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粒种子到一棵茁壮的参天大树,《纵横118》节目已经走过了14个春秋。
作为全台唯一一档以舆论监督类节目为主体的新闻评论性节目,《纵横118》节目紧追社会热点、焦点、难点,报道新闻事实,透视新闻背景,评说新闻观点,在针砭时弊之间弘扬社会道义,展示人间美丑。我们的足迹踏遍内蒙古118万平方公里的林海戈壁,我们的声音跃过滚滚松涛,穿越千里草原。
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我们的声音
乌海鑫源煤矿透水事故、包头壕赖沟铁矿矿难、赤峰水污染、追捕越狱逃犯、汶川地震、玉树救援……新闻一线,有我们不知疲惫的身影。
哪里有违法乱纪哪里就有我们的足迹
土左旗南双树村村干部非法毁林、包头市赵长城被施工催毁、赤峰巴林右旗巴彦塔拉苏木达兰花嘎查牧民私自开垦草原……我们的记者深入实地广泛调查,违法乱纪的行为被曝光于世,为非作歹的干部被处理。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我们的呼吁
当6630118的电话铃声无数次的想起,“喂,纵横118节目组吗,我有个事想向你们求助”,听众把我们当成了知心朋友。每当农民起大早从上百公里地以外带着满身泥土赶来、要不到钱的农民工在电话里向你哭诉……那一张张期盼的面孔、一份份信任,让你只想为他们找回正义,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
14年来,《纵横118》在秉承“追踪社会热点,透视新闻背景,评说百姓话题,服务大众生活”的宗旨下,已经结出累累硕果。
广播评论《百姓购房遭欺诈,一女缘何嫁两家》以确凿的事实,环环相扣的追问,犀利准确的语言,凸显广播的魅力和新闻监督的力量;以关注城市公共交通为内容的广播评论《竞争何以无序》,报道了城市公交的无序竞争状态,揭示了改革开放之初某些领域出现的冲突和矛盾,真实记录了时代的印迹。
弱势群体一直是新闻评论节目关注的重点。《拐卖妇女国法不容》获全国综治好新闻一等奖;《为权益,28个出嫁女状告村委会》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提名奖。
对于生于草原、长于草原的广播记者来说,草原既是家园也是关注的重点,曾几何时,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生产方式的落后,甚至利益的驱使,草原饱受摧残。围绕草原生态建设这个主题,十几年来,《纵横118》节目组的记者们,深入草原牧区,了解牧民疾苦,采制了大量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报道。评论《苏尼特――不应消逝的草原》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广播评论《千亩草原缘何变农田》获2007、2008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一等奖。
目前,《纵横118》节目已经累计播出了4700多篇舆论监督报道,忠实践行着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承诺。敢于触及热点,善于破解难题,为广大老百姓排忧解难,提供服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1999年11月,《纵横118》节目跟《东方时空》等著名栏目一同被评为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
《纵横118》节目组的记者被大家称为“硬骨头”,不管采访过程怎么艰难曲折,甚至受到威胁恐吓,他们都从没退缩过。女记者杜剑玮在采访《千亩草原缘何变农田》时,冒着寒冬大雪,独自一人深入千里草原,乔装暗访,获得了第一手的录音素材。节目一经播出引起国家农业部是高度重视,并直接促成了事情的解决。记者绿原在采访呼和浩特一起强拆事件时,差点被开发商的手下打伤。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正因为《纵横118》节目一贯秉承“追踪社会热点、透视新闻背景、评说百姓话题、服务大众生活”的宗旨,所以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信任,当百姓将一面面鲜红的锦旗送到节目组,这份认可就是我们作为新闻工作者最大的欣慰。我们认为,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媒体的立身之本就是走群众路线。只有“接地气”,才能“有生气”,在新的传播形势下,仍然要通过“身入”做到“深入”,在与基层的声息相通中,真正反映最大多数群众的真实心声。
2011年初,《纵横118》节目全新改版,由原来的15分钟录音节目改为40分钟的直播节目,并通过大量扩充新闻评论员队伍,在新闻的速度、深度和广度上有了更多的改进和尝试。
如今,当这只接力棒到了我们年轻一代的手里,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虽然我们还稚嫩,但我们能够用稚嫩的肩膀担当起道义,虽然我们还很青涩,但是我们有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视角,我们将始终保持《纵横118》节目始终如一的社会责任感,在节目运行过程中不断创新节目形态,提高反应速度,增加评论力度,扩大节目的社会影响力。
做有思想的新闻,提升广播的深度和硬度是《纵横118》的目标,也是责任,今后节目将秉承宗旨,牢记职责,勇挑重任,大胆开拓,勇往直前。
