从中东战略撤出,沙特依附大国的策略无法再有效实施。伊核问题初步解决后,伊朗受到的制裁逐步解除,实力增强;伊拉克陷入乱局,执政的什叶派导向伊朗,使伊朗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海湾地区原有的两伊相互制衡的局面被打破。沙特面对崛起的伊朗,担心和忧虑与日剧增。

在海湾地区地缘政治博弈、教派冲突日益激烈的今天,沙特将不得不采取更加主动和激进的外交策略。海湾地区新冷战局面的形成,既源于沙特对于伊朗崛起的恐惧,也有沙特维护国内统治、转移矛盾的目的。但整体来看,沙特的对外战略决策,也面临一种成功对生存的两难选择:如何使对外战略投资的收益大于其成本,维护国内的稳定,而不是相反。而这将决定沙特对外战略转变的成败,并反向影响其国内局势的稳定。

中东研究通讯中东研究通讯关注中东研究前沿,定期推送优质的中东知识、最新中东研究以及中东资讯,服务各阶层大众,欢迎各界学人关注、指正与批评!也欢迎合作与投稿!投稿联系:[email protected]微信号:MenaStudies


相关文章

  • 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新变化
  • < 现代国际关系 > 2007 年第 5 期 的 90%集中发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 .基地组织似 已初步形成跨国的 . 松散的 . 网络化的" 隐形 " 一极 . 它不是国家或国家集团 ,而是一种跨国的非国家 ...查看


  • 战后国关名词解释全
  • 第八章 1. 遏制战略:遏制战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的一种对外战略.在1946年2 月22日由乔治凯南提出.遏制战略是主张美国在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和西方国家受到严重削弱的情况下,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特别是局部性的武装 ...查看


  • 浅析中东地区冲突中的宗教因素和宗教解决途径
  • 浅析中东地区冲突中的宗教因素和宗教解决途径 摘要:随着东欧巨变和冷战的过去,结束了长期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居于主导地位 的局面,民族矛盾.宗教差异.地区霸权主义随着政治格局多极化日益狂热.本文试着 浅析中东地区冲突中的宗教因素和探究相 ...查看


  • (最新)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
  •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一.形势与政策 (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 (二)年度间(2015年1月--2015年12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一)两极格局解体 各国为谋求或维护在国际舞台上 ...查看


  • 从雅尔塔体系到不对称世界格局--阿富汗战争意义分析
  • 从雅尔塔体系到不对称世界格局--阿富汗战争意义分析 阿富汗问题总是世界格局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风标. 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的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已基本结束.现在,人们关心最多的是阿富汗战后政权走向问题:对新生的阿富汗政权来说,它考虑最多的也是如何平 ...查看


  • 乌克兰危机周年思考
  • 乌克兰危机周年思考 发布时间: 2014-11-25 07:31:08 | 来源: 人民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原标题:乌克兰危机周年思考 乌克兰危机不仅改变了乌克兰的国家命运,也改变了欧洲大陆的地缘安全环境,反映出冷战后的国际政治 ...查看


  • 2014国际形势
  • 33 连战备教育教案  教育目的: 通过战备的教育提高全连学员的战备意识, 为大家在以后 的基层工作中加强战备观念, 树立时刻准备遂行战斗任务 的思想.  教育重点: 针对战备常识的教育,注重实效,搞好结合其实增强个人 战备意识.  ...查看


  • 2016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 第五部分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一.形势与政策 (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 (二)年度间(2015年1月-2015年12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一)两极格局解体 格局,即事物内在 ...查看


  • 当代国际关系(2)
  • 第一讲 国际政治体系的架构及其演进 中国历史上的对外关系 争:除蒙元时期外,没有以扩张为目的的战争.涤除边患的: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史的主体农耕民族与边缘游牧民族的战争.匈奴.蒙古.满平定藩属国的:与藩属国的反叛与征讨战争.朝鲜.越南.西北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