责任编辑:皇甫美鲜
从一粒种子到一棵茁壮的参天大树,《纵横118》节目已经走过了14个春秋。
作为全台唯一一档以舆论监督类节目为主体的新闻评论性节目,《纵横118》节目紧追社会热点、焦点、难点,报道新闻事实,透视新闻背景,评说新闻观点,在针砭时弊之间弘扬社会道义,展示人间美丑。我们的足迹踏遍内蒙古118万平方公里的林海戈壁,我们的声音跃过滚滚松涛,穿越千里草原。
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我们的声音
乌海鑫源煤矿透水事故、包头壕赖沟铁矿矿难、赤峰水污染、追捕越狱逃犯、汶川地震、玉树救援……新闻一线,有我们不知疲惫的身影。
哪里有违法乱纪哪里就有我们的足迹
土左旗南双树村村干部非法毁林、包头市赵长城被施工催毁、赤峰巴林右旗巴彦塔拉苏木达兰花嘎查牧民私自开垦草原……我们的记者深入实地广泛调查,违法乱纪的行为被曝光于世,为非作歹的干部被处理。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我们的呼吁
当6630118的电话铃声无数次的想起,“喂,纵横118节目组吗,我有个事想向你们求助”,听众把我们当成了知心朋友。每当农民起大早从上百公里地以外带着满身泥土赶来、要不到钱的农民工在电话里向你哭诉……那一张张期盼的面孔、一份份信任,让你只想为他们找回正义,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
14年来,《纵横118》在秉承“追踪社会热点,透视新闻背景,评说百姓话题,服务大众生活”的宗旨下,已经结出累累硕果。
广播评论《百姓购房遭欺诈,一女缘何嫁两家》以确凿的事实,环环相扣的追问,犀利准确的语言,凸显广播的魅力和新闻监督的力量;以关注城市公共交通为内容的广播评论《竞争何以无序》,报道了城市公交的无序竞争状态,揭示了改革开放之初某些领域出现的冲突和矛盾,真实记录了时代的印迹。
弱势群体一直是新闻评论节目关注的重点。《拐卖妇女国法不容》获全国综治好新闻一等奖;《为权益,28个出嫁女状告村委会》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提名奖。
对于生于草原、长于草原的广播记者来说,草原既是家园也是关注的重点,曾几何时,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生产方式的落后,甚至利益的驱使,草原饱受摧残。围绕草原生态建设这个主题,十几年来,《纵横118》节目组的记者们,深入草原牧区,了解牧民疾苦,采制了大量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报道。评论《苏尼特――不应消逝的草原》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广播评论《千亩草原缘何变农田》获2007、2008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一等奖。
目前,《纵横118》节目已经累计播出了4700多篇舆论监督报道,忠实践行着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承诺。敢于触及热点,善于破解难题,为广大老百姓排忧解难,提供服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1999年11月,《纵横118》节目跟《东方时空》等著名栏目一同被评为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
《纵横118》节目组的记者被大家称为“硬骨头”,不管采访过程怎么艰难曲折,甚至受到威胁恐吓,他们都从没退缩过。女记者杜剑玮在采访《千亩草原缘何变农田》时,冒着寒冬大雪,独自一人深入千里草原,乔装暗访,获得了第一手的录音素材。节目一经播出引起国家农业部是高度重视,并直接促成了事情的解决。记者绿原在采访呼和浩特一起强拆事件时,差点被开发商的手下打伤。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正因为《纵横118》节目一贯秉承“追踪社会热点、透视新闻背景、评说百姓话题、服务大众生活”的宗旨,所以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信任,当百姓将一面面鲜红的锦旗送到节目组,这份认可就是我们作为新闻工作者最大的欣慰。我们认为,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媒体的立身之本就是走群众路线。只有“接地气”,才能“有生气”,在新的传播形势下,仍然要通过“身入”做到“深入”,在与基层的声息相通中,真正反映最大多数群众的真实心声。
2011年初,《纵横118》节目全新改版,由原来的15分钟录音节目改为40分钟的直播节目,并通过大量扩充新闻评论员队伍,在新闻的速度、深度和广度上有了更多的改进和尝试。
如今,当这只接力棒到了我们年轻一代的手里,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虽然我们还稚嫩,但我们能够用稚嫩的肩膀担当起道义,虽然我们还很青涩,但是我们有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视角,我们将始终保持《纵横118》节目始终如一的社会责任感,在节目运行过程中不断创新节目形态,提高反应速度,增加评论力度,扩大节目的社会影响力。
做有思想的新闻,提升广播的深度和硬度是《纵横118》的目标,也是责任,今后节目将秉承宗旨,牢记职责,勇挑重任,大胆开拓,勇往直前。
责任编辑:皇甫美鲜